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东南亚研究_第1页
日本的东南亚研究_第2页
日本的东南亚研究_第3页
日本的东南亚研究_第4页
日本的东南亚研究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日本的东南亚研究

一日本对东南亚研究的发展在对世界东南亚的研究中,日本处于世界先进的水平。日本在二战之前已经重视对东南亚的研究并进行精心的积累。战后随着东南亚地区在其国策中定位不同,日本国内对东南亚研究又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日本的东南亚研究现状如何?有何特点?本文拟以2003年日本东南亚学界所发表的有关研究论文特别是研究印度尼西亚的论文为分析材料,并以代表日本东南亚研究的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及民间自发组成的东南亚研究学会作为考察对象,分析和了解当今日本东南亚研究领域的现状以及一些特点,从中借鉴一些有益的经验。二日本对东南亚的研究(一)日本东南亚研究的总体特征为了解日本东南亚研究的特点,下面对2003年日本有关杂志上发表的东南亚一般研究论文和印度尼西亚研究论文作一分析。之所以把有关印度尼西亚的研究论文单独列出来,原因有二:一是日本对印度尼西亚的专题研究题材较多,内容丰富;二是因为篇幅受限,无法将对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研究论文一一列举。日本对东南亚其他国家的研究,将在别稿论述。把印度尼西亚的研究论文与有关东南亚研究的一般论文形成一个对照,可以帮助读者从一个侧面了解日本对东南亚研究的现状。上表中,从左侧的东南亚研究一般论文来看,研究历史的论文占多数,而且是就某个时期或某一事件进行研究的论文居多。而有关印度尼西亚的研究论文范围则相对大些。从题目上我们能够看出,日本对东南亚研究大多从某一具体事例入手展开微观的研究,调查资料深入细致,手法细腻,在宏观层次上对较大问题的研究比较少。从研究方法上看,除了有常见的传统历史学方法以外,还运用了现代的政治学、文化人类学和社会学以及民族学等方法,理论与方法多样化。而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研究领域,针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或地区形势的变化而直接为政府提供咨询参考的研究论文比较少。此外,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学者研究的课题从政治、社会到经济与文化等,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既有对历史问题的思考探索,也有对现实问题的调查研究。在日本学术界,除了对欧美以及中国研究非常重视以外,要数对东南亚的研究。这点从论文数量上也可略见一二:2004年11月至2005年10月为止,有关东南亚研究的书籍有73部;研究印度尼西亚的论文有79篇,柬埔寨有1篇,新加坡7篇,泰国41篇,东帝汶3篇,缅甸18篇,菲律宾27篇,文莱1篇,越南51篇,马来西亚30篇,老挝12篇3。除这些书籍论文外,还有一些研究机构写的现状报告以及时事报道文章。可见日本对东南亚研究是何等的重视。总的来说,通过对上述论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日本东南亚研究的特征是(1)多为微观的研究,研究视角多样化,研究课题涉及范围广泛;(2)较注重田野调查,注重第一手资料的收集;(3)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多样化。(二)日本的东南亚研究机构及其研究理念和政策的总结:以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的历史和现状为例1.内-135.日本的东南亚研究机构与我国的东南亚研究机构有些不同。除了一家正式的东南亚研究所以外,东南亚的研究基本分散在全国的一些研究机构以及大学和大企业的研究所内。与东南亚研究有关联的机构有:亚洲经济研究所、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日本振兴贸易会、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语言文化研究所、上智大学吴哥遗迹调查团、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东南亚研究学会、早稻田大学亚洲研究机构、长崎大学东南亚研究助成会等等。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以上列举了一些较为有名的研究机构,但是由于东南亚的研究力量分散在全国的专门研究部门或大学、企业内,所以比较难与我国的东南亚研究机构做比较。2.东南亚研究中心为我国科学和区域研究提供了新的发展方案日本的东南亚研究有着较长的历史。战前的东南亚研究有着明显的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战后由于日本对东南亚的外交政策主要体现在扩大企业投资等经济方面,因此其对东南亚的研究更注意对社会文化以及风土人情方面的研究,所以重视微观研究和田野调查等特点更进一步得到体现。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的发展历史中看到。要较为全面地了解日本的东南亚研究,我们就要回顾一下作为日本东南亚研究领域的代表和缩影的京都大学的东南亚研究的历史。现在的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的前身是东南亚研究中心。东南亚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于1956年,至今已有40年历史。二战以后,只有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和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两所亚洲研究机构保留。1959年,京都大学部分教师组织了东南亚研究学会,1963年1月,东南亚研究中心作为大学的一个研究机构正式成立。设立新东南亚研究中心时,当时的京都大学校长指出,与欧美相比,日本的东南亚研究明显落后,因此有必要加强对东南亚的研究。他还指出,新中心研究的任务就是促进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以及自然科学领域的东南亚地区的综合研究。他提倡要以一种同情、关爱和理解的态度去了解研究东南亚各国民众,强调要与对象国的大学和研究者合作,摆脱一味依靠文字资料的研究方法,深入各国民众生活,通过在对象国进行田野调查去了解挖掘研究课题。之后,东南亚研究中心于1963年在曼谷设立联络事务所,1970年开始在雅加达设立联络事务所。京都大学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对传统亚洲的学术调查研究,提倡通过田野调查修正自己原有的认识,从实地调查中去挖掘研究的问题。1965年在京都东南亚研究中心成为全国最初的政府研究机构之后,第一任所长的岩村忍教授提出了东南亚研究的如下3大方针:(1)全面了解包括人文、社会、自然科学在内的东南亚各个方面;(2)开拓面向未来的东南亚现代研究;(3)注重实地田野调查。与此同时,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也提出了开拓地域研究新领域的方针。在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来自美国的研究方法的一定影响,但又有独创之处。众所周知,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学术界兴起了由不同学科的专家组成的地域研究(Areastudy)。地域研究这一研究方法起源于二战中,为了战争的需要,美国开始把世界划分为若干的地区进行研究,现在的东南亚地区的概念就是这一形势下的一个产物。战后美国的地域研究进一步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适应战后的国际形势变化,能够更好地掌握地区的动态,在新的战略下重新组合欧美原先积累的关于世界各个地域的信息资源,为其推行世界战略的目的服务。其中,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流行一时的“近代化”理论注重以一系列指标去衡量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试图将欧美标准的经济发展模式用于发展中国家,进而推行美国的地域开发战略。因此,美国的地域研究本质上就是推行所谓的“普遍原理”的政治政策学研究,与美国的世界战略密切相关。而日本东南亚中心提出的研究方针则首先强调要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去进行实地调查,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与美国式地域研究又略有不同。在对对象地域的研究方面,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不强调用“近代化”理论的“普遍原理”来研究对象地域,而是注重调查当地社会文化中的固有个性,由此去了解认识东南亚地区的多样性。基于以上的研究方针,日本的研究者们深入研究对象地区进行考察研究,常常扎根于研究对象地区,调查当地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研究人们的思维方式,或者与对象国的研究者一起进行共同研究。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组织进行了诸如“海域世界的比较研究”、“政治生态空间的研究”、“孟加拉国农村开发研究”、“东南亚大陆部山地的综合研究”等一系列田野调查,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在这些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产生了诸如石井米雄的“泰国稻作社会论”、高谷好一的“世界单位论”、立本成文的“马来世界的组织原理论”、坪内良博的“小人口世界论”、土屋健治的“爪哇国家论”等有关东南亚社会与文化的理论模式。这些理论在世界东南亚研究领域中引起了一定的反响。3.日本东南亚研究机关的组织构成近年来,东南亚地区的国际政治、经济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了更有效地研究变化中的东南亚地区的社会、文化以及生活环境,东南亚地区以及域外地区的政治、经济合作动向,2004年4月,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改组为东南亚研究所,这一改组的主要目的是与其他5个研究部门组成作为京都大学附属设置的研究机关,东南亚研究为其中之一。从这一整合中可以看出日本将不同领域的信息资源加以有效管理、利用的强烈意识。经过多年的积累以及近年的改组调整,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已经成为代表日本东南亚地域研究最高水平的研究机关。从上表所示的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组织构成图中,我们可以看到日本东南亚研究的另一个特点是,重视信息资源的收集分类与整理。此外,还注重与外国学术界同行的交流,充分利用国外的人员资源,注重向研究生院的年轻一代传授知识,培养东南亚研究的接班人。另外一个特点就是研究分工比较细,研究的领域涉及广泛,不限于某一单一领域,除了注重东南亚各种语言文献的收集整理之外,对现代世界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环境、生态等问题多有相应的部门专门研究。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具有较为完整的组织体系,把东南亚研究办成具有世界一流水平是他们的宗旨之一。因此,其发行的杂志近年来除把研究质量放在首位以外,用英文发表也是发表论文的条件之一。以下是该所办的《东南亚研究》杂志。由于篇幅有限,这里列举了2004年《东南亚研究》第2期(SoutheastAsianStudiesVol.42No2)、第3期(SoutheastAsianStudiesVol.42No3)上的论文。由于该研究所办的杂志内容丰富充实,并主要用英语出版论文,因此在世界东南亚研究领域里有一定的影响力,也成为日本东南亚研究重量级的杂志。以上,以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为例分析了战后以来日本东南亚研究机构及研究方针,从中可以看到他们的研究风格是:注重田野调查,从田野调查中发现研究对象。注意微观调查以及研究严谨等是他们的研究理念与方针。三东南亚学会组织考察当今日本对东南亚的研究现状时,必须要提到作为民间学术团体的日本东南亚学会。东南亚学会原名为东南亚史学会,是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学者与研究人员互相磋商交流、培养年轻一代以及为民间学者提供发表研究成果的平台。东南亚学会成立于1966年,至今已有40年的历史。它的创始人是研究中越关系史的学者山本达郎。山本达郎作为东京大学的教师最初与他的几个学生组织了越南史料读书研究会,开始了对越南问题以及东南亚问题的研究。正是由于这样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们的不懈努力,东南亚学会才得以发展壮大并一直走到今天,成为有重要影响的学会组织之一,吸引了众多对东南亚研究感兴趣的人们,推动着日本对东南亚的研究。东南亚学会现有600多名会员,会员以自愿原则参加学会并交纳会费,每年的会费标准是:研究生为350元,学者、社会人士等700元。尽管会费并不便宜,但是由于内容充实,几乎所有研究东南亚的学者、研究人员、在学的研究生以及对东南亚研究感兴趣的市民都参加了东南亚学会。日本东南亚学会通过每年的秋冬两次大会,给东南亚研究者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同时使会员能掌握日本国内最新的东南亚研究动态,通过研究者之间的发言交流,共同分享最新的信息资源。由于便篇幅有限,在这里无法对它的年会内容做分析。总之,它每年的年会内容非常充实,有较高的凝聚力,所出版的年刊在日本国内享有学术权威性。在东南亚学会组织机构下面,日本各地还成立了东南亚学会下属的各地区分会组织。各地分会每月召开一次例会,主要是让研究生院学生发表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让参加者对所发表的研究成果提出批评意见或建议。这样,通过互相批评与交流,所有参加者都能听到不同声音。这种开放式的发表讨论,对提高年轻一代研究者的学术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四日本的东南亚研究以上以日本2003年东南亚一般论文和印度尼西亚专题论文、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所历史和组织机构以及民间组织的东南亚学会的组织活动为例,对日本的东南亚研究现状作了分析,从中可以看到日本东南亚研究的现状以及一些特点,例如研究内容多样化,注重田野调查研究,研究态度也相当严谨。另外,单看一篇论文题目的话,选题范围显得太小,视野过于狭窄,但将这些研究综合起来看时,就可以获得关于对象国整体的一幅清晰图像。日本对东南亚的研究注重深入调查对象国社会的政治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日本对东南亚研究的长处主要就在这一点上。再者,日本的东南亚研究主要还是以学术性研究为主,研究成果的发表也主要在学界主办的刊物上以及学会组织的年度大会上。对最新的国际政治形势则只有部分学者对最新的研究课题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