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呼吸为细胞生活提供能量cch1呼吸呼吸是指人体从周围环境中吸入空气,利用其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过程。细胞呼吸是指在细胞内进行的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或者小分子有机物,并且释放出能量的过程。cch2呼吸作用不等于呼吸cch3①呼吸作用是一个很复杂的有机物化学反应过程②呼吸是指机体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一般不涉及化学变化,只是一个气体交换的物理性变化。气体交换过程与细胞呼吸有什么关系?cch4在气体交换过程中获得的氧气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身体的各个细胞,供细胞在有氧条件下分解有机物,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则通过气体交换排出体外。目录细壹细贰的等核胞有胞心呼机呼吸物吸是的的细氧本胞化质代分是谢解糖cch5细胞呼吸的本质是糖等有机物的氧化分解cch6壹cccchh酵母菌一种真菌,可食用,药用,饲料用。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酵母菌在有氧环境与无氧环境中都能生活。不同的氧环境中,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不同的,呼吸所产生的产物不同,产生的能量也有差异。7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cch8探究问题1.酵母菌在有氧或者无氧环境中进行呼吸的产物是什么?2.酵母菌在有氧或者无氧环境中进行的呼吸具有什么特点?设计活动方案1.根据所要探究的问题,课前查阅有关酵母菌的资料,了解酵母菌在有氧或者无氧条件时的呼吸特点。2.依据酵母菌的生物学特性设计探究活动方案。实验材料cch9①酵母菌:可以使用新鲜酵母,也可以将市场销售的干酵母溶于少量的蒸馏水中。②酵母菌培养液:5%葡萄糖溶液,可提供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要的物质与能量,用于酵母菌的培养。③0.1%澳麝香草酚蓝溶液:一种酸碱指示剂,碱性溶液中呈蓝色,酸性溶液中呈黄色,可用于检测CO2。当溶液中溶有CO2时,其颜色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黄色。④澄清的石灰水:用于检测CO2的存在。当溶液中溶有CO2时,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⑤5%重铬酸钾溶液: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为橙色,遇到酒精变成灰绿色,可用于检测溶液中的酒精。⑥10%NaOH溶液:可吸收CO2。⑦植物油:如菜籽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可以覆盖溶液形成油脂层以创造无氧环境。特别提示:实验中有些试剂如重铬酸钾溶液、石灰水、NaOH溶液对皮肤和衣物具有腐蚀性或刺激性,实验操作时要注意安全。cch10cccchh11cch实验器具锥形瓶(500
mL、250
mL、100
mL、50
mL)烧杯(500
mL、250
mL、100
mL、50
mL),橡胶塞(不同规格,有孔可以插玻璃管,与锥形瓶配套)试管,玻璃管(直管、弯管)胶管,洗耳球(或气泵)等。12知临中学池晨豪cccchh13实验操作步骤与方法cch141.酵母菌培养液的配制取20g新鲜的食用酵母菌,分成两等份,分别放入锥形瓶A(500mL)和锥形瓶B(500
mL)中,各加10ml蒸馏水溶解,制成酵母液。需氧呼吸实验组: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并加入酵母菌培养液。厌氧呼吸实验组:瓶中注入240ml质量分数为5%的葡萄糖溶液,并加入酵母菌培养液。为保证酵母菌生活在无氧环境,可用液体石蜡封住液面,避免与氧气接触。2.连接实验装置先将有关溶液分别加入锥形瓶中,然后按照如图所示连接方式将实验装置连接在一起。cch15注意:若使用干酵母配置的培养液,酵母菌会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产生的气泡容易使酵母菌培养液沿着导管流出进入检测试剂中。因此在酵母菌培养液中加入1~2滴植物油作为消泡剂,降低表面张力,使溶液中的小泡尽快破裂。3.检测CO2的产生。将上述两组装置进行水浴(38摄氏度)加热,其中探究需氧呼吸产物的装置需要通氧,约10Min后,可以检测CO2.cch16CO2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澳麝香草酚蓝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澳麝香草酚蓝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想一想,除了这两种检测方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通入硝酸银,如果是二氧化碳的话就会变成碳酸银沉淀。cch174.检测酒精的产生各取2mL酵母菌培养液的滤液,分别注入2支干净的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0.5mL溶有0.1g重铬酸钾的浓硫酸溶液(质量分数为95%~97%)并轻轻振荡,使它们混合均匀。观察试管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注意:由于葡萄糖也能与酸性重铬酸钾反应发生颜色变化,因此,应将酵母菌的培养时间适当延长以耗尽溶液中的葡萄糖。警示:浓硫酸有腐蚀性,向试管中滴加浓硫酸时要缓慢、小心。cch18组别检测物质使用试剂现象需氧呼吸组CO2酒精厌氧呼吸组CO2酒精cch19酵母菌呼吸方式实验记录表•
知临中学池晨豪cch20cch21实验结论:①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都能进行细胞呼吸②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需氧呼吸产生大量的CO2和水③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少量CO2根据细胞呼吸过程中是否有氧参与,我们把细胞呼吸分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需氧呼吸是细胞呼吸的主要方式。cch22对比实验cch23设置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某种因素对实验对象的影响,这样的实验叫做对比实验,也叫相互对照实验。在本节实验课的探究活动中,需要设置有氧和无氧两种条件,探究酵母菌在不同氧气条件下细胞呼吸的方式,这两个实验组的结果都是事先未知的,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氧气条件对细胞呼吸的影响。对比实验也是科学探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cch24需氧呼吸cch25需氧呼吸需氧呼吸必须有氧参加,氧气把糖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需氧呼吸是在常温下发生的,所产生的能量逐步释放,其中有一部分能量储存在ATP中,其余的转化成热能,没有剧烈的发光发热现象(较温和)。每氧化1个葡萄糖分子,可以合成约32个ATP分子。需氧呼吸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ATP绝大部分是在线粒体中产生的,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动力车间”。需氧呼吸是由一系列化学反应组成的一个连续完整的代谢过程,每一步化学反应都需要特定的酶参与才能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某一步反应的产物将是下一步反应的底物。根据产物的性质和反应在细胞中发生的部位,将这个连续的过程划分为3个阶段。cch26糖酵解(第一阶段)cch27场所:细胞溶胶过程:①1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个三碳化合物丙酮酸②形成少量ATP(2)➂葡萄糖中的一部分氢原子变成还原型辅酶(NADH)。NADH在电子传递链中可以被利用,NADH是辅酶的还原形式,其氧化形式是NAD+,NADH是一种特殊的核苷酸。产物:丙酮酸是糖酵解的产物,葡萄糖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化学能仍存在于丙酮酸中。反应式:C6H12O6+2NAD++2ADP+2Pi——2丙酮酸+2NADH+2H++2ATP简化:C6H12O6——2丙酮酸+4[H]+2ATPcch28柠檬酸循环(第二阶段)cch29场所:线粒体基质。过程: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柠檬酸循环。①在一种复杂酶系统催化下形成一个二碳化合物[C2],脱去一个CO2,并形成一个NADH。反应如下:丙酮酸+NAD+——[C2]+CO2+NADH+H+②二碳化合物进入柠檬酸循环,与草酰乙酸(C4酸)合成为柠檬酸(C6酸)。③然后柠檬酸(C6酸)经过多个反应,脱掉两个二氧化碳,又形成一个草酰乙酸(C4酸),于是柠檬酸的第二轮开始。如此循环往复,将所有的丙酮酸源源不断的转变为CO2,释放到细胞之外。总反应式:2丙酮酸+6H2O——6CO2+20[H]+ATPcch30电子传递链(第三阶段)cch31场所:线粒体内膜,由三种蛋白质复合体组成,每种复合体又有一种以上的电子传递体。过程:①还原性辅酶NADH中的氢离子和电子(前两个阶段产生的[H])被电子传递体所接受。②电子传递体将电子一步步传递到末端。高能电子经过一系列电子传递体时,能量不断的减少,减少的能量用于形成ATP。(每分子
NADH经过电子传递链后可以形成2~3个ATP)③[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反应如下:2H++2e-+O2——H2O总反应式:24[H]+6O2——12H2O+ATP知临中学池晨豪cccchh细胞呼吸在最后一步才用到氧气。对于一分子葡萄糖来说,从糖酵解开始可以产生32个ATP,其中有26个ATP在电子传递链中产生。从糖酵解到电子传递链中水的形成,这一系列反应都只能在有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发生,所以称为需氧呼吸。32需氧呼吸中各元素的来源及去路(1)CO2是在第二阶段由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的,CO2中的O来自葡萄糖和水这个过程在线粒体基质和嵴上进行。(2)O2在第三阶段(电子传递链反应)与[H]结合生成水,所以需氧呼吸产生的H2O中的O全部来自氧气。(3)水在柠檬酸循环阶段参与反应,电子传递链反应会产生水。cch33注意事项:cch34①反应式中的能量不能写成ATP,因此葡萄糖中的能量只有一部分储存在ATP中。②反应式前后的H2O不能消去,因为反应过程中,在第二阶段消耗了水,而第三阶段生成了水。③反应式中间不能用等号,要用箭头。④反应条件“酶”不能省去概括地说,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生成大量ATP的过程。同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具有不同的特点:①有氧呼吸过程温和;②有机物中的能量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逐步释放;③这些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ATP中cch35例1
(2016·
浙江10月学考)
真核细胞需氧呼吸的基本过程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单位:mLDA.阶段A为糖酵解,该阶段的产物是丙酮酸和物质①B.阶段B为柠檬酸循环,该过程产生大量ATPC.阶段A和阶段B为阶段C提供[H]和ATPD.阶段C为电子传递链,有关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cch36解析
阶段
A
是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其产物除了有丙酮酸和ATP外,还有[H],A错误;阶段B为需氧呼吸的第二阶段,该阶段不能大量产生ATP,B错误;阶段A和B可以为阶段C提供[H],但不能提供ATP,C错误;阶段C是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该过程发生于线粒体内膜,所以相关酶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cch37需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cch38项目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名称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场所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反应物葡萄糖丙酮酸+H2O[H]+O2生成物丙酮酸+[H]CO2+[H]H2O产生ATP的数量少量少量大量NADHNAD+是一种辅酶,它的全称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又称辅酶I。NAD+是脱氢酶的辅酶。线粒体和细胞溶胶中含有NAD+,它在需氧呼吸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中间产物脱下的[H]传递给NAD+,使之成为
NADH+H+。而NADH+H+则作为[H]的载体,在电子传递链的传递中,[H]传递给氧生成水,所携带的能量释放,促使ADP与Pi结合生成ATP。反应式:NAD++2H
NADH+H+cch39FAD需氧呼吸过程还有一种辅酶FAD。FAD全称为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也是脱氢酶的辅酶。在需氧呼吸过程中,它可以与中间产物脱下的[H]结合生成FADH2。FADH2携带的[H]最终传递给氧,与氧结合生成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用于合成ATP。反应式:FAD+2H
FADH2cch40例2
(2017·金华、温州、台州联考)下列关于人体需氧呼吸的叙cch41述中,正确的是A.各阶段产生的[H]都和氧反应生成水
B.释放的能量都以ATP的形式储存起来C.柠檬酸循环产生的[H]最多,释放的能量最多D.产生的水中的氧原子不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氧中的氧原子A解析
需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都在第三阶段和氧反应生成水;释放的能量只有少部分以ATP的形式储存起来;柠檬酸循环发生在第二阶段,产生的[H]最多,但只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释放大量能量;产生的水中的氧原子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氧中的氧原子,即第三阶段[H]和氧反应生成水。cch42呼吸速率cch43呼吸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活体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或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因为细胞呼吸是由一系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所以温度对细胞呼吸有很大影响。一般植物在0摄氏度及以下时细胞呼吸很弱或停止,温度升高则细胞呼吸加快,温度太高则细胞呼吸减弱甚至停止。蛔虫双歧杆菌cch44厌氧呼吸cch45在没有氧气参与的情况下,葡萄糖等有机物经过不完全分解,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就是厌氧呼吸。场所:细胞溶胶利用物质:葡萄糖过程:第一阶段: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一样,进行糖酵解,
1个葡萄糖分子被分解成2个丙酮酸分子和少量[H],分解过程中释放
出少量能量,形成少量ATP(2个ATP分子)。第二阶段中,丙酮酸在不同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产物,如乳酸或乙醇。乳酸发酵cch46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分解产生乳酸,总反应式如下:在乳酸发酵反应的第二阶段,糖酵解过程的产物丙酮酸在乳酸脱氢酶的催化下被[H](NADH)还原为乳酸。乳酸发酵所产生的
ATP仅为需氧呼吸的1/15左右。cccchh许多微生物能够依靠厌氧呼吸维持生命,氧气对它们来说甚至是有毒的,如乳酸菌。我们制作酸奶、泡菜时,利用乳酸菌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因为乳酸菌是依靠厌氧呼吸生活的,氧气会抑制其生存,所以制作过程中需要采用密封的方法来隔绝空气。47人和动物的骨骼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厌氧呼吸,产生乳酸。乳酸刺激神经末梢,使入产生酸痛的感觉。cch48乙醇发酵cch49葡萄糖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分解产生乙醇,并释放出二氧化碳,总反应式如下:在乙醇发酵反应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在酶的作用下先脱去二氧化碳生成乙醛,乙醛再被[H](NADH)还原为乙醇,即酒精。cccchh葡萄和苹果的果实、玉米的胚、马铃薯的块茎等在缺氧条件下都能进行厌氧呼吸。酵母菌在氧充足的环境中进行需氧呼吸,在氧缺少的状态下进行厌氧呼吸,即乙醇发酵。各种酒类的制作一般离不开酵母菌。乳酸菌、酵母菌等微生物的厌氧呼吸也称发酵。最常见的发酵类型是乳酸发酵和乙醇发酵。50厌氧呼吸两个阶段的比较cch51阶段场所是否需氧反应物产物有无ATP产生第一阶段细胞溶胶否葡萄糖丙酮酸和[H]产生少量ATP第二阶段细胞溶胶否丙酮酸和[H]乳酸(或乙醇和CO2)无ATP产生在需氧呼吸中,葡萄糖被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全部被释放出来。在厌氧呼吸中,葡萄糖分解产生的乳酸或乙醇,都含有可利用的能量。因此,厌氧呼吸产生的ATP比需氧呼吸产生的ATP少得多。但是,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细胞通过厌氧呼吸的方式可以快速地利用葡萄糖产生ATP,以维持生命。例如,人体肌肉细胞可以靠厌氧呼吸维持短时间的活动,所产生的乳酸则被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cch52不同生物的厌氧呼吸类型cch53生物类型及举例厌氧呼吸产物植物大多数植物细胞,如根细胞乙醇和CO2马铃薯块茎、甜菜块根乳酸动物人等乳酸微生物乳酸菌乳酸酵母菌乙醇和CO2例
3
(2017·
浙江
4
月学考
)
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厌氧呼吸的叙述cch54正确的是A.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用于合成ATPB.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CO2C.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乳酸发酵D.人体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乳酸可运至肝细胞再生成葡萄糖解析
厌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大多以热能形式散失,少数用于合成ATP;厌氧呼吸第一阶段是糖酵解产生丙酮酸和[H];成熟苹果的果肉细胞缺氧时主要进行乙醇发酵。Dcch有关厌氧呼吸的易错点(1)厌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二阶段无能量释放。(2)厌氧呼吸相比需氧呼吸,对葡萄糖有着更快的利用速率。(3)厌氧呼吸发生的条件是无氧或低氧环境,是进行需氧呼吸生物的一种应急措施。(4)骨骼肌细胞进行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能够运至肝脏再生成葡萄糖,但这是一种吸能反应,需要消耗能量。(5)水稻等植物长期水淹后烂根的原因是厌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玉米种子烂胚的原因是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对细胞有毒害作用。55例
4
(2017·
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
)
下列关于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cch56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会有特殊分子携带氢和电子传递给氧生成水B.葡萄糖分解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C.产物在肌肉细胞中再生成葡萄糖D.全过程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解析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且无氧参与;产物乳酸在肌肉细胞中不会再生成葡萄糖,乳酸需运至肝脏中再生成葡萄糖;人体肌肉细胞厌氧呼吸的两个阶段都在细胞溶胶中进行。D人体运动时骨骼肌的能量供应cch57一般情况下,肌肉中的ATP含量很低,只能供肌肉很短时间的活动之需。肌肉中还有一种高能物质磷酸肌酸,它能迅速产生ATP。肌肉中磷酸肌酸的含量比ATP的含量高得多,足以维持肌肉较长时间的活动。进行百米赛跑的前数秒,ATP主要来源于磷酸肌酸200~400
m赛跑,ATP主要靠厌氧呼吸供应较长时间的运动如马拉松,主要靠需氧呼吸供应ATP。需氧呼吸出现的意义cch58生物的呼吸方式由厌氧呼吸到需氧呼吸,是进化中的一个飞跃。在生命刚刚诞生时,地球的大气中没有氧气,那时的微生物适应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这些厌氧微生物体内缺乏需氧呼吸的酶类,只能在无氧的条件下生活。随着地球上绿色植物的出现,大气中出现了氧气,于是也出现了体内具有需氧呼吸酶系统的需氧微生物。需氧呼吸产生能量的效率要比厌氧呼吸产生能量的效率高得多。1个葡萄糖分子通过需氧呼吸可生成32个ATP分子,而通过厌氧呼吸只能生成2个ATP分子。因此,在进化过程中,能进行需氧呼吸的物种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比较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项目需氧呼吸厌氧呼吸不同点条件需O2不需O2场所细胞溶胶(第一阶段)、
线粒体(第二、三阶段)细胞溶胶分解程度葡萄糖被彻底分解葡萄糖分解不彻底产物CO2、H2O乳酸
或乙醇和CO2能量释放大量能量少量能量特点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能量有机完全释放物没有彻底氧化分解,能量没有完全释放59
cchcch相同点本质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生成ATP供生命活动所需过程
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的糖酵解)完全相同意义(1)为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
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
原料
。联系第一阶段(从葡萄糖到丙酮酸)完全相同,之后在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场所和不同酶的作用下沿不同的途径形成不同的产物60cch需氧呼吸与厌氧呼吸的图解提示:有线粒体的生物一定能进行需氧呼吸,但必须在有氧条件下;无线粒体的生物有的也能进行需氧呼吸,如需氧型细菌。61cch根据细胞呼吸中物质变化的数量关系来判断细胞呼吸的方式(1)依据O2吸收量和CO2释放量判断①不消耗O2,释放CO2―→只进行厌氧呼吸;②O2吸收量=CO2释放量―→只进行需氧呼吸;③O2吸收量<CO2释放量―→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且多余CO2来自厌氧呼吸。(2)依据乙醇和CO2生成量判断①乙醇量=CO2量―→只进行厌氧呼吸;②乙醇量<CO2量―→两种呼吸方式同时进行,且多余CO2来自需氧呼吸62例1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cch63A.需氧呼吸产生CO
,厌氧呼吸不产生CO2
2B.需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O2结合生成水C.厌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有[H]的积累D.相同质量的油脂和糖元彻底氧化分解,油脂释放的能量多解析
需氧呼吸产生
CO
2
和水,乳酸发酵的厌氧呼吸不产生
CO
2
,是乙醇发酵的厌氧呼吸产生CO2;需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与O2结合生成水;厌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没有[H]的积累;由于油脂中氧含量低于糖元,其碳、氢比例高,故相同质量的油脂和糖元彻底氧化分解时,油脂释放的能量多。D例2
细胞内糖分解代谢过程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能进行过程①和③或过程①和④B.真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能进行过程①和②C.动物细胞内,过程②比过程①释放的能量多D.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过程③消耗[H]cch64解析
分析图示可知,①为糖酵解,②为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③为乳酸发酵第二阶段,④为乙醇发酵第二阶段。植物细胞能够进行乳酸发酵(如玉米的胚)或乙醇发酵(植物叶片);真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只能进行糖酵解(过程①),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过程②)发生在线粒体中,且释放能量远多于糖酵解;乳酸菌细胞内,过程①产生[H]和丙酮酸,过程③消耗[H],将丙酮酸还原为乳酸。cch65呼吸速率cch66呼吸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活体组织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氧气量或释放的二氧化碳量。因为细胞呼吸是由一系列酶催化的化学反应,所以温度对细胞呼吸有很大影响。一般植物在0°C及以下时细胞呼吸很弱或停止,温度升高则细胞呼吸加快,温度太高则细胞呼吸减弱甚至停止。细胞呼吸速率会受到什么影响呢?内部因素——遗传因素cch67遗传因素决定酶的种类和数量,因而影响呼吸的类型、速率。(1)不同种类的植物呼吸速率不同,如旱生植物的呼吸速率小于水生植物,阴生植物呼吸速率小于阳生植物(2)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呼吸速率不同,如幼苗期、开花期呼吸速率升高,成熟期呼吸速率下降。(3)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呼吸速率不同,如生殖器官呼吸速率大于营养器官旱生植物与水生植物①具有一系列耐旱适应特征、能够忍耐暂时缺水的一类植物②能够长期在水中或水分饱和土壤正常生长的植物阴生植物和阳生植物①阴生植物是指在较弱的光照条件下生长良好的植物②阳生植物是指在强光环境中生长发育健壮,在荫蔽和弱光条件下生长发育不良的植物cch68外部因素cch69(1)温度、pH: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呼吸的速率。实践应用:Ⅰ在零上低温下储藏蔬菜,水果Ⅱ在大棚蔬菜的栽培过程中,增加昼夜温差以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提高产量(2)氧气浓度①氧气是需氧呼吸必需的,在一定范围内,氧气浓度的增加有利于需氧呼吸。②厌氧呼吸不需要氧气,氧气抑制厌氧呼吸。实践应用:常利用适当降低氧气浓度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这一原理来延长蔬菜、水果的保鲜时间cch70(3)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细胞呼吸的速率下降。cch71实践应用:储藏粮食时候适当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可以抑制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4)水分:自由水含量较高时细胞呼吸旺盛实践应用:储藏作物种子时候,将种子风干,减少自由水的含量,以减弱细胞呼吸,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氧气过量引起的氧中毒cch72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的氧气的确是会被氧气“熏死”的!高浓度的氧进入体内会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氧自由基极为活跃,在体内到处流窜,攻击和杀死各种细胞,这一过程所产生的种种危害统称为氧中毒。具体表现有肺水肿、肺淤血和出血等。如果把人放在1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中,人会迅速发生肺炎,最终导致呼吸衰竭、窒息而死,存活时间不到24小时。事实上过量吸氧会引起智力下降、记忆力衰退,还能促进生命衰老。例
3
(2017·
温州模拟
)
某植物器官的呼吸强度cch73(
用
CO与O2吸收量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点时释放的CO2全部是厌氧呼吸的产物B.a点时细胞呼吸的产物中还有乙醇C.b点时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CO2释放量相等D.O2浓度越低,呼吸强度越小解析
a点时已进行需氧呼吸了,所以释放的CO2是厌氧呼吸和需氧呼吸的共同产物;a点时细胞进行厌氧呼吸和需氧呼吸,所以产物中有乙醇;b点时吸收的O2与释放的CO2量相等,说明只进行需氧呼吸,不进行厌氧呼吸;O2浓度越低,需氧呼吸强度越小,但厌氧呼吸强度越大。B例4
为了探究植物呼吸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者在遮光状态下,测得了相同的新鲜菠菜叶在不同温度和O2含量条件下的CO2释放量,结果如下表(表中数据为相对值)。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O2含量温度0.1%1.0%3.0%10.0%20.0%40.0%3℃6.23.61.24.45.45.310
℃31.253.75.921.533.332.920
℃46.435.26.438.965.565.230
℃59.841.48.856.6100.0101.6cch74A.根据变化规律,表中10℃、1.0%条件下的数据很可能是错误的B.温度为3℃、O2
含量为3.0%是贮藏菠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C.O2
含量从20.0%升至40.0%时,O2
含量限制了呼吸强度的继续升高2D.
在
20
℃
条件下,
O
含量从
0.1%
升高到
3.0%
的过程中,细胞减弱O2含量温度0.1%1.0%3.0%10.0%20.0%40.0%3℃6.23.61.24.45.45.310
℃31.253.75.921.533.332.920
℃46.435.26.438.965.565.230
℃59.841.48.856.6100.0101.6cch75C解析
根据表中数据的变化规律可知,在
10
℃
、
1.0%
条件下的数据应大于3.6小于35.2,所以53.7这个数据可能是错误的;cch76温度为
3
℃
、
O2
2含量为
3.0%
时,
CO
的释放量菜叶的最佳环境条件组合;O2含量从20.0%升至40.0%时,随温度升高,呼吸强度增强,所以此时限制呼吸强度升高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在20℃条件下,O2含量从0.1%升高到3.0%的过程中,随着氧气含量的增加,细胞厌氧呼吸逐渐减弱。影响细胞呼吸的外界因素及应用cch77(1)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并不是单一的。若需要增强相关植物或器官的细胞呼吸强度,可采取供水、升温、高氧等措施,若需降低细胞呼吸强度,可以采取干燥、低温、低氧等措施。(2)贮存蔬菜和水果的条件并不是无氧环境。蔬菜、水果在贮存时都应在零上低温、低氧条件下,低温以不破坏植物组织为标准;种子贮存时应保持干燥,而蔬菜、水果贮存时应保持一定的湿度。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核心cch78贰细胞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无论是分解代谢还是合成代谢,都与细胞呼吸有着密切的关系。细胞分解代谢主要利用糖类作为呼吸过程中能量的来源,人和动物的细胞也可利用脂肪和蛋白质作为能源。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这三类物质的水解产物单糖、甘油和脂肪酸以及氨基酸等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细胞呼吸过程被氧化分解,释放出所储存的能量。①糖类中的多糖首先水解为单糖,然后以单糖形式进行糖酵解,最后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cch79②脂肪先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甘油形成一个三碳化合物后进入糖酵解,脂肪酸则进一步被分解。③当蛋白质用于细胞呼吸时,首先被分解成氨基酸,氨基酸脱去氨基后变成不同的有机酸,最终被完全氧化。细胞合成代谢是各种各样的生物合成反应。这些反应的产物是细胞生活、生长和修复损伤所需要的物质。细胞呼吸一方面为这些合成反应提供能量(ATP),另一方面为合成反应提供碳骨架。细胞内有机物的生物合成也以细胞呼吸为中心。cch80细胞溶胶糖酵解cch81丙
水酮酸二氧化碳电子传递链乙醇乳酸酶的活性需氧厌氧抑制cch821.人体进行需氧呼吸的场所是A.肺B.线粒体C.细胞溶胶D.线粒体和细胞溶胶cch83解析
人体进行需氧呼吸的过程是在细胞溶胶中发生糖酵解、在线粒体中发生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D2.下列反应在细胞溶胶和线粒体内均能完成的是A.葡萄糖→丙酮酸cch84B.丙酮酸→乙醇+CO2C.ADP+Pi+能量→ATPD.H2O→[H]+O2解析
在细胞溶胶中,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分解成丙酮酸和
[H]
,同时释放能量并合成ATP。在线粒体内,丙酮酸彻底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并合成ATP。C3.(2017·浙江衢丽湖舟3月模拟)下图表示需氧呼吸的过程,其中关于过程①和过程②的叙述,正确的是A.均需要酶的催化B.均需要氧气的参与C.均释放大量能量D.均在线粒体中进行Acch85解析
过程
①
为需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溶胶中进行,过程②为需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依次在线粒体基质(和嵴)和线粒体内膜上进行,过程①和②均需要酶的催化,A正确,D错误;只有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需要氧气的参与,释放大量能量,B、C错误。cch864.(2017·台州9月模拟)下列有关厌氧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cch87A.产生少量ATPC.可释放二氧化碳B.可产生水D.在细胞溶胶中进行解析
厌氧呼吸过程中由于有机物分解不彻底,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产生少量ATP,A正确;厌氧呼吸过程中,葡萄糖能分解形成乳酸或乙醇和二氧化碳,不能产生水,B错误,C正确;厌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即在细胞溶胶中进行,D正确。B5.(2017·宁波十校9月联考)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cch88A.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可以快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机械采购协议
- 劳动合同中工会的作用
- 大学生创业优惠政策
- 悦读助力成长课件
- 怎制作主题教育
- 阿勒泰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阿巴嘎旗2025年三下数学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陇南地区成县2025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精练含解析
- 陕西中医药大学《综合英语AV》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第2版-课件 5-SCI论文结果与讨论写作(一)
-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八年级(下)期中数学试卷(含解析)
- DB-T29-247-2017天津市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 2023年全国高考体育单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真题(精校打印版)
- 4-1-1 土石料料场规划与开采讲解
- 2022开关电源电子元器件降额技术规范
- 太阳能热利用系统的太阳能集热系统、得热量、集热效率、太阳能保证率执行标准
- 试验检验资料管理措施
- 加油站安全风险评估与控制培训
- 机械工程师的职业发展与就业前景
- 连接员题库(全)题库(855道)
- 精神科理论知识考核试题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