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戏曲与戏曲的传承_第1页
中国古典戏曲与戏曲的传承_第2页
中国古典戏曲与戏曲的传承_第3页
中国古典戏曲与戏曲的传承_第4页
中国古典戏曲与戏曲的传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典戏曲与戏曲的传承

建筑与中国古典歌剧艺术是中国无数历史文化遗迹的一部分,也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代表。说起中国的古典戏曲艺术,人们会不约而同地想到最终形成于北京的京剧,是中国古典戏曲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如今在中国,昆曲、豫剧、越剧等各种古老的剧种艺术,正以崭新的姿态构建着中国的历史文化平台。而戏楼不仅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结晶,更是中国传统艺术的见证,如众多京剧与昆曲艺术大师在它的舞台上展示艺术才华。然而那些具有浓厚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风格的古代建筑,在今天已确实不多见。有的戏楼保存完好,成为今天我们寻访中国古老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有的戏楼几经翻修,成为喜爱中国文化的四海宾朋相聚的场所。有的戏楼在战火中荡然无存,成为人们心灵中的一个永远的记忆。中国古代一位诗人曾写过:“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演绎的是历史,戏楼是历史遗迹。因而幸运的是,戏楼不仅在现存文物古建筑中占据重要位置,而且更是传播中国古典戏曲音乐的活动场所和文化载体。戏楼作为中国古典戏曲音乐的历史见证物,一方面反映了其自身不断完善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反映也戏曲音乐表演艺术的发展对演出场所的要求和变化。因此,戏楼的兴建与完整,也是整个中国古典戏曲音乐艺术成熟的重要历史见证标志。一、表演场所的设置戏楼,又叫戏台,是供中国传统戏曲演戏使用的演出场地建筑。戏楼的建筑化虽然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不同的样式、特点和建造规模,但还有一个由流动场所逐渐到固定场所的形成与衍变史,从其发展时间来看,大致经历了从汉魏时期的临时百戏场地——唐时期的寺院戏台——宋元时期瓦舍勾栏的兴起这几个主要历史发展阶段。虽然中国戏曲最早源自原始社会的歌舞,戏可以追溯到周秦的巫风、傀儡、滑稽、俳优以及汉唐以来的散乐、百戏、参军戏等而曲,可以追溯到远古以来的民谣歌曲、汉代以来大曲以及后来的元代散曲,明代昆曲等,但它们都只是戏曲艺术的萌芽及其发展期。与此相对照,但中国最早出现戏楼应当在距今2000多年的东汉时期。《东汉春》云:“皇帝于平乐观下起大坛,设秘戏以示远人”(P161)平乐观是戏楼名称,即观赏百戏之处,位于今天河南洛阳城西。“设秘戏以示远人”说明戏楼很高大,并建在广场上,广场也便成为早期中国戏曲艺术萌芽的栖生之所。需要说明的是,在汉魏时期中国戏曲艺术的早期表演形式的主体是百戏,其特点是杂又多,对于表演场地没有特别的要求,因此这一时期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而是随观赏者的需要随处表演。当时的百戏主要在三种场合举行即:贵族家庭的房屋厅堂;屋外庭院里或大殿前的露台上;广场。这些场所都是统治阶级为了生活和政治的需要建构的,不是专门的演出场所。如汉武帝喜欢举行广场上的大型百戏演出,历史文献曾有明确记载:“夏,京师民观角抵与平乐观。”意为在夏天京城的老百姓都去平乐观看角抵戏。随着戏曲早期表演艺术形式的演进和发展,自唐代始,就出现了用来表演歌舞音乐的戏台如歌场、戏场等把表演区建筑化。(P163)当时的歌场是指表演歌舞的场所,这种场所人们可以随意进去甚至参与表演;戏场是指在佛教寺院中表演百戏杂技歌舞的地方,也是从皇室贵族到下层普通市民最喜爱的游艺场所,正如《隋书音乐志》所记载:“每岁正月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延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由于中国化的佛教文化在唐时期广泛的传播及兴盛和繁荣,使佛教寺院成为人们观看演出的主要场所。因此,唐代的演出场所大多与佛教寺院有关系。据《洛阳伽蓝记》记载当时的景明寺:“梵乐法音,聒动天地,百戏腾骧,所在骈比”。(P153)宋元时期不仅是戏曲音乐艺术日臻成熟时期,同时也出现了宋代杂剧、南戏的正式演出场所——“瓦舍”、“勾栏”,集中了大量的伎艺人材,成为各种技艺交流发展的基地。《东京梦华录》中提到东京勾栏的技艺名目有二十八种之名,在勾栏里所表演技艺有:“嘌唱”、“唱赚”、“鼓子词”、“散耍”等花样繁多,可谓百戏杂阵,令人目不瑕接。勾栏棚里的演出更是“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90-92)这种新兴的娱乐性建筑的形成,又反过来促使宋代的说唱、散乐、杂剧等音乐艺术形式获得进一步发展。勾栏的出现对中国戏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的作用:其一是使戏曲从流动卖艺的广场表演走向固定的、专门化的剧场表演;其二是对于戏曲演员来说,意味着告别受制于风雨寒暑、辗转流离的“路岐人”(四处飘泊,无家可归的流浪艺人)的生活状态,为他们显示身手提供了较好的机会。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戏曲不仅在勾栏中逐渐发展成熟,而且勾栏是戏曲史上的里程碑。从北宋末到金王朝灭亡的一百多年中,宋杂剧和南戏分别在北方和南方开始形成,并且都在城市中得丰富和提高,初步奠定了我国戏曲艺术的基本特征和规模。元杂剧进一步成熟,演出已有固定体制,演员形成角色行当有了明确的分工,并出现了行会组织、戏剧班社,这时的演出场所,已经由“露台”、“舞亭”,发展成为“舞楼“形制的建筑,已经由四面围观变成三面观众的专为戏曲表演而设的观演场所。这种观演场所的衍变,对戏曲艺术的发展非同寻常,首先,永久性的舞亭、舞楼取代了用于祭祀、礼乐的露台,意味着广大平民百姓们娱乐需求的增长。其次,半封闭的舞亭、舞楼取代了多功能的露台,意味着抒情色彩更浓的乐舞、说唱、杂剧与粗犷的社火百戏有所分离,观众们的观赏心理逐渐细腻化。同时,舞楼勾栏等形式的戏曲演出,进一步凸现出演员表演的核心地柆,观演之间也便逐渐形成了一个适度的观赏距离。可以说,戏曲的诸多艺术规定性也便由此形成了。这时的戏剧艺术,已成为人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元杂剧的演出形式不仅十分昌盛,而且相当可观,更是足以表明这个时期的元杂剧,正是蓬勃向前发展的全盛时期,元代杂剧和南戏在舞台表演艺术的探索和成果,基本上展示了中国古典戏曲艺术的规模。二、中国戏曲的发生—戏楼在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价值管弦笙琶弹尽人生百态,舞榭歌台演绎沧海桑田。一座座戏楼如同一座座博物馆,记录着中国戏曲数百年来的兴衰沉浮,是往日辉煌演剧活动的凝固华章,是当年风光占尽的场上人生的无言诉说,当然也是古代能工巧匠尽展聪明才智的精湛建构。中国古代的戏楼,种类繁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样式、特点、建造规模。就其分布来看,也极为广泛,从城市到农村,从平原到山区,大凡有人群聚集的地方,几乎都设有或大或小、或今或古、或繁或简的戏楼。戏楼就是中国人的剧场。形态各异的戏楼构成了传统戏曲演出空间,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戏楼戏剧观演场所。这也正是中国戏曲又可称为“戏楼文化”的缘故所在。戏楼是一种固态的“戏剧文化”,它是专供民间音乐等表演艺术使用的古代建筑物,是中国戏曲文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楼作为一种传统建筑文化载体,本身带有明显时代风格和民族特色,同时又与中国戏曲的艺术特征有一定的联系。戏楼的产生、兴起以及其形制和结构的变迁,不仅见证中国民间音乐形成、发展和繁荣,它也反映着戏曲艺术演进的轨迹,更反映着戏曲演出场所的复杂情形:一方面是戏曲表演技术的多元化,另一方面是演出场所的多样化,即戏曲表演艺术包含了“歌”、“乐”、“戏”;演出场所有“场”、“园”、“楼”、“台”等。正如前所述,中国古典戏曲艺术起源于上古时代的宗教祭祀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与发展,戏曲也从远古简单的歌舞祭祀发展完善为各成体系的表演艺术,戏曲的演出场所也从早期最原始的百戏广场向着楼台馆场发展变化,散见于全国各地的各式各样的戏楼不胜枚举,按其功能和建筑风格大致可分为神庙戏楼、宗祠戏楼、宫廷戏楼、王府花园戏台、会馆戏楼、茶园戏楼等。而宫廷戏楼、王府戏楼和会馆戏楼大都集中在北京,北京当时也正是中国古典戏曲音乐艺术繁荣和鼎盛发展的中心地带。基于此,笔者在多次的考察采风和手头现有一些资料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以宫廷戏楼——畅音阁大戏楼、王府花园戏台——恭王府戏楼、会馆戏楼——平阳会馆这三座具有代表意义的戏楼建筑作为本文的着眼点,从而进一步粗浅分析戏楼在中国古典戏曲艺术发展中的历史文化价值。(一)其他方面:“传统”戏,“自然”理,《文化中国》“清”字“史”宫廷戏楼在传统戏楼基础上又吸收民间神庙戏楼的相应特征,根据皇家演出的需要加以完善,多建于宫廷或皇家园林内。目前现存最大的宫廷戏楼是故宫内的畅音阁大戏楼和颐和园内的德和园大戏楼。清朝不仅是戏曲音乐艺术繁荣时期,更是戏楼鼎盛时期,这与清明朝历代帝王无不喜好戏曲音乐有关。戏剧学家曹心泉曾撰文说过:“宫中戏台,最大者三处,以热河行宫戏台最大(指今承德避暑山庄内的清音楼戏台),其次为寿宫(指今故宫内德畅音阁大戏台),再次为颐和园中之颐乐殿(指今颐和园中的德和园大戏台),内监称此三戏台为大爷、二爷、三爷”(P457)。畅音阁大戏楼是目前故宫内保存完好的戏台。在整体设计上气势恢宏,形制讲究,而且各个建筑架构细节也缜密得宛如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人体器官。这座戏楼,不仅史无前例,非宫廷不备,若论及戏剧演出场地的档次之高,规格之全,当属畅章阁大戏楼之最。清朝康雍乾盛世时,皇帝十分重视演戏活动,歌功颂德,娱乐消遣,演戏是皇家日常生活和庆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时每逢皇帝大寿或盛大庆典时,畅音阁戏楼除了出演民间舞台上广为流行的昆腔,弋腔剧目之外,还会上演所谓清宫“四大本戏”:《劝善金科》、《升平宝筏》、《鼎峙春秋》、《忠义旋图》,这四大本戏皆取材于神话、传说或历史故事。《劝善金科》是说目连救母,宣扬孝道,这正体现了清王朝的确是各代中宣扬“孝道”最得力朝代;《升平宝筏》演绎《西游记》故事,有崇高佛教、登渡升平的寓意;《鼎峙春秋》则为三国典故,有天下归一的含意,尤其大力褒扬关公,推崇“忠义”;《忠义璇图》则描写《水浒》传奇及众英雄最后以“招安“为结局。因此清宫”四大本戏“,为清朝大戏定下了调子,并以宣扬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旨,寓有取悦于最高统治者和借鉴史事以“资治”的政治企图。虽然这“四大本戏”大戏,以广为流传的民间戏曲;小说为蓝本,且经篡改者甚多,但多少还保留了一些民间戏曲的面目。“以《鼎峙春秋》为例,其第六本第二十二出《芦花荡周朗命短》,与元明的《西川图》诸院本中的《芦花荡》曲又大体的相同,其第八本第一出《赴单入鲁肃消魂》,则几乎全同于民间舞台上的《单刀会》”(P243-245),这正是由于这种“抄袭”和“篡改”使某些已经失传的民间戏曲,还能从宫廷戏中找到若干片段。此外,当年慈禧非常嗜好戏曲,并曾经指点过对唱念、做表、服饰、装扮要求,因此艺人在宫中演戏时格外注意要求,这对京剧唱念做打规矩要求谨严、以及讲究行头、砌末的风尚也有一定的影响。慈禧“晚年尤甚,虽强令谭鑫培唱《连宫寨》不吉祥戏,亦所忽顾,可以知之……尤喜听谭鑫培、候定山、杨小楼剧、内廷演戏,无该怜则慈心不欢”(P2154-2156),而谭鑫培从民间草台班唱进清朝宫廷,达到了“满城争说谭叫天”的地步。可见,京剧在畅音阁大戏楼上的崛起,形成了我国戏曲音乐历史上的第三次高潮。畅音阁戏楼无形中成为一种宫廷与民间戏曲交流、传播的渠道,才使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音乐真正在“正襟危坐”的紫村禁城里回荡起了婉转、悠长、极具韵味的唱腔,因而在畅音阁戏楼的演出代表了当时京剧表演的至高水平,象征着中国戏曲音乐历史的辉煌,更展示了清朝的盛世繁华,以至于清朝听戏之风极盛,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可以说畅音阁戏楼是清宫戏曲的标志性建筑。普通人则是去遍布京城的大小戏院,而皇族王室则干脆在自家院内盖起富丽的戏楼,独自玩味听戏的乐趣。恭王府戏楼正是这样的“代言人”之一,至今虽几经翻新,但仍保持了原有的建筑形态。(二)堂会表演的场所和表演方式的盛行王府花园戏台是在王府花园内建起房屋,将戏台建于屋内。恭王府花园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花园,被誉为京师百座王府之冠,是中国规模较大、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恭王府戏台是昔日的皇家贵族私用戏台,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宋元时期渐渐趋成熟的民间戏曲,起先因其“俗”而为贵族士大夫所不齿。然而随着普通百姓对戏曲的喜爱和痴迷,渐渐影响到一些贵族大夫,因此,这些贵族士大夫逐渐加入到戏曲观众的行列之中。但他们却碍于身份和所谓的修养、品位,不愿意为平民百姓们为伍共同赏戏。于是戏曲边被引入这些贵族绅士们自豪的厅堂,并且渐成风气,从而形成一道景观。如当时恭王府内的昆腔科班——全福班,都是由梅兰芳和程长庚之孙程继先合演大量的保留戏曲剧目。其演出方式原于古代的“宴会”,是古代宴乐传统的延续,所谓的“宴乐”最初也就是那些在宅院内和厅堂里观赏典雅的乐舞。这种演出方式流传到民间后,逐渐衍变为一种广泛的民俗。民间百姓们遇到婚丧嫁娶、贺生庆寿也将艺人请到家里吹打一番。以恭王府戏楼为代表的这种私宅院内演戏方式的兴盛,极大的促进了戏曲的发展和传播。每到演出旺季的时候,众多的职业戏曲演员“每日价绕户巡门,论年价撞疃沿村”,整日忙个不停。同时这种堂会的表演方式,又促进了戏曲演员演技的提高,由于在皇宫王室或王府私宅内的演出方式灵活,观众可以按不同的需要来欣赏各种技艺,因而也要求艺人的水平更高、更精,所以这种场所的表演方式的普及促进了表演艺术的发展。然而这种提高却远远赶不上人们日渐求精求高的欣赏口味的变化。无论是从家门还是到普通平民家里,都面临这个问题。这种形式无疑催促着戏曲艺术彻底从原始进一步走向成熟、精致、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和规范化,这也便成为一种时代的、大众的需求。(三)中国戏曲商业发展的需要—平阳会馆戏楼所谓会馆,是旧时中国一种独特的人文景观,类似与现在各省驻京办事处,不过当时的会馆不是官办而是民办。早在汉唐时期的京城,就有所谓郡国公邸,专供晋京朝见的各地地方官居住,可视为最早的会馆雏形。明清时期仅在北京先后设立会馆就约有五百四十多个,除了在北京设立会馆,各地商人在大、中城市都普遍设立同乡会馆。会馆设立目的是为联谊之情、互相照应,或京城官吏为家乡来京考试的举子提供食宿方便或者是为维护同乡同行业利益,与同乡行业进行竞争。会馆的广泛出现,与当时科举制度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昌盛有密切的联系,会馆不仅提供食宿之外,还设有学堂、戏楼等。随着商业的发展,这些会馆都带有极浓厚的地域和行业性,除了维护自己经济或政治利益以外,也要在文化娱乐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些背井离乡官绅们把自己所喜好的家乡戏,成为他们运用工具,因此,随着会馆的设立,也就促使某一地区的地方戏班随着本地商帮的商业活动,向各地流动。戏班在会馆的演出,成了戏曲职业演出的重要方式之一。所以,许多地方戏流向各地,与地方商人的商业活动,常常是联结在一起的。正是由于各剧在全国各地的彼此竞争,相互交流不仅推进了戏曲艺术的丰富和提高,而且使当时剧种得以博采众长,迅速形成发展起来。例如平阳会馆是当时山西临汾驻京会馆(见右图)。山西临汾古时称为平阳府,平阳会馆是由其同乡联络官商出集资兴建。平阳会馆戏楼是供会馆聚会和节庆请戏班唱戏所用场地,也是北京现存时间最早、规模最大,保存较完整的清代风格戏楼。特别是从清初的康熙年间(1622-1722)直到清末的光绪(1875-1908)年间,山西梆子从未断其踪迹。“山西梆子能够长期立足于北京,不仅因其拥有山西的基本观众,在经济上获得了汇兑行业的支持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从各地的山西会馆往往修建得比较讲究,且在山西会馆中往往都会有戏楼,便可略见一斑”(P136)。山西戏班在北京演出时,以唱山西梆子为主,并与京剧中梆子因素有渊源关系,因此,它们也为京剧中皮簧,梆子的流入作了准备和发展的条件。平阳会馆戏楼不仅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戏楼,被学者誉为东方的莎士比亚剧场,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见证了中国戏曲表演从露天舞台转入室内的全部过程。它的存在证明了山西梆子曾在京都的繁荣。总之,会馆戏楼是中国戏曲艺术在乾隆六十年特定历史时期得以迅速发展和繁盛的标志,而商业经济对于戏曲的关系和作用更是通过会馆戏楼的紧密结合体现出来。中国古老的戏楼,显示着中国戏曲的昔日辉煌。在某种意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