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学》2012年秋季作业答案_第1页
《文字学》2012年秋季作业答案_第2页
《文字学》2012年秋季作业答案_第3页
《文字学》2012年秋季作业答案_第4页
《文字学》2012年秋季作业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字学》第一批作业答案一、分析汉字的结构。

1.文: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院:形声。从阜(fù),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3.秉:会意。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体象一只手。本义:禾把,禾束。

4.承: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5.含: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6.光: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7.往: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8.来: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9.校:形声。从木,交(jiào)声。(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10.训: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11.和:形声。和,相应也。

12.牛: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13.特:形声。从牛,寺声。本义:雄性的牛马。

14.西: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15.行:象形。本义:道路。

16.天: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17.下: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18.精: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19.神: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0.几: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

21.人: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2.薪:形声。汉字首尾分解:艹新。汉字部件分解:艹新。

23.火: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4.结:形声。汉字首尾分解:纟吉

汉字部件分解:纟吉。

25.构:会意。古字为"冓。从木,冓(góu)声。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

26.理: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7.工: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8.作: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9.资: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30.力: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

31.果: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32.在: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33.牧: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34.有: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35.手: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36.足: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37.字: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38.元: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39.口: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40.羊: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

41.云: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42.雨: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43.河: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44.江: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45.武: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46.步: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47.册: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48.虫: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49.山: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50.一: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二、名词解释。

1、文字

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是最重要的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辅助工具。

2、六书说

答:"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的学说。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种法则来创造文字的。

3、文字学

答: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叫文字学,它研究文字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字的类型及其特点,研究文字和社会、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写工具以及印刷技术的关系等等。

4、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

5、古文字:秦隶以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6、今文字:秦隶以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三、论述题

1、谈谈你对汉字起源的认识。

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颌、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说文解宇》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颌,"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颌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进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惜”。《元命苞》则说,仓颌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

然而,《尚书孔传》和《拾遗记》则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文籍也在他那个时代兴起,这显然要比黄帝时代早得多了。而后来《经学六变记》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手制定的。幸好此书流传不广,而且甲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甲骨文的发现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的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河南学者董来运先生对这个问题的阐释是非常精辟的。

随着仰韶文化陶器记事符号的发现,我认为那些应该是具有汉字性质的符号。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二里头文化中出士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确实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别是大汉口文化陶符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炅山或斧、锛、旦等,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也比较可靠。然而,平心而论,现有陶符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汉字起源于陶刻符号的结论并不非常具有说服力,不过陶刻符号的发现和释读,应该说对于汉字起源有巨大贡献,毕竟这些是非常可靠的真凭实据,而须对为学著作中提出的汉字演变应该说都由作者主管想象的成分,且据汉字产生的年代久远,说服力毕竟有限。

2、谈谈你对汉字前途的认识。

答: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法定文字,这不但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早已成为汉族民众的共识,而且写入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得到法律的保护。在我国的现实文字生活中,汉字的地位十分巩固,没有受到有力的挑战。根据目前的认识,在可以望见的未来,汉字要继续使用下去,它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在近百年的语文改革运动中,汉字的地位曾经受到冲击,有的学者提出了废除汉字的主张,但这不是政府的文字政策,近百年来没有哪一个中国政府宣布过废除汉字的政策。汉字既然要长期使用下去,我们就必须对它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它的各种规律,以提高与汉字有关的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减少盲目性。重要的有:实现汉字的四定,减少汉字学习和使用的困难,提高汉字的使用效率;改进汉字教学,提高汉字教学的效率;改进汉字的信息处理技术,提高中文信息处理的水平,促进中文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不过有些变得快,有些变得慢。最近10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科学技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人的语文生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样的环境里,汉字怎么可能一成不变呢?汉字的确在变,把现在的汉字和100多年前的汉字加以比较,不难发现变化的幅度其实并不小,不过我们习焉不察罢了。

用汉字写成的汉语书面语,有几千年的历史。在过去的几千年里,汉语书面语是汉字的一统天下,不过这种局面近100多年来发生了变化。今天的汉语书面语,如果不算图表和照片,除了汉字以外还有三种非汉字字符,那就是:⑴阿拉伯数字,⑵拉丁字母,⑶标点符号。汉语书面语里的这三种成分都是外来的,对汉字来说都是异质的,不过它们都扎下了根,成为汉语书面语的不可或缺的成分。

有人不相信在我们的语文生活中,汉字还有不便使用或不能使用的领域,但是事实的确如此。汉字在现代语文生活中早已显现出某些不适应的方面,而汉语拼音正好弥补汉字的不足。下面列出一些需要使用汉语拼音的地方:⑴给汉字注音,帮助教学汉字。汉字本身没有完备的表音符号,用汉字来给汉字注音就产生了直音和反切,而这两种方法很不方便。⑵拼写普通话,帮助教学普通话。⑶制定聋哑人用的手语和盲人用的盲文。⑷编制序列、索引。中国古代曾经用天干地支、元亨利贞等编制序列索引。如果说这在科技还不十分发达的古代还勉强可用,那么,到了信息网络时代就完全不能满足需要了。而汉语拼音是编制序列索引的利器,它已经广泛地使用在各个专业各个领域。⑸拼写专名。例如:人名、地名、民族名、商标名、企事业单位名等。为这些专名注音,要用汉语拼音。在使用拉丁字母的文献中要用到这些专名,很难夹用汉字,只能使用汉语拼音。⑹用作型号、代号。例如:工业部门规定,N代表农业机械,F代表纺织设备,J代表金属切削机床,K代表矿山机械等等。⑺用于交通、邮电。全国铁路站名、邮电局名在业务应用中用汉语拼音拼写。海上通讯用汉语拼音收发旗语和灯语。⑻用于中文信息处理。汉字编码输入是间接输入,使用者要掌握复杂的编码;汉语拼音输入是直接输入,只要会用汉语拼音就可以进行操作。使用者输入拼音,软件把拼音转换为汉字。

3、举例说明形声字产生的途径。

答:形声字由表示意义的形旁和表示读音的声旁两部分组成。拿构造最简单的形声字来说,形旁和声旁都是由独体字充当的。作为形声字的组成部分,这些独体字都是有音有义的字。不过形旁只取其义,不取其音。

1,文字源于结绳。文字是在上古时期结绳治事的启示下创制而成的。

2,文字始于八卦。文字产生于易卦的卦象,如乾卦为天,坤卦为地,坎卦为水,离卦为火等。

第二批次

汉字起源于八卦是比较合理的说法。错误

由于汉字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所以比表音文字优越。错误

《说文解字》的作者是()。C:许慎

“木”是()字。A:象形

“花”是()字。C:形声

“舟”是()字。B:象形

“末”是()字。A:指事

“武”是()字。A:会意

“下”是()字。B:指事

“问”是()字。B:形声

属于《说文》四大家的有()。段玉裁王筠

属于古文字的有()。甲骨文金文小篆

汉字拼音化是必然的趋势,不可改变。错误

文字具有记录功能,而汉字本身可以体现一定的意义,所以汉字是一种语言。错误

甲骨文时代,人们只用甲骨来书写记录事务。错误

汉字起源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

错误。

唐兰先生提出过三书说。

正确

《三代吉金文存》是唐兰的著作。

错误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西汉人。

错误

《说文解字注》是王筠的著作。错误

第三批次

“尘”是会意字。

正确

“大”是会意字。错误

“问”是从口,门声的形声字。

正确

金文是铸或刻写的。正确

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正确

“元”的本义是人头。正确

“本”是会意字。错误

《说文解字义证》是段玉裁的著作。错误

《玉篇》是司马光的著作。错误

许慎对会意字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错误

甲骨文是()代的文字。

商周

《说文解字》主要分析()。

小篆

“上”是()字。

指事

“国”是()字。

形声

“好”是()字。

会意

“闻”是()字。形声

“一”是象形字。错误

甲骨文比金文古老。错误

“明”是会意字。正确

“天”的本义是指人头。正确

第四批次

《汉语文字学概论》的作者是裘锡圭。错误

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

)。王力

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

)。简化

“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昏”与“婚”是(

)。

古今字

下列著作,研究金文的是(

)。:《三代吉金文存》

“舟”是象形字。正确

“西”是象形字。正确

“逐”是会意字。正确

“末”是指事字。正确

甲骨文里假借字很多,所以汉字是表音文字。错误

不属于今文字的是()。小篆

“域”是()字。形声

“果”是()字。象形

许慎是()人。东汉

段玉裁的著作是()。:《说文解字注》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不太优越。错误

“西”是指事字。错误

汉字要拼音化。错误

汉字简化是错误的。错误

文字的发展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规律可言

错误

第五批次

“泪”和“?”是异体字。正确

“徒”的声符是“土”。正确

“在”是形声字。正确

《康熙字典》分析了文字的形体。错误

“大”和“太”是古今字。正确

“说”和“悦”是古今字,“悦”是古字。错误

“亦”和“腋”是古今字,“亦”是古字。正确

“亦”是会意字。错误

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系统,所以想换就换。错误

所有社会用字都应该得到规范。正确

汉字简化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恢复繁体字。错误

闷”是(

)字。形声

属于古文字的是()。古文

“亦”是()字。:指事

“逐”是()字。会意

“为”是()字。会意

“马”是()字。象形

对《说文解字》校订作用最大的是徐铉。正确

汉字是仓颉创造的。错误

李斯是小篆的整理者。正确

上世纪的汉字简化运动是完全错误的。错误

汉字比其他文字优越。错误

第六批次

“春”的意符是“日”。错误

“上”、“下”都是指事字。正确

“胖”的声符是“半”。正确

大徐本《说文解字》是徐锴校订的。错误

文字和语言的历史一样古老,有语言时就有了文字。错误

“腾”的意符是“月”。错误

“员”的声符是“囗”。:正确

“干”的本义是“盾牌”。正确

“戚”的本义是斧钺一类的武器。正确

“天”的本义是“人头”。正确

“我”是()字。象形

“男”是()字。会意

“朱”是()字。指事

“也”是()字。象形

汉字是目前典型的表意文字。正确

“打”是()字。形声

龟甲兽骨是商代的主要书写材料。错误

战国文字的统一性比较强。错误

为了与台湾等地交流,应该推广繁体字。错误

分析汉字的本义可以根据隶书。错误第五批次

“泪”和“?”是异体字。正确

“徒”的声符是“土”。正确

“在”是形声字。正确

《康熙字典》分析了文字的形体。错误

“大”和“太”是古今字。正确

“说”和“悦”是古今字,“悦”是古字。错误

“亦”和“腋”是古今字,“亦”是古字。正确

“亦”是会意字。错误

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系统,所以想换就换。错误

所有社会用字都应该得到规范。正确

汉字简化是错误的,我们应该恢复繁体字。错误

闷”是()字。形声

属于古文字的是()。古文

“亦”是()字。:指事

“逐”是()字。会意

“为”是()字。会意

“马”是()字。象形

对《说文解字》校订作用最大的是徐铉。正确

汉字是仓颉创造的。错误

李斯是小篆的整理者。正确

上世纪的汉字简化运动是完全错误的。错误

汉字比其他文字优越。错误

第六批次

“春”的意符是“日”。错误

“上”、“下”都是指事字。正确

“胖”的声符是“半”。正确

大徐本《说文解字》是徐锴校订的。错误

文字和语言的历史一样古老,有语言时就有了文字。错误

“腾”的意符是“月”。错误

“员”的声符是“囗”。:正确

“干”的本义是“盾牌”。正确

“戚”的本义是斧钺一类的武器。正确

“天”的本义是“人头”。正确

“我”是()字。象形

“男”是()字。会意

“朱”是()字。指事

“也”是()字。象形

汉字是目前典型的表意文字。正确

“打”是()字。形声

龟甲兽骨是商代的主要书写材料。错误

战国文字的统一性比较强。错误

为了与台湾等地交流,应该推广繁体字。错误

分析汉字的本义可以根据隶书。错误第二批次汉字起源于八卦是比较合理的说法。错误由于汉字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所以比表音文字优越。错误《说文解字》的作者是()。C:许慎“木”是()字。A:象形“花”是()字。C:形声“舟”是()字。B:象形“末”是()字。A:指事“武”是()字。A:会意“下”是()字。B:指事“问”是()字。B:形声属于《说文》四大家的有()。段玉裁王筠属于古文字的有()。甲骨文金文小篆汉字拼音化是必然的趋势,不可改变。错误文字具有记录功能,而汉字本身可以体现一定的意义,所以汉字是一种语言。错误甲骨文时代,人们只用甲骨来书写记录事务。错误汉字起源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错误。唐兰先生提出过三书说。正确《三代吉金文存》是唐兰的著作。错误《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西汉人。错误《说文解字注》是王筠的著作。错误第三批次“尘”是会意字。正确“大”是会意字。错误“问”是从口,门声的形声字。正确金文是铸或刻写的。正确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正确“元”的本义是人头。正确“本”是会意字。错误《说文解字义证》是段玉裁的著作。错误《玉篇》是司马光的著作。错误许慎对会意字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错误甲骨文是()代的文字。商周《说文解字》主要分析()。小篆“上”是()字。指事“国”是()字。形声“好”是()字。会意“闻”是()字。形声“一”是象形字。错误甲骨文比金文古老。错误“明”是会意字。正确“天”的本义是指人头。正确第四批次《汉语文字学概论》的作者是裘锡圭。错误下列人物不属于文字学家的是()。王力汉字演变的总趋势是()。简化“宴尔新昏,如兄如弟”中的“昏”与“婚”是()。古今字下列著作,研究金文的是()。:《三代吉金文存》“舟”是象形字。正确“西”是象形字。正确“逐”是会意字。正确“末”是指事字。正确甲骨文里假借字很多,所以汉字是表音文字。错误不属于今文字的是()。小篆“域”是()字。形声“果”是()字。象形许慎是()人。东汉段玉裁的著作是()。:《说文解字注》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不太优越。错误“西”是指事字。错误汉字要拼音化。错误汉字简化是错误的。错误文字的发展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规律可言错误第二次作业答案汉字起源于八卦是比较合理的说法。错误由于汉字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所以比表音文字优越。错误《说文解字》的作者是()。A:徐铉B:段玉裁C:许慎D:顾野王答案:C“木”是()字A:象形B:会意C:形声D:指事答案:A“花”是()字。A:象形B:会意C:形声D:指事答案:C“舟”是()字。A:会意B:象形C:指事D:形声答案:B“末”是()字A:指事B:象形C:会意D:形声答案:A“武”是()字。A:会意B:形声C:指事D:象形答案:A“下”是()字。A:会意B:指事C:形声D:象形答案:B“问”是()字。A:会意B:形声C:指事D:象形答案:B属于《说文》四大家的有()。A:段玉裁B:徐铉C:许慎D:王筠答案:AD属于古文字的有()。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小篆答案:ABD汉字拼音化是必然的趋势,不可改变。错误文字具有记录功能,而汉字本身可以体现一定的意义,所以汉字是一种语言。错误甲骨文时代,人们只用甲骨来书写记录事务。错误汉字起源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错误唐兰先生提出过三书说。正确三代吉金文存》是唐兰的著作。错误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西汉人。错误【东汉】《说文解字注》是王筠的著作。错误第三次作业答案尘”是会意字。正确判断题"大”是会意字。错误判断题"问”是从口,门声的形声字。正确判断题金文是铸或刻写的。正确判断题隶书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正确判断题"元”的本义是人头。正确判断题"本”是会意字。错误判断题《说文解字义证》是段玉裁的著作。错误判断题《玉篇》是司马光的著作。错误判断题许慎对会意字的定义是"以事为名,取譬相成”。错误单选题甲骨文是()代的文字。商周单选题《说文解字》主要分析()。小篆单选题“上”是()字。指事单选题“国”是()字。形声单选题“好”是()字。会意单选题“闻”是()字。形声判断题“一”是象形字。错误判断题甲骨文比金文古老。错误判断题“明”是会意字。正确判断题“天”的本义是指人头。正确第一次作业名词解释(已批阅7分)二、名词解释。

答:1、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是最重要的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辅助工具。

2、六书说

答:"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的学说。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种法则来创造文字的。

3、文字学

答: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叫文字学,它研究文字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字的类型及其特点,研究文字和社会、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写工具以及印刷技术的关系等等。

4、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

5、古文字:秦隶以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

6、今文字:秦隶以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第一次作业:

一、名词解释。

1.文字:文字是记录语言到符号体系,是语言书面化到体现者,是最重要到扩大语言交际作用到辅助工具。

2.六书说: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古代学者根据汉字的形体结构和使用情况,加以分析、归纳而出的字体分类,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种法则来创造文字的。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具体地为“六书”下了定义,举了字例。后来,经过历代文字学家的总结补充修正,成为一套完整的理论,人们称之为“六书说”。

二、论述题。

1.谈谈你对汉字起源的认识。

(1)汉字起源有很多传说,影响比较大的有结绳记事说,八卦说,仓颉造字说,这些说法是不科学的;

(2)汉字不是一时一地由某个人创造的,汉字是由汉族先民集体创造的,起源于6000年前,成熟于4000年前;

(3)汉字来源于图画与刻画符号。

第二次作业

多选题

1、属于古文字的有(ABD)。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小篆

2、属于《说文》四大家的有(AD)。A:段玉裁B:徐铉C:许慎D:王筠

单选题

3、“问”是(B)字。A:会意B:形声C:指事D:象形

4、“下”是(B)字。A:会意B:指事C:形声D:象形

5、“武”是(A)字。A:会意B:形声C:指事D:象形

6、“末”是(A)字。A:指事B:象形C:会意D:形声

7、“舟”是(B)字。A:会意B:象形C:指事D:形声

8、“花”是(C)字。A:象形B:会意C:形声D:指事

9、“木”是(A)字。A:象形B:会意C:形声D:指事

10《说文解字》的作者是(C)。A:徐铉B:段玉裁C:许慎D:顾野王

第三次作业:

判断题

1、“天”的本义是指人头。正确

2、“明”是会意字。正确

3、甲骨文比金文古老。错误

4、“一”是象形字。错误(指事字)

单选题

5、“闻”是(C)字。A:象形B:会意C:形声D:指事

6、“好”是(B)字。A:象形B:会意C:形声D:指事

7、“国”是(C)字。A:象形B:会意C:形声D:指事

8、“上”是(C)字。A:会意B:形声C:指事D:象形

9、《说文解字》主要分析(A)。A:小篆B:古文C:籀文D:重文

10甲骨文是(C)代的文字。A:商B:周C:商周D:夏

第四批次

判断题

1、文字的发展是杂乱无章的,没有规律可言。错误

2、汉字简化是错误的。错误

3、汉字要拼音化。错误

4、“西”是指事字。错误(实际是象形字)

5、汉字属于表意文字,不太优越。错误

单选题

6、段玉裁的著作是(A)。A:《说文解字注》B:《说文解字义证》C:《说文通训定声》D:《说文解字》

7、许慎是(A)人。A:东汉B:西汉C:北宋D:清代

8、“果”是(C)字。A:会意B:指事C:象形D:形声

9、“域”是(B)字。A:会意B:形声C:指事D:象形

10不属于今文字的是(D)。A:隶书B:楷书C:章草D:小篆

第五批次

判断题

1、汉字比其他文字优越。错误

2、上世纪的汉字简化运动是完全错误的。错误

3、李斯是小篆的整理者。正确

4、汉字是仓颉创造的。错误

5、对《说文解字》校订作用最大的是徐铉。正确

单选题

6、“马”是(C)字。A:会意B:形声C:象形D:指事

7、“为”是(D)字。A:象形B:指事C:形声D:会意

8、“逐”是(A)字。A:会意B:象形C:形声D:指事

9、“亦”是(B)字。A:象形B:指事C:会意D:形声

10属于古文字的是(B)。A:隶书B:古文C:楷书D:草书

第六批次

判断题

1、汉字是目前典型的表意文字。正确

2、分析汉字的本义可以根据隶书。错误

3、为了与台湾等地交流,应该推广繁体字。错误

4、战国文字的统一性比较强。错误

5、龟甲兽骨是商代的主要书写材料。错误

单选题

6、“打”是(A)字。A:形声B:会意C:指事D:象形

7、“也”是(C)字。A:会意B:指事C:象形D:形声

8、“朱”是(B)字。A:会意B:指事C:形声D:象形

9、“男”是(A)字。A:会意B:形声C:指事D:象形

10“我”是(A)字。A:象形B:会意C:指事D:形声

第二次作业1、唐兰先生提出过三书说。正确答案:正确2、甲骨文时代,人们只用甲骨来书写记录事务。正确答案:错误3、文字具有记录功能,而汉字本身可以体现一定的意义,所以汉字是一种语言。正确答案:错误4、汉字拼音化是必然的趋势,不可改变。正确答案:错误5、汉字起源于三千年前的甲骨文。正确答案:错误6、《三代吉金文存》是唐兰的著作。正确答案:错误7、属于古文字的有()。A:甲骨文B:金文C:隶书D:小篆正确答案:ABD8、属于《说文》四大家的有()。A:段玉裁B:徐铉C:许慎D:王筠正确答案:AD9、“问”是()字。A:会意B:形声C:指事D:象形正确答案:B10、“下”是()字。A:会意B:指事C:形声D:象形正确答案:B11、“武”是()字。A:会意B:形声C:指事D:象形正确答案:A12、《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是西汉人。正确答案:错误13、《说文解字注》是王筠的著作。正确答案:错误14、“末”是()字。A:指事B:象形C:会意D:形声正确答案:A15、“舟”是()字。A:会意B:象形C:指事D:形声正确答案:B16、“花”是()字。A:象形B:会意C:形声D:指事正确答案:C17、“木”是()字。A:象形B:会意C:形声D:指事正确答案:A18、《说文解字》的作者是()。A:徐铉B:段玉裁C:许慎D:顾野王正确答案:C19、由于汉字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所以比表音文字优越。正确答案:错误20、汉字起源于八卦是比较合理的说法。正确答案:错误名词解释。1、文字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是最重要的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辅助工具。2、六书说答:"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的学说。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种法则来创造文字的。3、文字学答: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叫文字学,它研究文字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字的类型及其特点,研究文字和社会、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写工具以及印刷技术的关系等等。4、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5、古文字:秦隶以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6、今文字:秦隶以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7、现代汉字:今文字从书体的角度可分为汉隶、楷书、今草、行书。今文字中用来记录现代汉语的规范汉字,即经过简化、废除了繁体字和异体字的现代通用楷书汉字,称为现代汉字。8、象形字答:象形字是早期的图画文字,是从图画脱胎出来的。特点是只勾勒出大体的轮廓或某些特征。许慎说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分析汉字的结构。

1.文: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

2.院:形声。从阜(fù),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

3.秉:会意。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体象一只手。本义:禾把,禾束。

4.承: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

5.含: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

6.光: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

7.往: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

8.来: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

9.校:形声。从木,交(jiào)声。(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

10.训: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和:形声。和,相应也。

12.牛: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

13.特:形声。从牛,寺声。本义:雄性的牛马。

14.西: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

15.行:象形。本义:道路。

16.天: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17.下: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18.精: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

19.神: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

20.几: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21.人: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2.薪:形声。汉字首尾分解:艹新。汉字部件分解:艹新。

23.火: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

24.结:形声。汉字首尾分解:纟吉汉字部件分解:纟吉。

25.构:会意。古字为"冓。从木,冓(góu)声。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

26.理: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

27.工: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

28.作: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9.资: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

30.力: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果: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

32.在: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

33.牧: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

34.有: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

35.手: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

36.足: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37.字: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

38.元: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

39.口: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40.羊: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云: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

42.雨: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

43.河: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44.江: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

45.武: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

46.步: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

47.册: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

48.虫: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

49.山: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50.一: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第一批次一、分析汉字的结构。1.文:象形。甲骨文此字象纹理纵横交错形。"文”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花纹;纹理。2.院:形声。从阜(fù),完声。"阜”是土山,与土、建筑有关。本义:庭院,院子。房屋围墙以内的空地。3.秉:会意。从又,从禾,表示以手持禾。"又”篆体象一只手。本义:禾把,禾束。4.承: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跽跪着的人,下面象两只手。合起来表示人被双手捧着或接着。本义:捧着。5.含:形声。从口,今声。本义:含在嘴里。6.光: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火,在人上”。本义:光芒,光亮。7.往:会意。甲骨文字形,从止,从土。意为从这个地方走向目的地。本义:去,到…去。8.来: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麦子形。本义:麦。小麦叫"麦”,大麦叫"麰”(或写作"牟”)9.校:形声。从木,交(jiào)声。(jiào)本义:古代拘囚犯人的刑具。10.训: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11.和:形声。和,相应也。12.牛:象形。甲骨文字形作"牜”。中间一竖表示牛面,上面两竖加弯表牛角,下面两小撇表示牛耳。13.特:形声。从牛,寺声。本义:雄性的牛马。14.西:象形。据小篆字形,上面是鸟的省写,下象鸟巢形。"西”是"栖”的本字。本义:鸟入巢息止。15.行:象形。本义:道路。16.天: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17.下: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18.精:形声。从米,青声。本义:挑选过的好米,上等细米。19.神:会意。从示申。"申”是天空中闪电形,古人以为闪电变化莫测,威力无穷,故称之为神。本义:神灵。20.几:象形。本义:古人席地而坐时有靠背的坐具。21.人: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22.薪:形声。汉字首尾分解:艹新。汉字部件分解:艹新。23.火: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24.结:形声。汉字首尾分解:纟吉汉字部件分解:纟吉。25.构:会意。古字为"冓。从木,冓(góu)声。字本作"冓”,金文象屋架两面对构形。本义:架木造屋。26.理:形声。从玉,里声。本义:加工雕琢玉石。27.工:象形。甲骨文字形,象工具形。"工”、"巨”(矩)古同字,有"规矩”,即持有工具。本义:工匠的曲尺。28.作: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29.资:形声。从贝,次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钱财。30.力:象形。甲骨文字形,象耒形,有柄有尖,用以翻地。用耒表示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力”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体力,力气。31.果:象形。甲骨文字形,田象树上结的果实形,在木之上。本义:果子,果实。这个意义后来曾写作"菓”。32.在:形声。小篆字形。从土,才声。表示草木初生在土上。本义:存活着,生存,存在。33.牧:会意。甲骨文字形。从牛,从攴(pū),表示手拿棍棒牧牛(羊)。本义:放牧牲畜。34.有:会意。金文字形,从又(手)持肉,意思是手中有物。本义:具有,与"无”相对。35.手:象形。小篆字形,象伸出五指形。本义:人体上肢的总称,一般指腕以下的部分。36.足: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37.字:会意兼形声。从宀(mián)从子,子亦声。在屋内生孩子。本义:生孩子。38.元:会意。从一,从兀。甲骨文字形。象人形。上面一横指明头的部位。上一短横是后加上去的,依汉字造字规律,顶端是一横的,其上可加一短横。本义:头。39.口: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40.羊:象形。甲骨文字形,像羊头形。"羊”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一种哺乳动物。41.云:象形。《说文》:古文字形。象云回转形。"雲”为会意字,从雨,从云。本义:云彩。这个意义后作"雲”。42.雨: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下雨形。"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雨”的字都与"雨水”有关。本义:下雨。43.河: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44.江:形声。从水,工声。本义:长江的专称。45.武:会意。从止,从戈。据甲骨文,人持戈行进,表示要动武。本义:勇猛;猛烈。46.步:会意。甲骨文字形,由两只脚的象形符号重迭而成,表示两脚一前一后走路。本义:行走。47.册:象形。金文、小篆字形与甲骨文相似,象简册形。本义:书简。古代文书用竹简。编简名为册,后凡簿籍均可称"册”。48.虫:会意。汉字部首之一,从"虫”的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按:"虫”甲骨文字形象蛇形,本读huǐ,即虺,是一种毒蛇。后为"蟲”的简体。本义:昆虫的通称。49.山: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50.一: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二、名词解释。1、文字

答: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是语言书面化的体现者,是最重要的扩大语言交际作用的辅助工具。2、六书说

答:"书”古代指写字,也指写下的字,故"六书”从字面上讲就是六种字的意思,六书说就是关于六种汉字的学说。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是古人根据汉字结构归纳出来的汉字构造结论,而决不是古人依照这六种法则来创造文字的。3、文字学

答:以文字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叫文字学,它研究文字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文字的类型及其特点,研究文字和社会、文字和语言、文字和书写工具以及印刷技术的关系等等。4、小学:专门研究汉语汉字的学科。5、古文字:秦隶以前的汉字,称为古文字。6、今文字:秦隶以后的汉字,称为今文字。7、现代汉字:今文字从书体的角度可分为汉隶、楷书、今草、行书。今文字中用来记录现代汉语的规范汉字,即经过简化、废除了繁体字和异体字的现代通用楷书汉字,称为现代汉字。8、象形字

答:象形字是早期的图画文字,是从图画脱胎出来的。特点是只勾勒出大体的轮廓或某些特征。许慎说的"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三、论述题1、谈谈你对汉字起源的认识。文字的使用,是人类文明一大进步。汉字以象形文字为特征而在人类语林中独树一帜,它在文字、语言上的优点,也正在为使用表音文字的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汉字起源于何时,又是谁创造的,至今并没有一致的说法。

《荀子》、《吕氏春秋》、《韩非子》等古文献,都说汉字是在黄帝时代由仓颌、沮诵两人创造的。许慎《说文解宇》试图作出比较圆通的解释,认为伏羲作八卦"以垂宪象”,启发人们根据不同事物去作不同的符号。神农氏时代"结绳而治”,但庶事繁多,终于不能满足。在黄帝时代就出现了仓颌,"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并说仓颌初造书契时,"依类象形”谓之文,后来形声相益谓之字。经过长期演进发展,总结成构成汉字的六种方法,称为"六书”,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惜”。《元命苞》则说,仓颌仰观星象圆曲之势,俯察龟纹、鸟羽、山川,甚至手掌纹路等,都是他据以创作文字的基础。在近代文字学建立以前,《说文解字》有关汉字起源的学说,无疑是最权威的。

然而,《尚书孔传》和《拾遗记》则说伏羲造书契以代结绳,文籍也在他那个时代兴起,这显然要比黄帝时代早得多了。而后来《经学六变记》提出另一种看法,认为汉字实际上是孔子亲手制定的。幸好此书流传不广,而且甲骨文的发现迅速粉碎了这种神化孔子的说法。甲骨文的发现也动摇了《说文解字》有关文字起源的传说,对传说的"六书”理论也提出了各种质疑,河南学者董来运先生对这个问题的阐释是非常精辟的。

随着仰韶文化陶器记事符号的发现,我认为那些应该是具有汉字性质的符号。根据考古发现,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二里头文化中出士了一大批带有记事符号的陶器,有些确实非常接近于文字,特别是大汉口文化陶符图形被释读为斤、戌、炅、炅山或斧、锛、旦等,所以我认为中国文字起源于陶器刻符这种说法是有依据的,也比较可靠。然而,平心而论,现有陶符接近汉字的还不多,而且能释读的更少,汉字起源于陶刻符号的结论并不非常具有说服力,不过陶刻符号的发现和释读,应该说对于汉字起源有巨大贡献,毕竟这些是非常可靠的真凭实据,而须对为学著作中提出的汉字演变应该说都由作者主管想象的成分,且据汉字产生的年代久远,说服力毕竟有限。2、谈谈汉字从古到今字体演变的大致过程。

答:(1)甲骨文

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甲骨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

殷代图像金文:先秦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彝器款识。与甲骨文相比,金文象形程度更高,显示了更古的文字面貌。金文填实的写法,使形象生动逼真,浑厚自然。

甲骨文是商代书写的俗体,金文才是正体,显示了正体多繁,俗体趋简的印迹。

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

(2)大篆

在中国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对文字学的贡献而言,以史籀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创新体,以趋简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因其为史籀所作,故世称"籀文"。大篆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所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3)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准字体。由大篆简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笔力遒劲之意。小篆之形体结构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作了改换归并。与大篆相比较无象形性。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其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极重大的意义

(4)隶书

从小篆向隶书演变的第一步,最显着的变化是从婉曲的钱条变为平直的笔画,从无角变成有角。一般人认为隶书是指有波磔的、一横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样的长长尾巴的隶书,这只是其中的一种。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通常所说的隶书是指汉隶中的"八分"而言。"八分"是在秦隶之后,渐生波磔。隶书发展到八分,已经是姿致成熟。隶书因其字较方正、厚实,故带有刚正不阿的严肃感。英文字母,但其有菱有角的字体,有隶书的味道。

(5)楷书

"楷书"又名真书、正书、今隶。如欧阳询、柳公权等碑帖之字属之。包含了古隶之方正、八分之遒美及章草之简捷等。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与宋徽宗的瘦金体同样是以细线条勾勒出文字,但因转折处以圆滑的方式表现,呈现出与瘦金体截然不同的视觉感。

(6)行书

"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

(7)草书

"草书”,又称破草、今草,由篆书、八分、章草,沿袭多种古文字变化而成。草书本于章草,而章草又带有比较浓厚的隶书味道,因其多用于奏章而得名。章草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草",即通常人们习称的"一笔书"。今草大部分较章草及行书更趋于简捷。草书给予观者豪放不羁、流畅之感。

(8)印刷字体

印刷术发明后,为适应印刷,尤其是书刊印刷的需要,文字逐渐向适于印刷的方向发展,出现了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的印刷字体—宋体。其发端于雕版印刷的黄金时代—宋朝,定型于明朝,故日本人称其为"明朝体"。由于宋体字适于印刷刻版,又适合人们在阅读时的视觉要求,是出版印刷使用的主要字体。3、谈谈你对汉字前途的认识。答: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法定文字,这不但有深厚的历史基础,早已成为汉族民众的共识,而且写入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发,得到法律的保护。在我国的现实文字生活中,汉字的地位十分巩固,没有受到有力的挑战。根据目前的认识,在可以望见的未来,汉字要继续使用下去,它的地位不会发生改变。在近百年的语文改革运动中,汉字的地位曾经受到冲击,有的学者提出了废除汉字的主张,但这不是政府的文字政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