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徐文长将自己平生读书心得的对联_第1页
有关徐文长将自己平生读书心得的对联_第2页
有关徐文长将自己平生读书心得的对联_第3页
有关徐文长将自己平生读书心得的对联_第4页
有关徐文长将自己平生读书心得的对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有关徐文长将自己平生读书心得的对联

篇一:我喜欢的对联

苏轼狗啃河上(和尚)骨;佛印水漂东坡诗(尸)。

苏小妹人曾作僧,人弗可以成佛;佛印女卑为婢,女又不妨称奴。

辽国三光日月星;知府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徐文长锦带桥,桥洞圆,圆如镜,镜照万国九州。

某县官爱民如子;执法如山。苏轼

解缙

解父解缙

解缙友解缙

某官解缙

某官解缙

乌县令徐文长赵赭生

四诗风雅颂。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千年老树当衣架;万里长江作浴盆。天当棋盘星当子,谁人敢下?地作琵琶路作弦,哪个能弹!小犬无知嫌路窄;大鹏展翅恨天低。出井蛤蟆穿绿袄;落锅虾公着红袍。鼠无大小皆称老;龟有雌雄总姓乌。鹦有雌雄都叫哥。

爱民如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其为山乎?

李梦阳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秀才魏无忌,长孙无忌,你无忌我也无忌。李梦阳杜诗汉名士,非唐朝杜甫之杜诗;秀才孟子吴淑姬,岂邹国孟柯之孟子!

我若有灵,也不至灰土处处堆,筋骨块块落;

汝休妄想,须知道勤俭般般有,懒惰样样无。

忆当年,一贫如洗,缺柴缺米,谁肯雪中送炭?

到如今,独占鳌头,有酒有肉,都来锦上添花。横批:岂有此理

借新账,还老账,借账还账,账还账;扯小襟,补大襟,扯襟补襟,襟补襟。卖旧房,买新房,卖房买房,房买房。李甲秾

吃苦是良图,作苦事,用苦心,费苦劲,苦境终成乐境;

伊藤

内无相,外无将,不得已衣帛相将,将来怎样?李鸿章

天难度,地难量,这才是帝王度量,量也无妨!

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

南南北北,文文武武,争争斗斗,时时杀杀砍砍,搜搜刮刮,看看干干净净;

家家户户,女女男男,孤孤寡寡,处处惊惊慌慌,哭哭啼啼,真真惨惨凄凄!

蒲松龄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偷闲非善策,说闲话,好闲游,做闲事,闲人就是废人。

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范文澜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顾宪成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篇二:阅读鉴赏绍兴对联里的朴素的读书观)

(一)绍兴对联里的朴素的读书观

①绍兴,是江南璀璨的文化明珠,而对联,则是这颗明珠上最耀眼的光芒。绍兴的一切优秀品质,可以说都浓缩在对联中。例如大禹的“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的忘我精神和“以四海为壑”的人定胜天的意志在钱君淘先生所撰写的楹联“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江淮河汉”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越王“卧薪尝胆”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惨淡经营毅力在诸乐三先生所撰写的“生聚教训,功垂于越。卧薪尝胆,志切沼吴”中也体现的活灵活现。历代以来,在绍兴这片土地上,诞生和成长了多少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和其他著名人物。他们的事迹、精神我们大多可以通过能够高度概括这些的楹联当中找到。

②然而,我最喜欢的还是那些明白如话的关于读书的对联。它们或散落于历代典籍中、或镌刻在沧桑的祠堂里。

③清·李伯元《南亭联话》卷三:“明徐文长有一对联,上下联字句相同,其联云:‘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按上下联第二个‘好’字,下联第一个‘好’字,俱宜圈破读,盖人当读书时候,每不喜读书,故曰‘好读书不好读书’为少年人惜也。人当不能读书时候,每喜读书,故曰‘好读书不好读书’,为老大者悲也。

④这副对联的上联是针对年轻人来说的:年轻时精力旺盛,可以好好读书,但却不喜欢读书,荒废了青春,以致于业“荒于嬉”。下联是针对年纪大了的人说的:等懂得了

读书的好处,想用心读书时间,但已经没有每偶足够的经历,不可能好好读书了。心有余而力不从。言惜时也。

⑤在绍兴青藤书屋里,还挂有徐渭的另外一副关于“知行合一”对联:“读不如行,使废读,将何以行;蹶方长知,然屡蹶,讵云能知。”这和明代吴讷在《小学集解》中讲:“学在知行二者,能知而不能行,与不学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⑥陆游的“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则教育我们读书要刻苦。陆游把自己的居所取名为“老学庵”,原在山阴镜湖之滨的三山。并自题一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该联表现了陆游废寝忘食、手不释卷、流连忘返、发奋读书、以书为伴的情景。其实这一对联是陆游《题老学庵壁》诗里的颔联,全诗如下:“此生生计愈萧然,架竹苫茆只数椽。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太平民乐无愁叹,衰老形枯少睡眠。唤得南村跛童子,煎茶扫地亦随缘。”摘诗句为联的例子在宋代还有一些,陆游本人便还摘过另外的句子。如《娱书堂诗话》云:陆务观尝有句云:“浇书满挹浮蛆瓮,摊饭横眠梦蝶床。”每书此十四字,悬之壁。“浇书”、“摊饭”,自是的对。其实浇书并不见有书,摊饭亦不见有饭,空中设想,取以为对,所以妙也。

⑦镌刻在祠堂里的对联与记载于书籍的某些关于读书的对联相比,则明白如话。走遍绍兴的山山水水,只发现在王坛镇蒋村的蒋氏祠堂里有两副对联。蒋氏宗祠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五年,后由绍兴县县长贺扬灵在石匾上书“蒋氏宗祠”四个大字。蒋氏出自河南淮滨,由周代姬姓改姓蒋。到东汉光武帝时蒋横被封为大将军,后遭奸人残害,平息后,他的儿子被封为侯,其中一个儿子就是诸暨七里浒山蒋氏的祖根,这也是王坛蒋村第一代太公陈家公的祖公。苦心的蒋氏先人为后辈子孙流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副曰: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一副曰:“何以佑启后人教孝教忠识典型之不远;只此继承先业曰耕曰读卜俎豆于无疆。”读来虽明白如画,却字字珠玑。挂在范文澜先生故居的对联“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也是如此。这副对联是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著名的元史专家韩儒林教授赠送给范文澜先生。有一天,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著名的元史专家韩儒林教授,曾与范

老就治学问题长谈。韩儒林先生回去之后,就编成这副对联就范老的治学精神向南大师生宣讲。

⑧看到这些对联,作为非土生土长的绍兴人,我被深深的震撼了。在绍兴这片古老并焕发生机的土地上,还有多少“珍珠”散落?我又能采撷几颗?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我想到了我的孩子们。从明天开始,我决定做一个更加幸福的人:引导我们的孩子去关心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块土地,去发现、领悟、认识其中深厚的文化,去关心祖祖辈辈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和他们一起感受生命的快乐和痛苦,从中领悟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

8.作者为什么说“绍兴,是江南璀璨的文化明珠,而对联,则是这颗明珠上最耀眼的光芒”?9.文章第②段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10.通读全文,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绍兴的对联里有哪些朴素的读书观。

11.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2.对联是中国特有的文学样式,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已很少有人自己创作并书写对联了。对此,你有何看法?

答案:

8.历代以来,在绍兴这片土地上,诞生和成长了多少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家、政治家和其他著名人物。他们的事迹、精神我们大多可以通过能够高度概括这些的楹联当中找到。9.承上启下。

10.示例:(1)惜时。(2)知行合一。(3)读书要刻苦。(4)治学精神。

11.表达了作者对绍兴这片古老土地及其深厚的文化和耕耘于这块土地上的父老乡亲的热

爱。

12.这种做法是不可取代的。对联是中国传统的民族文化,作为中国人,有责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应该学习、宣传对联知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名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篇三:数字对联

明代书画家徐文长,一天邀请几位朋友荡游西湖。结果一位朋友迟到,徐文长作一上联,罚他对出下联。徐文长的上联是: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游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迟到友人的下联是:

十年寒窗,进了九八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五经四书,考了三番两次,今日一定要中。据说明朝中叶,江西九江有一船夫,见一位连中“三元”的状元坐在他的船里,就道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