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_第1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_第2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_第3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_第4页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主编第二版)大总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应用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1、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的模式在宏观上,学与教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包括学生、教师、教室内容、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交织在一起。2、学习与教学因素教学五要素:a..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其群体差异、个体差异影响学与教过程)b.教师—教学中起关键作用(教学过程的主导)c.教学内容—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表现为:教学大纲、教材、课程d.教学媒体—教学内容的载体、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影响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和容量;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及学生的学习方法)e.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自然条件、教学设施及空间布置)社会环境(课堂纪律、同学关系、校风、社会文化)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认知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组织3、学习与教学过程三过程:a.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b.教学过程—教师组织教学c.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学习、教学、评价/反思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学习过程受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要围绕学习过程进行,并通过学习过程起作用;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而变化,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同时,这三种过程都受学习和教学因素的共同影响。二、教育心理学的应用(一)教学:科学,还是艺术教师必须既能运用技能,又能在不同环境下进行思考。(二)教育心理学的作用1、理论意义:a.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和发展都起着重要作用b.对人类学习过程的了解还将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指导。2、教育实践意义:a.提供学与教系统的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成果,帮助教师指导和评价自己的教学。b.提供各种研究方法和角度,帮助教师解决实际的课堂问题。(三)教育行动研究★1、特点:a.情境性。通过现场研究来诊断和解决具体情境下的问题b.合作性。研究者和实际工作者共同协作c.参与性。各个成员都直接或间接参与到研究的实施中d.自我评价。对干预措施进行评价和反思2、过程:a.从日常教学情境中确定、评价和形成有意义的问题b.与有关人士初步讨论、协商c.查阅相关文献,从中汲取经验教训d.重新修改和定义问题e.选择研究程序f.选择评价方法g.实施。实时根据反馈提出进一步改进措施h.资料解释(四)设计型研究二、研究的步骤1、科研选题——既要考虑对事件的指导意义,又要考虑有利于理论建设。2、形成研究问题——问题描述要明确具体,对其中的概念加以界定。3、确定变量和选择测量技术(自我报告、直接观察、测验、教师或同班的评价)4、提出假设和选择研究方法描述性研究:描述实际生活中发生的特定情境中的事实和关系。(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性研究:在严格控制的条件下,改变情境的某一方面而注意其效果。(实验法)三、研究的有效性1、在研究之前被研究的各组是否随机平等2、除自变量外是否所有的变量都受到了控制3、各组的测量过程是否一致4、研究的结果是否源于实验过程而不是对情境的好奇5、研究设计者是否以某种方式曲解了结果6、是否有理由肯定这个结果不是由于偶然性而产生的7、这个特定的研究结果是否适于其他类似的情境8、这个研究可重复吗?第二章学生心理(重点章)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观(一)建构主义的发展观(P30)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智慧是有结构基础的。所有生物包括人在与周围环境的作用中都有适应和建构的倾向。心理发展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个体也正是在平衡和不平衡的交替中不断建构和完善其认知结构,实现认知发展。儿童心理发展的本质:就是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应日益复杂的环境而达到平衡的过程。其认知结构受到刺激影响而发生改变。(二)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P31)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思维萌芽阶段)通过感觉运动图式来和外界取得平衡。2、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式形象思维阶段)感觉运动图式内化为表象,用表象符号代替外界事物;思维受直觉表象的束缚。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初步的逻辑思维阶段)凭借表象进行逻辑思维和群体运算。思维仍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4、形式运算阶段(11岁至成人,抽象逻辑思维阶段)能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对命题进行逻辑推演。思维灵活。(三)影响发展的因素1成熟2练习和经验3社会性经验4平衡化(四)皮亚杰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影响1、不主张给儿童那些明显超出他们发展水平的材料2、保持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3、儿童在认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个体差异附: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1)贡献:确认儿童智力成长的内发性和主动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和普遍性;确认儿童认知发展的成长速度不一。(2)教育参考价值:按照儿童思维方式实施知识教学;遵循儿童认知发展顺序设计课程;针对个别差异实施个别化教学。(3)缺陷:独重知识认知而忽视社会性行为;发展先于学习的论点较少教育价值;各年龄实际发展水平与理论不符。二、维果茨基的发展观主张把历史研究作为建立人类心理学的基本原则。“心理发展的文化历史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受社会规律的制约,人类社会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以及社会交互作用对认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儿童一切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形式都是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二)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主要表现:1、随意机能的不断发展2、抽象—概括机能的提高3、各种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不断变化、重组,形成间接的、以符号为中介的心理结构4、心理活动的个性化(个性的形成是高级心理机能发展的重要标志。)(三)教育和发展的关系——最近发展区★P39意义:1、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2、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并跨越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四)内化学说(五)维果茨基的理论对教学的影响1、研究者在维果茨基搭建支架的基础上,提出了支架式教学2、教学是交互作用的动力系统3、维果茨基的理论对于合作学习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4、维果茨基的理论在情境认知理论集齐教学模式中也有一定的应用附: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的主要区别:皮亚杰倾向于将发展看作是儿童本身自然的成长,不太重视社会与教育因素的功能;而维果斯基则是特别强调文化社会对认知发展的影响,力倡教育促进作用,重视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潜力,而不仅仅局限于实际发展水平之内。第二节学生的情感和个性发展★一、个性和社会化发展(一)埃里克森的社会化发展理论(P42)强调社会文化背景的作用,认为人格发展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和制约。每一阶段的发展中,个体均面临一个发展危机,每一个危机都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1、信任对怀疑(0-1.5岁)2、自主对羞怯(1.5-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2岁)5、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6、友爱亲密对孤独(18-30岁)7、繁殖对停滞(30-60岁)8、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附:对埃里克森的发展理论的评价:优点:a.注重文化和社会因素对人的发展作用b.从整体上,从个体发展的各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中考察了人的社会性发展和道德等的形成发展c.阐释了个体从出生到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一生的发展,较符合人的发展实际不足:a.过分强调本能,相对忽视人的意识、理智等高级心理过程在发展中的作用b.把许多社会问题归结为心理发展过程中某一特殊阶段的心理任务和危机,是否恰当有待探讨c.并没有解释个体如何以及为什么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一个阶段,缺乏实证性研究的支持(二)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1、帮助学生适应勤奋和自卑危机(学生总是在努力保持积极的自我概念。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评价以及课堂组织的方法,影响着儿童的自我概念。)2、适应统一性和角色混乱危机(青少年想被看作一个成人,愿意以类似成人的行为作出反应,这意味着:中学生绝不应该被当作“孩子”看待,绝不应该在其他同伴或其他有关的人面前轻视青少年,给以明确的指示,让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注意同伴之间的影响,同伴学习的效果在中小学可能是不一样的。)二、自我意识、自我概念与自尊1、自我意识。主体的我——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客体的我——被觉察到的我结构:自我认识(认知成分)、自我体验(情感表现)、自我调节(意志成分)2、自我概念3、自尊。先决条件:a.重要感。觉得自己的存在是重要的和有意义的b.成就感。能在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中表现出成就,而且能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c.力量感。感觉到自己有处理事务和适应困境的能力第三节学生的个体差异一、个体的智力差异(一)智力的心理测量学理论斯皮尔曼智力的二因素论:一般因素、特殊因素。一般因素是关键。卡特尔、霍尔恩智力分两类:流体智力、晶体智力。人投入流体智力而发展晶体智力。(二)当代智力的系统理论1、多元智能理论——加德纳★智力应该是在某一特定文化情境或社群中所展现出来的解决问题或制作生产的能力。八种智能:语言、逻辑—数学、空间、肢体—动觉、音乐、人际、内省、自然观察。智能之间相互依赖、相互补充。其他智能依然有可能存在。2、智力的三元理论——斯滕伯格★人的智力是由分析性能力、创造性能力和应用性能力组成,三种能力相对独立。一个完美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方面:智力的内在成分、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这三方面分别构成智力成分亚理论、智力情境亚理论、智力经验亚理论。教学启示:a.教师需要关注每一种学习行为对发展智力的三个方面的作用,使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智力的全面发展b.教师需要帮助学生认识、利用并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c.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学校中进行合理选择二、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一)学习风格的维度1、奈欣斯的三维理论把学习风格描述为感觉定向、反应方式和思维模式这三者的结合。2、雷诺的六维理论多维度的学习风格分类的概念模式:知觉偏好、物理环境需要、社会环境偏好、认知方式、最佳学习时间、动机和价值观。3、科尔勃的两维坐标理论具体体验—抽象概括维度、反省性观察—主动实验维度四种学习风格:a顺应者方式。强调主动探索和具体体验b.发散者方式。关注发散的思想,富有想象力c聚合者方式。擅长把理论应用于实践d.同化者方式。喜欢处理抽象的观点和概念,具有理性或逻辑性(二)常见的学习风格差异★1、感觉通道类型:a.视觉型学习者。习惯通过视觉接受学习材料,适合自己看书和做笔记b.听觉型学习者。对语言、声响和音乐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较强,喜欢多听多说c.动觉型学习者。对自己能够动手参与的认知活动更感兴趣2、认知风格主要特征:持久性、一致性类型:a.场依存性和场独立性b.反思型和冲动型c.整体性和系列性d.深层加工和表层加工三、社会文化背景及性别差异(一)社会文化背景差异1、文化及其差异2、文化刻板印象3、多元文化教育(二)性别差异1、性别与性别角色2、智力和学业性别差异3、教育中的性别偏向4、避免教学中的性别偏向a.教学材料和语言方面b.学科和兴趣方面c.课堂管理和活动方面d.课堂教学和互动方面教育含义:性格的个别差异影响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择,影响学生的社会性学习和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应重视情感因素的作用,使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更好地适应学生的性格差异。第三章教师心理(重点章)第一节教师的角色与特征一、教师的角色★P771、设计者2、信息源3、指导者和促进者4、组织者和管理者5、平等中的首席6、反思者与研究者7、终身学习者二、教师的特征基本行为类型:1、温和的、融合的、理解的,还是冷淡的、利己的、约束的2、负责的、有条理的、系统的,还是推脱的、无计划的、潦草马虎的3、激励性的、富于想象力的,还是迟钝呆板的、墨守陈规的第二节教师的专业品质*舒尔曼:学科内容知识;一般教学法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有关学生的知识;有关教育情境的知识;其他课程的知识。*申继亮、辛涛: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一)教师的基本教育信念1、教学效能感2、教师控制点3、对学生的控制4、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二)教师对教学与学习的基本理解1、理论知识分类:a.所倡导的理论。教师容易意识到,容易报告出来,容易受到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并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影响。b.所采用的理论。可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不容易被意识到2、造成不一致的原因:a.教师对新的理论缺乏深刻的理解b.教师可能并没有看到以新思想改革旧做法的必要性c.教师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新的教学思想具体运用到教学中d.教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采用的理论”与“所倡导的理论”之间不一致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一)教师的教学能力1、教学认知能力。包括概念、类同、运算、理解四个方面。2、教学操作能力。包括:a.制定教学目标b.编制教学计划c.教学方法的选择及运用d.教学材料和教学技术的选择设计e.课堂管理f.对学习和教学进行测试和评价3、教学监控能力。反思是其中一种重要形式。(二)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赫金斯a按倾听对象分:1、个人内部的2、人与人之间的3、外在的b按倾听方式分:1、鸡尾酒式的2、竞赛式的3、内容的4、承担义务的5、创造性的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一)情感投入三方面:1、对学生的责任感2、为人师表,不断自我提高3、与学生间友好信赖的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1、亲近感2、理解感3、期望感(二)个性品质1、烦躁型、胆怯型与整合型2、具体—抽象倾向3、教师的场定向第三节师生互动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期望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人们基于某种情境的知觉而形成的期望或预言,会使该情境产生适应这一期望或预言的效应。分类:1、自我应验效应。原先错误的期望引起把这个错误的期望变成现实的行为。2、维持性期望效应。认为学生将维持以前的发展模式。二、学生对教师的影响三、师生的相互作用第四节教师的成长与培养一、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教师专业发展概述1、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取向2、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3、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二)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1、弗勒的生涯关注理论教师职业生涯的四个阶段: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景关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2、费斯勒的生涯发展理论八个阶段:职前教育、实习导入、能力建立、热心成长、生涯挫折、稳定停滞、生涯低落、生涯引退3、沃尔夫的生涯发展阶段六个时期:新手、学徒、职业、专家、卓越的、名誉退休(三)教师成长的目标:新手—熟手—专家1、斯滕伯格专家型教师教学专长的原型观专家型教师的特征:a.将更多的知识运用于教学问题的解决b.解决教学问题的效率高c.富有洞察力2、专家型教师的普遍特征:a.教学策略以课前计划、课后评估、反思为核心b.具有鲜明的情绪稳定性、理智、注重实际、自信心个批判性强的人格特点c.对教师职业的情感投入程度高,职业的义务感和责任感较强d.良好的师生互动、强烈的职业成就感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一)观摩和分析(二)微格教学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程序:1、明确选定特定的教学行为作为要着重分析的问题2、观看有关的教学录像3、实习生和教师指定微型教学的计划,以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对象,实际进行微型教学,并录音或摄制录像4、和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5、在以上分析和评论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微型教学6、进行以另外的学生为对象的微型教学,并录音录像7、和指导者一起分析第二次微型教学(三)教学决策训练(四)教学反思训练反思包含三种:对于活动的反思、活动中的反思、为活动反思1、反思的成分a.认知成份。如何加工信息和作出决策b.批判成分。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c.教师的陈述。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的解释2、反思的环节★P96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证3、反思的方法反思日记、详细描述、职业发展、行动研究4、教师反思研究的背景第五节教师职业倦怠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费登伯格:临床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马勒诗:社会心理学三维度: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奎内思:工作环境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不一致萨诺森:社会历史学对工作不现实的期望法贝:不同的个体表现形式:精疲力竭型、狂热型、低挑战型二、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P101)1、社会因素对策:a.给教师合理的角色期待,引导教师合理的定位b.国家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维护教师权益c.教育部应探索出有效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重视教师承受工作压力和自我缓解压力的训练2、组织因素对策:a.学校领导要关心教师生活,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生活困难。b.主动关注教师,多与他们交流沟通c.邀请专家给教师进行咨询或组织培训,让教师学习一些积极的应对策略。d.学校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提倡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e.为教师提供深造及参与学校民主决策的机会,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尊心。3、个人因素对策:a.坚持对教育工作艺术性、创造性的探索,反省自己的失误,及时处理问题b.了解自我,悦纳自我,培养开朗、乐观、积极向上的个性品质c.借助他人力量,找朋友倾诉或找专家咨询第四章学习心理导论第一节学习及其分类一、学习的界定是个体(人或动物)以自己现有的知识、技能、态度等心理结构为基础,通过与客体信息进行的双向的相互作用,来形成、充实或调整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二、学习的作用1、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3、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三、学习的分类1、学习主体分类a.动物学习b.人类学习与动物学习相比,人类学习的特点:a社会性b以语言为中介c积极主动性与人类学习相比,学生的学习的特点:a掌握间接经验的过程b是在有计划、有目的和有组织的情况下进行的c具有一定程度的强制性c.机器学习2、学习水平分类(加涅)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解决问题的学习3、学习结果分类(加涅)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态度、运动技能4、学习性质与形式分类(奥苏贝尔)学习进行的方式、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5、学习的意识水平分类(雷伯)内隐、外显6、学习内容分类(我国学者)知识的学习、技能学习、道德品质或行为习惯的学习四、学习的相关概念1、终身学习意义:a.把学习从单纯接受学校教育的学习中扩展开来b.把少数人的学习扩展到所有的人c.把阶段性的学习扩展到人的终身d.从被动地学习到主动地学习2、远程学习3、机器学习4、真实性学习5、学习科学第二节学习与脑(略)一、大脑发育及学习的关键期假说二、脑的特异化与学习三、学习与脑的可塑性第三节学习理论发展(略)一、两种倾向的学习理论体系的建立与初步发展二、行为倾向、认知倾向学习理论的相互吸取三、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与人本主义的出现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兴起第五章行为学习理论第一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一、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二、华生的行为主义第二节联结主义理论一、桑代克的联结主义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人和动物遵循同样的学习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盲目的尝试与错误的渐进过程。二、桑代克的学习律1、准备律。指当学习者有准备时,联结实现就感到满意,有准备而联结不实现则感到烦恼,学习者无准备而强制联结实现也会感到烦恼2、练习律。指任何联结,练习运用会增强这个联结的力量,而不练习则会使联结力量减弱3、效果律。指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因伴随着满意的结果而增强,因伴随着烦恼的结果而减弱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一、操作性条件作用学说——斯金纳所有行为都分为两类: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二、强化理论1、强化物a积极强化(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b一级强化(满足人和动物的基本生理需要);二级强化(任何一个中性刺激如果与一级强化反复联合,能获得自身的强化性质)2、强化程式(又叫强化程序)强化原则:a.教新任务时,进行即时强化,不要进行延缓强化b.在任务的早期阶段,强化每一个正确的反应c.强化要保证做到朝正确方向促进或引导三、行为的学习(一)新行为的塑造1、连锁塑造2、逆向连锁塑造(二)行为的消退与维持消退: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个行为维持:减弱甚至停止强化后对行为的保持(三)行为的分化和泛化分化:知觉到先前刺激的差异并对这种差异做出反应泛化:将所习得的行为、技能或概念从一个情境移到另一个情境中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及行为主义新进展一、社会认知理论——班杜拉1、交互决定观——个体、环境和行为相互影响2、学习与表现3、参与性学习和替代性学习二、观察学习四个过程:注意、保持、复制、动机三、行为主义新进展1、自我管理2、自我言语第六章认知学习理论第一节早期的认知学习理论一、格式塔的学习理论他强调学习者的知识经验的整体性和知觉经验的组织作用,关注知觉和认知的过程。影响:他们探讨记忆是如何反映知觉组织,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如何在理解学习任务、重建模糊的记忆或把学习原理迁移到新情境等过程中产生的。但是,他们把知觉经验组织的作用归因于脑的先验本能,带有严重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色彩。二、符号学习理论——托尔曼他认为学习是有目的的行为;是对“符号—完形”的认知;在外部刺激和行为反应之间存在中介变量(机体内部的变化)。意义:他反对和部分抵制某些较严格的行为主义先驱及与他同时代的行为主义者所接受的限制性前提。他提出的认知学习理论和内部强化理论对现代认知学习理论的发展有一定贡献。第二节认知结构学习理论——布鲁纳★P160一、认知表征理论1、动作性表征2、影响性表征3、符号性表征二、认知结构理论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换、评价三个过程三、学习和教学的基本原则1、知识结构的重要性:a.懂得基本原理使得学科更容易理解b.利于记忆的保持c.领会基本原理和观念,是通向适当的“训练迁移”的大道d.对教材结构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能够缩小“高级”知识和“初级”知识之间的间隙2、学习的准备性3、直觉思维的价值4、学习动机的重要性四、发现学习布鲁纳的认知—结构理论的意义:克服了以往学习理论根据动物实验的结果而推延到人的学习的种种缺陷,针对学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下学习各种知识的活动提出自己的学习与教学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习的认知过程,重视认知结构的形成,注重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内在动机、独立性与积极性在学习中的作用。不足:1、他的学习与教学理论完全放弃知识的系统讲授,而以发现教学法来代替,夸大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忽视了知识学习活动的特殊性,忽视了知识的学习即知识的再生产过程与知识的生产过程的差异2、布鲁纳认为“任何科目都可以按某种正确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儿童”,这是无法实现的3、发现学习在当时虽然有其积极作用,但其发现法运用范围有限4、发现法耗时过多,不宜用于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一定数量的知识和技能的集体教学活动第三节认知同化学习理论——奥苏贝尔★P165一、有意义学习1、有意义学习的实质和标准实质: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标准:a.新的符号或符号代表的观念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观念具有实质性联系b.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观念在某种合理的或逻辑基础上的联系2、有意义学习的条件3、有意义学习的类型: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命题学习二、认知同化过程三种同化方式:下位学习、上位学习、组合学习三、接受学习(一)讲授教学的特点和性质特点:1、要求师生之间有大量的相互作用2、大量利用例证3、它是演绎的,最一般的蕴涵的概念最初呈现,然后从中引出特殊的概念4、它是有序列的,材料的呈现有一定步子。(二)讲授教学的原则和技术1、逐渐分化原则2、整合协调原则3、先行组织者策略★P171陈述性组织者、比较性组织者形式:一个概念的定义;新材料与已知例子的类;一个概括作用:把注意引向即将来临的材料中最重要的内容;集中了将呈现的概念中间的关系;提醒已有知识和即将遇到的新材料之间的关系。第四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论一、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加涅八阶段: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反馈对教学的启示:吸引学生的注意;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教师应突出教学的重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复述这些内容。二、学习的条件1、内部条件——加涅的学习层级说需要的技能:辨别—具体概念—定义概念—规则—高级规则每一级智力技能的学习要以低一级智力技能的获得为前提,最复杂的智力技能则是把许多简单的技能组合起来而形成。2、外部条件三、教学事件第七章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重点章)第一节建构主义思想渊源与基本观点一、建构主义思想渊源核心主旨: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二、建构主义分类三、当代建构主义基本理论观点1、知识观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客观性和确定性提出了质疑,强调知识的动态性。2、学习观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的过程。特征: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情境性。3、教学观教学要激发出学生原有的相关知识经验,促进知识经验的“生长”,促进学生的知识建构活动,以促成知识经验的重新组织、转换和改造。第二节个人建构主义理论基本观点: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过程。学习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一方面,新知识与原有知识经验联系,获得新知识的意义;另一方面,原有知识经验因为新知识而调整或改组。一、激进建构主义——冯格拉塞斯费尔德原则:1、知识不是通过感觉或交流而被个体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知主体主动地建构起来的。2、认知的机能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而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缺陷:1、它否定社会交往在个体知识建构中的作用,完全陷入了自我论,导致认识上的狭隘主义。2、知识是多种类型的,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这两种知识获得的心理过程和所需的教学条件是不相同的。3、它强调目标要有一定弹性,但如果把这一观点极端化,反对任何统一的课程目标,则是非常有害的。4、它允许学生对教学内容存在不同见解,但如果把这一观点极端化,则将陷入彻底的相对主义认识论,反对任何统一的知识标准。二、生成学习理论——维特罗克1、生成学习过程a.长时记忆中存在着的影响个体知觉和注意的各方面内容,以及特殊方式加工信息的倾向进入短时记忆。b.这些内容和倾向实际上构成了学习者的动机。c.经过选择性知觉得到的信息,还需要和长时记忆中存在的有关信息建立某种联系。d.在与长时记忆进行试验性检验、建构意义时,可以通过与感觉经验的对照,与长时记忆中已有的信息建立某种联系。e.如果经检验,建构意义不成功,应该回到感觉信息,检查感觉信息与长时记忆试验性联系的策略。f.如果建构意义成功,即达到了意义的理解g.在新的信息达到意义的理解后,可以从短时记忆中归属到长时记忆中,同化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或导致长时记忆中原有认知结构的重组。2、结构性和非结构性知识经验理科教学的效果达不到教师所预期的结果,差异表现在:(1)原有认知结构内容上的差异a.学生在学习前已经从不同途径获得了与教师头脑中和教科书中的观念完全不同的观念b.有些学生依然存在着与科学概念不一致的日常概念c.有些概念虽然通过教学有所改变,但并未全部改变(2)认知策略上的差异三、认知灵活性理论——斯皮罗1、结构良好领域知识与结构不良领域知识2、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知识获得的三阶段:初级知识获得、高级知识获得、专门知识学习3、随机通达教学第三节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基本观点:学习是一个文化参与过程,学习者通过借助一定的文化支持参与某个学习共同体的实践活动来内化有关的知识,掌握有关的工具。一、文化内化与活动理论——列昂节夫人的意识决定于人的社会存在,而不是决定于周围的事物、现象。二、情境性认知与学习理论主要强调日常认知、真实性任务和情境性学徒训练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1、情境性认知和分布式认知理论布朗“情景通过活动来合成知识”2、认知学徒制情境性教学:a.这种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景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b.这种教学的过程与现实的问题解决过程相类似,所需要的工具往往隐含于情境当中。c.情景式教学采用融合式测验,在学习中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本身就反映了学习的效果。3、抛锚式教学三、支架式教学1、支架的分类互动式支架包括:教师示范、出声思维、提出问题非互动式支架包括:改变教材、书面或口头的提示与暗示2、支架式教学的过程环节:预热、探索、独立探索四、建构主义评析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之中建构起来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活动是一切知识产生的源泉。第四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一、马斯洛的学习理论1、自我实现的人格观2、内在学习论二、罗杰斯的学习理论1、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观2、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有意义学习的四个要素:学习具有个人参与的性质、学习是自发的、全面发展、学习是由学生自我评价的3、学生中心的教学观第八章学习动机(重点章)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1、动机与兴趣兴趣的三个层次:a.对学习知识、技能和能力呈现出来的新现象产生的兴趣——有趣b.在有趣定向发展基础上对学习产生一种特殊兴趣——乐趣c.对学习与崇高理想、远大目标相联系的兴趣——志趣2、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3、动机与态度4、动机与期待及抱负水平二、学习动机的作用1、引发作用2、定向作用3、维持作用4、调节作用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P2141、学习动机存在一个最佳水平,即在一定范围内,学习效率随学习动机强度增大而提高,直至达到学习动机最强度而获最佳,之后则随学习动机强度的进一步增大而下降。2、学习强度与学习效果之间的这种关系因学习者的个性、课题性质、课题材料难易程度等因素而异。四、学习动机的分类1、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内部动机:人们对学习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外部动机: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第二节学习动机理论一、强化论二、需要层次说——马斯洛★P2191、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的体现。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七种,依次从低向高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与理解的需要、美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3、当较低层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之前,较高一层次的需要不会成为主导的需要。在所有的需要都得到满足之后,便进入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三、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形成因素: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四、成就动机理论与动机的期望—价值理论——阿特金森观点: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教育意义:对力求成功者给予新颖且有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情绪、严格评定分数等来激发学习动机;对避免失败者,安排少竞争或竞争不强的环境,成功时要表扬,评分宽松些,避免公开指责五、控制点理论——罗特观点:人的想法调节人的成就行为。六、归因理论——韦纳★P226观点: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使人们在解释成功或失败时知觉到的四种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结论:1、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原因时,产生的满意感则较少。2、在付出同样努力时,能力低的应得到更多的奖励3、能力低而努力的人受到最高评价,而能力高却不努力的人则受到最低评价评价:有助于了解心理活动发生的因果关系、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及结果来预测个体在某种环境下产生的学习行为、有助于根据学习行为和记过推断个体心理特征。七、成就目标理论——德维克教师应该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淡化分数和其他奖励。八、自我价值理论关注人们如何评估自身价值。将学生分为:高驱低避型、低驱高避型、高驱高避型、低驱低避型四类。九、自我决定理论——德西、瑞安人类有机体一直在争取自主性、自我决定感与他人归属感,以满足胜任感、自主性和归属感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第三节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教学吸引1、利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2、加强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3、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练习中的积极性二、兴趣激发1、利用教师期望效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2、利用已有的动机和兴趣形成新的学习兴趣3、加强课外活动指导,发展学习兴趣三、反馈与评定学习结果的反馈应及时、具体、经常给予。四、奖励与惩罚五、合作与竞争使用竞争的注意事项:1、参与课堂活动要承担当众失败的风险;2、对大多数学生而言,竞争比奖励透明,更使人分心;3、竞争产生获胜者,也产生失败者。六、归因指导★第九章知识的学习(重点章)第一节知识的分类与表征一、知识及其含义知识:是人对事物属性与联系的能动反映,它是通过人与客观事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知识的功能:辨别、预期、调节二、知识的分类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什么怎么做2、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言明的知识难以言传的三、知识的表征1、概念2、命题和命题网络3、表象4、图式5、产生式特征:含有变量、具有层次、能促进推论。四、知识建构的基本机制知识的建构是通过新、旧知识之间充分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第二节知识的理解一、知识的理解类型与过程二、知识理解的影响因素(一)客观因素1、学习材料的内容学习材料的意义性、内容的具体程度、相对复杂性和难度2、学习材料的形式直观的方式包括实物、模型、言语等。3、教师言语的提示和指导(二)主观因素1、原有知识经验背景(1)知识经验背景的广泛含义a.既包括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直接的基础性知识,也包括相关领域的知识以及更一般的经验背景。b.不仅包括学习者在学校学习的正规知识,也包括他们的日常直觉经验。c.不仅包括与新知识相一致的、相容的知识经验,而且也包括与新知识相冲突的经验。d.不仅包括具体领域的知识,还涉及学习者的基本信念(包括本体论信念和认识论信念)。e.既包括直接以现实的表征方式存在于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也包括一些潜在的观念。(2)认知结构的特征a.认知结构中有没有适当的、可以与新知识挂起钩来的观念。b.新学习材料与原有观念之间区别的程度如何。c.认知结构中起固定点作用的观念是否稳定、清晰。2、学生的能力水平(1)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2)学生的语言能力3、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1)主动理解的意识倾向(2)主动理解的策略和方法三、概念的学习(一)概念的结构与分类1、概念的界定(1)概念内涵和外延各有差异(2)有些概念的含义随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变化(3)概念是有层次的2、概念的结构(1)概念结构理论特征表理论:概念是由定义特征和概念规则两个因素构成的原型理论:概念是由原型和与原型有相似性的成员构成的(2)概念结构分析概念一般由名称、属性、定义和例证组成。3、概念的类型(1)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2)难下定义的概念与易下定义的概念(3)初级概念和二级概念(4)连言概念、选言概念和关系概念(二)概念的获得和运用1、概念的获得(1)概念形成(2)概念的同化2、概念的运用(1)在知觉水平上的运用(2)在思维水平上的运用(三)概念的学习和促进1、概念学习的方式(1)规则—例子—规则(2)例子—规则—例子2、概念网络的形成第三节错误概念的转变一、错误概念及其性质二、概念转变及其过程1、认知冲突的引发2、认知冲突的解决三、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与条件(一)概念转变的影响因素1、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2、学习者的先前知识经验3、学生的元认知能力4、学生的动机,对知识、学校的态度(二)概念转变的条件——波斯纳1、对原有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3、新概念的合理性4、新概念的有效性四、为概念转变而教环节:揭示、洞察学生原有的概念;引发认知冲突;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调整原来的看法,或形成新概念。应注意的问题:1、创设开放的、相互接纳的课堂气氛2、倾听、洞察学生的经验世界3、引发认知冲突4、鼓励学生交流讨论第四节知识学习与迁移一、迁移及其分类1、学习迁移界定迁移: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相互影响。2、学习迁移分类★P284角度:(1)不同领域内容(2)不同方向(3)不同效果(4)不同范围(5)不同程度(6)不同意识水平二、迁移的理论与研究(一)早期的迁移理论1、形式训练说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使心的各种官能得到发展,从而转移到其他学习上去。2、相同元素说——桑代克只有在原先的学习情境与新的学习情境有相同要素时,原先的学习才有可能迁移到新的学习中去。3、概括化理论——贾德在经验中学到的原理原则是迁移发生的主要原因。4、奥斯古德的三维迁移模型(二)现代的迁移研究近年来人们有关迁移的研究问题:1、一般迁移与特殊迁移的新争论2、专家—新手解决问题的研究3、元认知与迁移4、基于问题空间假说的迁移理论三、为迁移而教★1、整合学科内容2、加强知识联系3、强调概括总结4、重视学习策略5、培养迁移意识第十章技能的学习第一节技能的概述一、技能及其特点技能:指运用一定的知识、经过练习而获得的一种合乎法则的活动动作方式。特点:1、练习作为技能的形成途径2、动作方式作为技能的形式3、合乎法则作为技能的标志二、技能与知识及习惯的关系1、技能与知识的关系2、技能与习惯的关系三、技能的分类1、动作技能(又称为运动技能和操作技能。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2、心智技能(又称为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3、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关系四、技能的作用1、技能的掌握是进行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的必要条件2、技能的形成有助于对有关知识的掌握3、技能的形成也有利于与智力、能力的发展第二节动作技能一、动作技能的结构与类型1、动作技能的结构:感受部分、中枢部分、动作部分2、动作技能的特点:客观性、精确性、协调性、适应性3、动作技能的种类:(1)精细的和粗大的(2)连贯的和不连贯的(3)封闭技能和开放技能二、动作技能的形成(一)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P3071、菲茨与波斯纳的三阶段模型——认知、联系、自动化(1)认知阶段对示范动作,或者参考书、参考图示进行观察,需要了解所要学习的动作技能的动作结构和特点,以及各组成动作之间的联系,从而在头脑中形成动作映像。(2)联系阶段把个别动作结合起来,以形成比较连贯的动作。(3)自动化阶段整个程序的完成不用经过刻意的注意。2、冯忠良的四阶段模型(1)操作的定向——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象的过程(2)操作的模仿——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或行为模式(3)操作的整合——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组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4)操作的熟练——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二)动作技能形成中的特征变化(三)动作技能的保持1、动作技能的获得需要大量的练习,有利于保持2、动作技能本身包括许多局部的动作,动作之间相互关联,有助于回忆信息的提取3、动作技能的掌握可能符合分布式认知的理论,头脑的认知负荷相对较轻三、动作技能的培养★P311(一)指导与示范1、掌握相关的知识2、明确练习目的和要求3、形成正确的动作映像4、获得一定的学习策略(二)练习1、练习曲线(1)练习成绩逐步提高(2)练习中的高原现象(3)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4)学生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个别差异2、练习方式3、练习时间(三)反馈:1、结果反馈2、情境反馈3、分情况反馈4、内在的动觉反馈第三节心智技能一、心智技能形成的过程(一)加里培林的五阶段模式★P3181、活动定向阶段2、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3、有声的言语活动阶段4、无声的外部言语活动阶段5、内部言语活动阶段(二)冯忠良的心智技能形成三阶段论:1、原型定向2、原型操作3、原型内化二、心智技能形成的特征1、从智力活动的方式来看,智力活动的各个环节逐渐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内部言语趋于概括化和简约化,观念之间的泛化现象逐渐减少以至消失。2、从智力活动的调节来看,智力活动已经不需要多少意识参与调节和控制就能自动进行,达到“运用自如”、“得心应手”的程度。3、从智力活动的对象来看,心智技能“操作”的对象,往往不是外显的物体或肌肉,更多的是在头脑中进行。三、心智技能的培养(一)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二)心智技能培养中注意的问题1、遵循智力活动按阶段形成的理论2、根据心智技能的种类选择方法3、积极创造应用心智技能的机会4、注重思维训练第十一章问题解决的学习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一、问题及其分类1、问题的界定是指这样一种情境: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马上知道完成这件事所需采取的一系列行动。每一个问题都必然包含以下3种成分:给定信息、目标和障碍。2、问题的分类(1)结构良好和结构不良问题(2)常规问题和真实性问题二、问题解决的界定1、解决问题是解决新的问题2、在解决问题中,要把掌握的简单规则重新组合,以适用于当前问题3、问题一旦解决,人的能力或倾向随之发生变化第二节问题解决的过程一、问题解决的模式1、传统观点a.桑代克——试误说问题解决是由刺激情境与适当反应之间形成的联结构成的,这种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逐渐形成的。b.苛勒——顿悟说人遇到问题时,会重组问题情境的当前结构,以弥补问题的缺口,达到新的完形,从而联想起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案。2、信息加工的观点3、现代认知派模式问题解决就是把问题划分成诸成分,从记忆中激活旧有的信息,或寻找新的信息。二、一般问题解决的过程(一)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1、识别有效信息2、理解信息含义3、整体表征4、问题归类(二)寻求解答阶段1、算法式2、启发式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反推法、爬山法、类比思维(三)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四)评价结果阶段三、结构不良问题的解决过程1、理清问题及其情境限制2、澄清、明确各种可能的角度、立场和利害关系3、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法4、评价各种方法的有效性5、对问题表征的解法的反思监控6、实施、监察解决方案7、调整解决方案第三节问题解决的训练一、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P3431、问题的刺激特点2、功能固着3、反应定势4、酝酿效应二、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一)一般问题解决能力的训练1、创造性思维教程2、德波诺地CoRT教程3、批判性思维教程4、弗斯坦的思维工具强化教程5、问题解决模式(二)专家和新手1、专家知识(1)庞大的知识储备(2)独特的知识组织方式2、新手的误区(三)教学实际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1、鼓励质疑2、设置难度适当的问题3、帮助学生正确表征问题4、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习惯5、辅导学生从记忆中提取信息6、训练学生陈述自己的假设及其步骤第四节创造性思维一、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与特点(一)创造性的本质创造力:指在特定环境下,个体产生新异的和适合的思想和产品的能力。(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华莱士的四阶段论:准备、沉思、灵感或启迪、验证(三)创造性思维的特点1、思维的流畅性2、思维的灵活性3、思维的独创性(四)智力等其他因素与创造性的关系1、创造性似乎需要中等以上的智力2、大脑两半球的单侧化的研究也发现右半球与创造性有关3、思维必须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4、创造性也受到动机和个性等因素的影响5、创造性非常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1、脑激励法(头脑风暴)★P356原则:不许评价、异想天开、越多越好、见解无专利2、分合法——利用类比和隐喻的技术来帮助学生分析问题,形成不同观点类比的方法:狂想类比、直接类比、拟人类比、符号类比3、联想技术——包括定向联想和自由联想第十二章学习策略(重点章)第一节学习策略概述一、学习策略的界定1、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活动或步骤2、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的规则3、把学习策略视作学习计划学习策略: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特征:主动性、有效性、过程性、程序性二、学习策略的分类1、温斯坦的分类——认知信息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辅助性策略、元认知策略2、丹瑟洛的分类——基本策略、辅助性策略3、迈克卡的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三、学习策略与信息加工过程及元认知的关系★1、外在环境的刺激信息进入感觉登记器,信息在感觉登记器中只存储很短的时间,如果受到注意,工作记忆的信息以感觉特性存储,就会变成以名字编码的言语形式,否则就会很快消失2、工作记忆的容量有限,新信息受到注意进入工作记忆后,会将已经存在那儿的旧信息挤出去,而且信息保持时间有限,一般不超过30秒。3、通过工作记忆,信息进入长时记忆。四、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第二节认知策略一、复述策略★P370(一)利用记忆规律1、干扰2、抑制和促进3、首因和近因效应(二)合理复习★P371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3、部分学习和整体学习4、自问自答或尝试背诵5、过度学习(三)自动化(四)亲自参与(五)情景相似性和情绪生理状态相似性(六)心向、态度和兴趣二、精细加工策略★P376(一)记忆术1、位置记忆法2、首字连词法3、谐音联想法4、琴栓——单词法5、关键词法6、视觉想象(二)灵活处理信息1、有意识记2、主动应用3、利用背景知识三、组织策略1、列提纲2、作图表(1)系统结构图(2)概念关系图步骤:选择核心概念;选择相关概念;添加概念之间的连线,并标明文字说明;反思3、运用理论模型第三节元认知策略与资源管理策略一、元认知的结构1、元认知知识a.有关个人作为学习者的知识。包括关于个体间差异的认识;个体间差异的认知;主体认知水平和影响认知活动的各种主体因素的认识。b.有关任务的知识c.有关学习策略及其使用方面的知识2、元认知控制——计划、监控、调节二、元认知策略1、计划策略2、监控策略——领会监控、集中注意3、调节策略三、资源管理策略1、时间管理策略(1)时间排序(2)有效时间管理的使用2、学业求助策略过程:意识到求助的需要、决定求助、识别和选择潜在的帮助者、取得帮助、评价反应。第四节学习策略的促进一、促进学习策略的原则特定性、生成性、有效的监控、个人效能感二、常见的学习策略1、划线2、做笔记3、写提要4、PQ4R方法(Preview,Question,Read,Reflect,Recite,Review)5、提问策略(1)提问类型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2)提问的序列组织、激发、反应(3)提问中注意的问题a.事先计划好问题b.提问的风格应该简洁、明确、主题性强c.给学生时间思考d.要让学生保持悬念e.对学生的回答应作出积极、及时的反馈三、策略促进的方法1、直接教学2、交互式教学3、脚本式合作——总结、提问、澄清、预测第十三章品德的形成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的基本界定品德:或道德品质,是指个人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固的特征。1、品德和社会道德道德:依靠舆论力量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为准则的总和。2、品德与个性二、品德的心理结构★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三、社会规范学习与品德发展的实质1、社会规范及其学习2、品德发展的实质: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将社会规范、道德准则逐渐内化,主动建构相对稳定的行为判断准则的过程。第二节道德发展的理论一、道德认知的发展(一)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P407道德实质的两个方面:对社会规则的理解和认识,对人类关系中平等、互惠的关心。1、前道德阶段——无律阶段2、他律阶段3、自律阶段(二)科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P4091、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法:用情境故事设置道德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反映出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2、阶段理论——三水平六阶段(1)前习俗水平惩罚和服从的定向阶段。因为恐惧惩罚而要避免它,因而服从规范。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行为的好坏按行为的后果带来的赏罚来定(2)习俗的水平人际协调的定向阶段。按照人们所称“好孩子”的要求去做,以得到别人的赞许。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服从团体观念,尊重法律权威(3)后习俗水平社会契约定向阶段。尊重法制,但相信它不适于社会时理应修正。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3、对科尔伯格的批评二、道德情感的发展1、精神分析学派对道德情感的研究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爱里克森八阶段2、人本主义情感取向的道德教育研究教育原则:真诚、接受和信任、移情性理解、主动倾听3、有关道德情感的移情研究三、道德行为的发展1、道德行为的社会学习理论(1)抗拒诱惑(2)赏罚控制(3)模仿学习2、雅科布松论调节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一、品德的内化过程三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社会规范的认同、社会规范的信奉二、品德形成的影响因素(一)家庭因素家庭教养方式;父母的道德观念;家庭人员构成(二)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电视、书刊等媒体(三)班集体与同辈团体(四)自身的智力水平三、品德培养的方法(一)道德认知的培养方法1、言语说服单面论据与双面论据;以理服人与以情动人2、小组道德讨论3、道德概念分析(二)道德情感的培养方法1、移情能力的培养表情识别、情境理解、情绪追忆2、羞愧感(三)道德行为的培养方法1、群体约定2、道德自律——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强化(四)品德的综合培养方法1、案例研究法★P428步骤:呈现案例;找出各种可能的选择;估计各种后果;探究;做出决策2、游戏和模拟角色扮演★P430第四节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一、过错行为与不良品德行为1.学生的不良品德行为2.学生的过错行为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一)微观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影响1、家庭的不良影响a.家庭结构不良(家庭自然结构的破坏;家庭关系结构的破坏;家庭意识不良;家长不良性格);b.家庭教育功能不良(家庭教育条件与水平较差;错误的家教态度与方式方法;家长重智轻德,忽视子女的身心健康;家教态度和要求不一致,致使孩子无所适从;家长对子女宽严失度,方法不当)2、学校教育的某些缺陷的不良影响3、社会环境中消极因素的不良影响(二)学生不良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1、中小学生的一般心理特点2、不良行为者的心理特点三、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P4361培养深厚的师生感情,消除疑惧心理和对立情绪2培养正确的道德观念,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3保护和利用学生的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4锻炼同不良诱因作斗争的意志力,巩固新的行为习惯5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措施第十四章教学设计第一节设置教学目标一、设置教学目标的意义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能促进课堂行为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