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情绪与情感过程第四组陆婷婷陆娇黄燕琳陈燕刘金凤主要内容一、情绪与情感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三、情绪理论四、情绪与情感的功能五、情绪调节
一、情绪与情感
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应。“体验”是情绪和情感的基本特征。人对情绪与情感状态的自我感受就是情绪与情感的主观体验。情绪和情感是即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两个概念。
二、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基本的情绪形式快乐愤怒恐惧悲哀(二)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三)情感的分类
道德感理智感美感心境心境是指一种微弱而持久的、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对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影响。积极乐观的心境可以提高活动的效率,对未来充满希望,有益于人的健康;消极悲观的心境则会降低活动效率,使人丧失信心和希望,有害于身心健康。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性的情绪状态。应激应激是人对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是在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机状态下出现的情绪状态。一般程度的应激状态可以维持机体一定的紧张度,使个体精力旺盛、思维灵活、动作敏捷,会做出平时道德感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在评价他人或自身的思想、意图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道德感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段性。理智感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是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与人的求知欲望、科学探索及对真理的追求相联系的,是人们学习科学知识、认识和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一种动力。美感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事物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段性。三、情绪理论不同的心理学派和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种种假设,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对情绪的产生和理解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情绪理论。经典情绪理论1、詹姆士—兰格情绪理论1884年,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1885年,丹麦生理学家兰格(C.Lange)情绪是外部刺激引起了内脏反应,内脏反应的信号传递到大脑皮层就产生了各种情绪体验。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增强,血管扩张,就会产生愉快感植物性神经系统活动的减弱,血管收缩,就会产生恐怖感总的来说:詹姆士-兰格理论认为:情绪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评价:詹姆士-兰格理论重视情绪与机体的变化密切关系,但受当时生理学发展水平所限,夸大了外周神经系统变化对情绪的作用,而忽略了中枢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控制和调节作用。2、情绪的丘脑学说1927年,美国心理学家卡侬(W.B.Cannon)。大脑皮层对丘脑的功能有抑制作用。当抑制解除时,丘脑的功能就会亢进。情绪过程正是大脑皮层抑制解除后丘脑功能亢进的结果。丘脑的情绪冲动一方面传入大脑产生情绪体验;另一方面沿传出神经达外周血管、脏器形成情绪表现的生理基础。巴德(Bard)支持和发展了坎农的理论。因此,后人称这一理论为坎农-巴德理论或坎巴学说。进步:从脑内寻求生理机制,并把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统一于丘脑的功能。局限:忽视了大脑皮层对情绪的作用及外周神经系统对情绪的意义。3、情绪的动力定型学说苏联,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情绪过程是脑高级部位皮层的功能;是条件反射动力定型的形成与变化的表现。动力定型的形成、稳定过程就会产生阳性情绪体验,动力定型遭到破坏就会伴随阴性情绪体验。4、情绪的激活学说1951年,美国,心理学家林斯莱(D.B.Lindsley)。该理论以脑干网状结构的生理特点为依据。认为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汇集了各种感觉冲动,也包括内脏感觉,经过整合作用之后再弥散地投射至大脑,调节睡眠、觉醒和情绪状态。网状非特异投射系统生理功能的多样性正符合情绪过程的基本特征。5、情绪的边缘系统学说帕帕兹(J.w.Papez),麦克林(Maclean)。大脑边缘皮层、海马、丘脑和下丘脑等结构在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中具有重要作用。边缘系统中,从海马经穹窿、乳头体、丘脑前核和扣带回,再回到海马的环路(帕帕兹环路),对情绪产生有重要作用。帕帕兹强调边缘系统中下丘脑和扣带回的作用,他认为下丘脑在情绪表达中起重要作用,扣带回在情绪的体验中起重要作用。麦克林则认为海马和颞叶在情绪体验中更为重要。进步:不但具有整体和器官水平的实验证据,还有细胞生理学的实验依据。6、情绪的应激学说
1946年,塞里(H.Selye)从神经体液调节机制中为情绪过程的生理心理学理论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科学事实和新的理论。在紧张性情绪形成中,大脑皮层、下丘脑、脑下垂体和肾上腺等发挥着神经体液的综合适应性调节作用。情绪认知理论情绪认知理论(cognitivetheoryofemotion)是心理学中主张情绪产生于对刺激情境或对事物的评价的理论.(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2)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4)西米诺夫的情绪认知一信息理论;(5)扬和普里布拉姆的情绪不协调理论。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M.B.Arnold)阿诺德认为,对外部环境影响的评价与估量是情绪产生的直接原因。同一刺激情境,由于对它的评估不同,就会产生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映。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包括机体内部器官和骨骼肌的变化,对外周变化的反馈是情绪意识基础。阿诺德强调情绪反应序列是情境-评估-情绪,即对情境的评估是一个皮层过程,因此,皮层的兴奋直接影响着情绪反应,所以,阿诺德的学说被称为评估-兴奋学说。沙赫特和辛格的三因素论20世纪60年代美国沙赫特和辛格他们认为:认知的参与及认识对环境和生理唤醒的评价过程是情绪产生的机制;各种情绪状态的特征是交感神经系统以一定形式的普通唤醒;人们通过环境的暗示和认知加工对这些状态进行一定的解释和分类;认知对刺激引起的一定的生理唤醒的引导与解释导致情绪的产生。
(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认为情绪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情绪活动中,人不仅接受环境中的刺激事件对自己的影响,同时要调节自己对于刺激的反应。情绪活动必须有认知活动的指导,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了解环境中刺激事件的意义,才可能选择适当的、有价值的动作组合,即动作反应。具体来说就是: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初评价是指人确认刺激事件与自己是否有利害关系,以及这种关系的程度。次评价是指人对自己反应行为的调节和控制,它主要涉及人们能否控制刺激事件,以及控制的程度,也就是一种控制判断。再评价是指人对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的有效性和适宜性的评价,实际上是一种反馈性行为。
(4)西米诺夫的情绪认知一信息理论西米诺夫(Siminov,P.V.)的信息理论认为,如果一个有机体因缺乏信息而不能适当地组织自己,那么神经机制就会使消极情绪开始行动。西米诺夫主张,情绪(E)等于必要信息(In)与可得信息(Ia)之差与需要(N)的乘积,即:E=-N(In-Ia)西米诺夫认为,情绪本身具有一种强烈的生理激活的力量,如果这个机制变活跃了,那么,一些习惯性反应必定受到破坏。当有机体需要的信息等于可得的信息时,有机体的需要得到预期满足,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中药鉴定学实验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学术研究及论文发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内燃机构造与原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数学分析V》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工程结构荷载与可靠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财经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有限元法与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土方工程回填合同
- 建筑工程木工分包合同
- 房产土地使用权买卖合同
- 高等数学上册ppt课件完整版
- 应用型人才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模板)
- 新时期当好社会组织秘书长的若干思考课件
-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完整课件
- 4D现场管理培训ppt课件(PPT 45页)
- 企业公司组织架构图word模板
- 军队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管理办法
- 全州朝鲜族小学校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
-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课文及翻译
- 四川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 2021北京四中新初一分班英语试题(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