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考题全版_第1页
组织行为学考题全版_第2页
组织行为学考题全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组织行为学考题概览团队定义: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团队是由具有相互补充的技能的人们组成的群体, 团队的中的成员彼此承诺为他们共同负有责任的绩效目标而努力。团队构成要素:目标人团队定位权限计划特点:1、团队绩效不但取决于每个成员的贡献,还应该产生团队的工作成果2、 团队中工作结果的责任视为团队共同的责任3、 团队有共同目标,而且还对目标做出承诺。4、 团队成员的技能是互补的,各自擅长的领域实现团队目标。如何创建高效团队:1、明确团队使命和目标2、选择合适团队人员3、设定适当的绩效标准4、对团队人员进行培训5、设置合理的薪酬体系6、要有清晰的行为规则7、培养团队精神&创造良好的团队氛围9、保持团队开放和创新个体认知偏差,社会认知偏差类型,产生原因,如何管理应对?影响认知偏差的因素:1、认知的主观因素(兴趣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个性和特征)2、知觉对象的特征(接近率、相似率、闭锁率、连续率、对象的颜色、形状大小、声音、强度和高低、运动状态、新奇性和重复次数都会影响知觉结果) 3、知觉环境的特点。(适应、对比、敏感化、感受性降低 )社会认知偏差:在社会认知领域,由于认知的主体、客体都是人,影响认知准确性的因素还会更多的涉及人的态度、价值观、道德品质和个性等。主体和客体双方的关系、相对地位、思想方法、社会经验和知觉对象行为的真实程度等, 都会影响社会知觉的准确性。社会知觉发生的偏差或错觉时,有多种反应效果。1、 第一印象效应(收尾效应)2、 晕轮效应(以点代面)3、 近因效应4、 对比效应5、 与我相似效应6、 严格、宽大和平均倾向7、 定型效应(定势效应)群体决策定义:就是有多人组成的群体进行的决策,是决策行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群体和个体决策优缺点适用条件 :1、 由于群体决策有利于将多个人的认知与意见汇总在一起,因此往往考虑的比较全面、深刻、具有正确性较高的优点。但由于多个人的意见存在分歧, 通常需要经过讨论来获得结果,因此花费时间,故而导致群体决策的平均效率较低。2、群体决策要尽可能的集中智慧, 但人数又不能过多。解决这一矛盾要坚持互补性原则(知识结构、性格、气质和决策风格上的互补。年龄、性别、所处阶段的合理分布。决策群体的人数。)群体决策与风险决策行为本身是有风险的,作为个人决策,它对决策方案的风险性偏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性的冒险如何,研究表明:群体决策比个人更倾于冒险。群体决策中冒险水平的增加现象就是“冒险转移”(责任分摊,领导人物作用)等。群体决策与创造群体活动的复杂性,充分利用群体动力的积极一面, 效能、创造性都得一发挥。但也有相反。群体活动的一致性会扼杀人的个性和创造性。补充:解决方法(头脑震荡法,德尔菲法,提喻法,方案提前分析)群体思维定义:参与一个统一群体的人们的一种思想作风, 在这个群体中,认为追求思想一致比现实地评价各种可能行动方案更为重要。也成“小集团思想”群体思维的特点:1顺从性思维2、有倾向性选择信息3、盲目乐观情绪4、相信群体无所不能5、首创精神假象(保持群体的群体的统一,创造和谐的气氛又特殊意义,由于这样的目的摆在首位,往往不能理智地分析各种方案,使决择方案受影响。总之,群体思维一方面会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群体成员的自我满足感; 另一方面却会降低决策的质量,使群体决策的效果比个人效果更差降低群体思维的方法:在群体活动时应鼓励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群体的领导者在做出最后决策之前应持中立态度。此外,还可以听取不属于本群体的各种专家意见。冲突定义: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在目标上互不相容或互相排斥, 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或行为上的矛盾。冲突产生原因:1沟通因素2、结构因素(规模、参与、直线结构和参谋结构、奖酬制度、资源相依性、权利)3、个人行为因素冲突类型:群内冲突群际间冲突减少冲突策略:1设置超级目标2、采取行政手段(改变结构、设置综合领导、向上级申诉,由上级仲裁)3、处理冲突的二维方式(竞争型方式、回避型方式、体谅型方式、合作型方式、妥协型方式)如何引起冲突?有兴趣的自己了解(P176)冲突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只有从绩效的角度,才能判别冲突的价值。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心理和行为倾向。态度心理结构成分(认知、情感、意向)怎样改变态度?(题型会应用到企业,本题从企业方面分析)由于态度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所以,管理者面临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通过改善对员工的态度来增强其动力作用,还要通过对职工的教育来达到自我态度的改善, 以激起他们最大限度的热情与工作积极1排除改变态度的障碍,改变员工态度。 (方法:提供新的信息;朋友和同伴的影响或者劝说;解决态度和行为间的分歧等。)2、整理资料、深入分析,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增强满意度)总之,组织的领导人应当仔细地观察了解下属人员的态度, 并通过教育和各种影响去改变他们的不正确态度,进一步巩固正确态度, 提高士气,增进对组织的忠诚度和向心力,使员工更热忱,对管理更支持,工作更满意,表现得更好。这样,整个组织就会达到更好效益。凝聚力:是成员被群体吸引并愿意留在群体内的程度。又指群体成员彼此之间的“粘合力”(没有凝聚力,一个群体不能称为一个群体。 )影响凝聚力因素:(注:没有找到特点!!!!)P1611、态度和目标一致性2、外部威胁3、群体规模4、奖励体制5、班组的组合6、与外界的关系7、群体的绩效8领导作风凝聚力与生产率关系关于群体凝聚力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很矛盾的结果。 1、有的认为正比,有的反比、有的没关系。决定凝聚力对生产率的影响的主要因素是群体的目标与组织目标是否一致。 如果二者一致,则高凝聚力群体会做出高绩效; 如果二者相违背,则高凝聚力群体会做出低绩效。总之高凝聚力群体比低凝聚力群体更倾向与维护他们的目标。 2、社会心理学家沙赫特实验证明:无论凝聚力高低,积极诱导都提高了生产率, 而且高凝聚力组的生产率更高。而消极诱导则明显降低了生产率, 高凝聚力组的生产率更低。这说明高凝聚力条件比低凝聚力条件更易受诱导因素影响。优缺点:1、凝聚力高更容易满度,更加遵守群体规范。 2、凝聚力高的沟通机会多,促进凝聚力增加3、凝聚力与生产率的关系如上。 4、凝聚力高的群体更容易形成群体意识。缺点:在凝聚力过高的群体中,是不能容忍异议的。对这样的群体来说,最有价值的是大家一致,而不是做出高绩效。另一方面凝聚力高的群体表现优越感一致对外,对外界敌视和排斥。激励:就是利用某种有效的手段或方法调动人的积极性的过程。激励机制:是指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办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激励机制作用;具有内在地按组织目标进行运作、管理、调节、控制的功能。 (刺激变量、集体变量及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是组织发展动力的核心问题。 其关键是组织目标与个人需要的兼容。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 "努力工作一产生绩效一有效激励一努力工作• ••正反馈机制。激励理论定义和应用: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龙的期望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麦格利兰的需要理论,波特和老勒的激励模式。每个激励理论都有不同的作用。(P229第六章自己翻书了解。案例题)怎样激励?激励是一门学科,其理论的基础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正确的激励应遵循以下原则和方法:1、目标结合原则2、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结合原则3、外激励与内激励相结合的原则4、正激励与负激励相结合的原则5、按需激励原则6、民主公正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