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案30上学期期末卷课件_第1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案30上学期期末卷课件_第2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案30上学期期末卷课件_第3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案30上学期期末卷课件_第4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语文总复习考案30上学期期末卷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案三十高考语文上学期期末卷(本试卷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上古神话中,有一支西北大荒神话系统,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叛神的形象。这里有偷了天帝的“息壤”跑到人间治水的鲧,他后被天帝命火神祝融杀于羽郊,神话说他化为黄熊而入于羽渊。这个叛神很有点近于古希腊神话中盗火的普罗米修斯,不过有书说他不服尧让位于舜而率众造反。这里有人面蛇身而朱发的水神共工,他与火神祝融交战,不胜而怒,头触不周之山,把支撑天地的天柱撞倒,所以才有女娲炼石补天,积灰理水。这里有敢和黄帝争战的刑天,他失败后,被黄帝砍下脑袋。断头的刑天以乳为目,以脐为口,继续拿着干戚作战。在关于叛神的神话中,以环绕后羿的神话最有叛逆的特色。神话说,尧之时,天上十日并出,草木不生,民无所食。后羿原是天神,奉帝命而降大地,以箭射落九日……后来他爱上洛水之神宓妃,射瞎宓妃丈夫河伯的左眼,被河伯状告于天帝,而失败于天帝,这时的后羿已是叛神之神了。成为叛神的后羿不能自由上达天都,他西上昆仑取得不死之药,但是不死药带给后羿另一个更大的悲剧:他的妻子嫦娥因为不死的诱惑背叛了他,偷吃不死之药,飞身入月。后羿最后死在他最心爱的学生逢蒙的桃木杖下。逢蒙认为天下能胜过自己的唯有老师后羿,所以设下埋伏,杀了后羿。叛神、叛情、叛师,古代关于后羿的神话是由叛逆而组成的悲剧。古代神话中的诗情、悲剧、叛逆,构成了中国文化中的另一个人文意境,存在于后世无数中国人的思想之中,个体自我的成长使它已不再浮现神话所含有的原初隐喻和象征,它被赋予了更多的人文意义。在这种人文特性的笼罩下,这种叛逆思想在文学上一般衍化为两支系统。一支是作为“士”的知识阶层的情感流露,大都体现为诗词创作常以“佯狂”的形象出现,流露出一种愤世嫉俗、不与黑暗现实合作的自然情绪;而在具体的文化规约下,这种倾向又大都有“隐者”的因素,回归自然是这批人所共同具有的美学理想。另一支主要体现了市民精神,尤其是进入明代以后,这种市民精神又主要以爱情婚姻的题材表现出来,像“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许仙与白娘子的民间传说等。当然,这只是一般而言,“士”的文化与市民文化一直处在相互影响之中,清代的《红楼梦》可以说是融合了当时中国的各种思想精神,其流露出的叛逆精神就很难用某一简单的概念加以框定。这种人文意义的逐步加强,固然明确了文学的特指内涵,但随着知性原理在思想方法上占据统治地位,所观照出的世界也逐渐演化为一个价值的世界、一个有序的世界、一个善恶可辨的世界。这在美学上,反而丧失了神话所体现出的那种原初的混沌与无序,那种更有审美意义的叛逆悲剧。在美学上,比较接近于神话的,有古典小说《封神演义》。其中哪吒“剜肠剔骨”,还骨肉于父母,除了表示好汉做事好汉当外,还意味着对亲情的割舍,在当时的道德文化中,确是一种大胆的叛逆。最富悲剧意味的还是纣王的儿子殷郊,殷郊的母亲因纣王而死,要报母仇就必须杀父,可是他又是殷商的太子,如果要维护殷商的江山,就必须助父抗周。结果终于叛师,违背了答应师父的诺言而抗周,最后惨死在太极图中。这幕悲剧展现出一种人的不可选择的叛逆结果,应该说具有极为震撼人的美学力量。神话是集合了许多无意识活动的群体思想,具有人类更多的普遍性。后世的文学在具体文化的规约下,则呈现出它的特指内涵,因为文明社会的价值判断逐步加强,社会要求代替了人的自然情欲,在知性原理的分割下,逐步丧失了神话所具有的那种原初的隐喻和象征。(摘编自蔡翔《叛神世界》)材料二:昔者初民,见天地万物,变异不常,其诸现象,又出于人力所能以上,则自造众说以解释之:凡所解释,今谓之神话。神话大抵以一“神格”为中枢,又推演为叙说,而于所叙说之神、之事,又从而信仰敬畏之,于是歌颂其威灵,致美于坛庙,久而愈进,文物遂繁。故神话不特为宗教之萌芽,美术所由起,且实为文章之渊源。唯神话虽生文章,而诗人则为神话之仇敌,盖当歌颂记叙之际,每不免有所粉饰,失其本来,是以神话虽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也。如天地开辟之说,在中国所留遗者,已设想较高,而初民之本色不可见,即其例矣。(摘编自鲁迅《神话与传说》)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西北大荒神话系统提供了鲧、共工、后羿、逢蒙等众多叛神形象,从而充满叛逆带来的悲剧性。B.《红楼梦》叛逆精神中体现的“士”文化和市民文化,是由古代神话包孕的叛逆思想所衍化的。C.人文意义的加强使后代文学更强调社会价值判断,丧失了神话原初的混沌与无序所体现的美学价值。D.随着后世对神话的演说,先民当时所遇到的真实的自然现象,以及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态全都湮灭。C【解析】

A项,“逢蒙”不是叛神,他是后羿的学生,是人类。B项,“是由古代神话包孕的叛逆思想所衍化的”曲解文意。材料一第5段中说的是“清代的《红楼梦》……流露出的叛逆精神就很难用某一简单的概念加以框定”。D项,“全都湮灭”表述绝对。材料一第6段和最后一段中只是说“丧失了神话……那种更有审美意义的叛逆悲剧”,“逐步丧失了神话所具有的那种原初的隐喻和象征”。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鲧偷天帝的“息壤”而被杀和他不服尧让位于舜而造反的不同讲述,反映了神话在后世演说中会有改变。B.面对具体的社会文化规约,市民阶层对婚姻爱情的追求比知识阶层流露的“狂”“隐”情感更具叛逆性。C.《封神演义》中殷郊的结局之所以呈现出震撼人的美学力量,是因为他的叛逆体现了人的不可选择性。D.通过研究不同时代对古代神话进行改易的文学作品,我们能够发掘出不同时代的社会价值观念。【解析】

“更具叛逆性”于文无据。B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人物形象的婚姻或爱情不能体现叛逆思想的一项是(3分)(

)A.王英与扈三娘(《水浒传》)B.贾宝玉与林黛玉(《红楼梦》)C.张珙与崔莺莺(《西厢记》)D.梁山伯与祝英台(民间故事)A【解析】

A项,《水浒传》中王英与扈三娘的婚姻只是才貌极不相称而已,他们二人的结合和“叛逆思想”无关。B、C、D三项中,《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西厢记》中张珙与崔莺莺以及民间故事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其主人公都具有反抗封建制度、封建礼教的叛逆精神。4.两则材料都对神话与文学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请分别概括其内容要点。(4分)答:材料一论述神话中叛逆思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其在后世文学中的演变。材料二论述神话是文学的起源(“文章之渊源”),文学使神话光大、存留,同时也使之改易、销歇。(每点2分)【解析】

关于“神话与文学的关系”,根据材料一第4段中的“这种叛逆思想在文学上一般衍化为两支系统”和最后一段中的“后世的文学在具体文化的规约下,则呈现出它的特指内涵”等可知,材料一主要论述的是神话中叛逆思想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和其在后世文学中的演变。再根据材料二中的“故神话……实为文章之渊源……是以神话虽托诗歌以光大,以存留,然亦因之而改易,而销歇也”可知,材料二主要说的是神话是文学的起源,文学使神话光大、存留,同时也使之改易、销歇。5.有评论认为,从大闹天宫到修成正果,《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审美力量是逐步减弱的。请结合材料一的相关论述简要分析。(4分)答: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受到天庭戏弄后大闹天宫,表现出对权力和秩序的叛逆,具有叛神意味,带有神话所具有的无序和混沌,善恶并不可辨;后来保唐僧西天取经,从不服管教到接受约束、修成正果,呈现社会要求代替人的自然情欲的过程,包含的是文明社会的价值判断。(每点2分)【解析】

孙悟空自称“齐天大圣”,在天庭受到戏弄后大闹天宫,其所作所为完全出于个人好恶,表现出他对权力和秩序的叛逆,与材料一中谈及的叛神形象相近,体现出了“那种原初的混沌与无序”,“更有审美意义的叛逆悲剧”。后来孙悟空保唐僧到西天取经,从不服管教到接受约束、修成正果,呈现的是从不受约束的混沌状态渐渐成为屈服于权力体系之下的“文明”人的过程,体现了材料一最后一段中所说的“后世的文学在具体文化的规约下……社会要求代替了人的自然情欲”,所以孙悟空形象的审美力量逐步减弱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骆

碗红

柯骆驼碗长在骆驼的膝盖上。孩子感到好奇,就钻到骆驼肚子底下摸骆驼的膝盖,坚实光滑跟红铜一样。骆驼太大了,卧倒时先要跪下,天长日久就把膝盖磨成闪闪发亮的铜。看骆驼的老头有个铜碗,他对自己的铜碗不屑一顾。孩子就问老头为啥不弄个骆驼碗。老头说:“得七八年才能弄成呢,老哈萨才有这份耐心。”他又拍拍孩子的脑壳说:“你别指望这些骆驼,它们不会让人得手的,得跟它有交情才行。”孩子的神情就有些异样。到底是个孩子,人家只是说说,他就当真了,整天泡在骆驼圈里,什么活儿都干。孩子回到家里累得都不能动了,母亲细心盘问,也没问出什么,那神奇的骆驼碗藏在孩子的心里。终于有一天,孩子可以向老头提要求了,老头说:“行啊,你叫吧,看它们谁愿意跟你。”孩子站在院子里打声口哨,还真叫出了几匹好骆驼。孩子选中了最漂亮的骆驼,就往大戈壁去了。北塔山不光有金草地,北塔山还有大戈壁,无边无际的大戈壁把外边的世界全隔开了。刚到大戈壁,骆驼就“呜——”地叫起来,跟吹牛角号一样。骆驼昂首天外,骄傲得不得了,看样子它的脖子还要继续往上伸。太阳低下来,在骆驼蹄子底下一闪一闪,就像一块滋火的红石头。孩子和骆驼遇到了暴风雪,孩子钻到骆驼肚皮底下。石头都被冻裂了,老鹰被冻成冰块从天上掉下来,孩子一点儿事都没有,孩子从骆驼肚子底下钻出来的时候一身汗气。骆驼卧的地方也在冒气。这不是给老天爷难堪吗?暴风雪一下子就停在了半空,雪片跟麦衣子一样被太阳抖得干干净净。太阳慢腾腾地走着,星星升上了天空,饱满圆润有一股淡淡的河泥的气息,孩子亲眼看见星星怎样变成了月亮,月亮又红成了太阳。孩子和骆驼再回到北塔山牧场,已是秋天了,这是牧草长得结结实实的黄金季节,金黄的牧草把牧人和马托在掌心里,草原跟大海一样起伏着奔腾着。孩子单人单骑横穿大戈壁回来了。走进村子,母亲扑上来抱住他就大哭。父亲是个真正的男人,他狂暴地抓起了小板凳,可看着儿子毫不畏惧一动不动,又慢慢放下了。父亲一声不吭走到骆驼跟前。骆驼知道这个粗壮的汉子在想什么,垂下脑袋,正好跟父亲的脑袋碰在一起,两个雄性十足的大脑壳默默地贴了一会儿就分开了。骆驼再不理父亲了,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又好像在告诉父亲:“我没有救你的孩子,你的孩子给我做伴儿逛了一回大戈壁。”骆驼的眼神就是这意思,父亲也明白了,大戈壁和骆驼早就给儿子传授了大地的秘密,孩子已经是少年了,是一只雏鹰了。父亲不由得发出一声赞叹:“这世界上再没男人了。”骆驼被人牵走了,牧场的驼队要去运货。少年一直惦记着骆驼,他总是到远离村庄的戈壁滩去迎接驼队。驼队就这样出现在驼道上,那股呛人的味道让人兴奋。他扑上去,跟见了老朋友似的把他的脑袋跟骆驼脑袋碰在一起。那是少年告别骆驼留下的最后旋律,上升,回旋,远去,从南到北,从东往西,从天空到大地。但骆驼似乎远没有他这么热情,甚至有些冷漠,很从容地告别了他。孩子在骆驼跟前遭到冷遇。骆驼似乎在暗示这个傻小子,这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就是去了一趟大戈壁吗?傻小子还真伤心了,他擦一下眼窝子,靠在沙枣树上,望着大戈壁,他发现戈壁是有尽头的。戈壁就这么奇怪,你走进去它就大得无边无际,你在远处看,就能看到它的边。好多年后,他结了婚,生了子。儿子刚断奶,骆驼来到他们的家,他看到了骆驼闪闪发亮的膝盖,那是骆驼耗尽心血打磨出来的红红的铜。骆驼老的时候就这样报答它的恩主。他很顺利地剥下了骆驼膝盖上的皮,用沙子擦干,趁皮子软和的时候揉成碗的形状,烟火熏了三年,细沙子打磨了三年,儿子就陪伴着碗长起来了。儿子去上学的时候,他开始给皮碗上光,用整整一年时间把金色草原的花草树香烈风冰雪全打磨上去了。骆驼皮这时候才成为真正的铜,手指轻轻叩击,就发出纯正的金属的声音。最后一道工序是雕图案,雕完,碗的神气就出来了。他离开儿子,去了北塔山的峡谷。整个冬天,他都在磨那把小小的刻刀,磨一磨,对着刀口吹气,再磨一磨。北塔山静悄悄的,当青草拾起叶片、万物萌动的时候,刀子就有了大地的灵气。他举碗对着天空,旋动了手中的刀子。活儿做得很成功。他太兴奋了,他跟个孩子一样把他的绝活藏到了北塔山上,他不想让儿子知道,他要偷着乐。儿子一直惦记着那只神奇的碗。每次孩子问起,他总有点慌乱:“快,快完了。”“爸爸真了不起!我长大了一定要跟爸爸一样骑骆驼穿过大戈壁。”孩子的眼睛多亮啊,他真想带孩子到山上去,去看看那只神奇的骆驼碗。春天又回到了牧场,牧草唰唰地响着……(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听了看骆驼的老头的话,孩子流露出异样的神情,表现了孩子内心的震惊和动摇。B.孩子回到村子时,母亲的“大哭”中包含着担忧、思念、喜悦和自豪等复杂情感。C.“这世界上再没男人了”的赞叹,是父亲对骆驼的认可,也是对自己不如骆驼的慨叹。D.主人公藏骆驼碗,体现了他对碗的珍爱、对毕生追求感到神圣以及对孩子的良苦用心。D【解析】

A项,“动摇”错误,根据下文“那神奇的骆驼碗藏在孩子的心里”可知,孩子内心没有动摇。B项,“自豪”错误,母亲在见到孩子回来后更多的是担忧、思念和喜悦。C项,“也是对自己不如骆驼的慨叹”错误,应是对儿子得到锻炼,获得成长的感慨。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对孩子刚到大戈壁时骆驼和太阳的描写,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表现骆驼漫步戈壁的豪情,烘托孩子在磨炼中成长。B.小说中老头强调人得跟骆驼有交情,为下文主人公到骆驼圈干活儿、在驼道上候迎骆驼以及儿子期盼得到骆驼碗等情节提供了依据。C.小说虽然对主人公的儿子着墨不多,但通过对主人公儿子成长过程的交代,表现出主人公制作骆驼碗工序的复杂和时间的漫长。D.小说的叙事节奏时而舒缓时而急促,比如主人公回到村里的场景就叙述得比较舒缓,而主人公制作骆驼碗的过程就叙述得比较急促。B【解析】

“儿子期盼得到骆驼碗”的情节与文章开头“老头强调人得跟骆驼有交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8.请简要说明文中画线句表现的父亲的情感。(6分)答:①想用板凳砸孩子,表现父亲对儿子独自离家的恼怒,暗含对儿子的爱;②看到儿子毫不畏惧而慢慢放下板凳,表现父亲对儿子经过磨炼变得坚强、得到成长感到欣慰。(每点3分)【解析】

分析父亲的情感要综合上文及画线句中父亲的动作来看。父亲之所以“狂暴地抓起了小板凳”是想用板凳砸孩子来对他进行教育,体现了他对儿子单人单骑横穿大戈壁让家人担忧的行为感到恼怒,这其中也暗含了他对儿子的爱;但“儿子毫不畏惧一动不动”,可见儿子经过这次独自离家冒险的磨炼变得坚强了,父亲“慢慢放下”板凳的动作,表现了他对儿子得到锻炼成长感到欣慰。9.小说写主人公对骆驼碗的特殊情感,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6分)答:①骆驼碗是大漠的物象,作者借此表现大漠的生命状态和独有的文化特质;②骆驼碗是主人公一生的追求,作者借此歌颂奋斗和执着的精神;③骆驼碗是父亲影响孩子的载体,作者借此肯定雄健阳刚的大漠精神,并表达大漠人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复杂心理;④骆驼碗是骆驼对主人公的回报,作者借此赞美感恩的品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每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点即可)【解析】

骆驼碗是这篇小说的核心物象,文章围绕“骆驼碗”展开故事情节,这一物象倾注了主人公的特殊情感。首先,骆驼碗为大漠所特有,能够代表和表现大漠的生命状态和独有的文化特质。其次,骆驼碗贯穿文章的始终,从童年时代到结婚生子,骆驼碗始终藏在主人公的心里,是主人公一生的追求,表现了他为此而奋斗和执着的精神。再次,小说写到主人公结婚生子后,“骆驼来到他们的家……报答它的恩主”,这体现了一种感恩的品质,也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最后,文章后半部分写到骆驼碗对主人公的孩子的影响,主人公的孩子对骆驼碗一直惦记着,并表示“长大了一定要跟爸爸一样骑骆驼穿过大戈壁”,可见骆驼碗是父亲影响孩子的载体,体现了雄健阳刚的大漠精神,主人公一方面藏起骆驼碗,另一方面又想带孩子到山上去看骆驼碗,表现了大漠人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的复杂心理。善,卿亦记之邪?”对曰:“臣职当载笔,不敢不记。”黄门侍郎刘洎曰:“借使遂良不记,天下亦皆记之。”上曰:“诚然。”(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贞观君臣论治》)【注】①唐武德四年(621年)秦王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在洛阳开天策府,唐俭为天策府长史。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B.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C.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D.八年冬十二月/中牟丞皇甫德参上言/修洛阳宫/劳人收地租/厚敛/俗好高髻/盖宫中所化/C【解析】

“劳人”的意思是使百姓劳累,是“修洛阳宫”的结果,“厚敛”的意思是使赋税加重,是“收地租”的结果,“修洛阳宫”与“收地租”结构一致,“劳人”与“厚敛”结构一致,且“俗好高髻”的意思是时下的习俗女子喜好高绾的发髻,语意完整,故“劳人”“厚敛”后皆应断开,据此排除A、B、D三项。故选C。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壬申,壬为天干第九位,申为地支第九位,古人常用干支相配之法来纪年、月、日,文中是纪日。B.御史,原为史官,后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主要职能为监督军政要务、正风肃纪、纠劾不法等。C.加,在原有官衔上增加某种荣衔,也可表示官职升迁,表示官职升迁的词还有擢、陟、拜等。D.起居注,指我国古代帝王的言行录,是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也指记录帝王言行的官职。【解析】

“拜”指授予官职,并不表示“官职升迁”。C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听闻工匠谈论何为良弓,唐太宗自知不能尽晓天下之务,随即广开言路,向五品以上的京官了解民间疾苦和政事得失。B.皇甫德参的上书激怒了唐太宗,魏征认为应体谅臣子的忠贞之心,之后又指出唐太宗近来不喜直谏,希望他像原先那样豁达。C.唐太宗以史为鉴,以尧、舜为榜样,重视贤才而轻视财物,并因此罢黜不进贤才而专言税银之利的治书侍御史权万纪。D.因担心史官如实记录自己做过的坏事,唐太宗提出要看一看起居注,结果被褚遂良、刘洎反驳了一通,最后放弃了。【解析】

“因担心史官如实记录自己做过的坏事”于文无据。D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朕贵为天子,所乏者非财也,但恨无嘉言可以利民耳。我贵为天子,缺少的并不是财物,只是遗憾没有好的建言可用来使百姓获利罢了。(2)史官书人君言动,备记善恶,庶几人君不敢为非,未闻自取而观之也。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论行为,详尽记录好的与不好的,希望君主不敢做坏事,我没听说过(君主)亲自取来观看记录的。【评分标准】(1)关键词“但”“恨”各1分,判断句“所乏者非财也”1分,句子大意1分。(2)关键词“书”“备”“庶几”各1分,句子大意1分。【回归教材】①诸葛亮《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恨:遗憾)②范仲淹《岳阳楼记》:“前人之述备矣。”(备:完备、详尽)14.唐太宗打猎时,先“笑”后“悦”的原因是什么?(3分)答:①“笑”是因为拔剑斩豕而得意。(1分)②“悦”是因为唐太宗明白了唐俭话中的劝谏之意:要在国家政务上有作为。(2分。只答“劝谏之意”给1分,明确具体内容给1分)【解析】

应联系前后文,分析唐太宗“笑”和“悦”的原因。唐太宗“笑”之前,唐俭因有豕危及唐太宗,而“投马搏之”,唐太宗则“拔剑斩豕”,而后说出“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邪,何惧之甚”的豪迈之言,可见唐太宗之“笑”一方面出于拔剑斩豕的得意,另一方面也有讥笑唐俭的护驾行为多余的意思。唐太宗“悦”是因为听到了唐俭“汉祖以马上得之……岂复逞雄心于一兽”的劝谏,可见唐太宗是十分认同唐俭的不要在打猎上逞雄心,而要在国家政务上有所作为的劝谏的,他因明白了唐俭话中的劝谏之意而高兴。【参考译文】闰三月壬申日,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的时候喜爱弓箭,得到了十几张优良的弓,自认为没有比这些弓更好的(无以加:比不上)了。近来把它们拿给做弓的工匠看,(工匠)竟然说‘都不是好木材做的’。我问他原因,工匠说:‘木头中心不笔直,那么木头的纹理就都不正(邪),做出来的弓虽然有劲但射出去的箭不会直。’我才明白(寤)以前对弓的辨别不够精通。我凭借弓箭平定天下,对它的认识尚且不够全面,更何况天下的事务,难道(其)能全部知晓吗?”于是命令五品以上的京官轮流在中书内省值班住宿(更宿),并多次接见(延见)他们,询问民间的疾苦和政事的得失。八年冬天十二月,中牟县丞皇甫德参上书说:“修筑洛阳宫,使百姓劳累。收取土地租税,使赋税加重。时下的习俗女子喜好高绾的发髻,大概是受宫中的影响。”太宗很生气,对房玄龄等人说:“皇甫德参想要国家不役使一人,不收取一斗地租,让宫女都不留头发,这样才合他的心意吗!”想要治他诽谤诋毁(谤讪)的罪。魏征劝谏说:“汉文帝在位时贾谊上书,说‘(国事中)可为之痛哭的是一件事,可为之流泪的是两件事’。自古以来上书言辞不激烈直率(激切),就不能打动君王的心,所谓狂放之人的话,圣人有选择(地听),希望(唯:句首语气词,表希望)陛下裁断明察(裁察)。”太宗说:“我如果怪罪(罪)这个人,那么谁还敢再进言呢?”于是赐给皇甫德参二十匹绢。有一天,魏征上奏说:“陛下近来不喜欢正直的言论,即使勉强采纳(含容),也不像从前(曩时)那样旷达(豁如)了。”太宗于是对皇甫德参另加优厚的赏赐,授予其监察御史一职。治书侍御史权万纪上书说:“宣州、饶州的银矿大加开采,每年可得到几百万缗钱。”太宗说:“我贵为天子,缺少的并不是财物,只是遗憾没有好的建言可用来使百姓获利罢了。与其多得到几百万缗钱,不如得到一个贤能的人才。你不曾荐举(进)过一个贤才,罢退过一个不才之人,却专门说税收银子的好处。过去尧、舜把美玉扔(抵)进深山,把珍珠投进沟谷,东汉的桓帝、灵帝却聚集钱财作为私人财产,你想让桓帝、灵帝那样的下场等着我吗?”这一天,太宗罢黜了权万纪,让他返回家乡。冬天十月,太宗在洛阳苑打猎,有一群野猪突然从树林中冲出,太宗拉弓,连发四箭射死(殪)四头野猪。有一只野猪突然跑到太宗面前,碰到了马镫。民部尚书唐俭跳下马与野猪搏斗,太宗拔剑斩杀了野猪,回头笑着说:“天策府长史没有见过天策上将击杀贼寇吗,怎么这么恐惧!”唐俭回答说:“汉高祖凭借马上功夫得天下,不凭借马上功夫治理天下。陛下凭借英明威武平定天下,难道还要对着一头野兽显示(逞)自己的雄心吗?”太宗(听后)很高兴,因此停止狩猎,不久加授唐俭为光禄大夫。十六年夏天四月壬子日,太宗对谏议大夫褚遂良说:“你还在掌管起居注,所记载的我可以看看吗?”褚遂良回答说:“史官记录君主的言论行为,详尽记录好的与不好的,希望君主不敢做坏事,我没听说过(君主)亲自取来观看记录的。”太宗说:“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你也会记下它吗?”褚遂良回答说:“我的职责是应当秉笔直书(载笔:携带文具以记录王事),不敢不记录。”黄门侍郎刘洎说:“即使(借使)褚遂良不记录,天下人也都会记下来。”太宗说:“的确是这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蝶恋花·密州上元①苏

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②,更无一点尘随马③。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注】①本词是作者刚从杭州调任密州知州时所作,正值密州连年蝗旱,盗贼横行,民不聊生。②香吐麝:富人家的帐底吹出的麝香气。③此句化用苏味道《上元》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此处指行马无尘,气清土润。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的上阕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密州上元节“有声有色”的热闹、繁荣景象。B.本词内容不囿于成规,“寂寞山城人老也”一句是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意之所到,笔亦随之。C.与《江城子·密州出猎》相比,本词语言更显隽秀,至情深婉,这与本词的思想情感密切相关。D.末句“昏昏雪意云垂野”,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A【解析】

“密州上元节”错误。上阕中“灯火钱塘三五夜”中的“钱塘”指的是杭州,而非“密州”,上阕展现的是杭州上元节的热闹景象。16.下阕中“寂寞”二字流露出作者的心境,请简要分析作者寂寞的原因。(6分)答:①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杭州的上元节“明月如霜”“帐底吹笙”,繁华热闹,而密州的上元节“火冷灯稀”,仅有的鼓和箫也是为了祭祀。②感慨人生失意。“山城”远离中央朝廷,作者被调到此地为官,感到失意落寞。③对密州百姓的生活感到忧心。密州的上元节十分清冷,作者看到人们祈求丰年无心热闹,为百姓的困苦生活感到心酸。(每点2分)【白话诗歌】杭州灯火辉煌的上元之夜,月光皎洁如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帐底传出笙乐声,吹出麝香气,江南气清土润,行马无尘沙。密州的上元节孤寂冷清,感觉自己已经老也!人们击着鼓吹着箫,却转而去农桑社祭祀。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天空阴暗昏沉,乌云笼罩四野,似乎快要下雪了。【诗歌鉴赏】粗笔勾勒,对比反衬。这首词的标题为“密州上元”,词的上阕却从杭州的上元节写起,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上元节的热闹、繁荣景象。下阕描写密州的上元节。“寂寞山城人老也”用“寂寞”二字,与上阕杭州上元节的热闹场面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节的寂寞冷清。“却入农桑社”,以村民举行社祭祈求丰年透露密州的贫瘠。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劝学》中,以行路为喻,从反面阐述学习必须善于积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石钟山记》中,苏轼引用魏绛的典故描摹石钟山发出的动人声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鸿雁定期往返于南北方,使许多作客他乡的人生发出无限忧思,古人常借此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错字】(1)跬;(2)窾,镗,鞳。(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工匠精神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工匠精神并不是西方工业文明的“舶来品”。中国自古虽是农业大国,但从不缺少①________,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成长、工作于此;也不缺少精美的中国制造产品,中国的丝绸、瓷器、金银器亦曾经是西方贵族的奢侈品,它们承载的是中国古代工艺匠人执着专注、独具匠心的精神。《诗经》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还有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这些②________的诗句、成语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匠人们所秉持的③________、一丝不苟的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精彩的更多故事,为实现中国梦献计力量。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要求人们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这些精神都体现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屠呦呦、袁隆平、南仁东……这些大国工匠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答:①能工巧匠

②耳熟能详

③精益求精【解析】

第一空,结合后文列举的“鲁班、李春、李冰、沈括等世界级工匠大师”可知这里应该是讲中国从不缺少世界级工匠大师,可以用“能工巧匠”。能工巧匠:指工艺技术高超的人。第二空,前面列举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是人们很熟悉的诗句、成语,可以用“耳熟能详”。耳熟能详:听的次数多了,熟悉得能详尽地说出来。第三空,前文“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庖丁解牛、运斤成风、百炼成钢”等诗句、成语体现的是人们认真执着、不断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可以用“精益求精”。精益求精:(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每一个人积极行动起来,工匠精神将引领人们书写更多精彩的故事,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解析】

原句有三处错误。一是“需要每一个人发挥积极行动起来”句式杂糅,可以删除“发挥”。二是“精彩的更多故事”语序不当,应该是“更多精彩的故事”。三是“为实现中国梦献计力量”搭配不当,应该是“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4分)答:“要有‘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实干精神,要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执着精神,要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构成排比。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具有音韵美,形象生动地诠释了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内涵。(意思对即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早上七八点钟,忙碌热闹的簸箕粄店俨然成了小城的一道风景线。(

),边听鸡打鸣,边有条不紊地做准备工作:磨米浆和炒馅料。米浆是簸箕粄的灵魂,直接决定粄皮是否爽滑。过去做簸箕粄,是用石磨磨米浆,然后把米浆均匀地摊在竹制簸箕中蒸熟,最后包馅,这也是簸箕粄名字的由来。如今,为了制作方便,人们用电动的料理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