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9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b734f834d431918ef2caa57b5e6dc6a/fb734f834d431918ef2caa57b5e6dc6a1.gif)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9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b734f834d431918ef2caa57b5e6dc6a/fb734f834d431918ef2caa57b5e6dc6a2.gif)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9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b734f834d431918ef2caa57b5e6dc6a/fb734f834d431918ef2caa57b5e6dc6a3.gif)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9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b734f834d431918ef2caa57b5e6dc6a/fb734f834d431918ef2caa57b5e6dc6a4.gif)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9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b734f834d431918ef2caa57b5e6dc6a/fb734f834d431918ef2caa57b5e6dc6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证明(二)一、公理(1)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边边”或“SSS”)。(2)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边角边”或“SAS”)。(3)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边角”或“ASA”)。(4)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推论: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角角边”或“AAS”)。二、等腰三角形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2)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一)。等腰三角形的其他性质:①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等于45°②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③等腰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设腰长为a,底边长为b,则<a④等腰三角形的三角关系:设顶角为顶角为∠A,底角为∠B、∠C,则∠A=180°—2∠B,∠B=∠C=2、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2)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三、等边三角形性质:(1)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60°。(2)三线合一判定:(1)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四、直角三角形(一)、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2、在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其它性质: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线将直角三角形分成的两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2、常用关系式: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两直角边的积=斜边与斜边上的高的积(二)、直角三角形的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3、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三)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对于特殊的直角三角形,判定它们全等时,还有HL定理(斜边、直角边定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可简写成“斜边、直角边”或“HL”)五、角的平分线及其性质与判定1、角的平分线: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的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平分线。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定理: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条边的距离相等。3、角的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在一个角的内部,且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六、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垂直于一条线段并且平分这条线段的直线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定理: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七、反证法八、互逆命题、互逆定理1、在两个命题中,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那么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另一个命题的逆命题。2、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经过证明是真命题,那么它也是一个定理,这两个定理称为互逆定理,其中一个定理称为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一)、一元二次方程定义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二)、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它的特征是:等式左边是一个关于未知数x的二次多项式,等式右边是零,其中叫做二次项,a叫做二次项系数;bx叫做一次项,b叫做一次项系数;c叫做常数项。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直接开平方法适用于解形如的一元二次方程。当时,,;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2、配方法一般步骤:方程两边同时除以a,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将所得方程的常数项移到方程的右边。所得方程的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配方,化成(5)开方。当时,;当b<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3、公式法公式法是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方法,它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方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4、因式分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使用此方法。补充: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的判别式1、定义:一元二次方程中,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2、性质: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补充: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是,那么,。第三章证明(三)一、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2)平行四边形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4)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常用点:(1)若一直线过平行四边形两对角线的交点,则这条直线被一组对边截下的线段的中点是对角线的交点,并且这条直线二等分此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3、平行四边形的判定(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平行四边形=底边长×高=ah二、矩形1、矩形的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2、矩形的性质(1)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2)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3)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4)矩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对称中心到矩形四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有两条,是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3、矩形的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2)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4、矩形的面积S矩形=长×宽=ab三、菱形1、菱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2、菱形的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相等,对边平行(2)菱形的相邻的角互补,对角相等(3)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菱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对称中心到菱形四条边的距离相等);对称轴有两条,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3、菱形的判定(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2)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4、菱形的面积S菱形=底边长×高=两条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四、正方形(3~10分)1、正方形的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2、正方形的性质(1)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对边平行(2)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3)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4)正方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对称中心是对角线的交点;对称轴有四条,是对角线所在的直线和对边中点连线所在的直线。3、正方形的判定判定一个四边形是正方形的主要依据是定义,途径有两种:先证它是矩形,再证它是菱形。先证它是菱形,再证它是矩形。4、正方形的面积设正方形边长为a,对角线长为bS正方形=五、等腰梯形1、等腰梯形的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2、等腰梯形的性质(1)等腰梯形的两腰相等,两底平行。(2)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同一腰上的两个角互补。(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4)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它只有一条对称轴,即两底的垂直平分线。3、等腰梯形的判定(1)定义: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选择题和填空题可直接用)六、三角形中的中位线1、三角形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2、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3、常用结论:任一个三角形都有三条中位线,由此有:结论1:三条中位线组成一个三角形,其周长为原三角形周长的一半。结论2: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分割成四个全等的三角形。结论3:三条中位线将原三角形划分出三个面积相等的平行四边形。结论4:三角形一条中线和与它相交的中位线互相平分。结论5:三角形中任意两条中位线的夹角与这夹角所对的三角形的顶角相等。七、有关四边形四边中点问题的知识点:(1)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顺次连接矩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3)顺次连接菱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矩形;(4)顺次连接等腰梯形的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5)顺次连接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四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是菱形;(6)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产品授权经销合同
- 合同开票协议书
- 专技类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加油站租赁协议合同
- 定制橱柜合同
- 建筑施工机械与设备选择与应用
- 2025年通信接入设备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邻硝基苯酚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外墙装饰件安装工程合同范本范文
- 2025年亚叶酸钙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稿
- 2025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限责任公司校园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驾校考试科目一考试题库
-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2023-2024学年七上期末数学试题(解析版)
- 咨询公司绩效工资分配实施方案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
- 中华护理学会团体标准-气管切开非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护理
- 未成年入职免责协议书
- 光伏电站巡检专项方案
- 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数学试题 (原卷版)
- 公司员工外派协议书范文
- 信息科技重大版 七年级上册 互联网应用与创新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互联网原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