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日报》与辛亥革命
《湖南大公报》(以下简称《大公报》)成立于1915年9月1日,1947年12月31日结束。在32年内出版。除了受到惩罚和战争的影响外,实际出版时间约26年。(P67)其办刊时间之长、影响之大,是同时代湖南其它报刊无法比拟的。本文着重谈谈初创时期的《大公报》。一、领导干部和社会主义者以办报为中心谈起《大公报》,不可不提《湖南公报》。《大公报》是从《湖南公报》中分裂出来的。《湖南公报》创办于1912年4月。民国初年,党派林立,其政党总数大约有三百个,它们之间不断地进行分化与组合。该报成立伊始,虽倾向于共和党,但持论尚称公正。1913年10月汤芗铭主湘后,共和党已并入进步党,进步党由先前的共和党、统一党、民主党联合组成,于1913年5月成立。进步党在成立初期持拥袁立场。汤督湘后,《湖南公报》成为进步党的党报,要求该报工作人员一律入党,于是贝允昕、任凯南、龙兼公、张平子等多数人员旋即辞职以示反对。他们脱离《湖南公报》后,即另行筹办新报。新报决定定名湖南《大公报》,“因为我们本是《湖南公报》成员,现在更加恢宏光大,故于公报之上,加一‘大’字。”(P177)1915年8月23日《大公报》开馆员会议,推定职务:刘蔚庐任总理,贝允昕任协理。会议还推定“朱君讠襄任经理,李君晋康任副经理,李君抱一任中外要闻编辑兼总编辑职务之半,张君秋尘任本省新闻编辑兼总编辑职务之半,龚君零公任艺海编辑,张君平子龙君兼公魏君豁等分任社论主笔。”(P49)“人是一切事业的中心,人的思想作为,决定一个事业的风格与荣枯。”报业尤其如此。《大公报》大多数成员都是职业报人,不求名、不求权,抱有自己一定的理想和信念。正如时人评价《大公报》社论主笔之一张平子“一生不入仕途,以新闻、教育事业终其身,对旧时的权贵们,报以嘻笑怒骂的态度,这较之奔走权贵之门,热衷于名利者,其品质之高低,就不言而喻了。”(P188)其他同人亦大都如此。报纸筹备之时,报社同人矢志要以办报为终身职业,不能半途而废,尤其不能出去做官;要站在民众方面说话,不畏强暴;自行出资办报,不依靠任何方面,以免受牵制不能自由发表言论。《大公报》创办之日,正是拥袁称帝与反袁称帝斗争酝酿之时。1915年8月,袁世凯的宪法顾问美国人古德诺发表《共和与君主论》一文,认为中国人民民智低下,君主制较共和制更符合中国人民的历史习惯。紧接着,也在8月,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胡瑛等六人,组成“筹安会”,以“讨论国体”为名,为帝制摇旗呐喊。各省拥袁势力遥相呼应,请求恢复帝制。筹安会湖南分会成立于8月下旬,是全国最早成立的筹安会分会。在汤芗铭的指使下,推定叶德辉为会长,符定一为副会长,会员包括原立宪派黄钅英、左学谦、杨树谷、黄藻奇,以及原属革命派而为袁收买的廖名缙等人。这些人充当了袁在湖南推行帝制复辟的主要鼓吹者和带头羊。然而,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的思潮逐渐成为历史潮流。复辟倒退的逆流激怒了向往民主的人士,全国各地迅速兴起一股反帝制的浪潮。《大公报》何去何从,社长刘人熙态度明朗,高举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的旗帜。八月“二十九日,又开馆员会议,协商言论宗旨。先是袁世凯久有帝制自为之意,至是杨度等承其意旨,发起筹安会,主张变更国体。同人以为此宜反对,本报出版之初,适遇此绝大问题,正宜抖擞精神,大张旗帜。于是决议对于国体问题始终反对,即牺牲以殉,亦无不可。”(P49)在报纸创刊之前,后来成为反袁护国战争的重要发起者蔡锷自北京寄来五百元,表示祝贺。二、《原则》对筹安会的批判经过一段时间筹备,1915年9月1日《大公报》创刊。社长刘人熙撰发刊词,以“贿鬻”、“感情”、“浅识”、“听荧”四事相诫,表明秉公执笔、爱国救民的立场。正是从此立场出发,在《本报宣言》中,提出办报旨趣有三条,其中第一条即是反对帝制,维护共和,“我国之适用共和,已可概见。方今宪法起草在即,民国会议召集有期,国基奠定计日可俟。当此强邻生心、鲁难未已之秋,岂容发为摇动国体之谈,以希冀个人不可知之富贵,而酿亡国之祸,且以受完全国法支配之国民,则敢对于国体倡为异论,实不啻提倡革命,当然为法律所不容。今报界同业且多有极力鼓吹之者,本报则断断不附和之,惟知以拥护共和、巩固国家为职志,此本报之旨趋一也。”当日时评《本报对于国体问题之主张》表示:“夫以三数人之私意,便欲变更全国国民所习而安之之国体,非狂则妄,士君子不加诟厉即目笑存之耳,曾何辨论之足云?”另一时评《湖南人未尽死》谓:“乃今者筹安会之发起区区六人,而湘人实居半数,杨度且为之领袖焉,哀莫大于心死,湖南人其尽死乎?虽然犹有贺振雄、李诲等其人焉,正义严词,出而反对,则衡山湘水固未尝无一线生机也,记者以是知湖南人之未尽死,即以是决中国之必不亡。”当日专电三则,其中两则是关于筹安会的。摘录于此,毋须多加分析,一看即非常明了,一则是“筹安会愈唱愈高。”另一则是“筹安会必无效果。京中各名宿多反对筹安会,该会中人极力招致无效,闻军界中人亦多不赞成。”清楚地表明了大公报人鄙视筹安会的态度。当日国内要闻《国体问题溯源记》,用辛辣的笔调介绍了杨度、孙毓筠等“时髦政客”发起的筹安会,并列举反对者之论调。“以上各种言论,在当时均为全国各报所未有,亦不敢有,而《大公报》竟于创刊第一炮中同时施放出来。发行后阅者皆以为‘涤得我心,欣喜欲狂。’”(P184)湖南人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个性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公报》的反帝制宣传可以分成三个阶段:(一)从创刊到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文告,接受帝位之前,为大张旗鼓反对帝制阶段。据不完全统计,这个时期,围绕国体问题展开的论说大约有八十余篇。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有社论《筹安会之商榷》、《讨论国体问题之先决问题》,来稿《对于筹安会之意见》、《论筹安会》,时评《本报对于国体问题之主张》等。此外,还在国内要闻中开辟系列报道,诸如《全国舆论界对于国体问题之态度》、《筹安会之近闻种种》、《外报对于我国国体问题之论调》、《国体问题近讯种种》、《又有许多反对筹安会之文章》、《筹安声中之各省观》、《国体问题近讯零拾》、《国体问题见闻杂记》、《国体解决声中见闻杂记》等。其阐述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首先,认为倡帝制是筹安会所为。“国体问题何自而发生乎?曰发生于筹安会;筹安会以何者为主旨乎?曰变更国体,改共和为君主立宪。”针对杨、孙六君子声称“吾难欲变更国体,然吾意固以立宪为旨归也”,质问筹安会六君子:难道共和时代就不能立宪,非得变更国体为君主后才能立宪?大公报人对筹安会六君子之所以倡帝制的目的提出质疑,认为主要是出于一己私利,想接近政权,能在未来的新朝作高官。“私心自用,妄冀富贵,置家国存亡、黎庶生命于勿顾,斯其罪,诚木翟发难数矣。”并且揭露筹安会六君子财政上的贪污,尤其对杨度、李燮和经济丑闻的披露屡现报端,以此佐证其自私的本性。其次,认为筹安会变民主为君主的四点理由不成立。筹安会问道:“(一)中国数千年来何以有君主而无民主?(二)革命之结果何以不成君主而成民主?(三)共和实行以后究竟利害孰多?(四)世界共和国家何以有治有乱?”大公报人反驳道:中国数千年来不是只有君主而无民主,尧舜禹互相揖让,实一完全民主之精神也;清末革命以来,中国之共和不是成于勉强逼迫,二十世纪之民族,殆皆具倾向共和之感情,反正后,全国一致赞成共和,即筹安会领袖亦身与其列;共和实行以后,以两三年来民人所历之痛苦,国家所受之危险,其咎悉归之共和,是违心之论;大凡世界自有历史以来,无论何国,仅一次革命而改良政治、变更国体,未有旋即弭平遽臻治理者。再次,谴责筹安会主张变更国体是紊乱国宪。筹安会“于手续上既不能认为成立,于宗旨上尤为法律所不许可”,因为“筹安会发起之初,曾未呈报警察厅及内务部存案”,且“约法所规定之国体,共和国体也。刑律第一百零一条所规定之内乱罪,其条件之一即为紊乱国宪也。筹安会建议变更国体,非紊乱国宪而何?”最后,指出现有共和国体没有必要变更。理由是:由政治上观察,“彼筹安会之所以痛诋共和,无非引墨西哥之争乱以为前车之鉴。”然而,墨西哥之所以动乱,并不是共和国体的责任,而是由于恶势力把持政权,“假令有为华盛顿者宰制墨西哥之政局,则墨亦何尝不可美利坚同享共和之幸福乎?”国体“既已定为共和,固不必节外生枝而改弦更张也。”由法律上观察,“今筹安会于共和国体之下,倡言反对共和,是否属于法律范围内之行动?”显然不是。“至若实行变更国体为国家根本上最重要之问题,必基于正式立法机关之建议或诉诸国民全体之解决,今立法院尚在选举之中,而以二三参政之意见,建议改变。”“此种怪现象苟发现于法美诸邦,则必目为紊乱国宪,而治以适当之处分。”由社会上观察,我国一般共通之心理,不欲改变已成之局。“夫此种心理殆具有一种不可侮之潜势力,各国政治家鲜有逆之而行者,盖以众怒难犯,而人心易去也。”由内治上观察,我国政府近年来对于内治上所感最困难之问题者是乱党问题。“苟使国体而果变为君主”,则是予乱党以维持共和为藉口,挑起内乱,“况胜朝遗老、清室旧臣尚有不忘故君而主张复辟者”,势必乘虚而入,“使全国成土崩瓦解之局,陷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由外交上观察,“变更国体必经各国之承认而后始有国际上之资格。民国之承认即已大费周旋,今忽改为君主,朝三暮四,令人轻视。各国之承认与否,尚属不可必之问题,就令可如愿相偿,恐利权上又不能无所牺牲。”(二)从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发布文告,接受帝位,到袁世凯1916年3月22日发布撤销帝制令之前,为第二阶段。这个时期,木已成舟,大公报人对国体问题议论明显减少,社论和时评极少涉及国体问题,只在国内要闻和本省新闻中如实报道帝制实行之筹备情况。“近日国中新闻家率不敢侈谈时事,顾刺取琐屑或剿袭陈文以图卸责意,亦可怜而可哂矣。”“非不议也,不可议也,不能议也,不足议也”。这个时期,论说重点转向司法制度,以期用法律约束帝王权力。新帝国即将建立,大公报人对它抱有或多或少的幻想,希冀新帝国能真正立宪,用法治取代人治,如1915年12月23日时评《立宪》,12月26日社论《赠国民会议当选之湘议员》,12月27日社论《论立国之大信》等。希冀重振国威,安定社会,废掉租界,还国人尊严,如1915年12月21日时评《租界》。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大公报上不时冒出一些与时局格格不入的不和谐音,如1915年12月31日袁世凯下令改新年为洪宪元年后,《大公报》在1916年1月3日公布了一则专电“政府以民国四年告终,恐人民无所遵守,提前颁布洪宪年号”,随后,1月4日《大公报》由先前的“中华民国”纪年改为“中华帝国”纪年,面对如此大的改变,一个新纪元的开始,当天报纸的社论、时评只字未提新帝国,更不用说进行“献颂以祝圣明”了。正所谓无为即为,此时无声胜有声。(三)从袁世凯1916年3月22日发布撤销帝制令之后,到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去世为第三阶段。“帝制撤消,全国之观念一变,言论界、思想界顿呈异彩,民主立宪之声,洋洋然充塞于宇内。”这个时期,《大公报》秉承一贯的立场,围绕惩办帝制祸首、逼袁退位、各省独立、南北议和等主题展开讨论。据不完全统计,与此相关的论说大约有六十余篇。最具代表性的文章有社论《民国四年来之政体》、《斥复辟论》、《时局痛言》,译论《论中国之政治》,时评《哀帝政派》、《本报对于国体问题之主旨》、《责任内阁》、《袁政府之罪恶》等。其阐述的主要观点有:首先,主张严惩帝制祸首。“此数月以来,国几靡烂,陷元首于不义,坠人民于水火,筹安诸君实为祸首。”有人甚至主张:“不若囚而置诸博物馆,以供国人之观摩,且时申其儆惕之为愈也。”其次,袁世凯已经威信扫地,只有退位才能使人民免受痛苦。“躬为一国之元首,竟背礼丧义寡廉鲜耻,以为之倡,迨至身败名裂,举国异之而犹恋栈不肯下去,若而人者盖久已不知礼义廉耻为何物矣?”警告“袁氏势无可乘,若能知机,惟有引退,乃犹妄想和议,仍求伍唐为之斡旋,殊不知唐虽亦素以鲁仲连自许,其如国人不许其为鲁仲连何耶?”且揭露袁世凯不肯去位的“良苦用心”,“夫以抚驭中原数十载之袁氏即有难忍敝屣荣利之私情,然则辛亥之役以二百年之爱亲觉罗亦何忘情若是耶,且个人之虚荣,即有所难忍,独于害民亡国,宁有所甘心乎?”再次,中国亟待建设一名符其实的民主立宪国。社论《民国四年来之政体》把中华民国以来的历史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自革命军起义至北京临时政府成立,仅为共和之孕育,而未备共和之形式;第二时期自北京临时政府成立至正式大总统之选出,仅备共和之形式,而未具共和之精神;第三时期自正式大总统就职至筹安会发生,只不过是复古时代,而不能称为共和时代;第四时期自筹安会发生至帝制案撤消之日,为帝制案起灭时代,离共和政体愈远。作者进一步指出,政体仅有两种,不立宪即为专制。共和而不立宪,以国体言,虽为民主,而以政体言,则仍专制也。那些赞成君宪诸人,不知政体之不良,转疑国体之不适,欲变共和制为君主制,实为南辕北辙。今者撤销帝制,恢复共和,应吸取教训,不仅徒拥共和之名,更要务举共和之实。在建立怎样的中央政府政治体制方面,主张内阁制,希冀通过责任内阁制,建设真正的共和政体。袁死后,大公报人继续围绕各省独立与取消独立、召集国会、恢复约法等民国建设问题展开讨论。国会和《临时约法》作为中华民国的两个重要标志,已被袁世凯破坏,因此,如何恢复就成为评论的焦点。上述事实表明,反袁称帝一直是这段时期《大公报》的主流。“去岁帝制发生,本报以其违背真正民意,毅然极端反对,虽其时受无量之痛苦,不少变其宗旨。”三、《公约》改变了反袁的立场大公报人认定要反对的,就大张旗鼓的反对,绝不手软。湖南人刚烈的个性在反帝制运动中彰显出来。《大公报》坚决的反对帝制立场,赢得国民的好感,使其销数激增,不一月即发行四、五千份,不数日即跃至万份,成为民国时期湖南地区有影响的大报。销量大,必将影响大。《大公报》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第一,一以贯之的反袁立场,在同时代的报刊中极其少见。“当时湖南各报唯《大公报》公开反袁,在全国也相当突出。”(P68)“各外报谓中国反对帝制报纸仅上海之新中华报、天津之益世报、长沙之大公报。”《大公报》从1915年9月1日创刊,就公开打出反袁旗帜,是较早举起这一旗帜的报刊,“标志梁启超宣布了反袁的立场”(P226)的《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公开,《大公报》迅速在1915年9月10日、11日的选论中连续转载。据作者考证,《大公报》是全国范围内较早转载此文的报刊。社会名人登高一呼的社会效应,大公报人是非常清楚的。他们用这篇掷地有声的文章扩大宣传效果,壮大反袁声势。而当时很多报纸还在为袁世凯复辟帝制摇旗呐喊。翻阅袁世凯称帝时期的《大公报》,反袁的文章比比皆是,所占篇幅极大,“它从社论、时评、新闻到副刊《艺海》都以反袁为主。”(P68)第二,用舆论操纵局势的阀门,推动着反帝制复辟思潮的发展。报业“与近代政治的鼎革,社会的变迁,具有不可分割的连体关系”。《大公报》从创刊到袁世凯退出历史舞台,一直以反袁复辟为主线。除了社论、时评充当吹鼓手外,在专电栏里,经常有“多数高官不愿变更国体,纷纷呈请休职”之类的内容出现,在国内要电、本省新闻、艺海中,也不失时机地贯穿谴责筹安会、痛斥帝制的立场,引导舆论朝着维护共和国体的方向发展,为反帝制复辟运动的发展推波助澜。亦因此招来当局的不满,成为触犯政府的笔祸者,“国体变更渐成事实,已无研究之余地,本报昨又奉警厅命令,每日派员来馆检查,以昭慎重,兹经同人议决,以后对此问题不加讨论,惟力求消息灵通,以饷阅者,祈共谅之。”我们从《大公报》的这则启事中可感受到统治者对它的恐惧,另一方面也折射出《大公报》在推动反帝制运动方面的影响。台湾著名新闻学家曾虚白评价道:“帝制问题发生,《大公报》极力抨击,声华动海内”。(P281)第三,大公报人拥护民主立宪的立场贯穿始终,给广大读者灌输了民主立宪观念。大公报人坚决反对袁世凯称帝,否定君主立宪思想,呼吁建立真正的民主立宪国,表明了其在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道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临床医学导论》课件2
- 《临床医学概论痛经》课件
- 温室工程合同
- 矿山开发项目合同模板
- 校企合作学生实习协议
- 职场人士午托合同
- 网络安全技术转让合同
- 汽车美容店租赁铺位合同
- 总代理紧急加入协议
- 文物运输途径保护协议
- (正式版)SH∕T 3145-2024 石油化工特殊用途汽轮机工程技术规范
- 国企集团公司各岗位廉洁风险点防控表格(廉政)范本
- 特殊视觉功能检查-AC-A检查
- 2024年廉洁知识测试卷附答案
- 战略投资部面试题目及答案
- 保险公司增额终身寿主讲课件
- 早产儿护理课件
- 内部创业基础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湖南大学
-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主题、场域、活动
- ISO28000:2022供应链安全管理体系
- 2024年4月时事政治考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