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社会心理学态度课件_第1页
节社会心理学态度课件_第2页
节社会心理学态度课件_第3页
节社会心理学态度课件_第4页
节社会心理学态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 态度形成与态度转变态度是联系个体内、外

世界的桥梁。由态度出发,向内可对个体的心理状态进行研究,向外则可对行为进行某种预测。1第一单元 态度概述一、什么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的总的评价和稳定性的反应倾向。(一)态度的3个特点内在性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

状态。对象性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态度的对象包括人、物、事件、观念等等。稳定性态度一旦形成就会持续一段时间、不会轻易转变。2(二)态度的3个成分一般认为,态度有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性三个成分。认知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所有认知——即关于对象的

事实、知识、信念、评价等。情感成分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体验或情感反应。行为倾向成分个体对态度对象的预备反应或以某种方式行动

的倾向性。3上述三种成分的英文单词首字母分别为C(cognition,认知)、A(affection,情感)、B(behavior

tendency,行为倾向),态度的三成分说被称为态度的ABC模型。一般地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往往占有主导

地位

,决定

态度的基本取向与行为倾向。4(三)态度与行为态度含有行为的倾向性。但态度与行为关系比较复杂。态度是行为的重要决定因素,但个体具

体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还受情境、认知

因素,

甚至是过去的经验与行为的影响。5(四)态度与价值观价值观对态度有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是通过个体对态度对象

赋予价值来实现的。个体对某一对象的态度,就其认知成分来说,评价是核心要素。个体的态度取决于这一对象的价值。价值大小决定态度程度强弱。态度对象的客观价值对态度有重要影响,但态度的直接决定因素是个体赋予对象的主观价值。6态度与价值观有根本的不同。首先,价值观与态度相比,更抽象和一般,更

稳定和持久,更不容易转变。其次,价值观不像态度具有直接的、具体

的对象,也没有直接的行为动力意义。它对行为的作用是间接的,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7个体的各种价值观根据价值选择的重要性构成了

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同样,人的各种态度也会构成一个具有整体性的态度体系。越是接近价值体系中心的价值,越是接近态度体系中心的态度,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力也越大。8二、态度的4个功能社会心理学家卡茨提出,态度有四个方面的心理功能。(一)工具性功能个体倾向于发展能给自己带来

利益的态度。(二)自我防御功能个体倾向选择有利于自我防御

的态度,这能让人受到贬抑时用来保护他们自己9(三)价值表现功能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表明自己的态度,来显

示自己的社会价值取向。(四)认知功能个体对情境中的客体通过态度来赋予其意义。个体获得对某种事物的态度,就好像找到一个应付

新情境的向导。已经形成的态度,会影响对新的情境的认识。10三、态度的5个维度(属性)(一)方向。个体对态度对象的指向。(二)强度。即态度倾向于某一特定方向的程度。(三)深度。即个体对特定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四)向中度。某种态度在个体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体系中接近核心的程度。(五)外显度。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上的外露程度。11四、态度形成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和内化三个阶段。(一)依从依从是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

会期待或他人意志

,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依从是表面的、暂时的,是权宜之计,是一种印象管理策略。12(二)认同认同是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

超越属于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态度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13(三)内化内化是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的观点,并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态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的结果,是以认知成分为基础的。个体态度的形成,从依从到认同,再到内化,

最后成为不易转变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14第二单元 态度转变个体形成一定态度后,由于接受新的信息

或意见而发生变化,这个过程叫态度转变。15一、态度转变模型美国学者霍夫兰德等人提出了一个态度转变的模型,如下图所示:16接受者的态度转变涉及的4个要素:传递者传递者是沟通信息的提供者,也是试图以一定的方式引导人

们发生态度转变的劝导者;沟通信息态度转变,是接受者意识到自己的态度与外在的信息存在差异后发生的。沟通信息是态度转变的最直接的原因;接受者也是态度转变的主体,一切说服的努力,只有为态度主体所接受,才能发挥作用。情境因素沟通和说服是在一定背景中进行的,所处的情境不同,个体

的情绪状态的差异,都会影响态度转变的效果。171.传递者的威信信息传递者的威信,传递者与接受者的

相似性都会影响他发出的信息的说服效果。威信越高,与接受者的相似

性越大,说服的效果越好。(一)传递者方面的影响因素182.传递者的立场传递者的立场会直接影响他们的说服效果。如果传递者的立场是自我服务的,则他所提供的信息影响力小。如果传递者的立场是自我牺牲的,则会造成比较大的影响193.说服的意图如果接受者认为传递者刻意影响他们,则不易转变

态度;但如果接受者认为传递者没有操纵他们的意图,心理上没有阻抗,对信息的接受就较好,易于转变态度。4.说服者的吸引力接受者对高吸引力的传递者有较高的认同,容易接受他们的说服。20(二)沟通信息方面的4个影响因素1.信息差异任何态度转变都是在沟通信息与接受者原有态度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发生的。研究表明:对于威信高的传递者,这种差异较大时,引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对于威信低的传递者,这种差异适中时,引

发的态度转变量最大。212.畏惧信息如果唤起人们的畏惧情绪,

一般来说会有利于说服服。但畏惧与态度转变的关系不是正的线性关系。在大多数情况下,畏惧的唤

起能增强说服效果。但是,如果畏惧太强烈,引

起接受者的心理防御以至否定畏惧本身,结果会使态度转变较少。研究发现,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223.信息倾向性研究发现,对一般公众,单一倾

向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

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234.信息的提供方式信息提供的方式、渠道,

也影响说服的效果。一般来说口头传递比书面途径效果好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

众传媒沟通效果好。24(三)接受者方面的3个影响因素原有态度与信念的特性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和态度体系的一部分,难于转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被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转变。与个体的需要密切关联的态度不易转变。人格因素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

自尊水平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转变态度。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253.个体的心理倾向在面临转变态度的压力时,个体的逆反心理、心理

惯性,保留面子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说服,

从而影响态度转变。人们通常利用一些自我防卫的策略来减少说服信息对自己的影响,比如笼统拒绝,贬损来源,歪曲信息,论点辩驳等。26(四)情境方面的影响因素态度转变是在一定的背景下进行的,一些情境因素会影响态度转变。1.预先警告预先警告有双重作用。如果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对态度对象的卷入

程度低,预先警告可促使态度转变。如果态度与接受者的重要利益有关,那么预先警告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27282.分心分心的影响也是复杂的,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

减弱接受者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扰,从而促进态度转变;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不能获得

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3.重复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29三、态度转变理论(一)海德的平衡理论海德重视人际关系对态度的影响

力,强调一个人对某一认知对象的态度,常常受他人对该对象态度的影响。海德认为,在人们的态度系统中存在某些情感因素

之间或评价因素之间趋于一致的压力,如果出现不平衡,则倾向于朝平衡转化。人们在转变态度时,往往遵循“费力最小原则”

,即个体尽可能少地转变情感

因素而维持态度平衡。30图中三角形的3个顶点分别代表个体(P)

他人(O)另一个对象(X)三角形的三个边表示P、O、X三者之间的关系,它有两种关系,P-O之间是情感关系;P-X和O-X之间是单元关系。它有两种形式,肯定关系和否定关系,

分别以“+”、“—”号表示。海德提出了一个

P-0-X

模型说明他的观点31+

+如果三种关系都是肯定的,或两种是否定的,一种是肯定的,则存在平衡状态。*

如果三种关系都是

的,

两种

肯定的,一种是否定的,则存在不平衡状态。*321.平衡的状态P+33++老师0X赵本山小品学生1.11.平衡的状态P—+老师0—X赵本山小品学生1.2341.平衡的状态P—35+老师0—X赵本山小品学生1.31.平衡的状态P——+老师0X赵本山小品学生1.4362.不平衡的状态P—+老师0X赵本山小品学生2.1+372.不平衡的状态P+38老师0—X赵本山小品学生2.2+2.不平衡的状态P—39+老师0X赵本山小品学生2.3+2.不平衡的状态P—老师0—X赵本山小品学生2.4—40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

的平衡状态要比人际联系否定情况下的平衡状态更令人愉快,人际联系肯定情况下态度转变的压力大于

人际联系否定情况下态度转变的压力。41在P—O—X模型中,P—O之间的关系(人

际)最重要。P—O联系为肯定

时,平衡为强平衡,不平衡为强不平衡。P—O联系为否定

时,平衡为弱平衡,不平衡为弱不平衡。42程度越大。291(二)认知失调论费斯廷格认为,个体关于自我、环

境和态度对象都有许多的认知因素,

当各认知因素出现“非配合性”的关系时,个体就会产生认知失调。认知失调给个体造成心理压力,使之处于不愉快的

紧张状态。此时,个体就会产生消除失调、缓解紧张的动机,通过改变态度的某些认知成分,达到认知协调的平衡状态。失调认知对个体的意义越大,失调的认知

成分多于协调的认知成分,则认知失调的43费斯廷格认为,认知失调可能有4种原因:⑴逻辑的矛盾如水应该0℃结冰,但个体却看到水在30℃时还未融化⑵文化价值冲突一种行为在一种文化中被接受而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

为不可思议(吃狗肉)⑶观念的矛盾对同一事务,从不同观念层次上评价,得出矛盾的结论,

也可以引起失调(古遗迹保护与城市建设)⑷新旧经验相悖当我们新的行为与旧有经验不一致时,对(新)行为的认

知也会出现失调。(诚实与说谎)44消除、减少认知失调的途径: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因素的一方,使

两方面的认知因素协调。引入或增加新的认知因素,以改变原有的

不协调关系。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的强度。45(三)社会交换论社会交换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

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社会交换论认为决定个体采取何种态度以及转

变态度的关键是诱因的强度。态度是肯定因素(得)与否定因素(失)的

代数和。个体选择何种态度取决于这种态度能使其获得什么,失去什么,总收益如何。但个体并非永远是理智计算的决策者,而且

个体对这种内部的计算过程也未必意识得到。46专栏2-11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指个体用相反的态度与行为来对外界的劝导做出反应的现象。典型的逆反心理有三种:超限逆反超限逆反是机体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出现的逃避反应。自我价值保护逆反当外在劝导或影响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时,人们就会有

意无意地进行自我价值保护,对外在影响起反向的反应。禁果逆反禁果逆反指理由不充分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欲望。47专栏2-12角色扮演与态度转变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在一个时期内把自己当成另外一个人,并按照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来生活,那么这个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会最终固定到角色扮演者的身上。使扮

演者形成新的态度和行为模式,从而最终实现态度转变。通过角色扮演,让个体学习和建立新的行为模式,是转变态度的一个很有效的办法。该方法在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许多行为矫正技术,表面上只关注行为的变化,不关心内在观念和态度的转变,事实上它们是试图通过行为的改变来最终转变态度。行为与态度是一个整体,行为变化而态度不变化,就会产生认识失调,通过认知的调整功能,已经变化的行为会引导态度发生转变。新的行为模式建立之日,可能就是新的态度确立之时。48第三单元 态度测量常用的态度测量方法有量表法、投射法、行为反应测量法等。在使用量表测量态度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