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觉两点阈测量麦思思_第1页
皮肤觉两点阈测量麦思思_第2页
皮肤觉两点阈测量麦思思_第3页
皮肤觉两点阈测量麦思思_第4页
皮肤觉两点阈测量麦思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警察学院心理学实验报告姓名:麦思思区队:应用心理学一区队学号:1211001004合作者:任国义熊燕胡静北林茜陈红霞徐识广王金邱晴周飞高燕飞魏锐斌实验日期:2014/10/31实验名称 皮肤觉两点阈测量摘要:目的:探索身体不同部位皮肤两点阈的差别,学会测定皮肤两点阈的方法以及分析练习效应、期望效应等对两点阈的影响,练习直线内插法处理数据,讨论练习与疲劳因素对两点阈的影响。方法:先运用最小变化法粗略地测量出两点阈的范围,选定五个刺激,再用恒定刺激法测定两点阈,最后分别用直线内插法处理数据。结果:只测出了被试少量区域的两点阈。结论:手背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手背与手小臂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左手背与左手小臂在性别上无显著性差异。关键字:两点阈恒定刺激法差别阈限1引言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称触点、冷点、温点和痛点。身体的部分不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肤觉对人类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有重要意义。肤觉能够维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如果人们丧失痛觉和冷觉、温觉,就不能够回避各种伤害人体的危险,也不能实现对体温的调节。人们能够分辨皮肤上两个点的最小距离,叫两点阈,它可以代表人的皮肤对触觉刺激的分辨能力,两点距离越近,表明两点辨别能力越精确。而皮肤的不同部位,两点阈也不相同。感觉阈限又称阈限,包括绝对阈限和差别阈限。前者指刚好能够引起心理感受的刺激大小;后者指刚好能引起差异感受的刺激变化量。恒定刺激法是测量感觉阈限的三种方法之一。它的特点是只用少数几个(5〜7个)刺激,并且在实验过程中,它是不变的。找50%的点:一个刺激经常出现在感觉到和不感觉到的中间地带,即它能感觉到的次数仅是其全部长时次数的百分之几。当是50%时,即阈限位置。它具有以下优点:(1)刺激数量较少,而且不需调整刺激强度。所以用这种方法测量不容易改变强度的刺激比较方便。(2)刺激呈现顺序随机,被试不知道,这样就不会产生期望误差和习惯误差。但是也同时存在着缺点,当用三种判断确定差别与现实不肯定间距的大小会随着被试的态度而变化,会影响最终结果。2方法2.1被试四川警察学院本科应用心理学专业大三学生12名,其中6名男生,6名女生,每名被试配备一名主试和一名记录员。2.2仪器两点阈量规15个,遮光眼罩3个,记录纸数张。2.3程序2.3.1程序1(1) 主试选定被试的左手背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左手背为A区,左手小臂为B区,右手背C区。测量前,做上印记,在印记内进行实验。(2) 在实验之前,主试先发出指导语:“注意,两点域量规在你的皮肤上停留两秒后,当你感觉为两点时报告说2,感觉为一点时报告说1”,记录员记录下被试对应刺激所报告的数值。主试不管被试作何回答,都要按原来计划将一系列实验做完。并且要估计出每名被试测量区的范围。(3) 使用两点阈量规时,必须垂直落下,并使用两个尖头同时重力均匀地接触皮肤,接触时间不超过两秒。主试先在自己手上练习数次,然后再在被试的非测量区练习几次。2.3.2程序2(1) 正式实验时采用恒定刺激法测皮肤觉两点阈。实验序列的长度与起点,可以按照预备实验中的实际测定结果来确定,一般定为从7到15毫米的长度为起点,二到四毫米为间距。每种间距做20次,5个间距随机出现。(2) 主试在实验时刻随机插入一点刺激检验两点后像。让被试做完100次后休息5分钟以上。(3) 进一步选定其他部位测验区,按上述程序进行实验。

(4)实验记录表如下:表1皮肤觉两点阈测量记录表(单位:mm)刺激(mm)报告“两点”的次数报告“两点”的百分数(5)得到的实验数据用直线内插法计算被试两点阈的阈限值。3结果3.1两点阈测量被试报告为2的频率记录表及频率分布散点图表2A区两点阈测量被试报告为2的频率记录表(单位:mm)47101314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30333639225%30%50%75%65%30%20%45%70%70%440%30%50%75%65%525%35%40%55%75%610%20%40%60%85%715%35%60%80%85%80%15%20%70%80%920%25%45%55%75%1025%30%45%65%85%115%20%50%65%85%1230%65%90%95%100%135%15%40%75%85%表2根据被试在两点域测量的实验中,被试报告数值为2的个数在该刺激量上与总共报告数值个数的百分比。表3B区两点阈测量被试报告为2的频率记录表(单位:mm)1516181920212224252728303536394245484245485154575%20%35%50%80%425%30%55%75%85%520% 30% 45%55%70%630% 35% 45%55%75%720% 20% 40%70%80%85%20%30%50%75%9 0% 40% 50% 65%85%1020% 25% 45%65%70%1115%25%45%55%80%12 40% 40% 75% 85%95%1315%20%25%50%60%根据被试在两点域测量的实验中,被试报告数值为2的个数在该刺激量上与总共报告数值个数的百分比。表4C区两点阈测量被试报告为2的频率记录表(单位:mm)5689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7283033363925%15%40%70%80%320%45%50%80%85%425%25%65%65%85%515%15%25%45%65%615%20%40%60%75%720%35%40%70%80%825%35%50%75%85%90%40%50%65%85%1020%35%40%55%60%1110%40%45%60%75%1230%40%75%85%85%1310%20%40%55%65%根据被试在两点域测量的实验中,被试报告数值为2的个数在该刺激量上与总共报告数值个数的百分比。

A区两点阈测量被试报告2频率分布散点

图%%%%%%%%%%%oooooooooooA区两点阈测量被试报告2频率分布散点

图%%%%%%%%%%%ooooooooooo0987654321*34—6—8——9——10111213图1A区两点阈测量被试报告为2的频率分布散点图图1中1个被试在刺激量的变化上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被试11呈现出了与其余被试不相同的变化趋势。B区两点域被试报告两点频率散点分

布图FDFo/V/V/V/VB区两点域被试报告两点频率散点分

布图FDFo/V/V/V/VFD/V/VFoQ..-nuynuyQFaFaFQfooooooooooo098765432110 20 30 40 50 60刺激距离(单位:皿)-^-34*6——910111213图2B区两点阈测量被试报告为2的频率分布散点图图2中12个被试之间对刺激的感觉存在很大的差异,特别是被试2与被试9,相同的测量区域,预测感觉域限相差最大;其中被试的测量变化趋势与其余被试不同。C区两点阈测验被试报告两点频率散

点分布图ooooooooooo0987654321-一-C区两点阈测验被试报告两点频率散

点分布图ooooooooooo0987654321-一-蒸企旧咂皆坦af®日47101316192225283134

刺激距离(单位:mm)-2-34—5—6-8-9-10111213图3C区两点阈测量被试报告为2的频率分布散点图图3中除被试3之外的其他被试的预测域限值比较相接近,被试3的预测域限值偏高。表5直线插入法求的得被试肤觉阈限值(单位:mm)左手背 左手臂 右手背2204516324.649.51842240.510.552031.515.75617.527.512.5714.826.6712821.84819928.554.622

1017.7528.3311.75113049.518125.7116.8522.851333.865320表5中被试的域限值是根据直线内插法的公式计算而得,通过上图1、图2与图3,可分别求的A区、B区与C区的个个被试对应的域限值。表6 同一区域性别之间的差异性检验男(n=6)女(n=6)X±sPTA区域22.94±10.2519.82±3.410.05-0.71B区域41.71±15.4336.78±9.590.16-0.67C区域18.93±3.9614.13±2.880.83-2.41注:(A区域是左手背,B区域是左手臂,C区域右手臂)表示在性别之间有显著性差异(a=0.05)从表6可以看出,运用独立样本T检验,在性别之间的差异上,A,B,C区域根据数据显示p>0.05,所以性别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表7 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性检验X土sPTA区-B区左手背-左手臂-17.87±6.600.000-9.38B区-C区左手臂-右手背22.72±11.770.000-6.68A区-C区左手背-右手背4.85±7.840.0562.14注:A区域是(左手背),B区域是(左手臂),C区域(右手背)。表示A区B区C区之间有显著性差异(a=0.001)从表7可以看出,A区域(左手背)与B区域(左手臂)之间的p<0.001,所以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以及B区域(左手臂)与C区域(右手背)之间同样p<0.001,表现出显著性差异;而A区域(左手背)与C区域(右手背)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4讨论4.1由于身体皮肤的部位不同而引起的两点域的大小差异由实验分析可知,人身体上的不同部位的皮肤觉两点阈是不相同的。在本实验中手背的两点阈就比手臂的两点阈要小,从很多的实验也能证明身体的暴露部分,如手指和脸部的两点阈小,而身体的掩盖部分,如背部和腿部分的两点阈最大。因为皮肤觉感受器在皮肤上呈点状分布,接触点、冷点、温点和痛。因此皮肤觉随身体部位的不同分布就不相同,各种点的分布及其数目也不同。不同部位的皮肤觉两点阈是存在差异的。4.2实验刺激次数引起的疲劳对皮肤觉两点阈值的变化产生的影响在实验过程中,被试所进行的实验测量次数相对较多的,所以在实验后部分过程中就会产生练习误差和疲劳误差。经过多次的练习,被试的反应速度会相应的加快和报告的准确性也会提高,从而使两点阈值降低。而随着实验的进行,厌烦的情绪也会出现,会使被试反应速度减慢和报告的准确性降低,从而使两点阈值升高。在实验过程中,这两种误差必然是会产生的。为了降低误差,避免在实验过程中出现类似情况,主试要给予被试以充分的休息时间,确保被试恢复到标准状态。通过实验也可以验证这种现象是否存在,主试可以间隔数十次后,可插进一次一点的刺激,测验被试是否产生这种后象。4.3此次实验中存在准确性不高没有确切地获得被试的两点阈值的情况,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实验相同刺激在同一区域的刺激次数过少只有20次,如果试验次数有50次,效果可能会更好;二是时间的限制,为了尽快完成实验,实验进程就比较快,可能存在测量不准确;三是主试没有掌控好刺激的力度,力度的大小会影响被试的正确报告;四是被试的感受性高,被试对刺激的感受性越高,对刺激的感受就越敏感,因此,被试的两点感觉就越明显;五是主试对被试的期望效应造成的误差;六是被试的练习效应造成的误差;七是实验环境的影响;八是间隔时间不够两秒,间隔时间不够,被试的感受到的刺激还没有完全解除,又给被试一个刺激,会影响被试回答的正确率。5结论5.1在分别求出不同部位测量区域的两点阈值后,进行差异性检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