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_第1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_第2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_第3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_第4页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对点训练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练习题1.如图表达从某动物个体的睾丸中取出的两个精细胞染色体构成。如果不考虑染色体交换,有关这两个精细胞的来源,下列说法对的的是()①可能来自一种精原细胞②可能来自一种初级精母细胞③可能来自两个次级精母细胞④可能来自一种次级精母细胞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一种基因型为EeFf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种基因型为EF的卵细胞,则同时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是()A.Ef、ef、efB.EF、ef、efC.ef、ef、efD.EF、EF、EF3.基因型为AaB的绵羊产生的配子名称和种类()A.卵细胞XAB,XaBB.卵细胞AB,aBC.精子AXB,AY,aXB,aYD.精子AB,aB4.如图表达某个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基因(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且不考虑交叉交换)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最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A.2个B.3个C.4个D.5个5.在养鸡场里,若要得到10000只小鸡,从理论上推算,最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个数各为()A.2500和10000B.10000和40000C.40000和10000D.10000和25006.如图所示,卵原细胞内含有A与a、B与b两对同源染色体,已知此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所形成的卵细胞的染色体构成为Ab,则同时所产生的3个极体的染色体构成分别为()A.AB、Ab、abB.Aa、Bb、ABC.Ab、aB、aBD.AB、aB、ab7.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1000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精子()A.2种B.4种C.8种D.16种8.基因型为Dd的植物体,产生雌配子和雄配子之间的比例应当是()A.1∶1B.3∶1C.无一定比例,但雄多于雌D.无一定比例,但雌多于雄9.一对雌雄蛙,若用人工办法孕育出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最少需要卵原细胞和精原细胞的数量分别是()A.280和1000B.1000和250C.1000和4000D.4000和200010.A和a,B和b,C和c各为同源染色体,下列哪四个精子来自同一种精原细胞()A.abC,abc,ABC,ABcB.AbC,aBc,Abc,aBCC.aBc,AbC,aBc,AbCD.aBc,Abc,aBC,aBC11.某生物的基因构成如图,它产生配子的种类及它的一种卵原细胞产生卵细胞的种类分别是()A.4种和1种B.4种和2种C.4种和4种D.8种和2种12.下图1是某生物的一种初级精母细胞,图2是该生物的五个精细胞。根据图中的染色体类型和数目,判断最可能来自同一种次级精母细胞的是()A.①②B.①④C.③⑤D.②④13.如图所示为某动物卵原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状况,该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3个极体和1个卵细胞,其中一种极体的染色体构成是1、3,则卵细胞中染色体构成是()A.2、4B.1、3C.1、3或2、4D.1、4或2、314.某动物产生基因型为AB、Ab、aB、ab四种精子(无交叉交换和基因突变),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这四种精子可能来自同一种精原细胞B.这四种精子可能来自两个精原细胞C.这四种精子可能来自同一种次级精母细胞D.这四种犄子可能来自两个次级精母细胞15.如图表达某动物的一种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B.该细胞中1与2;3与4是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中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1与2,3与4D.该细胞中,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16.如图所示某动物精子形成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细胞,其对的的排列次序应为()A.④①③⑤②B.④③①⑤②C.①④③⑤②D.①④⑤③②17.下图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下列各项描述中对的的是()A.①表达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②表达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③表达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④表达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18.下图表达某二倍体生物的一种正在分裂的细胞,请判断下列说法对的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B.该细胞中有2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中有4个染色单体D.该二倍体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19.如图是动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图中细胞()A.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B.含有4条染色单体C.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D.正在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20.下列曲线表达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A.B.C.D.21.如图甲表达减数分裂某时期的分裂图像,乙表达减数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B.图甲细胞对应于图乙的BC段C.DNA复制发生于图乙的AB段D.处在图乙BC段的细胞,核DNA含量不变22.普通状况下,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对的的是()A.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B.在体细胞增殖时不发生联会C.存在于一切生物细胞中D.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发生联会23.下列有关某生物体各细胞分裂示意图的叙述,对的的是()A.图①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2对姐妹染色单体B.图②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细胞内有4条姐妹染色单体C.图③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8条D.四幅图可排序为①③②④,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24.某二倍体动物体内处在某分裂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以下。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交换,则该图表达细胞内含有()A.2对等位基因B.2对同源染色体C.2个染色体组D.2个四分体25.下图是基因型为AA的高等动物进行减数分裂的细胞示意图,下列判断对的的是()A.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B.该细胞中含有3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中基因a是交叉交换产生的D.该细胞中基因a是基因突变产生的26.如图所示的细胞名称是()A.精细胞B.卵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27.下图为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不对的的是()A.甲细胞在进行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染色体数为8,DNA数为8,染色单体数为0B.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可同属一种染色体组C.如果P为X染色体,则Q一定是Y染色体,两者同源区段可携带等位基因D.染色体P和Q上的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遵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8.图示为某生物体(2N=6)的细胞分裂。下列有关分析对的的是()A.此图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B.此图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C.此图所示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组数目的整倍性变化D.此图是因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分裂异常造成的29.图1为人体细胞正常分裂时有关物质和构造数量变化的有关曲线,图2为某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对的的是()A.若图1曲线表达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B.若图1曲线表达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C.图1曲线可表达有丝分裂部分时期染色单体数目的变化D.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对应变化发生在图1中的b点时30.下图为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2n的某动物精原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两对基因A、a和B、b分别在两对同源染色体上,①③表达细胞处在染色体着丝点(粒)向两极移动的时期。下列叙述对的的是()A.①中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为2m,核DNA数目为4nB.②含2个染色体组,③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为2mC.①③每条染色体上互相分离的两个DNA上的基因都有可能出现差别,但①出现差别的概率明显不不大于③D.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是aB、ab、AB3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减半是由于()A.着丝点的分裂B.同源染色体的分离C.DNA的复制D.同源染色体的联会32.某同窗总结了四点有关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知识点,其中错误的是()A.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似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C.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似D.初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正好和DNA分子数目相似33.雄蛙的一种体细胞经有丝分裂形成两个子细胞(C1,C2),一种初级精母细胞经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S1,S2),比较C1与C2,S1与S2细胞核中DNA数目及其贮存的遗传信息,对的的是()A.DNA数目C1与C2相似,S1与S2不同B.遗传信息C1与C2相似,S1与S2不同C.DNA数目C1与C2不同,S1与S2相似D.遗传信息C1与C2不同,S1与S2相似34.下列人体细胞中,含有Y染色体的是()A.精原细胞B.初级卵母细胞C.卵细胞D.次级卵母细胞35.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A.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时B.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C.精子细胞形成时D.精子形成时36.减数第二次分裂的重要特性是()A.染色体自我复制B.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C.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分开D.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37.下列减数分裂过程准时间次序排列,对的的是()A.复制——联会——四分体B.复制——四分体——联会C.联会——四分体——复制D.联会——复制——四分体38.某成年男子是一种致病基因的携带者,他的哪种细胞可能不含致病基因()A.神经元细胞B.精原细胞C.初级精母细胞D.某些精子39.某动物的精子细胞中有染色体16条,则在该动物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存在的染色体数、四分体数、染色单体数、DNA分子数分别是()A.32、16、64、64B.32、32、32、64C.16、8、32、32D.16、0、32、3240.下列细胞中现有同源染色体,又含有染色单体的是()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A.①③⑤B.②③④C.①③④D.④⑤⑥41.某动物癌细胞细胞周期为:G1期3.4h,S期7.9h,G2期2.2h,M期1.8h,图甲为用某抗癌药品解决体外培养的该动物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液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的检测成果;乙图为该动物组织切片显微镜图像,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用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DNA复制的原料之一)短期培养动物肠上皮细胞后,处在S期的细胞都会被标记。洗脱含放射性同位素的胸苷,换用无放射性的新鲜培养液培养,定时检测。预计最快约________h后会检测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2)甲图中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处在________期,抗癌药品作用后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________倍。(3)乙图中按分裂过程判断,图中的先后次序应当是____________,①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42.如图所示,图1表达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2表达某动物处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DE段形成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的________细胞处在图1中的CD段。(3)图2甲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丙细胞中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4)图2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因素可能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下列是有关细胞分裂的问题。图1表达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与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的关系;图2表达处在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图像。请据图回答:(1)图1中AB段形成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CD段形成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2)图2中__________细胞处在图1中的BC段,图2中__________细胞处在图1中的DE段。(3)就图2乙分析可知,该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染色体数与DNA分子数之比为________,该细胞处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的________期,其产生的子细胞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4)图2中甲细胞中的新形成的染色体叫____________;细胞中有不同染色体的判断标志有染色体的________不同、染色体的__________________不同。4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羊产生配子时的细胞减数分裂过程进行了研究,并绘制了如图有关图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过程表明,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会________。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行为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显示的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常染色体)的不正常分裂状况,产生异常配子①③的因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图3表达精原细胞,该精原细胞经图4形成了一种基因型为AB的精细胞,则其形成的其它精细胞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45.下图1表达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染色体与核DNA数量比值的变化关系;图2表达处在某个高等动物(2N=4)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注:纵坐标为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值)。(1)如图1所示,在AB段发生分子水平的变化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CD段变化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图2中,处在图1中BC段细胞图像是____________,两者的明显区别是乙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2中属于减数分裂过程图像的是__________。(4)若甲细胞的子细胞分化为某种功效专一的细胞,在此过程中不可能发生的是A.DNA序列发生变化B.细胞的构造功效发生变化C.随着着物质的合成D.细胞数量增加(5)乙细胞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丙细胞的子细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细胞。46.(11分)下列是有关二倍体生物的细胞分裂信息。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A1B1段形成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基因突变发生在图1中的哪一段______________。(2)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段。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____段变化相似。(3)雄性激素能增进图3~图5中的哪一种细胞的形成________。图5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图3~图5中的________细胞正在发生基因的分离与自由组合。(4)图3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________个染色体组,①和⑤在前一时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的DNA数,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D1E1段相等?__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C【解析】①一种精原细胞可形成两种精细胞,因此图中两个精细胞可能来自一种精原细胞,①对的;②一种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两种精细胞,因此图中两个精细胞可能来自一种初级精母细胞,②对的;③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可能形成两种不同的精细胞,因此图中两个精细胞可能来自两个次级精母细胞,③对的;④来自同一种次级精母细胞的两个精子应当完全相似,因此图中两个精细胞不可能来自一种次级精母细胞,④错误。2.【答案】B【解析】一种基因型为EeFf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了一种基因型为EF的卵细胞,阐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E和基因F的非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并进入次级卵母细胞中,而含有基因e和基因f的非同源染色体移向另一极,并进入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一种基因型为EF的卵细胞,也形成一种基因型为EF的第二极体,而第一极体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两个基因型均为ef的第二极体。因此同时产生的三个第二极体的基因型是EF、ef、ef。3.【答案】C【解析】(1)根据分析可知,该个体为雄性个体,其基因型为AaXBY,产生的配子是精子;(2)在减数分裂产生精子的过程中,A和a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分离,X染色体和Y染色体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也同时分离,通过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可能形成四种精子,即AXB、AY、aXB、aY。4.【答案】B【解析】一种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形成4个精子,但只有2种基因型,则图中精细胞:(1)①ACd和④acD可能来自同一种精原细胞;(2)②ACD和⑥acd可能来自同一种精原细胞;(3)③AcD和⑤AcD可能来自同一种次级精母细胞,⑦aCd和⑧aCd可能来自同一种次级精母细胞,且③AcD、⑤AcD和⑦aCd、⑧aCd可能来自同一种精原细胞。综合以上可知,图中8个精细胞最少来自3个精原细胞。5.【答案】D【解析】由以上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可知,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4个精子,而1个卵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因此要用人工办法孕育出10000只小鸡,从理论上推算,最少需要10000个卵原细胞和2500精原细胞。6.【答案】C【解析】一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产生了1个Ab基因组合的卵细胞,阐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基因A和基因b的非同源染色体组合到一起,移向同一极,并进入次级卵母细胞,而含有基因a和基因B的非同源染色体构成到一起,移向另一极,并进入第一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1个基因型为Ab的卵细胞和一种基因型为Ab的极体,第一极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形成两个基因型为aB的极体。因此,3个极体的基因组合是Ab、aB、aB。7.【答案】C【解析】由于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中含有三对等位基因,如果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最多可产生23=8种配子。因此,基因型为AaBbCCDd的个体,1000个初级精母细胞可形成精子8种4000个。8.【答案】C【解析】基因型为Dd的豌豆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产生两种雌配子(D、d)和两种雄配子(D、d)。雌配子和雄配子之间无一定比例,但雄配子的数量远远多于雌配子。9.【答案】B【解析】根据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可知,1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能形成4个精子,而1个卵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1个卵细胞,因此要用人工办法孕育出1000只蝌蚪,从理论上推算,最少需要1000个卵原细胞和250精原细胞。10.【答案】C【解析】一种初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后形成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又每个次级精母细胞通过减数第二次分裂,着丝点分裂,产生的都是相似的精子,因此基因型AaBbCc的一种初级精母细胞经正常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子。因此,只有D选项符合。11.【答案】A【解析】(1)据图可知该生物的基因型为AaBbDD,根据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该生物可产生的配子种类有2×2×1=4种;(2)由以上分析可知,一种卵原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只能形成一种卵细胞,因此只有一种。12.【答案】D【解析】卵细胞形成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离,造成来自同一种次级卵母细胞的卵细胞和极体的染色体均比初级卵母细胞减少二分之一,且来自同一种次级卵母细胞的卵细胞和极体的染色体两两相似,分别来自次级卵母细胞和第一极体的两子细胞染色体构成两两相反,因此D对的,A、B、C错误。13.【答案】C【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图中1和2为同源染色体,3和4为另一对同源染色体。根据题意,1和3进行了组合,则2和4组合,而减数分裂能够产生4个子细胞,4个子细胞的染色体组合分别为1、3;1、3;2、4;2、4。因此卵细胞中染色体构成有两种可能:1、3或2、4。14.【答案】B【解析】没有交叉交换和基因突变,这四个精子不可能来看同一精原细胞,一种精原细胞只能产生4个2种精细胞,故A错误。因此4个4种精子可能来自两个精原细胞,故B对的。一种次级精母细胞最多只能产生2个1种精细胞,故C错误。两个次级精母细胞不发生交叉交换和基因突变应是产生2种4个精细胞,故D错误。15.【答案】D【解析】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可知,该细胞没有染色单体,且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因此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细胞质是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可能是第一极体或次级精母细胞,A错误;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本图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没有染色单体,上下对应的染色体相似,C错误;由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即减二后期时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因此如果1是Y染色体,则2也是Y染色体,3与4是常染色体,D对的。16.【答案】C【解析】精子形成过程为: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精细胞精子。因此图中精子形成过程的对的次序为:①④③⑤②。17.【答案】C【解析】从图中的染色体行为变化可知,①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②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③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18.【答案】D【解析】此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又是均等分裂,因此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A错误;此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和染色单体,B、C错误;该二倍体生物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4,D对的。19.【答案】C【解析】细胞中含有2对同源染色体,A错误;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8条染色单体,B错误;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对的;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着丝点没有分裂,因此没有发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D错误。20.【答案】C【解析】该曲线表达的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量的变化曲线,A错误;该图能够表达有丝分裂过程中的DNA数量的变化曲线或一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曲线,B错误;该曲线中通过复制使DNA加倍,两次分裂后最后使细胞中的DNA含量减半,能够表达减数分裂过程中的DNA含量变化,C对的;该曲线能够表达减数分裂过程中的染色体数量变化曲线图,D错误。21.【答案】D【解析】图甲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A对的;甲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2个DNA分子,对应于乙图BC段,B对的;DNA复制发生于图乙的AB段,成果是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分子,C对的;乙图BC段表达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造成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处在图乙BC段的细胞,核DNA含量不一定相似,D错误。22.【答案】B【解析】性染色体在配子、体细胞中都会存在,但减数第二次分裂没有性染色体的联会现象。23.【答案】D【解析】图①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中期,细胞内有4对姐妹染色单体,A错误;图②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着丝点已分裂,因此细胞内没有姐妹染色单体,B错误;图③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该生物体细胞中,只有处在有丝分裂后期时,染色体数目加倍,临时为8条,C错误;根据四幅图所处细胞分裂的时期,可排序为①③②④;由于进行的是减数分裂,因此出现在该动物体精子(或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中,D对的。24.【答案】C【解析】据图可知该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无四分体、无等位基因、有2个染色体组。25.【答案】D【解析】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细胞为次级精母细胞或第一极体,无同源染色体存在,由于基因型为AA,因此a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引发的。26.【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含有两条大小不等的染色体,着丝点没有分裂,排列在赤道板上,因此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第一极体。精细胞和卵细胞中不含染色单体,初级精母细胞中应含同源染色体,因此A、B、C错误,D对的。27.【答案】C【解析】根据图解,甲细胞处在有丝分裂后期,此时该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共8条,A对的;乙图是体细胞,丙图处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丁图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故图中含有同染色体的是甲、乙、丙细胞,且乙细胞中的①和②同属一种染色体组,B对的;根据丙图细胞质均等分裂,判断该动物为雄性,但由于丁图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X、Y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C错误;染色体P和Q属于非同源染色体,在遗传中遵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D对的。28.【答案】A【解析】该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A对的;图中含有4个染色体组,B错误;该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由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造成该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多了2条,C、D错误。29.【答案】A【解析】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的数目为1或2,若图1曲线表达减数分裂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1,A对的;若图1曲线表达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的部分曲线,则n=2,B错误;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单体数目没有出现过减半的状况,C错误;图2所示变异属于基因重组,对应变化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对应于图1中的a点时,D错误。30.【答案】B【解析】①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含有同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都是体细胞的2倍,即染色体数目为4mDNA数目为4m,A错误;②为初级精母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③为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似,即染色体数目为2m,B对的;①③分离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都可能出现差别,因素是突变或者交叉交换,但③的概率不不大于①,有丝分裂后期分离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差别的因素只有基因突变,③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分离的两条染色体上的基因出现差别的因素有二;基因突变或者交叉交换,C错误;一种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种精细胞,因此与图中精细胞同时产生的另外3个精细胞的基因型应当是aB、aB、Ab,D错误。31.【答案】B【解析】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而着丝点不分裂,染色体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中,因此造成染色体数目的减半。32.【答案】D【解析】次级精母细胞核中的DNA分子正好和正常体细胞核的DNA分子数目相似,A对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等于正常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B对的;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着丝点数目相似,C对的;初级精母细胞中DNA分子数目,是细胞核中染色体的数目的二倍,D错误。33.【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过程形成的子细胞和亲代相似,减数分裂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由于在减数第一次中同源染色体分离遗传信息有所不同。DNA数目C1与C2相似,S1与S2相似,故A、C错误。遗传信息C1与C2相似,S1与S2不同,故B对的,D错误。34.【答案】A【解析】精原细胞的性染色体构成为44+XY,必定含有Y染色体,A对的;初级卵母细胞细胞中的染色体构成为44+XX,B错误;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构成为22+X,C错误;次级卵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构成为22+X,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构成为44+XX,D错误。35.【答案】B【解析】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后形成初级精母细胞,此时染色体数目不变,A错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这造成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B对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形成时,C错误;精子是由精子细胞变形形成的,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不变,D错误。36.【答案】C【解析】染色体自我复制发生在减数分裂间期,A错误;着丝点不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B错误;着丝点分裂为二、两条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对的;染色体恢复成染色质细丝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D错误。37.【答案】A【解析】(1)复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2)联会是指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联会的成果是形成四分体,这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因此,准时间次序排列,对的的是复制——联会——四分体。38.【答案】D【解析】神经元细胞属于体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必定含有致病基因,A错误;精原细胞属于特殊的体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必定含有致病基因,B错误;初级精母细胞含有该生物全部的基因,因此必定含有致病基因,C错误;D、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此精子中不一定含有致病基因,D对的。39.【答案】A【解析】①、由于精子中有16条染色体,因此初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数是32条;②、32条染色体是16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有16个四分体;③、在初级精母细胞中每一条染色体有2条染色单体,因此有64条染色单体;④、每一条染色单体中含有1条DNA分子,因此有64条DNA分子。40.【答案】A【解析】①体细胞含成对同源染色体,因此有丝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①对的;②有丝分裂后期成对的染色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无单体,②错误;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并且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③对的;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④错误;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有成对同源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2个单体,⑤对的;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无成对同源染色体,也无单体,⑥错误。41.【答案】(1)2.2(2)S2(3)①→③→②初级卵母细胞【解析】(1)题目中所求为:“最快”,则被标记的DNA分子只有达成S期的最后并即将进入G2期,因此要通过2.2小时就能够在M期观察到被标记的M期细胞。(2)甲图中在a峰与b峰之间细胞内的DNA在逐步加倍,因此正进行着DNA分子的复制,即S期。由以上分析知,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细胞数目在a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40,在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均为80,因此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3)乙图中细胞①同源染色体整洁排列在细胞中央,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②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因不均等分裂,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则①为初级卵母细胞。③无同源染色体,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图中的先后次序应当是①→③→②。42.【答案】(1)着丝点分裂(2)丙、丁(3)48(4)次级精母细胞基因突变或交叉交换【解析】(1)由图1中表达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可判断BC是DNA复制,一种染色体上有姐妹染色单体,因此染色体∶DNA=1∶2;DE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形成染色体,染色体∶DNA=1∶1。(2)由于图1中的CD段,染色体∶DNA=1∶2,因此图2中丙、丁对应图1中的CD段。(3)图2中甲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含8条染色体,因此有4个染色体组;图2中丙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移向细胞两极,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含有8条染色单体。(4)图2中丁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由于XY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已分离,因此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常染色体。M的姐妹染色单体是复制关系,所带基因应相似。如果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则阐明在DNA复制时发生了基因突变,也可能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叉交换。43.【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