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病害_第1页
药用植物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病害_第2页
药用植物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病害_第3页
药用植物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病害_第4页
药用植物第九章 全草类药材病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章全草类药材病害授课人:宁万光第八章全草类药材病害细辛病害荆芥病害藿香病害其他病害一、细辛病害细辛叶枯病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也能侵染叶柄及花果。叶上病斑近圆形,直径5~18毫米,具明显的同心轮纹,浅褐色至棕褐色,病斑边缘具红褐色晕圈。发病严重时病斑汇合、穿孔,整个叶片枯死。叶柄病斑梭形,黑色,凹陷。花果上病斑圆形,黑褐色。高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褐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槭菌刺{MycocentrosporaacerinaDeighton),属半知菌亚门菌剌孢属真菌。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和菌丝体在病残体和芽孢上越冬,种苗可以带菌传病。分生孢子主要借气流和雨滴飞溅传播。低温多雨有利于病害流行,最适发病温度为15~20℃。遮阳栽培发病轻,5~6月为病害盛发期。3、防治方法:①秋季植株枯萎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残体,集中烧掉,再用5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硫酸铜300倍液喷床面。②充分利用林下自然遮阳栽培细辛,或挂帘遮阳栽辛以减轻发病;栽植前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种苗3~4小时。③发病初期用50%扑海因800倍液、50%速克灵1200倍液或50%万霉灵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每10~15天1次,连喷3~5次。细辛菌核病1、症状:主要为害根部,茎、叶、果次之。初期地上部分与健株无异,仅叶片逐渐褪绿变黄,叶上出现圆形、褐色或粉红色病斑;后期则出现萎蔫,此时地下根系已溃烂,根内部组织已腐败分解,表皮内外附有大量黑色菌核。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细辛核盘菌(SclerotiniaasariWuetC.R.Wang),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病菌以菌丝体、菌核在种子、病苗、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初侵染以菌丝体为主。菌核萌发主要产生子囊盘,子囊孢子主要从伤口侵入。该病为低温病害,低温高湿、排水不良、密植、杂草多有利于病害的发生。3、防治方法:①建立无病种苗基地,选用无病苗移栽;在松林杂草少、有落叶覆盖、保水良好的地块实行免耕,以防止病菌扩散。②早期及时拔除病株,挖去病穴土壤,并用生石灰消毒,防止病害扩散为害。③栽种前用50%多菌灵2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苗3~5分钟;发病严重时用50%多菌灵200倍液加50%代森锰锌600倍液混合浇灌病穴。细辛锈病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也可为害花和果。冬孢子堆叶两面生,圆形或椭圆形。初期生于寄主表皮下呈丘状隆起,后期破裂呈粉状,黄褐色至栗褐色,在叶片上排成圆形,叶正面比背面明显,直径4~7毫米。冬孢子堆在叶柄上呈椭圆形或条状,可环绕叶柄使其肿胀。严重发病时整个叶片枯死。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细辛柄锈菌(PucciniaasarinaKuntze),属担子菌亚门柄锈菌属真菌。病菌越冬方式及场所尚不清楚。冬孢子借气流及雨水飞溅传播,发病株多集中于树下等遮阳处,高湿多雨及多露条件下发生严重。病害始发期为5月上旬,7~8月为发病高峰。3、防治方法:①秋季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集中烧掉。②发病初期摘除病叶,降低田间菌源量;雨季及时排除积水。③发病期用25%粉锈宁l500倍液、95%敌锈钠300倍液加0.2%洗衣粉或62.25%仙生600倍液喷雾,每10天1次,连喷2~3次。二、荆芥病害荆芥茎枯病1、症状:以茎秆受害最重,叶、叶柄和果穗均能发病。茎秆受害后产生水渍状褐色病斑,很快向四周扩展,并环绕茎秆呈褐色枯茎。病部不凹陷,其以上枝叶萎蔫,最后变褐枯死。叶柄受害产生无明显界限的水渍状病斑。叶部发病多从叶尖和叶缘开始,呈开水烫伤状。受害穗黄褐色,不能开花。幼苗易发病,常造成大面积植株枯死,导致产量下降。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木贼镰孢(Fusariumequiseti)、禾谷镰孢(F.graminearum)和茄病镰孢(F.solani),单独或复合侵染。病菌在病残体或土壤中越冬,次年5月下旬侵染荆芥后形成发病中心,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不断扩散,又引起健株发病。病害发生与气温和雨量关系密切,连续降雨3天以上常出现发病高峰;夏、秋季降雨量及雨日多的年份发病重。土质黏重、播种晚、氮肥施用过多及连作地块,病害发生较重。6~7月为盛发期。3、防治方法:①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水性好的高地或旱地种植;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5年轮作。②适时早播,以4月下旬为宜;麦茬地种植应施足基肥,早施苗肥,注意氮、磷、钾配合施用以促进生长。③发病初期喷洒50%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或1:l:200波尔多液各1次,间隔7~10天。荆芥黑斑病1、症状:叶片发病多从叶尖和叶缘开始,最初产生不规则褐色小斑,以后扩大为半圆形或不规则形暗褐色病斑。茎和顶梢受害后呈褐色,顶端下垂或折倒。潮湿时病部产生黑色霉层,为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为害严重时叶片枯死,茎秆顶端下垂或折倒。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Keissler).属半知菌亚门链格孢属真菌。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次年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初侵染。病株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又可引起多次再侵染。6月开始发病,7月中旬以后病害逐渐减轻。多雨季节常造成整个叶片死亡。3、防治方法:①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选用粒大饱满的种子作种。②6月上旬开始喷洒50%扑海因.5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600倍液,每10天1次,连续2~3次。三、藿香病害藿香褐斑病1、症状: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圆形或近圆形,直径2~4毫米,中央淡褐色,边缘暗褐色。后期叶面生淡黑色霉状物,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情严重时病斑汇合连片,叶片提前枯死。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唇形科尾孢(CercosporalabiatarumChuppetMüller),属半知菌亚门尾孢属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株残体上越冬;翌春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及多次再侵染。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发生蔓延,7~8月为发生盛期。3、防治方法:j①入冬前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体,并集中烧掉,以减少侵染源。②发病前喷洒l:l:100波尔多液保护;发病初期选用50%代森锰锌6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或77%可杀得600倍液等药剂,视病情喷洒2~3次,间隔10天。藿香斑枯病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叶上病斑多角形,直径l~3毫米,暗褐色;后期病斑两而生黑色小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了器。发生严重时,病斑町汇合成片,叶片枯死。2、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华香草壳针孢(Septorialophanthiwint.),属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真菌。病菌以菌丝体在病残体上越冬;翌春分生孢子随气流传播引起初侵染。病斑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又不断引起再侵染。8月为发病盛期。3、防治方法:①收获后收集田间病践体并集中烧掉。②发病初期选喷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50%多菌灵6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或50%代森锰锌600倍液等药剂1~2次,间隔15天。四、其他病害落葵蛇眼病1、症状:为害叶片。发病初期产生褐色小斑点,扩展后成直径2~6毫米的近圆形病斑,边缘紫褐色,分界明晰,病斑中央黄白色至黄褐色,稍下陷,易穿孔;后期叶上病斑密布,叶片枯黄脱落。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