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广元市三年(2024-2023-2024)中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含答案解析)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广元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9.(16分)读文化名人,获人生启迪。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问题。
苏轼向南
①那一年七月,苏轼必须继续向南。
②眩怀丧魄,他这样形容自己从大陆渡向海岛的感受。烟波浩渺,水天苍茫,那一刻,他心境也不免黯然如灰。他以为登上岸时,双脚所踏必定是一片荒芜凄凉的不毛之地。
③船驰近黑黢黢的岛。他看到儿子苏过的眼眶瞪大了。循着过的眼光望去,他也不免惊奇了。原来岛并不荒凉,植物多么兴盛,浓密的树木高矮错落次第排开,藤更是恣意纵横缠绕。那些骄傲地高高戳立的便是传说中的椰子树吧?居然如同一管大笔,羽毛状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有致,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而天则蓝得纯净而饱满,恰似一张幽远深厚的大纸酣畅铺展。
④双脚踏上岸时,苏轼微微吁了一口气。既然这里能够万物生长,他为什么不能呢?于是和儿子过一起动手,在椰树林里苟且搭个简陋的小屋子,能遮风即可,能挡雨便行。屋子落成之时,他绕着走了几圈,觉得与前辈杜少陵那个为秋风所破的茅屋相比,自己的新居简直可以称为豪宅了啊,何况周围有槟榔树与椰树相掩相伴,环境上佳,空气绝好,心情不免就畅快了起来。他居然给这样不足挂齿的陋室也煞有介事地取了一个名字,叫“桄榔庵"。
⑤夜深人静时,透过窗子看到外面与海浪一起翩然起舞的椰树,几分凄然之下,又有几多安慰。他喜欢这树、那么笔直地一路向上伸长,全凭一己之力,骄傲地把累累果实挂在最高处、不枝不蔓,不虚与委蛇,不矫情做作,也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这些都多么合他胃口,自始至终,他都要求自己如此做人。既然世间找不到太多高洁的同道之人,那么与树为伍,也是一种幸运。
⑥种椰树的当地黎族百姓有着那么多与宫廷间阴谋算计格格不入的敦厚善良,他们不问他来自何处,也不问有着怎样的跌宕身世,仅当成一位普通的远方来客,笑脸相迎,礼貌相待。有时候早上门一开,会猛然见到一坨鹿肉赫然摆在那里,这是夜间哪位猎人在这一带收获后的顺手馈赠。
⑦已经多少年了,恶意曲解与无端诬陷如影随形,虽时时如履薄冰地小心翼翼,大祸也仍然如此密集地接踵而至。而在这里,在这个天远地阔的海岛,刹那间紧紧捆绑得他难以呼吸的绳索一下子挣脱了,他整个人猛然一松。真是畅快啊!
⑧他又开始挥毫写诗作赋,并且诗句里款款跳动起轻快、诙谐与热腾腾的田园气息。墨香从桄榔庵飘出,这是岛上稀罕的气味,它们丝丝缕缕随风荡开,把那些渴望读书识字的年轻人次第吸引。
⑨苏轼有事可做了。摇身一变,他不再是狼狈不堪的遭贬之人,沐着椰风,顶着烈日,他已经有一个很光鲜的角色:教书先生。他做得很投入,或许也已经冉冉涌起几分陶醉了。偶尔抬眼北望,烟雾迷蒙,除了亲情的牵挂尚且割舍不下之外,他不再有其他丝毫念想。
⑩他没有想到有一天居然要离开岛,因为旧皇驾崩了。
他有一阵回不过神来?要走吗?不走似不近常理,何况他不走,年纪轻轻的儿子过也必定留下来陪他终老,这对过是不公平的。可是,一旦走,真的要走,他又是多么的不舍!已经三年,三年的时光里他在这个岛上共写诗一百二十七首、词四首、各种表、赋、颂、碑铭、论文、书信、杂记等一百八十二篇。真不算少,垒起来都快等身了,人家让他死,他却好好地活着,活得越来越好,已经饮惯这里的水,喝惯这里的椰,习惯了这里年初的湿潮和年中的炎热。他长得不够好,脸可能偏长了,眼距可能偏宽了,但他已经用事实证明自己一身傲骨林立,谁都别想轻易打败他!
公元1100年5月,他终于还是动身了。在他离去后的第九年,他的弟子符确赴京城会试、登已丑科进士,填补了自隋朝科举设考以来海南岛从无进士的空白。这只是一个起点,之后士子蜂起,接二连三,岛上共出了十二位进士——这算是苏轼献给海南的一个礼物吧?当初向南,再向南,他心灰意冷过,但岛安慰了他,于是他也回馈了岛。
只是没有料到,终于北归时,他却在途中病倒了,那么突如其来与猝不及防。三年的呼吸吐纳,他已经成为地道岛民,一旦回到曾经的故土,老迈的身体却无法再适应,千汤万药都挽留不住,最终仍撒手西去。
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在海南岛上看到植物纵横交错遍地疯长,每一寸绿都绿出明亮而蓬勃的油光。忽然想,会不会正因为苏轼目光抚过这些树木、双脚踩过这片土地,于是万物才获得更多的生机?
(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补全表格。
经历未上岸时初次上岛①远离朝堂,融入百姓②,教书育人即将北归
心境黯然如灰惊奇畅快轻松畅快陶醉③
(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下列语句。
①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修辞角度)
②这是岛上稀罕的气味。(理解句意)
(3)作者在文中三次描写海岛上的树木,请分别分析其用意。
(4)如果你把此文推荐给其他人,请结合文本,从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角度阐述理由。
四川省广元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7-20题。(16分)
父亲归来那一天
①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许多用于观测星系的望远镜是他设计的。运往各地的组装好的望远镜,文台安装完毕,还需要父亲前往调试。而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儿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②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了6个硕大的石榴。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父亲按照临潼小贩教他的方法,在石榴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那时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红壤完全不一样的土地。
③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它们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父亲说,他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便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要做一副棉手套,或者一顶厚棉帽,这点棉花不够,要不要多送你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我要让孩子们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那天,这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品。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许多地方有这样的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很好,做一床棉胎,可以用20年都不会扁塌。"
④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正冲刺高考。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40天后,父亲回来时竟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白玫瑰花的上面,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父亲说:“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夜间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就枯萎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就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8朵,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待将莲子等配料熬够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
⑤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喜悦的,不仅是望远镜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可喜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那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⑥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女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用别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17父亲一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家人带来生活的“浪漫"。请联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4分)
“浪漫”的事品临潼硕大石榴
①
②
“浪漫"的内涵③
18.请结合语境,按照要求品析下列语句。(4分)
①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修辞角度)
②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描写手法)
19.有人认为第⑤段可以删去,有人觉得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20.请阅读链接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⑥段中画波浪线语句的理解。(4分)
链接材料:你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王期《致女儿书》
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7~20题。(16分)
孤立冰墙
李伶
①10岁那年的一个下午,我站在山丘的平顶上。
②下面山腰间是我的小学教室和室外的操场,有些同学在教室门口跑进跑出,还有些同学在操场上跳绳,踢毽子,时不时传来一两句打闹和追逐声,这是一幅典型的快乐童年图。
③不过那一天,我的眼睛留意在操场上一个特别的人,一个蹲着的女孩儿。她一个人蹲在操场上,背对着追逐玩耍的同学,不时有同学从他身边跑过,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和她说话。就像他是一个透明的人,甚至根本不存在。
④我知道有一层透明的膜,把它和大家隔开了,那层膜让人窒息的,他叫“孤立”。那个蹲着的女孩儿一直背对着大家,我看着她弯腰蹲着的背影,知道那个女孩儿的孤单,还有他的紧张和害怕。
⑤是的,她感知道同学在周围跑来跑去,欢乐的潮水蔓延过来。到他身边却突然凝固,变成一堵坚硬的隔绝她进入的冰冷透明的墙。他蹲在地上,耳朵捕捉着身后与他相关的声音,她仿佛听见几句交头接耳的话:“我们走吧,不要理这个人!"“走呀,别理他!”
⑥我那个时代的小学也存在校园欺凌。最大的欺凌就是“孤立"。在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女孩儿都被孤立过,而孤立别人的首领就是现在蹲在操场上正在被孤立的女孩儿。
⑦好吧,我坦白:是的,我就是让那个孤立人的人被大家孤立事件的策划者,是制造那天孤立行动的幕后指挥。那一年,我10岁。前一天,我给班里每个女孩送了一张漂亮的糖纸,同时一个个对她们说:“你不是被孤立过吗?明天,你不要和她说话,我们集体孤立她。”大家全部默认和执行了我的安排。于是第二天操场上,就出现了那个孤单紧张的背影。
⑧四年级10岁的我,怎么会想出这个狠招那是因为,我是班长,我必须解决这个存在了很久的问题。我一次次看见那个霸道的女孩把班里的每一个女生弄得胆战心惊。她只要看谁好欺负、长得好看或者不顺眼,就眉毛一挑说:“我们孤立她!"她在班里建立的地位,不是因为成绩好或者拳头硬,只是因为她有“孤立”这个手段。因为实施这个手段屡屡得逞,她就成了女生中的霸王。
⑨因为我是班长,所以我策划了一次为摆平孤立的孤立行动。
⑩其实那时候我对这次行动能否奏效心里并没有数。站在山坡上的时候我是忐忑的,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凶狠的事情,而且我才10岁。但是,从对坡下的观察来看,似乎一切都很顺利。是的,事情顺利得我都想要让它尽快结束了——我看到了那个人的慌乱和恐惧,看到了她蜷缩的背影。
一个曾经多次被欺负的女孩跑上山丘……“我今天一天都没和她说话!"她惊喜又幸灾乐祸地小声说:“她真的也被孤立了!活该!活该!活该!”我看着那个曾经被欺负得像老鼠怕猫似的小女生,问她:“你觉得孤立她快活吗"她说:“谁叫她孤立别人!
是的,你们都恨她又怕她。我心里说。
“你去告诉她:想和大家和好,就来我这里。”我对那个同学说。不知道那个同学有没有听出我说这话时的忐忑。
我看到同学跑向那个蹲着的人。我看见那个背影转了过来,望向坡上我这里。我转过身,背对着她。
过了一阵,我听到脚步声。她来了!
“知道你为什么被孤立吗"没有回答。
“知道被孤立的滋味了”没有回答。
“明天想别人和你说话,就永远不要再孤立别人了!"“嗯。”她应道。
那个女孩答应了我,不只是让女生们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解救了她自己。
我现在明白了,每一个孩子小时候如果得到过爱,并体会到爱对自己和别人的重要,就会去爱别人并回收别人对自己的爱。真心热爱这个世界的人是不会成为小霸王的。
只有不信任这个世界的人才相信懦弱的人就该被凶狠的人欺负,才会穿起盔甲把自己武装成斗士。
17.请联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3分)
层次划分第一层①~⑤第二层⑥~⑨
内容概括(1)___(2)
表现手法(3)第②段描绘“快乐童年团"的作用是
18.文章第⑩段“站在山坡上的时候我是忐忑的”和段“不知道那个同学有没有听出我这话时的忐忑"两处都用了“忐忑”一词,请结合具体语境,谈谈你对两处“忐忑"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9.有人读完这篇文章后,认为把标题改为“冰墙”更好一些。“孤立冰墙"和“冰墙”你更喜欢哪个标题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0.在国家大力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校园欺凌"“校园霸凌”事件却时有发生本文作者回忆童年往事,讲述与“校园欺凌"作斗争的故事,意在引起读者对该现象的关注与思考。文中班长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做法不值得提倡。面对“校园欺凌”,你该如何做?(5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文学类文本阅读
四川省广元市2023年中考语文试卷
9.(16分)读文化名人,获人生启迪。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问题。
苏轼向南
①那一年七月,苏轼必须继续向南。
②眩怀丧魄,他这样形容自己从大陆渡向海岛的感受。烟波浩渺,水天苍茫,那一刻,他心境也不免黯然如灰。他以为登上岸时,双脚所踏必定是一片荒芜凄凉的不毛之地。
③船驰近黑黢黢的岛。他看到儿子苏过的眼眶瞪大了。循着过的眼光望去,他也不免惊奇了。原来岛并不荒凉,植物多么兴盛,浓密的树木高矮错落次第排开,藤更是恣意纵横缠绕。那些骄傲地高高戳立的便是传说中的椰子树吧?居然如同一管大笔,羽毛状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有致,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而天则蓝得纯净而饱满,恰似一张幽远深厚的大纸酣畅铺展。
④双脚踏上岸时,苏轼微微吁了一口气。既然这里能够万物生长,他为什么不能呢?于是和儿子过一起动手,在椰树林里苟且搭个简陋的小屋子,能遮风即可,能挡雨便行。屋子落成之时,他绕着走了几圈,觉得与前辈杜少陵那个为秋风所破的茅屋相比,自己的新居简直可以称为豪宅了啊,何况周围有槟榔树与椰树相掩相伴,环境上佳,空气绝好,心情不免就畅快了起来。他居然给这样不足挂齿的陋室也煞有介事地取了一个名字,叫“桄榔庵"。
⑤夜深人静时,透过窗子看到外面与海浪一起翩然起舞的椰树,几分凄然之下,又有几多安慰。他喜欢这树、那么笔直地一路向上伸长,全凭一己之力,骄傲地把累累果实挂在最高处、不枝不蔓,不虚与委蛇,不矫情做作,也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这些都多么合他胃口,自始至终,他都要求自己如此做人。既然世间找不到太多高洁的同道之人,那么与树为伍,也是一种幸运。
⑥种椰树的当地黎族百姓有着那么多与宫廷间阴谋算计格格不入的敦厚善良,他们不问他来自何处,也不问有着怎样的跌宕身世,仅当成一位普通的远方来客,笑脸相迎,礼貌相待。有时候早上门一开,会猛然见到一坨鹿肉赫然摆在那里,这是夜间哪位猎人在这一带收获后的顺手馈赠。
⑦已经多少年了,恶意曲解与无端诬陷如影随形,虽时时如履薄冰地小心翼翼,大祸也仍然如此密集地接踵而至。而在这里,在这个天远地阔的海岛,刹那间紧紧捆绑得他难以呼吸的绳索一下子挣脱了,他整个人猛然一松。真是畅快啊!
⑧他又开始挥毫写诗作赋,并且诗句里款款跳动起轻快、诙谐与热腾腾的田园气息。墨香从桄榔庵飘出,这是岛上稀罕的气味,它们丝丝缕缕随风荡开,把那些渴望读书识字的年轻人次第吸引。
⑨苏轼有事可做了。摇身一变,他不再是狼狈不堪的遭贬之人,沐着椰风,顶着烈日,他已经有一个很光鲜的角色:教书先生。他做得很投入,或许也已经冉冉涌起几分陶醉了。偶尔抬眼北望,烟雾迷蒙,除了亲情的牵挂尚且割舍不下之外,他不再有其他丝毫念想。
⑩他没有想到有一天居然要离开岛,因为旧皇驾崩了。
他有一阵回不过神来?要走吗?不走似不近常理,何况他不走,年纪轻轻的儿子过也必定留下来陪他终老,这对过是不公平的。可是,一旦走,真的要走,他又是多么的不舍!已经三年,三年的时光里他在这个岛上共写诗一百二十七首、词四首、各种表、赋、颂、碑铭、论文、书信、杂记等一百八十二篇。真不算少,垒起来都快等身了,人家让他死,他却好好地活着,活得越来越好,已经饮惯这里的水,喝惯这里的椰,习惯了这里年初的湿潮和年中的炎热。他长得不够好,脸可能偏长了,眼距可能偏宽了,但他已经用事实证明自己一身傲骨林立,谁都别想轻易打败他!
公元1100年5月,他终于还是动身了。在他离去后的第九年,他的弟子符确赴京城会试、登已丑科进士,填补了自隋朝科举设考以来海南岛从无进士的空白。这只是一个起点,之后士子蜂起,接二连三,岛上共出了十二位进士——这算是苏轼献给海南的一个礼物吧?当初向南,再向南,他心灰意冷过,但岛安慰了他,于是他也回馈了岛。
只是没有料到,终于北归时,他却在途中病倒了,那么突如其来与猝不及防。三年的呼吸吐纳,他已经成为地道岛民,一旦回到曾经的故土,老迈的身体却无法再适应,千汤万药都挽留不住,最终仍撒手西去。
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在海南岛上看到植物纵横交错遍地疯长,每一寸绿都绿出明亮而蓬勃的油光。忽然想,会不会正因为苏轼目光抚过这些树木、双脚踩过这片土地,于是万物才获得更多的生机?
(1)阅读全文,梳理情节,补全表格。
经历未上岸时初次上岛①远离朝堂,融入百姓②,教书育人即将北归
心境黯然如灰惊奇畅快轻松畅快陶醉③
(2)请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下列语句。
①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修辞角度)
②这是岛上稀罕的气味。(理解句意)
(3)作者在文中三次描写海岛上的树木,请分别分析其用意。
(4)如果你把此文推荐给其他人,请结合文本,从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的角度阐述理由。
9.【分析】这篇散文记叙了苏轼被贬到海南倾心教育事业,终于使海南打破了自隋朝科举设考以来从无进士的空白的故事,赞美了苏轼不以自己境遇为念、心系苍生、发展教育的伟大品质。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①根据心境“畅快”和关键句“于是和儿子过一起动手,在椰树林里苟且搭个简陋的小屋子,能遮风即可,能挡雨便行。屋子落成之时,他绕着走了几圈,觉得与前辈杜少陵那个为秋风所破的茅屋相比,自己的新居简直可以称为豪宅了啊,何况周围有槟榔树与椰树相掩相伴,环境上佳,空气绝好,心情不免就畅快了起来"可概括为:搭造新居。
②根据心境“陶醉”、提示“教书育人"和关键句“苏轼有事可做了。摇身一变,他不再是狼狈不堪的遭贬之人,沐着椰风,顶着烈日,他已经有一个很光鲜的角色:教书先生。他做得很投入,或许也已经冉冉涌起几分陶醉了”,可概括为:教书先生。
③根据提示“即将北归"和关键句“不走似不近常理,何况他不走,年纪轻轻的儿子过也必定留下来陪他终老,这对过是不公平的。可是,一旦走,真的要走,他又是多么的不舍”,可概括为:不舍。
(2)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①“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一句要求从修辞角度赏析;根据上文“那些骄傲地高高戳立的便是传说中的椰子树吧?居然如同一管大笔,羽毛状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有致”可知,该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把椰子树当作人来写,“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表现了椰子树姿态优美、摇曳有致的特点,表现了苏轼对椰子树的喜爱之情。
②根据上文“墨香从桄榔庵飘出”和下文“它们丝丝缕缕随风荡开,把那些渴望读书识字的年轻人次第吸引"可知,“这是岛上稀罕的气味”句意是:海南岛教育落后,缺少文化气息。
(3)本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
作者在文中三次描写海岛上的树木,第一次:“原来岛并不荒凉,植物多么兴盛,浓密的树木高矮错落次第排开,藤更是恣意纵横缠绕。那些骄傲地高高戳立的便是传说中的椰子树吧?居然如同一管大笔,羽毛状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有致,仿佛憋着一股劲向着天空抒写无尽的诗意"可知,描写苏轼刚到海南的所见所感,表现了海南岛树木葱茏的景象,表达了苏轼的惊喜之情。
第二次:“夜深人静时,透过窗子看到外面与海浪一起翩然起舞的椰树,几分凄然之下,又有几多安慰。他喜欢这树、那么笔直地一路向上伸长,全凭一己之力,骄傲地把累累果实挂在最高处、不枝不蔓,不虚与委蛇,不矫情做作,也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描写了椰子树不枝不蔓,不虚与委蛇,不矫情做作,也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的特点,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苏轼正直坦荡、不媚世俗的品格的赞美之情。
第三次:“九百多年后的今天,我在海南岛上看到植物纵横交错遍地疯长,每一寸绿都绿出明亮而蓬勃的油光。忽然想,会不会正因为苏轼目光抚过这些树木、双脚踩过这片土地,于是万物才获得更多的生机"一句描写作者所看到的树木葱茏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4)本题考查推荐介绍。
学生可从文章内容、方法、语言等方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答。如:本文记叙了苏轼向南的经过,突出了苏轼为海南岛的教育所做出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答案:
(1)①搭造新居
②教书先生
③不舍
(2)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表现了椰子树姿态优美、摇曳有致的特点,表现了苏轼对椰子树的喜爱之情。
②海南岛教育落后,缺少文化气息。
(3)第一次描写了海南岛树木葱茏的景象,表达了苏轼的惊喜之情;第二次描写了椰子树不枝不蔓,不虚与委蛇,不矫情做作,也绝不向世俗低头俯就的特点,运用象征手法,表达了对苏轼正直坦荡、不媚世俗的品格的赞美之情;第三次描写作者所看到的树木葱茏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苏轼的敬仰之情。
(4)示例:这篇散文记叙了苏轼被贬到海南倾心教育事业,终于使海南打破了自隋朝科举设考以来从无进士的空白的故事,赞美了苏轼不以自己境遇为念、心系苍生、发展教育的伟大品质。
【点评】阅读分析题是语文学科中常见的题目类型,完成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要认真阅读短文,了解短文主要内容及主题,然后结合所给题目分析完成。
四川省广元市2022年中考语文试卷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7-20题。(16分)
父亲归来那一天
①小时候,父亲归来的那一天,就如彗星降临的那一天一样不可思议。父亲是天文望远镜工程师,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许多用于观测星系的望远镜是他设计的。运往各地的组装好的望远镜,文台安装完毕,还需要父亲前往调试。而我和母亲都发现,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儿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
②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了6个硕大的石榴。我们这些江南小孩,从来没有见过那么大的石榴。父亲按照临潼小贩教他的方法,在石榴顶上找到一个下刀处,在外皮上轻划了一圈,用力掰开。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我们用勺子挖着石榴籽,细细品尝,有些许醇厚甜蜜,还有些许酸爽。我终于明白古诗中为何说:“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那时我就立誓要到北方去,看一看与南方红壤完全不一样的土地。
③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它们是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父亲说,他搭乘老乡的拖拉机,路过浩瀚无边的棉田,被一望无际的丰收场景震撼,便向棉农换了几枝棉花。棉农困惑地问他:“要做一副棉手套,或者一顶厚棉帽,这点棉花不够,要不要多送你一点?"父亲笑着说:“够了,千万别把棉花从棉枝上扯下来,我要让孩子们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那天,这干燥的棉枝被父亲插入坛中,成了家中别致的装饰品。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他说:“在新疆,许多地方有这样的棉花。那里的棉花质量很好,做一床棉胎,可以用20年都不会扁塌。"
④父亲还去过云南天文台。那次他去调试望远镜,我正冲刺高考。母亲觉得在这节骨眼儿上,家里的顶梁柱不应该再出长差。但父亲说,云南天文台的这架望远镜,对研究星系的形成和变化有着特殊意义,只有把它装成了,人们对宇宙大尺度结构的研究才能更进一步,所以,他必须去。40天后,父亲回来时竟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我们都吃了一惊——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令人疑惑的是,白玫瑰花的上面,还放了一把蔫掉的硕大花苞,也是洁白的。父亲说:“这就是成语‘昙花一现’中的昙花!夜间开花,两三个小时后,这些花朵就枯萎了,必须从花枝上掰下来,否则下一轮花朵就没有力量盛放。”昆明人喜欢用昙花做甜汤,父亲买了8朵,想让我们尝一尝昙花汤的味道。他将昙花的花萼轻轻去掉,把那些柔弱无骨的花瓣用清水反复冲洗,待将莲子等配料熬够40分钟后,在起锅前加入昙花的花瓣。昙花的花瓣,口感又滑又嫩,带着云贵高原上的清香气。
⑤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喜悦的,不仅是望远镜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可喜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那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被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
⑥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他曾经说,女孩子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些微得失,要看到地球上的千山万水、春华秋实,看到在宇宙星际之间,自己是一粒多么幸运的尘埃。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肯定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用别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
17父亲一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家人带来生活的“浪漫"。请联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4分)
“浪漫”的事品临潼硕大石榴
①
②
“浪漫"的内涵③
18.请结合语境,按照要求品析下列语句。(4分)
①里面的石榴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修辞角度)
②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描写手法)
19.有人认为第⑤段可以删去,有人觉得必不可少,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20.请阅读链接材料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第⑥段中画波浪线语句的理解。(4分)
链接材料:你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王期《致女儿书》
【分析】本文记叙了第一次是父亲去陕西天文台,回来后带给“我们”六个大石榴;第二次是父亲去新疆天文台,回来后带给“我们"新疆的生长在棉枝上的一朵一朵的棉花;第三次是父亲去云南天文台,回来后带给“我们”的是一箱子白玫瑰花和8朵枯萎的昙花。文章表现了孩子们的喜悦和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解答】(1)本题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结合题干“父亲一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给家人带来生活的‘浪漫’",结合“当父亲出差归来时,那个木讷、谨慎,甚至有点儿刻板和忧郁的工程师会忽然变得浪漫起来”,可知,要概括“浪浸"的事,需要定位到每次父亲出差回来的段落。结合第②段内容“我记得,父亲到陕西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工作结束时正值临潼的石榴丰收,他带回了6个硕大的石榴”,概招为:品临潼硕大石榴;结合第③段内容“父亲还去过新疆天文台调试望远镜,归来时,他居然带了一个大纸箱。打开纸箱,全家人都笑了,父亲居然带的是新疆的棉花"“我要让孩子们看一看,真正的棉花是什么样子”“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可以概括为:识新疆棉花棉籽;结合第④段内容“父亲还去过云南……父亲回来时竟带着一箱子白玫瑰花,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给母亲买花”“父亲想让我们尝尝昙花汤的味道"可以概括为:送母亲白玫瑰花尝昆明昙花甜汤;结合第⑤段内容“这次昆明之行,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那是一架迷你天文望远镜”可以概括为:送“我"迷你望远镜;结合文章内容第⑥段内容“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用别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可知,“浪漫”的内涵是父亲给家人准备礼物的心意,是父亲对家人深深的爱,父亲对孩子成长的期盼与教导。
(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能力。
①句要求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结合句子“里面的籽紧紧抱团,晶莹剔透,红润发亮",“抱团”,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石榴籽人格化,“紧紧抱团"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石榴籽繁多紧密的特点。
②句要求从描写角度进行赏析。结合句子“父亲让我从掉落的小棉枝中扯出棉花,摸摸里面的棉籽儿”,动作描写,“扯"“摸”等词,生动形象地写出在父亲的指导下“我"识棉花棉籽的过程,这是出差的父亲精心为孩子准备的礼物,表达了父亲对子女深深的爱。
(3)本题考查对段落的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表态,其次可以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段落的作用。示例一:不能删去,从结构上看,这一段承上启下。结合第⑤段内容“这次昆明之行,给父亲带来喜悦的,不仅是望远镜调试成功,还有他归来时我可喜的高考成绩”,与第④段中“父亲坚持在我快高考时出长差"相照应,与最后一段“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相照应。从内容上看,第⑤段“他归来时我可喜的高考成绩,他送了我一个礼物作为奖励"可知,迷你望远镜是父亲对“我”的奖励,表达了父亲对孩子的爱。同时,含有父亲对未能陪我参加高考的歉友。结合⑥段内容“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可知,父亲送迷你望远镜的深意,希望人生路上要看得高、看得远,规识更广阔的大千世界,紧扣主旨,故不能删去。示例二:可以删去,从内容上看,结合第⑤段内容“这次昆明之行”可知,第⑤段内容是第④段父亲昆明之行归来后的接续。而文章标题为“父亲归来那一天",所以第⑤段内容不能统摄于标题之下。此外,结合文章内容可知,父亲归来后带回的石榴、帛花、白玫瑰花等,父亲想用这些新奇的礼物,让“我们”明白人生的道理。“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是对父亲三次出差归来的收束与总结,升华了文章中心。第⑤段“满月时,用这台小望远镜可以清楚地看到清辉四溢的月亮上,有山地,有凹坑,也有宇宙风暴吹袭后形成的暗影”,写了父亲送“我"望远镜以及满月时观看的景象,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删去后内容更集中,结构更清晰。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感悟。结合链接材料内容“你只有内心丰富,才能摆脱这些生活表面的相似”,就像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一样,一个人只有内心丰盈,才能不局限于生活中的困顿,欣赏到生活中的美景。结合文章内容第⑥段内容“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如果你的视野之内都是乌云,那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眺望得还不够远,“归来的那一天,作为父亲,他想给予我们的教益,就是如何跳出个人的狭窄视野,用别致的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小到一个石榴、一枝棉花,大到一架望远镜,父亲带给“我们"的,不只是新奇的礼物,更想用这些新奇的礼物,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成长中最要紧的事,就是不局限于眼前的鸡毛蒜皮、一些微得失,人生路上要看得高、看得远,规识更广阔的大千世界。
答案:
(1)①识新疆棉花棉籽;②送母亲白玫瑰花。尝昆明昙花甜汤、送“我"迷你望远镜;③一是父亲给家人准备礼物的心意;二是父亲对家人深深的爱。
(2)①运用拟人的手法,用“抱”赋予石榴籽人的灵性,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石榴籽的繁多紧密。运用排比的手法,来写石榴籽的繁多紧密、晶莹明澈、色泽鲜亮,增强了表达的气势和节奏感。
②运用“扯"“摸”等动作描写,再现了父亲教“我"识棉花棉籽的过程,也写出了父亲对子女细腻深沉的爱。
(3)示例一:可以删去,第五段是父亲昆明之行归来后的接续,不能统摄于标题“父亲归来那一天”。而最后一段中“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是对父亲三次出差归来的收束与总结,也是内容的深化与升华。删去,文章的内容会更集中,结构也更清晰。
示例二:不能删去,第五段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一段的开头与第四段中父亲坚持在我快高考时出长差相照应,突显了父亲的形象,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送迷你望远镜,是父亲对“我”取得可喜成绩的奖励,也含有父亲对未能陪“我"参加高考的歉疚。这架满含父爱的迷你望远镜,让“我”看到了更大的版图,也拓宽了“我"对世界的认知。这与最后一段“父亲归来那天所带回来的,是外面那个浩瀚无垠的世界”相照应,与主旨相扣合,故不能刪去。
(4)画线句子是父亲对孩子的教诲和期许。在他看来,父母最应教给孩子的,是不计较个人的得失,要有长远的目光、丰厚的阅历、开阔的视野、健康的心理等。链接材料则强调内心的丰富。父母应给予孩子什么样的引导?孩子又期望得到什么样的指引?
【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
一、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
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
2、景物描写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
四川省广元市2021年中考语文试卷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完成17~20题。(16分)
孤立冰墙
李伶
①10岁那年的一个下午,我站在山丘的平顶上。
②下面山腰间是我的小学教室和室外的操场,有些同学在教室门口跑进跑出,还有些同学在操场上跳绳,踢毽子,时不时传来一两句打闹和追逐声,这是一幅典型的快乐童年图。
③不过那一天,我的眼睛留意在操场上一个特别的人,一个蹲着的女孩儿。她一个人蹲在操场上,背对着追逐玩耍的同学,不时有同学从他身边跑过,但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和她说话。就像他是一个透明的人,甚至根本不存在。
④我知道有一层透明的膜,把它和大家隔开了,那层膜让人窒息的,他叫“孤立"。那个蹲着的女孩儿一直背对着大家,我看着她弯腰蹲着的背影,知道那个女孩儿的孤单,还有他的紧张和害怕。
⑤是的,她感知道同学在周围跑来跑去,欢乐的潮水蔓延过来。到他身边却突然凝固,变成一堵坚硬的隔绝她进入的冰冷透明的墙。他蹲在地上,耳朵捕捉着身后与他相关的声音,她仿佛听见几句交头接耳的话:“我们走吧,不要理这个人!”“走呀,别理他!"
⑥我那个时代的小学也存在校园欺凌。最大的欺凌就是“孤立”。在我们班,几乎所有的女孩儿都被孤立过,而孤立别人的首领就是现在蹲在操场上正在被孤立的女孩儿。
⑦好吧,我坦白:是的,我就是让那个孤立人的人被大家孤立事件的策划者,是制造那天孤立行动的幕后指挥。那一年,我10岁。前一天,我给班里每个女孩送了一张漂亮的糖纸,同时一个个对她们说:“你不是被孤立过吗?明天,你不要和她说话,我们集体孤立她。"大家全部默认和执行了我的安排。于是第二天操场上,就出现了那个孤单紧张的背影。
⑧四年级10岁的我,怎么会想出这个狠招那是因为,我是班长,我必须解决这个存在了很久的问题。我一次次看见那个霸道的女孩把班里的每一个女生弄得胆战心惊。她只要看谁好欺负、长得好看或者不顺眼,就眉毛一挑说:“我们孤立她!”她在班里建立的地位,不是因为成绩好或者拳头硬,只是因为她有“孤立"这个手段。因为实施这个手段屡屡得逞,她就成了女生中的霸王。
⑨因为我是班长,所以我策划了一次为摆平孤立的孤立行动。
⑩其实那时候我对这次行动能否奏效心里并没有数。站在山坡上的时候我是忐忑的,我从来没有做过这样凶狠的事情,而且我才10岁。但是,从对坡下的观察来看,似乎一切都很顺利。是的,事情顺利得我都想要让它尽快结束了——我看到了那个人的慌乱和恐惧,看到了她蜷缩的背影。
一个曾经多次被欺负的女孩跑上山丘……“我今天一天都没和她说话!”她惊喜又幸灾乐祸地小声说:“她真的也被孤立了!活该!活该!活该!"我看着那个曾经被欺负得像老鼠怕猫似的小女生,问她:“你觉得孤立她快活吗”她说:“谁叫她孤立别人!
是的,你们都恨她又怕她。我心里说。
“你去告诉她:想和大家和好,就来我这里。"我对那个同学说。不知道那个同学有没有听出我说这话时的忐忑。
我看到同学跑向那个蹲着的人。我看见那个背影转了过来,望向坡上我这里。我转过身,背对着她。
过了一阵,我听到脚步声。她来了!
“知道你为什么被孤立吗”没有回答。
“知道被孤立的滋味了"没有回答。
“明天想别人和你说话,就永远不要再孤立别人了!”“嗯。"她应道。
那个女孩答应了我,不只是让女生们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同时也解救了她自己。
我现在明白了,每一个孩子小时候如果得到过爱,并体会到爱对自己和别人的重要,就会去爱别人并回收别人对自己的爱。真心热爱这个世界的人是不会成为小霸王的。
只有不信任这个世界的人才相信懦弱的人就该被凶狠的人欺负,才会穿起盔甲把自己武装成斗士。
17.请联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3分)
层次划分第一层①~⑤第二层⑥~⑨
内容概括(1)___(2)
表现手法(3)第②段描绘“快乐童年团”的作用是
18.文章第⑩段“站在山坡上的时候我是忐忑的"和段“不知道那个同学有没有听出我这话时的忐忑”两处都用了“忐忑"一词,请结合具体语境,谈谈你对两处“忐忑”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19.有人读完这篇文章后,认为把标题改为“冰墙"更好一些。“孤立冰墙”和“冰墙"你更喜欢哪个标题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4分)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本二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至七单元(内容含课文口语交际及语文园地)全部教案
- 城市规划学徒指导手册
- 油气勘探钻探施工合同
- 劳务派遣员工健康检查
- 汽车制造锅炉房施工合同
- 环保项目严禁参与虚假环保承诺
- 硫酸厂宿舍楼施工协议
- 科技园区研发创新车库改造协议
- 石油公司出纳人员聘用合同
- 室内运动场地坪施工协议
- 2024年四川省达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金融求职自我介绍
- 辽宁省大连市中山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
- 天津市天津市红桥区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期中英语试题
- 湘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考试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小学道德与法治《中华民族一家亲》完整版课件部编版
- 中建测评2024二测题库及答案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 DL-T 5190.1-2022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 第1部分:土建结构工程(附条文说明)
- 《血气分析六步法》演示幻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