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庆阳镇原县联考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甘肃省庆阳镇原县联考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甘肃省庆阳镇原县联考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甘肃省庆阳镇原县联考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甘肃省庆阳镇原县联考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庆阳镇原县联考2024届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1.有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取等质量或等体积混合后密度分别为ρA和ρ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ρA大于ρB B.ρA小于ρBC.ρA等于ρB D.ρA和ρB大小无法判断2.如图是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近视眼,应佩戴凸透镜矫正 B.甲是近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C.乙是远视眼,晶状体折光能力较弱 D.乙是远视眼,应佩戴凹透镜矫正3.如图所示,一束激光AO由空气斜射入玻璃砖,折射后从另一侧面射出,其出射点可能是图中的A.M点 B.N点C.P点 D.Q点4.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清晨,缭绕在山间的雾是水汽化形成的B.清晨,附在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C.夏天,往地面洒水降温,利用了水蒸发吸热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用干冰熔化吸热5.关于误差与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读数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可以减小误差B.误差和错误一样,是完全可以避免的C.只要测量认真仔细,工具精密,就不会有误差D.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6.暑期小阳随父亲来到我县苍耳会生态区体验了一回漂流。如图,当乘坐橡皮艇顺水流而下时,惊险刺激,小阳被吓的不敢动。这里说的“不敢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中的岩石 B.橡皮艇C.激起的浪花 D.站在岸上的人7.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与“水雾”的形成相同的是()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B.北方冬天植物上的雾淞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8.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9.如图所示,今年全球最大的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开始环球飞行,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里“极轻”的物理含义是A.弹性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质量小10.如图所示,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正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对于该凸透镜的焦距与距离大小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L等于f B.L一定大于fC.L一定小于f D.L可能大于f,L也可能小于f11.用一块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慢慢移动,距离合适时,白纸上会出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A.凸透镜的虚像 B.凸透镜的实像 C.太阳的虚像 D.太阳的实像12.在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B.发声的音叉放到水面上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人说话主要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D.关上教室窗户就能减弱室外的噪声,这是将噪声在声源处减弱二、填空题13.五一节,爸爸驾车带小明去郊游。汽车在行驶中,小明看到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________h。当车子行驶在大桥上时,爸爸问小明:为什么我们看到桥两边的路灯在不停的后退呢?小明告诉爸爸:这是因为我们选择了_________作为参照物。14.小华去森林探险,看见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光斑的成像原理是_____(填光学原理)。小华想利用平面镜将太阳光束反射进一个水平山洞(如图所示),则他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_____夹角放置。15.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到某液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入射光线与液面成30°角(如图),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则反射角的大小为______,折射角的大小为_______。16.小红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后,用该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位置如图乙时,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倒立、______的实像.三、实验题17.(8分)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是实验的电路图.(1)电流表应__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接在甲图中的________(选填“A”“B”或“C”)点.(2)小明同学在测量A处的电流时,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纠正该错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又如图乙所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3)上表是另一组的小亮同学在实验中用两盏规格相同的灯泡测出的数据,由此得出的实验结论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且各支路的电流相等.请指出小亮的探究过程的两点不妥之处:①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18.(8分)小勇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1)我们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2)我们选取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3)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______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______;(4)若用光屏代替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观察光屏,将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A的像,说明所成的是像______(选填“虚”或“实”)。19.(8分)为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1)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在分度盘上的情况如图甲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填“左”或“右”)端调。(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金属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的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金属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3)把金属块放入装有水的量筒中,前后液面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为___________,该金属块的密度为___________。四、作图题20.(8分)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一遮挡物,小红同学站在平面镜前,她的眼睛(A点)能看到自己的左脚尖(B点)在镜中所成的像,请画出光路图。(____)21.(8分)如图所示,已知一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过焦点,请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五、计算题22.(10分)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与量杯的总质量m和液体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1)量杯的质量;(2)该液体的密度;(3)一块碑石的体积是30m3,为了计算它的质量,取一小块作为这块碑石的样品,测出它的质量为140g,用量简装入100mL的上述液体,然后将这块样品完全浸入液体中,此时液面升高到150mL;求这块碑石的质量。

23.(12分)某大桥全长600m,一列长200m的火车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35.0s,则:(1)这列火车通过大桥的速度;(2)这列火车以这个速度通过一个长2200m的隧道,求火车司机通过这个隧道的的时间;(3)整列火车在隧道内的时间。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题目详解】设两种密度不同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ρ2,第一种情况:取等质量m的液体混合时,混合液体的质量为mA=2m,由可得,两种液体的体积分别为:,,则混合液体的体积为:,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第二种情况:取等体积V的液体混合时,混合液体的体积为VB=2V,则两种液体的质量分别为:,则混合液体的质量为:,所以混合液体的密度为:;因为,所以,。故B正确,ACD错误。2、C【题目详解】甲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强造成的,所以乙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乙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后方,是晶状体折光能力太弱造成的,所以甲图表示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会聚点前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会聚一下,因此需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来矫正。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3、B【题目详解】光线从O点斜射入玻璃中发生折射现象,折射光线向靠近法线方向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如图所示:所以从玻璃砖再射出,射出点可能是图中的N点.故选B.4、C【题目详解】A、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A错误;B、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故B错误;C、在地面洒水降温,这是利用了水的蒸发吸热,C正确;D、夏天,在食品运输车里放些干冰降温,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D错误.5、D【题目详解】A.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数值就是不准确的,估读数字只有1位即可,多估读几位数字无意义,也不可以减小误差,故A错误;B.误差是受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测量方法、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错误是未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故B错误;C.选用精密仪器,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不能避免误差,故C错误;D.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在条件允许时尽可能的减小,而不可能避免,故D正确。故选D。6、B【题目详解】A.小阳与水中的岩石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水中的岩石为参照物,小阳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B.小阳和橡皮艇一起顺流而下,小阳和乘坐的橡皮艇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橡皮艇为参照物,小阳是静止的,符合题意;C.小阳与激起的浪花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激起的浪花为参照物,小阳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D.小阳与站在岸上的人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以站在岸上的人为参照物,小阳是运动的,不符合题意。7、C【题目详解】戴眼镜的人从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镜片上会出现“水雾”,这是眼镜温度较低,而室内水蒸气温度较高,水蒸气接触到眼镜时,会放出热量降温,液化成小水珠,附在眼镜上。A.饮料中的冰块逐渐变小,这是冰块吸热熔化成水,A项不合题意;B.雾淞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B项不合题意;C.蒸锅上方生成的“白气”,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选项C符合题意;D.寒冬,室外冰冻的衣服逐渐变干,这是衣服上的固态冰升华成水蒸气,D项不合题意。故选C。8、D【分析】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题目详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故选D.9、C【题目详解】“阳光动力2号”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极轻的碳纤维材料.“极轻”表示体积一定时,材料的质量非常小,也就是密度很小.所以物理含义是密度极小.故选C.10、D【题目详解】由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时,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个光斑可能是在焦点之后,也可能是在焦点之前。若光斑在焦点之前,则凸透镜的焦距大于L,若光斑在焦点之后,则凸透镜的焦距小于L,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11、D【分析】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聚到焦点上。【题目详解】用一块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白纸在另一侧慢慢移动,距离合适时,白纸上会出现一个又小又亮的光斑(注意不是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光斑是太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而成的,是太阳的实像(不是焦点),故D符合题意。故选D。12、B【题目详解】A、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故A错误;B、发声的音叉放到水面上溅起水花,说明发声体在振动的,故B正确;C、人说话的声音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故C错误;D、关上教室窗户就能减弱室外的噪声,这是将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故D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3、0.2汽车【题目详解】[1]由标志知,此处距离西大桥8km,汽车速度不能超过40km/h,则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时间为:;[2]路灯和汽车之间都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以汽车为参照物,路灯在不停的后退。14、光沿直线传播30°【题目详解】[1]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留下圆形光斑,这是小孔成像现象,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2]作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即为法线,然后过反射点垂直于法线作出平面镜,如下图所示,此时入射角为60°,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所以应将平面镜与水平地面成30°夹角放置。

15、60°40°【题目详解】[1][2]如图,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是30°,所以入射角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也为60°,所以反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30°;因为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为80°,所以折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为:;因此折射角为:。16、放大【分析】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折射作用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然后可知其焦距;根据图中表示的焦距与物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以确定成像的性质.【题目详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汇聚于点F,点F即为此透镜的焦点,从焦点到透镜中心的距离即为焦距,则透镜的焦距为;图乙中,物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题目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了测量焦距的方法和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比较简单,属于基础知识.三、实验题17、串联C未校零正负接线柱接反了0.24使用相同规格的灯泡实验数据仅有1组【题目详解】(1)[1][2]电流表应该串联在被测电路中.若要测量干路电流,则电流表应该接在甲图中的C点;(2)[3]闭合开关前,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原因是电流表未校零;[4]通电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电流表指针反向偏转,原因是电流表正负接线柱接反了;[5]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丙所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24A;(3)[6][7]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时两个小灯泡的规格相同,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只测出一组实验数据,为得出普遍结论,应使用不同规格的灯泡进行多次实验。18、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大小物体大小相等垂直不能虚【题目详解】(1)[1]为了确定像的位置,让蜡烛A的像和蜡烛B重合,既能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实验中要使用透明的玻璃板。(2)[2]选用大小相同的两个蜡烛,是为了用蜡烛B代替蜡烛A,来比较物像的大小。(3)[3][4][5]平面镜成像实验探究出的像与物的具体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里成的像是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大小相同、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4)[6][7]因为光屏只能接收实像,不能接收虚像,所以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不能接收到的烛焰的像,从而说明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