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啤酒行业研究报告:步入新征程,产品升级与高端化路径清晰1.销量上升空间收窄,啤酒进入利润导向阶段1.1.本轮啤酒产量下行,由份额导向转为利润导向1.1.1.啤酒行业发展的四大阶段啤酒在19世纪末传入中国,是地道的“舶来品”,1949年后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渐摆脱了对进口原料的依赖,改革开放以后产量迅增。1980年以来,中国啤酒行业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
阶段一:区域扩张阶段(1980-1995年)。改革开放使得国内经济崛起,对啤酒的需求强劲,全国各地相继兴建啤酒厂,导致中小型地方啤酒厂占绝大数,行业格局高度分散。青岛啤酒在1986年产销量达到10万吨,成为当之无愧的老大哥,于1993年香港、上海相继上市。阶段二:并购整合阶段(1996-2005年)。1994年华润集团完成对辽宁雪花啤酒的收购,正式成立华润雪花啤酒,并在短短10年内完成“沿江、沿海”兼并战略,完成在四川、安徽、湖北、江浙沪、大连、天津、广东等主要区域的布局。百威在1995年通过收购中德啤酒打开中国市场,随后并购哈尔滨啤酒,对湖南、湖北、江苏、山东的重要本地品牌进行参股控股,成为中国第一大外资啤酒。嘉士伯在华的整合虽起步晚、但速度快,先后将重庆啤酒、云南华狮啤酒和大理啤酒、新疆啤酒等20多家地方知名啤酒企业收入囊中,占据西部市场的半壁江山。国内大整合的背景下,燕京啤酒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建立了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市场和以广西为中心的华南市场。五大巨头跑马圈地,市场割据格局初步成型。阶段三:拉锯竞争阶段(2006-2016年)。并购整合潮过后,五大巨头开始进入市场份额争夺战,试图抢占竞品的地盘。由于啤酒的品牌区域性明显、产品以中低档为主,中低档产品的价格战成为抢占份额的切入点。啤酒巨头希望通过提高市占率来实现销售半径内的规模化,从而提高利润率。然而事与愿违,各酒企为了抢占份额进入价格竞争白热化,啤酒利润率一路下行。阶段四:结构升级阶段(2017-至今)。巨头们相互制衡,低价策略并未带来份额的明显提升,反而使盈利能力大幅降低,最终达成一种默契:通过产品升级和提价来提高利润率才是正道。由份额导向转为利润导向以后,巨头们升级产品、优化产能、适时提价等,盈利能力得到改善。1.1.2.本轮啤酒产量下行,人口变化是主因众所周知,本轮啤酒的量呈下行趋势是必然,既有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也有消费习惯改变的因素,再加上商业追逐下的替代品竞争,这其实和白酒量的下降有共通之处。啤酒消费主力(15-64岁)呈下行趋势。啤酒的消费主力在15-64岁人口。借鉴发达国家历史经验,美国15-64岁人口在20世纪70-80年代达到顶峰然后下降,日本则是在20世纪90年代,美日的啤酒产量也在该阶段达到高位后下行,两者的相关性比较强。我国15-64岁人口在2012年达到峰值后减少,65岁以上老年人占比不断提升,啤酒产量随之开始下滑,预计未来15-64岁人口会稳中有降,啤酒产量也会是稳中有降的态势。蓝领消费群体减少。蓝领群体占啤酒消费群体的比重较高,因啤酒便宜、解乏、过瘾的特点受到蓝领群体的欢迎。蓝领的典型代表就是建筑工人等体力工作者,近年来建筑行业不景气、制造业转移等因素对蓝领群体数量产生影响。2011年以来,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明显下行,目前增速在小个位数,蓝领的数量也随之下降。此外,2020年以来疫情反复,降低了蓝领的整体收入,对啤酒的消费动力也减弱。消费升级,消费者的饮酒观念转变。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消费者的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饮酒观念由“要喝酒”转变为“少喝酒、喝好酒”。因此,现阶段消费者更加注重饮酒质量,一方面对饮酒量控制,另一方面对好酒的需求增加,对品牌产品更加青睐,产品也由中低档向中高档啤酒转移。替代型低酒精饮品抢占啤酒市场。在需求与产品创新的推动下,果味酒、预调酒等含低酒精类饮品不断涌现,并受到年轻人特别是女性消费者的青睐,其消费场景与啤酒十分类似,部分替代了啤酒的原有市场。啤酒企业推出果味啤酒、无醇啤酒等新品,积极应对新型竞品对市场份额的抢占。根据上述各个方面的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是啤酒销量下滑的最主要、且是长期原因,而消费者饮酒习惯的转变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蓝领群体会随着基建、房地产、制造业的变化而变化,替代品在短期内难以撼动啤酒的地位。啤酒量的下行是必然趋势,挤压式竞争将加速头部企业的成长,目前头部啤酒致力于产品结构升级和加快高端化进程,对盈利能力的改善明显。2.竞争格局稳定,头部集中度提升寡头垄断竞争格局,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经历多年的市场割据,中国啤酒市场进入稳定时期,由华润、青岛、百威、燕京、嘉士伯(重啤)五大寡头垄断,五家的市场份额占整体的70%多,行业集中度较高,其中华润、青岛、百威分别占23%、16%、17%,燕京和嘉士伯占到9%、6%,其余是一些市占率不到3%的地方企业,如珠江、喜力、三得利、蓝带等品牌。近年来头部企业的集中度不断提升,CR5市占率由2013年的65.2%提升至2021年的70.4%,CR3份额提升更快,从2013年的48.7%增加到55.8%。啤酒头部占据各自省份,深耕基地市场。华润啤酒属于后起新秀,但凭借雄厚的资金实力进行并购扩张,迅速成长为销量领先的企业;目前以东北三省、甘肃、青海、四川、江浙皖、湖北等区域为主要基地市场,占领的省份最多。青岛啤酒兴于齐鲁,牢守山东省,还包括河北、陕西、山西华北三省,上海、海南也属于基地市场之一。百威啤酒主打高端化,成功在经济水平较高的东南沿海(广东、福建、江西)建立基地市场。重庆啤酒在嘉士伯资产注入前,以重庆、湖南、四川为基地,资产注入后,市场扩张至新疆(乌苏)、云南(大理、风花雪月)、宁夏(西夏)等省份。燕京啤酒属于北京的地方性企业,此外还在内蒙古、湖南、广东等省建立基地市场。未来啤酒竞争格局趋于稳固,竞争重心在于营销、产品等。啤酒头部占据各自的省份,消费者对省内强势品牌的忠诚度相对较高,且有一定的口感依赖度,且企业对竞争对手的动作敏感度加强,企业很难通过价格战来抢占竞品的份额。因此,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我们预计未来啤酒的竞争格局会继续趋于稳固,行业再次打响价格战的可能性很小,啤酒企业将在产品创新提质、品牌营销、渠道强化等方面进行重点竞争。3.量稳+价升+降本增效,净利改善空间大啤酒行业由份额导向转为利润导向,价的提升对利润的贡献远大于量的增加,资本市场看好啤酒企业收入稳定、利润加速改善的潜力,对业绩得到验证的企业愿意给予高估值。本文我们不仅从量和价两个分析对利润的贡献,也着重分析产品升级、费用管理、产能优化对盈利带来的改善,啤酒行业的业绩提升要依靠前端和后端的共同作用。3.1.量:天气、赛事短期影响,人口产生长期效应3.1.1.高温少雨天气,啤酒需求旺盛天气显著影响啤酒需求。一方面,啤酒爽口、解渴的特性导致啤酒有明显的季节性,啤酒的生产集中于5-8月份,对应6-9月份的销售旺季。另一方面,高温天气会促进啤酒消费需求增加,而低温多雨天气会抑制啤酒需求,根据年内30度以上高温天气天数与啤酒产量分析可看出,两者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从渠道来看,夜店、餐饮渠道以及零售渠道的消费需求都会明显受到低温多雨天气的抑制,高温天气时则反之。重大赛事会短期提高啤酒销量。啤酒和体育赛事可谓是相辅相成,根据数据显示,欧洲杯、美洲杯、奥运会期间,啤酒的销量会随之短期内增加。边看体育赛事边喝啤酒是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习惯,各大啤酒品牌也会借助火热的体育赛事进行营销,以期提高品牌曝光率,带动销量长期增长。3.1.2.消费主力军减少,抑制啤酒销量增长中国人均消费量有待提升,但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过程。我国的人均啤酒消费量为±35升/人,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这与酒精类饮品消费量同传统饮酒文化具有较大相关性,但与其他亚太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啤酒消费量略高于亚太平均水平,但低于澳洲、新西兰、日韩、越南、柬埔寨等国家,属于啤酒低成熟度国家。我国的人均消费量尚有提升的空间,但其提升速度的快慢由消费购买力、消费习惯转变等因素决定,很难在短期内一下子提升很多,会是一个缓慢而长期的过程。未来10年消费主力减少,啤酒销量将稳中有降。近10年来,我国人口呈低速增长,且面临着生育堆积效应消失、生育率可能进一步下滑,人口老龄化加剧,劳动年龄人口大幅下降的难题,虽然放开二胎政策,但出生率依然下滑。相对应地,未来10年啤酒消费主力——15-64岁人口规模将呈下滑态势,也就是说,啤酒销量向上的空间很小,会是稳中有降的趋势。销量呈下行走势,企业进入挤压式竞争格局。短期内,啤酒销量受天气和赛事的影响,长期来看,随着消费主力军(15-64岁人口)减少,加上人均消费量不会快速增加,啤酒销量难以实现大幅增长,考虑到城镇化率提升、消费升级等因素,结合发达国家的啤酒市场发展经验,预计我国啤酒销量短期内会阶段下行,中长期内将保持基本稳定。啤酒企业都认识到长期内销量将下滑,市场进入挤压式竞争,因此,啤酒巨头们依靠蚕食市场份额和顺应消费升级、进行高端化布局来保证业绩实现增长。3.2.价:提价有望常态化,产品升级势在必行从价的角度来看,啤酒行业的出厂吨价和零售价格均持续上行,其驱动力主要由供需两个方面决定。需求端,主要系消费升级推动市场需求向高端产品转移;供给端,行业竞争由市场占有导向转变为利润导向,原材料价格上涨时,多数厂商会采取提价措施,此外厂商通过产品和营销创新来积极引导消费者对啤酒的需求升级。3.2.1.啤酒行业价格上行,但零售价跑输CPI企业提价动力不足,啤酒零售价跑输CPI。从企业来看,根据中国酒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我们发现,2013-2021年啤酒企业的销售单价稳中有升,整体增长30%,略高于2013-2021年CPI涨幅(25%);从终端消费者来看,36个大中城市的630ml瓶装零售价在2013-2021年增长21%,罐装零售价涨幅为个位数,跑输CPI。我们认为造成这种现象背后的逻辑是,2016年以前啤酒企业以低价竞争抢占市场份额为主,加上当时啤酒消费升级不明显,短期内难以优化产品结构,因此,在成本压力上涨时,企业通过提价转嫁成本压力的动力不足,即使提价后,企业也会通过补贴渠道或加大市场投入费用,以保证渠道利润和消费者粘性,最终造成终端零售价涨幅远低于出厂价涨幅,且跑输CPI。头部企业吨酒价持续上行,CAGR10在10%左右。2010年以来,华润啤酒、青岛啤酒、重庆啤酒、燕京啤酒等头部企业的吨酒价持续上行,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其中增长最快的是重庆啤酒,10年间吨酒价涨幅高达89%、CAGR10为6.6%,除了提价效应,还有嘉士伯高端品牌引入、本土品牌由低档向中档升级的贡献;其次是燕京啤酒,期间涨幅50%、CAGR10为4.1%,主要来自提价效应;华润啤酒通过提价和成功运作中高端产品,吨酒价也实现44%的涨幅,CAGR10为3.7%;青岛啤酒自2010年以来的涨幅不明显,作为本土中高端品牌,吨酒价本就处于领先地位,且提价幅度不明显。3.2.2.提价动力主要来自成本压力3.2.2.1.包材和大麦价格上涨,是啤酒提价的主动力包材占比最高,大麦和包材最易影响成本。从成本端来看,啤酒的直接材料占整体成本的比重在32%左右。以青岛啤酒为例,包材成本占整体成本的30%,原材料占14%,销售成本和制造成本分别占20%、16%;拆分原材料成本来看,大麦占原料成本的60%,其次是啤酒花(18%)。销售成本和制造成本一般波动不大,容易波动的是包材(瓦楞纸、玻璃瓶、铝罐等)和原材料价格,原材料中大麦的占比是最高的,历史上,包材和大麦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对成本产生影响。国内啤酒对大麦进口依存度90%+,2006年6月起进口大麦价格猛涨,到2008年9月飙升至472.7元,期间涨幅高达165%,直接拉升啤酒企业的生产成本;2011年大麦价格再次大涨,加上运费、人力等成本压力较大,利润本就较薄的啤酒企业纷纷提价,以转嫁成本上涨;2016-2017年由于环保检查,生产包材的中小企业倒闭较多,供给不足,瓦楞纸、玻璃、铝锭的价格大幅上行,啤酒企业面临较大的成本压力,出现行业性提价;2018年全球大麦减产,大麦进口价上升20%,啤酒商再次普遍提价。受疫情和俄乌冲突的影响,2020年以来,国家大宗商品价格居高不下,抬升了啤酒企业的直接成本和运输成本等,加上疫情对动销产生拖累,在利润的追求下,行业对提价达成一致默契。3.2.2.2.啤酒提价将从成本被动向主动常态化演变提价过程:淡季提价,先核心区域、核心产品,返利+费补过渡。啤酒企业在提价的过程中,往往选择在淡季,一方面试探消费者对提价的承受能力,另一方面淡季销量小,若因提价损失销量,可在旺季通过促销折扣等补回销量。公司会在强势区域率先提价,一般主要针对核心产品,因为这些区域有更高的话语权,而弱势区域的品牌忠诚度不高,涨价易流失客户,拖累市场扩张。提价初期,公司通常会以返利、折扣、促销、费用补贴等形式将利润返还给渠道和终端,随着之后厂商、渠道、消费者的博弈,在渠道和消费者接受价格后,提价才算完成。2017年及以前提价以成本被动为主。2017年及以前,行业竞争白热化,且以中低档产品为主,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较高,因此在成本上涨时,企业提价也较为谨慎,担心提价后会损失市场份额,因此这期间并未进行多次提价。从历史提价来看,仅有2007年和2011年进行过提价,即2007年末至2008年初历经2次集中提价,2011年也是迫于成本压力,但当时行业竞争激烈,提价对企业业绩提振不大,采取对部分产品和部分区域提价。17年末-18年初,提价的触发因素是包材、进口大麦等成本上涨,费用端承压,此时企业提价多采取观望状态,然后在核心区域、对核心产品进行提价。2017年以后,竞争格局基本稳定,消费升级趋势下,公司的低价策略带来的业绩贡献边际递减,多年价格战的盈利持续走低,使得利润导向成为主流。在这种背景下,2020年成本压力上涨时,啤酒龙头率先提价,其他公司跟随,2021年大麦及包材价格持续上涨,啤酒行业则在继续提价,提价幅度覆盖成本涨幅,2022年成本压力依然没有缓解,提价动力释放在即。未来提价将成主动常态化。历史上,除非成本大幅上升,啤酒直接提价动作少,提价间隔时间也比较长,且以中低端的产品为主。现阶段啤酒所处的环境和企业要求不同于从前,提价动作较以前频繁,从历史提价的演进和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预计未来行业提价有以下特征:1)从成本被动型转向求利主动常态化;2)区域上大本营市场先提,其他市场跟随;3)提价产品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扩散。3.2.3.产品升级+高端化,盈利改善节奏加快3.2.3.1.消费升级势不可挡,啤酒产品升级加快居民收入持续提升,为啤酒价格带上移奠定基础。2011-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呈持续增长状态,共计增长1.2倍,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增长迅速。2011年至202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从51.3%提升至62.5%,对应增加1.9亿人口,而202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的2.5倍,城镇释放更大的消费潜力。反观啤酒的消费价格在10年间增幅有限,城市化和收入的提升为啤酒消费价格带上移提供较大的空间。中产阶级崛起,中高端啤酒的潜在人群扩大化。我国的中产阶级是社会阶级结构的“中流砥柱”,该群体的人数众多,且有较强的消费水平,是啤酒消费的主力军。根据麦肯锡的研究,我国的中产群体的消费占比从2012年的14%提升到2022年的54%,成为第一大消费群体,财富占比也从2012年的20%增加到56%。中产阶级崛起,消费习惯从满足于“量”的基础性消费向追求“质”的品质消费升级,也就是重品质轻价格,对中高端啤酒的需求随之扩大。主流消费群体代际更迭,新一代引领啤酒消费潮流。苏宁易购《2019年酒水报告》显示,25-46岁人群贡献了超过80%的啤酒消费,其中,31-36岁人群贡献了30%多的啤酒消费。80后、90后在派对聚会、自饮中优选选择更易制造氛围的啤酒,他们追求消费品质,对啤酒的需求提高,看重产品力和品牌力,更易接受高价位啤酒,引领啤酒消费升级,啤酒市场将迎来品质至上和价值回归时代。3.2.3.2.企业主动引导消费升级,改善盈利能力啤酒作为舶来品,啤酒企业对终端消费起着引导作用。上一轮周期,企业为了争夺份额,采取降低酒精度来降低成本,“价格战”愈演愈烈,2013年以后盈利水平持续下行,国内消费者渐渐适应低度啤酒;到2017-2018年竞争格局基本稳定,企业很难通过低价策略再抢占份额,再加上销量趋于饱和且呈下降趋势、消费升级势不可挡,头部企业意识到产品升级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因此开始纷纷在强势区域进行高端化升级,战略和资源均向中高端升级产品倾斜,盈利能力也得到快速提升。企业升级路径:自主推出高端产品、引进国外成熟品牌。2013年以后头部加快推出高端产品,自上而下驱动升级,主要包括两种升级路径,一是自主推出高端产品,二是靠引进国外成熟品牌。这两种路径一方面改善了国内啤酒企业吨酒价偏低、盈利空间较薄的痛点。目前,重庆啤酒的高端产品收入占整体的36%,销量占比为24%,华润啤酒、青岛啤酒、百威亚太的中高端产品销量占比在50%左右,燕京啤酒的中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至60%。自主推出高端品方面,华润啤酒在2017年启动“3+3+3”高端化战略,即前3年去包袱、强基础、蓄能量,中3年战高端、增效益、提质量,后3年赢高端、双对标、做一流,并于2018年3月18日推出勇闯天涯superX,是雪花啤酒品牌重塑以来的首支核心单品,后续推出匠心营造、马尔斯绿和黑狮白啤,逐步形成“4+4”高端品,且加大对高端品的渠道和营销投入。青岛啤酒聚焦青啤主品牌和崂山副品牌,奥古特为自主高端化开辟蹊径,高端占比在团队考核的分量提高,2020年推出琥珀拉格、百年之旅两款超高端新品,2021年则推出一世传奇超高端新品。重庆啤酒于2013年加入嘉士伯后不断整合产能,在2018年加快产品结构升级,控制低端山城的销量,加大对零售价8元以上重啤品牌的投入,并不断升级至10元+;收购乌苏品牌后,迅速走出疆内,增长势头较好成为高端核心产品之一。燕京啤酒于2019年提出五年增长与转型战略,意在加快品牌转型,并陆续推出燕京U8、燕京7日鲜、燕京八景、燕京V10等中高端产品,其中燕京U8凭借“小度酒大滋味,好喝不上头”的差异性打法,迅速成为大单品。引进国外品牌方面,华润啤酒在2019年收购喜力中国,喜力具有百年品牌沉淀的高端基因,且高端啤酒的渠道和营销经验丰富,助力华润突破价格天花板,华润成功塑造高端国产品牌,形成“雪花+喜力”价格带全面覆盖的产品矩阵。嘉士伯收购重庆啤酒后,旗下的嘉士伯、乐堡、凯旋1664、格林堡、布鲁克林等国际高端品牌导入重啤的销售体系,依靠“国际高端品牌+本地强势品牌”,产品结构升级迅速。百威采取原装进口或交由国内控股厂商代工的模式,将旗下的海外成熟品牌打入国内市场,并在高端和超高端市场处于领先地位。中端承接低端升级盘,高端扩容空间较大。随着啤酒企业高端化战略不断落实,行业的产品结构升级加速。2015年低端啤酒(零售价5元以下)的销量占比接近80%,消费升级趋势下,2020年占比下降到68%;低端啤酒的销量被中端啤酒承接,中端啤酒(零售价5-10元)销量占比上升6个百分点至2020年的21%;受益于消费升级,2020年高端啤酒(零售价10元以上)销量占比增长至11%。根据欧睿的预测,2018年至2023年,高端和超高端的销量规模将保持4.9%的年均复合增速,到2023年销量有望达到102亿升,具有较大的扩容空间。从收入端来看,我国低端啤酒的占比下降至±32%,中端和高端啤酒的占比分别上升至38%、30%;从毛利端来看,高端啤酒贡献近45%的毛利,中端啤酒贡献36%左右,而低端啤酒仅占19%。3.2.3.3.中高端升级趋势不改,强势区域升级有望加快未来中高端升级将依然是主旋律。追求品质消费的中产阶级崛起,加上居民可支配收入日益增长,对中高端啤酒的需求明显增加。啤酒市场走出以量取胜、跑马圈地的阶段,利润导向下,高端化是盈利能力改善的核心驱动力。因此不管是从消费者还是企业层面,未来持续的中高端升级将依然是啤酒行业的主旋律。啤酒竞争格局较为稳固,有利于高端化升级。随着各啤酒企业通过并购跑马圈地告一段落,行业整体竞争压力趋缓。目前啤酒行业的寡头在部分省份形成各自的垄断区域,目前仅极少数省份及直辖市(湖南、广东、浙江、上海等)尚未形成绝对垄断,但整体区域格局已然较为固化,相互掣肘厉害,外地品牌进驻新市场的空间有限,也难以抢占竞品的强势区域的市场份额。强势区域是啤酒企业的核心利润池,不仅支撑其绝大部分销量,同时也是产品结构升级的支点区域,因为强势区域的消费者的口感和品牌忠诚度较高,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以前降低。在这种背景下,啤酒企业在各自的强势区域进行高端化升级更容易成功。强势区域的高端化步伐加快,盈利能力水平更高。头部企业在强势区域的提价和产品结构升级更为顺畅,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区域。青岛啤酒的大本营市场(山东、华北)毛利率高于其他区域,净利水平明显高于华东、华南、东南地区,2015-2020年,华北、山东的净利率分别保持在12%、10%的水平。华润啤酒在南区的EBITmargin高于其他区,随着高端化战略顺利实现,东区和中区的EBITmargin呈快速上升趋势。在嘉士伯资产注入前,重庆啤酒以重庆、湖南、四川为市场根据地,但重庆的毛利率明显高于湖南和四川。头部企业在强势区域的毛利率不仅高于其他区域,且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只要系在强势区域的高端化步伐相对较快。3.3.关厂:优化产能布局,经营效率提升产能过剩拖累业绩,2015年国内啤酒进入关厂密集期。保质期较短、低毛率等使啤酒厂销售半径限制很大,网络布局不合理会抬升运输费用和摊薄成本,拉低净利率。啤酒行业经历了并购整合、大规模投资建厂,但自2013年啤酒销量连续下滑,产能过剩、规模不经济等问题接踵而来,盈利水平也持续下行甚至亏损。销量触顶下行,低档酒工厂需求疲软利润有限,设备老化维护费用不断攀升,继续经营低效率工厂会继续拖累企业业绩,因此国内啤酒企业陆续关停规模小、效率低的工厂,于2015年进入关厂密集期,关厂提效、产能优化成盈利重点之一。外资关厂效率更高,关厂效果显著。相比于国产品牌,外资品牌关厂更坚决。嘉士伯控股重啤后,在业内率先关厂提效,减少人员冗余,截至2021年已关厂11家,华润于2016年跟进,青啤则2018年才正式关厂。国产品牌关厂步伐慢的原因主要系,多为国有企业,而国企在建厂时获得税收、土地等政策和资源优惠,实际关厂难度比建厂还大,处理关厂的遗留问题更需要漫长周期。从关厂效果来看,外资关厂早,产能利用率与净利率均得到快速提升。优化产能,调整供应链,提高经营效率。考虑到最优销售半径的问题,啤酒企业在关厂的同时,也在新建效率更高的智能化工厂或技改老厂,优化供应网络的产能布局,提高投资回报率。调整供应链方面,加强数字化管理,强化仓库管理效率,优化运输安排效率与成本,精简部门,提升员工综合能力,全面推动生产运营效率提升。关厂的传导效应:最核心的是牺牲短期利益换取长远发展。啤酒企业选择生产低效、规模不经济的老厂进行关闭,短期内会进入阵痛期,带来高昂的减员安置费用,抬升管理费用率,相应地,关厂也会带来固定资产减值、资产减值损失、以及计提长期股权投资,造成资产减值损失,导致净利率下行。但从长期来看,关厂后,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大幅提升,折旧摊销率、单位人工费用成本,以及人员精简后的管理费用都将下降,各项经营指标将得到优化,净利水平逐渐呈上行趋势。4.投资分析啤酒公司收入增速触底回升,净利润增长显著。啤酒行业竞争格局稳定,虽然销量上升的空间很小,但在消费升级的趋势下,啤酒公司积极创新和升级产品,啤酒产品结构升级和高端化的路径清晰,加上关厂和优化产能带来的经营效益提升,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公司规章修订合同
- 2024年度安全保卫服务合同
- 《上下料机器人工作站系统应用(ABB)》试卷7
- 北京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 大数的认识 测试卷含答案(培优b卷)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测试卷附参考答案【a卷】
- 交通安全数据挖掘
- 2024双方关于新建体育场馆的合作合同
- 菌胶团对有毒物质的降解机制
- 硫酸盐水处理新技术
- 电气化铁路质量控制
- 《机械设计基础A》机械电子 教学大纲
- 水工岩石分级及围岩分类
- 基因扩增实验室常用仪器使用课件
- 斜井敷设电缆措施
- 施工机械设备租赁实施方案
- 牙膏产品知识课件
- 液化气站人员劳动合同范本
- 第一章 教育政策学概述
- 常见土源性寄生虫演示文稿
- 全员育人导师制学生谈话记录
- 了解学前儿童科学领域核心经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