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考试真题_第1页
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考试真题_第2页
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考试真题_第3页
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考试真题_第4页
中科院经济地理学考试真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名词解释资源安全:资源安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可以持续、稳定、及时、足量和经济地获取所需自然资源的状态。资源安全分为战略性资源安全和非战略性资源安全;又可分为水资源安全、能源资源安全(包括石油安全)、土地资源安全(包括耕地资源安全)、矿产资源安全(包括战略性矿产资源安全)、生物资源安全(包括基因资源安全)、海洋资源安全、环境资源安全等。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农业区划:农业区划是按农业地域分异规律,科学地划分农业区。是研究农业地理布局的一种重要科学分类方法。是在农业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农业资源和农业生产特点,按照区内相似性与区间差异性和保持一定行政区界完整性的原则,把全国或一定地域范围划分为若干不同类型和等级的农业区域;并分析研究各农业区的农业生产条件、特点、布局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明各农业区的生产发展方向及其建设途径。农业区划既是对农业空间分布的一种科学分类方法,又是实现农业合理布局和制定农业发展规划的科学手段和依据,是科学地指导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工作。半城市化:半城市化是特指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现象。具体说来,“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一种不完整状态,其表现为,农民已经离开乡村到城市就业与生活,但他们在劳动报酬、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许多方面并不能与城市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在城市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政治权利,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社会。钟摆式运输:”满载而来又满载而归"的运输方式,避免空车/船来载货或卸货后空车/船而回,尽量提高运输工具的使用率.国定贫困县:国定贫困县,是中国特有的制度名称,国际上没有类似的政策释义。在中国,国定贫困县又称国家级贫困县或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是国家为帮助贫困地区摆脱贫困而设立的一种标准,也是对实施财政扶持的县级行政区的一种特殊称谓,其资格认定是由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来处理。国定贫困县,并不是指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中国最贫穷的县,而是指列在一份由国务院扶贫办认可的名单中的县,是可以享有从国家到地方提供的各种财政扶贫资金和优惠政策的贫困县区。国土资源:从广义角度看,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领土主权范围内所有自然资源、经济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总称.狭义的国土资源是一个主权国家管辖范围内的全部疆域的总称,包括领土、领海和领空。国土资源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的场所和生产基地,是国家和人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也可以认为国土资源是指一个国家主权管理地域内一切自然资源的总称,其中最主要的是土地、水、气候、生物和矿产资源。国土资源与自然资源最大区别之处在于国土资源有一定的空间地域的限定,也就是主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即为狭义的国土资源。在中国,国土资源一般取狭义的定义,即Landandresources,主要包括土地、矿产、海洋及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区域核心竞争力:是指地区在内部软、硬环境等方面具有明显优于其他地区且不易被其他地区模仿的、能够给区域内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并形成地区经济特色,不断促进地区经济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独特综合能力。人口金字塔;人口金字塔是按人口年龄和性别表示人口分布的特种塔状条形图,是形象地表示某一人口的年龄和性别构成的图形.水平条代表每一年龄组男性和女性的数字或比例.金字塔中各个年龄性别组相加构成了总人口.人口金字塔图,以图形来呈现人口年龄和性别的分布情形,以年龄为纵轴,以人口数为横轴,按左侧为男、右侧为女绘制图形,其形状如金字塔。金字塔底部代表低年龄组人口,金字塔上部代表高年龄组人口。人口金字塔图反映了过去人口的情况,如今人口的结构,以及今后人口可能出现的趋势。原料指向;由于在生产活动中要消耗大量的原料,一些经济活动的区位趋向原料集中供给地,表现为原料地指向外部性;外部性又称为溢出效应、外部影响或外差效应,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经济外部性是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即社会成员(包括组织和个人)从事经济活动时其成本与后果不完全由该行为人承担。分为正外部性(positiveexternality)和负外部性(negativeexternality)。正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益,而受益者无须花费代价,负外部性是某个经济行为个体的活动使他人或社会受损,而造成负外部性的人却没有为此承担成本。逆城市化:逆城市化即由于交通拥挤、犯罪增长、污染严重等城市问题的压力日渐增大,城市人口开始向郊区乃至农村流动,在那里形成一个绿色的生态环境。市区出现“空心化,人口呈现负增长,以人口集中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由此发生逆转。指出“十一五”规划的4类主体功能区:优化开发区域:国土开发密度已经较高、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开始减弱的区域;重点开发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和人口集聚条件较好的区域;限制开发区域:资源承载能力较弱、大规模集聚经济和人口条件不够好并关系到全国或较大区域范围生态安全的区域;禁止开发区域: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保护区域货流图:一定时间内某一运输线路路段上一定方向的货物流动。货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一般是不均衡的,为了提高货物运输效率,货流应该尽可能合理。货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工农业之间、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和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以及国家的经济状况和运输业水平。流向是货物运输的方向,有顺向和反向之别,一般以货流量较大的方向为顺向,反之为反向;流量是一定流向内的货物运量;流时是货流发生的时间。生产性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为保持工业生产过程的连续性、促进工业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和提高生产效率提供保障服务的服务行业。它是与制造业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是从制造业内部生产服务部门而独立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本身并不向消费者提供直接的、独立的服务效用。它依附于制造业企业而存在,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诸环节中,以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品,把日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引进制造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主体功能区:主体功能区即各地区所具有的、代表该地区的核心功能。各个地区因为核心(主体)功能的不同,相互分工协作,共同富裕、共同发展。核心(主体)功能是自身资源环境条件、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也是更高层级的区域所赋予的。主体功能不同,区域类型就会有差异,大致可分为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城市化地区,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农业地区,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的生态地区等。按开发方式划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大功能区域;按层级划分,则分为国家和省级两个层面。三大自然区;东部季风区(一)特点1海拔较低有广阔的平原2风向和降水均随季节有明显的变化3河流为外流河4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草原森林5处极少数地方外天然植被已经不复存在(二)范围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在地区。(三)简介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东部季风区是指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地区。本区背靠高原,面向海洋,夏季受海洋季风影响显著,普遍高温多雨,冬季受北方冷气流影响,大部分地区寒冷干燥,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本区包括地形上属于第二级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三级阶梯的沿海广大平原和丘陵地区。这一区湿润程度较高,温度因纬度变化而变化,由此向南,气候逐渐变暖。本区的秦岭—淮河一线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此线以北四季变化明显,冬季寒冷,河流、土壤冻结。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此线以南,一年四季水绿山清,变化不明显,降水丰富,气候湿润、温暖。干旱半干旱区(一)特点1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2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3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4大部分地区属于内流区,5水是农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二)范围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格尔盆地等地貌单元(三)简介在晚近地质时期,有显著的差异上升运动,大部分地区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广大的高平原和横亘于高平原中的很显著的山脉。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较低的部分,如准噶尔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间。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许多山地的高度超过3000米,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异。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较低,景观的垂直分异不明显。地处内陆且四周多山岭。来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风难以到达。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带中则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与之相应的土壤类型。地貌外营力主要是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下的微弱风化、微弱的物质移动、微弱的水力侵蚀和堆积以及广泛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但暴雨之后,水力侵蚀可产生强烈的破坏作用。风力作用虽然很广泛,但只能对颗粒较细的松散沉积物起作用,并在风力变缓的时候发生堆积。在高大的山岭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缘条件下的寒冻风化、物质移动和流水侵蚀为主。全区绝大部分属内陆流域,在平地上产生的地表水几乎全属雨水补给的短暂水流。湖泊较多,大多是咸水湖。山地径流是重要的资源,其补给来源以冰雪融水为主。青藏高寒区(一)特点1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2空气稀薄气温低冻土广布太阳辐射强风力大3植被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森林很少土层薄弱4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5以畜牧业为主(二)范围青海、西藏两省区的全部和四川省西部(三)简介我国三大自然地理区划之一,处于我国地形的第一阶梯。青藏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有地球的第三级之称,本区高原地势作用超过了纬度的影响。它与同纬度的黄河、长江中下游景观差别极大,表现为中、低纬度内独特的大面积高寒环境。高原上空气稀薄,大气干燥,风力强劲,降水稀少,太阳辐射强烈,气温低而且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冰川冻土发育,寒冻风化和融冻作用十分普遍。湖泊众多,除少数淡水湖外,大部分是咸水湖和盐湖。气候由东部温暖湿润向西北寒冷干旱递变,植被也相应呈森林带、草甸区、草原区、荒漠带依次更迭。青藏高寒区由于自然条件限制,居民稀少,经济尚不发达,所以保留了比较完整的原始自然状态,是人类探索自然奥秘的宝。倒U型曲线;库兹涅茨曲线是上世纪50年代诺贝尔奖获得者、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用来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学说。研究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以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逐渐减缓,环境质量逐渐得到改善,这种现象被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空间结构;由于各种经济活动的经济技术特点及由此而决定的区位特征存在差异,所以它们在地理空间上所表现出的形态是不一样的。比如,工业、商业等表现为点状,交通、通讯等则表现为线状,农业多表现为面状。这些具有不同特质或经济意义的点、线、面依据其内在的经济技术联系和空间位置关系,相互连接在一起,就形成了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空间结构。一般地,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网络和域面四个基本要素所组成。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主要针对区域性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防治领域,是一项具有经济激励作用、与“污染者付费”原则并存、基于“受益者付费和破坏者付费”原则的环境经济政策。生产链:主要研究课题是商品形成的流程及确定参与的主体及其活动,着重于强调在某种商品或服务生产过程中能增加价值的系列功能不同、但相互作用的生产活动的集合。产业结构虚高度化: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一国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以产业结构合理化为基础,脱离合理化的高度化只能是一种“虚高度化”。综合运输体系:综合运输体系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社会化的运输范围内和统一的运输过程中,按其技术经济特点组成分工协作、有机结合、连续贯通,布局合理的交通运输综合体。复种指数:复种指数是指一定时期内(一般为1年)在同一地块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面积上种植农作物的平均次数,即年内耕地上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与耕地面积之比。城市更新:城市更新是一种将城市中已经不适应现代化城市社会生活的地区作必要的、有计划的改建活动。城市更新的目的是对城市中某一衰落的区域进行拆迁、改造、投资和建设,以全新的城市功能替换功能性衰败的物质空间,使之重新发展和繁荣。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对客观存在实体(建筑物等硬件)的改造;另一方面是对各种生态环境、空间环境、文化环境、视觉环境、游憩环境等的改造与延续,包括邻里的社会网络结构、心理定势、情感依恋等软件的延续与更新。杜能圈;杜能认为,城市周围的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呈同心圆圈层结构。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这样的同心圆结构垂直外资;为降低生产成本将生产过程的一部分转移到生产要素价格低廉的地方而进行的跨国投资,通常不包括产品的最后组装过程。垂直外资会促进国际贸易。郊区化;指当代特大城市因人口和各种职能迅速向郊区扩散转移,从而使郊区变为具有市区多种职能的城市化地域的过程。交通枢纽;交通枢纽(transportationjunction)又称运输枢纽,是几种运输方式或几条运输干线交会并能办理客货运输作业的各种技术设备的综合体。一般由车站、港口、机场和各类运输线路、库场以及运输工具的装卸、到发、中转、联运、编解、维修、保养、安全、导航和物资供应等项设施组成,综合运输网的重要环节。发展轴:重要线状基础设施(如铁路、干线公路、主要航道)所经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的线状地带。一般是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的主要集聚地带。区域发展:区域发展指一般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结构优化为主要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自然地带性规律:自然环境各要素在地表近于带状延伸分布,沿一定方向递变的规律性。包括纬度地带性、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主体功能区划:主体功能区划是指在对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的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以自然环境要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系统特征以及人类活动形式的空间分异为依据,划分出具有某种特定主体功能的地域空间单元。区域:区域,指土地的界划;地区区域自治。地理学上的区域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内容,而且有明确的边界,包括自然、人文、经济区域。重工业: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重工业”是“轻工业”的对称,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重工业包括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建筑材料等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基础工业。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工业本身)提供原材料、燃料、动力、技术装备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一个国家重工业的发展规模和技术水平,是体现其国力的重要标志。城市群: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生态旅游: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是指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产业集群: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循环经济:循环经济(cycliceconomy)即物质循环流动型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区域增长极: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断裂点理论:断裂点理论是关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一种理论,认为一个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力,与它的规模成正比,与距它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区域比较优势:某区域资源比其他区域资源在数量、质量、匹配、组合以及开发前景等方面虽无独占优势,但具有相对优势的状况。能源弹性系数:能源弹性系数亦称能源弹性。弹性可简单地理解为反应性或敏感性,它是衡量某一变量的变化引起另一相关变量的相对变化的指标。通常表示为在某一变量变化1%时,另一变量变化的相对程度。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和地区,通过相互协助制定经济政策和措施,并缔结经济条约或协议,在经济上结合起来,形成一个区域性经济联合体的过程产业集群:产业集群(cluster)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城市群: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产业链:产业链是产业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是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基于一定的技术经济关联。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产业链的本质是用于描述一个具有某种内在联系的企业群结构,它是一个相对宏观的概念,存在两维属性:结构属性和价值属性。产业链中大量存在着上下游关系和相互价值的交换,上游环节向下游环节输送产品或服务,下游环节向上游环节反馈信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最初是美国数学家柯布(C.W.Cobb)和经济学家保罗·道格拉斯(PaulH.Douglas)共同探讨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时创造的生产函数,是以美国数学家C.W.柯布和经济学家保罗.H.道格拉斯的名字命名的,是在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上作出的改进,引入了技术资源这一因素。用来预测国家和地区的工业系统或大企业的生产和分析发展生产的途径的一种经济数学模型,简称生产函数。是经济学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生产函数形式,它在数理经济学与经济计量学的研究与应用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生产函数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它可以用一个数理模型、图表或图形来表示。换句话说,就是一定技术条件下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在处理实际的经济问题时,生产函数不仅是表示投入与产出之间关系的对应,更是一种生产技术的制约。)决策支持系统: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SupportSystem,简称DSS),是以管理科学、运筹学、控制论、和行为科学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仿真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手段,针对半结构化的决策问题,支持决策活动的具有智能作用的人机系统。该系统能够为决策者提供所需的数据、信息和背景资料,帮助明确决策目标和进行问题的识别,建立或修改决策模型,提供各种备选方案,并且对各种方案进行评价和优选,通过人机交互功能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为正确的决策提供必要的支持。它通过与决策者的一系列人机对话过程,为决策者提供各种可靠方案,检验决策者的要求和设想,从而达到支持决策的目的。绿色GDP:绿色GDP,指用以衡量各国扣除自然资产损失后新创造的真实国民财富的总量核算指标。简单地讲,就是从现行统计的GDP中,扣除由于环境污染、自然资源退化、教育低下、人口数量失控、管理不善等因素引起的经济损失成本,从而得出真实的国民财富总量。持续农业:持续农业是一种“不造成环境退化、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社会上能接受的”农业。概括地说,它是经济、社会、技术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农业。最优区位:最优区位(optimumlocation)是指按一定目标选择的能达到最佳校果的人类活动空间位置。人类经济活动大多要寻求费用最小或利润最大的最优区位。由于影响区位经济效果的变量因素较多,一般要用数学方法寻求最优区位。门槛人口:门槛人口是能使某项城市商业服务活动正常开业、并获得基本赢利的最小服务地域范围内的居民数。不同行业(如零售商业、医院、饭馆、旅社、邮局等)的服务范围和“门槛人口”不同;同一行业内部又因其活动和规模的差异,服务范围及“门槛人口”也不同。乘数效应:是指经济活动中某一变量的增减所引起的经济总量变化的连锁反应程度。财政政策乘数是研究财政收支变化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其中包括财政支出乘数、税收乘数和平衡预算乘数。区域规划: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为城市规划提供有关城市发展方向和生产力布局的重要依据。广义的区域规划指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进行总体部署(包括区际和区内);包括区际规划和区内规划,前者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或区际分工协作问题,后者系对一定区域内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布局进行全面规划。狭义的区域规划则主要指一定区域内与国土开发整治有关的建设布局总体规划。空间管制:空间管制作为一种有效而适宜的资源配置调节方式,日益成为区域规划尤其是城镇体系规划的重要内容。通过划定区域内不同建设发展特性的类型区,制定其分区开发标准和控制引导措施,可协调社会、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分为政策性分区和建设性分区:政策性分区指根据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与产业、交通发展的要求,结合行政区划进行次区域政策分区,不同政策分区实施不同的管制对策,实施不同的控制和引导要求。建设性分区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建区。区域创新网络:区域创新网络,又称区域创新环境,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必须的社会文化环境,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业务上互相联系,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利益相关多元体共同参与组成的以横向联系为主的动态开放系统,它是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靠近的经济主体之间通过某种方式而形成的一系列长期交易的集合。区域创新网络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是指企业有选择地与其它企业或机构结成的“持久的稳定关系”,例如战略联盟、合资企业,以及和供应商、客商的垂直联系等;广义上,区域创新网络还包括区域内相关行为主体之间在长期交易中所发生的“非正式交流与接触”。循环累计因果理论:累积因果理论,又有叫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1957年提出的,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缪尔达尔等认为,在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中,社会经济各因素之间存在着循环累积的因果关系。某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另一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这后一因素的变化,反过来又加强了前一个因素的那个变化,并导致社会经济过程沿着最初那个因素变化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累积性的循环发展趋势。农业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地区内,人类从事农业生产,利用农业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以及与生物种群之间的关系,在人工调节和控制下,建立起来的各种形式和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体系。农业生态系统也是由农业环境因素、绿色植物、各种动物和各种微生物四大基本要素构成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化系统,具备生产力、稳定性和持续性三大特性。连接度:从生态功能上描述景观中各单元之间相互联系的程度。聚落地理学:聚落地理学,研究聚落形成、发展和分布规律的学科,又称居民点地理,是人文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聚落地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地区聚落的起源和发展;聚落所在地的地理条件;聚落的分布,揭示聚落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特征并分析其产生的自然、历史、社会和经济原因;聚落的形态,这是聚落地理学中研究较多的方面,涉及的内容有聚落组成要素,聚落个体的平面形态,聚落的分布形态,聚落形态的演变,自然地理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气候)以及人文因素(包括历史、民族、人口、交通、产业)对聚落形态的影响。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一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上升,经济进一步发展,第三产业国民收入和劳动力的相对比重也开始上升。农业区域化:农业生产区域化,是指农业生产在较大的地区之间实行日益明显的分工,各地区逐步由"千篇一律"、"万物仅全"、"自给自足"的生产结构转变为比较集中地为市场生产某些农产品的专业化地区。工业地域结构专门化指数通达指数:交通运输方式或运输干线的枢纽度及密集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的运输能力及其与外界交流联系的便利性。交通通达度指数表征了这种区域交通运输能力及便利性。集聚利益:聚集经济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集中现象,主要表现为相同(类似)产业或互补产业在一个特定的、邻近地理区位上的集中所形成的产业群或相互依赖的区域经济网络。区位商: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区位商大于1,可以认为该产业是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区位商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如果区位商小于或等于1,则认为该产业是自给性部门。一个地区某专业化水平的具体计算,是以该部门可以用于输出部分的产值与该部门总产值之比来衡量。地区某产业专业化系数=1—1/区位商。利用它可以为人们发展区域经济提供定量分析数据参考依据。土地适宜性:土地在一定条件下对不同用途的适宜程度。土地适宜性可分为现有条件下的适宜性和经过改良后的潜在适宜性两种。土地按其适宜的广泛程度,又有多宜性和单宜性之分。多宜性是指某一块土地同时适用于农业、林业、旅游业等多项用途;单宜性是指该土地只适于某特定用途,如陡坡地仅适于发展林业、水域仅适于发展渔业等。由于每块地有不同等级的质量,因此在满足同一的用途上,还有高度适宜、中等适宜、勉强适宜或不适宜的程度差别。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主要是指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世界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从事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工业区位: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工业按投入的主要要素的分类:资源密集型工业、劳动密集型工业、资金密集型工业、技术密集型工业观光农业:观光农业近年来,伴随全球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人们发现,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型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低碳城市:低碳城市Low-carbonCity,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及方向、市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政府公务管理层以低碳社会为建设标本和蓝图的城市。海绵城市: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1]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城镇人口:城镇人口是指居住于城市、集镇的人口,主要依据人群的居住地和所从事的产业进行归类。“城镇人口”的特点所从事的产业为非农业生产性产业(自然经济)为主的人群及其家庭;一般认为城镇人口占有率的高低反应出一个地区的工业化、城镇化或城市化水平。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就是能支撑一个区域持久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即一个区域在竞争和发展的过程中与其他区域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的能力,为其自身发展所具备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也可以说,是一个区域为其自身发展对资源的吸引力和市场的争夺力。二、简答题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对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自然资源是指定在一定的时、空间条件下一切能够为人类所利用的自然物质要素,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能源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海洋资源等。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经济活动总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空间经济学理论认为一个地区空间单位的经济地理现象或某一特征必然与邻近的空间单位息息相关。人类的任何产业活动都是劳动者利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而进行的,区域产业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而自然资源作为区域产业的直接或间接的劳动对象甚或劳动资料,可能是区域当地所拥有的,也需要利用区外的未经加工或已经加工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区域产业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始终作为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物质基础而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自然资源是产业分布和经济地域形成、发展的内在因素。说明全球化和全球变化的区别,以及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全球化目前有诸多定义,通常意义上的全球化是指全球联系不断增强,人类生活在全球规模的基础上发展及全球意识的崛起。国与国之间在政治、经济贸易上互相依存。全球化亦可以解释为世界的压缩和视全球为一个整体。全球变化是指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而造成的全球性的环境变化,主要包括大气组成变化、气候变化以及由于人口、经济、技术和社会的压力而引起的土地利用的变化3个方面。全球化和全球变化影响产业布局从区位条件、资源条件、人口状况、国家政策、市场条件、国际政治条件以及技术进步等方面作答(自由发挥)简要回答区域发展不同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类型从时间上,呈阶段式递进;从空间上,有一个由点到线再到面的过程.

1、初期阶段:

概念:区域早期发育阶段.

特点: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对资源的开发;区域空间结构比较简单,城镇很少,此外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起步时缘于本阶段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

人地关系: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比较微弱,人地关系基本协调

2、成长阶段

概念:区域的中期发展和成熟阶段.

特点:人类开发资源的能力大大提高,并伴有盲目性、掠夺性、破坏性的开采;工业和城市迅速扩张;区域内部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变得越来越复杂;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人地关系:人地关系趋于紧张,人地步协调表现的比较明显.

主要问题:资源面临枯竭;发展空间受到制约;环境污染加重,环境受到明显破坏

3、转型阶段

概念:区域整体发展呈现萎缩阶段.

特点: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

表现:区域原有优势逐渐丧失,经济增长缓慢甚至停滞,产品市场竞争力下降,效益降低,导致区域经济整体萎缩,并带来高失业率、人口减少等问题.由于区域经济结构还未进行调整,污染进一步加剧.

4、再生阶段:

特点:通过采取措施,区域产生了新的增长活力.

区域发展措施: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大力治理污染,改善地区的投资环境.

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美国学者弗里德曼(J.R.Friedman)在1966年出版的《区域发展政策》一书中把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划分为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表现出特有的形式。1)前工业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代表了工业化之前的时期。区域空间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区域空间均质无序,其中有若干个地方中心存在,但是它们之间没有等级结构分异。由于这个时期区域的生产力水平低下,经济极不发达,总体上处于低水平的均衡状态,对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是由一些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的农村所组成的,每个地方中心都占据一块狭小的地方。区域内部各地区之间相对封闭,彼此很少联系。2)过渡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这个阶段是工业化的初期。在工业化的进程中,某个地方经过长期积累或外部刺激而获得发展的动力,经济快速增长,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区域经济的中心。这个中心的产生就打破了区域空间结构的原始均衡状态。在这个阶段区域空间结构由单个相对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所组成。该中心以其经济发展的优势吸引外围地区的要素不断向它集聚,越来越强大,而外围地区则更趋向落后,从而致使区域空间结构日趋不平衡。3)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工业化阶段,随着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展,在区域的其它地方产生了新的经济中心。这些新经济中心与原来的经济中心在发展上和空间上相互联系、组合,就形成了区域的经济中心体系。由于每个经济中心都有与其规模相应的大小不一的外围地区,这样,区域中就出现了若干规模不等的中心——外围结构。这些中心——外围结构依据各自的中心在经济中心体系中的位置及关系,相互组合在一起,构成了区域的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区域空间结构趋向复杂化和有序化,并对区域经济的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4)后工业化阶段的区域空间结构。在这个时期,经济发展达到了较高的水平,区域内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往日趋紧密和广泛。同时,不同层次和规模的经济中心与其外围地区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它们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缩小。所以,区域内就逐步形成了功能上一体化的空间结构体系。随着中心与外围地区界线的逐渐消失,区域将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以我国一个主要粮食作物为主,谈农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农业结构调整就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结构的调整,发展多种经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使农业发展方式发生较大转变,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较大提高。(一)有利於解决农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与农业资源制约加大的矛盾.可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又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既可以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又可以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高效农业是通过提高单产、节约资源提高产量和效益的,既是高产、优质农业,又是资源节约型农业.这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制约加大的矛盾.(二)有利於解决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与农业比较效益低的矛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可以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提高附加值增效,这就从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增加附加值等关键因素上促进农民增收.(三)有利於解决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与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的矛盾.农业结构调整可以从生产成本、经济效益和经营规模、组织化程度等方面有力克服低效农业的弱点,有效解决小农户与大市场的矛盾,为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创造有利条件.(四)有利於解决保护生态环境与农业面源污染的矛盾.随著全球农业的加快发展,化肥等农业化学投入品增加,农业资源过度开发,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农业结构调整可以把农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起来,积极发展高产优质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农业.工业结构调整的意义。工业结构指各工业部门组成及其在再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技术经济联系。常指部门结构、轻重工业结构和采掘—原材料—制造工业结构三种。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实现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条件,是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主要途径。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扩大就业的一个重要渠道,是改善人民生活的一个重要物质基础,也是降低能耗物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抓手,是转变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推动力量,会形成一种倒逼机制,促进经济改革的深化。分析当前我国实行的城市发展政策。发展智慧城市对于解决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现实问题,促进城市长期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创新经济驱动方式基于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视角,智慧城市是信息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是以物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城市自然、经济、社会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的结果,具体表现为物联网与互联网的融合。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依托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发展智慧城市有利于壮大高技术产业规模,提高高技术产业在城市经济中的比重。同时,智慧技术广泛辐射城市的工业和服务业,推动传统企业技术、组织和服务模式的创新,有利于改变我国城市产业发展的劳动密集型特征,衍生智慧制造业、智慧商务等产业形态,以最大限度的提升传统产业的生产力,推动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创造大国”的转变。实现城市经济从过度依赖“土地红利”、“人口红利”的廉价“要素驱动”转向依靠知识和信息的“创新驱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创造新的经济增长极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三大发展”,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质上是要求我们将推进城市经济发展向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变,努力实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产品附加值高、生产方式集约”。智慧城市中信息要素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内生变量,它不仅充分挖掘人的智能潜力和社会物质资源潜力,实现个人行为和组织决策的最优化,而且能被无限复制和重复使用,却不产生额外成本、不造成环境污染,推动经济的绿色增长。同时,智慧城市建设是以物联网、3S(GIS,GPS,RS)和云计算为重要核心技术,它们的应用将不断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带动创意产业、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新兴产业发展,以及智能、生物、纳米等新技术群体集聚,有利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3.提供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一方面,智慧城市中信息要素主导公共资源的配置和使用,将改变以往公共服务中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市民能够充分获取所需信息、全面掌握服务流程,确保均等享有医疗、教育、交通等公共服务的权利。另一方面,智慧社区和智能家居的应用使公共服务细致入微,切实解决市民的生活问题。例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生活环境有助于解决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和家庭空巢化的问题。此外,智慧城市建设还将创造大量的知识型就业岗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难题。4.培育个性化的消费市场,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城市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市民传统的消费习惯,市民对商品消费的需求渐趋个性化、多元化、品质化。但是,在传统经济条件下,受制于资源约束以及高成本,市场供给难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智慧城市为企业和市民提供了便捷、低廉的信息交互手段,使企业供给与市场需求有效对接成为可能,智慧技术的渗透也极大降低产品和服务的成本,使市民享有多元化的消费选择权,体验前所未有的消费乐趣。5.主动高效的城市管理,凸现城市主体间的信息互动。我国传统的城市公共管理以政府为唯一主体,基于政府权威进行单向度控制,管理方式局限于权力控制、行政命令、制度约束。落后的技术手段导致城市管理被动且效率低下,难于满足日益增长的刚需。智慧城市创新了城市管理模式。它是一种参与式治理,通过整合、泛在和互动的方式建立起协作式公共管理。智慧城市借助物联网技术融合城市中散布的资源、信息和组织,通过公共部门的信息共享、沟通互动、无缝链接、协同服务,形成综合的管理服务体系,使政府和社会公众全面感知并掌控城市的运行状况,及时反馈外界变化和市民需求,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和决策水平,创建主动、高效、精细的管理模式。智慧城市使“碎片化”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得以有效整合,有助于快速反应、整体推进,为社会和市民提供一体化的全方位社会管理与服务。试论城市地域空间发展的新格局。为了缓和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不均衡现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世纪以来,中国陆续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等均衡发展战略,旨在缓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改善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失衡的局面。由此,中国城市空间格局进入新的调整期。东部地区的城镇化速度开始放慢,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则开始提升。从城镇人口增量看,东部地区城镇人口增长的绝对量仍然是最大的,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从城市密度情况来看,东部地区的城镇密度最高,中部次之,西部的城镇密度最低。“十一五”以来,随着中西部地区城市化速度的加快,在中西部发展条件优越和经济发展较快的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城市群,如中原城市群、皖江城市群、成渝城市群、关中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将成为未来主导区域经济发展的主体。对于城市空间格局“十二五”规划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即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构建以陆桥通道、沿长江通道为两条横轴,以沿海、京哈、京广、包昆通道为三条纵轴,以轴线上若干城市群为依托,以其他城市化地区和城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化战略格局,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拓展。这一城市空间格局也被称为“两横三纵的城市化发展战略格局。“十二五”规划的全面实施必将促进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无论是在城市化率、城市空间密度还是在城镇人口比重方面,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都将得到较大提升,与东部地区的差距也将不断缩小。而东部地区的城市建设重点将放在城市内涵的完善以及城市群的一体化建设上。我国经济建设应用的几种区域发展模式理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在借鉴国外区域经济发展理论经验的同时,从本国的国情特点出发,联系各地区不平衡发展的现状,依据经济发展的规律,针对如何推进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几种理论模式,对指导地方政府制定适合本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指导。(1)梯度推进发展模式区域梯度推移理论认为,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经济技术的发展通常是不平衡的,客观上形成一种经济技术梯度,出现先进技术地带、中间技术地带和传统技术地带,形成不同的发展技术和层次。而经济技术发展步骤不可超越,所以存在着技术和经济从高一级梯度向低一级梯度转移的趋势。①按照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规律的要求,从本国发展过程形成的经济技术梯度实际出发,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该实行东、中、西梯度推进。也就是说,首先促进经济技术条件较好,拥有对外开放区位优势的东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然后再逐步向经济技术较差的中西部地区推进,随着梯度推进和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将使各地区在总体经济增长的同时,逐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带动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平衡,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所采用的主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2)点轴渐进发展模式点轴开发理论认为,社会经济客体大都产生和集聚于一些具有特殊优势的点即增长极的极点上,而点与点之间不是孤立的,由它们之间的线状的基础设施即极点间的轴线联系在一起形成在空间的聚集,并通过渐进的扩散效应最终形成点一轴一面的空间推移,促进各地的经济获得充分的相对均衡的发展。这一模式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应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具有开发潜力和远景的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陆路和水路等作为经济的“发展轴”,再在各条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及城市发展群作为“增长点”,通过加快“增长点”的经济发展,带动“发展轴”向周边延伸,进而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3)城市圈域经济发展模式以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造成的经济吸引,并通过扩散效应造成的经济辐射,形成统一的生产和流通渠道,带动周围次级城市和农村共同繁荣。这一模式认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充分考虑各地经济的内在联系和自然地理特点,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在己有的经济布局基础上,以中心城市和交通要道为依托,进一步形成若干个跨省级行政区的经济区域。(4)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模式这一模式认为应该构造区域之间资源互补的依托结构,充分利用东部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势头,支撑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同时加大宏观导向和投资力度,推动落后地区优化产业结构,使各个区域在不断增长的基础上彼此协调发展,从而通过对各区域的重点发展,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并兼顾总体经济效率和空间平等,尽量缩小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的差距。(5)网状交织发展模式、通过加强不同增长极或增长点之间的有机联系,延长和拓宽发展轴;通过加强不同发展轴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发展轴由直线延伸状态转变为网状交织发展结构,形成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立体型发展轴网络,从而把全区域各个增长极或增长点纳入一个统一的发展系统中。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产业布局的影响杜能和韦伯时代交通不发达,,因而在他们的理论中以运输成本最小化为约束条件,认为在给定原料地和市场的条件下,影响产业布局的首要区位因子为交通运输条件。现代物流业借助航空、铁路,高速公路、大吨位海上运输等,其发展对交通沿线产业结构的优化起到了积极的调整作用。也就是说,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人流、物流、信息流方便快捷,对产业布局十分有利。(从人流、物流、信息流三大方面做答产业布局)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地理学的研究重点及研究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参照《西方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答:现阶段,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广泛融合,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研究重点体现在8大方面:区域与地方发展、经济全球化、产业地理、劳动力地理、创新与创意地理、消费地理、环境经济地理和金融地理。趋势:研究主题与研究方法多元化、呈现愈来愈强的制度、文化倾向、积极应对后工业化社会提出的新问题、地理尺度走向两端—全球与地方,国家的角色淡化、研究视角越来越微观,定性研究方法凸显、研究具有更多政策含义试从经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难点与途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面临的现实挑战宏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住房、教育、医疗等发展不足,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等。微观:1农民收入增长缓慢2.城乡收入差距拉大3.农民收入差距明显。4.东西部农村差距进一步拉大。5.减轻农民负担问题没有彻底解决6.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不足。7.扶贫开发问题困难重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路径宏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三个全面”。微观:1.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提高农业整体效益。2.形成有效的农业产业组织形式,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3.大力推进科教兴农,全面提高农民素质。4.发展乡镇企业和小城镇,努力提高城镇化水平。5.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6.抓好扶贫开发工作,从根本上消灭农村贫困。7.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逐步缩小东西部农村差距。论述某一种技术进步(运输技术、信息技术或者其它)对区域空间结构演化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产业结构的更新。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产业的比重大幅上升,其将取代传统产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主导地位,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基础。信息产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信息产业自身的高速发展。如美国上世纪90年代以来,大量以通信、软件等为主的信息产业已超过制造业等传统产业的规模,1997年美国对信息产业的投资达2060亿美元,占美国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的35.7%,而美国的经济增长中有27%归功于高技术通信和信息产业,信息产业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产业,促使美国经济保持近10年的超长周期增长。另一方面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由于信息技术强大的扩散力与渗透力,使传统产业在信息获取、处理、传递及生产组织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变革,信息产业为传统产业提供信息技术、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从而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将带来城市各功能区的扩展与更新,使得城市产生新型的集聚与扩散模式,进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发达的通讯网和运输网的结合构成了信息时代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形成了发达的通讯网络,由此带来运输网的现代化,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大都市的集聚性,相应得在另一层面上则加强了城市功能扩散与分化的趋势。通讯网络在更大范围内可达,尤其是国际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的时间与空间的概念被重新定义。高度发达的通讯网络缩短了郊区与城市中心区的空间距离感,消除了远离城市的闭塞感,使人们的活动范围摆脱了时间和距离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将导致新的居住模式与工作方式的出现。此外,通讯网络的高度发达使得以信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以及一些传统产业的布局摆脱了传统的产业区位理论的束缚,打破了传统的产业发展范式,企业分布更趋分散化、小型化,从而使得城市发展分散化、中小型化,形成开放式、网络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城市开放式、网络化的发展将突破城市空间结构发展的各种限制门槛,促成新的城市空间结构的产生。总之,在信息时代,发达的通讯与运输网络使得居住、工作、生产等种种城市功能在区位选择、地域布局上更具有弹性与可选择性,各种城市功能的布局形式以及功能间的组合模式将更加灵活与多样。发达的通讯与运输网络所带来的各种城市功能在地域布局形式以及功能间组合模式方面的转变,必将引起城市新的发展模式的形成,由此也必将导致全新的城市空间结构的产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灵活性,使得信息时代具有了一些新型特征,人们的生活习惯与生产方式随之在很大程度上发生了改变。在信息时代,人口与产业的空间布局具有更大的选择余地,使城市得以延伸其各种功能的地域分布,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功能的分散化。作为城市发展的两大动力因素:集聚与扩散是相互作用、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在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二者作用的程度会有所差异。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