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湘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册1时间:120分钟 总分值:120分一、选择题(330分)如图,在△ABC中,∠ACB=90°,AC=12,BC=5,AM=AC,BN=BC,则MN的长为( D )A.2 B.2.6 C.3 D.4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假设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 C )A.8 B.6 C.4 D.2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4题图设a,b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假设该三角形的周长为6,斜边长为2.5,则ab的值是( D )A.1.5 B.2 C.2.5 D.3如图,∠ABC=90°,AB=6,BC=8,AD=CD=7PAC5P在四边形ABCD边上的个数为( A )A.0个B.2个C.3个D.4个如图,∠ABC=∠ADC=90°,点E是AC的中点,假设BE=3,则DE的长为( A )A.3 B.4 C.5 D.无法求出第5题图 第6题图如图是某商场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一楼、二楼地面的水平线,∠ABC=150°,BC的长是8m,则乘电梯从点B到点C上升的高度h是( B )8A.3 3m B.4m C.4 3m D.8m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假设PA=3,则PQ的最小值为( C )33A. B.2 C.3 D.233第7题图 第8题图如图,在△ABC中,∠ACB=90°,∠A=30°,ABAB和AC于点D,E,AE=2,则CE的长为( A )235A.1 B. C. D.235以下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C )2A.4,5,6 B.2,3,4 C.1,1, D.1,2,22假设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2∶3,则它的最长边与最短边的比为( B )A.3∶1 B.2∶1 C.3∶2 D.4∶1二、填空题(324分)在Rt△ABC中,∠C=90°,斜边上的中线CD=3,则斜边AB的长是 .,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且AD=3,AC=6,则AB= .13D=C=90°,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ABD≌△ABC,你添加的条件是 .第13题图 第14题图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6cm,BD=4cm,那么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 cm.AM=4米,AB=8米,则警示牌的高CD为 米(结果准确到0.1米参考数据:2≈1.41,3≈1.73).第15题图 第16题图在底面直径为2cm,高为3cm的圆柱体侧面上,用一条无弹性的丝带从A至C按如下图的圈数缠绕,则丝带的最短长度为 cm(结果保存π).△AD=6cmABCE=8cm,则△ABC的周长等于 cm.第17题图 第18题图如图,AB=6,点OAB的中点,直线lO,∠1=120°,点Pl上一点,当△APB为直角三角形时,AP= .三、解答题(共66分)19.(6分)Rt△ABC中,∠ACB=90°,CDAB边上的中线,将△ADCAC边所在的直DEABCE.求证:EC∥AB.20.(8分)证明命题“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要依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和求证,写出证明过程,下面是小明同学依据题意画出的图形,并写出了不完整的和求证.已 知 : 如 图 , ∠AOC = ∠BOC , 点 P 在 OC 上 , .求证: .请你补全和求证,并写出证明过程.21.(10分)如图,∠A=∠B=90°,EABAE=BC,∠1=∠2.(1)Rt△ADE与Rt△BEC全等吗?并说明理由;(2)△CDE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2.(10分)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E,点FAC上,BD=DF.求证:(1)CF=EB;(2)AB=AF+2EB.23(10分如图一根长6 的木棒AB斜靠在与地OM垂直的O上与地面的倾斜AB)60°.AA′时,BB′.OB的长;AA′=1BB′的长.24.(10分)如下图,在Rt△ABC中,AB=CB,ED⊥CBD点,且∠CED=60°,∠EAB=30°,AE=2CB的长.25.(12分)PQ1028分,我国边防反偷渡巡101ACPQB处103号艇留意其动向,经测量AC=10海里,AB=6海里,BC=8海里,假设该船只的速度为12.8海里/时,则可疑船只最早何时进入我国领海?答案11.6 12.12 13.AC=AD(答案不唯一)14.2 15.2.9516.3 π2+1 17.12 18.3或3 3或3 75∵△ACE是由△ACDAC边所在的直线折叠而成,∴∠ECA=∠ACD,∴∠ECA=∠CAD,∴EC∥AB.(6分)解:PD⊥OA,PE⊥OB,垂足分别为点D,E(2分) PD=PE(4分)∠PD=PE,证明如下:∵PD⊥OA,PE⊥OB,∴∠PDO=∠PEO=90°.在△PDO和△PEO中,∠AOC=∠BOC,OO,21(1)(1分理由如下:∵∠1=2DE=CE.∵∠A=B=90°AE=BC,∴Rt△ADE≌Rt△BEC(HL).(5分)(2CDE(6分RADRBEAE=BC.BCBEC=90°,∴∠BEC+∠AED=90°,∴∠DEC=90°,∴△CDE是直角三角形.(10分)分在DB,中, ∴Rt△DCF≌Rt△DEB(HL),∴CF=EB.(5分)DD,DD,(2)在Rt△ADC与Rt△ADE中,∵ ∴Rt△ADC≌Rt△ADE(HL),∴AC=AE,(8分)∴AB=A=A,AE+BE=AC+EB=AF+CF+EB=AF+2EB.(10分)23.解:(1)∵OA⊥OB,∠ABO=60°,∴∠BAO=30°

1 1 6 3=3 3.(5分),∴BO=AB=×2 26 3.在Rt△A′OB′中,B′O=A′B′2-A′O2=2 11,∴BB′=B′O-BO=2 11-3 3.(10分)=60°,ED⊥BC,∴∠ECD=30°.而AB=CB,AB⊥BC,∴∠EAC=∠ECA=45°-30°=15°,∴CE=AE=ACBD=ABBC,∴×=2.(6分)在Rt△CDE中,∠ECD=30°,∴ED=1,CD=22-12=3,∴CB=CD+BD=1+3.(10分)25.解:∵AB=6海里,BC=8海里,∴AB2+BC=ACBD=ABBC,∴×=90°.(3分)又∵S

1 · 1

1 10

1 6×8,∴BD=4.8海里.(5分)在Rt△BCDABC

2 2 2 2中,CD2=BC2-BD2=82-4.82,∴CD=6.4海里,(8分)∴可疑船只从被觉察到进入我国领海的时间为6.4÷12.8=0.5(小时),(10分)1058分进入我国领海.(12分)1时间:120分钟 总分值:120分一、选择题(330分)如图,在△ABC中,∠ACB=90°,AC=12,BC=5,AM=AC,BN=BC,则MN的长为( D )A.2 B.2.6 C.3 D.4如图,AB∥CD,BP和CP分别平分∠ABC和∠DCB,AD过点P,且与AB垂直.假设AD=8,则点P到BC的距离是( C )A.8 B.6 C.4 D.2第1题图 第2题图 第4题图设a,b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假设该三角形的周长为6,斜边长为2.5,则ab的值是( D )A.1.5 B.2 C.2.5 D.3如图,∠ABC=90°,AB=6,BC=8,AD=CD=7PAC5P在四边形ABCD边上的个数为( A )A.0个B.2个C.3个D.4个如图,∠ABC=∠ADC=90°,点E是AC的中点,假设BE=3,则DE的长为( A )A.3 B.4 C.5 D.无法求出第5题图 第6题图如图是某商场一楼与二楼之间的手扶电梯示意图.其中AB,CD分别表示一楼、二楼地面的水平线,∠ABC=150°,BC的长是8m,则乘电梯从点B到点C上升的高度h是( B )8A.3 3m B.4m C.4 3m D.8m如图,OP平分∠MON,PA⊥ON于点A,点Q是射线OM上的一个动点,假设PA=3,则PQ的最小值为( C )33A. B.2 C.3 D.233第7题图 第8题图如图,在△ABC中,∠ACB=90°,∠A=30°,ABAB和AC于点D,E,AE=2,则CE的长为( A )235A.1 B. C. D.235以下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C )2A.4,5,6 B.2,3,4 C.1,1, D.1,2,22假设三角形三个内角的比为1∶2∶3,则它的最长边与最短边的比为( B )A.3∶1 B.2∶1 C.3∶2 D.4∶1二、填空题(324分)在Rt△ABC中,∠C=90°,斜边上的中线CD=3,则斜边AB的长是 .,在Rt△ABC中,∠ACB=90°,CD⊥AB于点D,且AD=3,AC=6,则AB= .13D=C=90°,请你再添加一个条件,使△ABD≌△ABC,你添加的条件是 .第13题图 第14题图如图,在△ABC中,∠C=90°,AD平分∠CAB,BC=6cm,BD=4cm,那么点D到直线AB的距离是 cm.AM=4米,AB=8米,则警示牌的高CD为 米(结果准确到0.1米参考数据:2≈1.41,3≈1.73).第15题图 第16题图在底面直径为2cm,高为3cm的圆柱体侧面上,用一条无弹性的丝带从A至C按如下图的圈数缠绕,则丝带的最短长度为 cm(结果保存π).△AD=6cmABCE=8cm,则△ABC的周长等于 cm.第17题图 第18题图如图,AB=6,点OAB的中点,直线lO,∠1=120°,点Pl上一点,当△APB为直角三角形时,AP= .三、解答题(共66分)19.(6分)Rt△ABC中,∠ACB=90°,CDAB边上的中线,将△ADCAC边所在的直DEABCE.求证:EC∥AB.20.(8分)证明命题“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要依据题意,画出图形,并用符号表示和求证,写出证明过程,下面是小明同学依据题意画出的图形,并写出了不完整的和求证.已 知 : 如 图 , ∠AOC = ∠BOC , 点 P 在 OC 上 , .求证: .请你补全和求证,并写出证明过程.21.(10分)如图,∠A=∠B=90°,EABAE=BC,∠1=∠2.(1)Rt△ADE与Rt△BEC全等吗?并说明理由;(2)△CDE是不是直角三角形?并说明理由.22.(10分)如图,在△ABC中,∠C=90°,AD是∠BAC的平分线,DE⊥ABE,点FAC上,BD=DF.求证:(1)CF=EB;(2)AB=AF+2EB.23(10分如图一根长6 的木棒AB斜靠在与地OM垂直的O上与地面的倾斜AB)60°.AA′时,BB′.OB的长;AA′=1BB′的长.24.(10分)如下图,在Rt△ABC中,AB=CB,ED⊥CBD点,且∠CED=60°,∠EAB=30°,AE=2CB的长.25.(12分)PQ1028分,我国边防反偷渡巡101ACPQB处103号艇留意其动向,经测量AC=10海里,AB=6海里,BC=8海里,假设该船只的速度为12.8海里/时,则可疑船只最早何时进入我国领海?答案11.6 12.12 13.AC=AD(答案不唯一)14.2 15.2.9516.3 π2+1 17.12 18.3或3 3或3 75∵△ACE是由△ACDAC边所在的直线折叠而成,∴∠ECA=∠ACD,∴∠ECA=∠CAD,∴EC∥AB.(6分)解:PD⊥OA,PE⊥OB,垂足分别为点D,E(2分) PD=PE(4分)∠PD=PE,证明如下:∵PD⊥OA,PE⊥OB,∴∠PDO=∠PEO=90°.在△PDO和△PEO中,∠AOC=∠BOC,OO,21(1)(1分理由如下:∵∠1=2DE=CE.∵∠A=B=90°AE=BC,∴Rt△ADE≌Rt△BEC(HL).(5分)(2CDE(6分RADRBEAE=BC.BCBEC=90°,∴∠BEC+∠AED=90°,∴∠DEC=90°,∴△CDE是直角三角形.(10分)分在DB,中, ∴Rt△DCF≌Rt△DEB(HL),∴CF=EB.(5分)DD,DD,(2)在Rt△ADC与Rt△ADE中,∵ ∴Rt△ADC≌Rt△ADE(HL),∴AC=AE,(8分)∴AB=A=A,AE+BE=AC+EB=AF+CF+EB=AF+2EB.(10分)23.解:(1)∵OA⊥OB,∠ABO=60°,∴∠BAO=30°

1 1 6 3=3 3.(5分),∴BO=AB=×2 26 3.在Rt△A′OB′中,B′O=A′B′2-A′O2=2 11,∴BB′=B′O-BO=2 11-3 3.(10分)=60°,ED⊥BC,∴∠ECD=30°.而AB=CB,AB⊥BC,∴∠EAC=∠ECA=45°-30°=15°,∴CE=AE=ACBD=ABBC,∴×=2.(6分)在Rt△CDE中,∠ECD=30°,∴ED=1,CD=22-12=3,∴CB=CD+BD=1+3.(10分)25.解:∵AB=6海里,BC=8海里,∴AB2+BC=ACBD=ABBC,∴×=90°.(3分)又∵S

1 · 1

1 10

1 6×8,∴BD=4.8海里.(5分)在Rt△BCDABC

2 2 2 2中,CD2=BC2-BD2=82-4.82,∴CD=6.4海里,(8分)∴可疑船只从被觉察到进入我国领海的时间为6.4÷12.8=0.5(小时),(10分)1058分进入我国领海.(12分)3一、选择题(330分)以下数据不能确定物体位置的是( B )A.5楼6号 B.北偏东30°C.大学路19号 D.东经118°,北纬3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下各点位于第四象限的是( C A.(-2,3) B.(2,3)C.(2,-3) D.(-2,-3)点P(a+1,2a-3)关于x轴的对称点在第一象限,则a的取值范围是( B )3 3 3A.a<-1 B.-1<a<2 C.-2<a<1 D.a>2A.B.点M(1-2m,m-1)在第四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选项是A.B.C.D.假设点A(2,n)在x轴上,则点B(n+2,n-5)在( D A.第一象限BC.D.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下图将△ABC先向下平移5个单位再向左平移2个单位,则平移后C点的坐标是( C )A.(5,-2) B.(2,-1) C.(1,-2) D.(2,-2)7.如下图的象棋盘上假设“帅”位于点(1,-2)上,“象,○)”位于点(3,-2)上则“炮,○)”位于点( B A.(1,-2) B.(-2,1) C.(-2,2) D.(2,-2)将点A(3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A点A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则点A的坐标( A A.(0,-3) B.(4,-3) C.(4,3) D.(0,3)△ABCA(0,6),B(-3,-3),C(1,0),将△ABCAA1的坐标是(4,10),则点B的对应点B1的坐标为( C A.(7,1) B.(1,7) C.(1,1) D.(2,1)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半径均为1个单位长度的半圆O1,O2,O3…组成一条平滑的πPO动身,沿这条曲线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22023P的坐标是( B )A.(2023,0) B.(2023,-1)C.(2023,1) D.(2023,标是( B )二、填空题(324分)其次象限内的点P(x,y)满足|x|=9,y2=4,则点P的坐标是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1,3),将线段OA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线段O′A′,则点A的对应点A′的坐标为 .第12题图 第14题图假设点P在第四象限,且到x轴、y轴的距离分别为3和4,则点P的坐标为 .如图是某学校的局部平面示意图,假设综合楼在(-2,-1),食堂在点(1,2),则教学楼所在点坐标为 .1 点P(a,3)和P(4,b)关于y轴对称,则(a+b)2023的值为 1 xOyABCDA,B的坐标分别为(-3,0),(2,0)Dy轴上半局部,则点C的坐标是 .第16题图 第17题图A,B的坐标分别为(1,2),(4,0),将△AOBx轴向右平移,得到△CDEDB=1,则点C的坐标为 .Q(a+c,b+d)为M,N的“和点”.假设以坐标原点O与任意两点及它们的“和点”为顶点能构成四边形则称这个四边形为“和点四边形”.现有点A(2,5),B(-1,3),假设以O,A,B,C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和点四边形”,则点C的坐标是 .三、解答题(66分)19.(8分)M(x,y)x,yM的位置.(1)xy<0; (2)x+y=

x 0.0; (3)=y20.(8分)△ABC4△ABC顶点横坐标都乘以-1,纵坐标不变,三角形将如何变化?21.(8分)以下图标明白李华同学家四周的一些地方.依据图中所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写出学校、邮局的坐标;1),(1,3),(-1,0),(0,-1)的路线转了一下然后回家,写出他路上经过的地方;(3)连接他在(2)中经过的地点,你能得到什么图形?22.(8分)ABCD4,AD∥y轴,D(1,-1).A,B,C三个顶点的坐标;BCP的坐标.22+3a 23(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a0B0C-3,且 (a-+11)=0.(1)求a,22+3(2)yM,使△COM的面积等于△ABCM的坐标.24.(12分)A(0,1),B(2,0),C(4,3).(1)在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画出△ABC;求△ABC的面积;P在坐标轴上,且△ABP与△ABCP的坐标.25.(12分)如图是一个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从原点开头的回形图,其中回形通道的宽和OA的长都是1.观看图形填写表格:点点ABCD坐标所在象限或坐标轴EF在图上将回形图连续画下去(4个拐点)EF说出回形图中位于第一象限的拐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之间的关系;观看图形,说出(3)中的关系在第三象限中是否存在?答案11.(-9,2) 12.(-1,3) 13.(4,-3) 14.(-4,1) 15.-1 16.(5,4) 17.(4,2)18.(1,8)或(-3,-2)或(3,2)解:(1)xy<0M点在其次或第四象限.(3分)x+y=0x,yM在其次、四象限的角平分线上.(6分)x 0,所以=,≠,所以点M在y(8分)由于=y4A1(1,3),B1(1,1),C1(3,1),连接A1B1,A1C1,B1C1,图略,整个三角形向右平移4个单位;(4分)横坐标都乘以-1,纵坐标不变,所得各顶点的坐标依次是A2(3,3),B2(3,1),C2(1,1),连接A2B2,A2C2,B2C2,图略,所得到的三角形与y轴对称.(8分)21.解:(1)学校(1,3),邮局(0,-1).(3分)(2)商店、公园、汽车站、水果店、学校、消遣城、邮局.(6分)(3)一只小船.(8分)22.解:(1)A(1,3),B(-3,3),C(-3,-1).(6分)(2)P(-3,1).(8分)a b

a b+=0,

a=-,23.解:(1)∵2+3+(4a-b+11)2=0,∴2

∴a的值是-2,b的值是3.(5分)

a-+1=,

b=,(2)CCG⊥x轴,CH⊥yG,H.∵A(-2,0),B(3,0),∴AB=3-(-2)=5.(7

=1AB·CG

1 15

15

·CH15 15

oABC

=2×5×3=20 15

COM=42OM=4,∴OM=2.MyM的坐标是24.解:(1)如下图.(3分)

2.(10分)Cx,yD,E.DOEC3×4=12,△BCD

1的面积为2×2×3

1

1 =1.∴S

-S -S -S的面积为2×2×4=12-3-4-1=4.(8分)

的面积为2×2×1

四边OEC

oAOBPx△

1 ·BP

的坐标为(10,0)的面积为2AO =2或(-6,0);当点P在y轴上时,△ABP 1BO×AP 1 AP=4,解得AP=4,∴点P的坐标为的面积为2× =2×2×(0,5)或(0,-3).(11分)P的坐标为(0,5)或(0,-3)或(10,0)或(-6,0).(12分)25.解:(1)点坐标所在象限或坐标轴A(0,1)y轴正半轴B(1,1)第一象限C(1,-1)第四象限D(-1,-1)第三象限E(-1,2)其次象限F(2,2)第一象限(3分)(2)如下图.(6分)(3)第一象限内的拐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9分)(4)存在.(12分)4章一次函数时间:120分钟 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一次函数y(k2)xk24的图象经过原点,则k的值为〔 〕A.2 B.-2 C.2或-2 D.3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和〔20,那么直线必经过( A) B〔4,) ) -点〔-4y1

)y1x2y2 2

,y2的大小关系是〔 〕y y B. y y C. y y D. y y1 2 1 2 1 2 1 2均匀地向一个如下图的容器中注水,最终把容器注满,在注水过程中水面高度h随时间t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hhhhhhOtOtOtOt甲、乙二人沿一样的路线由ABAB两地20kms(km)与甲动身后的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如下图.依据图中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甲的速度是4km/h B.乙的速度是10km/hC.乙比甲晚动身lh D.甲比乙晚到B地3h函数y=x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x-2x≥0且x≠2 B.x≥0C.x≠2 D.x>2假设两个变量x,y之间的函数关系如下图,则函数值y的取值范围是( A.-3≤y≤3 B.0≤y≤2C.1≤y≤3 D.0≤y≤3第7题图 第10题图一次函数y=ax+1与y=bx-2的图象交于x轴上同一个点,那么a∶b的值为( A.1∶2 B.-1∶2C.3∶2 D.以上都不对假设式子k-1+(k-1)0有意义,则一次函数y=(1-k)x+k-1的图象可能是( )早晨,小刚沿着通往学校唯一的一条路(直路)上学,途中觉察忘带饭盒,停下往家里打,妈妈接到后带上饭盒马上赶往学校,同时小刚返回,两人相遇后,小刚马上赶往学校,妈妈回家15分钟3100米/y(单位:米)与小刚打完后的步行时间t(单位:分)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以下四种说法:①打时,小刚1250米;②打完后,经过23分钟小刚到达学校;③小刚和妈妈相遇后,妈妈回家150米/2550米.其中正确的个数是()个B.2个C.3个D.4个二、填空题(324分)函数y=(k-1)x+k2-1,当k 时,它是一次函数;当k= 时,它是正比例函数.一个函数当x>0时函数值y随着x的增大而减小请写出这个函数表达式 出一个即可).将直线y=2x+1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直线的表达式是 .1 2 1 14.点A(-1,y),B(3,y)是直线y=kx+b(k<0)上的两点,则y-y 0(填“>”或“<”)1 2 1 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0,3)且与直线y=-x平行,那么函数表达式是 .某水库的水位在5小时内持续上涨,初始的水位高度为6米,水位以每小时0.3米的速度匀速上升,则水库的水位高度y米与时间x小时(0≤x≤5)的函数表达式为 .现有A和B两家公司都预备向社会公开聘请人才,两家公司的聘请条件根本一样,只有工资待遇有如下的区分:A公司,年薪三万元,每年加工龄工资200元;B公司,半年薪一万五千元,每半年加工龄工资50元试问假设你参与这次聘请从经济收入的角度考虑你觉得选择 公司更加有利.Rt△ABCCAB=90°,BC=5A,B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当C点落在直线y=2x-6上时线段BC扫过的区域面积为 .三、解答题(66分)19.(10分)y=kx+bM(0,2),N(1,3)两点.k,b的值;y=kx+bxA(a,0)a的值.20.(10分)PAy=x+1PBy=-2x+2的图象.A,B,P三点的坐标;PQOB的面积;21.(10分)某商场促销期间规定,假设购置不超过50元的商品,则按全额收费,假设购置超过50元50xy元.yx之间的函数表达式;某顾客在一次消费中,向售货员交纳了212元,那么在这次消费中,该顾客购置的商品全额为多少元?22.(12分)y=kx+bA(0,2)B(-a,3)By=-3x的图象上.a的值;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并画出它的图象;1 2 1 P(m,y),Q(m-1,y)是这个一次函数图象上的两点,试比较yy1 2 1 23.(12分)如图,直线ll

P,点P横坐标为-1

1 3,且l

y轴交1 2 ,l1的表达式为y=2x+ 1A,l2yBABx轴对称.B的坐标;l2的表达式;Ml2

上一点,求出访△MAB的面积是△PAB的面积的错误!M的坐标.24.(12分)A,B两个品种的果树苗栽植培育.假设打算购进这两种45A7元/By(元)x(棵)之间存在如下图的函数关系.yx的函数表达式;假设在购置打算中,B35A种树苗的数量.请设计购置方案,使总费用最低,并求出最低费用.答案BBAAC ADBCC11.≠1 -112.y=-x+2(答案不唯一) 13.y=2x-214.> 15.y=-x+3 16.y=6+0.3x17.B 12n年的实际收入(元):1年:A30000,B15000+15050=30050;2年:A30200,B15100+15150=30250;n年:A30000+200(n-1),B公司:[15000+100(n-1)]+[15000+100(n-1)+50]=30050+200(n-1)BA50元.18.16 ∴AC=4,∴A′C′=4.∵点C′在直线y=2x-6上,∴2x-6=4,解得x=5,即OA′=5,∴CC′=5-1=4.∴S

=4×4=16.即线段 扫过的面积为16.BCBCC′B′BCb=2, 1,19.解:(1)由题意得 解得 (5分)+b3, b=2.(2)由(1)得y=x+2.∵点A(a,0)在y=x+2的图象上,∴0=a+2,即a=-2.(10分)20.解:(1)AAPx轴的交点,∴x+1=0,∴x=-1,∴A(-1,0).(1分)Q点是直线APy轴的交点,∴y=1,∴Q(0,1)BBPx轴的交点,∴-2x+2=0,∴x=1,∴B(1, 1=1,

x=3,

1 40).(3分)解方程组

4 P3,3.(5分)=-+,

y=,3

=1 4

=S

4 1 52 四边2 四边3分)

OBPQ

oAOQ=3-2×1×1=6.(10时,y=0.9x+5.(5分)(2)y=212212=0.9x+5,∴x=230.(9分)230元.(10分)分)b2,

=,∴ -+=,分)

b2,1 (3)∵-1<0,∴yx的增大而减小.(10分)∵m>m-1,∴y<y.(12分1

1时,y=2x+

3=3,(2分)A(0,3),(2分)ABx轴对称,所B点坐标为(0,-3).(4分)1 1 5

-1 5(2)当x=-1时,y=2x+3=-2+3=2,则P ,2.(5分)设直线l2的表达式为y=kx+b,把B(0,b=-,

11-3),P-1,5分别代入得

5 解得k=-2,

11 3.(8分) 2

-2,

b=,

l2y=-2x- 11

1 1 1 1 1,-△

=×(3+3)×|t|=×3t=或-,2 21 23 1

MAB 2 2 2 2M点的坐标为24或-2,-4.(12分)24.解:(1)yxy=kx+b0≤x≤20时,把(0,0),(20,160)y=kx+b中,0=b, =8,得 解得 16=2b, b=0,20+=16, =6.,代入y=kx+b中,得 解得 ∴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y=6.4x+32.(5分)综上可知,40+=28, =3,8x0〕,y与x的函数表达式为y= (6分)6.4322.,(2)∵B种苗的数量不超过35棵,但不少于A种苗的数量,∴ ∴22.5≤x≤35.(8分)设总费用-,WW=6.4x+32+7(45-x)=-0.6x+347.∵k=-0.6,∴Wxx=35时,W总费用最低,此时,45-x=10,W=-0.6×35+347=326(元).(11分)即购置B种树苗35棵,A种10棵时,总费用最低,最低费用为326元.(12分)5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率分布表,其中64.5~66.5这组的频率是〔 〕A.0.4 B.0.5 C.4 D.5在频数直方图中各个小组的频数比为则对应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 〕A.4:3:2:1;B.1:2:3:4; C.12:6:4:3; 3要直观反映某市一周内每天的最高气温的变化状况,宜承受〔 〕A.条形统计图 B.扇形统计图 C.折线统计图 D.频数直方图4.为了解某市某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状况,40一周阅读课外书籍的时间,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每小组包含最小值,不包含最大值.依据图中信息估量该校学生全校人数的百分数等于〔 〕A.50% B.55% C.60% D.65%人数

〔学生数〕m115402468 时间〔h〕4题302020 151050

7〔cm〕140.5150.5160.5170.5180.55题某校测量了九年(1)班学生的身高〔准确到1cm,按10cm为一段进展分组,得到的频数直方图,则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715C.该班身高最高段的学生人数为20人;D.7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数直方图中,频数之和为数据个数B.频率等于频数与组距的比值C.在频数分布表中,频率之和为1D.频率等于频数与样本容量的比值随机选取70名女生进展身高测量,得到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为169cm,最小值为143cm,对这组数据整理时规定它的组距为5cm,则应分组数为( )A.5组 B.6组 C.7组 D.8组如图是初一某班全体50位同学身高状况的频数直方图则身高在160~165厘米的人数的频率是( )A.0.36 B.0.46 C.0.56 D.0.6某频数直方图中,共有五个小组,频数分别为则直方图中,长方形高的比为( )A.2∶3∶5∶7∶2 B.1∶3∶4∶5∶1C.2∶3∶5∶6∶2D.2∶4∶5∶4∶2阅读对人成长的影响是巨大的,一本好书往往能转变人的一生.如图是某校三个年408统计表.依据图表中的信息,可知该校学生平均每人读课外书的本数是()图书种类图书种类频数频率科普学问840B名人传记8160.34 漫画丛书A漫画丛书A0.25其他1440.06A.2 B.3 C.4 D.5324抛硬币15次,有7次消灭正面,8次消灭反面,则消灭正面的频数是 .数占全班总人数的20%,假设全班45人,则该组的频数为 .一组数据分成了五组,其中第三组的频数是10,频率是0.05,则这组数据共有个数.14.407,6,15的频率为 .的汽车进展耗油1升所行驶路程的试验依据测得本次试验中耗油1升所行驶路程在13.8~14.3千米范围内的汽车数量的频率为 .,测试分数均大于或等于60且小于100,分数段的频率分布状况如表所示(其中每个分数段可包括最小值,不包括最大值),结合表中的信息,可得测试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