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高三上学期语文夏令营学习能力测试试卷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夏令营学习能力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身必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反省。他们还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可说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义超越人类力量的命运。
“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这个观念与天命具有道德意义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的自信,也不再有过去那样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
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其中的《中庸》篇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其中有两句话似乎正是阐释“天命"与“性”的关系。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一个命题,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如孔子所说,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怎样发抒人性才使人有资格成为“仁人君子”?仁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性格成长的种子。由《论语》来看,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触及群体的仁,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有许多个别的仁人君子时,社会应当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
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苏格拉底那样周游列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
《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论到自己时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命"字通常译作“命数”“命运"或“天意”。就孔子来说,这个字的含义是“天命"或“天意”;换句话说,这是朝着一定目标前去的一股力量。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是做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这就是说,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这是说,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
(摘编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命惟德”的理念使得周人解决了自己统治的合理性问题,这也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道德看得比命运更重要。
B.人类所做的种种抉择有道德因素的参与,这会改变命运的走向,由此可见《易经》对命运的理解不完全是盲目的。
C.尽管孔子认为“仁"是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人所具有的人性,但成为“仁人君子”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D.孔子将“道"能否施行与“天命”“天意"相联系,表明个人的力量大于天命的力量,个人努力了,就永不失败。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对天命作出了重新解释,在《论语》中它不是政治天命而是个人天命,这也许是理解为何“仁”是孔子思想核心的基础。
B.郭店文书对我们进一步研究儒家思想有重要意义,因为《性自命出》中“天"含义与后期儒家“命”的含义相同。
C.不顾个人承受的不公正对待,想要竭尽己力改造世界而不计个人成败利钝,这是孔子等先贤“不知命"的表现。
D.冯友兰认为,“知命”的人当仁不让地遵行了自己的义务本身就意味着在表象上的成功,这样行事就永远不会失败。
3.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是非穷通皆有定”
C.“尽其在我,听其在天"
D.“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儒家对命、性、仁三者关系的理解。
5.德国思想家叔本华在《论命运》中说:“那种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归根到底植根于我们神秘的内在,因为所有存在之谜确实最终就在我们自身。"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D
2.A
3.C
4.①命是天命,是上天给人的使命;性是个人天生禀赋,从天命而来;仁是人性的本质。②人只有乘承了天命,找到并发挥人性中的仁,才可能成为仁人君子。
5.①“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可以理解为是材料中的“天命";②“我们神秘的内在”“我们自身"则是指个人的禀赋个性以及努力;③全句是说命运是外在的,不能为人力所左右,但是个人可以在顺应必然性的同时掌控个性,做出选择,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形成道德上的完善。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对词语的解说要抓住本质,将解释的含意放在被解释的词语处,看上下文是否连贯、恰当;寻求称代词与称代内容的联系,将称代的内容代入原文理解,联系全文的倾向性,检查该解释是否与全文保持一致。
⑵本题考查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做这类题往往需要对原文进行“推断和想象”,所以选项的内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原句的基础上,加上了命题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做到对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题时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关区域,进而进行比较、分析、推断;其次,要清楚选项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础上进行的合理推断,绝不是凭空进行的,所以找到原来的句子,联系上下文筛选信息、推敲选项;将选项和原文信息进行比较时,掌握一些常见的设错方式很有必要,从而使思维变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⑶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先根据题干要求,分析材料二的观点,再逐项分析,判断能否支撑选项。
⑷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要点能力。筛选整合信息题的解题基本思路①根据题目的要求把握筛选的标准;②按照筛选标准,确认信息材料的检索区间;③把主要信息进行整合,有的信息可直接组合,有的信息除了文中的信息外,必要时要加上自己理解的语句进行串连形成一个完整的意思。
⑸本题考查学生句子含义以及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读懂材料,筛选出相关观点,再用筛选出的观点分析这句话。
1.D.“表明个人的力量大于天命的力量"错误,根据原文“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可知,孔子承认天命的力量,也肯定个人努力的作用,但并不能说明个人的力量大于天命的力量;“个人努力了,就永不失败”错误,文中说“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所谓的永不失败是建立在“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的基础之上,且是“某种意义上说",并非努力了“就永不失败”。
故答案为:D。
2.B.“《性自命出》中‘天’的含义与后期儒家‘命’的含义相同"错,根据材料一“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和材料二“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可知,两者含义不完全一致。
C.“……这是孔子等先贤‘不知命’的表现’”错误,根据原文“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可知,“不顾个人承受的不公正对待,想要竭尽己力改造世界而不计个人成败利钝”这是“知命"的表现。
D.“在表象上的成功”错,根据原文“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进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可知,这里的成功是道德层面的成功,不是世俗所说的外表上的成功。
故答案为:A。
3.根据材料二“但他去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可知,材料二强调要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
A.是强调大自然的运行有其自身规律。与观点无关。
B.只强调了人之命运是固定的。与观点不一致。
C.是说凡事个人尽到最大努力,然后听凭命运安排。与观点一致。
D.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与观点无关。
故答案为:C。
4.根据“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可知,“命”是天命,是上天给人的使命;根据“天命之谓性"“性自命出”“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可知,性是个人天生禀赋,从天命而来;根据“‘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可知,仁是人性的本质。
根据“性自命出,命自天降”“‘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可知,性从命出,而命从天来,而“仁”是每个人都有的,我们需要找到自己的仁并让仁发挥出来,所以人只有秉承了天命,找到并发挥人性中的仁,才可能成为仁人君子。
5.叔本华这句话中的关键词是“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我们神秘的内在”“我们自身",事实阐述的是天命、个人禀赋、努力之间的关系。
根据材料一“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材料二“‘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可知,“那种深藏不露,甚至可以控制外在影响的力量”可以理解为是材料中的“天命"。
根据材料一“天命之谓性”“性自命出"“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材料二“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可知,“我们神秘的内在"“我们自身”是指个人的禀赋个性以及努力。
根据材料二“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就是‘知命’,就是个人对外在的成败利钝在所不计。如果这样行事为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就永不失败,这是说,如果我们做所当做的,遵行了自己的义务,这义务在道德上使已完成,而不在于从外表看,它是否得到了成功,或遭到了失败"可知,全句强调要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个人可以在顺应必然性的同时掌控个性,做出选择,积极参与社会事务,从而形成道德上的完善。
现代文阅读Ⅱ
生死交锋
吕啸天
北方八月的这天夜里,突然下起了一场鹅毛大雪。汉军驻扎的秃柳营几乎被大雪所覆盖。锋利的长枪枪头挂满了雪花,在夜中发出炫目的青光,有些刺眼。
骠骑将军霍去病帐下亲兵魏中悄悄地溜出营门,朝匈奴军驻扎的狼子山狂奔而去。
这个时候,匈奴军元帅呼韩武扬正在帐中喝酒。他一人喝掉了两瓶烈性的胡冰烧,烈酒烧红了他的双眼,但没有驱散他心中的郁闷。开春之后,他受单于之命,率二十万大军,从西城长驱而入,占领了河西,打通了入侵汉朝的一条重要的也是唯一的通道。
汉军派出两路人马反击匈奴。前锋八万人马由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领,后路军五万人马由征西大将军卫青统领。
霍去病率领的前锋八万人马在离河西匈奴军三四十里外的单旗镇扎营。呼韩武扬这时才相信汉军的前锋统帅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位要统兵入侵汉朝、二十余年征战沙场的胡将,兴奋得连呼:今夜就去劫营,杀霍去病一个人仰马翻!
呼韩武扬派前锋呼韩元率五万人马连夜突袭汉军。半夜时分,一脸血污的呼韩元狼狈不堪地逃了回来,说:汉军早有准备,偷袭不成,反而折损了一万人马。
呼韩武扬暗暗惊讶:没想到霍去病年纪轻轻,竟是这样的统兵奇才!
在接下来的交锋中,霍去病采用派出小股军队扰乱敌军,敌军追击再用伏兵消灭的办法,打了几场漂亮的胜仗。匈奴军士气低落,呼韩武扬率兵退驻漠北。霍去病率兵追击,在漠北匈奴军三十里外的秃柳营扎营。两军形成对峙局面。霍去病在等卫青的后路军前来支援,两军会合后,再一举出击,将匈奴军赶出边塞。
匈奴军二十万人马经过几番厮杀,已经折损了近三万人马,寸土未得。而且对手还是一个年轻的小将和他率领的仅八万人马。呼韩武扬觉得作为匈奴最骁勇的大将,这是他统兵征战以来遭受的最致命的重创,也是他生命中的奇耻大辱。
呼韩式扬开启第二瓶胡冰烧酒时,声称有重要情报献给元帅以换取千两黄金赏赐的魏中被带进了帐中。
魏中对呼韩武扬施了个见面礼,一脸媚笑地说道:“告诉元帅一个天大的喜讯,汉军前锋统帅霍去病突染急病,军医医治数日无效,已于天黑时分去世!”
“霍去病暴病而死?"呼韩武扬闻言,突然睁大了血红的双眼,狂笑道,“天助我也!”
片刻,他又摇了摇头说:“不可能!一位身健体壮的年轻将军,怎么可能染病而死?这分明是一个陷阱!"呼韩武扬令人将魏中看管起来,说若证实霍去病确实染病而亡,就赏赐魏中千两黄金,否则斩其首级!
次日晨,呼韩武扬令呼韩元率两万人马来到汉军阵前挑战,以打探虚实。汉军挂起了免战牌,呼韩元的手下用胡语百般辱骂,汉军依然不为所动。
呼韩武扬分析说:“汉军士气甚盛,素来每战必应,今次竞挂起了免战牌,莫非主帅霍去病真遭不测?”于是他又调派了两万人马,两军合在一起攻打秃柳营,他率大军随时策应。
呼韩元率四万人马来到汉军营前,令弓箭手先放了一轮乱箭之后,擂鼓攻城。
忽听三声炮响,秃柳营城门大开,一员虎将率领一路兵马呼啸杀出,威风凛凛,英气逼人。
其正是霍去病!
都以为霍去病已经暴病身亡的匈奴兵见霍去病突然杀出来,吓得魂飞魄散。他们不顾呼韩元的怒喝,落荒而逃,汉军追击了十余里路才收兵。匈奴兵被弓箭射死,被战马踩死,自己人误杀自己人,共折损了八千余人。
呼韩武扬大怒,将魏中押进帐中怒骂他谎报军情,令人将其推出帐外斩首。
魏中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地说:“元帅饶命!霍去病暴病而亡是千真万确的事。汉军营中杀出的这员虎将一定是假的!元帅可令人再探虚实,若消息有假,再杀我不迟!"
呼韩武扬余怒未息地说:“你一个情报,今我折损八千多人马,我不杀你难泄我心头怒气!”魏中被兵士推出帐外斩首。
当天夜里,心情坏到了极点的呼韩武扬又在帐中喝闷酒,士兵来报,发现汉军连夜撤军。
“军队不会无故撤走,莫非是霍去病真的已经暴病而死?"呼韩武扬亲率五万人马前去追击汉军。
呼韩武扬率领的前锋两万人马追击到秃柳营四十里外的一个地方时,两路伏军从山谷两边杀出,统兵的虎将朗声道:“呼韩元帅,霍去病在此等候多时了!”话音一落,弓箭直射敌军。
“又中了霍去病的计了!"呼韩武扬急急下令撤退。这一役,匈奴军又折损了五千人马。
五天之后,呼韩武扬才得到确切的消息:霍去病确是在下大雪的那天晚上病故的。临死之际,他安排好了撤军的战事,并让一员长得跟他极为相似的虎将假扮他来追击匈奴军。这真真假假的情况令匈奴军难辨真伪。
呼韩武扬闻讯暗暗惊叹:我与一名已死去的人对垒,竟然尚不是其对手,霍去病真乃少有的将才呀。
【注】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二十岁时升任骠骑将军,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力七万余人,追击匈奴军直至狼居胥山与姑衍山,分祭天地,临翰海而还。此战使“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战后加拜大司马骠骑将军,与卫青同掌军政。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道,年仅二十四岁。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北下起大雪,枪头发出青光,渲染了悲壮的战争氛围,汉军驻扎在秃柳营,匈奴军驻扎在狼子山,直接交代了两军对峙的情况。
B.小说采取倒叙的方式,借呼韩武扬帐中饮酒的回忆,插入战争的起因和霍去病令其蒙受奇耻大辱的情节,这样写的目的是制造悬念。
C.霍去病帐下亲兵魏中前往狼子山向呼韩武扬告密——街去病突染急病去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为下文的人物活动作了铺垫。
D.“烈酒烧红了他的双眼",“突然睁大了血红的双眼”,通过对人物眼睛的描写,刻画出了呼韩武扬愤恨想复仇的心理活动。
7.关于文中汉与匈奴博弈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中见霍去病死了,为了保全性命,悄悄地溜出营门去向呼韩武扬告密,但结果却是令他万万没想到的。
B.呼韩武扬接到魏中的告密,先是狂喜,随后马上怀疑,次日就派兵打探虚实,足见其心思缜密,行动果决。
C.汉匈两次交锋,“霍去病"突然出现,都是在敌人在毫无准备或意想不到的情况下,这样的用兵方略可谓不拘一格。
D.小说结尾交代了真相“霍去病确实是在下大雪的那天晚上病故了”,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8.霍去病从头到尾都没有出场,却让人印象深刻,他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一形象的?
9.本篇历史小说的“真实性"和“虚构性”体现在何处?请结合本文简析。
【答案】6.B
7.A
8.霍去病的形象特点:年轻名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①侧面描写。故事的叙述视角出自呼韩武扬,“没想到霍去病年纪轻轻,竟是这样的统兵奇才!"“我与一名已死去的人对垒,竟然尚不是其对手,霍去病真乃少有的将才呀。”从侧面体现了霍去病足智多谋、年少有为的将领形象。②对比。匈奴进攻,汉军抵御阶段,匈奴军二十万人马对汉军八万,匈奴折损了近三万人马,寸土未得,两军进入对峙阶段。通过具体数据的对比,展现了霍
9.①真实性:小说取材于史料中西汉名将霍去病的经历,以真实历史事件霍去病“抗击匈奴",“英年早逝”为原型,符合生活的真实性。②虚构性:作者发挥想象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创作情节细节,塑造了年轻而威震漠北令匈奴军队闻之胆寒的名将霍去病,人物形象生动饱满,体现了小说艺术合理的虚构性。
【知识点】分析文本的结构,概括文本的主题;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赏析文本的内涵;欣赏文本的形象;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中国现当代小说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人物形象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学生首先应对文本的整体内容有所把握;然后结合题目回到文中对具体语句进行具体分析。答题的关键是审读题干,把握命题意图,找出题干所在的具体语段及语句;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分析,寻找细微的差别,得出正确结论。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塑造人物形象方法的能力。塑造人物形象是小说中的重要手法,主要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正面描写主要有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式,侧面描写主要是环境和其它人物的烘托等,注意答出手法还要答出塑造的人物的性格特征。
(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取材和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其真实性和虚构性。
6.B.“小说采取倒叙的方式,借呼韩武扬帐中饮酒回忆"理解错误,借助呼韩武扬帐中饮酒回忆进行插叙。不依时间顺序而插入“匈奴进攻汉,因为汉军主帅是霍去病,匈奴变为退守局面”的情节,对前文情节作必要的补充、说明,为后文的情节作了铺垫、照应,使情节更完整,结构更严密,内容更充实。插叙结束后,再继续原来的叙述。
故答案为:B。
7.A.“魏中见霍去病死了,为了保全性命,悄悄地溜出营门去向呼韩武扬告密"理解错误,根据原文“骠骑将军霍去病帐下亲兵魏中悄悄地溜出营门,朝匈奴军驻扎的狼子山狂奔而去”“呼韩武扬开启第二瓶胡冰烧酒时,声称有重要情报献给元帅以换取千两黄金赏赐的魏中被带进了帐中"可知,魏中为了保全性命去告密,属于强加因果。
故答案为:A。
8.根据原文“呼韩武扬这时才相信汉军的前锋统帅是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这位要统兵入侵汉朝、二十余年征战沙场的胡将,兴奋得连呼:今夜就去劫营,杀霍去病一个人仰马翻”可知,呼韩武扬最初听说霍去病年轻,非常轻敌。小说后文中对霍去病的叙述视角出自呼韩武扬,“!"“我与一名已死去的人对垒,竟然尚不是其对手,霍去病真乃少有的将才呀”呼韩武扬对霍去病的称赞从侧面体现了霍去病足智多谋、年少有为的将领形象。
根据原文“匈奴军二十万人马经过几番厮杀,已经折损了近三万人马,寸土未得,而且对手还是一个年轻的小将和他率领的仅八万人马。呼韩武扬觉得作为匈奴最骁勇的大将,这是他统兵征战以来遭受的最致命的重创,也是他生命中的奇耻大辱"可知,呼韩武扬带领匈奴进攻,汉军抵御阶段,匈奴军二十万人马对汉军八万,匈奴折损了近三万人马,寸土未得,两军进入对峙阶段。通过具体数据的对比,展现了霍去病骁勇善战,既勇且谋的名将形象。
9.根据小说后面的注解“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西汉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二十岁时升任骠骑将军,元狩四年(前119年),霍去病与卫青率军深入漠北,于漠北之战中消灭匈奴左贤王部主力七万余人”“元狩六年(前117年),霍去病病逝,年仅二十四岁"可知,小说取材于西汉名将霍去病的经历,以真实历史事件霍去病“抗击匈奴”,“英年早逝"为原型,符合生活的真实性。
根据原文“都以为霍去病已经暴病身亡的匈奴兵见霍去病突然杀出来,吓得魂飞魄散。他们不顾呼韩元的怒喝,落荒而逃,汉军追击了十余里路才收兵。匈奴兵被弓箭射死,被战马踩死,自己人误杀自己人,共折损了八千余人”“呼韩武扬率领的前锋两万人马追击到秃柳营四十里外的一个地方时,两路伏军从山谷两边杀出,统兵的虎将朗声道:‘呼韩元帅,霍去病在此等候多时了!’话音一落,弓箭直射敌军"“五天之后,呼韩武扬才得到确切的消息:霍去病确是在下大雪的那天晚上病故的。临死之际,他安排好了撤军的战事,并让一员长得跟他极为相似的虎将假扮他来追击匈奴军”“呼韩武扬闻讯暗暗惊叹:我与一名已死去的人对垒,竟然尚不是其对手,霍去病真乃少有的将才呀"可知,作者发挥想象对材料进行艺术加工,通过霍去病临终前对与匈奴战事的缜密安排,以及匈奴军对霍去病的闻风丧胆,塑造了年轻而威震漠北令匈奴军队闻之胆寒的一代名将霍去病,虽然是虚构内容,但故事却合情合理,体现了小说艺术合理的虚构性。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文言文阅读
材料一:
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惶恐入谢于上。上曰:“朕以天下事委姚崇,以卿坐镇雅俗耳。”崇既出,须臾,裁决俱尽,颇有得色,顾谓紫微舍人齐浣曰:“余为相,可比何人?"浣未对,崇曰:“何如管晏?”浣曰:“管、晏之法虽不能施于后,犹能没身。公所为法,随复更之,似不及也。"崇曰:“然则竟如何?”浣曰:“公可谓救时之相耳。"崇喜,投笔曰:“救时之相,岂易得乎!”
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时人谓之“伴食宰相"。
臣光曰:昔鲍叔之于管仲,子皮之于子产,皆位居其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曹参自谓不及萧何一遵其法无所变更汉业以成。夫不肖用事,为其僚者,爱身保禄而从之,不顾国家之安危,是诚罪人也。贤智用事,为其僚者,愚惑以乱其治,专固以分其权,媢嫉以毁其功,愎戾以窃其名,是亦罪人也。崇,唐之贤相,怀慎与之同心戮力,以济明皇太平之政,夫何罪哉!
(取材于《资治通鉴》,有改动)
材料二:
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
后为黄门监兼吏部尚书,卧病既久,宋璟、卢从愿常相与访焉。常器重璟及从愿,见之甚喜,留连永日,命设食。有蒸豆两瓯、菜数茎而已,此外翛然无办。因持二人手谓曰:“二公当出入为藩辅,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不数日而终。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上览其表,益加悼惜。
(取材于《明皇杂录》)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曹参自谓A不及B萧何C—D遵其法E无所变更F汉业以成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其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谒告"在文中是请假的意思,姚崇为了给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多天假。
B.“管晏”在文中指的是管仲和晏婴的并称,两人都是历史上的名相。
C.“固"在文中的意思是“固执(保位)”,与《离骚》中“固前圣之所厚"的“固”意思不相同。
D.“相与"在文中是“共同”的意思,与《赤壁赋》里的“相与枕藉乎舟中"的“相与”意思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姚崇请假为儿子办丧事,假满回来,很快就把积累的政事办完了,可见其理政的才能极高,深得皇上信任。
B.齐浣认为姚崇作为宰相,比不上古代“管晏"那样名相,是因为姚崇制订的法度总是随时更改,所以他只能算得上是一位“救时宰相”。
C.卢怀慎不谋求钱产资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妻儿还经常挨饿受冻,所以他的亲朋好友经常慷慨地接济他们。
D.司马光与“时人"的观点不一样,认为唐明皇的盛世基业,是姚崇和卢怀慎两人齐心协力的结果,对卢怀慎给予了肯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
②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
14.世人对卢怀慎褒贬不一,综合材料,你觉得卢怀慎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答案】10.CEF
11.D
12.C
13.①(鲍叔等人)能够了解他们(管仲等人)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国家事务交给他们(处理),孔子赞美了这种做法。
②但是(皇上)在位的时间长了,近来对勤政逐渐有所懈怠,这时候往往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一定要记住这个事。
14.①谦逊让贤;②清正廉洁;③善于荐人;④明察政事;⑤理政能力有限。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社会习俗;称谓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能力,还要在整体把握句意的前提下,抓住关键点:人名、地名、官职名、年号、语气词、动宾搭配、句式整齐等。要根据语意做题,可用排除法。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和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关于实词,本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平时的学习中应对重要的文言实词多加积累,做题时结合句子进行判断即可。关于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结合语境的含义作答。
(3)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
(4)本题考查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翻译六字诀换、调、补、删、留、变的方法,做到字字落实。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
⑸本题主要考查文本内容理解分析及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解答此题,首先需要在原文中找到关键语句,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概括即可。
【附参考译文】
材料一:
姚崇曾有一次为儿子办丧事,请了十几天的假,从而使得应当处理的政务堆积成山,卢怀慎无法决断,感到十分惶恐,入朝向唐玄宗谢罪。唐玄宗对他说:“朕把天下之事委托给姚崇,让您对雅士俗人起镇抚作用罢了。”姚崇假满复出之后,很快便将未决之事处理完毕,不禁面有得意之色,回头对紫微舍人齐浣道:“我作宰相,可以与历史上哪些宰相相捉并论?"齐浣没有回答。姚崇继续问道:“我与管仲、晏婴相比,谁更好些?”齐浣回答说:“管仲、晏婴所奉行的法度虽然未能传之后世,起码也做到终身实施。您所制定的法度则随时更改,似乎比不上他们。"姚崇又问道:“那么到底我是什么样的宰相呢?”齐浣回答说:“您可以说是一位救时之相。"姚崇听后十分高兴,将手中的笔扔在桌案上说:“一位救时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
卢怀慎与姚崇同时担任宰相,自认为才能不及姚崇,所以每遇到一件事,都会推让给姚崇来处理,当时的人将他称为“伴食宰相"。
臣司马光评论说:昔日(春秋时期齐国的)鲍叔牙对于管仲,(郑国的)子皮对于子产,都是前者职位在后者之上,因为了解后者的贤能而甘居其下,将治理国家的大权交给他们,这种做法受到了孔子的赞赏。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如果不贤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为了苟全性命保有禄位,无原则地秉承上司的旨意行事,不顾国家的安危得失,这种人真是国家的罪人。如果贤良明智的人当权,作为他的僚属,用欺诈蛊惑来扰乱他的部署,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用百般嫉妒来诋毁他的功绩,用执拗乖僻来窃取他的名望,这种人也是国家的罪人。姚崇是唐朝的贤相,卢怀慎与他齐心协力,为的就是成就唐明皇太平盛世的基业,对他有什么可以责备的呢!
材料二:
唐朝的卢怀慎,清正廉洁,不谋求钱产资财。他的住宅和家里的陈设用具都非常简陋。身份高贵以后,妻子和儿女仍免不了经常挨饿受冻,但是对待亲戚朋友,卢怀慎的帮助和接济非常大方。
后来他担任黄门监兼吏部尚书期间,病卧在床很久,宋璟和卢从愿经常一起去探望他。卢怀慎一直很器重宋璟和卢从愿,看到他们俩来了,心里非常高兴,留他们呆了很长时间,并叫家里人准备饭菜。端上来的只有两瓦盆蒸豆和几根青菜,此外什么也没有。卢怀慎握着宋璟和卢从愿两个人的手说:“你们两个人一定会出将入相,作国家的藩篱、皇帝的辅臣,皇帝寻求天下大治的心思很急切,但是在位的时间长了,近来对勤政逐渐有所懈怠,这时候往往就会有小人乘机接近讨好皇帝,你们两个人一定要记住(在意)。”过了没几天,卢怀慎就死了。他在病危的时候,就亲手写了一封奏章,向皇帝推荐宋璟、卢从愿、李杰和李朝隐。皇帝看了奏章,对他的离世越发哀悼惋惜。
10.句意:汉朝丞相曹参自认为才能不及萧何,因而完全奉行萧何制定的法度,没有变化或修改的内容,汉家的功业即因此而得以成就。
“不及萧何"是动宾结构,做“曹参自谓”的主语,主谓宾中间不断开;“一"是“全部、都”的意思,修饰“遵",所以“萧何”与“一"之间应该断开,即C后断开
“遵其法”为动宾结构,后面断开,即E后断开;
“无所变更"省略了主语,表意完整,前后断开;“汉业”是“成"的主语,“汉业”前断开,即F后断开。
故答案为:CEF。
11.A.正确。
B.正确。
C.正确,“固"意思不相同,分别是“固执(保位)”和“本来"。句意:用独断固执来削弱他的权力。/这本为古代圣贤所称赞。
D.错误,“相与”意思不同。分别是“共同"和“互相”。句意:宋璟和卢从愿经常一起去探望他。/大家互相枕着垫着睡在船上。
故答案为:D。
12.C.“所以他的亲朋好友经常慷慨地接济他们"错,文中“而于故人亲戚散施甚厚”意思是“卢怀慎虽然贫穷,但是他对亲戚朋友的帮助和接济非常大方"。
故答案为:C。
13.得分点:
(1)“下”,居于……之下;“授以国政",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以国政授之”,将国家事务交给他们(处理);“美",形容词作动词,赞美。
(2)“享国”,在位;“稍",逐渐;“其”,一定;“志",记。
14.由“怀慎与崇同为相,自以才不及崇,每事推之”可得出:谦逊让贤;
由“唐卢怀慎,清慎贞素,不营资产。器用屋室,皆极俭陋。既贵,妻孥尚不免饥寒"可得出:清正廉洁;
由“疾既笃,因手疏荐宋璟、卢从愿、李杰、李朝隐”可得出:善于荐人;
由“圣上求理甚切,然享国岁久,近者稍倦于勤,当有小人乘此而进,君其志之"可得出:明察政事;
由“姚崇尝有子丧,谒告十余日,政事委积,卢怀慎不能决”可得出:理政能力有限。
古代诗歌阅读
病起书怀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笔两句塑造了一个病后瘦损、客居江边的形象,是诗人自身的写照。
B.颔联既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赤子之心,也有经历挫折后的无奈彷徨。
C.“庙社"用借代手法,指国家社稷,诗人希望天地间的神灵护佑国家。
D.“望”字凝练传神,传达出百姓渴望朝廷北伐以及对收复失地的盼望。
16.陆游的《书愤》和本诗尾联都化用了《出师表》的典故,抒发的情感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5.B
16.①《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即诸葛亮的《出师表》名传后世,千年以来有谁能跟诸葛亮相提并论呢?《病起书怀》尾联“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即诸葛亮北定中原之志的《出师表》古今传诵,诗人夜半时分依然挑灯细读;②相同点:都表达了诗人渴望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收复山河、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③不同点:《书愤》诗人侧重于壮志难酬的愤慨;本诗侧重于因病远谪的无奈。
【知识点】表达技巧类题目;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题材、结构、情感的鉴赏。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
(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
15.B.“也有经历挫折后的无奈彷徨"错误,并没有体现诗人的无奈彷徨。这两句我们看到的是诗人的一颗忠诚爱国的赤子之心。正因为诗人心中坚守正义,问心无愧,所以他对遇到的挫折不以为意。他坚信历史是公正的,一定会给出一个最公平的定论。
故答案为:B。
16.《书愤》尾联“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表真可谓名不虚传,有谁像诸葛亮鞠躬尽瘁,率三军复汉室北定中原!蜀汉后主建兴五年三月,诸葛亮出兵伐魏前曾写了一篇《出师表》,表达了自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坚强决心。《病起书怀》尾联“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诸葛孔明的传世之作《出师表》忠义之气万古流芳,深夜难眠,还是挑灯细细品读吧。
相同点:《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尾联亦用典明志。诸葛坚持北伐,虽“出师一表真名世",但终归名满天宇,“千载谁堪伯仲间”。千载而下,无人可与相提并论。很明显,诗人用典意在贬斥那朝野上下主降的碌碌小人,表明自己恢复中原之志亦将“名世"。《病起书怀》最后两句“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采用典故抒发了诗人的爱国情怀,都表达了诗人渴望自己能像诸葛亮一样收复山河、报效国家的爱国之情;
不同点:《书愤》诗人在现实里找不到安慰,便只好将渴求慰藉的灵魂放到未来,这自然是无奈之举。而诗人一腔郁愤也就只好倾泄于这无奈了。通过诸葛亮的典故,追慕先贤的业绩,表明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效法诸葛亮,施展抱负。回看整首诗歌,可见句句是愤,字字是愤。以愤而为诗,诗便尽是愤,诗人侧重于壮志难酬的愤慨;《病起书怀》起句两句“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叙事、点题,是诗人诗文自身的写照“纱帽宽”,一语双关,既言其病后瘦损,故感帽沿宽松。也暗含被贬官之意,写出了现实,纵使有满腔报国之志,也只能身处江湖之远,客居江边,无力回天,心中的痛苦与烦恼可见一斑,本诗侧重于因病远谪的无奈。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陈情表》中,为了打消晋武帝对前朝旧臣的猜忌,李密在文中用“,"两句表明自己醉心官场,贪慕名利。
(2)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自言:辞官归家后,心情激荡,见着院里“,”早知松菊才是自己本性,后悔当初因做官荒废了小院。
(3)刘禹锡在《陋室铭》里说:“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里说:
(4)《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提到自己种树经验的时候,谦虚地说,自己种树种得好,是因为“,”。
【答案】(1)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名句名篇的能力。考生要注意下列字词的书写:“宦"“矜”“径"“倚”“膝"“致”。
故答案为:(1)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2)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3)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4)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考查名篇背诵,分为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两种类型。解答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答题时看清题目要求,本题属于理解性默写。写错字和漏字添字均不能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南方民间舞狮子分文、武狮,由于是民间舞狮,故而其中深层的文明原理迄今阐明不多。武狮之勇猛可见,而“狮"字的一边为“师”,与表示征伐战争的“出师"有关。天子任用带兵的主帅要得当,才能____。主帅既不能优柔寡断,也不能刚愎自用,要____。
较之武狮子,文狮子则是相对____的。武狮之“师”是出师讨伐之“师",而文狮之“师”则是“天地君亲师"之“师”,表示文治、教化与柔道。舞文、武狮子,更是显示____之道。
中国文明对于狮子形象的塑造,不是一味的武力勇猛,这就像中国军人不同于西方纯粹武力的军人,而是老百姓可以亲近的仁义之师,当代中国的“人民子弟兵"有着深厚的文明根源。元宵节舞文、武狮,我们还可以深刻体会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更进一步地体会幸福生活的追求。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风雨同舟谋略过人和蔼可亲软硬兼施
B.上下同心谋略过人和蔼可亲刚柔并济
C.风雨同舟有勇有谋温柔可爱软硬兼施
D.上下同心有勇有谋温柔可爱刚柔并济
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和幸福生活的追求,我们可以从元宵节舞文、武狮里更进一步地深刻体会到。
B.从元宵节舞文、武狮中,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深刻体会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C.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地从元宵节舞文、武狮里深刻体会到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D.元宵节舞文、武狮使我们对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和幸福生活的追求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深刻体会到。
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18.D
19.B
20.将西方纯粹武力的军人和中国勇猛有谋、爱护百姓的军人进行对比,充分突出中国军人仁义之师的一面,加强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使得引出“人民子弟兵的深厚文明根源”这一观点更加顺畅自然、有说服力。
【知识点】修辞手法的分析、运用;成语的使用;其他熟语的使用;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读懂文本,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语境,再根据自己的积累填写合适的成语。
(2)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3)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和分析常见的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能力。准确解答此类题目,分为三个步骤:①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及效果;②结合句子,阐述为什么用这种手法;③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怎样的感情。
18.“风雨同舟":指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一起与风雨搏斗,比喻共同经历患难。“上下同心”:上下一心,多指团队人员一心一意完成使命。依据选文语境“天子任用带兵的主帅要得当,才能……",可知表达的意思是军队人员要团结一致,故选“上下同心”。
“谋略过人":谋略计策超过一般人,指一个人很聪明,足智多谋,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有勇有谋”:既有胆量又有谋略。依据选文语境“主帅既不能优柔寡断,也不能刚愎自用,要……",可知表达的意思是主帅不仅要有谋略,也要有勇气,故选“有勇有谋”。
“和蔼可亲":指人态度温和,性格善良容易接近,一般形容长辈或年纪比自己大的人。“温柔可爱”:形容人和动物,性格温和,顺从,讨人喜欢,喜爱。依据选文语境“较之武狮子,文狮子则是相对……"“而文狮之‘师’则是‘天地君亲师’之‘师’,表示文治、教化与柔道”,可知表达的意思是文狮子温和可爱,故选“温柔可爱"。
“软硬兼施”:软的和硬的手段都用上了。“刚柔并济":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配合。依据选文语境“武狮之‘师’是出师讨伐之‘师’,而文狮之‘师’则是‘天地君亲师’之‘师’,表示文治、教化与柔道”,可知显示的意思是刚强的和柔和的相辅相成,故选“刚柔并济"。
故答案为:D。
19.原句有两处错误:
一成分残缺,前句“元宵节舞文、武狮”缺少介词,应为介宾短语作句子的状语,修饰主语“我们",故修改为“从元宵节舞文、武狮中”;
二是语序不当,“更进一步地"和“深刻”,多个状语顺序不当,应为“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深刻体会"。
修改为:从元宵节舞文、武狮中,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地深刻体会中国人骨子里的善良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故选B。
20.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原文用“纯粹武力”的西方军人和“仁义之师"的中国军人做对比。突出中国军人是“可以亲近的仁义之师”,得出“当代中国的‘人民子弟兵’有着深厚的文明根源",这样就使得“人民子弟兵有着深厚的文明根源”这一观点的引出更加顺畅自然、有说服力。
语言文字运用Ⅱ
在这里出门散步去,在一个晴好的五月的向晚,像是去赴一个美的宴会。阳光正好暖和,绝不过暖;风息是温驯的,而且往往因为他是从繁花的山林里吹度过来,带来一股幽远的淡香;空气总是明净的,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时鉴赏。
作客山中的妙处,尤在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你不妨摇曳着一头的蓬草,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你爱穿什么就穿什么;你尽可以不用领结,给你的颈根与胸膛一半日的自由。这样的自由顶好是不要约伴,只许你独身。只有你单身奔赴大自然的怀抱时,像一个裸体的小孩扑入他母亲的怀抱时,你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张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只许你,体魄与性灵,与自然同在一个脉搏里跳动,同在一个音波里起伏,同在一个神奇的宇宙里自得。
21.句式的灵活使用可让文字表达更灵动优美。请对画横线句进行赏析。
22.使用标点与否,可以流出不同的情绪,荡出不同的节奏。画波浪线句与“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长眼看、耸耳听的幸福是怎样的",何句表达效果更好?请简要赏析。
23.词语感彩的变化可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请赏析加点词“纵容”的妙处。
【答案】21.【答案一】长短句结合,句式错落有致,富有节奏感。“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两个短句形成对偶,接一个长句悠闲舒缓,再用一个短句结束,干净利落。【答案二】整散句结合,灵活自然,富有变化,音节和谐。“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是整句,结构相同长短一致,对偶典雅、浅易,十分整饬;与散句配合使用,整齐中寓疏落荡漾之致,显出变化之妙,音韵之畅。
22.【答案一】无标点句表达效果更好。把连续的动作“呼吸"“走道”“看"“听”组合起来,无停顿,形成快读,给人一种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的意味(节奏角度);传达出作者在山中巨大的愉悦和幸福感(情感角度)。【答案二】有标点句表达效果更好。逗号标示的停顿将四个动作间隔开,单一个动作都能感受到来自山中的幸福感。(情感角度)“呼吸"与“走道”用逗号,停顿较长;“长眼看"与“耸耳听”用顿号间隔,停顿较短,说明“看"与“听”融合度高,感受自然。不同标点的停顿,让节奏的表达更细致。(节奏角度)
23.“纵容"本带有贬义的感彩,在本句中化为褒义,贬词褒用。这里写出作客山中之人任由满腮胡须如苔藓般自然生长,不加剔除,表达出不受羁绊、畅享自由的自得之情。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字词在语境中的含义;语句表达效果的对比、鉴赏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式的能力。鉴赏句式可以从长短、整散两个角度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辨析鉴赏哪个句子效果好,可以从句子抒发的情感和句子手法、节奏等角度分析。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词语感彩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从褒贬的角度,结合写出的内容和情感进行分析。
21.“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供你闲暇时鉴赏"是短句,干净利落,简洁凝练,“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是长句,给读者悠闲舒缓、不疾不徐的感觉。长短句结合,使句子长短错落,既有节奏感,又有舒缓有致。
“近谷内不生烟,远山上不起霭"是对偶句,“近谷”对“远山",“内”对“上",“生烟”对“起霭",结构一致,句式整齐,给人以典雅感。“那美秀风景的全部正像画片似的展露在你的眼前”“供你闲暇时鉴赏"是散句,长短不一,错落有致。整散结合,既有韵律美,又有变化美。
22.如果认为无标点句表达效果更好:句子用“单就”串联起“呼吸"“走道”“看"“听”四个连续的动作,边呼吸,边走路,边睁眼,边看,边听,中间没有任何停顿,一气呵成,给读者一种做客山中,有感于大山的魅力,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给他人的意味,反映出作者身处其中内心的喜悦和幸福。
如果认为有标点句表达效果更好:情感上,“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单就长眼看、耸耳听"一句一停顿,起强调作用,无论是呼吸还是走道,无论是看还是听,都带给读者一种欣赏山景的愉悦和幸福。节奏上,“单就呼吸,单就走道”句子长用逗号,“单就长眼看、耸耳听"用顿号表达出边看边听的状态。节奏感强,表达细致。
23.纵容:指放任,不加拘束。本是贬义词,形容对对错误的言行放任不加制止。“不妨纵容你满腮的苔藓”一句中褒义词贬用,语境是说独自做客山中,可以不受任何约束,任由胡须疯长,无需在意仪表,内心怡然自得。
四、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意识到自己的软弱,却不去抗争,反而自暴自弃。人一旦迷醉于自身的软弱,便会一直软弱下去,会在众人的目光下倒在街头,倒在地上,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
“那咱们往哪走啊?"“往前走。”“哪是前啊?"“我对您透露一个大秘密,这是人类最古老的玩笑。往哪走,都是往前走。”
以上两则材料分别出自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和《雅克和他的主人》两部作品,富含人生哲理。步入高三的你,请据此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参考例文】
直面挫折,向前走!
挫折究竟是什么?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对弱者而言,挫折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软弱,畏惧抗争,自暴自弃,它是走向死亡的可怕坟墓。在这些人心中,软弱一直与挫折相伴相生。
但,请相信,我们绝对具有承受挫折的勇气和力量。对于强者来说,挫折不仅不足为惧,更是生发壮志的泥土,只要向前走就可以战胜一切。只要我们学会勇敢向前!学业受挫、事业受阻、被人背弃、遭受伤病……人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挫折是我们一生中不可避免之痛。我们畏惧挫折、提防挫折,是因为在挫折还没有降临之时,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探索自己的身体里蕴藏着多么强大的力量。在寓言《落难的王子》中,当王子经历过一切厄运之后,明白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的道理,由曾经的多愁善感、柔软脆弱变得坦然坚强、充满智慧。
“向前走”本身就是一种态度。面对挫折的重击,假如选择软弱,选择逃避,一味退缩,既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更使自己在挫折的打击中越来越软弱无力。承认挫折的客观存在,承受挫折的攻击并争取在挫折中找到生机,聚力蓄势,顽强斗争,坚持不懈,方为上策。挫折是铁匠铺里打铁的锤,它可以把一个人彻底打倒,也可以将一个人锻造成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在有些人眼里,挫折只是阻碍,但在米兰·昆德拉的笔下,我看到了前行的不竭动力。拜伦曾言:“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遭遇挫折后,非但不彷徨恐惧,不灰心丧气,反而能将挫折看作是试验,是挑战,是淬炼,是磨砺,方显英雄本色。著名作家史铁生将自己所应对挫折的心路历程写成了名篇《我与地坛》;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才迎来成功;长期的沉沦与困境并未压倒中国女排,最终在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重回巅峰。他们在遭遇挫折时,都战胜了自己的软弱,勇敢向前走。
面对挫折时,请勇敢战胜自己的软弱,向前走吧!让我们越挫越勇,不轻言败,逆风飞翔,追逐属于你自己的成功!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本次作文材料由著名作家米兰昆德拉代表作品中的两段话组成,均富有人生哲理,能给时代青年以成长启迪。
第一段话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话呈现出部分人面对自身的优柔、懦弱等弱点缺点,不是努力抗争、努力改变,而是视而不见、不以为意、自暴自弃,无原则地选择了跟自身的弱点和解;第二句话紧承第一句话,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迷醉于自身的软弱",麻木不仁,深陷弱点,失去了成长改变的欲望,这样又进一步招致“倒在街头”的结果——淹没在人群中,“倒在地上"——跟不上大家的步调节奏而被抛弃,直至“倒在比地面更低的地方”——彻底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
第二段话可以认为是对第一段话中所呈现问题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关键词就是“往前走",就是拒绝原地踏步,大胆寻求改变。在“往前走”这个问题上又有人开始了优柔寡断,不知道哪里是前,作者给出的方案是“往哪走,都是往前走"。显然,这里的“不问方向只管去走”就是毫不犹豫地采取行动,不能在无意义的纠结、徘徊中回到第一段话的老路上去,一句话——干就行了。
两段来自米兰昆德拉不同作品中的话,能给时代青年特别是已经步入高三的考生带来感悟和思考。经过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自身在学业或人格上存在的弱点不足自己应该有了较为真切的认识,面对自身存在的诸多不足,比如作业拖延、时间管理无序、课堂低效、沉溺电子产品、偏执任性、情绪化等等问题,明知自身的不足,却不敢正视抗争,不去努力改观,不去拔节成长,这就是面对成长中问题的软弱表现,那这样的青年就要面对米兰昆德拉描绘出结果---“倒在街头,倒在地上"。那应该怎么办呢?你要大胆的“往前走”——正视不足,奋力抗争,毫不犹豫,大步向前,然后获得改观,获得成长。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指明我们在逆境中应该拥有怎样的态度,如在逆境中摆脱软弱,勇敢向前走。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如在心态上可以指出,应该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乐观的心态迎接挑战,这是抗争的基础。此后,在行动中指出应当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信念,才能有有效的抗争;或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勇往直前,坚持不懈,这是抗争的行动支持。最后,联系当下,明确当代青年应在激流中奋起抗争,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立意:
1.正视弱点,选择向前。
2.拒绝自暴自弃,向前才能成长。
3.变弱点为起点,大步向前。
例文:
直面挫折,向前走!
挫折究竟是什么?相信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对弱者而言,挫折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软弱,畏惧抗争,自暴自弃,它是走向死亡的可怕坟墓。在这些人心中,软弱一直与挫折相伴相生。
但,请相信,我们绝对具有承受挫折的勇气和力量。对于强者来说,挫折不仅不足为惧,更是生发壮志的泥土,只要向前走就可以战胜一切。只要我们学会勇敢向前!学业受挫、事业受阻、被人背弃、遭受伤病……人生从来没有一帆风顺,挫折是我们一生中不可避免之痛。我们畏惧挫折、提防挫折,是因为在挫折还没有降临之时,我们根本无法想象、探索自己的身体里蕴藏着多么强大的力量。在寓言《落难的王子》中,当王子经历过一切厄运之后,明白了“凡是人间的灾难,无论落到谁头上,谁都得受着,而且都受得了"的道理,由曾经的多愁善感、柔软脆弱变得坦然坚强、充满智慧。
“向前走”本身就是一种态度。面对挫折的重击,假如选择软弱,选择逃避,一味退缩,既无法真正地解决问题,更使自己在挫折的打击中越来越软弱无力。承认挫折的客观存在,承受挫折的攻击并争取在挫折中找到生机,聚力蓄势,顽强斗争,坚持不懈,方为上策。挫折是铁匠铺里打铁的锤,它可以把一个人彻底打倒,也可以将一个人锻造成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在有些人眼里,挫折只是阻碍,但在米兰·昆德拉的笔下,我看到了前行的不竭动力。拜伦曾言:“灾难是真理的第一程。”遭遇挫折后,非但不彷徨恐惧,不灰心丧气,反而能将挫折看作是试验,是挑战,是淬炼,是磨砺,方显英雄本色。著名作家史铁生将自己所应对挫折的心路历程写成了名篇《我与地坛》;屠呦呦在提取青蒿素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挫折才迎来成功;长期的沉沦与困境并未压倒中国女排,最终在2016年的里约热内卢重回巅峰。他们在遭遇挫折时,都战胜了自己的软弱,勇敢向前走。
面对挫折时,请勇敢战胜自己的软弱,向前走吧!让我们越挫越勇,不轻言败,逆风飞翔,追逐属于你自己的成功!
【点评】本题考查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读懂材料是材料作文写作的重要前提。读懂材料必须全面把握材料和理解材料,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只抓住片言只语不放,否则容易跑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深刻理解其本质意义。还要理清关系,切不可断章取义,执其一端,而要抓住重点。首先要透视文题的字面意义,即显性要求;然后再深入把握其内在的关系,即隐性要求。对显性要求要全面、完整地理解文字材料的内容;对隐性要求要明了文字材料的情感意向,即材料所指的人或事、现象或问题所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
1/1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语文夏令营学习能力测试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3分)
现代文阅读I
材料一:
回溯到商、周交替之际,一个文明较高的商朝,被文明较低的周朝所取代,这件事情本身必会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有一种反省。他们还免不了会问自己,究竟是什么缘故使得这么强大,而且主导北方中国的商王国,居然被小小的周国灭亡了?他们的回答是:周人取得了天命,而天命是唯道德为依归的,所谓“天命靡常,惟德是亲"。这可说是第一次将道德的意义超越人类力量的命运。
“天命”的观念帮助周人肯定了自己的统治,也帮助周人说服了许多商人的后代与他们合作,将商周文化体系扩张到整个中国北方。《易经》中所谈的命运,不完全是盲目的,人类本身对自己的命运有相当程度的掌握,人类自己所做的种种抉择,会改变命运发展的方向。这个观念与天命具有道德意义是相互配合的。
等到西周覆灭,周人的封建系统在礼坏乐崩的情况下,不再有过去那样的自信,也不再有过去那样主宰的力量,天命的意义必须要有新的解释。在《论语》里面,孔子所说的天命是每一个个人的天命,而不是一个朝代的政治天命。在孔子承受同时代人的迫害时,他曾经说:“天给了我这个天命。天生了我,给了我一个任务。有了这样的任务,迫害我的人又能拿我怎么样呢?"在这种情况下,天命已经不是政治的使命,而是每一个人都能从超自然、超现实的秩序之中,找到自己应当执行的使命。
汉代编辑成书的《礼记》,其中的《中庸》篇曾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过去,我们对《中庸》这段话并不是十分理解。最近在湖北荆门市郭店出土的战国文书,其中有两句话似乎正是阐释“天命"与“性”的关系。郭店文书《性自命出》说:“性自命出,命自天降。"这里的“天”,不一定是一个有意识的主宰神,似乎是宇宙间各种力量的总和:在这个宇宙力量的总和之中,每一个人有天生的禀赋,也就是“性"。“命”和“性"是相配合的名词。
如果孔子所理解的命和性,正如郭店文书所说,那么人类全体具有一种特别的使命,而每一个个人也有特定的性,也就是禀赋。只有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也许才能够理会孔子为什么找出“仁”这个字作为他思想最主要的中心。孔子赋予它一个新的意义,“仁"这个字相当于整个的人性。这一个命题,应是中国文化最根本的假设。
如孔子所说,仁作为个人的禀赋,可以表现每一个人所具有的人性,那么怎样发抒人性才使人有资格成为“仁人君子”?仁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仁是人性的本质,也是一个人性格成长的种子。由《论语》来看,孔子的学说是以仁为中心,但是孔子很少触及群体的仁,很少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仁。孔子盼望的是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仁,使仁能得到充分发挥的机会,也使得这个人成为“仁人君子"。理论上,有许多个别的仁人君子时,社会应当是一个美好的社会,甚至是符合最高人心的社会。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在儒家看来一个人不可能什么事都不做,因为每人都有应当去做的事情,但他去做这些事情时,并不是为了其他的什么目的,一个人做所当做的事情,其价值就在做之中,而不在于达到什么外在的结果。
孔子自己的一生就是这种主张的例证,他出生在一个社会政治动乱的时代,竭尽己力去改造世界,像苏格拉底那样周游列国,与各种各样的人交谈;虽然一切努力都没有结果,他从不气馁,明知不可能成功,却仍然坚持不懈。
《论语·宪问》篇里记载孔子论到自己时说:“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他尽了己力之所及,而把事情的成败交付给命。“命"字通常译作“命数”“命运"或“天意”。就孔子来说,这个字的含义是“天命"或“天意”;换句话说,这是朝着一定目标前去的一股力量。到了后期儒家,“命"的含义是宇宙间一切存在的条件和一切在运动的力量。我们从事各种活动,其外表成功,都有赖于各种外部条件的配合。但是外部条件是否配合完全不是人力所能控制的。因此,人所能做的只是:竭尽己力,成败在所不计。这种人生态度就是“知命”。按照孔子的看法,“知命"是做君子的一个重要条件,因此他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论语·尧曰》)”
这就是说,要认识世界存在的必然性,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