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定_第1页
《论语》十二章定_第2页
《论语》十二章定_第3页
《论语》十二章定_第4页
《论语》十二章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堂·导入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有记载的历史就达三千多年,在这辉煌灿烂的历史长河中,不知诞生多少光耀千古的历史名人和文化典籍。《论语》是我国古代文献中的一部巨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对我国几千年的封建政治、文化、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即使在今天,其精华部分依然为人们所效法。今天我们就一起去了解孔子及《论语》。《论语》十二章银川市第二十中学马生凌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2.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3.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开阔的胸怀,提高处世的能力。4.联系自身学习经历,体会课文丰富精彩的内涵,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第一课时

《论(lún)语》属语录体散文,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记录,共20篇。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的相互讨论。它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南宋时,朱熹把它列为“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之一,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作者·简介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体例主要是语录体、对话体、叙事体。内容上以教育为主,包括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从中可以看出许多当时社会的政治生活情况以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文体知识

孔子(前551~前479),

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誉为“万世师表”“千古圣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作者链接作者·简介德配天地,道冠古今删述六经,垂宪万世孔子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中国古代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被尊称为“大成至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名人之一。相传曾修《诗》《书》,订《礼》《乐》(yuè),序《周易》,撰(zhuàn)《春秋》。孔子曾任鲁国司寇,治理鲁国三个月,便使强大的齐国畏惧。因身处乱世,他所主张的“克己复礼”“仁政”没有施展的空间,后携弟子周游列国。入东周拜老子为师。最终返回鲁国,专心执教。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弟子多达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有关孔子

公元前522年,孔子开始收徒讲学。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四方弟子云集。庄子的一则寓言里说,孔子每到一处就在杏林里讲学,休息的时候,就坐在杏坛之上。后来人们就把“杏坛”称作孔子讲学的地方,也代指教育。关于“杏”有两个不同说法,一指杏红飘香;一指银杏,“多果,象征着弟子满天下。树杆挺拔直立,绝不旁逸斜出,象征弟子们正直的品格。果仁既可食用,又可入药治病,象征弟子们学成后可以有利于社稷民生。”有关孔子作者·简介

孔子重视因材施教。注重“学”、“思”结合,其理论从修身齐家,到治国平天下,政治、经济、军事、伦理、教育,几乎无所不包。孔子还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认为做人应该善良、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孔子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作者·简介有关孔子孔庙——祭孔之所孔陵——孔氏家族专用墓地孔庙祭祀孔子的地方孔府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孔林:孔子墓地山东曲阜“三孔”返回论(lún)语不亦说(yuè)乎愠(yùn)三省(xǐng)曾(zēng)子传(chuán)不习乎逾(yú)罔(wǎng)殆(dài)一箪(dān)食曲肱(gōng)笃(dǔ)志

读准字音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读准—读准字音读准节奏读准语调整体感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老师范读第一章,强化解读文意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字词解读法:单”变“双”。如:学——学习朋——朋友乐——快乐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3.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其他章节的意思,将不懂之处圈出来。1.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1)子曰(先生,指孔子)(2)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3)不亦君子乎(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5)传不习乎(老师传授的知识)(6)不逾矩(越过,超过;规矩,规范)(7)学而不思则罔(迷惑)(8)思而不学则殆(有害)(9)人不堪其忧(忍受)(1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喜欢、爱好)(11)饭疏食饮水(吃)(12)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斯:这,指河水;舍:舍弃)(13)匹夫不可夺志也(改变)(14)曲肱而枕之(肱:胳膊)(15)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疏通文意

2.通假字(1)不亦说乎(“说”同“悦”,愉快)(2)吾十有五(“有”同“又”)3.词类活用(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时常)(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乐趣)(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

4.古今异义(1)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2)饭疏食饮水(古义:冷水;今义:泛指所有的水。)(3)三人行(古义:表示多;今义:三,表示确数。)(4)吾日三省吾身(古义:每天;今义:日子)5.一词多义【而】①学而时习之(并且)②温故而知新(然后)③学而不思则罔(但是)④人不知而不愠(却)【为】①为人谋而不忠(替)②可以为师矣(做)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

不愠,不亦君子乎?”按时通“悦”,愉快志同道合的人了解怨恨,恼恨有道德修养的人但固定句式:“不亦……乎?”译作“不也是……吗?”疏通文意理解:讨论学习方法、态度与个人修养:不断实习,方能牢固,学习之乐;远道而来,切磋促进,人生之乐.自求长进,不怨他人,提高修养.注:孔子讲的学习,包括礼(礼节)、乐(音乐)射(射箭)、御(驾车)、诗、书。既要学书本知识,又要实习各种技能,还要跟德育结合.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每天反省尽己谓之忠(尽心竭力)诚实守信传授(的知识)温习理解:我们应怎样做人?要有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诚实守信、童叟无欺,做到慎独。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通“又”返回站立,这里指独立做事情。迷惑,疑惑指不能为人所支配的事情听得进不通意见越过规矩理解4.子曰:“温

新,

(之)为

矣。”旧的(知识)领悟可以凭(这一点)做了

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复习旧课,领悟新知。5.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迷惑疑惑不解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与思考相结合,方能有所得。6.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忍受固定句式:“……也”译作“……是……”理解:颜回修身做人的品质。

圣人赞叹颜回:每天一竹笼饭,一瓢冷水,住在贫民区一间破房子里,一般人忍受不了这种清贫,而颜回却能安贫乐道,淡然处之。虽然清贫却能保持顶天立地的气慨,真是了不起啊!了不起!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代词,它。指任何学问和事业。喜欢,爱好以……为乐思考:用自己的话来说如何表达这则论语的哲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做学问也是一样,要想取得好的学习效果,那就要对学习产生热爱之情。代词,……的人8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吃冷水胳膊对,对于理解正确的人生态度: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追求吃穿住的享受,“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这样朴实平淡的生活,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9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

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虚数,几个人走=于之在其中他们的优点,好的方面顺从理解:讨论正确的学习态度:虚心求教,取长补短,改正不足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河,河流流逝舍弃这,指河水角度:讲学习态度是孔子感叹时光易逝,如滔滔江水,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1011.子曰:“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军队的通称。全军。普通的人,男子汉。哲理:三军之勇,可以劫取首领,而普通的人,却不可夺其志气。形容一个人志气的重要。

1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忠实,坚守。考虑当前的事理解:

本节子夏阐述了治学之道。博学与笃志是基础,切问与近思是方法,能够做到这四点,就可以达到儒家所提倡、追求的“仁”了。仁德(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

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而不思考,则会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只思考而不学习,

则会变得有害。(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

点来学习,不好的地方就改正。(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

地流淌。”(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不明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

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翻译句子用本节课所强化的解读文意的方法,解读下面几则《论语》。(1)子曰:“由(姓仲,名由,字子路,孔子的学生),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拓展延伸1.解释词语。(1)诲(教导)(2)知(通“智”,聪明)(3)其(大概)2.翻译这两则《论语》。(1)孔子说:“仲由,(我)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正确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2)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道)’吧!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第二课时(1)这十二章《论语》分别阐述了哪几个方面的道理?

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整体感知

阐述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学为乐,培养兴趣)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谦虚好学)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既要从正面学习其经验,又要从反面吸取教训。)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珍惜时间。)

阐述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传不习乎?③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复习)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思结合)阐述品德修养: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宽以待人)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忠实守信)③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顺心而为)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安贫乐道)⑤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安贫乐道)⑥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坚守志向)⑦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博学仁德)

2.“温故”和“知新”是并列的两件事吗?

“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绝对达不到“知新”的目的。《礼记学记》中记录了孔子的话“记问之学,不足为人师”,这说明孔子认为只能记诵一些知识,是不能当别人的老师的。一定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温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可见,“温故”和“知新”不是并列的两件事,关键在于要“知新”。3.你是如何理解“三军可以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句话的?

这句话说的是:军队虽然人多势众,但如果人心不齐,其主帅仍可能被人抓去,而主帅一旦被人抓去,整个军队失去了领导人,也就会全面崩溃了。匹夫虽然只有一个人,但只要他真有气节,志向坚定,那就任谁也没有办法使他改变了。这种宁死不屈的烈士事迹,可歌可泣,在历史上不胜枚举。相反,一个人如果没有气节,志向不坚定,则很可能在关键时刻受不住诱惑或经不住高压而屈膝变节,成为人们所鄙视的叛徒。找出本课中出现的成语:(1)不亦乐乎:不也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了很厉害的程度。(2)温故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也指重温历史经验,更好地认识现在。(3)逝者如斯:用以形容光阴如流水一去不返。(4)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后用为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的典故。(5)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表示要善于向别人学习。(6)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向他学习,也指采纳并实行正确意见。(7)匹夫不可夺志:虽是平民也不可强迫他放弃主张。

(8)富贵浮云:不义而富贵,对于我就象浮云那样轻漂。比喻把金钱、地位看得很轻。

各抒己见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你是怎么看待“箪食瓢饮”的?生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