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2-2023学年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七年级(下)期末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唐代皮日休曾作诗:“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从诗句中,可见皮日休()A.全面肯定了大运河的开凿 B.全面否定了大运河的开凿

C.辩证看待了大运河的开凿 D.没有正确理解大运河开凿2.武则天曾下令,所辖境内“田畴垦辟,家有余粮”的地方官可得到升迁。这体现了武则天怎样的思想()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3.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唐初贞观十三年高宗永徽元年武周神龙元年玄宗开元二十八年天宝十三年200304380615841906.9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发展4.《资治通鉴》记载了唐太宗的一段名言:“自古皆贵中华(指中原),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说明唐太宗()A.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 B.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 D.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5.唐朝诗人杜甫的很多诗作都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所以其诗作被称为()A.诗圣 B.诗史 C.诗仙 D.诗鬼6.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题是()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通 B.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

C.唐代民族关系的和睦 D.宋朝对外交流的盛况7.唐太宗时,玄奘西行前往天竺取经;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文化。这充分体现了唐朝时期中外交流的()A.广泛性 B.开放性 C.片面性 D.双向性8.“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材料主要反映了宋朝()A.重文轻武 B.等级森严 C.商业繁荣 D.休养生息9.北宋王安石变法促成了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现象,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措施是()A.募役法 B.方田均税法 C.农田水利法 D.保甲法10.如图为宣化辽代墓葬中发现的壁画《备茶图》,尽管辽地并不产茶,但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这一发现最能证明宋辽时期()A.农业生产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兴盛

C.民族矛盾的缓和

D.民族文化的交融11.文旅融合唤醒城市记忆。下列可以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城市名片是()A.秦俑故乡,丝路源头 B.六朝古都,金陵风韵

C.繁华汴水,精彩开封 D.千古宋城,梦回临安12.宋代瓷器美学达到新高度。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由此可见,宋代制瓷业()A.私营作坊为主 B.产品行销世界 C.遍布沿海地区 D.工艺水平高超13.南宋时期,有一位外国商人运送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该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A.都护府 B.市舶司 C.宣政院 D.枢密院14.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出()A.人口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 B.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C.南北方耕作技术差距很大 D.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15.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此言论反映的实质是()A.元代通过行省制度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B.行省制度使地方行政机构形同虚设

C.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 D.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16.文物承载着鲜活的历史。如图所示文物中,能够作为“朱元璋强化皇权”研究资料的是()A.右丞相印 B.锦衣卫印

C.达赖金印 D.班禅金印17.清朝后期,“如有打造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俱发边卫充军。”材料主要表明,清政府()A.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B.断绝中外贸易往来 C.厉行重农抑商政策 D.禁止官员出海经商18.某班筹划出一期“中国古代的文学家”主题板报,可以入选的一组历史人物是()A.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B.玄奘

鉴真

郑和

C.祖冲之

贾思勰

徐光启 D.李白

苏轼

曹雪芹19.文学艺术创作来源于社会生活,代表明清文化突出成就的文学艺术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下列反映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色的是()A.《三国演义》和秦腔 B.《水浒传》和昆曲

C.《红楼梦》和京剧 D.《西游记》和汉调20.某班同学以“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搜集了一些资料并按照资料来源进行了分类,其中,最为可靠的一类资料是()A.正史文献资料 B.口述资料 C.网络资料 D.影视资料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0.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二:明朝中央机构示意图

材料三:雍正时,出现了一个新的内廷秘书机构…其最重要的职掌,是将皇帝口谕拟写为文字“上谕”下发……在拟旨过程中,它完全秉承皇帝旨意,处于皇帝的严密监督之下,不能另立意见与皇帝相抗。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1)写出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唐朝政治制度的名称,列举该朝出现过的一个盛世局面。(2)在材料二示意图中①②处填上当时统治者实行的措施。(3)据材料三中新的内廷秘书机构指的是什么?(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22.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观察材料一中的图片,说出与图片有关的唐朝对外交往的史实。这反映出唐朝实行的是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二: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以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元代又开创了对外交通的新局面,达到了“古代中西交通史之极”的地步。……明初,……海上丝绸之路得以空前繁荣,其中最为壮观、影响最大的,要数15世纪的七次远航活动。(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中国的对外交通发生了什么变化。(3)结合材料二指出,明朝对外交往最大的壮举是什么?远航最远到达什么地方?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函(4)根据材料三可知,清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该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不利影响?(5)综上所述,你从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了什么启示?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是令人吃惊的:它独特的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在人民日常生活方面,艺术、娱乐、制度、工艺技术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材料二宋代进士,登第即释褐(做官),待遇远较唐代为优而登科名额,亦远较唐代为多。

--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宋初加强对军队的控制,削夺节度使和禁军将领的兵权……这样做的结果,保证了宋朝内部的安宁与统一。尽管宋太祖夺兵权的用意,在于巩固赵宋的封建统治,但客观上却做了一件合乎潮流,顺乎民心的好事。

--顾全芳《重评北宋重文轻武的历史作用》(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北宋前期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纸币的名称和地区。(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进士“待遇远较唐代为优”的表现。(3)根据材料三,简述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的根本目的。(4)宋朝是一个极端矛盾的朝代,既有“富宋”“文宋”之说,也有“弱宋”的看法,它们均有一定道理。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对其中两种看法的理解。24.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大一统”情怀成为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牢固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疆、西藏、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区史实新疆清朝:设置A______管辖巴勒喀什池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西藏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台湾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清朝:1684年,设置B______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材料二:明朝中期至清朝前期,我国边疆危机主要来自外来侵略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叛乱。(1)请写出材料一中A、B处应填入的内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出清朝时期平定地方分裂势力叛乱的史实两例。(3)为打击侵入黑龙江流域的沙俄势力,清政府进行的自卫反击战是什么?1689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是什么?(4)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对外交往中出现的新情况。(5)1771年率领土尔扈特部重返中国的民族英雄是谁?

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根据诗句可知皮日休对大运河开凿的评价是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但也加重了人们负担。这表明他辩证看待了大运河的开凿。

故选:C。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隋朝大运河等相关史实。2.【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武则天非常重视田地的开垦和粮食的产量,奖励开垦田地多、粮食产量多的地区的官吏,这是她重视农业的表现。

故选:B。

本题考查武则天的统治措施,关键是对材料信息的提取。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武则天的统治措施。3.【答案】D【解析】表格反映了唐朝前期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结果。故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经济发展。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知道表格反映了唐朝前期经济发展。

本题考查开元盛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4.【答案】B【解析】《资治通鉴》记载了唐太宗的一段名言:“自古皆贵中华(指中原),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说明唐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各民族平等对待,一视同仁。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的民族关系,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5.【答案】B【解析】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战争和政治腐败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被后人称为“诗史”。他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淳朴厚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人们称他为“诗圣”。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杜甫的诗歌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杜甫的诗歌特点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杜甫的诗歌的相关史实。6.【答案】B【解析】在都城长安“不仅生活着来自日本的使者,还活跃着来自中亚、印度等地的使者、僧侣与客商”。材料反映的主题是唐代中外交流的发展。唐都长安人口上百万,云集着边疆各族和世界各国的人,既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故选:B。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7.【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具有双向性:一是积极向外传播唐朝文化,二是积极学习外国先进文化。唐太宗时,玄奘前往天竺取经,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并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因此,这段话强调文化交流的双向性。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流相关史实,重点掌握玄奘西游天竺和鉴真东渡日本相关知识。

重点掌握玄奘西游天竺和鉴真东渡日本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8.【答案】A【解析】据“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等信息可知,北宋读书人地位高,军人的地位很低,表明宋朝重文轻武。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选项A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涉及到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选项B错误;宋代商业经济发达,但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C错误;休养生息是指大动乱、大变革之后王朝所采取的减轻人民负担,恢复生产,安定社会秩序的措施。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选项D错误。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的统治、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史实。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推行重文轻武政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北宋的统治、重文轻武政策的相关史实。9.【答案】D【解析】北宋王安石变法促成了寓兵于农、兵农合一的现象,与这一现象出现相关的措施是保甲法。保甲法是把农村人口编制起来,有两个以上成年男子的人户,出一人为保丁;保丁平时种田,农闲练兵。保甲法加强对人民的控制,稳定统治秩序,增强国家的军事力量。

故选:D。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0.【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壁画中描绘的茶具与烹茶程序,皆体现出唐宋茶法在辽地的影响。”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少数民族地区出现汉族人饮茶的方法,反映了汉族与契丹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最能证明宋辽时期民族间文化的交融,未涉及农业生产、海外贸易和民族矛盾缓和的相关信息,因此,ABC项与材料题干无关,排除ABC项。

本题考查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注意对材料分析与理解。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掌握宋、辽、西夏的并立与和战的相关知识。11.【答案】D【解析】1127年,北宋灭亡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选项D符合题意。“秦俑故乡,丝路源头”与陕西西安有关;“六朝古都,金陵风韵”与江苏南京有关;“繁华汴水,精彩开封”与河南开封有关。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南宋都城的相关史实。“唤醒南宋都城记忆的城市名片”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南宋都城的相关史实。12.【答案】D【解析】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说明宋代制瓷业工艺水平高超。

故选:D。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知道景德镇青白瓷色质如玉,钧窑的海棠红艳如晚霞说明宋代制瓷业工艺水平高超。

本题考查宋代的经济发展,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13.【答案】B【解析】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政府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市舶司办理手续。

本题考查了宋代市舶司。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宋朝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14.【答案】B【解析】由材料“北宋时期,政府在南方征收的米谷布帛和专卖收入,经运河运至京师每年达四五百万至一千余万石匹贯,构成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发展起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这反映了江南经济地位逐渐提升。

本题考查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关键是对材料的分析。

注意对材料的解读,掌握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15.【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可知,钱穆的叙述是在谈论元朝的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

B项不符合材料“元代的行中书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央政府,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排除B项;

元代中央最高行政机关是行中书省表述错误,排除C项;

D项元代中央政府与地方的矛盾十分尖锐,题干材料没有涉及,排除D项。

故选:A。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并结合所学元代行省制的影响进行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元朝的行省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16.【答案】B【解析】文物承载着鲜活的历史。文物中,能够作为“朱元璋强化皇权”研究资料的是锦衣卫印。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对百官和京城百姓不放心,为了加强君权,特别设立锦衣卫,专门侦缉官民言行,由皇帝直接指挥,不受法律的约束,成为专属皇帝的特务机构,B是正确的选项;右丞相印,是秦朝中央集权的代表,排除A;顺治帝赐予西藏佛教首领达赖五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封号,排除C;1713年,康熙帝赐予藏教首领“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排除D。

故选:B。

本题考查朱元璋强化皇权的措施,理解锦衣卫设置的作用。注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锦衣卫,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17.【答案】A【解析】据材料“如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桅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调发边卫充军。”从材料可以看出,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这体现的是抑商禁海的政策。

故选:A。

本题难度较低,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学生还要会正确评价闭关锁国政策:正面影响:一定程度上打击和限制了猖獗的海上走私以及海盗行为;对沿海地区的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负面影响:这一政策的长期推行阻碍了中外联系,影响了中国吸收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使得中国和世界脱轨,慢慢地落后于世界,是导致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重要原因之一.

注意准确识记闭关锁国政策的有关内容.18.【答案】D【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为中国古代的政治家;B为中国古代加强中外交流的人物;选项C是中国古代的科学家;选项D为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李白为唐朝的诗人,苏轼是北宋的词人,曹雪芹为清朝的小说家,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家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李白

苏轼

曹雪芹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古代的文学家的相关史实。19.【答案】C【解析】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色的是古典小说和京剧。清朝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它描写了贾、王、史、薛四大封建家庭衰亡和贵族青年贾宝玉与林黛玉爱情悲剧,深刻鞭挞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的罪恶,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红楼梦》和京剧反映了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色。19世纪中期,在北京以徽剧、汉调为基础,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曲调和表演方法,初步形成了一个新的剧种--京剧。

故选:C。

本题考查了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色。《红楼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线。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清代文学艺术成就和特色的是古典小说和京剧。20.【答案】A【解析】按照史料价值的不同,史料可分为第一手史料(直接史料、原始材料)和第二手史料(间接史料),探索中国传统节日最为可靠的一类资料是第一手资料,正史文献资料属于第一手资料,口述资料、网络资料、影视资料属于第二手史料。在历史研究过程中,第一手史料更为可信,第一手资料没有掺杂个人观点。故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最为可靠的资料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资料的分类和使用。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最为可靠的资料的相关史实。21.【答案】【小题1】三省六部制;贞观之治(或开元盛世)。【小题2】废除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小题3】军机处。【小题4】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不断加强(或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解析】本题以三则文字、图示材料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朝的盛世局面、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军机处的设置、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唐朝的盛世局面、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军机处的设置、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等知识。22.【答案】【小题1】史实:图1.玄奘西行、图2.鉴真东渡。对外政策:开放的对外政策。【小题2】变化: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发展为海上丝绸之路为主。【小题3】壮举:郑和下西洋。地方: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小题4】对外政策:闭关锁国。不利影响: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小题5】启示:开放国兴,闭关国衰(或国家要发展就要坚持对外开放等)。【解析】本题以三则材料为背景依托,考查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相关知识。

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闭关锁国政策,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善于从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23.【答案】【小题1】交子;四川地区。【小题2】大幅度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进士不仅授官从优,而且升迁迅速。【小题3】巩固赵宋的封建统治。【小题4】“富宋”:宋朝农业发达,手工业兴盛,商业和外贸繁荣,经济富庶,国力富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