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我国古代民族的历史研究
自鲜卑研究发展以来,有必要进一步推广和寻求建议。我国古代文献,诸如《后汉书》、《三国志》、《晋书》、《魏书》、《宋书》、《南齐书》、《北齐书》以及《北史》等有关鲜卑史的记载,仍然是我们今天研究鲜卑学的基础。古代史学家在一些关键问题,如鲜卑族称、拓跋名号的考证上,十分精当,至今仍使后学者信服。至于近代鲜卑学的形成与发展,至目前,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日本近世满蒙学派骨干白鸟库吉的《东胡民族考》为第一个标志。日本的满蒙学派在政治上是为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反动的“大陆政策”服务的。伴随这一政治目的,白鸟库吉系统地对我国东北和内蒙古东部的古代民族进行了研究,指出东胡与通古斯并非同一族系,进而遍考东胡诸族之部别、地名、姓氏、语言等等,使鲜卑之学初具雏形。这是白鸟氏踵于“大陆政策”进行“学术研究”的客观结果之一。以后的三个发展阶段,均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二阶段,可以马长寿同志的《乌桓与鲜卑》为其里程碑。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为指导,研究鲜卑史诸问题,解决鲜卑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和同汉族的融合等问题,对鲜卑族诸部在形成中华民族过程中的巨大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评价,由此把鲜卑史的研究从空间上扩大了范围,推向黄河流域。《乌桓与鲜卑》是一部较有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的鲜卑学佳著。第三阶段的特点是,伴随新中国考古工作的开展,各地鲜卑遗迹和与鲜卑有关遗迹的发现,使鲜卑学不只是依靠文献,而且拥有坚实的物质基础。这个阶段可以各地关于鲜卑遗迹的考古报告和宿白同志的《鲜卑遗迹辑录》为其标志。他们推定了拓跋鲜卑、北魏、东部鲜卑、慕容鲜卑和吐谷浑的若干历史遗迹,为鲜卑学开拓了新的广阔领域。第四阶段的里程碑,当是米文平同志等于一九八〇年在大兴安岭北段阿里河附近嘎仙洞发现的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的刻石祝文了。1由此,确定了大鲜卑山即为今大兴安岭,鲜卑石室即今嘎仙洞,鲜卑发源地即在此地区,确定无疑地证实了《魏书》记载的真实性,在鲜卑学的文献与考古相结合的历程中又飞跃了一大步。不言而喻,今后鲜卑学的长足发展,仍应以考古学为其坚实支柱,舍此断难取得突破性的成就。本文拟在近人工作的基础上,试图对鲜卑早期历史的几个重要问题,即东胡与鲜卑的关系,北部鲜卑和东部鲜卑的关系、早期鲜卑的物质文化特征、考古学上的鲜卑郭落带等四个问题,作进一步的引伸和求索,以就教于同志们。一、乌特殊的族称鲜卑是我国古代东北的属于东胡系的民族。《三国志·魏志》载:“乌丸、鲜卑,即古所谓东胡也。”其所以称鲜卑而不称东胡,是因为东胡部落联盟为匈奴所破后,东胡中的一部在鲜卑山一带活动的结果。如史载:“鲜卑者,亦东胡之支也,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2“鲜卑亦东胡之余也,别保鲜卑山,因号焉。”3马长寿同志认为“这些说法虽不能说谬误,但把乌桓说成正裔,鲜卑说成别种或‘余’‘支’,至少在措辞上是有问题的。”4我们认为,以上几种说法应该说是没有问题的。有问题的是“别依鲜卑山”或“别保鲜卑山”,“且因以为号”的说法。鲜卑族,大概经历了初始“因山为号”,继而又以族名山的过程。先是,“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后因鲜卑族的频频迁徙,到了新的驻牧地,复因族名山,所以有众多的鲜卑山,此一问题,下文还要讲到,在此不多论列。支,脉也,从东胡部落联盟的母体内分化出来,为其中之一部;余,东胡部落联盟被匈奴击破后之余部也。总之,是东胡的一部分,而不是东胡的整体。鲜卑,即古之东胡,又是东胡的“支”或“余”,都是对的。唯其云东胡之后,没有“支”、“余”说法,不能说明东胡被匈奴击破后,为什么会改称乌桓、鲜卑,而不仍称东胡。但族称的变化,是必有其历史内容的。史载:“东胡,乌桓之先也,后为鲜卑”。又云:“山戎,盖今鲜卑”。5前一段话,反映了一种历史情况,即乌桓之名起于西汉,而鲜卑之名,东汉始出,是因乌桓夹介于汉与鲜卑之间,汉人先知乌桓而后知鲜卑。“鲜卑自为冒顿所破,远窜辽东塞外,不与余国争衡,未有通于汉,而自与乌桓相接。”6乌桓鲜卑即同为东胡,西汉时只知有乌桓,因中间隔有乌桓,鲜卑未通于汉。至东汉,乌桓渐衰,鲜卑强盛,自然与东汉发生关系,因而才有“东胡,乌桓之先也,后为鲜卑”之说。至于“山戎,盖今鲜卑”,这并非断然错谬,而是一种独创的见解。东汉时,服虔当能知晓乌桓与鲜卑是并存的。他认为鲜卑是山戎之后,这是循东胡上溯,其先当为山戎,而后融于东胡。《逸周书·王会解》云:“东胡黄罴,山戎戍菽”。东胡、山戎为邻部。东胡盛时,山戎或为其部众,即去山戎号而入于东胡部落联盟而统称东胡。现在知道,鲜卑族起源于大兴安岭北段,而大兴安岭地区的一部分细石器遗存又与山戎、东胡的历史发展相联系,7故可以认为山戎、东胡曾是相并立的,而后东胡强盛,山戎名号即行消失,而其部众融于东胡之中。山戎、东胡——乌桓、鲜卑的序列可能存在渊源关系。又“鲜卑,东胡别种。”8东胡部落联盟当不只乌桓、鲜卑两部。匈奴冒顿单于“大破东胡王,而虏其民人及畜产”,9此“民人”当为东胡王所在本部,而非后来的乌桓、鲜卑。乌桓、鲜卑都是东胡之后,也均应是东胡之别种,而非东胡王所在之本部民人,这是不言而喻的。据《山海经》载,大泽(今达赉湖)之东有东胡,东胡之东有东夷,东胡和山戎是紧密相邻之部,上述记载不见山戎,说明山戎名号已经隐匿,正是东胡之中。鲜卑不仅是东胡之后、支、余和别种,亦复是山戎之后、支、余及别种。战国时代的文献中就已出现“鲜卑”字样,颜师古解释为胡带钩,张宴考证为“鲜卑郭落带,……东胡好服之”,可见已把“东胡”和“鲜卑”联系起来了。尽管那时系指带而非名族,但已与东胡的习俗联系起来了。我们认为在东胡和山戎时期,鲜卑之族称当已存在,只是东胡力量能与燕及匈奴争锋而声名大著,而其余诸族则名号不显。一旦东胡瓦解,则其遗人名号便不扬自显。东胡是一个较大的部落联盟,它包括了许多族属相同而名号不一的大小部落,乌桓与鲜卑之名号显现,只能在东胡部落联盟瓦解之后,这同样是不言而喻的。根据《魏书》,拓跋鲜卑积六十七世至毛,又五世至推寅,又七世至邻,邻传子诘汾,凡八十世,以每世二十至二十五年计,相当于一千六百年至二千年之久。自诘汾上溯可至夏中叶,或至周初。在毛时,相当于一千三百年至一千六百年,正是周初,其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焉知其无鲜卑乎!从《魏书·帝记·序记》的记载来看,在毛的时候形成部落联盟,以“鲜卑”为其族称是无疑的。在其部落联盟形成之前,至少也当存在过以“鲜卑”为族称的氏族部落,而毛所在的部落以“鲜卑”自称当是可能的。二、关于西部鲜卑山北部鲜卑是指后来的拓跋鲜卑,东部鲜卑是指活动于西喇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域的鲜卑诸部。这两部分鲜卑虽然相去甚远,但是同源。两部鲜卑与乌桓在地域上、语言上、文化上及社会习俗方面是互相接近的。《后汉书·鲜卑传》和王沈《魏书》中均说:“其语言习俗与乌桓同。”乌桓与鲜卑原来都属东胡部落联盟,东部鲜卑与北部鲜卑同以鲜卑为族名,均因山为号。“别依鲜卑山,故因号焉”,这是东部鲜卑。“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这是北部鲜卑。马长寿同志指出,“东部鲜卑和拓跋鲜卑最初的起源可能是相同的,但越到后来,分别越大”,10我们认为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并在考古学上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证明。乌兰察布盟察右旗二兰虎沟和达茂联合旗古墓群,11可能为檀石槐至柯比能时期东部鲜卑的遗迹。这两处墓群的葬式、头向,同属于北部鲜卑,即与拓跋鲜卑的完工、扎赉诺尔、南杨家营子墓群相同,随葬器物也多类同。宿白同志还认为南杨家营子离鲜卑山不远,或许与东部鲜卑有关。12至于哲里木盟的舍根文化,正是东部鲜卑文化遗存,然其与完工、札赉诺尔文化亦有许多相同。其中陶器,如科左旗茂道吐公社舍根大队出土的2042号、2044号等陶罐,13与完工、扎赉诺尔出土的悉同。这种文化上的同一性,证明两部鲜卑是同源的。鲜卑南下或西进,每到一处定居驻牧之山区,往往称为鲜卑山,而其最初的来源只有一个,即“大鲜卑山”。北魏时崔鸿撰《十六国春秋》记,鲜卑山有二,一在城,即今辽宁锦县之东,一在辽西之西北一百里,郡治阳乐,即今河北抚宁卢龙之间西北一百里。14《隋图经》载:“鲜卑山在柳城县(今辽宁朝阳县)东南。”《方舆纪要》卷八据旧志称在柳城东二百里,又一鲜卑山。《水经注》引《释氏西域记》,在敦煌东南也有鲜卑山。马长寿指出,“鲜卑山如此之多,与汉、魏时鲜卑人的到处迁徙有关。在辽东、辽西二郡内之鲜卑山,应当都是后起的,非鲜卑原始分布之所在”,认为东部鲜卑原始所居地在今科尔沁左中旗西拉古哈河附近之鲜卑山,即辽东塞外之鲜卑山。15其实,此鲜卑山固属东部鲜卑最北面的一个鲜卑山,也是东胡被匈奴击破后鲜卑所据之鲜卑山。更此而前鲜卑之原始居住地在哪里?我们认为应当在有特定含义的“大鲜卑山”。所有鲜卑山,只有最北的一处冠以“大”,就有特定涵义。除“大鲜卑山”而外,其他鲜卑山,均因鲜卑族迁徙而得名。他们迁到那里,那里的山就称为鲜卑山,系因族名山,而非因山名族。大鲜卑山已确证为大兴安岭,鲜卑活动中心在大兴安岭北段,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嘎仙洞为拓拨鲜卑先祖石室,在洞中又出土了旧石器和早于完工、扎赉诺尔而并与之属于同一类型的石镞、骨镞和陶片,又在附近地区发现了战国时代的曲刃青铜剑。这些均可证明在该地区人类活动的根是扎得很深的,大大早于北部和东部鲜卑。成皇帝毛时,鲜卑祖先已积六十七世。故可设想,在毛以前,即东胡时期,鲜卑一部已经南迁。自大兴安岭北段至西勒古哈河虽相去渺远,但并非没有沿大兴安岭南迁的可能。在北魏时期,勿吉朝贡北魏和乌洛侯朝贡北魏,走的是两条道路。这两条路都在大兴安岭以东,但是勿吉走的道路偏东,乌落侯走的道路偏西。在后一条道路上应当还能找到鲜卑文化遗迹。南下的一支为东部鲜卑,西进的一支为拓跋鲜卑。其祖源应是共同的。在毛以前的六十七世中,既是北部鲜卑祖先,也包括了东部鲜卑的祖先,只是后来拓跋魏自称正统,而不把东部鲜卑称作鲜卑罢了。既然北部鲜卑和东部鲜卑同族称、同语言、同习俗、同经济生活,唯地域不同,在考古学上也证明其有相同文化面貌,根源在大鲜卑山,因而我们设想在毛以前可能有一支鲜卑循大兴安岭东麓和嫩江流域南下。有否可能鲜卑的一支在推寅或邻以前曾沿伊敏河上溯越岭,再折而南下呢?不能排斥这种可能性。三、早期鲜卑文化中铁器、铁器的应用鲜卑早期历史,是指鲜卑族进入阶级社会、建立国家政权以前的发展阶段。属于这一阶段的鲜卑遗迹有完工、扎赉诺尔南杨家营子、二兰虎沟、百灵庙东北、哲里木盟舍根文化,以及义县保安寺村等地的鲜卑物质文化遗存。完工、扎赉诺尔、南杨家营子、二兰虎沟、百灵庙等地的遗存,属于拓跋鲜卑遗迹。完工、扎赉诺尔遗存,相当于拓跋先祖南迁大泽经历七世时的遗留,而完工又早于扎赉诺尔。杨家营子遗存,可能是诘汾南迁欲止的印记。二兰虎沟、百灵庙遗存,可以认为是拓跋西迁,进入内蒙古草原的遗迹,也可能是檀石槐时期东部鲜卑的遗迹。哲里木盟鲜卑遗存则同属东部鲜卑物质文化遗存。义县保安寺村则是东部鲜卑中慕容鲜卑遗存。这些遗存,有时间、地点和部别的区分,各自的特征是比较清楚的。它们又都是早期鲜卑遗迹,除有各自特点外,还存在着鲜卑文化的共性。早期鲜卑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呢?经过比较、分析,兹条列数则于下:1.鲜卑墓葬的墓式,为竖圹,头向多数偏向西北,也有少数向西的。2.鲜卑墓葬中的殉牲种类较多,从完工,扎赉诺尔的殉牲来看,有牛、马、羊、狗等。这是一个重要特征,与汉代夫余、挹娄墓葬殉牲有所区别。夫余墓葬往往出土马骨、马牙,说明主要以马为殉牲,当与夫余产名马有关;挹娄主要以猪为殉牲,以后勿吉、靺鞨,也以猪为殉牲,兼以马为殉牲;鲜卑墓葬的殉牲,绝对无猪;挹娄则不见用牛殉葬,夫余墓葬仍多用马殉。这种墓葬殉牲的某些差异,反映了它们在不同地域形成的不同经济生活和心理观念。3.早期鲜卑文化遗存中,普遍存在着两种不同陶系,即手制夹砂红褐陶和轮制泥质灰陶。前者器形较大,陶罐一般均为大口;后者器形较小,并富于纹饰。同时,鲜卑文化的陶器的颈部一般均施以竖向磨光暗条纹装饰,陶器口径一般较大,较早的陶罐甚至口径大于腹径,以后也有腹径大于口径的,但同夫余文化中的小口鼓腹陶罐相比较,仍然有大口的特征。陶壶器形逐渐增大,颈部由短变长,出现了长颈壶。口沿由圆唇变为舌状唇,又转变为重沿或圆唇。肩部由不明显变为较明显的圆肩。纹饰有几何纹、篦点纹的印纹图案,或动物图案等。这些与匈奴文化中的黄褐陶,夫余文化中的红衣陶都有明显区别。其印纹陶则是以后契丹人印纹陶的直接源头,或可说后来契丹人的印纹陶是鲜卑文化中印纹陶特征的直接继承者。4.早期鲜卑文化在青铜时代之后还经历了早期铁器时代到铁器时代的阶段。完工遗存,骨器种类、数量已是不少;铁器有铁刀、铁镞、铁带、扣铁环等。到扎赉诺尔遗存,骨器使用更为广泛,而铁器也更加复杂化,有多种形式的镞、环首刀、矛、马衔,说明拓跋鲜卑此时已以铁器作为主要猎牧工具而登上历史舞台。以后更是进入普遍用铁的发达的铁器时代了。铜器在早期鲜卑文化中,主要用来做生活用具和各种装饰品,如铜,以及铜饰牌、带饰、带扣、铜铃、铜钏等,唯独不见用于生产工具。这里向我们揭示出早期鲜卑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就是其镞类有骨镞、细石镞与各种铁镞共存,主要是铁镞,但看不到铜镞。在早期夫余或貊文化遗存中,常可见到铜镞、铜泡,而在鲜卑文化中则难以见到,铁制工具代替了铜制工具。在貊和较早的夫余遗存中,已可见到铜镞、铜镞范、铜剑柄范共生或在相同地层中出土,说明貊——夫余系是经过了青铜工具到铁制工具的发展阶段的,而鲜卑文化,有可能是一下子跨入铁制工具阶段的。鲜卑和夫余,都经过了青铜时代、早期铁器时代和铁器时代,其细微差别在于一个有铜制工具,一个只有铜制生活用具而没有铜制工具。5.在早期鲜卑墓葬中,已发现有小件金银饰件,这在其他民族如肃慎、夫余系诸族早期墓葬中极为少见,而在早期鲜卑墓葬中却屡见不鲜,鲜卑文化中的青铜牌饰往往以鹿纹、马纹为图案,这也是早期鲜卑文化的特征之一。匈奴文化中的铜饰牌多以鹿饰,夫余以马饰、羊饰等,唯鲜卑鹿饰、马饰兼有。6.早期鲜卑遗迹,通常可发现可作为断代标志的中原文化遗物,如陶鬲,汉规矩镜、日光镜、长宜子孙镜、四乳镜,东汉中晚期的五铢钱、东汉末剪轮五铢,铸有“大吉”铭文的铜铃,如意纹锦,木胎漆奁,麻和绢织物,东汉式陶壶和陶器上的汉字纹饰,以及角器上的龙形纹饰等;还有来自汉族地区的绿松石、珊瑚、海贝、海螺等。这些不仅说明早期鲜卑和中原地区有着密切联系,而且构成了它的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同时,这往往成为断代的“模式”文物,一如近代植物分类学上之“模式标本”。大致规定早期鲜卑族的物质文化特征,不仅是识别古代民族的文化面貌及其分布范围的物证,同时,也为恢复其社会历史的真实面貌奠定了基础。如上所述,以大兴安岭北段为基点,自此向西南至伊敏河、海拉尔河间,应有鲜卑遗迹的条状分布;同样,自此向南至哲里木盟间,亦应有鲜卑遗迹的断续遗留。充分研究已知的鲜卑文化特征及各个遗址、遗迹的异同,将有助于寻找其间空缺的环节。四、鹿纹图案及鹿形饰件《史记·匈奴列传》注中的司马贞《索隐》引张宴语云:“鲜卑郭落带,瑞兽名也,东胡好服之。”“鲜卑”,东胡语或鲜卑语,即“祥瑞”或“神”之义,“郭落”为兽之意,“带”是汉语。合之谓瑞兽带,即带上的装饰图案为瑞兽的形象。以瑞兽名带,以祥瑞名山,复以山名族,转了好几个弯子。在战国乃至西汉,东胡已有“鲜卑”之名,“鲜卑”之物,东胡好服之,并已传入中原。瑞兽或神兽的形象,据《魏书·帝纪·序纪》:献帝邻命诘汾南徙,“有神兽,其形似马,共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这种类马、类牛,而又非马、非牛的动物即是“鲜卑郭落”。以这种动物的形象作为带饰图案的带便叫“鲜卑郭落带”。现在,已经发现了一批鲜卑文化遗存,其中有否鲜卑郭落带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以求其究竟的问题。关于“鲜卑”一词,古人有过“衮带钩”、“胡带钩”的释义。从出土的带钩考察,未发现有兽纹带钩。考之鲜卑饰牌,则有鹿纹图案,如义县慕容鲜卑石槨墓出土的三鹿纹金饰牌,扎赉诺尔、二兰虎沟出土的三鹿纹青铜饰牌,新巴尔虎左旗吉布胡郎图出土的鹿纹青铜饰牌;此外,还有奈曼旗清河公社公益大队出土的双鹿纹陶壶。上述种种,对于从考古学上认定“鲜卑郭落带”,或能有所启迪。义县出土的三鹿纹金饰牌,牌中出三头并列的“昂头回首形象生动”的鹿。这种内容和形象,与扎赉诺尔、二兰虎沟拓跋鲜卑遗存中的三鹿纹铜饰牌完全相同。这件金饰牌周围用连珠圆点纹作边饰,与二兰虎沟饰牌所用短促的条纹边饰相仿。其时间介于扎赉诺尔和二兰虎沟两处拓跋遗迹之间。16吉布胡郎图出土的鹿纹青铜牌饰,曾被称作“马狼相斗”青铜牌饰。17经过观察鉴定,我们发现动物为偶蹄,头顶有两支网络状的角,当为鹿而非马;其上的另一小兽则作亲昵状,似为鹿崽。清河出土的双鹿纹陶壶,系在腹部以篦点纹用滚轮绘画法印出双鹿图案,鹿立于草地之上,头部扬起,咀前吻,角托于背后。18因此把鲜卑鹿纹饰牌仅仅看作受匈奴文化中鹿纹铜饰牌的影响,不外是蒙古草原地区的“斯基泰文化”中的鹿纹图案及鹿形饰件的风格的变种是不妥的。因它不只是上述文化的特征,而且复是鲜卑文化的重要特征。东胡文化中的“鹿石”事实上早于鲜卑鹿纹饰牌而存在。在东胡墓葬之前竖有墓碑,有的墓碑上刻有鹿纹图案,故称“鹿石”。鲜卑饰牌以及其他器物的纹饰中鹿纹图案亦非偶见。从东胡到鲜卑,自石刻而铜镂,从铜镂而金鎚,可谓源远流长,应是本地本族文化,不宜完全归诸匈奴或“斯基泰文化”的影响。鹿纹图案普遍施于墓碑、饰牌、器皿,可见已有祥瑞或神之意味。在鲜卑墓中有牛、马、羊等殉牲,唯不见鹿为殉牲,而只见于饰牌中,亦可见鲜卑人绝不轻易宰鹿,因在鲜卑人观念形态中鹿是祥瑞或神之象征。在鲜卑活动的大兴安岭地区的野生动物群中有不少鹿类动物,如驯鹿、马鹿、驼鹿等,而摄入图案之鹿类,当以驯鹿的可能性为最大。清河出土陶壶鹿饰,其角托于背后,是典型的驯鹿形象。从文献记载看,唐代活动在黑龙江上游地区,今赤塔一带的鞠部落(或称部落)就有养鹿的习惯。“其国,有树无草,但有苔地。无羊马,家畜鹿如牛马。使鹿牵车,可乘三、四人。人衣鹿被、食地苔。其俗聚木为屋”。19明清时期,贝加尔湖以东地区居住着使鹿部,即使鹿鄂温克,鲜卑以后活动在大兴安岭地区的原始部落中,其有饲养驯鹿称呼驯鹿为“鲜卑郭落”者,其与鲜卑能无一定之渊源关系吗?鞠部落豢养驯鹿,但其如何称呼驯鹿,无从考证。然鄂伦春称驯鹿为“鄂伦”。何积涛在《朔方备乘》中说:“俄伦即中国驯鹿”。《黑龙江外记》载:“四不像,亦鹿类,俄伦春役之如牛马,有事哨之则来,舐以盐则去。部人赖之,不杀也。国语谓之俄伦布呼,而异域称之为角鹿。尝见《清文汇书》云:“四不象牝牡皆有角,食苔,则称角鹿不为无本。土人饲以石花,即苔也。”又赵春芳在呼伦贝尔任珠尔干总卡官时,于光绪三十四年五月至呼伦贝尔北部大兴安岭地区调查鄂伦春族情况,从鄂伦春人的撮罗子里出来,见“外有四不像子三匹,据该鄂伦春人云,此兽名‘沃列恩’即鹿类,凡使用时,以木棒敲树,闻声皆来。不用则放之去,自觅石苔而食之。查四不像子牛头,牛蹄、驴口、驴身,鹿角、小尾,灰色短毛,遂像其原形,用铅笔绘图,以备查考。”20此“四不像子”即是驯鹿,鄂伦春称之“沃列恩”。有人主张鄂温克、鄂伦春族的族称导源于“奥伦”,汉译为“山上”或“岭上”之意。我们认为与其将“奥伦”理解为“山上”,不如将其理解为“驯鹿”。“奥伦”即鄂伦春呼驯鹿之“沃列恩”。鄂伦春,显然是“使用驯鹿的人”之意。“春”或许与蒙语称人为“浑”(hun)有关。青铜饰牌为三鹿纹,赵春芳所见亦为三鹿,时间相距何止千年,然而所见略同,难道是偶合吗?“郭落”、“鄂伦”、“沃列恩”,从语音学上来看,亦虽相距千余年而相去无几。蒙语称兽为“郭落斯”,但蒙族并无饲养驯鹿的习俗,而豢养驯鹿的古老传统风俗却在鄂温克和鄂伦春族中间保存下来了。狩猎的鄂温克和鄂伦春人,为了在深山密林里追逐出没无常的野兽,必须到处游动,过着动荡不定的生活。他们在迁徙的时候,需要有一种用于驮运生活用具和老人、小孩的交通工具。“驯鹿是一种蹄瓣大、体轻、善于穿行森林和沼泽地区的牲畜,能负重百斤”,21成了鄂温克和鄂伦春的“林中之舟”,“为他们提供了广泛的运输力,扩大了从一个猎区向另一个猎区游动的次数和范围”,21其巨大功用并不亚于驼类之与沙漠民族,加之鹿能自行觅食地苔,猎人只要提供盐粒,不需付出更多的劳力,所以鄂温克和鄂伦春对于驯鹿是十分关心和爱护的。他们除了饮用一些鹿乳外,一般都不轻易宰杀。驯鹿给猎人们带来了福音,成了他们生产、生活中不能离开的工具。驯鹿以它特有的形态、功能、驯顺和特殊的用途,及其所谓“四不像”的形象,成为奇异的益兽。这种益兽,古代人极易将其崇拜为“瑞兽”或“神兽”。诘汾率部南迁,经历了“山谷高深,九难八阻”之险,幸“有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为鲜卑南迁找到了一条出路,鲜卑人能不视之为“神”吗?此神兽,鲜卑语即“鲜卑郭落”。所谓“神兽”,只是驯鹿的形态、功能,加上神话色彩的产物。驯鹿,“角似鹿非鹿,身似马非马,头似驴非驴,蹄似牛非牛”,善于穿行林海、沼泽,又能驮载。据此我们认为“鲜卑郭落”正是驯鹿,至鄂温克、鄂伦春时,去其瑞或神,而剩下的是兽,即“鄂伦”或“沃列恩”。最初的鲜卑山或因栖息有此类动物而得名,鲜卑族或因崇拜驯鹿图腾而以此自称。大家知道,鹿是人类历史上最早驯养的家畜之一。大约公元前一万八千年人类便开始驯养狗和鹿,前八千年绵羊成为家畜,前六千五百年已经驯养山羊和猪,前五千年牛成为了家畜。22我们不知道是否还有比鞠部落饲养驯鹿更早的文献记载,但从考古学和上述考证看,至少可以上溯到东胡或鲜卑。他们是畜养和普遍使用驯鹿的占代民族。如果上面考证有可取之处,是否可以提出以下几点设想:1.鲜卑文化遗存中的鹿纹饰牌或装饰图案,并不只是匈奴文化或“斯基泰文化”影响的产物,而是源于其自身生产、生活的固有文化艺术的表征之一,至少可上溯至东胡时期。2.“鲜卑郭落”,为瑞兽或神兽之意,即系驯鹿;三鹿纹金、铜饰牌和双鹿纹陶壶中的图象亦应是驯鹿。3.鲜卑族,属东胡系;鄂温克、鄂伦春属通古斯系。其族属语言虽然不同,但在相同的自然环境下,都会豢养驯鹿,而且有相同的称谓。又鲜卑在大鲜卑山时代有远祖毛。毛当然在嘎仙洞周近地区。恰恰鄂伦春人关于嘎仙洞的传说中有英雄毛考代汗战胜了满盖,在大兴安岭居住下来,成为大兴安岭主人的传说。两者都有“毛”。因此,鲜卑与鄂伦春、鄂温克间,前一个是约一千六百年前的古代民族,后两个则是近代民族,但同居于一个地域,有对驯鹿的相同称谓和相似的经济生活习俗,很难说没有族源关系。“毛”或“毛考”,我们认为就是索伦语中的“莫昆”,即氏族。“代”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方物流企业》课件
- 《货币银行》课件
- (高考英语作文炼句)第22篇老师译文笔记
- 开题报告: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探究性阅读评测研究
- 开题报告:粤港澳合作办学高校的组织演化逻辑与政策改进研究
- 开题报告:循证视域下3-6岁幼儿运动能力关键发展指标评价体系的建构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代中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建设的瓶颈与协同治理研究
- 开题报告:新时代“五育”融合实践路径与评价改革研究
- 2024工程承包消防框架协议
- 《幼儿教育学》案例分析题复习专题
- 科研能力提升培训
- 负荷率电价的理论依据、计算方法与政策选择
- 五年级上学期期末家长会课件
- 幼儿园建构区观察与指导
- 中国传统服饰历史演变史课件
- 科技创新保密知识培训
- 湖南省常德市澧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含解析)
- 《国际供应链管理》课件
- 初三培优班方案
- PCBA工艺管制制程稽查表
- 第十二章 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4)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