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虫防治药剂的60年变迁_第1页
粘虫防治药剂的60年变迁_第2页
粘虫防治药剂的60年变迁_第3页
粘虫防治药剂的60年变迁_第4页
粘虫防治药剂的60年变迁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寂静的春天》成书于1962年。是农药最饱受争议的时期。距今已经60多年了。寂静的春天所描述的满世界农药污染,含磷含氯农药生物富集,天敌大量消失的世界似乎已恍若隔世。

所谓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60年的时间经历了至少2-3代的农药迭代,终于完成了农药从高毒高污染到低毒低污染再到微毒环境友好的发展。我们以典型害虫玉米粘虫为例,可以看到近60年的农药变迁。

玉米粘虫又名行军虫、剃枝虫、五花虫。属鳞翅目夜蛾科。具有群聚性、迁飞性、杂食性、暴食性。

玉米粘虫以幼虫暴食玉米叶片,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为害症状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取食叶片造成孔洞,3龄以上幼虫危害叶片后呈现不规则的缺刻,暴食时,可吃光叶片。大发生时将玉米叶片吃光,只剩叶脉,造成严重减产,甚至绝收。当一块田玉米被吃光,幼虫常成群列纵队迁到另一块田为害,故又名"行军虫"。一般地势低、玉米植株高矮不齐、杂草丛生的田块受害重。危害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自从我国建国以来,

防治粘虫就是植保部门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其使用药剂的变化是我国农药使用技术的缩影。50年代到60年代DEVELOPGROW

50年代之前,控制玉米粘虫主要采用物理防治,一般为用稻杆引诱或者用灯诱的方式捕捉粘虫。自六六六进入我国后,六六六就成为了玉米粘虫控制的中流砥柱,六六粉属有机氯广谱杀虫剂,生物活性取决于丙体的含量。

六六六是胆碱酯酶抑制剂,作用于神经膜上,使昆虫动作失调、痉挛、麻痹至死亡。六六六为中等毒性杀虫剂,六六六急性毒性较小,进入机体后主要蓄积于中枢神经和脂肪组织中,刺激大脑运动及小脑,还能通过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在脏器中影响细胞氧化磷酸化作用,使脏器营养失调,发生变性坏死。

但是它更加严重的影响是慢性毒性,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头晕、头痛、头重,食欲不振,恶心、恶梦、失眠,肢体酸痛;多发性神经炎症状,四肢感觉障碍,松弛性麻痹,吞咽困难,视力调节麻痹;对肝、肾功能损害,心脏营养障碍,贫血、白细胞增多,淋巴细胞减少等血液病变;皮肤出现接触性皮炎,红斑、丘疹并有刺激、疼痛,出现水泡。

六六六也是生物富集的罪魁祸首之一,60年代美国的调查中发现,几乎100%的美国人体内都含有β-六六六残留。60-80年代DEVELOPGROW

敌百虫,二溴磷等有机磷类杀虫剂是防治玉米粘虫的主流,此时的有机磷类杀虫剂,毒性仍然是中等毒性逐渐向低毒过度。但是以敌百虫和二溴磷为例,以下问题仍然存在:对身体刺激性强,如对眼睛和裸露的皮肤。气味难闻。对环境毒性大,高鱼毒性,高蜂毒。杀虫谱广。80年代也逐渐出现氯氰菊酯,溴氰菊酯这一类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用在玉米粘虫防治上。菊酯类杀虫剂的出现部分解决了有机磷类杀虫剂气味以及对环境不友好的问题。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昆虫具有强烈的触杀作用,可以快速击倒,其作用机理是扰乱昆虫神经的正常生理,使之由兴奋、痉挛到麻痹而死亡。拟除虫菊酯因用量小、使用浓度低,故对人畜较安全,对环境的污染也减小了很多。但是氯氰菊酯仍然属于低毒杀虫剂。其味道仍然不好闻,且会引起使用者的过敏反应。80-00年代DEVELOPGROW

此时主流的用于防治玉米粘虫的有机磷类杀虫剂变成了辛硫磷和毒死蜱等,毒性进一步降低,对环境也更加友好。但原药毒性仍然是中等毒到低毒,且气味依然难闻。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也出现了高效氯氟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更加安全且更加高效的菊酯类产品。但对使用者仍然不友好,仍然会引起强烈的刺激反应。2000年-至今DEVELOPGROW

百花齐放,此时的粘虫防治药剂,基本已经淘汰了有机磷类杀虫剂。甲维盐(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进入市场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之一。甲维盐的作用机理是增强神经递质如谷氨酸盐和γ-氨基丁酸的作用,扰乱神经传导,幼虫在接触药剂后很快停止取食,发生不可逆转的麻痹。由于该药剂用量小,易降解,因而对环境无污染、无残留。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在非常低的剂量下具良好的效果,而且在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节肢动物益虫没有伤害,对作物高度安全。甲维盐的杀虫谱较广,对棉铃虫、甜菜夜蛾、灰翅夜蛾、烟草夜蛾等都有很好的毒杀作用,特别是对鳞翅目害虫,杀虫效果极佳,被广泛应用于甘蓝、白菜等蔬菜,大豆、烟草、水稻等作物和果树上。同时,甲维盐还是一种高效、广谱、安全的家禽、家畜驱虫剂,可广泛应用于治疗多种家禽、家畜体外寄生虫病,对线虫、昆虫、害螨等均有很好的驱杀活性。甲维盐对使用者友好,且对环境也较友好。与其他低毒,微毒鳞翅目害虫防治药剂的复配是市场上最主流的使用方式,

如茚虫威,虱螨脲,溴虫腈等。另外氯虫苯甲酰胺也是玉米粘虫防治的具有时代意义的农药产品,氯虫苯甲酰胺是杜邦公司2020年才推出的鳞翅目害虫杀虫剂,其为鱼尼汀受体抑制剂。可以刺激昆虫肌肉持续收缩,昆虫停止活动和取食,呕吐、饥饿、脱水、脱粪,最终僵缩而死。最大的特点就是对哺乳动物和环境安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