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TCP/IP原理及应用》一、课程名称:中文:TCP/IP原理及应用英文:TheoryandApplicationsofTCP/IP二、课程编码:0809841三、学时学分:学时:40学分:2.5四、先修课程:C语言、计算机网络五、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的后续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同学在掌握了TCP/IP协议中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较深化地理解TCP/IP协议的体系结构、协议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并了解与TCP/IP协议相关的热点问题和进展趋势。六、适用学科专业: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支配:第一部分:TCP/IP原理第一章:概述(2学时)了解Internet进展史和Internet管理机构了解Internet协议族与标准生疏检索Internet协议与标准的方法了解Internet的进展趋势掌握TCP/IP各层协议组成其次章:网络层协议(6学时)掌握IP协议工作原理,掌握其基本概念生疏IP数据包格式掌握ICMP协议工作原理和功能生疏ICMP协议的使用生疏ARP和RARP的工作原理了解ARP/RARP与通信量间的关系了解ARP/RARP在网络平安中的应用第三章:路由协议与算法(8学时)生疏广播、单播与组播的概念了解路由算法的分类及路由算法与路由协议间的关系掌握路由协议的作用与分类方法;生疏RIP、OSPF、BGP等协议的概念和思想掌握BGP协议的工作机制了解实际中路由协议的使用第四章:传输层协议(8学时)了解UDP协议的工作机理了解UDP端口和标准UDP端口的使用方法了解迭代服务和并发服务掌握TCP相关基本概念生疏TCP协议连接的建立与关闭机制生疏流量掌握了解TCP协议的工作机理和TCP的有限状态机掌握TCP与UDP的区分与联系其次部分:TCP/IP应用第五章:TCP/IP应用概述(4学时)生疏DNS、FTP、TELNET、SMTP、HTTP、E—mail等应用层协议掌握DNS、TELNET和E-mail的原理和工作模式第六章:网络管理(4学时)掌握SNMP体系结构生疏MIB和SNMP消息格式掌握SNMP支持的操作掌握SNMP网络管理框架了解基于IP网络的网络管理系统第七章:网络编程(6学时)掌握分布式环境下进程间的通信机制生疏3种类型的套接口地址结构生疏地址操作函数生疏套接口操作函数,掌握Bind、listen、accept等基本套接口函数了解Socket在网络管理系统中的应用另外,支配答疑与演示环节2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参考书:TCP/IP详解卷1:协议,W.RichardStevens著,范建华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UNIX网络编程(第一卷)W.RichardStevens著清华高校出版社九、考核方式;考试十、其他说明.无《计算机网络平安》一、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平安Computernetworksecurity二、课程编码:0809921三、学时与学分学时:40学分:2四、先修课程计算机网络五、教学目标1.掌握网络平安的基本概念、进展现状、主要的平安威胁、平安技术、网络平安模型;2.掌握密码技术的概念、分类、原理、运用;生疏数字签名的基本原理。3。理解公钥基础设施的概念、证书管理的策略,掌握基于PKI的主要网络平安协议;4.生疏系统平安的主要内容;5.了解网络攻击的一般方法、生疏病毒的基本原理和防治。6.掌握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的基本原理、分类等.7.生疏数据备份和恢复的主要手段。六、适用学科专业:弱电类各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支配第一章网络平安绪论(4学时)叙述网络平安的概念,描述主要的平安威胁、平安模型,深化讲解网络平安技术,概述网络平安相关标准。1.1网络平安的含义1。2影响网络平安的因素1.3网络平安模型1.4网络平安技术1.5网络平安标准其次章密码学(6学时)叙述加密学的历史和进展过程,分析加密类型和特征,描述加密的应用执行过程,对现有的接受加密的协议进行商议 和分析,同时就密码分析和密码编码这一冲突进行甄别。2.1密码编码学定义2。2对称密码2.3公钥密码2.4消息全都性和数字签名第三章PKI公钥基础设施(4学时)介绍PKI策略,描述CP(CertificatePolicy)的定义和基本元素,分析CPS(CertificatePolicyStatement)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分析基于RSA平安的PKI解决方案。叙述CA结构、CA实施、服务平安实施、桌面平安等。3.1PKI概述3.2数字证书3.3PKI证书管理体系3.4PKI供应的服务第四章网络平安协议(6学时)叙述基于PKI体系的主要平安协议,深化商议 电子邮件平安协议、IP平安协议、基于WEB的平安协议。4.1电子邮件平安协议4.2IPSEC4。3SET4。4SSL第五章系统平安(4学时)叙述主要分析数据存储的平安、深化阐述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平安。5.1操作系统平安5。2数据库平安第六章网络攻击和计算机病毒(4学时)叙述网络攻击的一般方法和主要技术,讲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分类、原理、防治。6.1网络攻击技术6.2计算机病毒第七章防火墙技术(4学时)叙述防火墙的定义、分类,商议 防火墙的作用与局限,对防火墙的体系结构和规章进行描述和总结.7。1概述7。2防火墙的分类7.3防火墙的体系结构7.4防火墙的规章第八章入侵检测技术(4学时)叙述入侵检测的定义、分类、方法,商议 入侵检测系统的作用与局限,深化商议 入侵检测的主要技术。8.1概述8.2IDS基本原理8。3主要入侵检测技术第九章数据备份与恢复(4学时)叙述访数据备份的含义、常见手段,深化商议 数据备份和恢复的常见方法。9.1概述9.2基于SAN的备份系统9.3基于因特网的备份技术9.4归档和分级存储管理9.5高可用性系统9.4数据容灾系统八、教材及参考书参考书:网络平安概论李涛电子工业出版社九、考核方式闭卷考试十、其他说明无《现代通信网》一、课程名称(中、英文);现代通信网CommunicationNetworks二、课程编码;0803184三、学时与学分;学时:40学时学分:2.5学分四、先修课程;数字电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五、课程教学目标;使同学掌握现代通信网络的体系结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结合不同类型的通信网络掌握网络通信的业务需求、复用和交换技术、工作原理和运行管理,了解其分类、主要功能特点和进展趋势,为深化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交换复用技术、通信网络设计和运行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通信网络分层体系结构、宽带传送网、电话通信网、分组通信网、移动通信网、计算机通信网、ATM网、下一代通信网络和网络管理运行等。六、适用学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工程及其他相关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支配;第一章:概述(4学时)1.通信网的基本概念2.通信网交换技术3.通信网的体系结构4.通信网的服务质量5。通信网的进展史及标准化组织其次章:传送网(4学时)1。传输介质2.多路复用技术3.SDH传输网4.光传输网第三章:No。7信令网(2学时)1.No。7信令单元格式和信令系统结构2.No。7信令网3.信令网与电话网4.No.7信令网的管理第四章:同步网(2学时)1.网同步设备和定时支配链路2.网同步技术3。同步网的主要技术指标第五章:电话通信网(4学时)1.电话交换机基本原理2.电话网的网络结构3.电话网编号和路由选择4.电话网业务与服务质量第六章:移动通信网(4学时)1。移动通信基本概念及进展史2.移动通信基本技术和网络结构3.GSM系统4.CDMA和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系统5.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第七章:分组交换网(2学时)1.分组交换的基本概念和网络结构2.X。25协议3。分组交换路由选择1964。流量掌握与拥塞掌握199第八章:帧中继与DDN(2学时)1.帧中继协议与网络2.DDN网络及应用第九章:ATM网络(2学时)1。ATM协议与网络2.ATM信元3。ATM适配层4.ATM流量掌握和拥塞掌握第十章: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4学时)1。计算机网络服务与需求2.计算机局域网3。网络互连与IP协议4.传输层协议5.服务质量6。流量工程第十一章:宽带接入网(2学时)1.接入网的基本概念2。V5接口3。ADSL接入网4。光纤用户接入网5。HFC接入网6.宽带无线接入网技术第十二章:宽带综合IP网(4学时)1.IPoverSDH2.IPoverWDM3.多协议标记交换与GMPLS4.软交换技术第十三章:管理网(2学时)1.电信管理网2.SNMP与MIB3。下一代网络管理与COPS以上各章教学(含习题课)为38学时,另有概括总结2学时,共计40学时.八、教材及参考书;教材:杨武军等,《现代通信网概论》,西安电子科技高校出版社,2004参考书:[1]李伟章,《现代通信网概论》,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2]L。Peterson,B.Davie,ComputerNetworks:ASystemsApproach(3rd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九、考核方式;考试十、其他说明。无《电子商务》课程名称(中、英文):电子商务,ElectronicCommerce课程编码:(以培育计划为准)学时学分课程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实验学时:8学时先修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主要满意实验的需要)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面对工科背景的高班级本科生开设的选修课,以扩高校生的知识面、增强同学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为主要目标。该课程让同学通过了解电子商务的基本概念,系统地掌握电子商务应用中的关键技术,从而具备独立策划肯定规模电子商务应用的能力。通过电子商务“基本概念”—>“关键技术”-〉“进展趋势”的教学主线,让同学能够合理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和生疏电子商务领域的相关问题,并给予其接受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指导思想可以用八个字概括:“观察、学习、思考、实践”。适用专业适用于电子与信息工程系全部专业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支配课堂教学内容电子商务简介(2学时)电子商务B2C商务模式(2学时)电子商务B2B商务模式(2学时)电子商务新兴商务模式(2学时)电子商务网络技术基础(2学时)电子商务支撑平台与开发技术(2学时)电子商务平安技术(2学时)电子商务支付与结算(2学时)电子商务物流服务(2学时)电子商务广告与营销(2学时)电子商务法律与社会环境(2学时)电子商务的规划与实施(2学时)实验内容构建一个简洁的Web扫瞄器;部署一个平安的Web服务器。教材及参考书教材:《电子商务》(第4版),加里P.施奈德(GaryP。Schneider),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8,ISBN:7—111-14661-1。参考书:《电子商务-商业、技术和社会》,KennethC。Laudon,CarolGuercioTraver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6,ISBN:7-04-014151-5。考核方式本课程接受考查方式进行考核.由于电子商务本身不完全是一门技术性课程,其教学目的是打破同学的固定思维,鼓励他们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捕获身边的商机,并能够付诸实践.所以,接受传统的考试方式容易引起同学思维固化,机械地掌握概念,丢掉了电子商务的精髓.因此,本课程通过实验和商业计划书两个途径全面对同学的知识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进行考查.实验可以有效检验同学对技术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商业计划书可以有效检验同学对课程全部知识点的理解程度,并能够让他们体验创业初期的整个论证过程,能力强弱一目了然.其它说明无。课程大纲编写老师:许炜《互联网新技术与应用》一、课程名称:互联网新技术与应用EmergingInternettechnologiesandapplications二、课程编码:0840261三、学时与学分:16/1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教学目标1.帮助同学了解互联网进展的历程以及规律,对互联网将来的进展方向能够建立起初步的生疏;2。介绍互联网当前消灭的新技术与应用,帮助同学探寻其中的偶然性和必定性规律。六、适用学科专业通信工程专业,信息领域相关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支配●互联网的历史与进展(2学时) 互联网的产生与进展历程ﻩ互联网技术进展的里程碑ﻩ互联网应用进展的里程碑●P2P对等网技术与应用(2学时) ﻩP2P对等网的原理及核心技术ﻩﻩP2P对等网的核心应用及商业模式●RFID与物联网(4学时) RFID技术的基本原理与组成RFID的核心应用物联网的概念与核心应用●社交网络(4学时)社交网络的核心技术社交网络的核心应用及商业模式●电子书与电子出版(2学时)电子书的核心技术电子书的核心应用及商业模式●数字音乐与苹果模式(2学时)数字音乐的核心技术数字音乐的核心应用及商业模式八、教材及参考书正在爆发的互联网革命,西门柳上,马国良,刘清华,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注:此点要求写简略,便于同学购买.九、考核方式课程论文十、拟授课老师许炜《电波与天线》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电波与天线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电磁场与电磁波五、课程教学目标《电波与天线》是通信及电子类专业同学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本课程着重介绍有关天线与电波传播的基本理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同学掌握电波与天线的基础知识,加深对无线通信系统的生疏,理解电波传输的原理,了解天线的工作原理。六、适用学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与信息系统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支配●电磁场理论基础(2学时)麦克斯韦方程组边界条件正弦稳定状态下的场量功率密度无线电波的辐射均匀平面波惠更斯-费涅尔原理●天线基础(4学时)波瓣图辐射强度波束效率定向性和增益天线口径天线的场区天线极化阻抗●点源和偶极子天线(4学时)点源电偶极子磁偶极子对称振子●天线阵(4学时)耦合阵子方向性相乘原理均匀直线式天线阵●常用天线(6学时)双锥天线对数周期天线缝隙天线引向天线贴片天线喇叭天线●电波传播基本理论(4学时)电波传播模式电波传播的费涅尔区●电波传播模型(6学时)自由空间传播模型平面反射模型球面绕射模型大气对电波传播的影响●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2学时)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特点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特性的数学模型八、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天线》约翰.克劳斯,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年参考书:《天线与电波传播理论》,闻映红,清华高校出版社,2005注:此点要求写简略,便于同学购买。九、考核方式书面考试+商议 、作业+实践表现十、拟任课老师郎量《空间通信》一、课程名称:空间通信spacecommunications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通信原理微波技术基础五、课程教学目标卫星通信是目前最重要的通信方式之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生疏卫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站的组成.初步掌握FDMA、TDMA、SDMA/SS/TDMA的主要技术问题,初步掌握CDMA,数据卫星分组通信基本原理,了解编码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在卫星通信中的应用,了解卫星通信线计算和卫星通信系统设计考虑.本课程是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高班级同学开设的专业课,目的是同学初步建立卫星通信系统概念。六、适用学科专业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支配1.概论(2学时)卫星通信的基本概念,特点及系统的组成。地面站和卫星的组成,转发器的基本原理。2.调制技术(5学时)频率调制,CSSB/AM技术,Qpsk、OK—Qpsk、MSK调制的原理及特点。载波和位定时恢复.3。多址技术(11学时)多址方式和信号支配技术。FDMA方式的概念与系统组成.交扰调制噪声及消除方法。TDMA方式的概念与系统组成,系统定时与同步.SDMA/SS/TDMA方式的基本原理和分帧编排。SCPC和SPADE方式的基本原理.CDMA方式的原理。数据卫星分组通信,ALOHA、S—ALOHA和R-ALOHA信道的基本原理。4.编码技术(4学时)信源编码的概念,前向差错掌握,检错重发掌握系统的基本原理.线性分组码和卷积码的原理和特点。5.信号处理技术(3学时)数字时分活音内插技术的原理.6.卫星通信网(2学时)卫星通信网和VSAT网介绍。7.卫星通信线路计算和卫星通信系统举例(3学时)卫星通信线路计算和卫星通信系统设计考虑.八、作业与考核方式以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为主。闭卷或开卷九、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卫星通信》刘国梁,荣昆壁编,西电科大出版社参考书:1.TimothyPratt,CharlesBostianandJeremyAllnutt,《SatelliteCommunications》,电子工业出版社影印版,20032。GérardMaral,MichelBousquet,《SatelliteCommunicationsSystems:Systems,Techniquesandtechnology》,fourthedition,JohnWiley&Sons,20023.《卫星通信系统》吕海寰编4.《卫星通信系统》斯国新编十、拟任课老师马莉《射频电路与仿真》一、课程名称射频电路与仿真ExperimentofBasisofRFCircuit课程编号:0809831二、学时与学分32学时;2学分三、授课对象电信系四班级本科生四、先修课程微波技术基础五、教学目的本实验课是一门独立设置实验课,旨在通过课堂的讲解和现场实验操作,使同学了解射频电路设计的基础知识,掌握主要射频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工作特性及其测试方法,生疏射频测试仪器矢量网络分析仪和频谱仪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培育同学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同学的综合技术素养,培育其创新能力.六、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支配实验一网络分析仪和频谱仪的原理及其使用主要内容:了解网络分析仪和频谱仪的工作原理及生疏使用操作方法。基本要求:了解矢量网络分析仪工作原理,掌握正确的操作步骤,并理解网络分析仪测量的射频电路的S参数的物理意义;了解频谱分析仪的一般功能原理,初步掌握AT5011频谱分析仪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AT5011频谱分析仪观察简洁信号的频谱特性.学时支配:4学时实验二射频电路设计帮助软件ADS的使用方法主要内容:学习射频电路仿真软件ADS(AdvanceDesignSystem)的初步使用、构造原理图及仿真的方法.基本要求:学会使用射频电路仿真软件ADS进行基本射频电路设计与仿真的操作方法.学时支配:4学时实验三射频滤波器实验主要内容:学习射频低通、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ADS软件设计滤波器的方法,并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射频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参数。基本要求:掌握微带线低通和带通滤波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与测量方法.学时支配:4学时实验四射频功率支配器实验主要内容:学习射频功率支配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ADS软件设计功率支配器的方法,并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功率支配器的特性参数。基本要求:掌握射频功率支配器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与测量方法。学时支配:4学时实验五GSM可调增益放大器实验主要内容:学习射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ADS软件设计射频放大器的方法,介绍GSM标准对射频放大器的设计要求以及可调增益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并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已有的GSM可调增益放大器的性能参数。基本要求:掌握射频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并初步掌握射频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和测量方法,并了解GSM标准的射频放大器的要求以及可调增益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学时支配:4学时实验六CDMA频段平衡式放大器实验主要内容:学习射频平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介绍CDMA—IS95标准对射频放大器的设计要求以及平衡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并使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已有的CDMA频段平衡放大器的性能参数.基本要求:掌握射频平衡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并初步掌握射频放大器的设计方法和测量方法,并了解CDMA-IS95标准的射频放大器的要求.学时支配:4学时实验七射频PLL锁相环实验主要内容:学习射频PLL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并利用频谱仪测试射频PLL锁相环的主要性能参数基本要求:掌握射频PLL锁相环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并了解射频频率源的主要参数的物理意义.学时支配:4学时实验八射频天线实验主要内容:学习微带天线的基本知识,并利用网络分析仪测量已有微带天线的反射系数、阻抗以及粗测天线的方向性。基本要求:了解微带天线的基本知识,学会测量天线主要参数的方法。学时支配:4学时七、教材与参考书教材:《射频电路基础实验指导书》电信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中心(待编讲义)参考书:《射频电路设计—理论与应用》ReinholdLudwig著电子工业出版社《射频通信电路》陈邦嫒著科学出版社八、考核方式同学的实验成果按100分计算,实验成果由三部分组成:(1)同学平常的实验情况10分(2)同学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40分(3)实验报告50分《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一、课程中文名字:移动通信课程英文名字:MobileCommunication课程性质:专业限修课课程学分:2课程学时:32先修课程:高频电子线路、通信原理等课程。课程的目的及要求:《移动通信》是电子通信工程专业课。本课程叙述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与组网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有用性很强的课程.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同学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组网技术及第三代移动通信,应能应用移动通信基本原理与技术分析常见移动通信方式中信息发送、传输与接收,分析设计一些简洁移动通信系统,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管理维护、商量和开发打下理论基础和培育技能。课程的主要内容:移动通信概述(4学时)1.1移动通信的主要特点1.2移动通信的分类ﻫ1.3常用移动通信系统ﻫ1。4移动通信的基本技术
1。5移动通信的进展历程和进展方向移动通信中的电波传播特性(8学时)2。1VHF、UHF电波传播特性ﻫ2.2移动信道的特征ﻫ2。3陆地移动信道的场强估算噪声干扰与抗衰落技术(6学时)
3.1噪声ﻫ3.2邻频道干扰与同频道干扰ﻫ3.3互调干扰3.4抗衰落技术3.5分集接收技术组网技术(8学时)ﻫ4。1组网技术概述ﻫ4.2多址技术ﻫ4.3区域掩盖和信道配置ﻫ4.4网络结构ﻫ4.5信令ﻫ4。6越区切换和位置管理时分多址(TDMA)数字蜂窝网(6学时)
5.1其次代数字移动通信概述ﻫ5。2GSM系统总体ﻫ5。3GSM系统的无线接口ﻫ5.4GSM系统的掌握与管理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6学时)ﻫ6.1CDMA系统的概述
6.2IS-95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ﻫ6.3IS-95CDMA蜂窝通信系统的消息格式和信道结构
6.4CDMA蜂窝系统的掌握功能第七章将来的移动通信(2学时)
7。1个人通信
7.2第三代移动通信ﻫ7.3后3G或第四代移动通信九、参考教材:ﻫ郭梯云、邬国扬,《移动通信》,西安电子科技高校出版社,2002十、考核方式:考试:开/闭卷《移动通信系统仿真与实验》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移动通信系统仿真与实验英文名称:MobileCommunicationSystemsandSimulation二、课程编码0840291三、学时与学分课程培育计划总学时:32,其中实验学时数为8学时总学分:2四、先修课程线性代数、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信息论、通信原理、C语言设计、操作系统、数据结构等五、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向同学介绍通用计算机软件无线电的概念、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进展方向.通过学习,同学可以基本掌握利用通用处理器实现和优化通信算法和协议的技巧;加深对现代通信技术,协议及其实现的理解,掌握基本的无线通信仿真方法和分析手段,能够独立实现简洁的无线通信模块,培育同学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本课程将为同学日后进一步的商量深造,以及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六、适用学科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育计划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支配32学时,其中理论课20学时;实验课12学时一、概述(2学时)1。ﻩ掌握软件无线电的基本概念和进展模式2.ﻩ掌握软件各种无线电系统体系结构的区分和特点3。 掌握通用计算机软件无线电系统的体系结构4。ﻩ了解当前软件无线电系统的进展趋势和应用(课堂商议 )二、网络概述(2学时)1.ﻩ掌握网络分层的设计思想2。ﻩ掌握网络各层的基本功能,接口定义和设计思想3.ﻩ掌握基本媒体访问层掌握协议(TDMA,CSMA)三、计算机体系结构和操作系统概述(2学时)1. 掌握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分层结构和抽象概念2. 掌握当代CPU的体系结构3.ﻩ掌握计算机存储器的分级结构(memoryhierarchy)4.ﻩ掌握现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模型5。 理解多任务系统,并发任务6.ﻩ理解输入输出子系统四、Sora软件无线电系统概述(2学时)课堂实验1.ﻩ掌握Sora软件无线电系统的基本体系架构2.ﻩ掌握Sora软件无线电系统的使用方式3。 掌握Sora软件无线电系统用户态编程模型五、Sora程序设计(4学时)课堂实验2学时1.ﻩ掌握查找表加速优化技术2。ﻩ掌握单指多数(SIMD)的概念和使用模式3。 掌握Vector1向量编程库的概念和使用4。ﻩ掌握多处理器之间的流水线优化技术六、IEEE802.11无线网络(6学时)1.ﻩ掌握IEEE802.11的体系结构2.ﻩ掌握IEEE802.11媒体访问掌握层协议3。 理解随机访问网络和蜂窝通讯网络的设计思想的区分和比较4. 掌握IEEE802.11bDSSS的物理层设计和基本算法5.ﻩ掌握IEEE802。11aOFDM的物理层设计和基本算法6。ﻩ了解802.11n和MIMO技术7. 了解当前最新的无线网络技术(Mesh网络,跨层优化,网络编码等.)七、课程实验选题和设计(2学时)课堂商议 选题内容,组队,任务支配。八、课程实验报告汇报(2学时)各组的演讲报告八、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内容支配上分为两个层级,即基础知识部分和研发知识部分,在通用知识的基础之上构建专门知识;在基础知识部分支配课堂商议 ,开拓同学的知识面,强调知识应用的灵敏性;在专门知识部分强调创新思维和新技术的进展,通过课堂商议 设计场景和任务;实践部分课内外相结合,课外查资料、做设计、进行实验分析,课内做实验、发现问题、修改设计;接受演讲报告的形式,培育同学科技沟通能力。九、教材及参考书[1]WilliamH.Tranter,肖明波等译,通信系统仿真原理与无线应用(PrinciplesofCommunicationSystemsSimulationwithWirelessApplications),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6[2]Sora:HighPerformanceSoftwareRadiousingGeneralPurposeMulti—CoreProcessors,KunTan,NSDI,2009[3]DavidTse,PramodViswanath,Fundamentalsofwirelesscommunica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5十、考核方式课程实验报告和演讲报告的效果.何亚军邮箱:hyjbest@mail.hust。edu.cn《移动通信协议与仿真》实验课程名称中文名称:移动通信协议与仿真英文名称:MobileCommunicationProtocolandSimulation课程编码课程性质选修学时学分课程培育计划总学时:32总学分:2适用专业通信工程和电子信息工程本实验课的配套教材、讲义与指导书[1]GSM原理及其网络优化(第2版),韩斌杰,杜新颜,张建斌编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WCDMA关键技术详解,HYPERLINK"http://search.dangdang。com/book/search_pub.php?category=01&key2=%BD%AA%B2%A8”\t"_blank”姜波主编,HYPERLINK"http://search。dangdang。com/book/search_pub.php?category=01&key3=%C8%CB%C3%F1%D3%CA%B5%E7%B3%F6%B0%E6%C9%E7"\t"_blank”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3]3GPP长期演进(LTE)技术原理与系统设计,HYPERLINK"http://search.dangdang.com/book/search_pub。php?category=01&key2=%C9%F2%BC%CE"\t"_blank”沈嘉等编著,_blank"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年版[4]OPNETModeler网络建模与仿真,HYPERLINK"http://search。dangdang.com/book/search_pub.php?category=01&key2=%C0%EE%DC%B0"\t"_blank”李馨等编著,HYPERLINK”http://search.dangdang.com/book/search_pub。php?category=01&key3=%CE%F7%B0%B2%B5%E7%D7%D3%BF%C6%BC%BC%B4%F3%D1%A7%B3%F6%B0%E6%C9%E7"\t"_blank"西安电子科技高校出版社,2006年版课程的任务、性质和目的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同学初步掌握GSM、GPRS、WCDMA、HSDPA、HSUPA以及LTE等2G到3。9G各种移动通信系统的协议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和基本设计方法,掌握OPNET协议仿真平台的基本仿真方法,并通过仿真实验加深对协议原理和仿真方法的理解。实验课的基本理论计算机网络技术GSM网络标准协议技术3GPP标准协议技术LTE标准协议技术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支配:第一部分GSM协议(4学时)1.主要内容GSM信道结构GSM协议接口GSM协议帧格式定义GSM协议过程2。基本要求掌握GSM基本原理其次部分GPRS协议(3学时)1。主要内容GRPS基本原理GPRS帧结构和信道结构GPRSLLC协议与MAC协议介绍2.基本要求掌握GPRSL2协议基本概念和基本功能第三部分3G协议(7学时)1。主要内容WCDMA协议和TD-SCDMA协议框架3GPPPDCP、RLC、MAC协议3GPPRRC简介和基本信令流程HSDPA/HSUPA2.基本要求3G协议基本原理和各层功能划分对3GL2协议有深化的理解第四部分LTE协议(5学时)1.主要内容LTE网络概述LTEL2协议介绍LTEAdvance技术进展介绍2.基本要求对LTE网络技术有系统理解对LTEL2协议有深化理解了解LTE技术商量趋势和技术方向第五章OPNET网络仿真(5学时)1。主要内容OPNET仿真工具介绍OPNET网络建模OPNET网络设备节点建模OPNET进程建模以及进程通信机制OPNET链路模型OPNET调试方法2.基本要求掌握OPNET协议仿真建模方法掌握OPNET仿真调试方法能够理解例子协议仿真平台考核方式与评分方式考勤(占40%)课程实验内容仿真实验报告(40%)。系统级仿真实验报告(占20%),系统级仿真内容每个学年不同。十一、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实验1:OPNET仿真环境(2学时)利用OPNET的TCP例子工程,完成业务配置运行TCP例子工程,对业务统计量和TCP统计量进行记录分析编写自定义TCP分组分析模块并且增加只定义统计量,完成TCP报文段的分析和统计量维护实验2:随机接入仿真(2学时)仿真GSM、3G或者LTE的随机接入过程.完成对应随机接入仿真模块编写完成对应随机接入仿真报告和分析实验3:LTEMAC复用和解复用仿真(4学时)仿真LTEMAC对多个规律信道进行复用发送定义MAC子层OPNET相关帧格式验证复用/解复用算法正确性完成仿真实验报告 ﻩ ﻩﻩﻩﻩﻩ ﻩ ﻩ大纲制定者:吴伟民 ﻩﻩﻩﻩ ﻩﻩﻩ ﻩﻩﻩ ﻩ 大纲审定者《纠错编码》一、课程名称:纠错编码(ErrorCorrectingCodes)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32/2四、先修课程: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五、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是电子与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选修课.本课程着重阐述纠错码的基本原理和几种主要的编译码方法,为从事信息差错掌握技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培育同学了解本课程的应用背景,基本原理,以及掌握必要的纠错编码知识.引导同学利用所学纠错编码的基本知识,学习实际的纠错编码的设计和应用.六、适用学科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支配第1章:概述(4学时)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及模型差错掌握与信道编码解码的基本原理最佳译码与最大似然译码
差错掌握系统和纠错码分类纠错码性能估量第2章:近世代数简介(4学时)整数的一些基本知识群和格的基本概念环与域的基本概念多项式剩余类环和域线性空间和矩阵第3章:线性分组码(6学时)线性分组码的基本概念生成矩阵和校验矩阵伴随式与译码码的纠错能力完备码与汉明码扩展码、缩短码与删信码分组码的性能限第4章:循环码(4学时)循环码的基本概念循环码的生成多项式和生成矩阵循环码的校验多项式和校验矩阵缩短循环码循环码的编码与解码第5章:BCH码、R-S码、Goppa码(6学时)BCH码的概念二进制BCH码及其扩展Reed-Solomon(R—S)码BCH和R-R的译码Goppa码的一般描述Goppa码的扩展及其它特殊子类第6章:卷积码(4学时)卷积码的概念卷积码的编码卷积码的矩阵和多项式描述卷积码的结构特性以及距离特性卷积码的译码第7章:Turbo码(2学时)Turbo码的概念Turbo码的编码与解码算法Turbo码的性能分析与应用第8章:LDPC码(2学时)LDPC码的构造LDPC码的编码与解码算法LDPC码的性能分析与应用八、教材及参考书1。张宗橙,《纠错编码原理和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4月2.王新梅、肖国镇,《纠错码-原理与方法》,西安电子科技高校出版社,2001年4月2.ShuLin,DanielJ.Costello。《ErrorControlCoding》,《差错掌握编码》,晏坚、何元智、潘亚汉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6月3.R。Morelos-Zaragoza,《TheArtofErrorCorrectingCoding》,《纠错编码的艺术》,张立军译,北京交通高校出版社,2007年8月注:此点要求写简略,便于同学购买。九、考核方式书面考试+商议 、作业+实践表现《通信前沿讲座》一、课程名称:通信前沿讲座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16/1四、先修课程:无五、课程教学目标1。帮助同学了解现代通信技术和通信学科进展前沿;2.引导同学接受通信科学知识熏陶,提高通信科学基本素养。六、适用学科专业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七、基本教学内容与学时支配●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6学时)3G移动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LTE移动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IMTA移动通信系统及关键技术●传感器网络及关键技术(2学时)传感器网络基本概念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关键技术传感器网络与应用●光通信及光网络(2学时)光通信及关键技术光网络及关键技术●空间通信及关键技术(4学时)空间通信环境分析空间传输技术空间组网技术●下一代互联网技术(2学时)下一代互联网及系统下一代互联网关键技术八、教材及参考书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S.Rappaport,电子工业出版社,1999年第3代移动通信技术,邱玲、朱近康,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年移动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吴伟陵,北京邮电高校出版社,2000年九、考核方式商议 +报告十、拟任课老师《无线传感器网络》一.课程名称(中、英文) 无线传感器网络ﻩWirelessCommunicationsandSensorNetworks二.课程编码三。学时与学分本课程总学时40四。先修课程数字电路、模拟电路、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五。课程教学目标ﻩ近年来,关于低功耗和超低功耗的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商量和应用得到了很大的进展,包括无线局域网(IEEE802.11)、蓝牙(Bluetooth)、Zigbee(IEEE802.15.4)、射频身份识别(RFID)和传感器网络等技术。此类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具有鲜亮的性能特征和体系架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同学扩宽知识面,进一步加深对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的理解。通过对几种实际的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学习,使同学加深对无线通信和无线网络的生疏。尤其是使同学理解低功耗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的设计思想,掌握其工作原理、性能特征、网络结构和应用场合.通过直接学习无线通信标准和协议,使同学具备阅读和理解无线通信标准和协议的能力.通过实例讲解,使同学掌握完整的无线通信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过程。本课程会首先复习并更新关于无线通信系统和网络的基本知识;然后介绍几种当前流行的无线通信标准和协议,包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电商企业标准劳动合同范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车牌租赁与智能交通数据服务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瓷砖施工环保监测服务合同2篇
- 2025年不锈钢钢材加工安装合同(三篇)
- 2025【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各行各业合同协议模板】定期存单抵押书
- 2025年农村环保示范合同
- 2025年上升下降管加工承揽合同模板(三篇)
- 2025企业借款合同样式
- 2025年分销推广支持合同
- 公司员工劳动合同书样本
- 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及风险评估
- 农村高中思想政治课时政教育研究的中期报告
- 20100927-宣化上人《愣严咒句偈疏解》(简体全)
- 4-熔化焊与热切割作业基础知识(一)
- 单元教学评一体化设计的探索与实践以统编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 个人安全与社会责任的基本知识概述
- 医院标识牌方案设计2
- 移动商务内容运营(吴洪贵)任务二 有效传播模式的设计
- 简易劳务合同电子版
- 明代文学绪论
- 体育赛事的策划、组织与实施 体育赛事利益相关者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