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部分地区高三上学期期初语文检测试卷汇编非文学类文本阅读(含解析)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山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提出的,二者根本的区别就是各自所遵循的逻辑不同。西方是资本逻辑,以资本为中心;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逻辑,坚持人民至上。资本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轴心,也是各种矛盾危机的原因;与之相反,把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最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的人学内涵。
何谓“人的逻辑"简单说,就是人的发展规律,包括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发展的推进方式、发展的实现条件等。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按照人的逻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很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人发展的逻辑主线。依据这个逻辑,现代化建设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使经济发展更适合人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正因如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把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主要矛盾,而现代化的推进就是要不断解决这一矛盾。当然,讲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注意需要的合理性。这里涉及内在、外在两个尺度,分别看的是需要的提出和满足是否符合人的正常生存发展,并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是否从实际出发,以现有条件为前提。两大尺度的确立,事实上提出了需要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问题,以及二者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规律,又突出人民至上,从而形成了一条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人的发展逻辑是渐进的,现代化的全面建设也需要稳健推进,那就又涉及到如何看待人是目的还是手段的问题。应当肯定,人在现实的生产、生活和各种关系中,始终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和目的,“人是目的”的价值指向和基本原则不能动摇。但是,坚持“人是目的",不能忘了“人是手段”。如果人人都把自己当作目的而不当作手段,那么现代化的发展一定会落空。强调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是等来的,而是团结奋斗出来的,而这又在客观上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编自丰子义《从人的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现代化与文艺息息相关,中国式现代化尤其如此。文艺是宏大的现代化工程中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文艺自身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广阔舞台,而且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人类现代化发展史上,早期现代化国家如英法,基本是单一的工业化;之后的德日俄等,扩展到经济、政治等领域,但都很少触及文化;“亚洲四小龙"注意到了文化,却主要以儒学为思想根基,现代化与文化传统之间常常处于紧张对峙的状态。相比之下,美国对文化产业予以大力支持,百老汇、好莱坞等,几乎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主宰;日本把动画片、漫画、电子游戏等加以整合,形成庞大的文化传播系统,使文化艺术深度嵌入现代化进程。在各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文艺扮演了不同角色,这当然与各国国情密切相关,但都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要吸取他国经验,同时注意规避它们的失误。其中,美式现代化集中体现了西方现代化区域失调、两极分化、物欲膨胀等“现代病”。吸取这些前车之鉴,中国号巨轮才可行稳致远。
文艺往往是时代最敏锐的感应器和重要的助推器。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应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助力,以不断涌现的优秀新作,激发亿万人民团结一心,阔步前行。
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征程,虽有可借经验,却没有先例可循,必定是荣耀伴着艰辛。因此文艺不仅要呐喊助威,还应激励士气,补偏救弊。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只有具备现代素质和现代人格的人,才能承担现代化的使命。作为培根铸魂的当代文艺,在培育“现代人”、防治“现代病"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所谓“现代病”,固然是社会病,其实也是心理病。心病当用心药医,文艺常常就是最好的一剂“心药"。
根植于深厚传统土壤的文艺,深得优秀文化的精髓,这样的文艺作品就可以使现代与传统实现契合,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义与利”、“礼与力"的协调,对“利”与“力"的节制。在这方面,近年获得好评的《山海情》《人世间》就很有代表性。它们分别聚焦乡间、城区,恰好全面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的蜕变与新生。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唤醒了受众的传统美德,助其以昂扬进取的姿态进入个体生活和沸腾的现代化建设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一定铸就新的辉煌。
(摘编自朱辉军《文艺的繁荣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的逻辑是人的发展规律,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人学内涵的重要前提。
B.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这是我党确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依据。
C.文艺与现代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文艺发挥的作用差异很大。
D.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具备现代素质和现代人格的“现代人”,文艺在这方面的培育作用特别突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西方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危机,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需要既要体现合目的性,也要体现合规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尺度。
C.只要中华民族不断提高全民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并团结奋斗,中国现代化就能稳健发展。
D.借鉴他国发展的教训,汲取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对我国防治“现代病"都很重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之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2022年互联网“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一项任务是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合理消费的行为。
C.中国各地持续打好碧水净土生态战,牢牢守住“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安全。
D.港澳青年积极开展“河西走廊"研学之旅活动,传承经典文化,充当文化交流的桥梁。
4.同样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有观点说中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国情、获得人民支持的现代化之路。请结合材料,谈谈新时代中国文艺现代化应如何做。(4分)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李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学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睛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鸾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郎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落叶”作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
B.“树”与“叶"的形象一致,古诗又喜用单词,所以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
C.一般人无法轻易地察觉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力量,是因为缺乏诗人的敏感和修养。
D.“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2.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通过“洞庭波兮木叶下”与“雨中黄叶树"的对比,凸显了“木叶”具有“微黄"“干燥”的特点。
B.材料二通过大量的诗句有力地反驳了材料一的观点,表明材料一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C.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
D.两则材料都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针对性,还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下列诗句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B.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D.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针对古人作诗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法有何不同?(6分)
山东省日照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联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信息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解释为“过度丰富且真假难辨的信息,让人们难以找到可信的信息来源和指导方法"。从这个释义来看,“信息疫情”的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信息过载,指个体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超过了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产生“功能失调"的反应。二是虚假信息,“信息疫情”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导致公众不听从科学的建议,加剧了公众对决策者和政府的不信任,还使新闻媒体不得不将精力投入到辟谣当中。
“信息疫情"并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独有,古往今来的大型传染病疫情往往会引发“信息疫情”。但此次“信息疫情"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可谓史无前例。社交媒体海量化、低门槛的媒体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关于疫情的过载信息和虚假信息在网络中急速传播,不但使有效信息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还助长了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挑战。
在社交媒体化的“信息疫情”中,公众恰恰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公众不但是疫情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信息的发布者。因此,了解公众在“信息疫情"中的心理状态,明晰公众接受和传递疫情信息的动因,有助于制定更优的“信息疫情”治理策略。
认知失调理论,能够阐释公众参与和传播“信息疫情"的动因。该理论认为,当人们的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不适合”的关系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新冠肺炎疫情使公众的认知产生了一对失调的元素——“生存的需求"和“新冠肺炎对生命的威胁”。这两个元素所占权重极高,因为生存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所以,当这对元素存在“不适合"的关系时,公众的认知就发生了严重失调,进而产生如下后果:
首先,公众认知失调容易加剧信息过载。公众要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压力,会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寻找新的认知元素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社交媒体海量性、智能化等特性,公众的这种行为很容易引发信息过载。这种现象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极为常见,比如当公众发现新冠肺炎病毒会对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时候,与生存需求的认知就产生了巨大的失调。失调产生压力,公众为了减少这种压力,会倾向于搜索疫情相关的、能够支持生存需求这项认知的新元素。在搜索的过程中,智能技术和信息茧房效应发挥作用,无关的信息被屏蔽、隔离,与疫情相关的内容则被爆炸式地推送到公众的视野之内。当海量的疫情信息与公众有限的认知发生矛盾时,信息过载就出现了。反过来,信息过载也会进一步增加公众的认知失调。这种情况周而复始,形成了加速“信息疫情”感染和扩散的恶性循环。
其次,认知失调还导致公众逃避特定类型信息甚至否认现实。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认知已经存在明显的失调时,如果他预期到新的信息会增加已有的失调,那么他就会尽量避免接触到这条信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的新闻报道都在关注疫情的严重程度、造成的危害等,却忽视了公众对这种信息的逃避。这种回避的行为会造成公众与主流媒体报道的可靠疫情信息失之交臂,从而间接促进虚假信息的流传。另外,认知失调还会导致公众否认现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主流媒体及时发布了疫情相关的权威信息,社交媒体增强了辟谣力度,但仍有许多明显非理性的行为出现,这实际上是公众在通过改变环境认知元素来减少失调的直接后果。并且,由于公众需要争取社会支持以获得与该认知相协调的新认知,这些虚假信息相当容易被散播出去。与信息过载一样,虚假信息也会反过来增加公众的认知失调。更可怕的是,在社交媒体的放大之下,虚假信息引发的认知失调会呈几何倍数扩散。
——摘自殷乐、王丹蕊《公众认知的再平衡:“信息疫情"语境下的建设性新闻研究》
材料二:
要将疫情舆情融入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加以审视,提高舆情引导力,打造让公众看得见主心骨、抓得住正能量的“网络舆论场”。
一是要运用大数据用户画像找准公众的关切和困惑,精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关注点和质疑点;二是要建立高效、科学、精准的网络舆情综合研判和分析体系,借助智能分析技术整合提炼舆情信息,构建快速阻断舆情危机的舆情引导机制,强化网络舆情预判和风险预警水平,提高舆情的精准引导能力。三是要有效动员“网络大V"、意见领袖,以疫情为教材,运用图片、短视频等生动鲜活的方式,以大众动员大众,以现身说法、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公众对网络舆情中的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
——摘自王贤卿、吴倩倩《全媒体时代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共同引发了“信息疫情”,加剧了公众对决策者和政府的不信任,使媒体不得不辟谣。
B.社交媒体海量化、低门槛的媒体属性加速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信息疫情"的传播,致使公众产生恐慌和焦虑。
C.要消除虚假疫情信息的流传,仅靠增强辟谣力度不够,还需要主流媒体回避对疫情严重程度和危害的新闻报道。
D.借助智能分析技术精准施策,能提高舆情的引导能力,打造让公众看得见主心骨、抓得住正能量的“网络舆论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社交媒体化的“信息疫情"中,公众既有可能参与和传播“信息疫情”,也可以成为终结“信息疫情"的关键一环。
B.认知失调的程度由存在“不适合”关系的认知元素的重要性决定,这些认知元素越重要,人们认知失调的程度就会越大。
C.“信息疫情"与认知失调互为推动力,如果做到有效平衡公众认知,就能够遏止“信息疫情”的扩散蔓延,形成良性循环。
D.材料一重在揭示公众在“信息疫情"中的心理,材料二重在谈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两则材料对媒体应对疫情均有启发意义。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认知失调”导致后果的一项是()(3分)
A.为澄清事实真相,某政府公众号平台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辟谣文章,但这一举动反而加剧了公众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
B.随着布洛芬的热销,有网友通过模仿多种布洛芬药盒上的不同姿势编排的“布洛芬操",发布在社交平台后引发模仿热潮。
C.韩联社调查显示,在韩国梨泰院严重踩踏伤亡事故爆发后,超过80%的韩国民众表示会有意回避带有“伤亡”字眼的新闻。
D.在美国新冠确诊人数急剧攀升的同时,美国许多城市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者声称“口罩会杀人"“病毒根本不存在”。
4.材料一中,作者围绕公众接受和传递疫情信息的动因做出论述,请梳理其论证思路。(4分)
假如因网络传言新冠病毒新的变异毒株XBB会引发腹泻,S市不少市民疯狂抢购止泻药物以致止泻药物一夜之间脱销。作为S市政府宣传部门主管,你该制定怎样的策略以应对这一情况?请结合上述材料。(4分)
山东省淄博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开学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现代学术史上,桐城派通常被视为文学流派。这固然不错,桐城派向以文章著称,素有“天下文章,其在桐城乎"之美誉。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又不尽然。桐城派从清初产生,延续有清一代,至民国依然余波不断,这三百年基业,显然不是单凭文章就可以支撑。如果深入了解桐城派,不难发现,它并非单纯的文派,其在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教育、艺术等诸多领域,皆成就斐然。
纵观桐城派三百年发展历程,桐城派不仅诞生了方苞、方观承、陈用光、邓廷桢、姚莹、曾国藩等朝廷大员,在禁烟、禁酒、治河、戍边、保疆、治军、通商、洋务等各个方面卓有建树;也涌现出郭嵩焘、黎庶昌和薛福成等出使欧洲,为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先行者的一流外交家;并孕育出姚鼐、吴德旋、祁寯藻、张裕钊等人的书法碑帖艺术,与桐城文章交相辉映。同时,桐城派人物几乎都有丰富的教育经历,从翰林院教习,到省级学政,再到书院山长,可谓人才辈出,令人瞩目。有鉴于此,桐城派实际是一个真正的文化流派。众多流派成员之间虽然跨越了地域时空限制,但都遵循着大致相近的学术理念、价值追求与精神祈向,彼此声气相通,薪火相传,形成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
理念认同,是传统文化共同体生成的思想基础。共同体是人与人的群体集合,其彼此凝聚的基础是价值认同与思想归属。伊兹欧尼认为,共同体的形成不外两点:一是彼此交织的紧密关系,二是共同的价值规范与意义。从桐城派的生成历史来看,三百年一以贯之的是古文辞章与经世济民,而连接辞章与经世的理念是义法。义法最早是经史之学的通行概念,后来方苞把它引入辞章,开创“古文义法”。
简单地讲义法,“义"就是言有物,“法”就是言有序,两者相合而成文。其所言之物,并非凭空想象,而是源自现实,寄托经世济民之宏愿;所序之文,也并非辞藻堆砌,而是字里行间流贯生命之气。义法既是格律与神气之统一,也是德行与辞章之统一,还是立言与立功之统一。后来刘大櫆发展了义法理论,强调文人之能事,通过字句、音节来体悟文章的神气,在吟咏唱叹之间荡涤灵府,在吞吐俯仰之际贯通古今。
姚鼐在方、刘基础上,吸收乾嘉汉学考据之法,与义理、辞章相融合,义理以尽性,考据以穷理,辞章发其奥蕴,最终实现义理、考据与辞章的统一。此三合一之论,既欲合真善美而为一,又欲合儒林、道学与文苑而为一,体现了姚鼐“道与艺合"“天与人一”的文章至境论。
曾国藩绍述姚氏,在义理、考据、辞章之外,增加了经济之学,经济在孔门乃政事之科。在四者之中,曾国藩虽重义理,坚守桐城派一贯之立场,但更强调经世济民才是思想的基础,如此一来,曾国藩挈揽众长,其文经史百家,其学思辨融通,其事经国济民,通达宏阔,中兴桐城,开辟新境。晚清民国,严复、林纾以桐城之文,翻译西文、西学,启蒙民智,他们与无数仁人志士合力,共同促进中国社会由古代向近现代的转化。可以说,桐城派三百年历史,延续几代人,弟子门人逾千,大体都遵循相近的价值理念,把辞章学术与立身相结合,把个体命运与时代家国相联结,与时俱进,觉世牖民。
当然,考察桐城派三百年历史,不难发现,其作为传统文化共同体的属性,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这既是因为桐城派体量庞大难窥全豹,也与现代学术研究的性质有关。对于多数非桐城派学者而言,对桐城派的了解主要来自文章,因此视桐城派为文派。对于桐城派学人来说,由于研究对象的限制,也很难触及桐城派全貌。
(摘编自任雪山《作为传统文化共同体的桐城派》)
材料二:
桐城派的文论滥觞于戴名世,其后方苞提出义法说,刘大櫆在继承方苞的义法说的基础上提出“神气音节"和“品藻”说,至姚鼐集其大成,主张为文要“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济而不可偏废。由此逐步形成了中国文学史绵延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文派。
姚鼐所谓义理,主要是儒家经义,是以程朱理学为核心。义理是思想内容,是道的层面;考据是基本功,是文献资料,用来佐证义理的;辞章是文辞,属于创作技巧,是表达思想内容的。三者是学术的三个层面,是一体三面,“辞章”亦即文章,只是学术的一面,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纯文学"。姚鼐认为:作为一个学者,要追求思想,应当明“道”,所以“义理"最重要,放在第一位。“道”要通过辞章来传播,也要美,要写得平易畅达,不能像汉学家那样只讲考据。桐城派强调“文以载道"“文道合一”,崇奉程朱理学,所载之“道"为“孔孟之道”和“程朱理学"。
桐城派不单研究散文的创作技巧,还包括创作目的、材料选择、思想道义、学术倾向等等。桐城派文章不只是审美,还有审智,不只是抒情,还有说理,即重思想性。桐城派集大成者姚鼐,在乾嘉时期,于汉学兴盛、摈斥宋明儒学的大背景下,将宋儒之性道与汉儒之经义相结合,考据与辞章相统一,现实针对性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方云龙《桐城派的文化品格》)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桐城派既是文学流派,也是文化流派,在中国历史上绵延时间长,参与人数多,覆盖领域广。
B.桐城派成员方苞将经史之学的“义法”引入辞章,倡导为文既要“言有物",又要“言有序”。
C.桐城派的“义法"理论,强调格律与神气、德行与辞章、立言与立功三者之间的有机统一。
D.桐城派在乾嘉时期取得很大成就,姚鼐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者,其理论有明显的现实针对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桐城派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但长期以来,其传统文化共同体属性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B.材料一大量列举桐城派在多个领域卓有建树的人物,突出了桐城派人才辈出,成就显著。
C.姚鼐提出他的为文主张,跟乾嘉时期汉学盛行、宋明儒学被摈斥的社会大环境不无关系。
D.两则材料都详细阐述姚鼐“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济的为文理念,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______
A.姚鼐弟子姚椿曾写过《运米行》和《续运川米议》等文章,提议从四川贩米解决两江、两湖灾民以及其他民生问题,被林则徐认为是恤民长策。
B.邓廷桢任安徽巡抚时,援引梅曾亮、管同、方东树、陆继辂、宋翔风等桐城派成员人其幕府,参赞政务,政绩斐然。
C.现当代文化名人如胡适、郭沫若、钱锺书、朱光潜等,都受到过桐城派散文的潜移默化的润泽。
D.据查有关资料得知,明清两朝,桐城县画家就达一百多人。一县之中,能涌现如此众多之画家,这在历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
4.材料一认为,桐城派是典型的中国传统文化共同体,请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认识。
5.曾国藩对姚鼐的思想理念既有继承又有发展,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分析。
山东省潍坊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新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语文卷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乡下人在城里人眼睛里是“愚"的。我们当然记得不少提倡乡村工作的朋友们,把愚和病贫联结起来去作为中国乡村的症候。关于病和贫我们似乎还有客观的标准可说,但是说乡下人“愚”,却是凭什么呢?乡下人在马路上听见背后汽车连续的按喇叭,慌了手脚,东避也不是,西躲又不是,司机拉住闸车,在玻璃窗里,探出半个头,向着那土老头儿,啐了一口:“笨蛋!"——如果这是愚,真冤枉了他们。我曾带了学生下乡,田里长着包谷,有一位小姐,冒充着内行,说:“今年麦子长得这么高。”旁边的乡下朋友,虽则没有啐她一口,但是微微的一笑,也不妨译作“笨蛋"。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世面,因之而不明白怎样应付汽车,那是知识问题,不是智力问题,正等于城里人到了乡下,连狗都不会赶一般。如果我们不承认郊游的仕女们一听见狗吠就变色是“白痴”,自然没有理由说乡下人不知道“靠左边走"或“靠右边走”等时常会因政令而改变的方向是因为他们“愚不可及"了。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这样看来,乡村工作的朋友们说乡下人愚,显然不是指他们智力不及人,而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了,乡下人在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上是不及城市里人多,这是正确的。
(节选自《乡土中国·文字下乡》,有删改)
材料二:
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像《镜花缘》里所描写的君子国一般的社会。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礼却不需要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吐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节选自《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材料三:
家庭在西洋是一种界限分明的团体。如果有朋友写信说他将要“带他的家庭”一起来看你,你就知道要和他一同来的是哪几个人。在中国,这句话却模糊得很。在英美,家庭包括他和妻以及未成年的孩子。如果他只和太太一起来,就不会用“家庭"。在我们中国常用“阖第光临”,但是很少人能说出这个“第"字究竟应当包括些什么人。
提到用字,“家”字可以说最能伸缩自如了。“家里的"可指自己太太一个人,“家门”可指叔伯侄子一大批,“自家人"可以包罗任何要拉入自己的圈子、表示亲热的人物。自家人的范围是因时因地可伸缩,大到数不清,真是天下可成一家。
为什么我们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单位的名词会这样不清不楚呢?在我看来却表示了我们的社会结构本身和西洋的格局是不相同的,西洋的格局是一捆一捆扎清楚的柴,我们的格局(实际上就是差序格局)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亲属关系是根据生育和婚姻事实所发生的社会关系。从生育和婚姻所结成的网络,可以一直推出去包括无穷的人,过去的、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物。我们俗语里有“一表三千里”,就是这个意思,其实三千里也不过指其广袤的意思而已。这个网络像个蜘蛛的网,有一个中心,就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以亲属关系布出去的网,但是没有一个网所罩住的人是相同的。在一个社会里的人可以用同一个体系来记认他们的亲属,所同的只是这体系罢了。天下没有两个人所认取的亲属可以完全相同的,以亲属关系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的网络来说,是个别的,每一个网络有个“己"作为中心,各个网络的中心都不同。
(节选自《乡土中国·差序格局》,有删改)
1.材料一中对“愚”的相关概念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客观标准来看,乡下人是“愚"的,中国乡村的症候就是愚、病贫相联结。
B.乡下人不知如何躲避汽车与城里人不认识包谷一样,都是“愚”的具体表现。
C.作者看来,“愚"就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而识不识字并不是愚不愚的标准。
D.乡下人“愚”是说他们知识不及人,主要是城市生活所需的知识不如城里人。
2.材料二中关于“礼"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礼是在教化中养成的敬畏之感,但有时也需要一定的外在权力来推行。
B.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并不带“文明"“慈善”等意思。
C.礼是由个人习惯来维持的,即使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不会自己私下停止。
D.礼是高于道德的,并非社会舆论所维持,是经教化而主动服礼的习惯。
3.三则材料中论证方法的运用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在分析乡下人的“愚"时,运用了例证法,使论证更形象、明确。
B.材料二采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明确地指出了礼与法律、道德的不同之处。
C.材料三以“柴”与“波纹"为喻,生动地论述了中西方社会结构的不同。
D.材料三引用“一表三千里”,说明生育和婚姻结成的网络不断向外扩展。
4.材料二引用了“颜渊问仁"的事例,其作用是什么?(4分)
5.请结合材料三,概括“差序格局”的主要特点。(6分)
非文学类文本阅读
山东省山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第一次阶段性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至5题。
材料一:
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提出的,二者根本的区别就是各自所遵循的逻辑不同。西方是资本逻辑,以资本为中心;而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的逻辑,坚持人民至上。资本是西方现代化发展的轴心,也是各种矛盾危机的原因;与之相反,把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最终实现社会全面进步、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的人学内涵。
何谓“人的逻辑"简单说,就是人的发展规律,包括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发展的推进方式、发展的实现条件等。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按照人的逻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现代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完成的目标、任务很多,但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一个,就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人发展的逻辑主线。依据这个逻辑,现代化建设与人的生活密切联系,如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是要使经济发展更适合人的发展;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正因如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把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社会主要矛盾,而现代化的推进就是要不断解决这一矛盾。当然,讲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注意需要的合理性。这里涉及内在、外在两个尺度,分别看的是需要的提出和满足是否符合人的正常生存发展,并有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是否从实际出发,以现有条件为前提。两大尺度的确立,事实上提出了需要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问题,以及二者的有机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规律,又突出人民至上,从而形成了一条新型的现代化道路。
人的发展逻辑是渐进的,现代化的全面建设也需要稳健推进,那就又涉及到如何看待人是目的还是手段的问题。应当肯定,人在现实的生产、生活和各种关系中,始终是社会生活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和目的,“人是目的”的价值指向和基本原则不能动摇。但是,坚持“人是目的",不能忘了“人是手段”。如果人人都把自己当作目的而不当作手段,那么现代化的发展一定会落空。强调人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那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是等来的,而是团结奋斗出来的,而这又在客观上对人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摘编自丰子义《从人的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
材料二:
现代化与文艺息息相关,中国式现代化尤其如此。文艺是宏大的现代化工程中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见,文艺自身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之一。同时,中国式现代化为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提供了广阔舞台,而且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人类现代化发展史上,早期现代化国家如英法,基本是单一的工业化;之后的德日俄等,扩展到经济、政治等领域,但都很少触及文化;“亚洲四小龙"注意到了文化,却主要以儒学为思想根基,现代化与文化传统之间常常处于紧张对峙的状态。相比之下,美国对文化产业予以大力支持,百老汇、好莱坞等,几乎成为全球流行文化的主宰;日本把动画片、漫画、电子游戏等加以整合,形成庞大的文化传播系统,使文化艺术深度嵌入现代化进程。在各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文艺扮演了不同角色,这当然与各国国情密切相关,但都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启示。
中国式现代化,要吸取他国经验,同时注意规避它们的失误。其中,美式现代化集中体现了西方现代化区域失调、两极分化、物欲膨胀等“现代病”。吸取这些前车之鉴,中国号巨轮才可行稳致远。
文艺往往是时代最敏锐的感应器和重要的助推器。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应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助力,以不断涌现的优秀新作,激发亿万人民团结一心,阔步前行。
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征程,虽有可借经验,却没有先例可循,必定是荣耀伴着艰辛。因此文艺不仅要呐喊助威,还应激励士气,补偏救弊。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只有具备现代素质和现代人格的人,才能承担现代化的使命。作为培根铸魂的当代文艺,在培育“现代人”、防治“现代病"方面具有独特的效果。所谓“现代病”,固然是社会病,其实也是心理病。心病当用心药医,文艺常常就是最好的一剂“心药"。
根植于深厚传统土壤的文艺,深得优秀文化的精髓,这样的文艺作品就可以使现代与传统实现契合,其中最根本的就是对“义与利”、“礼与力"的协调,对“利”与“力"的节制。在这方面,近年获得好评的《山海情》《人世间》就很有代表性。它们分别聚焦乡间、城区,恰好全面展示了现代化进程中城乡的蜕变与新生。其成功的经验之一,就是唤醒了受众的传统美德,助其以昂扬进取的姿态进入个体生活和沸腾的现代化建设中。
我们有理由相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新时代社会主义文艺一定铸就新的辉煌。
(摘编自朱辉军《文艺的繁荣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全面推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式现代化遵循的逻辑是人的发展规律,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人学内涵的重要前提。
B.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人民生活密切联系,这是我党确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的依据。
C.文艺与现代化的关系非常密切,但在世界各国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文艺发挥的作用差异很大。
D.现代化进程离不开具备现代素质和现代人格的“现代人”,文艺在这方面的培育作用特别突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则材料都谈到了西方现代化发展中产生的矛盾危机,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需要既要体现合目的性,也要体现合规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美好生活需要的尺度。
C.只要中华民族不断提高全民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并团结奋斗,中国现代化就能稳健发展。
D.借鉴他国发展的教训,汲取自身优秀文化传统的精髓,对我国防治“现代病"都很重要。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之路,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B.2022年互联网“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一项任务是正确引导未成年人合理消费的行为。
C.中国各地持续打好碧水净土生态战,牢牢守住“米袋子”“菜篮子"“水缸子”安全。
D.港澳青年积极开展“河西走廊"研学之旅活动,传承经典文化,充当文化交流的桥梁。
4.同样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论述,材料一和材料二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
5.有观点说中国在努力寻找适合自己国情、获得人民支持的现代化之路。请结合材料,谈谈新时代中国文艺现代化应如何做。(4分)
1.B【解析】由材料一“不断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人发展的逻辑主线。依据这个逻辑,现代化建设……也正因如此……作为社会主要矛盾"可知,确定社会主要矛盾的依据也是人的发展的逻辑。
2.C【解析】“只要……就”逻辑关系错。由材料一“如果人人都把自己当作目的而不当作手段,那么现代化的发展一定会落空"可知,“人是手段”是“现代化发展"的必要条件。而“不断提高全民的素质和能力水平并团结奋斗”就属于“人是手段"的范畴。
3.C【解析】C项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人学内涵”的具体表现,和其他选项相比,与材料一的讨论最为相符。
4.①材料一从“是什么"的角度,依据人的逻辑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强调了其起点归宿、推进方式、实现条件等。②材料二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新时代文艺提出的更高要求,强调了文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占据的地位、能够发挥的作用和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每点2分,答对两点给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由“中国式现代化主要是相对于西方现代化提出的,二者根本的区别就是各自所遵循的逻辑不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深刻的人学内涵"“何谓‘人的逻辑’?
简单说,就是人的发展规律,包括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发展的推进方式、发展的实现条件等。而中国式现代化就是按照人的逻辑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以及标题“从人的逻辑看中国式现代化"可知,材料一从是什么的角度,依据人的逻辑分析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强调了其起点归宿、推进方式、实现条件等。由“中国式现代化,要吸取他国经验,同时注意规避它们的失误。其中,美式现代化集中体现了西方现代化区域失调、两极分化、物欲膨胀等‘现代病’。吸取这些前车之鉴,中国号巨轮才可行稳致远”“新时代的中国文艺应该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助力,以不断涌现的优秀新作,激发亿万人民团结一心,阔步前行"“文艺不仅要呐喊助威,还应激励士气,补偏救弊。现代化需要‘现代人’,只有具备现代素质和现代人格的人,才能承担现代化的使命”“根植于深厚传统土壤的文艺,深得优秀文化的精髓,这样的文艺作品就可以使现代与传统实现契合"以及标题“文艺的繁荣助力中国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可知,材料二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中国式现代化对新时代文艺提出的更高要求,强调了文艺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占据的地位、能够发挥的作用和怎样更好地发挥作用。
5.①新时代中国文艺要吸取他国经验、教训,但更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条件从实际出发,建设新时代的文艺事业和产业。②新时代文艺要遵循人民至上的原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③新时代文艺要根植传统,吸取精髓,以优秀作品使现代与传统实现契合。(一点1分,两点2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由“中国式现代化,要吸取他国经验,同时注意规避它们的失误。其中,美式现代化集中体现了西方现代化区域失调、两极分化、物欲膨胀等‘现代病’。吸取这些前车之鉴,中国号巨轮才可行稳致远"“具有开创意义的中国式现代化征程,虽有可借经验,却没有先例可循,必定是荣耀伴着艰辛。因此文艺不仅要呐喊助威,还应激励士气,补偏救弊”可知,新时代中国文艺要吸取他国经验、教训,但更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条件从实际出发,建设新时代的文艺事业和产业。由“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就是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中国式现代化既遵循规律,又突出人民至上,从而形成了一条新型的现代化道路”可知,新时代文艺要遵循人民至上的原则,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由“根植于深厚传统土壤的文艺,深得优秀文化的精髓,这样的文艺作品就可以使现代与传统实现契合"可知,新时代文艺要根植传统,吸取精髓,以优秀作品使现代与传统实现契合。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1(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在这里我们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李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木”仿佛本身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它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学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它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司空曙《喜外弟卢纶见宿》)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睛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金。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李白的《梁园吟》写道:“荒城虚照碧山月,古木尽入苍梧云。"其中的“木”就是写夏季高大茂盛的树。还有杜甫有名的诗句“城春草木深"(《春望》)及韦应物的“春深草木稠”(《游灵岩寺》,写的都是春天长势挺拔、生机盎然的树,但都未用“树"而用“木”。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其实也不然。“树”也常常被古诗人用来描写枝干枯秃、少叶或无叶的疏朗的形象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觑省》);马戴的诗句“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灞上秋居》),用的却是“树"。李白的有些诗也是如此,如“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灞陵行送别》),“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秋下荆门》),“乌鸾啄人肠,衔飞上挂枯树枝”(《战城南》);而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秋思》)则更是众所周知的了。
至于古人为何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树叶”呢?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郎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还有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睿《也说“木叶”》)
1.下列关于材料一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落叶"作为“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
B.“树"与“叶”的形象一致,古诗又喜用单词,所以经常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
C.一般人无法轻易地察觉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力量,是因为缺乏诗人的敏感和修养。
D.“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2.根据两则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通过“洞庭波兮木叶下"与“雨中黄叶树”的对比,凸显了“木叶"具有“微黄”“干燥"的特点。
B.材料二通过大量的诗句有力地反驳了材料一的观点,表明材料一的论证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
C.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
D.两则材料都具有明确的问题意识,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针对性,还能够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下列诗句不能作为材料二论据的一项是(3分)
A.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B.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佺期《古意》)
C.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破山寺后禅院》)
D.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4.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思路。(4分)
5.针对古人作诗喜用“木叶"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材料一和材料二看法有何不同?(6分)
1.C【解析】A.“....第一个艺术特征,最早是屈原发现并运用到诗歌创作中的"错误。由材料一可知,屈原只是第一次在诗作中运用“木叶”,并非发现“第一个艺术特征"。
B.“经常会用‘树’……来代替‘树叶’”错误。原文的表述是………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这里是说“树叶”和“叶"之间的关系,可见不是“树”代替“树叶"。
D.“木”有‘树’和‘木头’双重形象,因而影响着……"错误。影响我们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的是“木”的潜在形象。故选C。
2.C【解析】C.“材料一以‘木’暗示着‘落叶’和‘颜色’为例,目的是阐明古典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的文艺现象错误。选项说反了,材料一应该是借用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点来说明“木"具有落叶”和“颜色"的潜在因素。故选C。
3.B【解析】由“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木”与秋天似乎并无必然联系"可知,材料二认为“木”与“秋天"没有必然联系。
A.“夏木”指夏天的树,与秋天没有关系,可以证明材料二观点;
B.“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不能证明材料二的观点。
C.“禅房花木深”中的“木"是繁茂的,并非秋天树木的枯槁,可以证明材料二观点;
D.“古木”参天,极为茂盛,也并非秋天树木的枯槁,可以证明材料二的观点;故选B。
4.①提出问题:文章由屈原的诗句引出问题,即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②分析问题:借助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分析“木”的两个艺术特征,即古诗多用“木叶"的原因。③得出结论:“木叶”与树叶"虽一字之差,但在艺术形象的领域却相差千里。
5.①“木”“落"“叶”在古代汉语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②“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较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③“木叶"意味深厚,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山东省日照市天立教育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入学联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信息疫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解释为“过度丰富且真假难辨的信息,让人们难以找到可信的信息来源和指导方法”。从这个释义来看,“信息疫情"的危害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信息过载,指个体单位时间内获取的信息量超过了个体处理信息的能力,进而产生“功能失调”的反应。二是虚假信息,“信息疫情"的一个重要表现是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导致公众不听从科学的建议,加剧了公众对决策者和政府的不信任,还使新闻媒体不得不将精力投入到辟谣当中。
“信息疫情”并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所独有,古往今来的大型传染病疫情往往会引发“信息疫情"。但此次“信息疫情”的传播速度之快、范围之广可谓史无前例。社交媒体海量化、低门槛的媒体属性,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关于疫情的过载信息和虚假信息在网络中急速传播,不但使有效信息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之中,还助长了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挑战。
在社交媒体化的“信息疫情"中,公众恰恰是极为重要的一环,公众不但是疫情信息的接收者,还是信息的发布者。因此,了解公众在“信息疫情”中的心理状态,明晰公众接受和传递疫情信息的动因,有助于制定更优的“信息疫情"治理策略。
认知失调理论,能够阐释公众参与和传播“信息疫情”的动因。该理论认为,当人们的认知元素之间存在着“不适合"的关系时,就会产生认知失调。新冠肺炎疫情使公众的认知产生了一对失调的元素——“生存的需求”和“新冠肺炎对生命的威胁"。这两个元素所占权重极高,因为生存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所以,当这对元素存在“不适合”的关系时,公众的认知就发生了严重失调,进而产生如下后果:
首先,公众认知失调容易加剧信息过载。公众要减少认知失调带来的压力,会采取各种可能的方式,寻找新的认知元素就是其中之一。由于社交媒体海量性、智能化等特性,公众的这种行为很容易引发信息过载。这种现象在新冠肺炎疫情中极为常见,比如当公众发现新冠肺炎病毒会对人的生命造成严重威胁的时候,与生存需求的认知就产生了巨大的失调。失调产生压力,公众为了减少这种压力,会倾向于搜索疫情相关的、能够支持生存需求这项认知的新元素。在搜索的过程中,智能技术和信息茧房效应发挥作用,无关的信息被屏蔽、隔离,与疫情相关的内容则被爆炸式地推送到公众的视野之内。当海量的疫情信息与公众有限的认知发生矛盾时,信息过载就出现了。反过来,信息过载也会进一步增加公众的认知失调。这种情况周而复始,形成了加速“信息疫情"感染和扩散的恶性循环。
其次,认知失调还导致公众逃避特定类型信息甚至否认现实。认知失调理论认为,当一个人的认知已经存在明显的失调时,如果他预期到新的信息会增加已有的失调,那么他就会尽量避免接触到这条信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的新闻报道都在关注疫情的严重程度、造成的危害等,却忽视了公众对这种信息的逃避。这种回避的行为会造成公众与主流媒体报道的可靠疫情信息失之交臂,从而间接促进虚假信息的流传。另外,认知失调还会导致公众否认现实。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尽管主流媒体及时发布了疫情相关的权威信息,社交媒体增强了辟谣力度,但仍有许多明显非理性的行为出现,这实际上是公众在通过改变环境认知元素来减少失调的直接后果。并且,由于公众需要争取社会支持以获得与该认知相协调的新认知,这些虚假信息相当容易被散播出去。与信息过载一样,虚假信息也会反过来增加公众的认知失调。更可怕的是,在社交媒体的放大之下,虚假信息引发的认知失调会呈几何倍数扩散。
——摘自殷乐、王丹蕊《公众认知的再平衡:“信息疫情”语境下的建设性新闻研究》
材料二:
要将疫情舆情融入全媒体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加以审视,提高舆情引导力,打造让公众看得见主心骨、抓得住正能量的“网络舆论场"。
一是要运用大数据用户画像找准公众的关切和困惑,精确把握网络舆情的关注点和质疑点;二是要建立高效、科学、精准的网络舆情综合研判和分析体系,借助智能分析技术整合提炼舆情信息,构建快速阻断舆情危机的舆情引导机制,强化网络舆情预判和风险预警水平,提高舆情的精准引导能力。三是要有效动员“网络大V”、意见领袖,以疫情为教材,运用图片、短视频等生动鲜活的方式,以大众动员大众,以现身说法、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大众的媒介素养,教育公众对网络舆情中的是与非、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作出正确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
——摘自王贤卿、吴倩倩《全媒体时代重大疫情网络舆情的特征、影响及引导策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共同引发了“信息疫情",加剧了公众对决策者和政府的不信任,使媒体不得不辟谣。
B.社交媒体海量化、低门槛的媒体属性加速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信息疫情”的传播,致使公众产生恐慌和焦虑。
C.要消除虚假疫情信息的流传,仅靠增强辟谣力度不够,还需要主流媒体回避对疫情严重程度和危害的新闻报道。
D.借助智能分析技术精准施策,能提高舆情的引导能力,打造让公众看得见主心骨、抓得住正能量的“网络舆论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社交媒体化的“信息疫情”中,公众既有可能参与和传播“信息疫情",也可以成为终结“信息疫情”的关键一环。
B.认知失调的程度由存在“不适合"关系的认知元素的重要性决定,这些认知元素越重要,人们认知失调的程度就会越大。
C.“信息疫情”与认知失调互为推动力,如果做到有效平衡公众认知,就能够遏止“信息疫情"的扩散蔓延,形成良性循环。
D.材料一重在揭示公众在“信息疫情”中的心理,材料二重在谈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两则材料对媒体应对疫情均有启发意义。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认知失调"导致后果的一项是()(3分)
A.为澄清事实真相,某政府公众号平台在短时间内发布大量辟谣文章,但这一举动反而加剧了公众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
B.随着布洛芬的热销,有网友通过模仿多种布洛芬药盒上的不同姿势编排的“布洛芬操”,发布在社交平台后引发模仿热潮。
C.韩联社调查显示,在韩国梨泰院严重踩踏伤亡事故爆发后,超过80%的韩国民众表示会有意回避带有“伤亡"字眼的新闻。
D.在美国新冠确诊人数急剧攀升的同时,美国许多城市爆发大规模抗议活动,抗议者声称“口罩会杀人”“病毒根本不存在"。
4.材料一中,作者围绕公众接受和传递疫情信息的动因做出论述,请梳理其论证思路。(4分)
假如因网络传言新冠病毒新的变异毒株XBB会引发腹泻,S市不少市民疯狂抢购止泻药物以致止泻药物一夜之间脱销。作为S市政府宣传部门主管,你该制定怎样的策略以应对这一情况?请结合上述材料。(4分)
1.D2.C3.B
4.①首先指出了解公众接受和传递疫情信息的动因的重要性;②接着用认知失调理论阐释公众参与和传播“信息疫情”的动因;③然后从加剧信息过载和导致公众逃避特定类型信息甚至否认现实两个方面分析公众“认知失调"带来的后果。((4分)
5.①加强对社交媒体关于“XBB引发腹泻”传言的管控,有效预防社交媒体造成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②增强社交媒体关于“XBB引发腹泻"的辟谣力度;③针对公众抢购止泻药物的关切和困惑,主流媒体增强正向引导报道(提高舆情的精准引导能力);④充分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作用,教育公众对疯狂抢购止泻药物做出正确的价值评判。(答对1点1分,2点3分,3点4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共同引发了……加剧了……使媒体不得不辟谣”以偏概全,“加剧了公众对决策者和政府的不信任,使媒体不得不辟谣"是虚假信息泛滥成灾的后果,而不是“信息过载和虚假信息泛滥成灾”共同引发的后果。
B.“致使公众产生恐慌和焦虑"偷换概念,社交媒体是“助长公众的恐慌和焦虑情绪”,而不是导致公众产生恐慌和焦虑。
C.“主流媒体回避对疫情严重程度和危害的新闻报道"于文无据。文中说的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大量的新闻报道都在关注疫情的严重程度、造成的危害等,却忽视了公众对这种信息的逃避”。
故选D。
【2题详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房屋租赁及买卖合同:某房地产公司的房屋租赁及买卖协议2篇
- 人教版美术课件
- 样品协议合同范本共2篇
- 采购产品调研报告范文
- 油品购销合同范本2篇
- 2024版股权激励协议标的为高新技术企业3篇
- 部队垃圾分类报告范文
- 二零二四年度智能化家居定制合同2篇
- 2024版第三方支付工程款业务流程合同3篇
- 总公司和子公司的购销合同
- DB32∕T 3921-2020 居住建筑浮筑楼板保温隔声工程技术规程
- 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像学特征知识
- 怎样做好工作计划
- 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审核实务图文PPT演示
- 物业纠纷民事上诉状
-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导学案
- 消防监督检查记录
- fikusvisualcam线切割编程中文教程
- 中国地图(可拆分省份)
- 全国主要水文站点及雨量观测分布和代码
- 第四节金本位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