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大学之道》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大学之道》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大学之道》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大学之道》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Culturalcommonsense作品介绍《大学之道》出自《礼记》,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朱熹把《大学》《中庸》两篇从《礼记》中抽离出来并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合成《四书章句集注》。宋元以降,《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成为封建科举考试的钦定书,合称“四书”,而《大学》则是四书之首。“大学”是什么?小学与大学小学: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礼节。大学:十五岁入大学,学习伦理、政治、哲学等“穷理正心,修己治人”的大学问。据传为孔子的七十二弟子及其学生们所作,西汉礼学家戴圣(西汉时期学者、礼学家)所编。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礼记》中不仅阐述了精湛的学术思想,而且展示了一种纯熟、凝练而又文采绚烂的文学语言。《礼记》作品介绍 《礼记》是对礼的解释,它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戴圣,西汉官员、学者,西汉今文经学“小戴学”的开创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君,世称小戴,西汉梁国人。了解编者戴圣一生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与叔父戴德俱学《礼》于后苍,二人合称为“大小戴”。宣帝时立为博士,参与石渠阁论议,任九江太守,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戴圣解读题目“大学之道”意思是大学的宗旨,大学的最终目的。道:本指道路,在这里指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Translatetexts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读准字音,划分节奏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美好的德行,在于亲近爱抚民众,在于使自己达到善的最高境界。初读文本重点字词:(1)道:本指道路,这在这里指的是在学习政治、哲学时所掌握的规律和原则。(2)明明德:动词,彰明;美好的德行。

(3)亲民:亲近爱抚民众。一说“亲”当作“新”,“新民”即使天下人去旧立新,去恶向善。(4)止:至,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重点字词:(1)止:至,到。(2)知止:知道目标所在。(2)静:心不妄动。(3)安:性情安和。(4)虑:思虑精祥。(5)得:处事合宜。知道要达到的“至善”境界,则志向坚定不移,志向坚定才能心不妄动,心不妄动才能性情安和,性情安和才能思虑精详,思虑精详才能处事合宜。初读文本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译】万物都有本有末,凡事都有始有终,知道事物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大学的宗旨了。初读文本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1)齐其家: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家业繁荣。

(2)修其身:修养自己的德行。

(3)致其知:获得知识。一说,把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推到极致。

(4)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古代想要把美德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就要先修养自身的品德。要修养自身的品德,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内心。要端正自己的内心,就要先使意念真诚。要使意念真诚,就要先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初读文本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重点字词:(1)知至: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2)治:安定,太平。

推究了事物的原理而后,才能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对外物之理认识充分,而后才能使意念真诚。意念真诚,而后才能使内心端正。内心端正,而后才能修养品德。修养品德,而后才能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后,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国家治理好,而后才能天下太平。初读文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重点字词:(1)庶人:指平民百姓。(2)壹是:一概、一律。(3)本:根本。从天子直到平民,一概都以修养自身作为根本。初读文本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天子不能依仗权位置身于事外,庶民也不能因为地位低微而放松要求。thinkdeeply“三纲八目”①“纲”的本意是提网的总绳,比喻事物的主干部分。②“目”是网眼,比喻事物的从属部分。③二者的关系是纲比目大,目从属于纲。“三纲领”具体指什么?研读文本“明明德”——“为仁由己”,自觉地完善自我修养。“亲民”即“新民”——“推己及人”,亲近爱抚民众“止于至善”——“终身行之”,不达到最理想的境界不停止,这是一个无限的完善过程。 这三个纲领构成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个体到群体的完整社会体系,它表达了儒家一贯倡导的以教化为手段、以德政为目的的施政主张。“内圣外王”最早出自《庄子·天下》。但由于这个说法和儒家理念符合,于是就被儒家借用,并逐渐形成了儒家哲学的主题——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要做一个有德行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如何才能做到“三纲”?试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知定静安虑得明确原则坚定不移心不妄动性情安和思虑周到处事合宜第一段讲了什么道理研读文本

人要有目标。明确了“知止”的目标后,才会“定、静、安、虑、得”。人若不知其所止,就会随波逐流、碌碌无为、虚度此生。

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从“知止”到“能得”,“知止”是开端,“能得”是结果。每件事情都有本末始终,要知道事物发展的规律。第二段重点写了“八目”,包括哪些内容?格物

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诚意正心获得更多知识意念诚实不欺去除私心杂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具有良好修养处理好家族间关系治理好国家彰显美好品德方法(步骤)根本、关键目的“八目”之间是什么关系?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人东南大学香港大学厦门大学河南大学(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情景默写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