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视觉系统一、视觉系统二、视觉的基本功能三、颜色视觉一、视觉系统(一)眼睛1.眼睛的示意图2.网膜上的两类细胞:锥体细胞与杆体细胞视网膜上的神经联系(二)视神经通路与大脑
来自每个视网膜左侧的视神经都通往大脑左侧枕叶,来自每个视网膜右侧的视神经则都通往大脑右侧枕叶。这样,每只眼睛同侧的信息就被传递到了同侧的大脑。视神经通路上的3处重要的信息加工站:上丘、外侧膝状体和视皮层区。(三)神经细胞的感受野在视觉系统中,如果视网膜某一特定区域在受到光的刺激时能够引起视觉系统较高水平上单一神经纤维或单一神经细胞的电反应,那么这个区域便是该神经纤维或细胞的感觉野。研究视觉感受野的实验安排是把微电极埋藏在单个的神经节细胞或单个的外侧膝状体细胞或视皮层细胞。然后,将大小、运动、强度、朝向、模式等维度变化的各种各样的单个刺激投射到实验动物视网膜的不同部位,直到产生相应的电位变化,这样,作为某类神经细胞感觉野的视网膜某一特定区域便可被确认了。猫的神经节细胞与外侧膝状体细胞的感受野都是同心圆式的,有“开”中心细胞和“闭”中心细胞。视皮层细胞的感受野(四)特征觉察器的概念指视觉系统中只对视野内确定位置上有一定特征的刺激形式产生最大反应的某些特殊神经元,又称特征检测器,单个皮层细胞不能作为特征觉察器而起作用。皮层细胞不是孤立地进行活动的,它们以网络的方式交互作用,彼此参与。可能一个皮层细胞参与广泛的知觉活动,而一类知觉又涉及种类繁多的皮层细胞。每一种皮层区域都对不同的刺激信息进行不同的加工。某一区域的损伤可能会导致某种视觉能力的丧失。二、视觉的基本功能(一)视觉的感受性(二)空间辨别(三)时间辨别(四)客体的识别与定位:焦点系统与周围系统(一)视觉的感受性1.光谱感受性人眼不能看到所有的光线。人眼的适宜刺激,即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400nm(紫色)——700nm(红色)(黄希庭:380——780毫微米)。人眼对不同波长光线的感受性是不同的。人眼视网膜有两种感光细胞锥体细胞:明视觉(photopicvision)感受器杆体细胞:暗视觉(scotopicvision)感受器明视觉暗视觉感受器锥体细胞杆体细胞视网膜位置集中在中央凹网膜边缘功能上的亮度水平白天日光黑夜光线最敏感的波峰555nm507nm颜色视觉有无暗适应快,约5分钟慢,约30分钟空间分辨高敏度,光感受性低低敏度,光感受性高
明视觉(锥体)与暗视觉(杆体)的特性
锥体细胞能吸收可见光谱所有波长的光,但它对光谱的中央部分(约555nm)最敏感,而是对低于500nm和高于625nm的波长的感受性要差得多。从亮度来说,480nm的光只有555nm的光的20%。
杆体细胞也具有覆盖整个可见光谱的光谱光效率函数,但与锥体细胞相比,它们对较短的波长具有最大感受性,Purkinje效应
J.E.Purkinje1825年发现,在日光下看起来明度相等的红花和蓝花,到了黄昏时,即光照度变弱时,两种花的色调都变淡了,但蓝花看起来却比红花显得亮些。这种现象,即当照度降低,使锥体视觉转换到杆体视觉时,眼睛对光谱短波部分感受性提高的效应叫做Purkinje效应(荆其诚,1987)。2.暗适应与光适应(明适应)暗适应(darkadaptation)明适应(lightadaptation)测量暗适应的方法:被试首先面对光亮的照片2-3min,以降低眼睛的光感受性并提供一个参考点来追踪暗适应的时间过程。然后关灯使眼睛处于黑暗中。从关灯的那一刹那起按一定时间间隔(开始间隔以秒计,几分钟后按分钟计,直到大约30min止)不停地测量眼睛的绝对阈限。整个测量过程中,黑暗中刺激眼睛的光的波长及视网膜接受光刺激的部位保持恒定。测量结果以时间为横坐标、阈限刺激值(眼睛看到光亮所需要的最小强度)为纵坐标作图,得到两条暗适应曲线,如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锥体和棒体细胞在暗适应当中分别有什么特点?保护暗适应的措施:戴红色护目眼镜。戴上红色护目镜后,即使在照明很亮的环境,也可以减弱照明的强度,而且只有红光才能进入眼睛,而红光能有效刺激锥体细胞,因此人们仍然可以阅读,看清环境;而红光几乎不能刺激杆体,从而使杆体一直处于暗适应状态。(二)空间辨别
眼睛的空间辨别能力即视锐度(visualacuity)表现为觉察目标刺激的存在以及辨别物体细节的准确性。(或视敏度:视觉系统分辨最小物体或物体细节的能力)视角(visualangle):离眼睛一定距离的物体的大小与眼睛形成的张角。
例如,某人的身高为1.8m,在6m远处形成的视角
α
=1.8/6×57.3o
=17.19o
网膜映象: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置的。视锐度有多种,相应地测量视锐度的方法也有多种。
α
=[物体的大小(S)/距离(D)]×57.3o
1.觉察
觉察(detection)不要求区分物体各部分的细节,只要求发现对象的存在。在暗背景上觉察明亮的物体主要决定于物体的亮度,而不完全决定于物体的大小。黑暗中的发光物体,只要有几个光量子射到视网膜上就可以被觉察。因此,夜空的星星视角虽然小于1分,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它们,就是因为它们达到了一定的亮度,而且我们看到它们的大小取决于它们的明亮程度。由于发光物体再小,由于光线的衍射和漫射,它在视网膜上的像都会大于1分的视角。而1分视角的物体在视网膜上的呈像已经大于一个细胞的直径,因此,直径更小的锥体细胞或锥体细胞比现在的间距更紧密,对于提高视锐度并不能带来什么好处。
人们觉察明亮背景上的暗物体的能力是很强的,这种觉察主要取决于视网膜上刺激物的投影与其周围的亮度差别,所以,在明亮背景上觉察暗物体,主要是对比的辨别。一个大的暗物体,其视网膜像的照度很低,与周围明亮背景形成明显的对比,因而人们能觉察到它。一个非常小的暗物体,由于周围明亮背景的漫射作用,其对视网膜的照度很小,它与背景的对比度未达到觉察阈限,所以不能觉察出来。2.定位、解像与识别定位(localization)是觉察两根线是否连续或彼此有些错位的能力。错位的数量可以变化,当观察者看不出错位时,实际错位的大小就是对定位视锐度的测量。解像(resolution)是知觉某一模式具体元素之间分离的能力。识别(recognition)是确认物体及细节的能力,这是人们最为熟悉的一种视锐形式,医院的视力表就是一种识别任务。1909年第11届国际眼科学学会把1分的视角定为常人眼的识别力标准。视力检查就是要确定某人能区分两个点时的最小视角,即这两个点的最小区分阈限,它与视觉识别能力(视力,V)成反比,即V=1/α。其中α代表视角,单位为分。临床医学上用下列公式计算视力:V=D//D。V为视力,D/为标准观察距离(6m),D是视觉能分辨的视标细节单位(E字的开口)与眼睛成1分视角时的所在距离。把不同D下都成1分视角的视标按大小排列成行即成视力表。实际应用时在标准距离下看见哪一行的视标E就用E旁边的数值来代表视力。但是这样的视力表存在一些缺点:首先视标增进率不均匀:0.1的视标比0.2大一倍,而0.9的视标却只比1.0大0.1倍,排列上疏下密;其次,视力统计困难,视力增减时不能以视力差来表示。例如视力从0.1提高到0.2,增加了100%,不易达到,但从0.9提高到1.0却容易,只增加了10%。即这样的视力表不是等距量表。缪天荣根据Fchner定律提出5分制对数视力表,该视力表也以1分视角为标准视力。相邻的两行视标大小之比恒定地为1:1.2589,取此增率的对数0.1作为每一行视标的差数,相当于Fechner定律中的物理刺激以几何级数增长。当视角每增大1.2589倍时,视力减小0.1,增大10倍则减小1.0,这样视力即主观识别感觉就成算术级数变化。对数视力表与流行视力表对照如下
彭-普心最小可见视敏度游标视敏度最小间隔视敏度3、影响视敏度的因素(1)亮度:亮度增加,视敏度增加。(2)物体与背景间的对比度(3)视网膜不同部位:锥体细胞对细节分辨起主要作用,在锥体细胞集中处(中央凹)视敏度最大,杆体细胞的觉察敏度大。(4)视觉适应:明、暗适应(5)闪光盲会降低视敏度在明适应的条件下,突然的强光刺激会暂时降低视敏度,这种现象称为闪光盲。闪光盲也许是视觉功能的保护性抑制,但是过强的闪光可能造成永久性损伤。(6)练习可以提高对目标物的视敏度(三)时间辨别
在某种条件下,闪烁的灯光可能会被知觉为连续的。物理上闪烁的光在主观上引起的感觉介于闪烁与稳定之间时的频率叫做临界闪光频率(criticalflickerfrequency),或临界融合频率(criticalfusionfrequency),简写为CFF。我们不能觉察断续光线的原因在于,当光线消失后,对光的视觉映象在视网膜上要延续150~250ms。
影响临界融合频率的因素(1)光线的强度闪光临界融合频率随光线的强度增高而增高,光线愈强,要把闪烁的光融合成连续光就必须使闪烁的速率更高才行。弱闪光则在较低的速率处就融合了。
(2)刺激面积小面积的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比大面积的闪光临界融合频率来得低。闪光临界融合频率随闪光照射的区域面积的增大而增大。(3)刺激光点的颜色刺激光点的颜色不同,CFF也有所不同。一般来说,红光的CFF较高(?)。(4)刺激的时间特性主要是指闪光中光相和暗相的时间比,光相时间相对较长,光相的后象效应就越大,且两次闪烁间的暗相时间距离就越小,此时闪光融合临界频率会比较小;反之,如果光相时间相对较短,则测的闪光融合频率较高。(5)刺激的视网膜位置由于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的分辨能力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当闪烁光刺激的视觉细胞不同时,闪光融合频率也不同。眼睛的周缘部分比其中心区域更易觉察闪烁。此外,有机体的身心状态如年龄、疲劳、缺氧、药物和酒精等作用都会影响到CFF。(四)客体的识别与定位:焦点系统与周围系统
焦点系统(focalsystem,又称what通路)主管客体的识别与再认,这就是膝状体-纹状体视觉系统(geniculo-striatevisualsystem),它包括视网膜中央凹在内的中心区、外侧膝状体和初级视皮层区(纹状体);周围系统(ambientsystem,又称where通路)主管客体的定位,这就是视网膜背盖视觉系统(retinotectalvisualsystem),它包括视网膜的中央凹区域以及边缘区域、上丘和外纹状体。盲视病人由于初级视皮层(V1区)受损而全盲,虽然看不见任何东西,但能正确辨别诸如运动朝向、不同波长光波、形状等刺激属性。对盲视现象的解释是病人的where通路功能还残留,但what通路不起作用了。三、颜色视觉颜色是人类环境的一个普遍特色。颜色给我们带来的美的感受,并且颜色加强了物体表面的对比,促进了客体的觉察与区分,为再认客体提供了清楚的线索。(一)颜色的明度、色调和饱和度颜色的明度与其物理刺激光波强度-亮度相对应。颜色的色调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波长相对应。颜色的饱和度与其物理刺激的光波的纯度相对应。颜色可以分为彩色和非彩色(黑、白、灰)。如果一个光刺激没有波长,这个光就是非彩色的白光,它没有纯度。但是,所有视觉刺激都有亮度。亮度是彩色和非彩色刺激的共同特性,而波长和纯度则只是彩色刺激才具有的。(二)颜色混合加法的颜色混合(additivecolormixture)减法的颜色混合(subtractivecolormixture)1、加色法
加色法的原色是红、绿、蓝,主要指色光的混合,三原色波长分布属于可见光谱的两端和中部。用三架幻灯机同时投射这三色光并使之重叠在一起时,我们看到的是白色光。光的相加混合全部的光谱色都可以由这三原色按不同的比例混合产生。红+绿=黄红+蓝=品红(紫)蓝+绿=青红+青=白绿+品红(紫)=白蓝+黄=白/v_show/id_XNTM3NjM4NjA=.html2、减色法
减色法的三原色是黄、青、紫。光的相减混合3、混色定律(1)补色律:是指每一种颜色都有另一种与它相混合而产生白色或灰色,这两种颜色称为互补色。(2)间色律:是指混合两个非互补的颜色产生介于这两种颜色之间的中间色。(3)代替律:相混合的两种颜色,都可以由不同颜色混合后产生的相同颜色来代替。代替律表明,只要在感觉上颜色是相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外墙外保温施工合同标准版可打印
- 针对2024年度物联网技术研发与推广的合同标的及服务内容
- 基于虚拟现实的2024年度游戏开发合同
- 物业公司2024年度门卫服务外包合同
- 卫生间防水施工合同
- 2024版新能源电池生产与销售合同范本2篇
- 银行借款合同模板范本2篇
- 2024版房地产项目合作开发合同(含设计与建设)3篇
- 南京市2024年度云计算平台租赁合同
- 电子商务时代2024年度大数据分析与商业智能合同2篇
- IT行业安全生产培训
- 高考英语听力专题(一)行为动作推断题课件
- 《狼和鸭子》PPT课件小学幼儿园儿童故事表演幻灯片背景有音乐
- 2024年食品安全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中职专业建设方案
- 一年级口算题卡10000道(100以内加减法)
- 歌剧魅影(全英文)课件
- 辉石矿选采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报告样本
- 第十二章 血液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一)课件
- 集团领导调研计划方案
- 机加工成本分析表标准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