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情况调研11000字(论文)】_第1页
【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情况调研11000字(论文)】_第2页
【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情况调研11000字(论文)】_第3页
【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情况调研11000字(论文)】_第4页
【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情况调研11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情况调研分析报告目录TOC\o"1-1"\h\u7270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情况调研分析报告 1741.1自然概况 147431.2社会经济概况 5309812生态建设基本情况 7105223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 8318973.1森林资源现状 8275423.2森林呈现出的特点 11256394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12256104.1森林资源数量变化分析 12146084.2各类林木蓄积量变化 17183374.3森林覆被率变化 1840854.4有林地各林种面积、蓄积量变化 18174234.5龄组结构变化分析 2012634.6森林资源结构 22239284.7森林资源动态分析结果 231.1自然概况1.1.1地理位置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林区位于乌拉特前旗境内,东起包头市昆都仑河,西至西山咀,南至阳坡山脚,北至阴坡山脚和公沙线以南(东经108°42′52″-109°48′56″,北纬40°37′53″-40°51′42″),总面积175.61万亩(由210.21万亩缩减为175.61万亩,1999年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行政界线将原乌拉山林区划归包头市34.6万亩)。1.1.2地质地貌乌拉山属阴山山系,呈东西走向。群山错列,沟壑纵横,阳坡陡、阴坡较平缓。全山东西两端和北坡比较平缓,中段及主脊以南群峰矗立、山高坡陡。海拔从山脚1000米到主峰大桦背2322米,相对高差1300米。乌拉山东西长90公里,南北平均宽20公里。南坡面向着陷落的河套平原,山地的相对高度达1000米以上,因而显示出巍峨的中山地貌。北坡则经过剥蚀的低山丘陵缓缓过度,逐步下降到内蒙古高平原上,相对高差只有200~400米,所以山岳形态不很显著。林场为中山地貌,山势南坡陡峭,北坡较缓,山中沟谷发育完整。沟谷大部分成“U”或“V”字形,属中度沟蚀山地。沟短山陡,岩石裸露,遇暴雨即有山洪发生。每一沟谷出口后,在长期间歇性水流作用下,形成大小不一的洪积扇锥和洪积扇,相连成裙带,扇顶海拔1040米,扇缘1020米,坡降为1/100~1/300。南坡高山山地和北坡低山丘陵构成乌拉山的主要地貌,南坡坡度在25°以上,相对高差1300米左右,北坡坡度在5~15°之间。最高点大桦背山,位于哈达门沟以西,海拔2322米,为乌拉山地区最高峰。1.1.3气候林场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区,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其特征为冬长夏短,四季分明,日照时数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雨热同期,灾害性天气频繁。年降雨量340毫米左右,主要集中在7~8月份;年平均气温山脚下为5.6—6.0℃,随着海拔升高而气温降低,年平均气温为3.9℃,2000多米的几个高峰夏季可见降雪。无霜期100~120天,年降水量山前为250~280毫米,山上为300~450毫米,山后为210~220毫米,无霜期山下为120~125天,山上为100~105天。1.1.4土壤林场的土壤随着地形的变化和生物气候等因素的限制,有规律地呈垂直地带性分布。从山麓到山脊海拔从1055到2000米,随着海拔的增高,气候变冷、降水增多,植被由灌丛草原植被向森林灌丛及森林草原演替。高山区为山地褐土和山地草甸土。受山体影响土壤在垂直分布上较为明显,自下而上依次为山地草甸土、山地淋溶褐土和典型褐土、山地栗钙土并间有少量山地棕钙土。(1)山地草甸土山地草甸土主要分布在山地河谷两侧,又分为浅灰色草甸土和灰色草甸土2个亚类5个土属、66个土种。灰色草甸土有机质含量为0.75%,全氮0.044%,速效磷4.5PPm,速效钾190PPm,全盐量0.14~0.4%,PH值7.6—8.6;灰色草甸土有机含量为20%。(2)山地灰褐土①淋溶性灰褐土淋溶性灰褐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米以上的北坡。其母质有蛇纹大理岩、片磨岩及花岗岩等残坡积物。土壤条件较好,形成了较厚的腐殖层,易于接纳雨水,淋溶作用强,石灰反应弱,一般无石灰反应或有时在内部剖面底部有。腐殖质层灰褐色,过度层土色逐渐变浅。有机质含量4.15%,全氮0.21%,全磷0.15%,全钾2.5%,PH值7.9~8.1。②普通灰褐土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米以下的山地,其成土母质有片麻岩、大理岩、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和黄土状母质。由于普通灰褐土处于森林植被的下线地带,森林很少,以灌丛为主,该地域随着海拔的逐渐降低,雨量也随着减少,热量增加,干草原植被增多,有机质积累显著减少,土壤的腐殖化过程和淋溶作用也在减弱,相对地成土过程中的有机质矿质化程度与可溶性盐的淀积作用增强,心土层以下有较强的石灰反应,出现了碳酸钙淀积层,土色变浅,质地变轻,土壤肥力下降,有机质平均含量1.24%,全氮0.15%,全磷0.02%,全钾2.50%,PH值7.9~8.1。③粗骨性灰褐土主要分布在林场基岩裸露的山顶,陡坡和大部分阳坡,是发育在各种基岩残积、坡积母质上年幼的土壤,表土含直径大于1厘米以上的砾石,占30~70%。名为土壤,实为裸岩+岩石碎屑+砾石+土粒的混合堆积物。特别是林场阳坡多为寸草不生的各种坚硬岩石的悬崖峭壁。仅在石缝处生有矮小灌木。(3)栗钙土主要分布在乌拉山洪积扇广阔地带,质地为沙质和轻壤,且有不同程度砾质化。有机质含量为0.97%,速效磷3.6PPM,速效钾95PPM。(4)风沙土主要分布在林场北坡与额尔登布拉格苏木、沙德格苏木交接处的沙化土地类型。各类固定、半固定沙(丘)地,地势略有起伏,海拔550-600m。1.1.5水文乌拉山林区内共有大小山沟53条,南部18条、北部35条。比较大的山沟有:刁人沟、大坝沟、小庙沟、海流斯太沟、东乌不浪沟、后大坝沟、达日更沟、查干布拉格沟、呼和布拉格沟、点日格尔沟等。其中12条较大山沟有清泉水,终年不断,其余大部分为干沟。潜水和承压水是主要地下水,潜水主要是埋藏于砂岩和砂砾岩的孔隙裂隙中,以及自流盆地、自流斜地及裂断承带上。洪积扇区孔隙潜水、承压水较丰富,水位埋深5—50米,储水量约5500万立方米,矿化度小于2克/升,为Cl—SO4—Na型水,水质较好。1.1.6植被及动物种类乌拉山林场地处干旱半干旱区过渡带,具有丰富的动植物种类。境内分布着以旱生型森林生态系统、山地草甸生态系统、荒漠草原生态系统、典型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为主的生态系统类型。从植被的水平分布看:荒漠草原生态系统与典型草原生态系统在此交界;从垂直分布看:山地草甸生态系统、旱生型森林生态系统和湿地生态系统分布其中,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该区的植物约有64科227属356种,其中,在海拔1700以上的阴坡,主要分布有山杨(Populusdavidiana)、白桦(Betulaplatylla),虎榛子(OstryopsisdavidianaDecne)、乌拉绣线菊(SpiraeauratensisFranch)等,阳坡主要有油松(Pinustabulaeformis)、黄刺梅(Rosaxanthina)等树种。在海拔1700米以下主要有侧柏(Platycladusorientalis(L.)Franco.)、油松(Pinustabulaeformis)、圆柏(Sabinachinensis(L.)Ant.)、杜松(JuniperusrigidaSieb.etZucc.)、旱榆(UlmusglaucescensFranch)、蒙桑(MorusmongolicaSchneid)、蒙古扁桃(Prunusmongolica)、山杏(PrunusansuKom)等,阴坡及沟内侧多为蒙椴(Tiliamogolica)、稠李(PrunuspadusL.var.pubescensRegeletTiilng)、山楂(CrataeguspinnatifidaBunge)等树种;在海拔1200~1400米的冲洪积平原则分布有猪毛菜(SalsolacollinaPall)、虎尾草(ChlorisvirgataSw)、狗尾草(Setariaviridis(L.)Beauv)、短花针茅(StipabrevifloraGriseb)、石生针茅(StipaklemenziiRoshev.)、白草(Pennisetumcentrasiaticum)、寸草苔(CarexduriusculaC.A.Mey)等植被。植物区系组成中,禾本科植物较多有60种,草麻黄和蒙古扁桃2种植物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乌拉山林区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类型:即森林植被、灌丛植被、疏林植被、草原植被,有独特的“森林荒漠草原景观”的植物群落。森林植被:面积最大的为白桦林和山杨林,面积最小的为油松林。森林植被主要分布在海拔1000—1800米之间,阳坡土壤干旱贫瘠,树木较少,阴坡中下部土壤条件较好,土壤多为灰褐色,树木较稠密。灌丛植被:灌木植被主要分布在山前阳坡,有蒙古扁桃灌丛、山杏灌丛、绣线菊灌丛、胡枝子灌丛等。疏林植被:在阳坡陡坡分布着疏林植被,主要有侧柏、杜松等。草原植被:主要分布在山体的东西两侧,以小型丛生草本植被为主,常伴生一些小灌木,群落单调。有针茅、隐子草、葱属、蒿属、锦鸡儿以及一年生草本植物,草层高度在20—30厘米之间,平均覆盖度在40%左右。野生动物:乌拉山林区的动物地理区划属古北界,为蒙新区与华北区的交界处,过渡带的边缘效应造就了该区丰富的动物资源。初步查明,该区域有陆生脊椎动物19目48科152种,占内蒙古脊椎动物总数的24.88%,其中,兽类6目12科32种,占内蒙古兽类动物总数的23.53%。兽类中,有国家Ⅱ级保护兽类兔狲、猞猁和斑羚;该区域鸟类资源有13目30科110种,占自治区鸟类总数的25.23%。国家保护鸟类有25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为:金雕、黑鹳、玉带海雕、白尾海雕。国家Ⅱ级保护鸟类为:秃鹫、雀鹰、苍鹰、猎隼、雕、白腹海雕等。两栖爬行类动物在该区域也有分布,共有2目6科10种,其中,无尾目2科4种,有鳞目4科6种,约占自治区两栖爬行动物总数的27%。2社会经济概况巴彦淖尔市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黄河几字型顶端,在北纬40°13'42°28',东经105°12'109°53'之间。北至国界与蒙古国接壤,西、南、东分别与阿拉善盟、鄂尔多斯市、包头市为邻,有边境线369公里。地形地貌多样,有平原、草原、山地、沙漠、河流、湖泊、森林等多种自然资源。北部是美丽辽阔的乌拉特草原,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是天然的草牧场。中部是雄浑壮美的阴山山地,横亘于河套平原和乌拉特草原之间,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南部是沃野千里的河套平原,南临黄河,北抵阴山,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由西向东、从南到北缓缓倾斜。河套灌区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最古老的超大型千万亩灌区和亚洲最大的一首制自流灌区,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区范围涉及白彦花、沙德盖、额尔登布拉格等3个乡镇(苏木)20个村(嘎查),初步统计有1906户牧民,8000余人,大小牲畜约16万头(只)。乌拉山自然保护区除3.6万亩的核心区外,全部是当地牧民的草场,涉及白彦花镇、额尔登布拉格苏木、沙德格苏木20个嘎查村,1080户、3293人。乌拉山桦背范围内有东乌不浪和红旗队两个村(嘎查),根据白彦花人民政府2020年初摸底调查数据统计,有141户牧民,476人,大小牲畜约4万头(只)左右。乌拉山林场隶属于巴彦淖尔市林业和草原局,林场由9个股队室组成,办公室、业务室、综合办、工会、防火办、护林队、中心苗圃、珍稀树种繁育基地、桦背队。现有在职职工129人,林业技能人才123人,专业技术人员6人,其中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4人。根据201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乌拉山林区林地总经营面积117035公顷,全部为林地。其中:有林地面积为33532.6公顷,疏林地面积6191.87公顷,灌木林地面积为21118.6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3.1公顷,苗圃地为83公顷,无立木林地为177.8公顷,宜林地48593.0公顷,辅助生产林地为7335.1公顷。乌拉山林区活立木总蓄积为1496859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为1392251立方米,疏林蓄积为95496立方米,森林覆被率为47.7%。2017年林场实现总产值991.34万元,其中承包户上缴收入9.1万元,管理费用23.8万元,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957.24万元,其他收入1.2万元。总支出999.0万元,其中管理费用23.8万元,公益林工资957.24万元,其他17.96万元(生产费、育林基金、税金等)。职工年人均收入7.42万元。根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沙化土地总面积256.14万亩,主要由固定沙地和半固定沙地组成,分布有少数流动沙地。流动沙地(丘)面积41.88万亩;固定、半固定沙地(丘)面积214.26万亩,其中半固定沙地(丘)79.19万亩,固定沙地(丘)135.07万亩。表2-1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沙化土地面积统计表(单位:万亩、%)Table2-1statisticaltableofsandylandareaofWulashanforestfarminBayannurCity(unit:10000mu,%)沙化土地类型面积占乌拉山林场面积比例总计256.1450.6流动沙丘41.888.3半固定沙丘79.1915.7固定沙丘135070026.6图2-1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沙化土地面积占比(%)Figure2-1proportionofsandylandareaofWulashanforestfarminBayannurCity(%)2.3生态建设基本情况长期以来,由于气候变迁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天然次生林区植被遭受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严重影响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山区气候干旱,地形起伏大,造林难度较大。乌拉山林场地处蒙古高原中温带亚干旱气候区。年降水量山前为250-280毫米、山中为450-50毫米、山后为210-220毫米。山区主脊以南群峰矗立、山高坡陡、土壤贫瘩,这些因素加大了山地生态建设的难度。建设资金缺口较大,造林管护经费不足。乌拉山林场属于国有林场,随着投资体制的转变,原来以国家投入为主的国有林场已改制为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政府财政拨付的经费少,林场自身创收能力欠缺,加上要负担大量在岗职工和退休职工的工资及社保等费用,导致林场生态建设经费严重短缺。社会对生态林业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有些部门在对林业的定位上仍将林业作为一个基础产业,而忽视了林业的社会公益性质。其没有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在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矛盾时,不少干部及业务部门的观念仍停留在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水平上,对生态保护重视不够。同时,缺乏林业生态建设重要性的宣传教育,群众的生态保护意识淡薄,这对林场植被保护和管理工作带来了重重困难,乱砍、乱牧行为时有发生。目前,乌拉山林场累计完成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等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任务99.74万亩,完成国家投资1.2亿元。从实施效果来看,项目区内林草植被恢复迅速,乌拉山林场东缘有82公里紧邻黄河,经过治理后,黄河岸边已经建成一道防风固沙林带。2017年乌拉山林场乔木、灌木盖度和林草总盖度都达到了近十年的最高值,尤其自2014年以来,乌拉山林场林草盖度呈现连续增长趋势。2008-2017年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植被呈现整体恢复的现象,尤其自2014年以来,植被长势呈现连续增长趋势,乌拉山林场植被指数在2017年达到了近10年的最高值,0.24,较2008年提升了12.8%。植被恢复区占林场总面积的80.6%,集中分布在林场中部和北部。生态建设成效评估结果显示,2008-2017年人为因素贡献植被恢复区面积为40.73万亩,占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总面积的8.05%,说明各类生态修复工程有效的促进了国土增绿。3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特点3.1森林资源现状根据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201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显示,林场土地总面积25319.1公顷,全部为林业用地,林地使用权属全部为国有。按照造林地的类型对其土地类型进行划分并统计各类面积,由表3-1可以看出,林场林地总面积25319.1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907.0公顷,全部为乔木纯林林地,占比15.43%;灌木林地面积9541.1公顷,占比37.68%;疏林地面积76.2公顷,占比0.30%;未成林地面积38.7公顷,占比0.15%;无立木林地面积1086.5公顷,占比4.29%;宜林地面积5789.5公顷,占比22.87%;林业辅助生产地面积4880.1公顷,占比19.28%。由此可以得出:林场以灌木林地为主体,其次为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有林地、无林木林地、疏林地,最少的是未成林造林地。林场的森林覆盖率为53.11%,林木绿化率为53.11%。表3-1林地面积按土地类型分布表(单位:公顷、%)Table3-1distributionofforestlandareabylandtype(unit:hectare,%)总面积林地非林地森林覆盖率林木绿化率有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未成造林地苗圃地无力木林地宜林地辅助生产林地25319.1390776.29541.138.701086.55789.54880.1053.1153.11100%15.43%0.30%37.68%0.15%0%4.29%22.87%19.28%0%图3-1林地面积按土地类型分布占比情况(%)Figure3-1distributionproportionofforestlandareabylandtype(%)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的有林地按照用途分类有防护林、用材林和经济林三种。根据表可知(表3-2),防护林的面积最大为23299.2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92.02%,主要以防风固沙林为主;用材林的面积为1986.9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7.85%;经济林的面积为33公顷,占林地总面积的0.13%。防护林中,防风固沙林总面积23299.2公顷,其中包括乔木林面积2164.2公顷,疏林地面积75.3公顷,灌木林面积9541.1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36.1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1016.4公顷,宜林地面积5586公顷(宜林荒山荒地1340.1公顷,宜林荒地4245.9公顷),辅助生产林地面积4880.1公顷。用材林的一般用材林面积为1986.9公顷,包括乔木林面积为1709.8公顷,疏林地面积为0.9公顷,未成林造林地面积为2.6公顷,无立木林地面积为70.1公顷,宜林地面积为203.5公顷。经济林全部为乔木果树,面积为33公顷。表3-2不同林种面积统计表(单位:公顷)Table3-2statisticsofareaofdifferentforestspecies(unit:hectare)林种亚林种总计(公顷)有林地(公顷)疏林地(公顷)灌木林(公顷)未成林造林地(公顷)无立木林地(公顷)宜林地(公顷)辅助生产林地(公顷)防护林防风固沙林23299.22164.275.39541.136.11016.455864880.1用材林一般用材林1986.91709.80.92.6070.1203.50经济林果树林3333000000合计25319.1390776.29543.736.11086.55789.54880.1图3-2不同林种面积统计图(单位:公顷)Figure3-2statisticalmapofdifferentforestareas(unit:hectare)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按照不同森林类别有生态公益林与商品林两大类,生态公益林包括国家级公益林和地方公益林。生态公益林面积占林地面积的92.02%,面积为23299.2公顷。国家级公益林为11701.4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6.21%;地方公益林面积11597.8公顷,占林地面积的45.81%。商品林面积2019.9公顷,占林地面积比7.98%,全部为一般用材林。生态工程建设中,退耕还林工程总面积94.9公顷,其中国家级公益林93.8公顷,地方级公益林1.1公顷;风沙源治理工程总面积874.9公顷,全部为国家级公益林;其他林业工程的面积为22329.4公顷。表3-3生态公益林统计表(单位:公顷)Table3-3statisticsofecologicalpublicwelfareforest(unit:hectare)总计事权等级国家级地方级巴彦淖尔市乌拉山林场23299.211701.411597.8退耕还林工程94.993.81.1风沙源治理工程874.9874.9——其它工程22329.410732.711596.7图3-3生态公益林统计图(单位:公顷)Figure3-3statisticalmapofecologicalpublicwelfareforest(unit:hectare)国家级公益林面积11701.4公顷,其中乔木林地2160.3公顷,占18.46%;灌木林地9541.1公顷,占81.54%。按保护等级分,国家一级公益林3016.6公顷,占25.78%;国家二级公益林8684.8公顷,占74.22%。按权属分,林地所有权全部为国有。林木所有权国有11324.7公顷,占96.78%;个人376.7公顷,占3.22%。按起源分,人工林1341.3公顷,占11.46%;天然林10360.1公顷,占88.54%。3.2森林呈现出的特点(1)乌拉山林场总量大,林分质量差。乌拉山林场有林地面积33532.6公顷,灌木林地面积21118.6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46.7%,平均每公顷蓄积量41.5立方米,平均每公顷生长量0.4立方米。林场平均每公顷蓄积量远远低于自治区平均水平(78.53立方米)以及巴彦淖尔市平均水平(43.41立方米)。林分总体质量较差,主要是占比较大的侧柏、山榆的生长状况差,健康程度低。(2)郁闭度(覆盖度)偏低林场有林地平均郁闭度0.3,灌木林平均覆盖度为48%,郁闭度和覆盖偏低,乔木林郁闭度偏低是:一方面因为大部分乔木林已进入过熟林阶段,生长衰退,冠形小,另一方面近几年造林的乔木树种由于生长期较长,还在幼龄期,冠幅还没有完全郁闭。灌木林地覆盖度低主要是由于最初栽植密度比较低及干旱等灾害造成。(3)混交林比例与合理郁闭度等级面积林场混交林面积1869.8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5.58%;有林地合理郁闭度(0.5-0.7)等级面积为2014.8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6.01%。(4)造林难度大林场宜林地比重大面积48593.0公顷,占全场总面积的41.52%,但是立地质量较差,主要分布在阳坡,生长有少量的蒙古扁桃、绣线菊等,植被盖度低,土壤厚度极簿。这些地段在以后的经营中应以保护原生植被为主,逐步提高植被盖度,严控水土流失,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5)龄组分布不均匀有林地以近成过熟林为主,分别占有林地面积的42.91%、25.67%、29.25%。幼龄林的占比较弱。4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4.1森林资源数量变化分析乌拉山林场林地面积2017年为117035公顷,2004年为116794.5公顷,13年间增加了240.5公顷。通过数据可知,间隔的13年间林场有林地(乔木林地)、灌木林地、林业辅助用地均有所增加,乔木林地由2004年的33511.5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33562.6公顷,增量为21.1公顷;灌木林地由2004年的20534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21118.6公顷,增量为584.6公顷;疏林地由2004年的5429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6191.8公顷,增量为762.8公顷;林辅用地由2004年的2372公顷增加到2017年的4880.1公顷,增量为2508.1公顷,净增率为105.74%。疏林地、宜林地逐步减少,疏林地由2004年的270.9公顷减少到2017年的76.2公顷,减量为194.7公顷,净增率为-71.87%;宜林地由2004年的15870公顷减少到2017年的5789.5公顷,减量为10080.5公顷,净增率为-63.52%。林场是森林覆盖率由2004年的28.27%增长到2017年53.11,增长率为87.87%。表4-1有林地各林种面积动态变化对比表(单位:公顷)Table4-1comparisonofdynamicchangesofforestareaofvariousforestspeciesinforestland(unit:hectare)各地类面积2017年2004年增减值合计117035116794.5240.5有林地33532.633511.521.1灌木林地21118.620534584.6疏林地6191.85429762.8无立木林地177.8355-177.2宜林地48593469641629林辅用地7335.1苗圃地83未成林造林地3.1图4-1有林地各林种面积动态变化对比图(公顷)Figure4-1comparisonofdynamicchangesofforestareaofvariousforestspeciesinforestland(HA)4.1.1有林地面积变化与分析在调查间隔期内,乌拉山林场有林地(乔木林地)面积增加21.1公顷,面积增加的原因是:上一调查时间的未成林造林地发展成了有林地;退耕还林工程、中德财政合作造林、“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进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森林管护,使上一调查时间的部分耕地、宜林地、疏林地变为有林地;农户在自家耕地中种植的沙果、杏、梨等经济林有部分生长成为了有林地。有林地以乔木为主,以纯林为主,优势树种为杨树、榆树、蒙古栎、柳树、樟子松、沙果、梨、杏8种。其中樟子松5.0公顷,占0.13%,蓄积5m3,占0.01%;杨树1732.6公顷,占44.35%,蓄积81626m3,占78.33%;柳树195.0公顷,占4.99%,蓄积3848m3,占3.69%;榆树1412.3公顷,占36.15%,蓄积13047m3,占12.52%;蒙古栎529.1公顷,占13.54%,蓄积5682m3,占5.45%;梨1.9公顷,占0.05%;杏4.0公顷,占0.10%;沙果27.1公顷,占0.69%(图4-2)。图4-2乔木林优势树种分布图Figure4-2distributionofdominanttreespeciesinarborforest有林地上的乔木林按龄组分,幼龄林1511.1公顷,占39.03%,蓄积为24242m3,占23.27%;中龄林944.2公顷,占24.37%,蓄积39414m3,占37.82%;近熟林1145.0公顷,占29.56%,蓄积为27795m3,占26.67%;成熟林47.5公顷,占1.23%,蓄积3210m3,占3.08%;过熟林225.2公顷,占5.81%,蓄积9547m3,占9.16%。(图4-3、图4-4)图4-3乔木林龄组面积分布图Figure4-3areadistributionofagegroupofarborforest图4-4乔木林龄组蓄积分布图Fig.4-4distributionoftreeforestagegroupvolume4.1.2灌木林地面积变化与分析在调查间隔期内,乌拉山林场灌木林地面积增加584.6公顷,主要树种为国家特殊灌木林,优势树种为锦鸡儿、山杏、虎榛子、黄柳、杜鹃。因京津风沙源防治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使原有部分无林木林地、宜林地转变为灌木林地。按优势树种分:山杏面积比2004年净增3060.3公顷,净增率72.30%;锦鸡儿面积比2004年净增1311.2公顷,净增率50.14%;虎榛子面积比2004年净减403.5公顷,净增率-25.14%;黄柳面积比2004年净减25.6公顷,净增率56.89%。2017年新增杜鹃10.1公顷,减少沼柳1.0公顷(表4-2)。表4-2灌木林优势树种变化情况表(单位:公顷、%)Table4-2changeofdominanttreespeciesinshrubforest(unit:hectare,%)优势树种调查时间增减量净增率20042017合计5537.49541.14003.772.30%山杏1269.44329.73060.3241.08%锦鸡儿2617.03929.21311.250.14%虎榛子1605.01201.5-403.5-25.14%黄柳45.070.625.656.89%沼柳1.0-1.0图4-5灌木林优势树种变化情况图(单位:公顷)Figure4-5changeofdominanttreespeciesinshrubforest(unit:hectare)4.1.3疏林地面积变化与分析乌拉山林场有林地因干旱变为疏林地,灌木林地由于干旱、病虫害、人为灾害变为无立木林地后,经过补植补造变为有林地后又因灾害因素变为疏林地;宜林地、非林地由于人工造林变为疏林地等因素。4.1.4无立木林地面积变化与分析在调查间隔期内,乌拉山林场无立木林地面积减少177.2公顷,无立木林地经过人工造林、补植补造变为有林地、灌木林一部分;无立木林地因上期调查、卫片区划等因素因减少一部分。4.1.5宜林地面积变化与分析在调查间隔期内,乌拉山林场宜林地面积增加1629公顷,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建设等林业生态建设项目进行人工造林,使得宜林地面积增加。4.2各类林木蓄积量变化将2004年与2017年两期数据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乌拉山林场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了112024立方米,其中,有林地蓄积量比上期增加了109741立方米;疏林地蓄积量比上期增加了50515立方米;四旁树蓄积量比上期增加了292立方米;散生木蓄积量比上期减少了48524立方米。表4-3各类林木蓄积量变化对比表(单位:立方米)Table4-3comparisonofvolumechangesofvarioustrees(unit:m3)统计单位20172004增减值(±)活立木蓄积量小计14968591384835112024有林地蓄积量13922511282510109741疏林地蓄积量954964498150515四旁树蓄积量2920292散生木蓄积量882057344-48524图4-6各类林木蓄积量变化对比图Fig.4-6comparisonofvolumechangesofvarioustrees4.1.1活立木蓄积量、有林地蓄积量、疏林地、四旁树蓄积量增加变化分析由于有林地、疏林地、四旁树面积的增加,使得有林地、疏林地、四旁树蓄积量增加,从而导致乌拉山林场活立木蓄积量增加。4.1.2散生木蓄积量减少变化分析由于有散生木面积的减少,使得散生木蓄积量减少,从而导致乌拉山林场散生木活立木蓄积量减少。4.3森林覆被率变化乌拉山林场2004年森林覆被率46.23%,2017年森林覆被率46.70%,比上期增加0.14个百分点,年增率为0.14%;森林覆盖率的变化是由于本期灌木林地面积增加所致。4.4有林地各林种面积、蓄积量变化与2004年调查相比:2017年乌拉山林场防护林面积减少31951.7公顷,蓄积量减少1397530立方米;特用林面积增加28190.0公顷,蓄积量增加1774112立方米;用材林面积减少269.9公顷,蓄积量增加119393立方米。经济林面积减少125.7公顷,蓄积量增加了133立方米。表4-4有林地各林种面积、蓄积量变化对比表(单位:公顷、立方米)Table4-4comparisonofchangesinareaandvolumeofvariousforestspeciesinforestland(unit:hectare,cubicmeter)统计单位面积蓄积量2017年2004年增减值2017年2004年增减值合计35295.139452.4-4157.324710521974944496108防护林5397.637349.3-31951.73457071743237-1397530特用林28195.65.628190.017750309181774112用材林1684.61954.5-269.9350182230789119393经济林17.3143.0-125.7133133图4-7有林地各林种面积、蓄积量变化对比图Table4-7comparisonofchangesinareaandvolumeofvariousforestspeciesinforestland4.4.1防护林面积减少,特用林面积增加变化分析因2004年调查时乌拉山还未正式成立保护区,当时在调查中就把大部分的防护林都划入了特用林,所以防护林面积、蓄积量减少,特用林面积增加、蓄积量增加。4.4.2用材林、经济林面积减少乌拉山林场用材林多数为杨树、柳树属速生树种。经理期虽然林地面积有所减少,但是树木的胸径、树高都有所增加,所以蓄积量增加了。经济林由于经济效益不好,经种植结构调整面积减少。4.5龄组结构变化分析与2004年调查相比:乌拉山林场龄组为幼龄林的有林地面积增加25.7公顷,蓄积量增加1610立方米;龄组为中龄林的有林地面积减少18913.3公顷,蓄积量减少11036.5立方米;龄组为近熟林的有林地面积增加9715.1公顷,蓄积量增加173464立方米;龄组为成熟林的有林地面积增加202.5公顷,蓄积量减少325167.5立方米;龄组为过熟林的有林地面积增加8991.1公顷,蓄积量增加493018立方米。乌拉山林场各龄组林分面积中,2004年,幼龄林占比0.21%;中龄林占比58.32%;近熟林占比13.95%;成熟林占比25.08%;过熟林占比2.44%;各龄组林分蓄积中,幼龄林蓄积占比0.1%;中龄林蓄积占比19.25%;近熟林蓄积占比22.04%;成熟林蓄积占比54.29%;过熟林蓄积占比4.32%;2017年,幼龄林占比0.29%;中龄林占比1.88%;近熟林占比42.91%;成熟林占比25.67%;过熟林占比29.25%;各龄组林分蓄积中,幼龄林蓄积占比0.21%;中龄林蓄积占比0.98%;近熟林蓄积占比33.09%;成熟林蓄积占比26.33%;过熟林蓄积占比39.39%。表4-5有林地各龄组面积、蓄积量变化对比表(单位:公顷、立方米)Table4-5comparisonofareaandvolumechangesofvariousagegroupsofforest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