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江苏省苏州市松陵一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单选题1.宋代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蕴含了丰富的光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静影沉璧”,如玉璧一样的月亮的倒影是光的反射现象B.“浮光跃金”,湖面波动的光闪着金色是光的折射现象C.“皓月千里”,皎洁的月亮是光源D.“锦鳞游泳”,看到水里的鱼是实像2.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为,有人用锤子敲了一下钢轨的一端,另一人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B.钢轨的长度为C.声音沿钢轨从一端传到另一端时间为D.钢轨的长度为(v2-v1)t3.物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对身边物理量的估测结果符合实际的是()A.学校教室墙的厚度约为30dm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8m/sC.小张的身高约为1.7m D.一枚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kg4.《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5.墨子是历史上第一个完成小孔成像实验的人,如图所示各选项中光现象的原理与墨子完成的小孔成像原理一致的是A.彩虹 B.水中鸟的倒影 C.手影戏 D.观察昆虫6.如图是国庆70周年大阅兵海军方队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队队员军帽上的帽徽熠熠发光,因为帽徽是光源B.整个队列整齐划一,观众是通过光的折射来判断的C.现场观众所听到方队的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来的D.海军方队发出的齐整整脚步声,是空气振动产生的7.汽车中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导航仪是利用超声波进行定位导航B.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C.发动机的做功冲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水箱中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较小的比热容8.我国的诗词歌赋中有许多蕴含丰富的热学知识的句子,下列对其解释正确的是()A.“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B.“秋城海雾重,职事凌晨出”——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C.“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D.“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雪的形成是升华现象二、多选题9.农谚说:“霜前冷,雪后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霜和雪一定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霜的形成需要吸热,所以霜前冷C.霜降时的气温一定比下雪时气温低D.雪后寒是因为雪熔化时需要吸热10.下列各图描述了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其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草叶上出现露珠B.低温下的雪人逐渐变小C.山间的迷雾D.雪糕周围的白气三、填空题11.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经常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形成的,你看到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__形成的__(填“实”或“虚”)像。12.实验桌上有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质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小明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如图所示,观察两板变干的快慢。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是否有关?A.水上方空气的流速B.水的表面积C.水的温度D.水的质量

13.如图是来自某一物体的光经某人眼睛的折射情况,则该眼睛是_______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需要用__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矫正。14.“花香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第一句说明了扩散的快慢与______有关。15.如图所示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__V。16.甘南县兴十四村距离甘南县城约18km,驾车从早上8点钟出发,8∶15到达甘南县城,则驾车从兴十四村到甘南县城的平均速度是______km/h,合______m/s。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如图所示,ABCD是一间不透光的房间,墙AB是平面镜,房中S处有一个正在发光的电灯,CD墙上有一个小孔P,在墙外不远处的另一白墙EF上得到两个亮点,图中已经画出了一个亮点M及其光路,请把另一个亮点N及其光路图画出来(保留作图痕迹).(_____)18.如下图所示,请画出光从空气射入玻璃再从玻璃到空气的光路图。19.(10分)某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从90°C开始,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02.03.04.05.06.07.08.09.0温度/°C90.094.298.498.899.099.099.099.099.0(1)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甲中,读取温度计示数方法正确的是______(A/B/C);(2)t=2.0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是______°C;(3)沸腾时,继续加热,水______(吸收/不吸收)热量,水温______(保持不变/继续升高);(4)根据表格中数据分析,水的沸点为______°C;(5)实验时,老师让同学们在烧杯上盖上硬纸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五、计算题20.(6分)西宁到格尔木的距离大约是756km,一列火车7∶30从西宁出发开往格尔木,在当日14∶30到达格尔木,列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800m的一座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30s。求:(1)火车从西宁开往格尔木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合多少m/s?(2)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21.(6分)渔船向为了测一处海底的深度,用声呐系统垂直向下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声,问此处海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的速度是1500m/s)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A【题目详解】A.玉璧一样月亮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正确;B.“浮光跃金”,金色是光在水面发生的反射现象,故B错误;C.月亮本身不能发光,即不是光源,故C错误;D.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鱼的虚像,是由于光从水中射向空气中发生了折射的缘故,故D错误.2、B【题目详解】因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即设钢轨的长度为,则声音在钢轨和空气传播的时间分别为,由题意知解得声音在钢轨中传播的时间为故选B。3、C【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题目详解】A.学校教室墙的厚度约为30cm=3dm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1m/s左右,故B不符合题意;C.小张的身高约为1.7m,故C符合题意;D.10个鸡蛋的质量大约1斤,而1斤=500g所以一个鸡蛋的质量在50g左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题目点拨】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4、D【题目详解】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A错误;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的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B错误;C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的位置都是变化的,所以都是运动的,故C错误,D正确.5、C【题目详解】小孔成像的实质是光沿直线传播A.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本质是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B.水中鸟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本质是光的反射,故不符合题意;C.影子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被物体遮挡形成的暗色区域,原理是光沿直线传播,故符合题意;D.放大镜观察物体本质是光的折射,故不符合题意.6、C【题目详解】A.帽徽熠熠发光是反射的太阳光,帽徽自身并不发光,不是光源,故A错误;B.看队伍是否整齐划一,是根据光沿直线传播来判断的,故B错误;C.观众与方队之间的介质为空气,则听到脚步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故C正确;D.脚步声是由于鞋子的振动产生的,故D错误。故选C。7、B【解题分析】A.导航仪是利用电磁波进行定位导航的,因为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B.安全带是为了防止在刹车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的,故B正确;C.发动机的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故C错;D.水箱中用水做冷却剂,是因为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故D错;8、B【题目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B.“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B正确;C.“霜”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C错误;D.“雪”是水蒸气遇冷放热变成固态的冰,是凝华现象,故D错误。故选B。二、多选题9、AD【题目详解】AB.霜和雪都是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凝华放热;只有温度足够低时水蒸气才能凝华,所以霜前冷;故A正确,B错误;C.霜和雪均是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但无法比较霜降时的气温与下雪时气温的高低,故C错误;D.雪后雪发生熔化需要吸热,所以雪后寒;故D正确;故选AD。10、ACD【题目详解】A.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符合题意;B.雪人变小是雪吸热后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了,属于升华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C.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符合题意;D.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ACD。三、填空题11、折射反射虚【题目详解】[1][2][3]看到水中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水中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12、C【题目详解】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板,其上分别滴有等质量的、表面积相同的水,加热其中一块玻璃板。说明实验中研究的是两玻璃板上等质量,等表面积,温度不同的水的蒸发的快慢。所以小明探究的问题是: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有关。13、近视凹【题目详解】[1][2]由图可知,光线会聚在视网膜之前,则该眼睛为近视眼,需要使光线更加发散一些,则应该用凹透镜进行矫正。14、温度【题目详解】“花气袭人”是一种扩散现象,春晴天暖,气温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分子的扩散加快,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说明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15、12【题目详解】电压表读数时,先看电压表接的是哪个量程,再看此量程下的分度值。如图连接的是015V量程,分度值是0.5V,指针偏过大刻度10V四个小格,因此读作12V。16、7220【题目详解】[1][2]从兴十四村到甘南县城的时间t=8∶15-8∶00=15min平均速度=72km/h=20m/s四、作图、实验探究题17、【题目详解】以平面镜为对称轴,做点S的对称点S′,即灯泡在平面镜中的像;连接PS′,其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0,连接SO,得到入射光线;连接OP,得到反射光线;OP交EF与点N,即为第二个亮点.如图所示18、【题目详解】如图所示入射光线垂直于玻璃界面入射,光的传播方向不发生改变,仍沿直线传播;当光从玻璃中斜射入空气中时,过入射点作法线,根据光的折射定律知,折射光线偏离法线方向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下图所示。19、热胀冷缩B97吸收保持不变99.0减少热量散失【题目详解】(1)[1]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2]读取温度计的读数时,视线要和温度计中水银柱的上表面相平,B正确;(2)[3]乙图中的温度计一个大格都是10°C,其中又分了10份,故其分度值是1°C,温度计读数是97°C。(3)[4][5]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4)[6]有表格数据可知,水从第5min开始,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