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组合的分配律
对语言解释的偏误北京语言大学郑艳群教授在2006年的《汉语学习》第6期发表了一篇关于“桥与语言水平的代理”的文章(以下简称“郑耀群(2006))。该文通过精确的数据统计对“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程度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考察,得出了“以往文献中的偏误类型在本语料库中都出现了,但是以往文献中从经验出发归纳出来的某些偏误类型在语料库中用例并不多,而实际语料中存在的某些偏误却在已有的研究结果中很难找到相应的解释”的结论。郑教授的这项研究对于对外汉语副词教学特别是程度副词教学和基于语料库的汉语语法本体研究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郑艳群(2006)还通过对中介语语料中程度副词用例的分析,归纳出了三种以往尚未提及的“偏误”类型:一是“非常”、“很”等与“又……又”结构连用;二是“很”、“十分”后面跟并列结构;三是“太”与“又……又”结构连用。对于这三种“偏误”的第一和第三种,我们认为应该算是偏误,原因如下:(一)母语为汉语者基本不这么说;(二)典范的白话文著作中也很难见到这样的用例;(三)正如郑教授所解释的“‘又’本身有‘再’、‘更’等意思,因此在‘又’前不必再加程度副词”。对于上述第二种“偏误”是否真的是“偏误”,也即现代汉语中“很”、“十分”后面是否一定不能跟并列结构?或者更加推而广之,程度副词后面是否一定不能跟并列结构?本文将通过语料分析和社会语言学的调查,就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能否与并列结构组合等问题展开讨论,以求教于郑教授与各位方家。hsk中的程度副词程度副词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副词次类,各家对其范围的限定各不相同,李泉(1996)、杨荣祥(1999)、张谊生(2000)等都在其著述中对其认定的程度副词作了穷尽性的列举,但总的来说,由于标准不统一,结果有很大出入。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采取郑艳群(2006)的办法,主要对HSK中的甲乙丙丁四级词汇中的30多个程度副词进行讨论。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组合主要是在单句内组合,单句中的并列连词并不多,本文主要讨论程度副词与“和、与、跟、同、及、而”这几个连词所连接的并列结构的组合情况。1.1在有作用的网络上,能有多个单词与并列结构组合组合从我们搜集的语料来看,在这30多个程度副词中,有“比较、多(么)、非常、分外、格外、更、过于、何等、很、极其、极度、颇、十分、太、特别、尤其、有点、有些、最”等19个能与并列结构组合。而能与这些程度副词组合的又只限于由“和、与、而”三个并列连词连接的并列结构,“跟、同、及”等连接的并列结构不能与之组合。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句,来说明程度副词与“和、与、而”等所连接的并列结构的组合情况。1.1.1音乐内容和主观效果不同能与连词“和”所连接的并列结构组合的程度副词主要有“比较、多(么)、非常、格外、更、过于、很、颇、极其、极度、十分、太、特别、尤其、有点、有些”等。例如:1①后面,我的印象就比较混乱和模糊了。(王朔《我是“狼”》)②多么古朴和空旷的客厅,一角是一架钢琴。(张炜《伟大而自由的民间文学》)③他不禁伸出手去抚摸,他感到那上面非常粗糙和锐利。(余华《一九八六年》)④金枝有时候都疑心自己的精神是否因此变得格外地敏感和脆弱,以至把善意的关怀都误解为恶意的讥讽。(陈建功、赵大年《皇城根》)⑤这样,他的文章就不难读下去,不像有的过于雕琢和浮夸的作品,虽然短,读起来却相当吃力。(曾卓《文学长短录》)1.1.2祥子的越界与治生的世界能与连词“与”所连接的并列结构组合的程度副词主要有“多(么)、非常、分外、格外、过于、极度、颇、十分、太、有点、有些、最”等。例如:⑥这些,在祥子的眼中耳中都非常地有趣与可爱。(老舍《骆驼祥子》)⑦(曹雪芹)一反“皮里阳秋”的手法而非常直露地倾泄出对她的极度鄙夷与厌恶,这是怎么回事呢?(刘心武《话说赵姨娘》)⑧这朵水仙花供给全家人一些清香,使全家人觉得他们有个鲜花似的千金小姐,而不至于太放肆与胡闹了。(老舍《且说屋里》)⑨他感觉得有点疲乏与空虚。(老舍《四世同堂·偷生》)⑩当然最如意与简明的打算,是攻陷一处便成立个军政府。(老舍《四世同堂·惶惑》)1.1.3理想的小干鱼能与连词“而”所连接的并列结构组合的程度副词主要有“比较、多(么)、非常、分外、格外、更、过于、何等、很、极度、颇、十分、太、特别、最”等。例如:(11)这回还有两条理想的小干鱼,吃得非常辛辣而痛快。(老舍《小坡的生日》)(12)热烈的握手,英雄气概的握手,用力地一握,立刻分开,比千言万语更亲切而明确:手碰到手,心也碰到心。(老舍《无名高地有了名》)(13)依他们的解释,艺术之宫诚哉是何等地伟大而光荣。(俞平伯《文学的游离与其独在》)(14)努力于此种革命并不足以升官发财,而打得头破血出倒颇悲壮而泄气。(老舍《婆婆话》)(15)时人却在这种时节,细细地述说他们那些最显然而平凡的举动与一切。(老舍《蜕》)1.1.4“极、极、特别、比、相当、大小”等主观程度副词的程度从前文的例句可以看出,能与“和、与、而”等所连接的并列结构组合的这19个程度副词,其代表性还是比较强的:既有“比较、格外、更、最”等相对程度副词,也有“过于、极其、极度、十分、非常、特别、有点、有些”等绝对程度副词;既有“很、最、极其、非常、特别、比较、十分”等客观程度副词,也有“太、多么、何等”等主观程度副词;从程度副词的程度区别来看,这些程度副词基本覆盖了程度量幅的各个量级:从相对程度副词的最高级(最)、较高级(更加、格外)、比较级(比较)到绝对程度副词的过量级(过于)、极高级(极其)、次高级(非常、十分)、略低级(有点、有些),这些程度副词都有分布。2与程度副词组合的并列结构,其内部构成主要是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还有心理动词如“羡慕、嫉妒、厌恶”等。因为状态形容词本身一般不与程度副词组合,所以不能进入程度副词后的并列结构。由于并列结构自身的对称性,多音节成分进入并列结构可能会造成句子冗长,所以多音节成分也很难进入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的组合。1.2[作复杂”的语言表达与程度副词组合的并列结构的内部构成主要是双音节的性质形容词和心理动词,因此,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组合以后所构成的短语也是谓词性短语。它们在句中主要充当谓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语等句法成分,但一般不能作主语。例如:①后面,我的印象就比较混乱和模糊了。(王朔《我是“狼”》)[作谓语]⑨他感觉得有点疲乏与空虚。(老舍《四世同堂·偷生》)[作宾语]⑩当然最如意与简明的打算,是攻陷一处便成立个军政府。(老舍《四世同堂·惶惑》)[作定语](11)这回还有两条理想的小干鱼,吃得非常辛辣而痛快。(老舍《小坡的生日》)[作补语](16)而且还非常压抑和气愤地从胸膛里发出声音“嗯!”。(汪曾祺《王全》)[作状语]可以看出,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组合以后,其句法功能与程度副词修饰单个性质形容词或心理动词所构成的结构基本一致。结构“int+w1+cj+w2”的程度重述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组合后,程度副词的“辖域”(scope)是我们所关注的焦点。如果我们用“INT”表示程度副词,用“CONJ”表示并列连词,用“W”表示并列结构内部的谓词,即动词或形容词,那么,新组成的结构“INT+W1+CONJ+W2”可能有两种理解:A.“[INT+W1]+CONJ+[W2]”,这时程度副词只管辖其后的第一个谓词性成分;B.“[INT+W1]+CONJ+[INT+W2]”,这时程度副词管辖其后的两个谓词性成分,这符合逻辑学上的“分配律”,程度副词把其程度意义“分配”给两个谓词性成分。当然,这里的“分配”只是形象的说法,说是“分配”,程度副词的程度义并不减半赋予其后的每个谓词。比如对于前文的例③我们既可以理解成“他感到那上面非常粗糙,但只是一般的锐利。”也可以理解成“他感到那上面非常粗糙,也非常锐利”。当然,对于这种情况,人们更多的是做第二种理解。我们下文将会对与此相关的问题进行社会语言学调查,兹不赘述。对两种理解的初步筛选上面我们通过语料分析得知,在现代汉语典范白话文著作中,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是可以组合的,为了了解当前现实语言生活中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的组合情况,我们就二者能否组合以及组合后的语义理解问题作了一个小范围的社会语言学调查。我们先给出10个从语料库中随机筛选出来的典范白话文著作中的例句,让被调查者凭自己的语感评判哪些句子在现代汉语中能说,并把上述两种理解告诉被调查者,让他们选择能说的句子应该做哪种理解,或者给出可能还会做什么理解。我们共发放问卷70份,回收64份,其中有效问卷59份。在这59份有效问卷中,认为给出的10个句子都能说和都不能说的各有3人,各占5.08%,认为部分能说的有53人,占89.84%,也就是说,认为程度副词和并列结构可以组合的一共占到94.92%。认为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组合后,该结构只有一种理解的有8人,占14.29%:其中认为只有A种理解的2人,认为只有B种理解的6人。认为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组合后,该结构可以有两种理解的有47人,占83.93%。此外还有1人认为含有“而”的句子因为“而”作为连词的多义性,不局限于表并列关系。对于这10个具体的例句,有176票认为应该只做B种理解,占60.48%,只有115票认为应该只做A种理解,比例不到40%。只有5人认为某些句子可以有A、B两种理解。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在大多数人的语感中,现代汉语中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是可以组合的,对其组合后的语义理解,倾向于程度副词的程度义“分配”给其后的每个谓词性成分。这与我们对书面语料的分析基本上是相符合的。“欧化语法现象”的提出通过对“五四”以前的历代汉语语料库的考察,发现在“五四”以前程度副词很少与并列结构组合。能够互相组合的程度副词和并列连词只限于“最”和“而”,且只发现如下3例:(17)四渎之源,河最高而长,从高注下,水流激峻,故其流急,为平地灾害。(东汉·桓谭《新论》)(18)此圣人极论天人之际,最详而明者也。(《新五代史》卷五十九)(19)如应锺为宫,其声最短而清。(《朱子语类》卷三十九)“最”与“而”的组合从东汉开始,到宋朝结束,用例非常之少,且在此后很长时间一直没有出现,其他程度副词和并列连词的组合则一直未见用例。而在“五四”以后的现代汉语中这种组合用法逐渐增多,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认为,这是“五四”前后,汉语通过与英语等印欧语言的间接接触3而形成的“欧化现象”。较早就汉语中的“欧化现象”进行研究的是王力(1943、1944)。王力(1980)认为,类似“耐心地等待和帮助他们从思想上真正地认识自己的错误。”的共宾现象(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共用一个宾语)是汉语受西洋语法影响而发展起来的新兴平行式。王力先生认为,这种结构在先秦就已经有了,但在后代并没有得到发展,“五四”以后才又渐渐普遍应用起来。贺阳(2004)认为,“欧化语法现象”指现代汉语在印欧语言特别是英语的影响和刺激下产生或发展起来的语法现象。这一概念既指汉语中以印欧语言为摹本,通过模仿而产生的新兴语法成分和句法格式,也指汉语中原本处于萌芽或休眠状态的语法形式由于印欧语言影响的推动和刺激而得到迅速发展的现象。例如,“五四”以前,汉语存在句句首的处所词语加上介词“在”的现象虽存在,但十分罕见;表示在甲事进行的过程中乙事发生或进行时,在“……的时候”前加介词“当”的情况也十分罕见,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后,这些用法开始逐渐增多。贺阳(2004)认为,上述两种现象就属于汉语中原本处于萌芽或休眠状态的语法形式在印欧语言影响的推动和刺激下得到迅速发展的“欧化现象”。与上述情况相类似,程度副词与并列结构的组合在古代汉语中不是没有,但非常之少,这说明这种现象在汉语中曾经有过萌芽,但没有得到发展,而在“五四”以后得以发展。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这可能也是一种受到印欧语言的影响和推动而发展起来的“欧化现象”,而且这种结构的激活和发展很可能还受到类似“共宾现象”等新兴平行式的影响。为了证明我们的观点,我们专门搜索了“弗吉尼亚大学现代英语语料库”,发现在英语中,确实存在不少“intensifier+adj1+and+adj2”的句子。例如:(20)Ishouldthinkthattheywouldgetverytiredanddiscouraged,asthestudentsareterriblydull.(21)St.Thomas’isontheAlbertEmbankmentimmediatelyoppositetheHousesofParliament.Itisverylargeandfine.(22)Afterthisbriefhistoryofoneofthemostbrilliantandfar-reachingmedicaldiscoveries,attentionisinvitedtoafewfactsconcerningthethreeprincipalmembersofthecommission,andtotheiruntimelyandlamenteddeaths.(23)HespoketoofranklytonewspaperreportersonlandinginNewYork,makingremarkswhichwerealittleindiscreetandundiplomatic.(24)Hisservicewastoovaluableandimportanttotheexperiment.综上所述,我们认为,程度副词和并列结构的组合在古代汉语中就有萌芽,经过一段时间的休眠状态以后,在“五四”时期随着第三次翻译浪潮的兴起和白话汉语的推广,一些本国作家,如老舍等,受西方语言的影响,用“欧化的汉语”写作,在这种背景下使得程度副词和并列连词这种组合得以激活并发展。偏误分析的基本原理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偏误分析在对外汉语教学界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并发表了不少论文专著,根据我们对“中国期刊网”的初步统计,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各类偏误进行研究的论文有近400篇。偏误分析之所以受到如此普遍的关注,是因为“偏误分析从理论上说,可以发现语言习得规律并深化我们的认识;从实践上说,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避免偏误,指导教学。”(肖奚强2001年)然而,就现有的文献来看,偏误分析的一些原则性问题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肖奚强(2001)就曾针对以往偏误分析中存在的用例不当的问题,强调了在偏误分析时对偏误用例的选取、分类与分析应该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有些文献存在的问题更为严重,它们将事实上算不上“偏误”的语言现象当成“偏误”分析。有鉴于此,我们在此想要强调的,恐怕是一个更为根本性的问题,即究竟什么是“偏误”?什么样的语言现象才算是“偏误”?从以往的研究来看,人们将语言学习者所犯的错误分为“失误”和“偏误”两种。“偏误”是指“由于目的语掌握不好而产生的一种规律性错误,它偏离了目的语的轨道”,4“是对正确的语言规律的偏离”。5由此可以看出,“偏误”是与目的语的正确形式紧密相关的。就汉语作为目的语而言,我们认为,它应该以是否偏离“普通话”为标准;就语法而言,只有汉语学习者所产出的话语偏离了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所体现的语法规范时,才算是真正的语法偏误。因此,偏误分析者只有在对现代汉语中是否存在某种语法现象进行精心的分析和甄别之后,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使我们想起了汉语本体研究中的一句至理名言,那就是赵元任先生所说的“说有易,说无难”,即要想说明语言中存在某种现象,只举一个例子就行了,因此很简单;要想说明语言中没有某种现象,那得穷尽地排除各种可能,否则,别人只须一个例子就可以否定你,因此很难。在对外汉语教学研究中,恐怕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说某某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标准装修设计合同范本
- 《物业管理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版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同范本
- 2025年数控刃磨床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抗寄生虫病药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食品蒸发浓缩机械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钳型表项目合作计划书
- 防潮地面施工方案
- 产地直采核桃协议3篇
- 借款协议补签模板3篇
- 深信服超融合HCI技术白皮书-20230213
- 2025年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广西公务员【申论A卷、C卷+2023申论A卷】共3套真题及答案
- 《多样的中国民间美术》课件 2024-2025学年人美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
- 人教版 七年级 下册 语文 第四单元《青春之光》课件
- 2024物业管理数字化升级服务合同
- 灌浆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篇)
- 药品追回管理制度内容
- 二战时期的中国抗日战争
- 35kv变电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 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对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