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的命运心底的军歌献给曾经的军旅人生_第1页
英雄的命运心底的军歌献给曾经的军旅人生_第2页
英雄的命运心底的军歌献给曾经的军旅人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英雄的命运心底的军歌献给曾经的军旅人生

军事歌曲是歌曲的一种特殊类型。它总是与血火交迸的战争联系在一起,饱含着爱国主义、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和民族情感等这类主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军旅歌曲会张扬不同的精神旋律,伴随着不同的军旅人生与火热的军营文化生活内容,让年轻的军中骄子引吭高唱,不断地唱响一代代军人忠诚信仰和报效祖国的光荣与梦想。无论你离开军营多久,只要你曾经当过兵,军旅歌曲就会与你相伴终生,在你的心中永久地回荡。谁是英雄,是个领导者那年,他刚二十出头,怀揣着建设新中国和对自己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报考了当时驻扎四川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4军的军政大学,那是1950年6月,屈指算来距今已有60多年。他经过军校半年的集训,随同一批新兵编入64军第181师,并于1951年1月入朝参战,一去就是两年半。说起来,他真是个“幸运儿”。两年多的枪林弹雨,出生入死,居然只受过几次小小的皮外伤,而同期在集团军无线电报话班服役的20名战友,最后归国的仅有两人,且另一位也瘸了一条腿。原来,他担负的就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的工作,在阵地最前沿指挥我方炮兵准确射击。“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这个英雄人物的光荣事迹,对他而言就是真实生活的再现。两年半的参战经历,于已近九旬的他而言,或许不算太长,但因为有太多的生死考验摆在面前,其意义自然不同凡响:第一次见识到生命的脆弱与短暂;第一次目睹敌军的残暴与不择手段;第一次挑战人体的生理极限(每次行军都要负重七、八十斤重的装备);第一次明白“战友”这个称呼,是那种可以相互将生死托付给对方的一种特殊关系……后来,他无数次被人请到高高的讲台上做报告,被人们称之为英雄。但每次他都诚恳地说,自己不是英雄,英雄已经早就离开这个世界,那些将如花般的青春生命留在异国他乡的战友,无论是我们知道姓名的,还是无名无姓的普通士兵;无论是立下了赫赫战功,还是没留下功勋的记录,都是真正的英雄。这个他,是我好友的父亲——一位曾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的老兵。当《我是一个兵》的旋律在耳边轻轻响起的时候,我看到老人的眼里立刻泛出晶莹的泪花。他告诉我们,那个年代全中国传唱最火的军旅歌曲,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和《我的祖国》等,熟悉的旋律深深刻在每一位老兵的心里,永远挥之不去,成了他们生命中刀刀见血的印痕,时至今日也难以磨灭,人们只要哼起这些歌曲的旋律,就会让老兵们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天东南角的梦我第一次见到田参谋时,他30出头,不过看上去比这个年龄还要年轻,一副白面书生的斯文模样,很像我高中时的语文老师。后来才听说,他竟然是曾参加过南疆自卫反击战的敢死队勇士之一,而且还是唯一活下来的那一个。我对那场战斗的经过非常好奇,可从不敢轻易开口向他询问,更不用说存有听他讲战斗故事的奢望了。某一日,大约是1991年国庆节后吧,我所在的部队按照年度军训计划,照例组织常规合同作战的演练。作为微机操作员,我被抽调到机关的作训科打材料。那些日子天天要忙到深夜,领导带领下集体加班的事也时有发生。这天刚好轮到我与田参谋合作加班,干完当天的工作,差不多已经到了深夜。他说:“天太晚了,我送你回连队!”就是这样,那个月朗星稀的秋夜,见证了我们共同的心跳。我记得夜晚的空气中流淌着淡淡桂花清香,无数不知名的小虫们也在草丛间高一声、低一声地不知疲倦,它们在吟唱着只有它们自己理解的歌曲。我们缓缓地行走在山间起伏不平的羊肠小道上,田参谋用平静的语调跟我提起了他的参战经历——那真是一场恶战,因为他是连队里年龄最小的战士,是战友们拼死保护的对象,就这样最终他才捡了条命。他说自己常年睡眠不好,战争的记忆一不留神就会跑出来折磨他。他真的很想忘了那段残酷的过程,可是却无法做到,几乎每天晚上的梦里都有那些逝去的战友,他们会轻轻地走进梦中,这么多年过去他们仍然那么年轻而有活力,那些鲜活的面容始终和往日一样充满着勃勃生机……每当从这样的梦里醒来,他的心会一阵阵纠结地疼痛,然后久久无法入眠。他告诉我说,自己一定要替那些牺牲的战友好好活着!他还说曾有人为自己打抱不平,论资历、论学历、论能力,他一点也不比人家逊色,可就是没能在最后那个职位上更进一步,也太老实、太吃亏了!可他不这么认为,心里始终摆着一笔账——跟那些长眠南疆的战友们相比,他赚得实在太多了!“还有什么比健康地活着更美好的事吗?”他说到这里淡淡地问我。多少年之后,我还能感受到田参谋这句问话的背后,掩藏着的深深叹息与无限感伤,同时又有那种痛快淋漓的彻悟,就像挂在凌晨的寒月,红红的,圆圆的,几分苍凉之中透着几许温情。那时候风靡全国的歌曲莫过于《血染的风采》、《十五的月亮》、《望星空》等等,曲调抒情、缠绵,带着歌唱者对当兵的亲人深深的理解与思念,反映了那个时代老百姓对新一代最可爱的人所作出牺牲的充分肯定与赞赏。正义的道德情感轮到我当兵时的20世纪90年代初,战争的硝烟已离我们远去,但强军兴国的脚步一直未曾停下。有幸成为我国建军以来的第一个合同作战训练基地的士兵,不能不说是命运的造化。这种自豪与骄傲,很长时间像一枚勋章挂在我和战友们的脸上。我和我的战友们虽然未能经历战火,但为了我军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为了中国几代军人的强军梦想,也付出了自己的青春与激情。犹记得在场地保障红、蓝军合同演练时的辛苦,犹记得每年春天去附近山头植树的劳累,犹记得日常集训时的刻板与枯燥,犹记得盛夏天受命连夜抢修驻地附近被洪水冲塌的铁道路基时的艰辛,犹记得常年收拾菜地时的无奈和发生的种种笑话……犹记得这一切远离硝烟的活计中相伴始终的神圣与庄严。弯弓盘马,和平军营的军旅歌曲同样蕴含着祖国、责任、荣誉等英雄情怀。那近乎3年的从军历程,我本没有料到它会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留下如此绚烂的一笔。但光阴的故事真切地告诉我,短短3年是我生命中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忠诚守信、遵纪重法、谦礼大度、奋争进取等等,这些品性的塑成,正是军营生涯留给我的最好礼物。它们无形地注入我的血液中,成为自己面向社会时,一种坚挺的品格和崇高的力量,是部队赋予我永恒的精神装备。20年后,我曾去合肥看望同班老战友,当跨进她家的客厅,居然一眼看到那副放大了的合影,那是当年我们同批退伍战友的留影,微微泛黄的照片静静地挂在墙上,说实话,很震撼!我想,对她而言,那些曾经一起同甘共苦的战友,注定这辈子无法走出自己的生活。他们不仅仅在墙上默默地挂着,更是深深地刻在她的心里。一份牵挂,一份惦念,永远放不下。外甥今年高中毕业了,纯粹是个缺乏锻炼的“小少爷”。父母想让他先去军营磨炼两年再读大学,他说:“当兵苦死了,我才不去呢!”其实我很想告诉他,军营生活虽然艰苦,但值得你去走一遭,无论怎样你会收获很多、很多。因为,人生中的每一份经历,都有它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何况火热的青春营地。依然记得在新兵连时学唱的那首歌——《当兵的历史》:“十八岁,十八岁,我参军到部队,红红的领章印着我开花的年岁,虽然没有戴上呀大学校徽,我为我的选择高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