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训练:《左传-晋侯围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1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左传-晋侯围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2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左传-晋侯围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3页
文言文阅读训练:《左传-晋侯围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2文言文阅读训练:《左传·晋侯围原》(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僖公二十五年冬,晋侯围原,命三日之粮。原不降,命去之。谍出,曰:“原将降矣。”军吏曰:“请待之。”公曰:“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退一舍而原降。迁原伯贯于冀。赵衰为原大夫,狐溱为温大夫。昭公元年正月乙未,楚公子入郑,逆①而出,遂会于虢,寻宋之盟也。祁午谓赵武曰:“宋齐婴楚人得志于晋,今令尹之不信,诸侯之所闻也子弗戒,惧又如宋,子木②之信称于诸侯,犹诈晋而驾焉,况不信之尤者乎?楚重得志于晋,晋之耻也。子相普国以为盟主,于今七年矣!再合诸侯,三合大夫,服齐、狄,宁东夏,平秦乱,城淳于,师徒不顿,国家不罢,民无谤讟③,诸侯无怨,天无大灾,子之力也。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午也是惧。吾子其不可以不戒!”文子曰:“武受赐矣!然宋之盟,子木有祸人之心,武有仁人之心,是楚所以驾于晋也。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譬如农夫,是镳④是衮⑤,虽有饥馑,必有丰年,且吾闻之‘能信不为人下’。吾未能也,《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信也。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吾不能是难,楚不为患。”昭公八年春,石言于晋魏榆。晋侯问于师旷⑥曰:“石何故言?”对曰:“石不能言,或冯焉。不然,民听滥也。”抑臣又闻之曰;“作事不时,怨讟动于民,则有非言之物而言。’今宫室崇侈,民力凋尽,怨讟并作,莫保其性,石言,不亦宜乎?”于是晋侯方筑虒祁之宫。叔向曰:“子野之言,君子哉!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小人之言,僭而无征,故怨咎及之。《诗》曰‘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唯躬是瘁,哿⑦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其是之谓乎?是宫也成诸侯必叛君必有咎夫子知之矣。”(选自《左传》,有删改)【注】①逆:迎亲。②子木:楚国的令尹。③讟:诽谤。④镳:田中除草。③衮:培土。⑥师旷:字子踩。⑦哿:表示称许,可嘉。10.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是A宫B也C成D诸E侯F必G叛H君I必J有K咎L夫M子N知O之P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舍,行军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的“三舍”指行军九十里。比喻对人让步或回避。B.“寻宋之盟也”与《陈情表》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两句中的“寻”含义不相同。C.“有令名矣,而终之以耻”与“便言多令”(《孔雀东南飞》)两句中的“令”含义相同。D.“故怨咎及之”与《氓》中的“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两句中的“咎”含义不相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晋侯率军包围原国,带了三天的军粮,到了三天原国没有投降,即便听到原国要投降的消息,也毅然退兵。B.在宋国的盟会楚国人占了晋国的先,在虢地的会见,赵武担心楚国会再次占晋国的先,会给晋国带来耻辱。C.师旷认为宫室高大奢侈,百姓财力用尽,即是做事不合时宜,百姓就会怨愤,就会有石头说话。D.这三段文字都谈到诚信,分别从取信于民,诚信对维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诚信是个人立身之本的角度进行阐述。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得原失信,何以庇之?所亡滋多。译文:(2)今武犹是心也,楚又行僭,非所害也。译文:14.赵武是如何表达对诚信的不倦追求的?【答案】10.DHL11.D12.B13.(1)信用,是国家宝贝,百姓靠它庇护。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所损失的东西更多。(2)现在武还是这样的心,楚国又不守信用,这可不是他所能伤害的了。14.①首先直接表明自己以信为本的观点。②运用比喻,写农夫只要坚持除草、培土最终会有收获,来表明自己会一直坚持,最终收获诚信。③引用,引用《诗经》名言,证明待人诚信,就会成为别人的典范。【解析】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这座宫殿落成,诸侯必然背叛,国君必然有灾殃,师旷先生已经知道这一点了。“是宫也成”是主谓句,“诸侯必叛”,“诸侯”本句主语,D处断开;“君必有咎”,“君”本句主语,H处断开;“夫子知之矣”,“夫子”本句主语,L处断开;故DHL三处断开。11.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古代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寻宋之盟也”的“寻”,重温。句意:重温宋国盟会的友好。/“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的“寻”,不久。句意: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C.正确。“令”,美好。句意:有了好名声了,反而用耻辱来结束。/口才很好文才也比别人强。D.“‘咎’含义不相同”错误。“咎”含义相同。都是“不吉利,灾祸”。句意:所以怨恨和灾祸来到他身上。/你算了卦,占了卜,没有不吉利的征兆。故选D。12.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与赏析的能力。B.“赵武担心”错误。应该是“祁午担心”。故选B。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信,国之宝也”,判断句;“庇”,庇护;“何以”,宾语前置句,“以何”;(2)“犹”,还是,仍然;“行僭”,行为僭越,意为“不守信用”。1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由“武将信以为本,循而行之”可知,首先直接表明自己以信为本的观点。由“譬如农夫,是镳是衮,虽有饥馑,必有丰年,且吾闻之‘能信不为人下’。吾未能也”可知,运用比喻,写农夫只要坚持除草、培土最终会有收获,来表明自己会一直坚持,最终收获诚信。由“《诗》曰:‘不僭不贼,鲜不为则。’信也。能为人则者,不为人下矣”可知,引用,引用《诗经》名言,证明待人诚信,就会成为别人的典范。【参考译文】僖公二十五年冬季,晋文公率军包围原国,命令携带三天的粮食。到了三天原国不投降,就下令离开。间谍从城里出来,说:“原国准备投降了。”军官说:“请等待一下。”晋文公说:“信用,是国家的宝贝,百姓靠它庇护。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用什么庇护百姓?所损失的东西更多。”退兵三十里,原国投降。晋文公把原伯贯迁到冀地。任命赵衰作为原地的地方官,狐溱作为温地的地方官。昭公元年正月十五日,公子围进入国都,迎娶后出来,于是就在虢地会见,这是为了重温宋国盟会的友好。祁午对赵武说:“在宋国的盟会,楚国人占了晋国的先。现在令尹不守信用,这是诸侯都听说的。您如果还不戒备,怕的是又像在宋国一样。子木的信用为诸侯所称道,尚且欺骗晋国而要驾凌在上面,何况是不守信用的突出人物呢?楚国再次占了晋国的上风,是晋国的耻辱。您辅佐晋国作为盟主,到现在已经七年了。两次会合诸侯,三次会合大夫,使齐国、狄人归服,使华夏的东方国家安宁,平定秦国造成的动乱,在淳于修筑城墙,军队不疲弊,国家不疲乏,百姓没有诽谤,诸侯没有怨言。天不降大灾,这是您的力量。有了好名声了,反而用耻辱来结束,午就是害怕这个,您不能不警惕。”赵文子说:“武接受您的恩赐了。然而在宋国的结盟,子木有害人之心,武有爱人之心,这就是楚国所以驾凌在晋国上面的缘故。现在武还是这样的心,楚国又不守信用,这可不是他所能伤害的了。武将要用信用作为根本,按照这去做。譬如农夫,只要勤于除草培土,虽然有一时灾荒,最终必然获得丰收。而且我听说,能守信用就不会在别人下面,我还是不能做到守信用啊。《诗》说:‘待人以信,很少不能做榜样。’这是由于守信用的缘故。能够做别人典范的,不会在别人的下面了。我的难处在不能做到这一点,楚国不能造成祸患。”昭公八年春季,在晋国的魏榆有块石头说话。晋平公向师旷询问说:“石头为什么说话?”师旷回答说:“石头不能说话,有的东西凭借着它。否则,就是百姓听错了。下臣又听说:‘做事情违背了农时,怨恨诽谤在百姓中发生,就有不能说话的东西说话。’现在宫室高大奢侈,百姓的财力用尽,怨恨诽谤一齐起来,没有人能确保自己的性命。石头说话,不也是相宜的吗?”当时晋平公正在建造虒祁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