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明德启南中学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若3xmy3与-x2yn是同类项,则(-m)n等于()A.6 B.-6 C.8 D.-82.某校饭堂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对他们最喜欢的套餐种类进行问卷调查后(每人选一种),绘制了如图的条形统计图,根据图中的信息,学生最喜欢的套餐种类是()A.套餐一 B.套餐二 C.套餐三 D.套餐四3.以下问题,不适合用全面调查的是()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C.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读书时间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 B.正负号相反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C.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商为-1 D.两个正数中,较大数的倒数反而小5.如果整式是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那么n等于()A.3 B.4 C.5 D.66.如图,∠AOB=∠COD=90°,∠COB=58°,则∠DOA的度数是()A.102° B.112° C.122° D.142°7.按图所示的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的结果为17的是()A. B. C. D.8.为了解本校九年级学生的体能情况,随机抽查了其中30名学生,测试1分钟仰卧起坐的次数,并将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频数直方图.那么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次的人数占抽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A.40% B.30% C.20% D.10%9.某地一天早晨的气温是,中午温度上升了,半夜又下降了,则半夜的气温是()A. B. C. D.10.若a的倒数为-,则a是()A. B.- C.2 D.-2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如图所示,将长方形纸片进行折叠,如果,那么_________度.12.四舍五入法,把130542精确到千位是_____.13.已知是关于方程的解,则__________.14.单项式的系数是_________.15.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2,则这个两位数是______.16.某班围绕“舞蹈、乐器、声乐、其他等四个项目中,你最喜欢哪项活动(每日只限一项)”的问题,对全班5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扇形统计图,请问该班喜欢乐器的学生有__名.三、解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17.(8分)下列几何体是由5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依次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到的该几何体的形状图。18.(8分)(1)按下表已填的完成表中的空白处代数式的值:116(2)比较表中两代数式计算结果,请写出你发现与有什么关系?(3)利用你发现的结论,求:的值.19.(8分)先化简,再求值:,其中,b的相反数是.20.(8分)如图,AB⊥BD,CD⊥BD,∠A与∠AEF互补,以下是证明CD∥EF的推理过程及理由,请你在横线上补充适当条件,完整其推理过程或理由.证明:∵AB⊥BD,CD⊥BD(已知)∴∠ABD=∠CDB=()∴∠ABD+∠CDB=180°∴AB∥()又∠A与∠AEF互补()∠A+∠AEF=∴AB∥()∴CD∥EF()21.(8分)如图,点在同一条直线上,.(1)请说明;(2)与平行吗?为什么?22.(10分)如图,这是一个长方体纸盒的平面展开图,已知纸盒中相对两个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1)填空:a=,b=;(2)先化简,再求值:(ab+3a2)-2b2-5ab-2(a2-2ab),23.(10分)解方程(1)3x+7=32﹣2x;(2)24.(12分)请把下面不完整的数轴画完整,并在数轴上标出下列各数:-3,,4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D【题目详解】解:∵3xmy3与-x2yn是同类项,∴m=2,n=3,∴(-m)n=(-2)3=-1.故选:D.【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同类项的概念的应用.2、A【分析】通过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套餐一出现了50人,最多,即可得出答案.【题目详解】解: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得:套餐一一共出现了50人,出现的人数最多,因此通过利用样本估计总体可以得出学生最喜欢的套餐种类是套餐一;故选:.【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明白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数据,从条形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3、D【解题分析】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非常重要,∴适合用全面调查;B.∵学校招聘教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比较重要,∴适合用全面调查;C.∵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读书时间工作量不大,∴适合用全面调查;D.∵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具有破坏性,∴不适合用全面调查;故选D.【题目点拨】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应该选用哪种方式要从重要性,破坏性,工作量等几个方面综合考虑.4、D【分析】根据绝对值的性质、相反数的定义、相反数的性质和倒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题目详解】A.有理数的绝对值一定是正数或0,故本选项错误;B.正负号相反且绝对值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缺少条件,故本选项错误;C.互为相反数(0除外)的两个数的商为-1,缺少条件,故本选项错误;D.两个正数中,较大数的倒数反而小,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题目点拨】此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相关概念及性质,掌握绝对值的性质、相反数的定义、相反数的性质和倒数的定义是解决此题的关键.5、A【分析】根据多项式的项与次数的定义即可得到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解.【题目详解】∵整式是关于x的二次三项式∴∴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多项式的项数、次数的定义,严格按照定义进行解答即可.6、C【题目详解】∵∠AOB=∠COD=90°,∠COB=58°,∴∠BOD=∠COA=90°﹣58°=32°,∴∠DOA=∠AOB+∠DOB=90°+32°=122°.故选C.7、D【分析】把A、B、C、D四个选项分别带入运算程序,能使输出的结果为17的即是正确答案,所以A、B、C输出的最后结果都不是17.【题目详解】解:A选项:;B选项:;C选项:;D选项:.【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运算程序的理解,分析清楚运算程序的主要目的是解题的关键.8、A【题目详解】解:根据题意,抽查的总人数为30人,则次数在25~30次之间的人数为12人,则仰卧起坐次数在25~30次的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100%=40%.故选:A.9、B【分析】根据正数与负数可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规定“上升”为正,进而“下降”为负,然后将上升和下降的数据用正负数表示,所得数据与早晨气温相加求和即得.【题目详解】规定“上升”为正,上升了记为,下降了记早晨的气温是半夜的气温是:故选: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正负数的意义,解题关键是规定正方向并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10、D【解题分析】试题分析:已知a的倒数为-,根据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可得a是-1.故答案选D.考点:倒数.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1【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1=70°,利用折叠及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BHE=∠2=∠FEH,即可求的度数.【题目详解】解:由题意得EF//GH,∵,∴∠1=∠BHG=70°,
∴∠FEH+∠BHE=180°-70°=110°,
由折叠可得∠2=∠FEH,
∵AD//BC
∴∠2=∠BHE,
∴∠BHE=∠2=∠FEH=1°.
故答案为1.【题目点拨】考查折叠问题;综合利用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折叠的性质解题是解决本题的思路.12、1.31×1.【分析】先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然后把百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题目详解】解:130542精确到千位是1.31×1.故答案为1.31x1.【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科学记数法及近似数的精确度.13、6【分析】将x=3代入原方程即可求出答案.【题目详解】将x=3代入mx−8=10,∴3m=18,∴m=6,故答案为6【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本题属于基础题型.14、【分析】根据单项式系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题目详解】解:单项式的系数是.故答案为:.【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单项式的系数,掌握单项式系数的定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5、11x+1【解题分析】两位数=10×十位数字+个位数字,把相关数值代入后化简即可.【题目详解】∵十位上的数字是,个位上的数字比十位上的数字大1,∴个位上的数字为x+1,∴这个两位数为10×x+(x+1)=11x+1.故答案为:11x+1.【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掌握两位数的表示方法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6、20【题目详解】∵该班喜欢乐器的学生所占比例为:1﹣22%﹣10%﹣28%=40%,∴该班喜欢乐器的学生有:50×40%=20(人).三、解下列各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72分)17、【分析】由几何体可得主视图有3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1、1;左视图有2列,每列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1;俯视图有3列,每行小正方形数目分别为2、1、1,进而得出答案.【题目详解】解:如图所示【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实物体的三视图.在画图时一定要将物体的边缘、棱、顶点都体现出来,看得见的轮廓线都画成实线,看不见的画成虚线,不能漏掉.18、(1)1;16;9;9;(2)=;(3)4【分析】(1)把a,b的值代入代数式求值即可;
(2)比较表中两代数式计算结果即可得出结论;
(3)把4038变形为2×2019,直接用(2)中的公式求出结果.【题目详解】解:(1)11161699(2)由表中两代数式计算结果可得,=(3)==()2=4【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列代数式、完全平方公式及应用.由代数式值相等得到=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1);(2)【分析】(1)根据整式乘法运算法则,平方差公式化简,多项式乘多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化简即可,(2)把,代入代数式求值即可.【题目详解】原式,,b的相反数是,,代入上式得:,故答案为:(1);(2).【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整式的混合运算,利用平方差公式化简,熟记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0、90°;垂直的定义;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已知;180°;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分析】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得出AB∥CD,AB∥EF,最后由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得出CD∥EF,进而得证.【题目详解】证明:∵AB⊥BD,CD⊥BD(已知),∴∠ABD=∠CDB=90°(垂直的定义),∴∠ABD+∠CDB=180°,∴AB∥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又∠A与∠AEF互补(已知),∠A+∠AEF=180°,∴AB∥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CD∥EF(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故答案为:90°;垂直的定义;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已知;180°;EF;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平行公理的推论,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21、(1)详见解析;(2),理由详见解析.【分析】(1)根据线段的和差关系可得AC=DF,利用SSS即可证明△ABC≌△DEF;(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CB=∠F,即可证明BC//EF.【题目详解】(1)∵AD=CF,∴AD+CD=CF+CD,即AC=DF,在△ABC和△DEF中,,∴△ABC≌△DEF.(2),理由如下:由(1)可知,,∴,∴.【题目点拨】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判定定理是解题关键.22、(1)1,-3;(2)a2-2b2,-1.【分析】(1)根据相反数的概念易求出-1和3的相反数,从而可求出未知数a、b的值;(2)将整式按照整式加减运算的法则在括号后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a、b的值计算出结果.【题目详解】(1)a=1,b=-3(2)∴原式【题目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有相反数的概念,整式的加减法法则.弄清长方体展开图的相对面是难点,整式加减中正确去括号,防止漏乘是关键.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进行性肌萎缩的临床护理
- 2025员工外派合同范文
- 上思县高考试卷真题及答案
- 山西2017中考理综试卷及答案
- 三选一中考试卷及答案
- 2025版关于个人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安装合同范本
- 商业服务机器人的经济效益分析考核试卷
- 2025物业服务合同版范本
- 自动售货机行业市场细分与定位考核试卷
- 2025年生猪屠宰兽医卫生检疫人员考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共青团团课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中考地理+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ThingsBoard IOT 物联网平台的介绍与应用演示
- 云南省饮用水生产企业名录534家
- 湖北地区医院详细名单一览表
- 麦肯锡入职培训第一课:让职场新人一生受用的逻辑思考力新员工培训教材
-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PPT课件
- 脊髓损伤康复评定治疗PPT课件
- 金属压铸机的plc控制
- 进制转换(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