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古诗三首》《示儿》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祭、乃”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二、教学重点:背诵并默写古诗,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题质疑800多年前,一个冬天的晚上,屋外寒风呼啸,屋内寒冷彻骨,烛光摇曳,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走到人生的尽头,写下来他人生的最后一首诗——示儿。板书课题:示儿“示儿”是什么意思?(引导交流)这是陆游人生的最后一首诗,我们叫它“绝笔诗”。齐读——示儿从题目中,你想提什么问题?(引导学生交流)梳理学生问题:写了什么?为什么写?板书:?二、初读感知,了解诗意1.自由读诗。2.指名读,指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好古诗。齐读3.范读,指导学生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出示诗的停顿,学生练习读,齐读,读出诗的味道。4.引导交流:诗中写了什么?引导学生根据课前预习说说诗的意思,并总结评价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借助课外资料、结合注释。5.结合注释和课文资料理解诗意,并引导学生交流。三、细读理解,入境悟情1.深化问题一个老人在临终前,在自己的儿女面前,一般会说什么?(引导交流)可是陆游心里想的是什么?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引导交流)梳理问题:是啊,我们不经要问为什么,为什么陆游临终前心里还装着家国天下?为什么一定要收复中原?2.细读古诗,品味感悟请大家再次走近这首诗,想一想诗中的哪个字,哪个词,哪个诗句深深打动了你,让你感受到了诗人当时的心情?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全班交流。3.入境悟请,感悟诗人之“悲”(1)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什么叫“万事空”?(引导交流)85岁的陆游,不久于人世,回首生前往事历历在目,他一定想了很多很多,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发出这样的感叹——死去元知万事空。(引读)万事空啊,万事空,万事皆空,透过这掷地有声的三个字,你能感受到,诗人惧怕死亡吗?(引导交流)诗人这发自心底的一句话,分明是告诉所有人,读——死去元知万事空。(引读)可是,真的是万事皆空了吗?(引导交流)出示:但悲不见九州同万事皆空,悲从何来?诗人悲的是什么呢?(引导交流)这是一种怎样的悲?请大家阅读“拓展材料一”了解陆游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社会背景,思考诗人的悲从何而来,画出相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学生自读后引导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读诗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生于公元1125年,他出生在金兵肆意践踏中华大地的时代,北宋灭亡,陆游不得不随家人逃难,饱受流离失所之苦,但无论经历怎样的世事沧桑,他的爱国热情诗中没变,直到1210年,他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带着你的感受,一起读——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是一种怎样的悲?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悲苦陆游一生留下了九千余首试问,在他许许多多的诗词中,也留下了这样的悲。出示“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学生齐读。想象一下,当时在中原饱受战乱的北宋遗民,你的眼前仿佛浮现了怎样的画面?(学生交流)真是血淋淋的场面啊,受尽奴役的大宋百姓,盼着王师平定中原,还他们一个自己的家,可是这一盼,盼了六十五年,这六十五年受尽了多少折磨,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六十五年,有多少苦痛啊,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这六十五年,有多少血泪啊,读——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假如陆游的眼前浮现了这样的画面,他们的心情怎样?用什么词来形容?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悲痛这是为百姓的苦难而悲痛,再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因未见祖国的统一而悲哀,想到百姓而悲痛,当天看到这样的画面,他的悲又从何而来呢?出示《题临安邸》读一读这首诗,看看当时陆游寄予厚望的王师,朝廷这时在干什么?学生交流面对这些花天酒地的权贵们,你指着鼻子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面对这些苟且偷生的朝廷,你也指着鼻子问问他们——西湖歌舞几时休?此时陆游的悲从何而来?学生交流,相机板书:悲愤引导学生再次朗读——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小结。(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生命即将结束,但还没盼来祖国的统一,陆游悲苦、悲痛、悲愤,但他的心里还留着这样的信念——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什么时候会有这一天啊,或许几年,或许几十年,但陆游一直在等这样的喜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你又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相机板书:坚定的信念。这是陆游最后的希望,他一再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出示“拓展资料二”这是陆游一生写下的诗篇,也是他一生心愿的写照,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教师引读,20岁时,陆游豪情满怀,立下这样的壮志——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48岁时,陆游戍守边关,在凛冽的寒风中,他放声高歌——一寸赤心唯报国。52岁时,陆游因为主站而被罢官,成为平民的他念念不忘的是——位卑未敢忘忧国。80岁了,陆游魂牵梦萦的依然是——一闻战鼓义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85岁,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他痛心的依然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1.读完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陆游?学生交流。再次齐读全诗。2.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南宋终究还是灭亡了,王师也没有平定中原,陆游的子孙们永远无法完成陆游的遗愿。但陆游奋斗一生的爱国之情却丝毫不减。朱自清、钱钟书曾这样评价——出示朱自清、钱钟书的评价。此时,对于“爱国”你又有了新的感受?学生交流。3.全体起立,一起诵读这首诗,感受陆游一声的爱国之情。全体齐诵。附:拓展材料一:1125年10月17日,陆游出生在船上。此时,他的父亲接到皇上的圣旨,带着家人乘船赶往京都。这年冬天,我国北方的金朝开始大举南侵。当时的宋王朝政治腐败,军队毫无作战能力。陆游两岁时,国都沦陷。陆游三岁时,宋朝两代皇帝被金兵抓走当了俘虏,北宋王朝灭亡。康王赵构渡江难逃,定都杭州,史称南宋。他不但不发愤图强、收复失地,反而任命奸臣秦桧做宰相,一意向金人屈膝求和,导致大片国土被金人占领,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北宋被灭后,陆游父亲带着一家大小先逃到寿春,后逃到山阴。五岁时,金人入侵山阴,一家又逃到东阳。十岁以后,陆游回到山阴,居住在乡间。这段时间,秦桧杀害了岳飞,南宋小朝廷向金称臣纳贡。陆游后来做过官,也被秦桧罢黜。阅读并思考:陆游为何而悲?画出相关语句,写下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拓展资料二:陆游不同年龄诗句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20岁)一寸赤心唯报国。(48岁)位卑未敢忘忧国。(52岁)一闻战鼓义气生,犹能为国平燕赵。(82岁)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85岁)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示儿》学情分析《示儿》这首古诗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是诗人临终前写给儿子的遗嘱,表达了诗人至死念念不忘“北定中原”统一祖国的深挚强烈的爱国激情。全诗的真情自然流畅,让人感到了诗句背后的深沉的爱国之情。学生已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能够借助注释及搜集的背景资料理解古诗内容,能够了解诗歌表达出作者的爱国感情,但是对诗歌的感受力不强。如何让学生透过文字走近作者,感受诗中深刻的内涵,使其与诗中的情感产生共呜,从而受到心灵的震撼,还有一定的难度。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人行为,教师不应以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到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学中我努力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达到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古诗乃作者抒发感情的产物,因此,我抓住那些意蕴深刻的字词,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体验诗歌的意境,这是我教学这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新课标要求我们不要教教材,而要用教材,把教材作为一种载体,带领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以点带面,去遨游知识的海洋。因此,这节课,我以《示儿》为点,引导学生去收集、积累更多的爱国诗。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示儿》效果分析教学环节设计目标指向评测练习学生当堂学习效果评测结果及分析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揭题质疑。创设故事情境,感受写诗背景。质疑课题,提出问题。读课题,知道《示儿》是一首绝笔诗。从题目中提出自己的的问题。了解什么是绝笔诗,能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第二环节:初读感知,了解诗意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书节奏,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读正确、读出节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学生正确朗读并读出诗的节奏学生能说出诗的意思。第三环节:细读理解,入境悟情1.借助课外资料和课外古诗入情入境的感悟陆游的家国情怀。2.有感情地诵读。1、引导提出问题,陆游的悲从何来?2、不断地引读古诗,感受诗人的爱国之情学生能够借助课外资料感受陆游的悲苦、悲痛、悲愤。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古诗,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第四环节:拓展延伸,升华情感读朱自清、钱钟书对陆游的评价,学生谈对“爱国”的理解。评价陆游谈对“爱国”的理解学生感受到了陆游的爱国之情,说出了自己对“爱国”的理解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示儿》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教材体系中的定位《示儿》是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二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本单元以“爱国情怀”为主题,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古诗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理寓其中,意义深远;它格律优美,朗朗上口。《示儿》是宋代诗人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前两句突出一个“悲”字,“死去元知万事空”的意思是说“我本来知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都和我无关了”,“但”字使意思一转,指出唯有一事不空,那就是“不见九州同”。诗人临终前悲怆的不是个人生死,而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以万事之空来衬托一事的不能忘怀,遗憾、悲愤之情袭扰着临死前的诗人。后两句由悲愤转为激昂,“王师北定中原日”,表明诗人虽然沉痛,但并未绝望;“家祭无忘告乃翁”则是诗人把看到祖国统一的希望寄托于后代子孙,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课外资料理解诗意,感悟诗人情感,符合单元人文主题,同时也是语文要素落实的体现。二、课程教学资源的整合取舍由于时代隔阂,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一开始会停留在字面上,对诗中表达的爱国情感体会不深。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在了解诗词大意后,借助注释,结合相关的背景资料等多种方式深入理解诗意,体会情感。教学本诗,可以给学生提供北宋灭亡、南宋偏安以及诗人的生平等相关资料。布置学生课前自己搜集资料,教师可为学生提示搜集资料的方向,并提醒学生注意资料的准确性,还要在课堂上给学生留出资料汇报和交流的实践。在理解整首诗之前,出示背景及诗人的线管资料,让学生结合资料谈一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对诗人情感的感受。还可以结合整首诗的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如陆游当时的状态、神情、心理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中与诗人产生共鸣,理解他对祖国深沉、热烈、真挚的爱,以及他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殷切希望。三、教材内容的重难点分析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语文要素以及五年级学生特点,把教材确定一课时完成,教学目标确定为: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祭、乃”两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3.能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教学重点:背诵并默写古诗,借助题目、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古诗内容。教学难点: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示儿》评测练习背诵并默写《示儿》,。,。二、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并想一想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三、古诗鉴赏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这首诗的后两句,巧借自然界的风雨把现实与自然地联系起来,借此抒发之情。2、第一句中的“僵”和“卧”对表现陆游的爱国之心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歌作简要分析。3、自然界的“风雨大作”之声和陆游的“铁马冰河”之梦有什么关系?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僵卧孤村”,而且风雨大作,所以诗人情不自禁地哀叹连连。B、“风吹雨”既写实,扣题“风雨大作”,又象征了南宋朝廷风雨飘摇。C、诗中两次写到了北疆战事,但都是诗人的意想,并非身临疆场。D、全诗奔放雄沉而又略带苍凉,爱国之情,感有肺腑。5、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示儿》课后反思古诗《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之作:“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简短的几句话,饱含着诗人至死不渝的爱国情怀。读这样的诗,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一位爱国诗人毕生的心事和无限的希望,表达了作者渴望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热情。教学时,我采用的古诗教学方法是:情境导入,了解诗人;读通全诗,理解诗意;想象意境,感悟诗情。课前我认真制作了多媒体课件,以便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整首诗,我在朗读指导上做了精心设计。我着眼一个“悲”字,运用拓展,感悟诗境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诗文,读出诗中的“味儿”。我还是以这一个“悲”,把诗串起来,把学生的情感串起来,把我们的课堂串起来。我用了很感性的教师引导语言,为的是抓住学生已有的情感,来提升感悟。如:“因为陆游的爱国,看不到大宋统一,陆游遗憾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到那些望眼欲穿的北方百姓,陆游悲痛啊!”“因为陆游的爱国,想着那些花天酒地,苟延岁月的南宋权贵们,陆游悲愤啊!”有了这样的教师语言,学生的情感再次得到升华。同时也自然的把内容归结在了我们的诗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这时,学生的情绪还在激昂之中,所以继续教学后两句诗:王师被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因为陆游的爱国,他还是放心不下自己的国家,于是他对儿子千叮万嘱,我们的课也在一次又一次的叮嘱中,一次又一次的抒发陆游爱国感慨的朗读中结束。教学本课后,我也发现了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对写作背景的介绍过于简单,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不够透彻;其次,学生对伟大诗人陆游的爱国思想的理解仅仅局限于书中的诗句,还有当时的历史事件。在对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延伸时,我虽多方引导,但学生联系实际、自身谈现在学习这首诗的意义时,部分学生的回答不能令人满意。如能联系当前国家形势谈出爱国主义对与祖国统一大业的重要意义,中心就会得到再一次升华。还有,我对多媒体教学的操作不够熟练,影响了课堂教学的顺畅进行。通过此次教学,我进一步了解了自己,虽然已经积累了一些教学经验,并努力把它们应用与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但学习是无止境的,今后我还必须深挖教材,课前认真备课、对学生的了解上做到细致入微,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得到不断提高。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2课《示儿》课标分析一、《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5—6年级)阶段目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古诗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入情入境感悟诗人情感,加深体验与感悟。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朗读中识记、感知、理解、体悟,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合适的阅读角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利使用权许可合同范本
- 委托建设合同协议
- 专利权购买合同模板
- 信用卡代还款借款合同范本
- 专项员工福利保障合同合作协议
- LED舞台灯光租赁合同模板
- 二手联排别墅买卖合同
- 个人与企业汽车租赁标准合同
- 个人兼职劳动合同范本版
- 个人贷款合同范本及信用评估报告
- GB/Z 30966.71-2024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第71部分:配置描述语言
- 污泥处置合作合同模板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十八大题型)含答案
- 销售人员课件教学课件
- Lesson 6 What colour is it(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接力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GB/T 4706.10-2024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第10部分:按摩器具的特殊要求
- NB/T 11446-2023煤矿连采连充技术要求
- 2024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英语试题卷(含标准答案及解析)
- 第五单元任务二《准备与排练》教学设计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和人文精神(人卫第五版全科医学概论)
- 船员健康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