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北师大版_第1页
登高-北师大版_第2页
登高-北师大版_第3页
登高-北师大版_第4页
登高-北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第一页第二页,共17页。杜甫小传

杜甫(712—770),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第二页第三页,共17页。背景材料这首诗是杜甫大历二年(767)秋在夔州所作。夔州位于长江之滨、矍塘峡口,以水急、风大、多猿著称。诗中抒发的不只是诗人个人的不幸。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们又乘隙而起,相互争夺地盘,造成社会动乱,民不聊生。在这种形势下,诗人只得继续“飘泊西南天地间”。他的郁闷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里有时代的苦难,也有家道的艰辛,个人多病和壮志未酬,再加上好友李白、高适、严武的相继辞世。为了排遣浓云一样时时压在心头的郁闷,他抱病登台,但悲凉萧瑟的江峡秋景反倒使他增添了新的悲哀。第三页第四页,共17页。诵读提示★节拍要清晰,体现诗的韵律。语气要缓慢,沉重,读出“悲”的基调。首联节奏感要强,注意表现整个画面的气氛。颔联要读得气势开阔,有包容宇宙之意。“无边落木”“不尽长江”二语要一气读出,“木”“江”二字可重读、适当延长、有余韵;“萧萧”“滚滚”要拉长声音,再现木叶和江水的形象,表现诗人不尽的愁绪哀思。颈联是全诗的高潮,要提高声调,读得悲愤。重读“悲”“常”,描绘长年飘泊之苦;重读“病”“独”,刻画老病孤愁,以加重悲苦情绪。基调沉重,宜缓缓读出。尾联含无限凄凉于言外,应读得更加缓慢、沉重,让听者仔细体味诗人此刻百感交集的心态。第四页第五页,共17页。风急高啸哀清白飞回意境凄凉孤独无依漂泊痛苦品味语言天猿渚沙鸟第五页第六页,共17页。落木长江无边不尽萧萧滚滚生命之短暂时间之永恒意境:苍凉、雄浑、沉郁而悲壮沉郁高昂豁达、坦荡、开阔的胸襟品味语言下来第六页第七页,共17页。诗三、四两联是抒情,有哪些字眼充分表现了作者的情感?品味语言万:表明了离国别家,漂泊路途之远常:表明了离家万里,流浪他乡的时间之久作客:客居他乡多:感叹年老多病,精神疲惫不堪独:感叹独自登台,形单影只,万分凄凉恨:感叹过分的愁苦和愤恨,以致两鬓过早地斑白了停:感叹因穷困潦倒没酒可喝,只好停下酒杯,郁积在胸中的愁闷得不到渲泄的情状苦:是极度;极度(痛恨两鬓染霜)第七页第八页,共17页。研讨思想内容一、首联写登高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哪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秋江景物的什么特点?迅疾的秋风、高远的天空、哀鸣的猿啼、孤零冷落的小岛、水落而出的白沙、低飞盘旋的水鸟。

这些都是具有夔州三峡秋季特征的典型景物,捕捉入诗,不但形象鲜明,使人读了如临其境,而且所展示的境界,既雄浑高远,又肃杀凄凉。第八页第九页,共17页。二、颌联写了萧萧而下的“无边落木(落叶)”、滚滚东流的“不尽长江”两种景物。这样的景物,对于当时55岁(逝世前3年)、飘零流落同时又是一个现实主义诗人,一个有阔大的胸襟的知识分子的杜甫来说,会产生怎样的感慨?既感到人生短暂而渺小,历史悠远而不可逆转,因壮志未酬而产生惆怅;也会感到豁达、坦荡、胸襟开阔。

第九页第十页,共17页。三、如果说前两联是写景,后两联是什么?抒情。直接倾诉内心的重重愁苦。四、从“万里”、“作客”、“百年(老年)、“多病”、“独”这些字眼中,你能领悟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身逢战乱、时值悲秋、离乡万里、漂泊他乡、人到老年、体弱多病、孤独无依,再加上国家多难,诗人身受八重愁苦。倍感老病孤独,身世凄凉,十分眷念家乡和亲人,也为国家多难忧心忡忡。第十页第十一页,共17页。五、尾联中“艰难”、“潦倒”二词形容的是国家还是个人?“苦恨”二字如何理解?这一联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境界?既是国家,也是个人。客观上,“国破”与“家亡”是因果关系;主观上,诗人一直忧国忧民,为国家破亡忧心如焚。从联句的对仗关系看,“苦恨”与“新停”相对,应是副词加动词,“苦”是副词“很”,“恨”是动词“遗憾”,诗人很遗憾过早的白了双鬓,不能多为国家出力。古代知识分子大多以“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自勉,而杜甫无论穷达,都心忧天下,其思想境界之高,不愧被称为“诗圣”。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17页。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凄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齿暮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十四字之间含八意,而对偶又极精确。宋代罗大经曾说颈联的十四个字中含有八层意思: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17页。方法总结意象分析法:能尽可能了解诗人生活的时代特征和其自身境况;

展开想象与诗人形成共鸣,甚至让自己化身为诗人,体味诗人所思所想所感。

抓住诗中的形象,紧扣表现形象特征的词语,体味情感;知人论世法:移情入境法: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17页。鉴赏杜甫《蜀相》的思想内容。《蜀相》描写了武侯祠的位置和景色。诗人感物思英雄,情溢言表,以深沉之笔歌颂了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叹惋他的壮志未酬,寄托了诗人自己对时局的忧虑和不能实现自己的抱负的思想感情。自主学习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17页。有人说:《蜀相》意在写人(蜀相),而颔联两句却写了武侯祠之景,走题了,是一处败笔。你是怎么理解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不同意。《蜀相》旨在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叹惋他的壮志未酬,从而借古来抒发自己的怀抱。而颔联两句:阶前碧草一到春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