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 第四单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1页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2页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3页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4页
必修三 第四单元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讲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7第四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一、单项选择题1.在下列食物链中,假设初级消费者从生产者获得的能量数值相同,哪一条食物链提供给猫头鹰的能量最多()A.绿色植物→蚱蜢→蜘蛛→蜥蜴→蛇→猫头鹰B.绿色植物→蚱蜢→青蛙→蛇→猫头鹰C.绿色植物→鼠→蛇→猫头鹰D.绿色植物→鼠→猫头鹰2.(2012·广东六校联考)对一个结构相对简单的某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后,得到的数值由低到高绘制成下图,分析下图可推知该系统的()A.能量传递效率不到10%B.全部食草动物构成一个种群C.全部绿色植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构成一个群落D.生物与生物之间不会有信息传递3.(2012·广东六校联考)“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再次引起人们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关注,大会所倡导的低碳生活获得普遍认同。根据下图所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进行的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生物群落内部进行碳循环的物质形式是二氧化碳B.参与②过程的生物是分解者C.③过程增强后②过程随之增强,不能通过增强③减少大气中的CO2D.开发太阳能、水能、核能等新能源,可减少人类对①过程的依赖4.下列实例中不能体现物质循环或能量流动原理的是()A.增加对农田的物质投入(如施农家肥)可以有效防止土壤肥力下降B.北京奥运会前大量植树造林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C.在夏季通过缩短对菊花的光照时间使其提前开花D.四川大地震破坏了大熊猫的生存环境,使其食物短缺5.如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部分图解,图中的甲、乙、丙各表示()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B.乙是生产者、甲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C.丙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甲是分解者D.甲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乙是分解者6.(2012·惠州二调)如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图中b=h+c+d+e+f+iB.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C.“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的能量属于dD.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二、双项选择题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B.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只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C.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D.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8.(2012·江苏一模改编)下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⑤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错误的是()A.第三营养级流向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③/②)×100%B.图中④包含了次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C.在人工饲养的高密度鱼塘中初级消费者获得的总能量往往大于⑤D.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完全相同三、非选择题9.(2012·佛山模拟)研究者对某水域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绘制出如下能量金字塔,据图回答:(1)该群落共有个营养级。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分别是。(2)该群落中从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远低于10%,原因是。(3)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该群落必须,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4)调查该群落中浮游生物的种类及数量一般用(抽样统计方法),调查发现受到生活废水的轻微污染后,浮游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会受到明显的影响,这说明。10.近年来反常气候纷现世界各地,凸显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为此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8日联合国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再次召开气候变暖大会,这次会议的全称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缩写“COP15”;同时,它还是《京都议定书》签字国第五次会议。本次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全球气候变暖其主要原因与碳循环不平衡有关。如下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2)天气异常带来了多方面的严重影响。如俄罗斯卫生官员1月17日说,由于暖冬导致俄罗斯西部地区大量人群感染啮齿动物(D)传播的疾病。其原因主要是。(3)某地区进行核试验造成A中出现部分白化苗,受其影响D、C的数量可能变化是。(4)参与过程⑤的生物种类有,可主要用反应来表示。(5)若消耗生产者10000kg,位于最高营养级的生物最多可增加kg。(6)上图食物链上的相邻物种之间存在着捕食关系,相邻物种的某些个体行为和种群特征为对方提供了大量的有用信息,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是。(7)由于碳循环具有,为减缓温室气体的排放,为此联合国制定《京都议定书》。但西方有些发达国家至今仍然拒绝在《京都议定书》上签字,其原因主要是。11.(2012·安徽卷改编)某弃耕地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田鼠→鼬”构成。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量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单位是J·km-2·a-1):植物田鼠鼬固定的太阳能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2.45×10111.05×1097.50×1087.15×1082.44×1072.25×1072.18×107(1)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鼬的效率是。(2)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在1k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田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该种群密度是只·km-2。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3)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3%~5%用于,其余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4)鼬能够依据田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田鼠同样也能够依据鼠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2.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存在明显的种间关系是。(2)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北极狐种群增加的能量为80kJ,若不考虑其他变化的影响,则需要植物的能量是kJ。(3)图乙中C代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4)下表表示图乙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同化总量/106J储存能量/106J呼吸消耗/106JA900200700B1001585C15213D186012分析上表可知,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J),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从能量输入和输出来看,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否增加?。

第四单元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2讲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1.D2.A3.D4.C5.B6.C7.AD8.BD9.(1)三第一营养级(生产者)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获得能量,其他营养级(各级消费者)通过摄取食物获得能量(2)浮游植物的寿命较短,大多数未被消费者取食就死亡了(3)递减不断从外界获取能量(4)样方法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10.(1)人们过度利用煤和石油使温室气体CO2大量释放,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大气中CO2浓度增加,形成温室效应(2)暖冬使D的食物A增多,D的数量也增多(3)D、C的数量将减少(4)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及少数腐食性动物C6H12O6+6H2O+6O26C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