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1_第1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1_第2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1_第3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1_第4页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页第二页,共61页。第二页第三页,共61页。1.知识与技能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和特点.2.过程与方法进一步体会合情推理、演绎推理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差异.第三页第四页,共61页。第四页第五页,共61页。本节重点: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概念及思考过程、特点.本节难点: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解答问题.从实际问题中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直接推证结果的真实性,从证明过程上认识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推理过程,学会用分析法和综合法证明实际问题,并且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之间的内在联系.第五页第六页,共61页。第六页第七页,共61页。一、综合法1.对综合法的理解简言之,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其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方法.由此可见,综合法是“由因导果”,即由已知条件出发,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2.综合法的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向“未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寻找“已知”的必要条件.第七页第八页,共61页。二、分析法1.分析法的定义及其理解一般地,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这种证明的方法叫分析法.可见分析法是“执果索因”,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它与综合法是对立统一的两种方法.第八页第九页,共61页。2.分析法的特点从“未知”看“需知”,再逐步靠近“已知”.3.分析法与综合法的区别与联系(1)区别:综合法是“由因导果”,而分析法则是“执果索因”,它们是截然相反的两种证明方法.分析法便于我们去寻找思路,而综合法便于过程的叙述,两种方法各有所长,在解决具体的问题时,结合起来运用效果会更好.第九页第十页,共61页。(2)联系:在分析法中,从结论出发的每一步所得到的判断都是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的一步归结为已被证明了的事实.因此从分析法的最后一步又可以倒推回去,直到结论,这个倒推的证明方法就是综合法.第十页第十一页,共61页。第十一页第十二页,共61页。综合法分析法定义利用

和某些数学

等,经过一系列的

,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从要证明的

,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

,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

等),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框图表示(P表示

、已有的

等,Q表示

)特点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逆推证法或执果索因法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推理论证结论出发充分条件定理定义公理已知条件定义定理公理所要证明的结论第十二页第十三页,共61页。第十三页第十四页,共61页。第十四页第十五页,共61页。第十五页第十六页,共61页。第十六页第十七页,共61页。[点评]

1.综合法证明问题的步骤第一步:分析条件,选择方向.仔细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包括隐含条件),分析已知与结论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选择相关的公理、定理、公式、结论,确定恰当的解题方法.第二步:转化条件,组织过程.把题目的已知条件,转化成解题所需要的语言,主要是文字、符号、图形三种语言之间的转化.组织过程时要有严密的逻辑,简洁的语言,清晰的思路.第十七页第十八页,共61页。第三步:适当调整,回顾反思.解题后回顾解题过程,可对部分步骤进行调整,并对一些语言进行适当的修饰,反思总结解题方法的选取.第十八页第十九页,共61页。第十九页第二十页,共61页。第二十页第二十一页,共61页。第二十一页第二十二页,共61页。第二十二页第二十三页,共61页。第二十三页第二十四页,共61页。第二十四页第二十五页,共61页。[点评]

(1)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是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已知的重要不等式和逻辑推理的基本理论;(2)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思维是从要证的不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最后得到的充分条件是已知(或已证)的不等式;(3)用分析法证明数学命题时,一定要恰当地用好“要证”、“只需证”、“即证”等词语.第二十五页第二十六页,共61页。第二十六页第二十七页,共61页。第二十七页第二十八页,共61页。第二十八页第二十九页,共61页。第二十九页第三十页,共61页。第三十页第三十一页,共61页。[分析]

由题目可获取以下主要信息:①a、b、c是不全相等的三个正数;②所求的不等式是以对数形式给出且底数0<x<1.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对数运算法则和对数函数性质转化成证明整式不等式.第三十一页第三十二页,共61页。第三十二页第三十三页,共61页。第三十三页第三十四页,共61页。[点评]综合法推理清晰,易于书写,分析法从结论入手,易于寻找解题思路,在实际证明命题时,常把分析法与综合法结合起来使用,称为分析综合法,其结构特点是: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得到中间结论Q;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去转化条件,得到中间结论P;若由P可推出Q,即可得证.第三十四页第三十五页,共61页。设a,b是相异的正数,求证: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b2)x2+4abx+2ab=0没有实数根.[证明]

要证明(a2+b2)x2+4abx+2ab=0没有实数根,只需证△<0即可.∵△=(4ab)2-4(a2+b2)·2ab=16a2b2-8a3b-8b3a=8ab(2ab-a2-b2)=-8ab(a2-2ab+b2)=-8ab(a-b)2.∵a、b是相异的正数,第三十五页第三十六页,共61页。∴ab>0,(a-b)2>0,∴-8ab(a-b)2<0,∴该一元二次方程没有实数根.第三十六页第三十七页,共61页。第三十七页第三十八页,共61页。第三十八页第三十九页,共61页。第三十九页第四十页,共61页。第四十页第四十一页,共61页。[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函数与不等式证明的综合应用,题目中的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不明显,因此可以用分析法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在证明过程中注意分析法的格式与步骤.对于与三角函数有关的证明题,在证明过程中注意角的取值范围及三角恒等变形公式的灵活应用.第四十一页第四十二页,共61页。第四十二页第四十三页,共61页。第四十三页第四十四页,共61页。[辨析]

当n为偶数时,an-bn和an-1-bn-1不一定同号,这里忽略了在题设条件a+b>0的情况下,应分a>0且b>0和a,b有一个为负值两种情况加以讨论.第四十四页第四十五页,共61页。第四十五页第四十六页,共61页。第四十六页第四十七页,共61页。第四十七页第四十八页,共61页。第四十八页第四十九页,共61页。[答案]

D第四十九页第五十页,共61页。第五十页第五十一页,共61页。[答案]

B[解析]

∵a、b、c∈R,∴a2+b2≥2ab,b2+c2≥2bc,a2+c2≥2ac,∴a2+b2+c2≥ab+bc+ac=1又(a+b+c)2=a2+b2+c2+2ab+2bc+2ac=a2+b2+c2+2≥3.第五十一页第五十二页,共61页。3.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综合法、分析法是直接证明的方法B.综合法是直接证法,分析法是间接证法C.综合法、分析法所用语气都是肯定的D.综合法、分析法所用语气都是假定的[答案]

A[解析]

在分析法中的语气即有肯定又有否定两种证明方法均是直接证明.第五十二页第五十三页,共61页。4.A、B为△ABC的内角,∠A>∠B是sinA>sinB的(

)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答案]

C第五十三页第五十四页,共61页。第五十四页第五十五页,共61页。[答案]

9第五十五页第五十六页,共61页。第五十六页第五十七页,共61页。6.函数y=f(x)在(0,2)上是增函数,y=f(x+2)是偶函数,则f(1),f(2.5),f(3.5)的大小关系是______.[答案]

f(3.5)<f(1)<f(2.5)[解析]

y=f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