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灾害防治复习参考资料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28621b0c3de1daf49c843580caa0e5/9628621b0c3de1daf49c843580caa0e51.gif)
![森林灾害防治复习参考资料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28621b0c3de1daf49c843580caa0e5/9628621b0c3de1daf49c843580caa0e52.gif)
![森林灾害防治复习参考资料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28621b0c3de1daf49c843580caa0e5/9628621b0c3de1daf49c843580caa0e53.gif)
![森林灾害防治复习参考资料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28621b0c3de1daf49c843580caa0e5/9628621b0c3de1daf49c843580caa0e54.gif)
![森林灾害防治复习参考资料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628621b0c3de1daf49c843580caa0e5/9628621b0c3de1daf49c843580caa0e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森林综合防治课的复习参考资料森林火灾:是指失去人为控制,在森林中自由蔓延和扩展,达到一定的面积,对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一定危害和损失的林地起火。计划烧除(营林用火):是指按照预定方案有计划地在指定地点或地段上,在人为控制下,为达到某种经营目的而对森林可燃物进行的火烧。因多用于营林的目的,所以又称营林用火。低强度火烧,又称规定火烧。高强度火烧,又称控制火烧。森林防火:指防止森林火灾发生和阻止森林火灾蔓延的一系列的行政和群众性的工作和措施。这个工作包括两大方面:一是森林火灾的预防,二是森林火灾的扑救。森林防火学:研究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基本规律(原理),系统阐述森林防火、灭火、用火的理论和技术的科学。是进行森林防火工作的依据和专业基础。可燃物特征:取决于可燃物的燃烧性质,是由可燃物的物理性质(负荷量、大小、紧密度、连续性、含水量、发热量)和化学性质(油脂含量、可燃物气体含量、灰分含量)来决定。可燃物类型:是占据一定时间和空间的具有相同或相似燃烧性的可燃物复合体。我国对可燃物类型共划分13种,为:兴安落叶松、樟子松林、云冷杉林、阔叶红松林、蒙古栋林、山地桦树林、油松林、马尾松林、杉木林、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竹林、按树林。火灾季节:是指某一个地区在一年中森林火灾出现的季节或时期。主要特征:降雨量很少、空气湿度低、干燥、风大。林火行为:指森林可燃物从被点燃开始到发生发展直至熄灭的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各种现象和特征。1、 什么是燃烧、森林燃烧和燃烧三要素?燃烧是一种自然现象,是可燃物与氧化合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可燃物、氧气和一定的温度。2、 森林燃烧的基本过程要经历哪几个阶段?预热阶段:预热阶段是燃烧前的物理学过程,包括可燃物自身温度的升高与水分的蒸发。炭化阶段:炭化阶段是燃烧前的化学过程(热分解过程),产生大量可燃性气体。燃烧阶段:燃烧阶段属于链式的氧化反应与热光化学过程。熄灭阶段:温度下降。3、 什么是森林燃烧环?简述森林燃烧环的基本结构?森林燃烧环:是指在同一生态系统内,可燃物类型、火环境、火源条件相同,火行为基本相似的可燃复合体,是林火管理(森林防火)的基本单位。4、什么是森林火源?森林火源划分几个类型?森林火源是来自森林外界,能够为林火发生提供最低能源的现象和行为的热源统称。可分为天然火源和人为火源(烧荒、玩火、烧桔秆、外来火源等)。烟尘:指烟雾、焦油和挥发性有机物质的混合物。颗粒大小在0.01--60m之间。抗火树种:主要指对林火具有较强抵抗能力的树种。如:棕榈、火力楠等。耐火树种:是指树木火烧后仍具生存能力的树种。如:樟树、檫树、桉树等。防火树种:指既抗火又能耐火的树种,一般选择当地生长的落叶较齐的阔叶树或常绿阔叶树。如:水曲柳、木棉、桤木、柳树等。在冷湿生态条件下,采用火烧能增加温度及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速土壤有机质的矿质化过程,提高森林生产力。在沼泽及高寒地区,定期火烧不仅泥炭土壤环境会改变,而且土壤肥力能提高。在冻原地带,采取火烧会使永冻层下降,扩大森林分布区。2、 火对积雪和融雪的影响?高强度小面积的火烧因死林木呈块状,造成一定的积雪空间,增加积雪。低强度大面积火烧烧死部分林木,也可创造一定积雪空间。低强度小面积火烧对积雪没有影响。高强度大面积火烧因林地空旷风速大,不利于积雪。火烧后,树干和地面烧焦变黑,增加了辐射量,加速了融雪速度。3、 火对野生动物直接和间接的影响?直接影响:火焰能直接烧伤或烧死动物;高温辐射使野生动物致死或致伤;高温气流和高温烟尘使野生动物致死或致伤;烟雾影响野生动物的行为,造成死伤。间接影响:改变野生动物的栖息环境(如蟑螂、蟋蟀等喜荫昆虫不见,喜干燥和喜光的蚂蚁、蝗虫返回火烧迹地。);改变野生动物食源(如成熟针叶林火烧后,喜食地衣的驯鹿数量减少,而演替起来的草本植物是麋鹿的食物。)影响野生动物的种间关系(如温哥华岛上的蓝松鸡生活在高山森林里,其捕食天敌是貂;而火烧后迁移到山下,其捕食天敌变成了浣熊。)4、 林火中烟尘的危害?烟尘对林火扑救人员的生命威胁极大。烟尘降低空气能见度,给空中飞行和高速公路交通带来不便。烟尘直接影响光照的数量和质量,直射光少,散射光多。烟尘含量少时,降低植物光合作用效率;含量大时,可造成急性中毒和组织坏死。稳定因子:随时间变化,不随地点变化,对林火预报起长期作用的环境因素。如:气候区、地形、土壤。半稳定因子:随时间变化,随地点变化不明显的相对稳定的环境因子。如:火源、大气能见度、可燃物特征。变化因子:随时间变化和地点时刻变化的环境因子。如:可燃物含水率、风、空气温度、湿度、降水、连旱天数、雷击活动。防火线:用机械、火烧、化学药剂或其他方法清除森林可燃物后形成能阻止林火蔓延的地带。绿色防火工程:利用森林植物之间的抗火性的差异,以难燃的树种组成林带阻隔林火蔓延。森林防火通讯网:利用现有有线电话和无线电话及微波中继线,在林区不同的点位交织成通讯网络,以完成森林防火信息传递、火情报警、调度指挥等任务。1、 林火预报的概念和类型?林火预报是根据天气条件、可燃物状况、火源条件、地形等的变化规律,对森林火灾发生、发展及森林危害程度进行预测和预报的技术措施。林火预报的种类:(1)火险天气预报:预报天气条件引起火灾的可能性。(2)林火发生预报:综合考虑天气条件变化,可燃物干湿程度和森林可燃物类型特点以及 火源出现的频率来预报火灾生的可能性。(3)林火行为预报:充分考虑天气条件,可燃物的状况以及地形条件,预报大火发生的蔓延速度、能量释放、火强度扑火的难易程度。2、 林火预报的研究方法有哪些?(1)历史资料拟合法:根据火灾历史资料找出火灾发生规律;此法的准确性受制于资料的可靠性;结果与历史资料吻合程度高,实际精度常较低(火灾严重受人影响)。(2) 利用可燃物湿度变化与气象要素的相关关系预报林火:可燃物湿度是林火发生主要的直接因子;此法比较接近实际情况(3) 利用点火试验结果预报林火:以火报火;在不同类型的森林可燃物上,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多次点火试验,统计实验结果,用以预报林火燃烧、蔓延、火强度与天气条件的相关性;可以预报各种天气条件下,各种各种森林类型发生燃烧的可能性和林火行为。(4) 综合预报法:将上述三种方法综合(5) 利用林火模型预报:根据室外试验,用已知的物理热力学和动力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用计算机仿真的方法得出各种动态方案。3、林火监测的概念及方法?林火监测是指借助一定的设施、仪器,及时发现火情,准确探测起火地点、火的大小、动向的措施。其方法包括地面巡护、瞭望台观测、航空巡护、卫星林火监测化学灭火:使用化学灭火药剂防止森林火灾发生、直接灭火或阻滞林火蔓延发展的扑救森林火灾的措施。以火灭火:在火线前方一定的位置,通过用人工点烧方法烧出一条火线,在人为控制下使这条火线向火场烧去,留下一条隔离带,从而达到控制火场扑灭林火的一种方法。飞机灭火:指利用固定翼飞机和直升飞机进行的各种灭火手段。包括空中指挥、索降灭火、吊桶灭火、机降灭火和飞机化学灭火等。机械灭火:利用重型灭火机械对林火采取的直接灭火和间接灭火的各种手段。迷山:是进入林区迷失方向,既不能到达目的地,也不能返回出发地。1、 在什么情况下应采取索降灭火这一手段?用于扑救偏远、无路、林密、火场周围没有机降条件的林火;用于完成特殊地形和其他特殊条件下的突击性任务。特点:接近火场快;机动性强;受地形影响小2、 扑救森林火灾时的危险环境主要有哪些?恶劣的天气条件:10:00--16:00时段,尤其是午后,风大物燥,火场气温高,相对湿度小,风向易变,火场烟尘大,能见度低,是扑救森林火灾极其不利的时段和天气条件。不利的地形:陡坡,窄山脊线(拱脊),窄谷,破碎特征的地形(凸起的山岩),鞍状山谷不利的逃跑方向:向未燃烧过的山上逃生;顶风顶火进入火场;由山上向山下接近火场;顺风顺火逃生。3、 地下火扑救方法?人工开设隔离沟灭火;利用森林消防车、水泵、人工增雨、推土机和索状炸药等进行灭火。1、 火灾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主要内容是什么?目的:积累资料,找出症结,采取针对性措施,促进防范工作的落实;为改进灭火工作提供素材和经验;为依法追究火灾责任者的责任提供事实依据;可以有力地打击纵火犯罪;为防火部门提供研究方向;为国家提供精确的、时效性强的火灾情报和统计资料;为制定中期对策和长期的对策进行服务。意义:查明火灾原因,查清火灾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情况,依据法律对事故责任者或犯罪分子作出处理,并为研究火灾发生规律,预防和扑救火灾提供科学依据,从而使人类更有成效地同火灾做斗争。内容:起火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和原因;火灾损失2、 火灾调查中的火灾原因是如何分类?放火:行为人为了达到一定的违法犯罪目的,在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希望或放任火灾发生的行为。失火: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引起火灾,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但过于自信,或轻信能够避免,以至发生火灾。意外火灾:由于不可抗拒或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火灾。3、 林木损失调查方法?烧毁木:树冠全部烧焦或树干表层全部炭化至形成层,采伐后不能作为用材的火烧木。烧死木:树冠2/3以上烧焦或形成层2/3被烧坏,呈黑色或棕黑色,树木已无恢复生长的可能,采伐后尚能做用才的火烧木。烧伤木:树冠被烧在1/4以上2/3以下或形成层有一半以上未被烧坏,树根烧伤不严重,还有恢复生长的可能。轻伤木:树冠没有烧焦或被烧在1/4以下或形成层没有受到伤害,仅外部树皮被烧黑,树根没有伤害。我国森林害虫发生的主要特征:常发性重大害虫周期性发生;境外重大害虫不断传入,威胁剧增;因检疫不严,国内一些重大害虫分布区不断扩大;次要性害虫逐步演化成重要威胁;重大灾害基本发生在人工林,但近年来天然次生林和荒漠灌木林害虫发生呈加剧趋势;监测和预警水平较低。主要地区性鼠害现状:东北林区(棕背鼠平、东方田鼠、东北鼢鼠、灰松鼠、东北鼠兔,主要食松子);东北林区(棕背鼠平、东方田鼠、东北鼢鼠、灰松鼠、东北鼠兔,主要食松子);西南林区(黑腹绒鼠、鼠兔、赤腹松鼠,主要食种子)森林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监测预警体系;检疫御灾体系;防治减灾体系森林火灾级别级别受害森林面积伤亡人数一般森林火灾不足1公顷或其他林地起火1W死亡V3或1W重伤<10较大森林火灾1公顷-100公顷3W死亡<10或10W重伤V50重大森林火灾100公顷-1000公顷10W死亡<30或50W重伤V100特大森林火灾1000公顷以上死亡30人以上或重伤100以上北欧的森林以人工林为主,经营年代长,经营水平高。对森林火灾的防治主要采取“绿色防火工程”和地面道路工程措施。绿色防火工程:又叫“生物防火工程”、“营林防火工程”。是运用生态学原理,利用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上的差异,结合林业生产措施;通过营林、造林、补植、引种,营造防火林带等措施,减少林内易燃可燃物的积累,调节林分组成和结构,改变火环境,降低森林的燃烧性,增强林分的抗火性和阻火能力,减少林火的发生和阻隔或抑制林火的蔓延。特点:有效性、持久性、经济性北美的森林有两大特点:一是原始林面积大,二是雷击火多。北美控制森林火灾的对策主要采取空中优势,进行航空巡逻和航空灭火;利用卫星红外线探测和远程雷电探测等手段,监测森林火灾的发生和发展。澳大利亚的黑色防火又叫以火防火,是指人们为了减少可燃物的积累、降低森林燃烧性等,而进行的计划烧除。因为火烧后的地段呈黑色,且具有防火功能,故形象地称为黑色防火。树种易燃性:森林中的树种在森林火灾中所表现出的燃烧的难易程度,是对某一树种燃烧特性的相对定性描述。针叶树种的易燃性易燃:树种含有大量松脂和挥发性油类,枝叶中灰分含量低,可燃物结构疏松,含水率低。常见的有:马尾松、华山松、海南送、云南松、油松、赤松、侧柏、圆柏等可燃:松脂、挥发油含量、灰分、易燃可燃物都居中,多为中性树种。常见的有:杉木、红豆杉、柳杉、紫杉等。难燃:含有较少松脂、挥发油,灰分含量高,易燃可燃物比例小,多为耐荫树种。常见的有:云杉、冷杉、落叶松、水杉等阔叶树种的易燃性易燃:枝叶、树干、树皮含有挥发性油类,体内水分较少,易燃可燃物数量多,结构疏松,多为喜光树种,处于干燥条件下。常见的有:栋树、桉树、樟科、黑桦等可燃:枝叶不含挥发性油类,多生长在潮润的土壤上,体内含水分较多,多为中性树种,易燃可燃物数量中等。常见的有:杨树、椴树、槭树、榆树、化香树、泡桐等。难燃:不含挥发性油类,多为常绿阔叶树,水分含量大,易燃可燃物数量少,多为耐荫耐水湿树种。常见的有:水曲柳、黄波罗、柳树、竹类、木荷,茶树等森林燃烧性:森林被引燃着火的难易程度以及着火后所表现出的燃烧状态(火种类)和燃烧速度(火强度)的综合。林火种类是对森林燃烧状况划分的燃烧类型。具体分为地表火、树冠火、地下火:地表火:火沿林地表面蔓延,以烧毁死地被物和林下植物为主,也能烧伤林木干基和露出的根系。树冠火:地表火遇到强风或针叶幼树群,枯立木、风倒木、低垂树枝时,火就烧至树冠,并沿树冠蔓延和扩展。地下火:林地腐殖质层或泥炭层中燃烧的火灾。地表只有烟雾,基本见不到火焰森林防火方针:“预防为主,积极消灭”防火线:用机械、火烧、化学药剂或其他方法清除森林可燃物后形成能阻止林火蔓延的地带。防火线的种类和规格:国境防火线:沿国境线开设,宽度50--100m;铁路防火线:沿铁路两侧开设,5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酒店客房翻新装修承包合同
- 2025年度厨师餐饮项目合伙人聘用合同范例
- 2025年离婚协议中共同债务分担及清偿协议范本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中子女心理健康关怀与辅导协议
- 2025年度城市综合体房地产开发建设工程合同
- 制定客户忠诚计划的月度工作计划
- 住院患者权益维护措施计划
- 国际贸易的市场分析与预测计划
- 应对突发事件的生产计划调整
- 秋季学期学业辅导计划
- 山东省潍坊市高职单招2023年英语自考测试卷(含答案)
- 工科高等数学(下)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上海海洋大学
- 儿童羽毛球教程
- 通信工程安全生产手册
- 流程成熟度模型(PEMM)
- 催化动力学分析法及其应用
- 外研版英语九年级下册词汇表音标打印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可持续发展教育-路线图
- 延长保修服务
- 西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
- GB/T 9074.1-2002螺栓或螺钉和平垫圈组合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