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章全球失衡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姚洋大纲引言全球失衡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对全球失衡的解释结构变化、汇率制度和经济增长引言只要存在贸易,则在任何时点上都会有盈余国和赤字国,所有国家的净出口为零的状态几乎不可能出现。但问题在于一些国家可能出现持续的盈余,而另一些国家可能出现持续的赤字,这就是所谓的“全球失衡”。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加重全球失衡。长期赤字会使赤字国违反长期预算约束,最终变成一个难以为续的过程;另一方面,盈余国大量的外贸盈余对国内的物价水平产生持续的上升推力,从而增加出口导向增长模式的成本。3全球失衡全球失衡的概念:全球失衡指的是各国在经常账户上的持续不平衡。经常账户的概念:经常账户就是一个国家全体国民、企业和政府的净储蓄(赤字)。
经常账户=国内生产总值–国内总消耗+海外净收益
其中,国内总消耗包括国内消费和投资,海外净收益是一国海外收益(包括直接投资和金融投资的收益以及输出劳工的收入)汇回国内的部分减去外国在本国收益的汇出部分。4全球失衡经常账户的概念:
由于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内消费和国民储蓄之和,经常账户也可以表示为:
经常账户=国民储蓄–国内投资+海外净收益
又由于国民储蓄–国内投资=出口–进口,因此经常账户的另一个表达式是:
经常账户=净出口+海外净收益5全球失衡和经常项目相对的是资本账户:
所谓资本账户,指的是流入一国的资本(短期资本、外国直接投资和对外借款)减去流出的资本(短期资本、对外投资和对外放贷),即一国的资本净流入。经常账户是对实物流的统计,资本账户是对资金流的统计。在没有官方外汇储备、且私人不持有外币现金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平衡要求经常项目和资本账户满足下面的一一对应关系:
经常账户=-资本账户6全球失衡如果一个国家拥有净储蓄,则必然意味着该国拥有正的净出口或正的海外收益,两者都意味着该国持有的外币资产余额增加,但是,这些外币在本国无法流通或获得收益,因而必然流出,即形成资本净外流。反过来,如果一个国家有资本净流入,则意味着该国对国外有净借款,其国内消耗大于其国民总产出,该国需要从外国进口货物或服务,经常账户为负。7全球失衡中国的“双盈余”现象所谓“双盈余”,就是指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都出现盈余,与前面的等式经常账户=-资本账户
并不一致考虑官方外汇储备、私人允许持有外币现金的情况下,资本账户与经常账户等的关系变为
官方外汇储备=经常账户+资本账户–境内私人持有外币现金8全球失衡中国的“双盈余”现象我国中央银行持有大量官方外汇储备,出现“双盈余”现象边不难理解。“双盈余”并没有违反一国如果有经常账户盈余就必然输出资本的规律。我国是一个资本输出国,只不过输出者主要不是个人和企业,而是央行。9全球失衡全球失衡指的是一些国家持续地拥有大量经常项目盈余,另一些国家持续地拥有大量经常项目赤字;换言之,全球失衡意味着一些国家持续地对外大量放贷,另一些国家持续地对外大量举债。从过去来看,全球失衡有以下几个特征具有长期性过去四十年多年里呈现出一种集中和分散并存的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较大的赤字国都是金融比较发达的国家,而盈余国基本上是制造业出口大国和石油输出国。10全球失衡全球失衡的长期性英国1880年-2010年的经常账户余额11全球失衡美国1880年-2010年的经常账户余额12全球失衡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除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而外,英国基本上都是盈余状态。实际上,自1830年到1880年之间,英国也基本上处于盈余状态;
也就是说,英国的经常账户盈余持续了一个世纪。美国历史上其经常账户的盈余和赤字交替出现,但是,在1980年之前,盈余的年份多于赤字的年份,而且盈余的幅度远高于赤字的幅度。简言之,全球失衡是个长期现象,并不是三五年就结束。13全球失衡1970年-2010年美国、德国和日本的经常账户余额14全球失衡全球失衡在过去四十年多年里呈现出一种集中和分散并存的趋势。集中表现在赤字主要集中到美国和英国等少数国家身上自1980年以来,美国从来没有出现过盈余分散表现在盈余分散到一些制造业出口大国和石油输出国身上,这在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更加明显。日本基本则从1970年以来基本上一直处于盈余地位德国在九十年代由于欧洲汇率危机和两德统一出现过较长时间的赤字,但其它年份基本上处于盈余地位。2004年之后,我国也加入了较大经常项目盈余的行列。15全球失衡中国净出口占GDP的比例:1978-2010年16全球失衡几个代表性国家2006年的经常账户余额17全球失衡根据上图2006年几个国家的对比情况。同处赤字方的美国和英国都是金融大国,澳大利亚和印度则继承了英国的金融传统,金融体系也较为发达。在盈余方,德国和日本是制造业出口强国,中国是制造业出口大国,而俄国则是石油出口大国。18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美国与全球失衡概述当德国和日本在战后开始复兴的时候,美国处于盈余国地位,因此德国和日本的复兴在初期没有变成美国的问题。1960年代后期,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日益恶化,最终,尼克松总统不得不放弃美元和黄金之间的固定价格关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美国进入痛苦的调整期,盈余国地位丧失,自1980年之后一直是赤字国。但美国的强势地位没有动摇,美国和英、法两国联手,于1985年通过“广场协议”,逼迫日元和德国马克升值。19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自柏林墙的倒塌以来,全球失衡的赤字过度集中在以美国为首的少数国家当中,它的可持续性成为一个重大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2008-09年的金融危机是这种全球失衡不可持续的一个信号。从理论上讲,一个国家是否可以长期对外借款而不引起严重后果呢?20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考虑一个简单模型一个代表性的消费者的无穷期的消费决策问题模型设定:ct代表消费者在t年的消费金额,当期效用函数为指数函数,则第t年的效用为lnct每年的收入为wt,外生给定rt代表t年的市场利率
于是,t年的收入与支出的贴现因子βt=1/(1+rt)假定消费者跨期贴现因子也为βt21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模型求解:消费者的目标函数为最大化一生的效用函数,即各期效用函数的贴现跨期预算约束为22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模型求解:列出拉格朗日函数在约束条件下求最优得
ct=ct+1消费平滑,以c代表消费者在各期的消费水平假定各期有不变利率r,因此有不变贴现率β再假定每年收入w以不变速度
增长于是预算约束变为23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模型求解:如果<1,消费者的总收入贴现是一个有限的量,此时有即起始一段时间消费者的消费量大于其收入;
但随着收入的增长,后来的年份消费者的消费量小于其收入也就是说,如果预期未来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则一个国家可以在当前对外借款,待以后用经济增长产生的收益来还上。24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模型求解:如果
,则消费者的总收入贴现是发散的,因而预算约束消失,一个国家可以无限度地对外借贷。由于β
=1/(1+r),这意味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总是高于市场利率。以索罗模型为例,稳态上有
只有国民储蓄率s大于资本的产出弹性
,则人均收入增长率
才有可能超过利率r,但这在现实中很难出现。25全球失衡的可持续性问题一个国家无法持续性的失衡,在长期,赤字国必然要面对跨期收入约束的限制。如果一个国家无止境地向其它国家借款,最终都会导致国际收支危机,就像希腊发生的那样。美国之所以没有发生国际收支危机,和美元的强势地位有关。26对全球失衡的解释27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关于经济增长和经常账户失衡的标准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国家预期本国未来占世界经济的比例上升,则该国应该倾向于在当期对外借款,既然未来本国会变得相对更加富有,届时本国的还贷能力就会增加,因此今天提前消费是合理的。美国在1990年代的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其它发达国家,在当时预期未来美国经济在世界上的份额增加时合理的,这可以解释为什么美国在1990年代经常项目赤字持续扩大。28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当期收入当期收入盈余赤字YDC封闭环境下生产与消费封闭环境下生产与消费开放环境下生产与消费开放环境下生产与消费YDYACYA全球失衡图解29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但是上面的分析无法解释2000年之后的中国和美国。中国仍然处于赶超阶段,因此,相较于美国,中国未来的生产能力比现在的要高得多。但在现实中,为什么中国拥有经常项目盈余而美国拥有赤字?解释一:中国和美国都存在一些政策性扭曲,导致中国更加偏好当期的生产,而美国更加偏好当期的消费;中国的扭曲是通过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对当期出口进行补贴,而美国的扭曲是通过货币和财政政策鼓励当期的消费。30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然而,观察工业革命之后的历史可以发现,多数国家和地区在其高速增长时期都曾长期拥有经常项目盈余。早期以英国为代表,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转移到美国,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国和日本加入,1970年代之后美国退出,但亚洲四小龙加入,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中国成为代表性国家。31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解释二:一国的国民储蓄率是该国经济增长率的增函数。又由于经常项目盈余等于国民储蓄和国内投资之间的差距,因此,如果国内投资的增长赶不上储蓄的增长的话,一个增长较快的国家就可能产生经常账户盈余。模型说明(OLG模型)每人存活两期:年轻时期与老年时期32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以
和
分别代表个人在年轻和老年时期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消费水平,一生的效用函数为:年轻人工作,老年人不工作;年轻人的工资为wt,老年人依靠年轻时的储蓄及收益来消费年轻时的约束老年时的约束33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模型说明(OLG模型)综上,一生的规划问题解得34对全球失衡的解释全球不平衡增长模型说明(OLG模型)假设生产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投入,生产函数为不变规模报酬的C-D函数形式劳动力投入为1资本投入来自于上一期年轻人的储蓄于是t期产出恰好为工资与资本收益之和而总消费是两者相减得国民储蓄是35对全球失衡的解释模型说明国民储蓄率是国民储蓄率是经济增长率的增函数在一定条件下(个人消费中加入家庭生产,生产函数具有递减规模报酬,柳庆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及答案一套
- 2025年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河南省新乡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广东省揭阳市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
-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B卷部编版及答案
- 2025年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 2025年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审定版
- 2025年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完美版
- 2025年甘肃省武威地区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汇编
- 2025年合肥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含答案
- 高中生物学选择性必修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 佳能EOS700D使用说明书
- 煤矿应急叫应、回应、响应机制
- 圆圈正义读书分享课件
- DL∕T 1910-2018 配电网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技术规范
- 护理人力资源配置原则及调配方案
- 2023级武汉大学临床医学毕业考试试卷
-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耐久跑教案
- 三年(2022-2024)高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全国)专题12 工艺流程综合题(学生卷)
-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全册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
- NB-T32004-2018光伏并网逆变器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