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解读 高中英语四大版本新教材变化及解读_第1页
教材解读 高中英语四大版本新教材变化及解读_第2页
教材解读 高中英语四大版本新教材变化及解读_第3页
教材解读 高中英语四大版本新教材变化及解读_第4页
教材解读 高中英语四大版本新教材变化及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人教版

新修订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变化及特色:

新修订人教版教材根据《课标》的理念和规定,结合对原有教材的调查分析、师生反馈意见以及有关课题研究成果,对教材进行了大幅度的修订。新教材的某些明显的变化介绍以下:

1.调节教材框架。根据《课标》的规定,我们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重新划分和拟定了必修和选择性必修不同模块的单元主题和排列次序,对原有教材中相似或相近的单元主题进行了整合,删减了个别意义相对狭窄的主题,新增或扩充了某些贴近时代、展示中外优秀文化的主题,这些变化使得教材的主题意义更加突出,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都大大提高。

同时,考虑到我国国情和教学实际,提供了初、高中衔接单元。控制必修教材分量和难度,同时又考虑必修与选修教材的持续性以及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在设计单元框架时,我们增加了某些新的板块,如主题页、语音、视频和拓展性阅读语篇等。

2.更新教材内容。修订后的教材单元主题真实性更强,语篇题材、体裁覆盖面广,各个模块的新编语篇占80%左右。本修订教材首先反映当代社会发展新变化、科技进步新成果,展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成就,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融入教材之中;

另首先通过展示多姿多彩的中外文化来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传承,加深对人类优秀文化的学习和鉴赏;通过让学生分析中外文化异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理解和沟通能力。为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的鉴赏力,新教材增加了典型文学语篇,以加强学生的语感。

通过咨询一线教师和学生的意见,我们也保存了某些他们认为比较好的语篇,但是对原语篇内容作了必要的更新与充实,使其更能反映当代生活的变化与规定,例如第3册Unit4“SpaceExploration”,本单元的原课文重要介绍了生命的来源、虚拟的登月故事和黑洞理论。

而修订教材的语篇重要介绍了月球探险的历史过程以及火星探险的尝试等,其中着重介绍了中国近年来在航天科技和太空探索方面所获得的巨大成就,例如从神舟五号开始,始终到天舟一号、天宫二号、玉兔号月球车、量子卫星等。

3.优化板块设计。修订教材单元的学习板块与页面保持稳定统一的关系,能够提高教学的便利性。单元板块设计更加体现了学习的过程性:理解性输入—内化—理解性输出。

各个板块由活动标题引出单元主题语境,更加含有层次性、关联性和整合性。每个板块都有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但各板块之间从话题和语言上互相联系,互相支撑,输入和输出相结合,理解与体现相结合。为了实施形成性评价,我们专门设计了评价与反思板块,扩大了Project板块,为学生提供综合运用英语的空间,展示他们的多元智能与综合素质。

4.改善活动设计。教材突出了活动主题,优化了活动的逻辑层次,提高了活动可操作性。活动设计有机融入了主题语境、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方略六个要素。

教材系统安排基础语言知识和技能训练,更加重视语义、语境、语篇和语用。在问题的设计上思维度明显提高,让学生从观察、发现、比较、分析、推断到归纳、评价和建构自己的观点,修订教材设立的讨论问题更具开放性,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多元思维,特别是批判性思维。

5.加强方略指导。首先,修订教材在据说板块和阅读与思考板块都有计划地设计了显性的学习方略指导栏目。修订教材也很重视口语方略,例如交谈如何开场、继续以及澄清、协商、建议、劝告等。

并且,每项学习方略都有相对应的教学活动支撑,有目的地培养学生不同的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方略,例如通过核心词来获取信息、分辨文本特性、预测文本大意、根据语境猜想词义等。

另首先,在语法探究板块,教材采用了“发现式”编写模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归纳、练习、运用等方式学习和运用语法知识,让学生在发现语言规律的过程中去感悟语言,把握语言特性,并精确地运用语言。学生发现和体验语言规律的过程也是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发展过程。

另外,在阅读与写作板块,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范文和具体的写作指导,涉及语篇、文体分析、修辞等,含有很强的读写结合的支架作用。

6.优化版式设计。修订教材的版式设计讲究整体性,每个主题单元都设有主题色,有独立的配色体系且前后呼应,非常便于师生识别、查找有关内容。版面设计丰富多彩,生动活泼,插图增多,单元主题图含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易于引发学生对主题语境和语义的思考。

7.丰富教学资源。修订教材充足运用当代信息技术,提供立体化教学资源,除教科书增加了大量图表、照片、音视频内容以及活动设计外,还提供了配套的多媒体教材和数字教材,丰富了师生的选择,更使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线下学习与线上学习充足融通,为学生发展提供立体化、个性化的学习资源解决方案。

人教版新修订教材在实践英语学科活动观方面的设计:

《课标》明确提出了指向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英语学习活动观,把活动作为英语学习的基本形式,并且是发展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因此,本修订教材力图体现《课标》的活动观理念和规定,重视活动设计,提高活动质量。修订教材的活动设计能够从两个角度来看:一是单元整体设计,二是板块独立设计。

就单元整体设计而言,学生用书和练习册通盘考虑,整合设计,两部分内容有机结合。每一种单元都有一种大的主题,采用主题引领式编写,单元的每一种板块都有一种小主题,而小主题是为单元大主题服务的。

为了学习单元大主题的内容,单元教学内容按照语言技能和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被切分为ListeningandSpeaking+ReadingandThinking+DiscoveringUsefulStructures+ListeningandTalking+ReadingforWriting+AssessingYourProgress+Project+VideoTime+UsingWordsandExpressions(WB)+UsingStructures(WB)+ReadingandWriting(WB)+ExpandingYourWorld(WB)等板块,每一种板块都由不同类型的语篇来支撑。

因此,单元整体活动的设计体现了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靠,融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方略为一体的《课标》所倡导的活动设计思路,从而将语言、思维和文化紧密结合起来。

另外,单元整体活动设计还体现了先输入、后输出的技能整合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在单元主题意义探究的基础上去发展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体现能力。

特别是在语言体现能力方面,修订教材予以学生更多的支持与协助,例如增加了功效项目、口语体现方略,还提供了示范对话,增加了阅读文本分析、写作的过程性指导以及写作的评价原则等,其目的是为了协助学生进行语言产出,提高语言体现能力。

如上所述,在单元整体活动设计的框架下,学习内容被切分成不同的学习板块,每一种板块有自己的主题语境和语篇载体,同时尚有一种完整的学习活动链。而这个学习活动链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等不同层次的学习过程,逐步引导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发明性地体现个人观点、情感和态度。

新教材的活动设计有下列四个特点:

1.强调学习过程。修订教材重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参加,特别是思维参加。修订教材采用板块式编写,每一种板块都有一种相对独立的主题,是一种独立的教学活动,并标有活动标题,形成独特的学习过程。

例如ReadingandThinking板块,分为阅读前、阅读中和阅读后三个阶段,协助学生获取语篇信息、发展阅读方略、培养阅读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学习语言知识。同时,修订教材重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如在有关听读活动的问题设计中现有低端思维题(What、Which),也有高端思维题(How、Why)。

2.重视技能整合。教材活动设计有机整合不同的语言技能,例如ListeningandSpeaking、ListeningandTalking、ReadingandThinking、ReadingforWriting、Project、VideoTime等。各板块在技能整合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教学重点。

3.突出主题引领。修订新教材的活动设计突出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靠,在具体语境中协助学生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学习方略等课程内容要素进行整合运用,从而体现英语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

4.强调用语言做事情。每一种活动板块的最前面都有活动标题,活动标题有三个功效:一是提示活动主题,二是提示活动规定,三是强调用语言做事情。

例如第一册Unit3ListeningandTalking板块,其活动标题是Voiceyouropiniononsportsmanship。这个活动标题提示了该活动的主题是体育精神,活动规定是针对教材所给出的四种有关体育精神的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见解。

用语言做事情是指就给出的社会情境用口语来体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因此,在设计教学活动方面,教师首先应充足理解和把握教材教学活动设计的理念和特点,然后在此基础上,还要树立四个意识,即主题意识、语篇意识、语境意识和问题意识。

主题意识就是首先要赋予语言学习以意义(meaning),避免语言学习的“空壳化”,要体现语言知识学习是为体现语言意义服务的。然后要引导学生对活动的主题意义进行探究,探寻活动主题意义与本身的关联,以及对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影响。

语篇意识是指一种活动的主题意义往往都是以不同的语篇形式为载体的,不管是听还是说,读还是写,都应当以不同的语篇类型来呈现,从而避免浅层次的、孤立的、碎片化的语言知识教学。

语境意识就是学习语言是为了用语言做事情,而运用语言离不开具体的社会语境。因此,为了激发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和语言运用意识,教学活动中的语境设立十分核心。语境设立要尽量真实,注意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建立亲密联系,要考虑地点、场合、交际对象、人际关系、交际目的等,提示学生故意识地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确保交际得体、有效。

问题意识是指活动设计要基于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一定语境中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并进行解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例如第一册Unit2的Project:Designatravelbrochure,让学生根据书中人物即将到中国旅游的目的和规定,为他们设计在中国为期一周的旅游安排。另外,问题意识还体现在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上,例如在阅读课上,教师激励学生根据对文本的理解向自己提出问题,也能够向同伴提出问题,而不仅仅是等待着回答老师的问题。问题意识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

二、外研版新修订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变化及特色:

修订教材在主题内容、单元构造和整体特色上有较大改善和明显变化,体现在:

1.修订教材根据新的课程原则规定,更加系统、全方面地呈现、覆盖“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三大主题语境及其依靠话题,不仅完整保存了在用教材的重要话题,进一步凸显了对应主题,还大量新增了话题鲜活、主题鲜明的新材料。

2.修订教材实质性地重构了单元构造,以更加好地符合学生在整个单元学习过程中主题探究、认知发展、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和过程。

3.修订教材在整体特色上更加鲜明,即贴近真实、发展中的世界;贴近鲜活、多样化的社会;贴近思考、成长中的学生。

本修订教材从四个方面对原教材作了继承、改善和突破,体现为下列四个突出特色:

第一,进一步发挥“主题”在驱动学习、联结活动、促动实践中的核心作用。

第二,立足语篇,丰富体裁。提高学科核心素养,核心问题之一即为丰富文本体裁,使学生接触各类型的语篇,丰富语言感知与学习体验。基于此,我们在本套教材中特别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文学体裁文本和网络体裁文本。

第三,创新活动设计,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严格贯彻新课程原则规定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围绕主题语境,基于多模态语篇,将听、说、读、看、写等各项技能规定和训练贯彻到故意义的学习活动中,协助学生在获取信息、解决信息的同时掌握语言技能、建构完善的知识基础,同时提高语境下语言活动中的语言技能实践能力,涉及《课标》中新提出的“看(viewing)”的能力规定。

第四,突出文化意识(特别是跨文化意识)的建构与发展。我们在教材修订中重视在语篇中体现热点话题、典型篇章、典型语言,重视英语历史文化中名人名篇的选用及当代热点话题下的英语鲜活篇章和构造的介绍,让学生理解英语反映的英美等国的社会和文化。

同时,我们秉承让学生能够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的理念,注意对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传统价值观和世界问题的中国视角的介绍。通过比较中外文化,协助学生更加好地理解文化异同,拓展国际视野,学会理解和包容不同文化,主动学习,提高文化自信、道路自信,将文化知识内化为对的的文化价值观和有助于国家、个人发展的跨文化态度与意识。

总之,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编写团体的共同目的是用实践检查真理,在理解、贯彻《课标》的基础上,做出一套有国际水准、符合时代规定,特别是让教师和学生觉得好用的教材。但愿此套新时代“以人为本”的新教材能够对基础外语教学和中国的课程改革产生主动的增进作用!

徐浩

:有关教材突出特色,需要特别阐明的是,修订教材始终强调通过“大循环”和“小循环”相融合的方式着重提高语言能力和思维品质。修订教材的各个环节通过各个具体的故意义指向和训练侧重的活动(即“小循环”),构成一种完整的、符合学习规律与基本过程的“大循环”。

培养思维品质最重要的并不是将逻辑性、批判性和发明性的各个要素分解开来,逐个训练,而是通过各单元指向主题的意义解构和建构的问题设计和活动完毕,促使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调动学生多个思维能力的运用和培养。这也有助于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的同时提高,由于驱动学生思维运行和发展的问题均为含有跨文化特性的有关议题。

新修订外研版教材在实践英语学科活动观方面的设计:

专家介绍:教无定法,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不同时期的不同倡导。其实,每一种说法都有它的优势,我们现在倡导英语学习活动观,是由于我们明确感受到在现在的教学中,活动的组织成了一种特别突出的障碍。

如果教师的教学活动做得不好,就无法反映外语教学的基本特性和本质,也不太可能高效地建构和促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首先,教材的编写要符合《课标》,万变不离其宗;另外,教材能体现现在阶段教学上的某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并反映出这两者之间是如何协调和解决的。

《课标》实际是一种认识和判断。我们认为现在组织活动是问题的抓手和核心,但不等于说一切都只按照活动观的方式来进行。大家拿到新教材,不要拿着放大镜去找哪里体现了活动观,哪部分培养了学生的哪些素养,而应建构对教材的整体认识,回归到教学最基本的过程中去。

即使教师的教学实践本身重要是“拆解”:理解教材活动,解读文本,把教学重难点转化成比较利于学生学习的形态,然后通过一定的程序和过程体现在课堂教学中。然而,教师不能“只拆不合”。

进行拆解工作之前,教师首先要对教材本身的整体理念有一种基本的把握。不管新教材修订得多完美,在真正使用教材时,教师需要特别注意自己与否对教材形成了基本的、指导性的、原则性的理解,与否能够用语言表述对教学行为有指导意义的教学原则,而不是仅仅解决技术问题,否则就会失去对话语的判断能力。总之,教师对教材设计的基本原则和特点有所把握是非常重要的。

三、译林版新修订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变化及特色:

一套好的教材,首先要全方面贯彻贯彻《课标》所提出的课程目的、课程内容、课程理念等,同时要贴近高中英语教学的实际。基于这一目的,译林版教材紧紧围绕下列两个重要方面开展高中英语教材的修订工作。

第一,要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教材以促使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全方面而协调地发展为编写理念,设计的英语学习活动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靠,整合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方略,确保活动的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

重要体现在:坚持思想性和学科育人原则,体现对的、主动的价值取向,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培养学生对的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情感;

在中外文化比较的基础上哺育学生的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协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通过文化比较,学习、理解和鉴赏世界优秀文化,成长为含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

关注学生语言基础,在打好语言基础的同时,高度重视语言技能的融合,设计一系列融听、读、看等理解性技能和说、写等体现性技能为一体的英语学习活动,同时提高多项语言技能,发展语言意识和语感;

提高语言练习和活动的思维含量,多层次、多角度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发明性,通过设立真实情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品质;兼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个学习方式,聚焦学习方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二,要有助于提高高中英语教学的实效。教材编写组在修订译林版高中《英语》时,在广泛征集教材使用反馈意见、进一步分析语料库量化评定成果的基础上,故意识地发扬原有教材的优势和特色,同时针对一线师生的共性诉求,调节、优化原有教材的内部架构、内容选材和活动设计,让教材能够更加好地为高中英语教学服务。

基于这一修订目的和方向,我们重要做了下列工作,例如:增加教材单元数量,减少单元学习容量;对单元内部板块进行调节、优化,增强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学习效果;

关注地区差别和个体差别,充足考虑不同地区、不同窗校、不同窗生的能力水平,在设计活动时重视适切性、开放性和灵活性,满足不同窗生的发展需求;

增加教材中文学性语篇的比例,故意识地增加含有较强文学性的内容选材,如文学名著节选、短篇故事、诗歌、名人演讲等,以满足一线师生对于诵读性语篇的诉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英语语言美的能力,发展其语言意识和语感。

中国特色最重要的一点,即我们现在是在汉语的语境下学习英语,英语是一门外语,而不是普通的第二语言。第二语言是要有使用语境的,小孩学习起来会更快。

例如我的孙子现在四岁,正在美国上幼儿园,他的同窗全部是外国人,只有他一种中国孩子。一开始他很抵触去幼儿园,每天都要哭两三个小时,但是三个礼拜后他就逐步适应了环境。期末时不仅能叫出全班每个同窗的名字,还能讲出完整的句子,和同窗们用英语交际了。这是全英文环境,人们每时每刻都在用英文。

但在中国就不同了,不仅外语学时很有限,并且平时生活中使用英语的频率很低。课堂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场合,教材是学习英语的重要文本,我们一定要清晰地把握这个定位。

在中国,英语是一门外语,它不是工作语言(workinglanguage)。精确地说,英语是一种学习语言(learninglanguage)。学生从小学英语,即使生活中也会用到,但用得不太多,这也是中国英语教学需要把握的特点。因此,中小学和大学的英语教学都要立足中国国情,不能脱离实际。

在制订《课标》和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我们应当考虑到当学生毕业后来终究如何使用英语的问题。基于大部分人毕业后不接触英语、没有机会使用英语这一现象,有人提出“英语教育无用论”。

因此,我们强调课程的育人价值,而英语学科的四个核心素养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就回答了这些人的疑问。英语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这是必需的,但必定是不够的。英语教育要是仅仅培养听、说、读、写能力,那它的价值就被窄化了。

如果语言只是一门工具,英语课程可能没必要开设,毕竟诸多人毕业后来不用英语。因此我们现在强调,英语不仅仅是工具,它还能用来哺育文化意识,发展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外语教育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树立世界眼光,哺育开放胸怀,是基础教育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同时,通过学习英语掌握的学习办法对其它学科的学习也是有协助的。在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这方面,英语学科能够作出独特的、不可取代的奉献。

《课标》指出具体技能涉及听、说、读、看、写。为什么现在加了看?事实上,阅读是获得外部信息的一种重要渠道,因此阅读能力是非常重要的。现在获取信息的渠道变了,阅读的对象也已经不局限于纸本上的文字了,还涉及看图像等,因此《课标》提出了对看的技能规定。

在互联网时代,我们读英语、写英语的机会将会越来越多。互联网缩小了世界,拉近了人们的距离,我们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多个信息,和世界各地的人沟通交流。

中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阶段,强调对基本技能的培养;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过去有一段时间是把重点放在培养据说能力,解决“聋子英语”“哑巴英语”的问题,但现在我们也要重视培养写的能力。

新修订译林版教材在实践英语学科活动观方面的设计:

《课标》和《普通高中英语课程原则(实验)》相比,很重要的一种变化就是课程目的不同了。过去强调的是培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新修订的《课标》则强调培养含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个定位更高的目的该如何实现?靠的就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那么如何实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这个渠道和途径就是英语学习活动。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对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的一种超越。我们曾经一度很推崇任务型教学法,后来热度就逐步下降了,但我认为还是要承认它的必要性的。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原则()》建议教师采用“多个强调过程与成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办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在修订《课标》时,课标修订组专家意识到任务型教学法存在的局限性,提出要超越的构想,由此形成了英语学习活动观。

任务型教学法和英语学习活动观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任务型教学法的关注点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强调能力。那时候我们的教材也激励要让学生用英语做事情,例如做一种

Project,做完就完了。

而现在我们关注的是培养学生的素养,通过设计一系列语言学习活动,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内涵比任务型教学法更丰富,这是《课标》的一种重要特点。

其实原来的《牛津高中英语》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体现了英语学习活动观的某些理念。英语学习活动观强调四个学科核心素养的融合和语言技能的融合,即各个要素之间不能割裂,要互相增进。

因此我们现在把《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

Task

板块改为

IntegratedSkills

板块,规定学生通过听、读或看输入,然后再产出,实现听、看、说融合,读、看、写融合以及听、看、写融合,同时关注输入材料的价值取向、思维能力的训练和学习方略的使用等,努力体现英语学习活动观的理念。

问杂志12月刊发过一篇刘学惠老师的文章《“人与自然”主题在英语学科中的教育意涵与教学建构》,探讨了《课标》三大主题语境中的“人与自然”在现行教材中的体现。刘老师在文章中列举了初、高中两个阶段的教材单元主题解读案例,其中初中案例采用的是译林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册

Unit8“AGreenWorld”。

我们教材编写的特点是按模块编写,每个模块设有一种主题语境,包含四个学习单元。单元各板块紧紧围绕单元主题,从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话题入手,进入内容和语言的新知学习。

通过丰富多样的文本和活动及重复再现的主题内容和语言体现,实现单元的主题学习目的。高中教材编写的思路与初中教材基本相似。基本特点是:围绕单元主题,按话题导入、文本输入、语言聚焦、综合性产出活动的根本设立板块;单元主题贯穿各个板块。

现在新修订的译林版高中《英语》在继承以往基本框架的前提下,对单元板块进行了调节和优化,更加好地体现了《课标》精神和规定。一种明显的特点是,通过英语学习活动整合课程内容,实现单元整体化设计。

我们在设计各单元的学习内容时,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靠,通过一系列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到迁移创新逐级进一步的英语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全方面而协调地增进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这些体现综合性、关联性和实践性的英语学习活动分布在教材的单元板块中。基于不同板块的功效定位,围绕同一单元的主题语境,在多元视角的语篇中复现语言现象,在不同层次的活动中引导学生逐步进一步探究主题意义,同时提高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四、北师版新修订北师版高中英语教材的变化及特色:

1.

突出主题和语篇的思想性,协助学生形成对的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贯彻学科育人的规定。

本次教材修订特别关注主题和语篇的选择,关注语言学习中语言与认知、语言与文化、语言与思维的平衡发展,努力协助学生基于主题和语篇,学习和建构新知识。因此,语篇的功效不再只是呈现词汇和语法,而是基于语篇,从人文和科学知识的角度增进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品质的全方面发展。

换句话说,语篇不再只是浅层次的语言和意义的传递,而是推动学生在语言学习中丰富人文和科学知识,增进认知和思维发展,培养鉴赏真、善、美的能力。

例如,修订教材所选语篇

RacetothePole

通过讲述两支南极探险队的故事,引导学生比较和分析造成两支队伍成败的因素,体会为抱负而努力拼搏的精神,思考面对不可抗拒的巨大困难时应当如何应对的现实问题。

2

整体设计单元,实现语言、思维与文化一体化设计,推动深度学习本次教材修订采用单元整体设计的理念和主题引领的思路,重视围绕单元主题整体设计单元教学。

力求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引领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和学生学习方式的优化,推动课程内容呈现的构造化和情境化,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各单元的学习活动都围绕主题语境展开,学生从单元话题的预热到多个语篇类型的学习过程中,不停深化对主题的认知,并基于对每一种语篇的进一步学习,发展语言能力,不停建构新的、基于该主题的知识构造,通过读、听、看等方式,多渠道地输入主题知识,展开主题探究,发展语言技能和学习方略,将不完整、不系统的主题知识和概念逐步整合为体现较强逻辑思维的新的知识构造,并通过融合其中的说和写等活动,实现内化,建立关联,形成相对流畅、完整的语言体现,从而提出有逻辑和批判创新意识的观点见解。

具体到每个语篇的教学,其活动设计都从创设主题语境展开,从主题入手,激活学生已知,带入学生个人的经验,铺垫必要的语言,接着进入获取与探究新知识的过程,通过获取、梳理、加工、整合,协助学生形成构造化知识并进行内化,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在迁移创新层面,学生进一步分析文本构造和意义内涵,体现个人观点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通过一系列融语言、思维、文化为一体的学习活动,贯彻育人目的,培养核心素养。

特别是在将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自然地融入到对语篇意义的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和运用语言知识来理解和体现意义,将词汇和语法的学习较好地渗入到从学习理解到应用实践,再到迁移创新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框架的基础上构建未知,不停完善知识体系,实现从表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过渡。

3

体现开放的教材设计理念,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修订教材突出体现开放的理念,包含了多个弹性内容和自主学习资源,例如:教材各个单元都围绕主题补充了两篇泛读材料,每册书背面都有一篇可供观赏性阅读的文学作品,并且提供了课文注释、听力文本材料、语法笔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