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索理论在塔吊塔臂施工中的应用_第1页
悬索理论在塔吊塔臂施工中的应用_第2页
悬索理论在塔吊塔臂施工中的应用_第3页
悬索理论在塔吊塔臂施工中的应用_第4页
悬索理论在塔吊塔臂施工中的应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悬索理论在塔吊塔臂施工中的应用

钢结构电视发射塔是一种高度突出的结构。为了便于施工和安装,塔架通常安装在塔的中心,并用钢丝绳连接到塔,这大大增加了安装的高度。但是当塔吊使用完毕后,不能自身降落拆卸。如何将塔臂从高空卸落下来,就成为施工安装过程中的一大技术难题。我们在湖南电视塔施工中采用了缆索滑落拆除塔吊方案,这种方法技术先进合理,安全经济,兹简述如下。1塔吊的滑索及驳岸湖南电视发射塔总高度为210m,塔身为正六边形的无缝钢管空间桁架结构,采用法兰连接。安装时,在塔心井道内架设TQ80C塔吊,用钢丝绳柔性附着于电视塔立柱上,使塔吊超高使用到150m高度。塔吊拆除时利用发射塔的塔楼作为工作面,将起重臂、平衡臂及配重进行解体,然后用索道将其滑落。首先,在工作面上设一起伏式人字桅杆,桅杆长约5m,采用Ф108×4.5的钢管,立脚捆牢以保证工作时不发生滑移。缆风绳直接拖拉在平衡臂销接处,并用5t手拉葫芦控制桅杆起伏。设单滑子悬挂于人字桅杆,吊索采用Ф14.5钢丝绳。将平衡块逐块取出,然后用事先准备好的5t卷扬机从发射塔塔身内的空间逐块放到地面。用上述类似方法可将平衡臂及起重臂搁到塔楼上。但因平衡臂与起重臂几何尺寸较大,不能从发射塔塔身内的空间落下,我们采用了缆索滑落方案。根据现场已有的设备及器材,主索道采用2Ф21.56×37+1钢丝绳,一端与塔帽连接。为了防止滑落时平衡臂或起重臂与塔楼发生摩擦或碰撞,将主索道的地锚设在距发射塔塔心165m处,为了减少卷扬机数量和不截断钢丝绳,拆卸塔吊工程具体实施时,采用一根Ф21.5的钢丝绳,将一端锚固在地锚上,另一端通过塔帽顶端悬挂的20t定滑轮,再返回地锚处与5t卷扬机连接,卷扬机另一端与地锚锚固。卷扬机的作用在于控制索道的垂度和改变吊重轨迹,以便将塔臂卸落到指定地点。牵引索采用1Ф15的钢丝绳,一端悬挂在塔帽上,并通过10t走四滑车组,另一端与塔楼上的5t卷扬机连接,以便控制速度。塔帽处用钢丝绳附着于发射塔上,利用发射塔整体受力。为了保证发射塔的稳定性,使其受力减小,在发射塔的另一侧设置了一缆风绳,其直径为1Ф21.5,一端与塔帽连接,根据地形条件另一端锚固在距发射塔塔心约130m处。悬挂塔臂的行车采用4个3t的单滑轮。拆卸时,首先将主索道松弛,再将挂吊重的行车挂入主索道,起动索道卷扬机,调整索道承重后的垂度,使吊重位于塔楼上方一定距离,然后缓缓松动牵引绳,使吊重从塔楼上缓缓滑下而不与塔楼碰撞。塔吊塔身的拆卸:首先利用塔吊自卸装置,卸下四节标准节。然后在发射塔立柱上悬挂滑车组,按序将塔帽、司机室、爬升套架、上下支座和标准节拆除。2计算走廊的原理2.1ac、bc段采用如下基本假定:主索与塔顶索鞍接触点,主索与地锚接触点视为不动点,主索按两端铰支计算;主索具有较好的柔性,可以认为主索任一截面上只承受张力而不承受弯矩和压力;行车运行速度较慢,可忽略动力影响。悬索计算坐标系如图1所示,其坐标系的原点设在曲线的顶点。在图1上取一线元dt如图2所示,由力学平衡条件可得主索在自重下的微分方程为Η0d2ydx2=qdldx(1)式中,q为主索线密度,H0(常数)为水平张力。令wx=qdldx,wx为主索单位长度自重折合在ox轴上的单位长度重量。令wx=q+ρ0x2,ρ0为主索自重沿ox轴递增的递增系数。解微分方程(1)得y=q2Η0x2+ρ012Η0x4(2)主索自重为G=q3(secγ+2)2l30108Η20(secγ+1)+ql0[1+9(secγ+1)tan2γ4(secγ+2)2](3)式中,γ为AB弦与ox轴的夹角。主索在自重下的索长及张力计算坐标系如图3所示。设wx1=w1+ρ1x21wx2=w2+ρ2x22式中,wx1、wx2分别为主索AC、BC段单位长度自重折合在ox轴上的单位长度重量。w1、w2分别为A、C两处单位长度重量折合在ox轴上的单位长度重量,ρ1、ρ2为主索AC、CB两段自重沿ox方向的递增系数。AC和CB两段索的自重分别为G1=q3(secγ1+2)2x3108Η20(secγ1+1)+qx[1+9(secγ1+1)tan2γ14(secγ1+2)2]G2=q3(secγ2+2)2(l0-x)3108Η20(secγ2+1)+q(l0-x)[1+9(secγ2+1)tan2γ24(secγ2+2)2]AC和BC两段曲线的方程分别为y1=w12Η0x21+ρ112Η0x41+(tanγ1-w12Η0x-ρ112Η0x3)x1y2=w22Η0x22+ρ212Η0x42+[tanγ2-w22Η0(l0-x)-ρ212Η0(l0-x)3]x2式中,ρ1=q2h1x2Η0;ρ2=q2h2(l0-x)2Η0;w1=G1x-ρ13x2;w2=G2l0-x-ρ23(l0-x)2。由图3可知h1=xtanγ-fx;h2=(l0-x)tanγ+fx;tanγ1=tanγ-fxx;tanγ2=tanγ+fx(l0-x)由Η0(dy1dx1)x1=x=Η0(dy2dx2)x2=0得C点的垂度为fx=6GΗ0x(l0-x)-q2hx(l0-x)(l0-2x)12Η20l0+q2l0(l0-x)x(4)AC段的索长s1为s1≈∫x0[1+12(w1x1Η0+ρ13Η0x31+tanγ1-w1x2Η0-ρ1x312Η0)2]dx1同理可求得BC段索长s2为s2≈∫l0-x0[1+12(w2x2Η0+ρ23Η0x32+tanγ2-w2(l0-x)2Η0-ρ2(l0-x)312Η0)2]dx2自重下主索AB的索长s0为s0=s1+s2(5)自重下AB和BC两段索中的张力分别为FAB=Η0q(w1+ρ1x21)(6a)FBC=Η0q(w2+ρ2x22)(6b)主索在吊重下的索长及张力计算坐标系如图4所示。设zx1=z1+t1x21zx2=z2+t2x22式中,zx1、zx2分别为主索AC、BC两段单位长度自重折合在ox轴上的单位长度重量。z1、z2分别为A、C两处单位长度重量折合在ox轴上的单位长度重量,t1、t2为主索AC、CB两段自重沿ox方向的递增系数。主索在吊重下AC和BC两段曲线的方程分别为y1´=z12Ηx1´2+t112Ηx1´4+(tanθ1-z12Ηx-z112Ηx3)x1´y2´=z22Ηx2´2+t212Ηx2´4+[tanθ2-z22Η(l0-x)-t212Η(l0-x)3]x2´式中,t1=q2h1´x2Η;t2=q2h2´(l0-x)2Η;z1=G1x-t13x2;z2=G2l0-x-t23(l0-x)2;H为吊重下主索中的水平张力。由Η(dy1´dx1´)x1´=x+Ρ=Η(dy2´dx2´)x2=0得在吊重下主索中C点的垂度为fx´=[12ΗΡ+6GΗ-q2h(l0-2x)](l0-x)x12Η2l0+q2l0(l0-x)x(7)吊重下AC段的索长s′1为s1´≈∫0x[1+12(z1x1´Η+t1x1´33Η+tanθ1-z1x2Η-t1x312Η)2]dx1´吊重下BC段的索长s2´为s2´≈∫0l0-x[1+12(z2x2´Η+t2x2´33Η+tanθ2-z2(l0-x)2Η-t2(l0-x)312Η)2]dx2´吊重下主索索长s为s=s1´+x2´(8)吊重下AB和BC两段索中的张力分别为FAB´=Ηq(z1+t1x12)(9a)FBC´=Ηq(z2+t2x22)(9b)变形协调方程的推导取主索在自重和吊重下两种状态分析。设主索的弹性模量为E;截面面积为A;高差为h;主索水平投影长度为l0;支点连线与水平轴夹角为γ;线密度为q。在自重状态下,设主索张力水平分力为H0;主索各点张力为F0(x);索长为s0;在吊重状态下,设主索张力水平分力为H;集中荷载为P;主索各点张力为F(x);索长为s。主索在自重和吊重两种状态下,索长之差为s-s0≈1EA∫0x{[Ηq(z1+t1x12)-Η0q(w1+ρ1x12)]×[1+12(w1x1Η0+ρ13Η0x13+tanγ1-w1x2Η0-ρ1x312Η0)2]}dx1+1EA∫0l0-x{[Ηq(z2+t2x22)-Η0q(w2+ρ2x22)]×[1+12(w2x2Η0+ρ23Η0x23+tanγ2-ρ2(l0-x)2Η0-ρ2(l0-x)312Η0)2]}dx2(10)2.2引入请求的计算在图4中,C点的受力如图5所示,由2.1节可知3.1牵引索吊索121.5主索(2Φ21.5)重q=2×1.638=3.276kg/m;行车及附件100kg;牵引索(1Φ21.5)重1.638×223.5/2=183kg;吊重3500kg。作用在索上的总集中荷载为P=3783kg。3.2吊重下曲线方程主索截面面积A=2×174.27=348.54mm2;弹性模量E=0.36×2100=7560kg/mm2;h=150.54m,l0=165m,γ=42.38°,根据实际需要允许D点在自重下下垂5.32m。由式(3)和式(4)求得主索自重G=759.7kg,水平力H0=982.6kg。由式(5)可求得自重下索长为237.7m由式(8)和式(10)可求得吊重下主索中的水平张力H=3858kg当吊重靠近塔帽时,即大臂刚挂上索道往下滑时,主索张力最大。由吊重下曲线的方程得B点的曲率为tanγB=1.9381主索中最大张力为Τmax=Η1+(tanγB)2=8413.8kg由吊重下曲线方程可得吊重下C点的垂度为f(C)=9.58m,中点的垂度为f(l2)=15.8m。主索安全系数k=ΤnΤmax=2×278.4138=6.42>4(安全)3.3接触应力时配合比为2.2%a/mm2系数k行车轮数n=4;滚轮直径Dmin=210mm;主索钢丝直径d=1mm。考虑弯曲应力时σmax=ΤAn+pnEΤA=72.2kg/mm2安全系数k=[σ]σmax=15572.2=2.15>2(安全)考虑接触应力时σmax=ΤA+EdDmax=60.1kg/mm2安全系数k=[σ]σmax=15560.1=2.58>2(安全)3.4牵引索稳定性分析由2.2节可得α1=48.16°;α2=69.49°;β=80.97°;α=57.19°行车运行阻力系数取fm=0.01,则行车运动阻力为N=Psinα+fmPcosα=3200kg牵引索经过三个定滑轮,则由N=0.983F得F=3399.9kg,选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