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年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曹甸高级中学高考历史二模
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48.()分)
1.早在先秦时期,古代中国也曾在政府的政策下而主动进行早期的人口迁徙。如,周
灭商之后,曾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
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爽于燕,都蓟(今北京)。西周政府
的这种做法()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2.孟子日:“论说王道,丁宁(叮咛)反覆(复),皆不出乎夫耕妇蚕、五鸡二彘,
无失其时,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数十字而已。”据此可知,孟子强调的
是()
A.小农经济的重要性B.重农抑商政策的必要性
C.精耕细作的重要性D.改进生产技术的必要性
3.苏州相城区古宫黄泥村的西汉古墓中出土了一批墓葬品,包括青铜镜、陶壶、陶甑
和陶罐以及釉陶,都是两个一对的组合,不仅器形较大,釉色更好,而且保存完好。
据此可知当时的苏州()
A.手工业技术比较发达B.铁器尚未运用于农业
C.民营手工业有所发展D.青铜器皿的普遍使用
4,秦统一六国前,当官为吏,一般须先有爵位,爵位往往靠军功获得。而秦始皇二十
八年的琅邪台刻石所列名单中王维、李斯等只有官名而未见爵称。刻石所列名单把
列侯、伦侯置于丞相之前。据此推断()
A.琅娜台刻石并不是可信史料B.秦统一前世家大族垄断仕途
C.秦始皇调整了治国为政策略D.秦统一后重视爵位得到扭转
5.如图为清中期杰出画家郑板桥创作的《竹石图》。画面简洁,三五
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
浓淡,层次分明。该画作()
A.突出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
B.体现了工笔重彩画的风格
C.抒发风神消散的傲世风骨
D.追求自然风景的写实描绘
6.鸦片战争后,即便是经世派的重要人物林则徐、龚自珍等士大夫在书写西方国家的
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但60、70年代后这种写法已
很少出现。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
A.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冲击B.受到西方文明的广泛影响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D.已产生了强烈的忧患意识
7.如表是“福州口岸茶叶出口表”(单位:万磅),该统计数据反映出中国()
出口数值
占茶叶出口总量比率
年份总量英国澳大利亚美国其他
185360————5.7%
1855157————14%
185635221437742731%
A.茶叶逐渐成为主要出口品B.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关税贸易主权的逐渐丧失D.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8.如表是辛亥革命时期浙江三杰的生活履历,从中可以得出()
姓名事迹
秋瑾1904年自费留学日本;参加过光复会、同盟会等革命组织;1907年英勇就义
徐锡1903年留学日本;1904年首批参加光复会;后与秋瑾、陶成章一起创办大通
麟学堂;1907年英勇就义
陶成1902年留学日本;1904年与蔡元培等创立光复会,任副会长;1912年被暗
早杀
A.革命运动的发展得到了留日学生的支持
B.南方的革命运动主要依靠光复会的领导
C.革命教育的普及是浙江三杰产生的根源
D.留日高潮的到来催生了武昌起义的爆发
9.《共同纲领》起草后,经过了七次反复的讨论和修改,由五六百位代表分组讨论了
两次,然后将草案提交筹备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基本通过,才提交政协全体会议讨论。
这说明《共同纲领》的通过()
第2页,共17页
A.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
B.听取了不同阶级与阶层的诸多建议
C.见证了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
D.经历了新中国空前规模的普选过程
10.下面为中国公民普通护照主要版本“备注”栏变化情况统计表,由此得出的最准确
的历史结论是()
版本备注
1949中俄文对照
1953从1956年8月13日起分为因公、因私两类护照
1971中法英文对照,印章有“革命委员会”字样(这一时段因私护照几乎为零)
1975同上。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下列国家和地区有效”
1980前面印有“本护照前往世界各地有效”
A.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不断增多B.我国外交的阶级斗争色彩浓厚
C.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D.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得到提升
11.加勒比海地区印第安人在1492年时约有600万人,50多年后剩下几千人;安第斯
山地区印第安人在印加帝国末期约有900万人,100多年后减少到60万人。这表
明()
A.世界性的人口大流动由此开始B.殖民人侵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
C.生产力水平低下限制防疫水平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财富的集中
12.如图是2019年4月10日由事件视界望远镜(EHT)
发布的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据科学家的研究表
明,黑洞(Blackhole)是“一个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
法从其事件视界逃脱的超大天体”,下列与这一相关
理论理解正确的是()
A.对物理现象有预见作用B.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C.是对微观世界认识的革命性进步D.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13.《四月提纲》公布后,党内领导人加米涅夫宣言:“说资产阶级民主制已丧失了实
行民主的一切可能性还为时过早。”李可夫也说:“我们面临着伟大的革命任务,
但我们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来完成这项任务这说明《四月提纲》()
A.党内对此存在认识的分歧B.只取得普通工人的支持
C.不符合当时俄国革命形势D.完全背离了马克思主义
14.如图是苏联20世纪20年代为宣传社会主义工业化而印
制的海报,画面上有列宁的画像。对其涵义理解正确的
是()
A.新经济政策的取向
B.工业化蓝图的描绘
C.工业化强国的建成
D.新经济体制的提出
15.美国历史学家小阿瑟•施莱辛格曾说:“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
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
并且调整了美国政策以适应国际关系结构中的深刻变化。”其中“国际关系结构中
的深刻变化”包含()
A.两极格局的瓦解B.多极化趋势出现
C.关贸总协定签署D.多极化趋势加强
16.“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
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对大多
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
确定与不安全。”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
A.经济发展同时带来新问题B.发达国家资本新一轮扩张
C.不利于各国经济深度合作D.违背了各国人民共同意愿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0分)
17.行省制度作为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其形成与发展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
材料一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由北方民族建立的全国统一王朝,中央集权固然要加强,
而稳定地方局势的任务则更为迫切。平宋以后江南局势长期动荡,致使元延必须予
各军事占领区以相对集中的事权,以便遇到紧急事变能够迅速决策并付诸行动。元
朝大量宗室外戚被分封于漠北和东北地区,在中原又各自领有大小不等的投下分地。
对于这些天潢贵胄及其狐假虎威的家臣,一般的地方官府难以治理,非设立位高权
重的行省不足以压制。元朝疆域辽阔,为汉唐所不及,路府数量繁多,中央很难一
一统属。设立数目有限的行省,代替中书省对其力所不及的地区进行管理,中央再
从大局上对诸行省实施节制,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确实也是一种具有明显优点的
统治模式。
第4页,共17页
材料二元朝行省与前代王朝的“行台省”、“行省”有某种联系。元朝行省与传统
汉式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之间存在的不协调因素并未在其制度化以后得到进一步发
展。就中央与各行省的关系而言,我们很少看到双方发生权力冲突的材料,相反更
常见的却是中央责令各行省充分发挥自主权。批评它们“不详事体轻重,无问巨细,
往往作疑咨禀,以致文繁事弊”,要求“除重事并创支钱粮必合咨禀者,议拟咨来,
其余公事应舍与决者,随即从公依例与决,毋得似前泛咨”。
--以上材料摘编自张帆《元朝行省的两个基本特征-读李治安(行省制度研究)》
(1)据材料一概括元代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元朝行省与传统汉式中央集权政治体制之间存在的不协调
因素”?据材料二概括元代行省制度的特点。
(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代行省制度的历史意义,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元代行省制度对于
当代提升国家统治能力的启示。
18.近代以来,中国的对外开放在不同的阶段显现不同的状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入“被动附庸型”对外开放状态。……洋货泛滥是当
时中国工业品市场的重要特征。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更强,使得中国
棉纺手工业等失掉了价格主动权。……同时这时也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重要时期,
中国的贸易有所发展,但中外经贸关系畸形发展及中国市场体系发育不全,……中
国难以实现工业化和近代化历史使命。
-陈争平《近代中外贸易的发展及其对国内市场的影响》材料二:改革开放以后,
中国政府对现代化的全球化倾向有了明确的认识,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
用世界各国的一切先进文明……1992年起,我国掀起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浪潮。以
上海浦东为经济发展“龙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设立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同
时期,又有内陆18个省会和区府城市对外开放,享受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
2001年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转变为以服务业市场为重点的全方位的市场开放,转
变为WTO成员之间的双向相互开放,并建立起符合世界经济的法律体系。由此,
对外开放进入法治化、制度化的全新发展轨道。
-虞和平《中国现代化历程》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近代“被动附庸型”开放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2)针对近代中国的“被动附庸型”开放,命名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的状态并论述命名
理由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通畅;250字左右。)
19.对自由的追求是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的重要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处处提倡人性和人权,重新思考人和神的关系。
他们认为人的情感和思想要摆脱神学的禁锢,尽可能走上一条自由发展之路。人文
主义者指出天堂不在来世,而在现世•他们公开申明,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符合
人性的要求。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二:马丁•路德的思想和教会成了自由的旗帜,因
为马丁・路德的原则是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他将直接与上帝沟通。这种开放的、
可以按照自己心愿与神对话的信仰方式,使基督教徒获得了自由,特别容易在德国
和欧洲流行开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教置宗教和教会于政府行政和国家法律的掌管
之下,从而消除了教会对于世俗权威的威胁,,社会又恢复了它的秩序。
-摘编自马克森主编《世界文明史》材料三:在卢梭看来,权利绝不是建立在暴力
和强权之上,而只能建立在自由的契约之上。因此,社会契约是一切政治自由与权
利的来源。康德则认为自由的个体具备自己决定自己的性质,在理性世界中,自己
的意志成为主人。自由既要求不受别人约束,同时又不去约束别人,自由需要服从
于理性的“法则”和“要求”。
-摘编自徐大同主编《西方政治思想史》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
知识,指出文艺复兴运动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所反映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据材料二,分析宗
教改革运动在追求自由方面的进步。
第6页,共17页
(3)据材料三,概括卢梭和康德关于自由的观点,归纳启蒙运动最大的价值意义。
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御史台是唐代的最高中央监察机关。唐太宗注意以御史治吏。他采纳御史
大夫李乾祐的奏请增设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各二人。贞观末年,“于台中置东西
二狱”,委御史台有“鞠审问裳禁系”之权。
一摘编自邱永明《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史》若自贤材料二:人欲自照,必须明镜;
主欲知过,必藉忠臣。主若臣不匡正,欲不危败,岂可得乎?故君失其国,臣亦不
能独全其家。至于陶炀帝暴唐,臣下钳11,半令不闻其过,遂至灭亡……朕每闲
居静坐,则自内省。恒恐上不称天心,下为百姓所怨。但思正人匡谏,欲令耳目外
通,下尤怨滞。
一一摘自只兢的《贞观政要》卷二《求谏》
(1)据材料一,概括唐太宗以御史治吏的主要特点。
(2)材料二中唐太宗认为隋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分析唐太宗是如何做
到君明臣廉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可知分封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疆域,这有利于中原文化传播到更多的
地区,因此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故A项正确;
分封制下,诸侯在地方上有较大的独立性。西周并没有实现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和君
主专制,排除BC项;
从题中的“武王弟"''周公长子”“召公爽”可以看出,分封的对象多为贵族,但没有
反映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形成,要求学生结合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
文化形成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形成,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
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王道……皆不出乎夫耕妇蚕……而已”可以看出孟子强调的男耕
女织的小农经济之重要性,故A正确。
材料没有体现出抑商、精耕细作和改进生产技术等内容,故排除BCD。
故选:Ao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小农经济。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王道……皆不出乎夫耕妇蚕……而
己”。
本题是中档题,主要通过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
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3.【答案】A
【解析】依据材料“都是两个一对的组合,不仅器形较大,釉色更好,而且保存完好”
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时期苏州手工业技术比较发达,排除A。
题干没有涉及“铁器”的相关信息,排除B。
第8页,共17页
C材料不能体现,排除。
青铜器皿的普遍使用出现在商朝时期,排除D。
故选:Ao
本题考查汉代手工业发展情况•关键信息是:都是两个一对的组合,不仅器形较大,釉
色更好,而且保存完好。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4.【答案】C
【解析】材料“秦始皇二十八年的琅邪台刻石所列名单中王维、李斯等只有官名而未见
爵称"体现是秦朝用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说明秦始皇调整了治国策略,C正确;
琅珊石刻属于一手史料,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A排除;
B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关键信息是“秦始皇二十八年的琅邪台刻石所
列名单中王维、李斯等只有官名而未见爵称”。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秦朝
的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我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格局。
5.【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材料“画面简洁,三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
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和图示可知,这是文人画特点,注重借物抒情,C
项就是借物抒情的表现,正确。
文人画是土大夫画,故A项错误。
依据题干“画面简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可知,B项错误。
D项是山水画的特点,应排除。
故选:Co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需要掌握文人画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画面简洁,三
五枝竹竿依着瘦石一块神态挺拔潇洒,充满生机,而老竿新篁,墨有浓淡,层次分明”
和图示的分析理解,结合文人画的特点解答即可。
本题考查对文人画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和图示、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
解的能力。
6.【答案】A
【解析】通过材料“书写西方国家的名称时,一般是加兽字偏旁或加口字偏旁”“六七
十年代后这种写法已很少出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华夷观念受到
冲击,开始正视与西方的关系,故A正确;
广泛影响的说法过于夸大排除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于八国联军侵华后,排除C;
材料信息并不能说明强烈忧患意识的产生,排除D。
故选:Ao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主要考查近代华夷观念的变化。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华夷观念变化,主要考查学生
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7.【答案】B
【解析】依据表格信息可知,从1853年-1856年,福州口岸茶叶出口数值和出口总量比
率呈增长趋势,这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故B项正确。
表格信息仅仅涉及福州口岸茶叶出口数值和出口总量比率,没有涉及其他行业状况,无
法得出茶叶逐渐成为主要出口品,故A项错误。
从材料无法得出关税贸易主权的逐渐丧失,故C项错误。
1853年-1856年处于两次鸦片战争之间,当时中国对外贸易已经出现入超局面,故D项
错误。
故选:Bo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表格信息,抓住表格时间,
得出反映了福州口岸茶叶出口数值和出口总量比率呈增长趋势,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逐
渐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即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本题考查对列强侵略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
第10页,共17页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浙江三杰都是日本留学生,反映出革命运动的发展受到
日本留学生群体的支持,故A正确;
B.材料只涉及到浙江一地,并不能表明整个南方,且三人参加过光复会,并不能说明
主要依赖光复会,排除B项;
C.材料没有涉及到教育的普及,排除C项;
D.材料只说明三人有留学日本的经历,并不能说明是留日高潮到来,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1905年,在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的基础上,在日本东京建
立了同盟会,孙中山为总理,机关报是《民报》,其政治纲领是“驱除朝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浙江三杰的生活履历表的准确理解,考查了学生获取信息和解
读表格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由材料“经过了七次反复的讨论和修改,由五六百位代表分组讨论了两次”可
知,《共同纲领》的制定经历了反复的修改过程,听取了来自不同阶级和阶层的诸多建
议后,最终才被确认通过,故B正确;
体现社会主义原则的是1954年制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而非《共同纲领》,
排除A;
《共同纲领》见证的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建立,而爱国统一战线的说法是在改革开放
之后才正式确定下来的,故排除C;
新中国第一次普选是在1953年,而《共同纲领》的制定和通过是在1949年,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解题的关键是“经过了七次反复的讨论
和修改,由五六百位代表分组讨论了两次”。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
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A
【解析】题中表格“备注”栏中从1949年版“中俄文对照”到1971年版“中法英文
对照”,说明我国逐渐与更多的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再到1980年版“本护照前往世界
各地有效”,说明我国与世界大部分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故A项正确。
B项只符合“文革”期间的护照,排除。
CD两项本身说法正确,但在材料中体现不出来,排除。
故选:Ao
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成就。对材料信息的准确解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新中国外交演变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
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1.【答案】B
【解析】通过材料叙述内容可以看出,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后,美洲印第安人士
著居民急剧减少,这主要是由于早期殖民扩张对土著人口的屠杀等影响了美洲的人口结
构,故B正确;
ACD都不符合材料叙述的内容,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殖民扩张的后果及历史影响,主要考查早期殖民扩张对美洲人口结构的影响。
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对美
洲人口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12.【答案】B
【解析】A.根据所学可知,对物理现象有预见作用指的是经典力学体系,故排除。
B.从材料“时空曲率”可知,时空不是固定的,是可以发生弯折的,这恰是爱因斯坦
广义相对论的相关理论,相对论的提出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故选B。
C.对微观世界认识的革命性进步,是指量子理论。故排除。
D.生物进化论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故排除。
第12页,共17页
故选:Bo
本题考查现代科学技术,侧重考查考生的读题能力,从材料“时空曲率”可知,时空不
是固定的,是可以发生弯折的,这恰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相关理论,相对论的提出
揭示了时空的本质属性。
本题考查现代科学技术,侧重考查考生的读题能力,现代科学技术属于重点内容,考生
应扎实掌握。
13.【答案】A
【解析】A.当时党内有一些领导人认为《四月提纲》的要求还为时过早。当时俄国的
革命任务不能超出资产阶级制度的范围。可以看出,这些人和列宁存在着分歧。
B.材料看不出得到了普通工人的支持。
C.《四月提纲》符合当时俄国十月革命的发展趋势特征。选项表述是错误的。
D.《四月提纲》要求实现无产阶级专政,没有背离马克思主义。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要求学生结合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俄国十月革命的过程特征,特别是搞清楚《四月提纲》的内容特点。
14.【答案】B
【解析】A.新经济政策的取向主要体现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市场等手段建设社会主
义,材料和海报无法体现新经济政策的取向,故排除;
B.从题干尤其是海报可以,看出列宁在描绘工业化建设的美好蓝图;
C.结合所学可知,斯大林体制的确立后才基本实现工业化,20年代并未建成工业化强
国,故排除;
D.根据题干中“苏联”可知时间为1922年后,新经济体制的提出为1921年,故排除;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新经济政策,解题的关键是结合题干时间及海报,提取有效信息。
本题考查新经济政策,主要考查学生对这一政策的理解掌握情况,特别考查学生结合所
学知识,把握题干,筛选选项的能力。
15.【答案】B
【解析】根据“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
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结合所学可知,1971年基辛
格访华,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突破了意识形态的禁区,
而70年代的国际背景是美苏两极格局,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故B正确;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的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1947年关贸总协定签署,ACD
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Bo
本题考查多极化趋势,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尼克松和基辛格这对奇特的搭档毕竟使
美国的外交政策甩掉了包袱,冲出了禁区,使全国的视线从意识形态转向了地缘政治”
判断出时间是20世纪70年代,然后结合所学这一时期的世界政治格局分析解答。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多极化趋势,世界多极化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
移的客观发展趋势。
16.【答案】A
【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
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可以看出经济全球化在推动经济发展同时带来新问题,故A
项符合题意;
B项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但不符合题意;
CD两项表述错误。
故选:Ao
经济全球化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这在促进各国经济合作的同时,也使得一
个国家的经济波动可能殃及他国,甚至影响全世界,加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本题主要考查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
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
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17.【答案】【小题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稳定地方局势的需要;应对江南动荡局
势;压制宗室外戚的需要;治理辽阔疆域的需要。
第14页,共17页
【小题2】理解:加强中央集权的目标与实施中强调发挥地方自主权的矛盾。特点:对
前代制度的继承发展;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地方行权受中央节制)。
【小题3】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
度的重大变革;是省制的开端。启示:注重借鉴历史;给予地方事权,注重调动地方积
极性;因时、因地制宜。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行省制,第1小问结合材料和行省制的原因进行分析即可,
第2小问结合材料和行省制的特点进行分析即可,第3小问结合材料和行省制的意义进
行分析即可。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行省制,侧重对材料分析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考查,行省制是中央集权
强化的产物。
18•【答案】【小题1](1)本小问的影响,依据材料一“外国工业品在中国市场上的
竞争力更强,使得中国棉纺手工业等失掉了价格主动权。……同时这时也是中国民族工
业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国的贸易有所发展,但中外经贸关系畸形发展及中国市场体系发
育不全,……中国难以实现工业化和近代化历史使命”可以得出沦为西方的商品市场;
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民族工业产生并发展;中外经贸关系畸形及中国市场体
系发育不全;中国难以实现工业化和近代化。
(2)第一小问的状态,依据材料二,结合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特征可以得出状态是主动
独立型开放.第二小问的理由,依据材料二“提出要与世界接轨,要引进和利用世界各
国的一切先进文明”,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分析主动;结合新时期的外交政策和
国际地位分析独立;依据材料二“以上海浦东为经济发展“龙头”,长江流域主要城市
设立了一批经济技术开发区。同时期,又有内陆18个省会和区府城市对外开放,享受
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2001年后,我国的对外开放转变为以服务业市场为重点的
全方位的市场开放,转变为WTO成员之间的双向相互开放,并建立起符合世界经济的
法律体系。由此,对外开放进入法治化、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泡沫镍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汽车安全用品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民营口腔医院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木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智能制药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日用化工产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旋转真空鼓式过滤器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挤塑聚苯乙烯泡沫(XPS)保温板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抗组胺药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手术海绵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2022
- 灾害风险分析与风险管理
- 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样式
- JJF 1338-2012相控阵超声探伤仪校准规范
- 中考数学复习备考-几何专题突破与拓展训练题
- 卫生院B超、心电图室危急值报告制度及流程
- 肿瘤化疗-课件
- 第三节钢筋混凝土排架结构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课件
-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
- 产品路标规划-综述2.1
- 2023年郑州工业应用技术学院单招考试面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