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种用于灭火的连续抛置的作方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消防备技术领域,具涉及一种用于消灭火瓶的连续抛射置。该装置利用轮外轮廓的突变拉簧回弹时的弹,配合凸轮旋转自装填灭火瓶,可实消防灭火瓶的连抛射,从而实现速灭火,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可于消防机器人中背技::小型消防灭火瓶为一种新型消防火工具,具有易带、灭火快、灭火率高等优点,但是使用过程中,依需要占用消防人的人力资源,并且要消防人员到场进抛射灭火,增加消防作业的难度同时对消防员的人安全具有一定的威;随着消防机器的发展,市场上有诸多自动喷水消机器人,但是目前对灭火瓶抛射进灭火的机械装置本没有,存在很大发展前景;现有的械抛射装置大多要人工装填,并适合于实际生活中消防灭火领域。本明提出的一种用消防灭火瓶的连抛射装置,基于杠原理,利用凸轮外廓的突变和拉簧弹时的弹力,配合凸轮旋自动装填灭火瓶,从而实现灭瓶的连续抛射。技实要素::本发明针对现有防灭火瓶抛射中在的技术问题,供一种用于消防灭瓶的连续抛射装置该装置包括转轴1、抛射2、滚轮支座3、滚轮4、拉簧5、第一凸轮6抛射支撑架7、电机连接轴8、第电机9、电机座10、底板11、储瓶仓支架12、第二电机13、第二轮14及储瓶仓15。所述抛射架2为矩框架结构,所述射架2的中部两侧面各设有一个装孔且同轴布置,所抛射架2通过所述安装孔所述转轴1间隙配合,述抛射架2的前端下部连有滚轮支座3,所述滚轮支3内部设有连接轴,所述轮4安装在所述滚支座3的连接轴上,所述滚轮4与所述连接轴间隙配合所述抛射架2的后设有矩形的储瓶。所述抛射支撑架为h型框架结构,所述抛支撑架7的下端设有三斜撑,所述三角斜撑与述底板11固连,所述抛射支架7中上部两侧设有同的通孔,所述抛射支架7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轴1固连。所述拉簧5有两根两根所述拉簧5左右对称布置所述抛射支撑架7的两根立柱之间;所述簧5一端通过拉簧挂钩与述抛射架2前端下端部安装孔固连,所述拉簧另一端通过拉挂钩与所述底板11的后端安装孔连。所述第一凸轮6为形凸轮,所述第凸轮6外形呈逗号状;所述第一机9与所述电机座10通过钉固连,所述电座10与所述底板11固连,所述机连接轴8的一端与述第一电机9的输出轴固连,述电机连接轴8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凸轮中心孔过盈配连接;所述第一轮6与所述滚轮4对齐布置在两根所述拉5之间;所述第一凸轮6与所述轮4安装在同一面内。所述储瓶仓支撑12为四立柱方凳结构,所述瓶仓支撑架12的四立固连于所述底板11右后侧,所述储仓支撑架12上部设有平板,所述板中部设有通孔;所述二电机13固连在所述平板下,所述第二电机13的电机轴从所述平板中部通孔伸出,所述二电机13的电机轴与所述第二轮14固连;所述第二凸14为异形凸轮,所述第二凸14的外形呈水滴状;述储瓶仓15安装在述平板上;所述瓶仓15为无盖中空长方体结构,述储瓶仓15用于存放个所述灭火瓶16;所述储仓15右下端及后下端分别有槽口,所述储瓶仓15左下方设有方口,述第二凸轮14能够将述灭火瓶16推出至所述抛射2的矩形储瓶槽中。本发明包括灭火的弹射机构和装机构;弹射机构括转轴、抛射架、轮支座、滚轮、拉、第一凸轮、抛支撑架、电机连轴、第一电机、电座、底板;装填构包括储瓶仓支架、储瓶仓、第电机及第二凸轮。发明中的弹射机构装填机构相互配,完成消防灭火的弹射和装填,通第一电机和第二电的相互配合,间驱动,可实现消灭火瓶的连续抛射能,本发明装置过底板安装在消机器人的车体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一种于消防灭火瓶的续抛射装置的总体构示意图;图2(a)为本发抛射装置的抛射程之初始阶段示图;图2(b)为本发抛射装置的抛射程之送料阶段示图;图2(c)为本发抛射装置的抛射程之灭火瓶抛出意图。图中:1:转轴;2:射架;3:滚轮支座;4:滚轮;5拉簧;6:第一轮;7:抛射支撑;8:电机连接轴;9:第电机;10:电机座;11:底板;12:储瓶仓支架;13:第二电机;14:二凸轮;15:储瓶仓;16:火瓶。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提供一种于消防灭火瓶的续抛射装置,该置基于杠杆原理,用凸轮外轮廓的周性突变和拉簧回时的弹力,配合轮旋转自动装填灭瓶,从而实现灭瓶的连续抛射。本发明工作原理体如下:本发明械抛射装置工作初始状态如图2(a)所示,首先第一电9驱动第一凸轮6旋转,压滚轮4沿着第一凸轮6外轮廓转动,进而使抛架2转动,同时拉伸拉簧5;当射架2转动至接水平位置时,第一电机暂停,此时第电机13驱动第二凸轮14开始旋转将储瓶仓15里的灭火16推出至抛射架2的矩形瓶槽中,如图2(b)所示然后第二电机13停止作,第一电机9继续驱动第一轮6带动抛射架2转动,拉簧5进一步被拉伸当滚轮4转至第一凸轮6轮廓的突变位置,二者瞬间脱离接触,此时拉5迅速回弹,依靠弹力和杆原理将灭火瓶16快抛射出去,完成一次抛过程,如图2(c)所示。重上述过程,通过第电机和第二电机的相互配合间歇驱动,利用一凸轮6外轮廓的周期性突变和簧5回弹时的弹力,以第二凸轮14旋转配合自动装灭火瓶16,从而实现灭火16的连续抛射技特:1.一种用于消灭火瓶的连续抛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转轴(1)、抛射架(2)、滚轮支座(、滚轮(4)、拉簧(5)、第凸轮(6)、抛射支撑架(7)、电机连接轴(8)、第电机(9)、电机座(10)、底(11)、储瓶仓支撑架(12)、第二电机(13)、二凸轮(14)及储瓶仓(15)所述抛射架(2)为矩形框结构,所述抛射架(2)的中两侧面各设有一安装孔且同轴布置所述抛射架(2)通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转轴(1)间隙配合,所述抛射(2)的前端下部连接有轮支座(3),所述滚轮座(3)内部设有连接轴,所滚轮(4)安装在所述滚支座(3)的连接轴上,述滚轮(4)与所述连接轴间配合,所述抛射架(的后端设有矩形的储瓶槽所述抛射支撑架(7)为h型框结构,所述抛射撑架(7)的下端设有三角斜,所述三角斜撑所述底板(11)固连,所述抛射支架(7)中上部两侧设有同的通孔,所述抛支撑架(7)通过所述通孔与所述轴(1)固连;所述拉簧(5)两根,两根所述簧(5)左右对称布置在所述抛射支架(7)的两根立柱之间所述拉簧(5)一端通过拉簧挂与所述抛射架(2)前端端部的安装孔固连,述拉簧(5)另一端通过拉簧挂与所述底板(11)的后端装孔固连;所述第一轮(6)为异形凸轮,所述第一轮(6)外形呈逗号状;述第一电机(9)与所述机座(10)通过螺钉固连,述电机座(10)与所述底(11)固连,所述电机连轴(8)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连所述电机连接轴(8)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凸轮(6)中心孔过配合连接;所述第凸轮(6)与所述滚轮(4)对齐置在两根所述拉(5)之间;所述储瓶仓支撑架(12)四立柱方凳结构,所储瓶仓支撑架(12)的四立固连于所述底板(11)的后侧,所述储瓶仓支撑架12)上部设有平板,所述平中部设有通孔;所第二电机(13)固连在所平板下端,所述二电机(13)的电机轴从所述平板部的通孔伸出,所述第二机(13)的电机轴与所述第凸轮(14)固连;所述第凸轮(14)为异形凸,所述第二凸轮(14)的外呈水滴状;所述瓶仓(15)安装在所述平板上;所储瓶仓(15)为无盖中空长体结构,所述储仓(15)用于存放多个灭火瓶(16);述储瓶仓(15)右下端及后下端别设有槽口,所储瓶仓(15)左端下设有方口,所述二凸轮(14)能够将所述灭火瓶(16)推至所述抛射架(2)的矩储瓶槽中。技总本发明公开一种于消防灭火瓶的续抛射装置,属消防装备技术领域本发明连续抛射装包括灭火瓶的弹机构和装填机构弹射机构包括转轴抛射架、滚轮支座滚轮、拉簧、第凸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合同书模板3篇
- 教育领域中的农业科技应用与实践
- 二零二五年度车库门行业信息化建设与支持合同4篇
-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需求与培养方案
- 二零二五年度尊享不过户二手房买卖合同3篇
- 2025年度个人所得税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协议执行细则3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购房合同范本及税费代缴服务协议3篇
- AI驱动的智能医疗设备进展报告
- 科技驱动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变革
- 珠海广东珠海市斗门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口腔医学中的人工智能应用培训课件
- 工程质保金返还审批单
- 【可行性报告】2023年电动自行车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五月天歌词全集
- 商品退换货申请表模板
- 实习单位鉴定表(模板)
- 六西格玛(6Sigma)详解及实际案例分析
- 机械制造技术-成都工业学院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调研方案
- 2023年常州市新课结束考试九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 正常分娩 分娩机制 助产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