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一、单选题1.秦朝在机构设置上形成了三条垂直而相互制约监督的官僚系统,即丞相、郡守、县令、乡有秩为代表的行政系统;御史大夫、郡监、县丞、乡三老为代表的监察系统:太尉、郡尉、乡游微、亭长为代表的军事系统。材料所述的这些系统(
)A.践行了分权制衡的理念 B.体现贵族政治的消亡C.加强了君主专制的权威 D.提升了国家治理的效能2.周人继承了殷商对于祖灵保佑的重视,他们进一步认为,“人”的感情也是价值的合理依据。于是,亲情及其向外扩展是人际和谐的基础,血缘及其应有的远近分别是社会秩序的本源。上述材料不能体现西周制度(
)A.王权与神权相结合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周王权力高度集中 D.重视构建等级秩序3.“帝”在上古时期专指神灵中的统治者。商王死后往往被迫尊为帝,如帝乙、帝辛等;到了周代,周王死后不再追尊为帝,而采用“王”这一称呼。这反映出周代()A.君权与神权完全分离 B.注重礼乐教化的作用C.弱化了对宗教的依靠 D.分封制导致权力分散4.秦汉时期,自皇帝到乡里小吏的事务处理,核心是各种层级的文书行政,包含文书命令下进行的各种活动:从百姓生产完成后的产品分配,到人员、物资的调配,价格的控制,以及朝廷官府举行的各类仪式活动及其各种言论。秦汉时期的文书行政反映了(
)A.中央集权的国家治理方式 B.三公九卿的权威受到挑战C.由下而上的官员考核途径 D.国家行政体系的效率低下5.周振鹤在《中国历史地理十六讲>中认为政区层级变化的规律有两条:一是由高降低,二是由虚入实。关于由虚入实,即历代高层政区都是由非行政区……演变而来。关于高层政区由非行政区演变而来的论断适用于下列哪一朝代(
)A.秦朝 B.西汉 C.唐朝 D.清朝6.东汉时期三公虚位,事归台阁,尚书台长官尚书令位高权重。西晋荀勖长期在中书省任职,后来升迁为尚书令,百官前去祝贺,他却非常懊恼的说"夺我凤凰池,诸君何贺焉?"这一现象反映了(
)A.中枢权力机构不断变化 B.士人喜好老庄玄学影响仕途选择C.废除三公制度导致混乱 D.中书省权力受到尚书省不断侵夺7.明初,吏部职权仅限于任免中下级官员,洪武十三年,吏部尚书的品秩不仅得到提高,而且权力也大大加强,时称吏部“掌天下官吏选授、封勋、考课之政令,以甄别人才,赞天子治。盖古冢宰之职,视五部为特重。”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当时(
)A.内阁权力的不断膨胀 B.六部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C.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D.中枢机构之间的相互牵制8.明朝中后期,朝廷在一些重要的军事区域临时设置总督以统辖数省军政,比如三边总督、宣大总督、蓟辽总督等。总督本身没有品级,但朝廷可以通过给总督加右都御史兼兵部尚书衔以定品级。对此合理的认知是,明朝总督的设置(
)A.旨在分化地方的事权 B.满足了边防军事需求C.有利于提高办事效率 D.扩大了御史台的职能9.作为早期君主制度的周制,崇仰“天下为公”的尧舜,以“师保辅贰”制衡君权,提倡国人议政,保留了地方自治和乡校众议的传统;朝廷采风以识民情,纳谏、极谏以通上下。据此可知(
)A.先秦时期民本思想已经萌发 B.原始民主传统影响周代政治C.社会转型时期平民地位提高 D.皇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10.中国历代政治呈现出明显的阶段特征,下列政治现象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王与马,共天下”
②“事为之防,曲为之制”③“乾纲独断,乃本朝家法”
④“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②③①④ D.②①④③11.观察下列明代中央政府机构示意图,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A.明太祖设立内阁承担秘书工作 B.皇帝直接领导六部等具体职能部门C.内阁拥有“批红”的特殊权力 D.宰相职权分散为行政、军政、刑狱12.商朝在盘庚迁殷后采取了一种二元统治制度,该制度对研究商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实质含义是一种指定服役制,是按照对商王血缘宗族关系的亲疏来划分的一种政治结构。这一制度是指据此推测其所注制度是(
)A.内外服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13.唐太宗时期,凡军国大事,皆由中书舍人各抒己见,并且署名“五花判事”。制敕草成后,经中书侍郎、中书令审查,再送门下省,交由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复奏以后,然后施行。“由是鲜有败事”。这表明唐代三省六部制(
)A.有利于国家大事的正确决策 B.大大提高了中央行政效率C.分割和限制了尚书省的职能 D.有效限制了君主专制权力14.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外其他庶子同样可以分割部分领地为列侯,归郡统辖。这一规定(
)A.废除了西汉的王国 B.大大强化了皇权C.完成了国家的统一 D.加强了中央集权15.下表是关于宗法制度的历史叙述。周,天下之宗室也《战国策·秦策》古代的王仍然被视为“天下之宗室”《荀子·正论》聚散民,立社稷主,置宗庙《韩非子·初见秦》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墨子·明鬼》据此可知,春秋战国时期(
)A.宗法制度发展进入了新阶段 B.传统的宗法制影响依然尚存C.各国君主对于宗庙恭敬有加 D.重视对于国家有影响的宗族二、材料分析题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始皇认为周朝采用的封建制,致使地方方国或封国权力过大,中央政权无法对其有效控制,最终采用了郡县二级制的治国方式。西汉初期,刘邦吸收周代的封建制和秦朝二级制的优缺点,形成西汉特有的既有封国存在,又采用了二级制地方行政层级的体制。到了东汉末年,原来只是虚设的州演变成一级行政机构,三级制的地方行政层级体制就此形成。隋朝
对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层级体制的混乱局面进行了有效治理,主要做法是撤郡、并省州县,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二级制地方行政层级体制。唐朝进一步对州县进行合并,同时,设立“道”来划分监察官员的巡察区域。唐后期为了边防军事需要设立方镇(亦称藩镇),道与方镇逐渐融合,演变成了一级行政机构。于是,地方行政层级体制从原来的二级制变成三级制。——摘编自宋学文《中国地方行政层级体制的历史嬗变规律辨析》材料二宋太宗吸取唐朝失败教训,“杯酒释兵权”,对节度使“收其支郡,夺其兵权,制其钱谷”,不许地方州郡一级长官兼任一个州郡以上的职务,并派文官担任州郡长官。又以天下土地
形势,根据交通线设置路作为地方最高一级政权,路分置经略安抚司、运转使司、提点刑狱
司、提举常平司,分别掌管地方的军、政、刑、财,这四司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同时,“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对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而言,行政层级少,则管理幅度大,容易失控;行政层级多,则管理链条长,效率低下。因而,地方行政层级不可过多,也不可过少,存在一个可容忍的变动区间。地方行政制度的这种内在要求,接纳中央集权演变而来的新的高层政区,必须使原有的高层政区级别逐层下降,或取消,以保持地方行政层级的相对平衡。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县以上地方行政层级,受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博弈往往处于震荡变动之中。——摘编自成军《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层级嬗变及启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至唐地方行政层级演变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的主要措施。综合上述材料,说明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层级变迁的规律。参考答案:1.D2.C3.B4.A5.C6.A7.C8.C9.B10.B11.B12.A13.A14.D15.B16.(1)原因: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木屋安全监控系统安装合同4篇
- 2025年苏教版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苏科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二零二五版美容院化妆品生产线技术合作合同3篇
- 2025年粤教新版高三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品牌营销策划合同4篇
- 安徽农民工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合同范本(2025)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民商法担保合同争议调解规则4篇
- 二零二五版美容美发行业技师职称评定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农药农膜研发与应用合作合同2篇
- 第十七章-阿法芙·I·梅勒斯的转变理论
- 焊接机器人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案例分析报告
- 合成生物学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 中医门诊病历
- 广西华银铝业财务分析报告
- 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申请表(个人)
- 大学生劳动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继电保护原理应用及配置课件
- 《杀死一只知更鸟》读书分享PPT
- 盖洛普Q12解读和实施完整版
- 2023年Web前端技术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