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荒漠化的含义概念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荒漠化的含义概念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由于使用土地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荒漠化的含义概念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荒漠化=沙漠化?思考GCFAEBD草原退化土地沙漠化土壤盐碱化红色荒漠化石漠化我国各地荒漠化的具体表现黑土退化水土流失冻融荒漠化荒漠化的含义概念
——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狭义——风蚀荒漠化(沙漠化)广义——风蚀、水蚀、盐碱、石质、冻融荒漠化
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曾是森林茂密、草原肥美的富庶之地,由于种种人为和自然力的作用,使这里的植被遭到破坏,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十分严重。黄土高原如今到处是千沟万壑,成为地球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自然原因:①植被:稀少;②气候:夏季多暴雨(集中在7、8月份);③土壤:疏松、垂直节理发育④地形:坡度较大,坡面水土易流失。人为原因:开垦、采矿、修路毁林毁草、破坏植被开矿修路、破坏地表。中国土地资源构成西北地区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行政范围:涉及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内蒙古等省区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位置: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活动活动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
地形:位于第二级阶梯,海拔高,东部中部高原、西部山地盆地相间分布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稀少,气温日较差、年较差大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河流:多为内流河和季节性河流,水量少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活动活动植被:稀疏,自东向西景观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阅读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因素联系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试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沙漠化的形成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土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风蚀荒漠化成因自然原因基本条件——气候干旱动力条件——大风频繁物质基础——土质疏松,缺乏植被保护风蚀荒漠化成因自然原因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风蚀荒漠化成因人为原因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人口过快增长根源
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干旱的绿洲边缘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干旱的绿洲边缘半干旱的草原牧区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干旱的绿洲边缘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干旱的绿洲边缘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流域面积相当于江苏、浙江两省的总和。它一直以在大漠深处滋润百万亩良田、在沿岸营造大面积胡扬林和绿色草原而闻名于世。然而这条创造伟大生命奇观的“生态河”,下游近1/4的河道已
彻底断流,塔里木河正一节节地死去!据塔里木河管理局调查,塔河干流上共有引水口138个,其中上中游的河段就有134个。上游无节制的引水,使得下游来水急剧减少,比50年代减少约80%。资料河岸低缓坡度较小,扒个口子就可引出水来。80年代塔里木河76%的水由此流失。塔河中游因此形成了密如蛛网的河汊,湖沼遍布,洪灾频频,沙漠成了一片汪洋。下游却成大旱,在庄稼和果树最需要水的时候却没有水,棉花刚结出的桃、果树新生的果纷纷落地,农工们心疼得跺脚大哭。
专家们不无忧虑地说:“用不了多久,不
堪重负的塔里木河必将逐渐干涸,下游库(库
尔勒)若(若羌)400公里‘绿色长廊’变为古楼兰已为期不远!”资料西北地区土地沙漠化的人为因素干旱的绿洲边缘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工矿区、居民点和交通线附近1.塔里木盆地荒漠化面积扩大的原因是什么?2.面对日益扩大的荒漠化,人类应该从哪些方面约束自己的行为?
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约3600万平方千米,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4%,相当于俄罗斯、加拿大、中国国土面积的总和。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化面积267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8%。近几十年来,新疆的荒漠化面积在不断扩大。例如,塔里木盆地的大沙漠以每年5~100米的速度扩展。在塔里木河的中下游地区,由于人口增加和农业灌溉用水增大,人们通过打机井抽取地下水、引河水灌溉等方式,以保证生产和生活用水。过度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大面积的胡杨林枯死在干涸的土地上。
(1)经济: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2)生态:沙尘暴沙源
(3)生产:生物生产力下降,粮食牧草减产甚至绝收,引发饥荒风蚀荒漠化危害沙尘暴——快行冷锋沙尘暴条件季节——快行冷锋沙尘暴条件——大风、干旱季节——快行冷锋沙尘暴条件——大风、干旱季节——冬、春——快行冷锋沙尘暴条件——大风、干旱季节世界四大尘源区——冬、春——亚欧大陆中部、北美大陆中部
澳大利亚中、西部、撒哈拉沙漠南部——快行冷锋风蚀荒漠化防治(1)全球合作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沙漠和荒漠化2014年世界主题——“依靠生态系统适应气候变化”2014年中国主题——“绿化荒漠,美丽中国”风蚀荒漠化防治(1)全球合作 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6月17日
1994年,联合国正式通过了《国际防治荒漠化公约》200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沙漠和荒漠化(2)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活动讨论我们可以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治理风蚀荒漠化?A.生物措施:
封沙禁牧、禁樵禁采;植树种草,保护好现有的林草植被。B.工程措施:
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草方格沙障固沙。(3)措施风蚀荒漠化防治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生物措施: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的绿洲绿洲内部前沿地带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防护林网防沙林封沙育林沙拐枣胡杨锦鸡柽柳狼尾草木麻黄主要治沙植物工程措施:主要分布在缺乏水源的地区草方格沙障草方格沙障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用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封沙育草风蚀荒漠化防治(3)措施C.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现有林地绿洲边缘的灌草林带已荒漠化的地方作为防护林发展林业、牧业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宜林则林、宜牧则牧风蚀荒漠化防治(3)措施C.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D.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善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减少水井数量合理分配河流水资源东农作区牧区草原干旱内陆区西海陆位置少多降水量合理利用水资源风蚀荒漠化防治(3)措施C.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D.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E.优化能源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解决能源的途径开源节流营造薪炭林新建沼气池利用风能、太阳能推广省柴灶风蚀荒漠化防治(3)措施C.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F.控制人口,生态移民。D.合理用水,发展节水农业;E.优化能源结构,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利于防治荒漠化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现有林地绿洲边缘的灌草林带发展林业、牧业已荒漠化的地方退耕还林退耕还牧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下私人车位合同协议
- 复合肥购销合同协议
- 工程合同转让协议书范本
- 工程器械买卖合同协议
- 地皮居间合同协议版
- 夫妻忠诚合同协议书范本
- 大专就业协议书填写格式
- 场地出售合同协议
- 工程劳务工合同协议
- 大型鱼塘承包协议合同书
- 中国老年糖尿病诊疗指南(2024版)解读
- 2024年度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题库新版
- 快递驿站承包协议书
-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生字词练习看拼音写词语
- 地坪漆专项施工方案及流程
- 2024年北京海淀区高三二模语文试题和答案
- 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风险评估表
- 水工艺与工程新技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小学三年级下册 译林版英语:期中复习重点整合
- 电缆敷设施工技术经验分享与案例分析重难点施工技术分享与讨论
- 手术室团队协作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