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航天教案_第1页
军事航天教案_第2页
军事航天教案_第3页
军事航天教案_第4页
军事航天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PAGE4批准人:2012年01月26日《航天技术》教案教学提要课目:航天技术目的:通过学习了解xxxx,掌握xxxxx,熟悉xxxxx,增强xxxxxx。内容:一、航天技术发展概况二、航天技术基础知识三、航天器的军事应用四、我国航天技术发展方法:理论讲解时间:2个小时地点:25号教室器材保障:多媒体教室、课件等要求:认真听讲,积极探讨,勇于发言。教学进程教学准备3分钟教学实施2小时始发展天基武器技术。天基武器系统主要包括:反卫星卫星反卫星导弹粒子束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动能武器(三)军用载人航天器载人航天器包括载人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和正在研制中的单级火箭式的空天飞机,它们都可执行军事任务。1、载人飞船2、空间站空间站是大型、绕地球轨道作较长时间航行的载人航天器,是多用途的空间基地。具有很高的军事价值。3、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往返于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之间运送人员和货物的飞行器。4、空天飞机空天飞机是能在普通跑道上水平起降,并在大气层内和空间轨道上飞行的完全可重复使用的航天器。四、我国航天技术发展中国在航天技术的一些重要领域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一)辉煌的成就一般说来,国际上评价一个国家的航天技术实力通常是用所谓的“六大关”来衡量,即所谓上天关,返回关,一箭多星关,地球同步关,太阳同步关,载人航天关。如果“六关”,都过了,那就可以名列前茅,位居一流国家之列了。1、上天关。1970年4月24日,就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东方红1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使我国成为继原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2、回收关。所谓回收关,就是回收已经发射上天的航天器。1975年11月26日,我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3、一箭多星关所得一箭多星,就是用一枚火箭同时发射两颗以上的卫星。1981年9月20日,我国首次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卫星(空间物理探测卫星),成为苏、美、法之后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4、地球同步关。我国在1984年4月8日,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地球同步卫星--也就是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5、太阳同步关。1988年,我国首次成功地发射了太阳同步卫星--也就是风云一号甲气象卫星。这颗卫星能够在全球中长期天气预报中,大显身手。6、载人航天关。所谓载人航天,就是把人送上太空。把人送上太空,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通过航天飞机送上天;第二种是通过航天飞船送上天。从技术上讲,载人航天比发射不载人航天器要困难得多。因为载人航天,既要保证宇航员,活着上天,还要活着下地,需要掌握高度可靠的火箭发射技术、生命保障技术、航天器返回技术等技术。我国已经突破了载人航天关。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经过我国几代科研人员的努力,并由江主席亲自命名的“神舟”1号飞船,成功发射,作了一次不载人的宇宙航行,绕地飞行14圈后,在地面控制中心的命令下,在内蒙古中部成功着陆。以后又先后发射了神舟2号、3号、4号飞船。2003年10月15日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5号飞船上天并安全返回。它说明了,我国航天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二)光辉的前景。面向21世纪,我国十分重视航天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并把它作为国家总体战略的一部分,列入2000年至2020年的《国家科学技术中长期发展纲领》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成“三步走”,第一步,以飞船起步,发射无人飞船和有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适量的对地观测和科学试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实现载人航天的历史性突破;(这一步已经实现)第二步,重点完成出舱活动、交会对接试验和发射长期自主飞行,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尽早建成中国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大系统,解决中国一定规模的空间应用问题;(2010年左右)第三步建造更大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2020年左右)“嫦娥工程”是指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绕”、“落”、“回”三步走,都是无人的。绕是探月工程的第一步,“绕”是环绕着月球进行科学探测,(2007年前)“落”是有个探测器落到月球表面上去,用软着陆而不是撞坏他,进行月面的探测,(2010年前)“回”就是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