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1页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2页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3页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4页
小学数学-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数学广角──集合》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亲历集合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了解简单的集合知识,初步感受它的意义。2.让学生借助直观图,理解集合图中每一部分的含义,能进行语言描述和计算方法的选择,能解决简单的重复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实验、交流、猜测等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知集合图形成过程,体会集合图的优点,能直观看出重复部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情感态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有重复部分的问题。难点:理解集合图的意义,会解决简单重复问题。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集合圈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利用学生已有的惯性思维,抛出问题,引起思考。1、引发认知冲突,进入新知研究上周我们学校举行了阳光体育班级联赛,同学们的运动热情非常高,孙老师也去观看了比赛。我发现:每个班的参赛人数有些不同,涉及到很多数学问题。今天我把这些问题带到课堂上,同大家一起研究,好不好?师:看比赛要求:每班跑步的8人,跳绳的有9人。参加这两项比赛的有多少人?师:三(1)班跟你的想法一样,派出了17人参加比赛。三(2)班却不是这样安排,也按要求完成了比赛。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现场模拟一下当时的情况,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咱班同学来代替他们班的同学,学号一一对应即可。全班同学当裁判,裁判念到谁的学号,谁上来。PPT出示跑步学号同学们数一数是不是8人,符合要求吗?比赛完毕,请回去。跳绳比赛检录开始,裁判开始叫号。PPT出示学号同学们数一数是不是9人,符合要求吗?现在我们把跑步的同学也请回来,请到前面来。学生上来5个,老师问:“怎么才上来5个呀?不是8人吗?”跑步的站左边,跳绳的站右边。问重复的同学:“你们到底是哪边的呀?同学们替他们出出主意。你们可以寻求帮助。”及时纠正总结学生的发言。人转为贴学号在集合圈内。如果学号放在圈内,应该如何放进去?1、2、3重复了,应该放在哪里呢?他们是贴在左边呢?还是贴在右边?2.思考与发现,合作探究,体验过程你们发现了什么?教师要引导学生突出:(1)“重叠”或“重复”一词;(2)能用表达逻辑关系的语言“既…又…”和“或”说出这两个关于重复现象的问题;(3)因为有3人两项活动都参加了;(4)有的只...没...。同学们集体讨论:如何放在合理的位置上,研究出维恩图。初步感知韦恩图各部分的意义。让学生试着把每一部分表示什么说出来。感知到因为有重复现象,所以总人数会减少。【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熟悉情境引入,通过具体情况引发矛盾冲突,提出问题,“在参加人数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发现重复的人数”,找准教学的起点,调动学生探索的积极性。并且通过直观形象的演示,让学生体会到重叠现象可以用维恩图表示出来。3.初步感知计算方法你们根据分析,列式解答吗?可能列出:9+8-3=14(人)6+5+3=14(人)9-3+8=14(人)8-3+9=14(人)请同学们回答每一种算式中的数字所代表的含义。师:刚才我们通过研究讨论发现,有重复现象时候该如何清楚、明白的表达出这种情况,现在我们一起回忆一下这个过程。4.引入韦恩图(集合图)PPT演示韦恩图形成发展的过程,了解集合图中的各标题含义。课件出示:(从表格数据到韦恩图演变的过程)5.介绍韦恩,拓宽视野师:刚才我们研究的问题,英国数学家维恩很早就研究出来了。课件出示: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以及用以表示集合之间关系。这种图称为维恩图(也叫文氏图),是由英国数学家叫维恩发明创造的,维恩图常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也叫集合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数学广角——集合中的重叠问题板书课题: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二、归纳总结、拓展提升。1.老师:2班参赛同学人数问题解决了。有的班这样安排的,既跑步又跳绳是4人?他们班总共派出多少人参加了两项比赛呢?如何列式解答?每一部分代表什么?还有的班两项都参加的是5人?他们班总共派出多少人参加了两项比赛呢?另一个班两项都参加的是7人呢?他们班总共派出多少人参加了两项比赛呢?你们赵老师说:“我能派出最少的人数完成这2项比赛?”你知道赵老师是怎么安排的吗?小组内讨论:按照要求,每班要有8人参加跑步比赛,9人参加跳绳比赛,派出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最多是几人?最少是几人?同学们小组讨论。师问:为什么?拓展延伸:按照要求,每班8人参加跑步比赛,9人参加跳绳比赛,那么参加比赛的总人数最多是几人?最少是几人?小组讨论,全班分析,得出:参赛同学最多是17人,没有人重复;最少有9人,其中8人重复。如果我给你两个圈,你能来表示一下他们的关系吗?渗透:并集、交集师生小结。三、巩固练习:解决实际问题——课本106页第一题找出重叠部分,并解答。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衔接:看来生活中不只是运动可以用文氏图,其他方面也可以用文氏图来表示,例如:(学生举例)2.展示生活中的重叠问题。PPT展示:三原色图、五环、笤帚把3.把生活中抽象出的小棍,用图表示出来,求接起来的木棍的长度。抽象出用线段图也可以表示重叠部分,如何解决。学生计算汇报、讲评。五、随堂检测济师附小学生参加绘画组和声乐组的学生情况如下:绘画组40人,声乐组50人,既参加绘画组又参加声乐组的有50人,参加绘画组和声乐组的一共有多少人?六、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师:今天我们认识了用集合图来解决有重复现象的数学问题。集合思想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思想,也是最基本的思想。希望同学们以后在学习上能多观察、勤思考,探寻更多的数学奥秘。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板书设计:数学广角—集合重叠问题8+9=17(人)8+9-3=14(人)8+9-4=13(人)8+9-5=12(人)8+9-7=11(人)《数学广角──集合》学情分析济师附小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集合理论可以说是数学中最基本的理论。学生在计数和计算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集合思想,但学生在低年级接触的集合思想更多是一一对应的思想,对于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尤其是交集的体会并不多。学生在早期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如:分类的思想与方法,再如:一年级时接触过这样题:“有一列小朋友,从前数明明排第5,从后数明明排第3,这一列有几人?”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学生是有经验的,能够列式解答。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了。针对三年级同学的认知水平,在这里只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初步体会、理解集合思想,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学生只要能理解各部分的意义,用自己的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就可以了。教学过程中可以有所拓展和延伸但不必强求所有学生都能掌握,让他们经历一个知识形成的过程,简单了解集合的形成过程即可。《数学广角──集合》效果分析这节课设计的效果好,目标达成度高。环节设计合理、清楚,学生参与度高。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入手,从惯性思维出发,掉入老师设计的“陷阱”,引发思维认知冲突,引起学生思考,从学生亲身参与活动过程,发现重复的学生不能独立的放置在任何一个圈内,必须在两个圈的相交的地方,从站位到把学号放入集合圈,充分理解各部分的意义。这个过程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站在台上的学生自己动手把集合圈的位置进行了改变,从直观形象到数学的符号思想记录问题,从感知重复的越来越多,发现参与者总数就会越来越少,但是重复也是有最大限度的,体会包含的情况。从开始直观思维中的并集到交集,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学生参与度高,问题解决的好。教学效果好。由于课堂教学从学生自己身边的事情开始,学生熟悉,教学中从直观(具体的学生)——抽象(学号)——数字,水到渠成,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参与其中,每一部分的意义明确,最后汇总到解决实际问题就轻松顺利。知识延伸合理,知识结构完整。本节课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构建,从开始的并集(学生熟悉的已知的17人)开始,到有交集的3、4、5、7人,到最多重叠8人,这是一个动态的。充分体会知识的形成、变化的过程。另一点就是想学生展示生活中的重叠问题,展示了线段可以表示重叠问题,让学生的思维进一步开阔。老师注重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知识结构形成的过程。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较好,无论是知识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还是情感态度目标,本节课都较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最后的课堂检测,学生完成的情况很好,全班都对了,而且课上注意了请学困生回答问题,而且回答的也很清楚。说明学生对于这个知识的掌握比较好。《数学广角——集合》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安排及特点:本单元教材第一次安排了简单的集合思想的教学。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虽然学生在计数和计算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集合思想,但学生在低年级接触的集合思想更多是一一对应的思想,对于两个集合间的运算,尤其是交集的体会并不多。学生在早期学习数学时就已经开始运用集合的思想方法。如:分类的思想与方法,再如:一年级时接触过这样题:“有一列小朋友,从前数明明排第5,从后数明明排第3,这一列有几人?”对于“重复的人数要减去”,学生是有经验的,能够列式解答。集合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这一数学思想的引入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良好的素材。在今后的学习经常运用到维恩图表示关系,如:三角形的分类、各种四边形关系等。都是让学生在体会运用上解决实际问题,为今后学习奠定基础。本单元共有9个用集合思想方法解决的题目(含例题、“做一做”、练习题),涉及学生在生活(比赛人数、水果品种、参观人数等)和学习(按要求填数、写成语等)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求两个集合的并集或交集的元素个数。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推理与交流等活动,初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奇妙与作用,受到数学思维的训练,逐步形成有序地、严密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同时使他们逐步形成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与欲望,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其中一节新授课,一节练习课。《数学广角──集合》评测练习班级:姓名:学号:济师附小学生参加绘画组和声乐组学生情况如下图。参加绘画组和声乐组的学生一共有多少人?《数学广角──集合》课后反思《重叠问题》是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一课时的内容,这个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这节课涉及到一种最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集合思想。集合思想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思想,从学生一开始学习数学就已经在运用集合思想方法了,所以对集合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本节课在教材例题的基础上,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动会参赛人数有重叠现象,通过这个现象,发现和了解直观图中各部分的意义,特别是重叠部分(交集)的意义,从而掌握利用集合思想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反思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体会: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启学习大门的万能钥匙。如果在课上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本节课我利用学生熟悉的比赛活动引入课堂。通过规定,每个班跑步的8人,跳绳的9人。参加两项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由于学生以前的惯性思维,老师书写是17人,的确有的班是这样布置的,同学们也认可这一点。但是另一个班不是这样布置的,结果也完成了任务,这就打破了学生的认知,跳入了老师设置的“陷阱”。通过让小学生上来站一站,排一排,发现了其中有三个特殊的学生,他们既参加了跑步比赛又参加了跳绳比赛。从而使学生产生研究问题的兴趣。二、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节课我尝试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开始,发现参加跑步的学生和参加跳绳的学生中出现重复现象的时候,他们不能独立的进入到某一个圈内开始,思考他们应该站到哪里?学生讨论,提出意见和建议。老师提出放在几何圈内应该如何放置,从直观形象的人到数学符号数字,从语言叙述到图示,这是知识的飞跃和提升。经过讨论,两个圈必须有交集才可以把这重复的三人放进去。让学生在过程中体验集合的思想,感悟重叠,经历了问题解决的数学化过程,从而获得了学习数学的经验。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体会既...又...,只...没...,重复、重叠等关键词,让参与的学生说出自己是哪一部分,参与的学生很多。在活动中学、思、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注重知识的延伸。维恩图是这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当中,我注重了让学生感悟并集交集的全过程,让学生对知识有一个初步的完整的形成和认知过程。再从维恩图到生活当中的线段图表示重叠问题,让学生知道重叠问题的不同表现形式。充分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道理。本节课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从来源于生活实际中的问题开始,通过合作交流,讨论发现集合里面的重复问题,在不断的尝试过程当中解决问题。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生活中的问题带进了数学,用数学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不足之处:上课学生在前面产生疑问的时候,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有点急躁了,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那一部分的,举举手练习一下。最后,语言还需要简练,让学生多说。《数学广角──集合》课标分析《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明确提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并对总目标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