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4: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新人教版)_第1页
选修4: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新人教版)_第2页
选修4: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新人教版)_第3页
选修4: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新人教版)_第4页
选修4: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杰出的科学家中国古代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伟大物理学家牛顿、爱因斯坦这些杰出的科学家对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ks5u精品课件他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医学家、药物学家——李时珍。1953年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一幅就是李时珍。你知道右图中的人物是谁吗?思考: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被列入世界著名科学家之列?他对人类做出了什么贡献呢?ks5u精品课件6.1杰出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课标要求了解李时珍的主要事迹,认识他对社会发展所作的贡献。知识体系一、从医之路二、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三、评价ks5u精品课件一、从医之路1、背景(1)生于医生世家(明中叶,湖北蓟州),从小对药物学产生浓厚兴趣(2)少年理想当医生(3)科举受挫2、表现(1)十年钻研,30岁成名医

(2)楚王府、太医院任职,广开眼界(医药典籍和药物标本)

(3)辞官回乡行医,研究医药学ks5u精品课件二、中医药巨著《本草纲目》1、“本草纲目”之意2、编写原因:(1)分类杂乱(2)内容谬误:药材名称混乱、药性认识错误(3)漏载药物本草:中药(本草学:有关中药方面的学问);纲目:药物分类体系纠正历代药物学著作存在缺陷ks5u精品课件3、编写过程:

(1)学习前人经验:

(2)注重调查研究:十年阅读鉴别(800多种参考书,引用书目700多种)——读万卷书①亲自采药考察——行万里路;②深入民间请教;③亲自栽培药物4、完成:27年艰辛1578年完成1596年正式出版ks5u精品课件①药物内容丰富:数量多(药物1892种,药方11096个);增加新品种(药物374种,药方8186个);配有插图(1000多幅)

②药物分类先进: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逐级分类的纲目体系,比林奈早一个半世纪;

③纠正前人很多错误;④涉猎多种学科;(动、植物学、矿物学)⑤文学色彩浓厚5、内容:ks5u精品课件6、历史地位和影响①总结了我国16C以前药物学成就,中国医药宝库中集大成之作;②被誉为“东方医学的巨典”,并被译成多种文字,成为世界医药学宝典之一;③达尔文称之为“中国的百科全书”

④科学性、文学性、实用性,在我国及世界广泛流传。ks5u精品课件三、评价李时珍1、贡献:(1)编撰《本草纲目》,开创药物分类新体系,被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东方医学的巨典”。(2)其伟大的医学成就,成为对人类最有贡献的科学家之一。

2、品质:(1)矢志不渝、执著坚定的信念(2)科学严谨、求真务实的态度(3)不畏艰险、勇于创新的献身精神ks5u精品课件1578年,年逾花甲的李时珍终于完成了《本草纲目》的初稿。到这时,李时珍为编写这部书,已整整花去了二十七年的时光。但是,具有严谨科学态度的李时珍,并没有就此止步,他又经过了十余年的修改,先后三易其稿,才将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最后定稿。

ks5u精品课件《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分为16部,62类。共搜集药物1892种,其中植物1195种,动物340种,矿石357种。此外附有处方11096则,各种矿植物插图1160幅。这部书在解释工作上,其体例特点是:以“正名”为纲,以名家注释称目;用“集解”叙述产地、形态以及栽培和采集方法;用“正误”考订品种真伪和历史文献记载;用“修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